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元朝时候叫什么

伊朗元朝时候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18 12:11:44

A. 元朝时期,蒙古汗国一共分为五大汗国

窝阔台汗国=约等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
伊尔汗国=-=伊朗+伊拉克,
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乌克兰+波兰+匈牙利+俄罗斯,
察合台汗国=吉尔吉斯斯坦+++,
西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初期),
东察合台汗国=(又称)亦力把里。

B. 元朝统治过哪些国家

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

第一次西征(1219-1225)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以及消灭西域的强国花剌子模(Khorazm),便藉口花剌子模杀蒙古商队及使者,亲率二十万大军西征。他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以及大将速不台、哲别随行。蒙军长驱直入中亚后,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Samarkand),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之。因此蒙军便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Russ),于1223年大败钦察(Kipchak)和俄罗斯的联军。另成吉思汗又挥军追击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阑丁,在印度河流域打败之。1225年,成吉思汗凯旋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

第二次西征(1235-1244)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亡西夏前不久死去,后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窝阔台于1235年派遣其兄术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万大军再度西征。西征军很快就彻底灭亡花剌子模,杀札阑丁。不久又大举征服俄罗斯,攻陷莫斯科、基辅诸城,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心挺进。1241年,北路蒙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Legnica),大破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称为“黄祸”。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于是急速班师。

第三次西征(1253-1260)蒙哥于1251年即大汗位后,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头等目标是消灭木剌夷国(Mulahida,在今里海南岸的伊朗北部)。1257年,蒙军荡平木剌夷之地,并挥师继续西进,攻陷报达(Baghdad,今巴格达),屠杀八十万人,灭亡历时五百余载的黑衣大食(Abbasids)。此后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圣地麦加,攻占大马士革,其前锋曾渡海收富浪(即今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岛)。本来他还要进一步攻打埃及,因得到蒙哥伐宋阵亡的消息,便率主力班师。
从公元1217年至1258年间,蒙古帝国通过三次西征,先后征服了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的钦察、花剌子摩和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辽、畏兀儿,建立察合台汗国;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的乃蛮旧地,建立窝阔台汗国;伏尔加河流域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公国,建立钦察汗国;两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建立伊利汗国,史称四大汗国。

C. 伊朗为什么叫中国为秦

所谓qin,就是china,拼法转译chin的波斯语发音波斯人从汉代到唐代都有邦交,和秦可没交情,怎么会用秦朝来称呼中国?这是个很傻的想法。怎么称呼远方的土地,自然是从接近那个地方的邻居听来的,波斯人是从古印度人巴基斯坦那里听来的

D. 世界历史:古印度叫支什么那三个字的

“支那”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chini”,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要把佛经译为汉文,于是高僧按照音译把chini就翻译成“支那”。同为印欧语系的古罗马称中国为Sinoa,后来的英文中的China,和法文中的Chine,都是来自这个语源。《大唐西域记》就有一段记载:“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宣,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
有人指出:Ci^na之名在《摩诃婆罗多》、《摩奴法典》、《罗摩耶那》等印度古籍就出现了。但还不能确证这就是指中国。《释迦方志》引用了后汉献帝建安十年,入竺之秦州刺史成光子的话:“成光子云:‘中天竺国东至振旦国五万八千里。’”那么振旦最迟在东汉以前就已经广为印度人熟悉了。
“支那”和葡萄牙语、荷兰语、德语、英语中的China以及法语中的Chine等皆起源于梵语Ci^na—stha^ na之说,也已为学界公认。古代希腊、罗马等国对我国的称呼,除了有缯绢之义转化来的Serice(塞里斯)外,还有与支那同源的Sin, Thin,或 Sinai, Thinai。春秋时秦穆公归并了许多西北部游牧民族,并把翟(狄)人部落赶到漠北,秦始皇时代,又迫使匈奴西迁。他们就逐步渗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同时也使西方人知道了秦,并以为那就是中国了。这种说法还有争议,但从《史记》中说秦国“禁不得祠”来看,如果“不得祠”就是佛陀寺,那么秦与印度早就有交往了,佛经中的支那就是秦,从而转化为中国之意的脉络就很清楚了。
日本僧侣空海曾于804年随遣唐使赴唐学习佛经,因此可以推断他书中的“支那”,是从汉译经典里学来的。以后一些佛教界人士为显示博学、虔诚也开始用起了“支那”一词称呼中国。但明治维新时,山鹿素行等人觉得国名之争,可以为他们的政治主张服务,认为与中国相对的就是夷人,所以特意写了一本《中朝实录》来争这个“中朝”之名。接着福泽谕吉等人提出了脱亚入欧的主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后,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在震惊之余大为陶醉。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的色彩。1913年又根据驻华公使的提议商定:日本政府今后均以“支那”呼称中国。对此引起了很多中国人的愤怒,1919年留日学生在国内出版的《东游挥汗录》中,除了以毒攻毒地继续使用“倭人”一词以外,还因为英语中的Japan源于漆器,而且日本想脱亚入欧,就用它的音译,称之为:“假扮”。

E. 元朝时期的四大汗国具体管到现在的哪些国家

中国、朝鲜、韩国、缅甸、越南、老挝、中亚五国、伊朗、俄罗斯、匈牙利、波兰、乌克兰、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F. 元朝四大汗国是哪几个

,四大汗国,分别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
钦察汗国,元朝西北宗藩国,亦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1236年~1240年,术赤第二子拔都征服了乌拉尔河以西伏尔加河流域钦察、不里阿耳等部族,并征服了斡罗思,迫使斡罗思各公国称藩纳贡。1243年,拔都结束西征回到伏尔加河上,建立了东起也儿的石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对于东欧各公国享有宗主权,包含罗斯公国(罗斯公国是俄罗斯国家的雏形)。
察合台汗国(Chagatai Khanate),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察合台及其儿子哈剌旭烈及他的后人管理,建于1227年,于14世纪中叶分为东西两部分,1369年西察合台汗国亡于帖木儿帝国。

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
伊儿汗国,又称伊尔汗国或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是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既为欧、亚两洲文化荟萃之地,又是重要交通枢纽。居民民族成分复杂,主要讲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部分崇奉基督教。建都于帖必力思。境内农业发达,商业和手工业也很繁荣。与元朝关系一直都很密切。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小亚的罗姆素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尔汗派官治理。旭烈兀死后,子阿八哈继袭汗位(1265—1282),政权进一步巩固,1270年曾率军击退了察合台汗八刺对呼罗珊的进攻。

G. 历史上曾经是中国领土的国家

朝鲜,越南。
1、箕子朝鲜(约前1122—前194)。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着《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叔父箕子(商人华族)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建立“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李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现代韩国否认箕子朝鲜的存在,而杜撰出“檀君朝鲜”。
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卫满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史称“卫氏朝鲜”,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了今首尔一带。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卫满朝鲜依然属于中国地方政权。据《史记·孝武本纪》载:“其明年(公元前109年),伐朝鲜。”
在唐朝,有一半是中国领土,一半是新罗国。新罗开始与唐朝结盟对付百济和高句丽。公元660年,唐朝联合新罗灭亡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其国都不下而返。公元668年,唐高宗再次出兵,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其国都(今平壤),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在其首都故地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辖境东起日本海,西至辽河,北到松花江流域,南到朝鲜半岛的汉江流域;在朝鲜半岛西南部设立了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护府,后合并为熊津都护府(今公州)。
670至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复为唐朝附属国。935年被高丽所灭,新罗时代结束。
在明朝是中国的附属国。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为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参考了高丽古名“朝鲜”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宁”,遣使请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
现在的朝鲜,是中国共产党和苏联扶植的。
2、古代越南北部属于百越中的雒越之地(又作骆越,是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祖先)。根据越南的神话传说,越南最早的王朝是鸿庞氏。鸿庞氏首位君主禄续,是神农氏的后代,获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号“赤鬼国”。泾阳王娶洞庭君龙王之女,生下貉龙君(名崇缆)。越南人称貉龙君为“百越之祖”,而其长子则称为“雄王”(又作骆王、雒王),继承王位,建立“文郎国”,历18代,共2000多年。因此越南人自称是“雄王子孙”或“仙龙后代”。公元前257年,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领其族民,灭文郎国,建立瓯雒国,并自称为安阳王。传说中的文郎国和瓯雒国是越南古代国家的雏形。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的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骆越)归属于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越南中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
东汉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占据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林邑国(后称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隋朝时被隋炀帝派兵灭国,置三郡,唐朝时复国,与中国以横山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腊占领,后复国。
公元10世纪,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当时叫安南)利用中国的四分五裂局面,摆脱了中国的控制。938年的“白藤江之战”吴权击败中国南汉,939年称王,史称前吴王,建立吴朝,是越南脱离中国之始。但吴权只有称王没有建立国号,而且未能有效统治越南北部,直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才正式独立。北属时期之后的历史,越南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并且仍未脱离中华文化影响,使用汉字,采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多个封建王朝。
968年,丁部领(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内的割据势力,建立国号大瞿越(丁朝),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国号,两年后(970年)又自称皇帝,定都华闾(今宁平省宁平),后来接受中国北宋宋太祖册封为交趾郡王,宋朝皇帝承认越南是自治的藩属国而不再是中国直接统辖的领土。980年,黎桓建立前黎朝,并击退了侯仁宝率领的北宋军队的干涉。
11世纪后期,宋朝与越南李朝爆发宋越熙宁战争;13世纪中叶,越南陈朝曾击退蒙古的进攻,中国元朝建立后,越南陈朝又曾两次击退元军的进攻。战后,陈朝遣使向中国元朝朝贡修好,以示臣服。15世纪明成祖永乐年间,越南陈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中国明朝应陈朝遗臣的请求推翻了胡氏政权。明军顺势占领了越南,设郡县、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进行了直接统治,即“安南属明时期”。不过在明成祖死后数年,黎利发动蓝山起义将明军驱逐出越南,但承诺维持与明朝的宗藩关系之后,恢复了独立,建立了后黎朝(1428年~1789年)。
1471年,后黎朝灭占婆国,疆土逐渐向南扩张。1527年,莫登庸篡夺后黎朝,建立莫朝。1531年后黎朝在郑、阮两大家族的支持下复辟,并占据南方,与莫朝对峙,越南开始进入了200多年的南北分裂时期。1592年,后黎朝灭莫朝,越南重新分裂,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两大家族不断发生战争,史称“郑阮纷争”。而名义上的共主——后黎朝皇帝则完全是傀儡,处于郑氏控制之下。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并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奠定了当代越南的版图。1771年,爆发西山起义,阮文惠三兄弟先后灭阮、郑,统一全国,建立西山朝。后黎朝末代君主黎维祁逃往中国,请求清军援助其复国。西山军在1789年击退了清朝干涉军,后黎朝彻底灭亡。1802年,原阮氏家族的后代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1802年~1945年)。次年阮福映遣使宗主国中国,请求改国号为“南越”,最终嘉庆皇帝下赐国号“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这就是越南国名的由来。
19世纪中叶以后,法国开始侵略蚕食越南。后来清朝作为宗主国派兵抵抗,冯子材和刘永福所率黑旗军等参战。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另一方面,越南则沦为法国殖民地,阮朝名存实亡,法国的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则驻扎西贡(1902年后改河内),对越南、老挝、柬埔寨进行殖民统治。
面对人民的苦难,爱国青年阮爱国(胡志明,1890年~1969年)于1911年6月5日离开祖国到海外寻求救国之道。他先后到法国、英国、美国和法属非洲殖民地国家,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阮爱国得出一个真理:要解放全民族,使祖国独立,就要进行革命解放运动;要进行革命解放运动,必须具有革命理论和新型革命组织的领导。
1930年2月3日,阮爱国在中国香港九龙召开会议,成立越南共产党,党的政治纲领提出的革命目标是,打倒法帝国主义和封建集团,使祖国完全独立。1940年,日本法西斯入侵越南,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革命高潮,最终取得了胜利。
越南人经过抗法、抗日的长期艰苦斗争,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于1945年8月“八月革命”取得胜利,日本法西斯被逐出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亦宣布退位。9月2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宣布独立,胡志明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即“北越”)。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进行了历时9年的抗法战争。
1945年9月23日,法国殖民军卷土重来,侵占西贡。9月26日,胡志明致函号召南方同胞奋起抗战,号召全国支援南方。中越两国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还没从内战中恢复,经济严重困难的新中国开始向越南无偿提供了累计达几千亿人民币的资金和几百万吨的物资。1945年,阮朝保大帝建立“越南帝国”。
1954年3月13日下午,奠边府战役打响。5月7日,战役以辉煌的奠边府大捷结束了,越南成功捣毁了法军据点。越南取得“奠边府大捷”后,1954年7月21日,有关结束越南、老挝、柬埔寨战争的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得以签署。《日内瓦协议》规定,越南以北纬17度为界,南北分治,北方由胡志明领导,南方由保大皇帝统治。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1955年7月17日,美国撕毁了《日内瓦协议》,取代法国在越南南方的地位,吴庭艳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黜保大帝,自己当了总统,建立越南共和国(即所谓“南越”)。
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美国与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组成联军,介入了这场战争。中国出动军方和大量民力、物资援越抗美。1973年1月27日《巴黎协定》签订,美国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退出越南战争,同年3月从越南南方(越南共和国)撤出全部军队及其同盟者军队和军事人员。1975年5月,越南南方全部解放,越南共和国灭亡,抗美救国战争赢得彻底胜利。1976年4月选出统一的国会,1976年7月,越南南北宣布统一,国号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H. 成吉思汗的元朝失败了,你知道他的后人建立了几个国家吗,现在还存在吗

一、钦察汗国

16世纪,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后裔·鸦片·汉建立了强大的希瓦·汉国。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贵族主要是蒙古人。这个国家也是由成吉思汗的子孙建立起来的强大政权。这个国家的寿命很长。1920年被苏联红军征服,建立了共和政权。

六、哈萨夫汗国

十五世纪中叶,成吉思汗的后裔带领一部分游牧部落东移,建立了哈萨夫·肯国。这时也出现了新的民族哈萨克族。哈萨夫汗国在头克汗消失后,国力逐渐衰退。最后很多国民在清朝的时候搬到了中国的新疆等地。哈萨夫汗国也渐渐出名了。

成吉思汗的后裔们也继承了成吉思汗的才能和技能,相继建立了许多国家政权,但是这些国家也没有逃避过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消失在漫长的历史中。

I. 元朝时期的波斯国是现在的哪里

伊朗
波斯主要用来指明南伊朗的一片地区,从前以“Persis”和“Parsa”闻名。这两个词是指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这个地区的印欧游牧民族的名字,最后他们被亚述人和迦勒底人所取代。最早提及“Parsa”发生在公元前844年亚述国王沙拉漫尼撒3世的史料中。波斯是众多古代文明中发展程度较高的民族,但直到三世纪,这一文明才正式以波斯帝国的名号出现于历史舞台。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波斯语: 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简称伊朗,1979年- ),1935年以前称为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相邻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

J. 想了解一下元朝的祥细历史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1279年灭南宋,定都于大都(现北京市)。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除了蒙古人其它民族都是最低等,特别是汉人的命相当与一头牛.钱穆等国学大师对把蒙古的黑暗统治叫做没有制度的法术.章太炎认为蒙古统治时期应该为蛮夷史.

1.因为忽必烈汗本身尊崇汉族文化致使四大汗国与元朝本身脱离宗主国关系
请看:
"1252年,蒙哥命旭烈兀西征波斯等地。忽必烈即位后,命旭烈兀统领阿母河以西直至密昔儿(埃及)之境,建立汗国。其领土东起阿母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括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南抵波斯湾,北至高加索山。旭烈兀以蔑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为都城,设宰相掌管全国政务,任命了各省长官。
1265年,旭烈兀子阿八哈继立,元朝赐他"辅国安民之宝"方印。阿八哈即位后,始定都于桃里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里土),以蔑剌哈为陪都。1284年,忽必烈遣孛罗丞相等出使伊利汗国,阿鲁浑汗将他留在汗庭参议政事。
第七代伊利汗合赞统治时期,改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国势颇盛。1298年,合赞遣使入元朝,贡珠宝等物。" 权争影响显然亦未波及伊儿汗国. 更徨论因为忽必烈汗本身尊崇汉族文化致使其与元朝本身脱离宗主国关系

2.元朝为什么定名为"元"?为什么要以易经中“大哉乾元”的文义命名?为什么不去用可兰经某经中某文义命名? 灭了宋朝也可以建立华夏汗国, 为什么要取名自易经?
直书的文字格式、授时历,,在显示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其中一个朝代,元朝失败的地方是统治手法的低劣,不及满族精明。

3.等级制度大体是根据归附蒙古征服者的时间先后建立的,先归附者其政治、法律地位较高,后归附者则较低。第3等级的汉人是指蒙古灭金以后获得的人口,包括生活在这一区域里的汉人和普通的契丹与女真等人,第4等级的南人,主要指南宋灭亡以后生活在原南宋疆域内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民。事实上,4个等级中是存在着不同的集团的。例如,汉人地主同蒙古统治者的根本阶级利益是一致的,而普通汉人同蒙古平民则共同处于同被统治的境地。

蒙古统治阶级出身于游牧民族,自身对于中原的农耕文化,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并非在行。这就决定了蒙古统治阶级在发展国家经济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必须要完全依靠其它民族的智慧与劳动,而等级制度毫无疑问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按今天的话说就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等级制度在元朝末期激起普通中国人的极大反抗。也许这是元朝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仁宗的"汉法"政治
武宗海山即位不满四年,即在至大四年(1311)正月病死。三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即皇帝位,是为仁宗,蒙古号普颜笃汗。
仁宗曾随李孟学习儒学,倚重汉人文臣。即位后,革除武宗旧政,力行"汉法"。武宗死后,仁宗不待正式即位,即在正月间废尚书省,并以"变乱旧章,流毒百姓"的罪名,拘捕脱虎脱、三宝奴、乐实等处死。各地行尚书省仍恢复为行中书省。
仁宗即位不久,即下诏罢废至大银钞及铜钱。民间行使者至行用库倒换。依旧印造中统钞及至元钞。凡官司出纳,一准中统钞数。同时派官焚毁至大钞。 仁宗通过对孔孟的崇奉,表明以儒家的纲常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汉人儒士被任用,儒学在元朝得到重视。
1313年(皇庆二年)下诏正式实行科举。自1314年八月,各州县推举年在二十五岁以上的举人(参加考试的文士)经乡试后,次年二月在礼部会试,然后御试。以后,科场每三年开试一次。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别考试出榜。科举实行后,在政治上多少满足汉人地主要求广开仕途的愿望,也使汉文化在蒙古、色目人中进一步传播。

二。基因论
从遗传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汉族、蒙古族、藏族,甚至包括北美印第安人,他们的祖先都是一个,蒙古利亚人!这个蒙古利亚人的名词是西方人类学上的专业术语,它并不就是现先在的蒙古人。这个蒙古利亚人的祖先到底是北京的周口店猿人还是远在西伯利亚的还未发现的蒙古猿人,目前无从考证。

三。地域论
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如果以哪个时候的地域为标准,中国除了被元朝灭亡外,还被秦,隋,唐等等灭亡很多次了。这样的结论显然是错的。“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四。道德论
首先纠正一个概念,元朝是包括蒙古和中原,面积约1200 ,少于清朝的最大面积1300-1400. 元朝不同于蒙古帝国,蒙古帝国有四大汉,元朝是其中之一,四大汉相互战争,激烈而残酷的内斗是元朝短命(~100年)的主要原因.元朝属于中国的一个朝代,中国人当然可以自豪. 战争没有正义和道德这一说,如今的美国的伊拉克战争是正义的?中国不允许英国贩卖鸦片搞慢性种族灭绝,导致鸦片战争,这么无耻的战争,你见过英国人忏悔了么?香港回归的时候,英国人是心甘情愿的么? 战争就是战争,把道德这类因素参和在里面,是不适当的。

五。首都论:元朝为什么用中国的地方做首都?大可继续在和林,撒马尔罕在地理上更加是帝国的中心。日本敢放弃东京来北京定都吗? 元朝的首都定在大都(现在的北京)所以元朝是中国的元朝,因为看朝代的主要标志是其首都的位置,而不是民族,再说,蒙古族也是我国的一个民族之一,所以元朝是我国的元朝.美国如果按民族来说那它应该的算是英,法,西班牙等国的一部分了,因为美利坚民族的主要的统治者是那些国家的移民,而不是本土的印地安人,但因为其首都在北美的美国土地上,所以才称为独立的美国.

下面看看当时的明朝官方和中原汉族知识界的主流对元朝和元朝帝王看法,元朝是前代正统王朝,元朝帝王是前代正统帝王真命天子,而不是侵略殖民,特别请注意“太祖本纪”末尾称成吉思汗“灭国四十”,从行文口气看,根本没有把“灭国”行为作为严重侵略罪行加以指责的意思,反倒赞赏。这反映了当时人的观念,研究历史不能拿现代人的观念生搬硬套。此外,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王献之《鸭头贴》末尾有明朝着名官僚书画家董其昌题跋。其中对元朝帝王的称呼完全是按照中国传统的对前朝正统帝王的规格,称“元文宗”。

《中国民族史》这样评价说

首先,蒙古族、发展、进步及其壮大在这个时代,是一种新兴力量的代表。他们后来壮大到其力量不仅可以征服全国,而且其能力可以治理全国长达近100年或近300年之久。长期以来,传统观点总是强调蒙古的军事力量极其强大的超凡作用,其实,正如古人所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军事力量可以夺取战争的暂时胜利,但要治理一个国家却要靠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及其统治者的治理能力。蒙古族原来处于分散部落状态,大约公元7世纪至10世纪,开始逐步出现了阶级分化。至12世纪,蒙占社会实现了向封建制的过渡。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于公元1206年建立起蒙古汗国时,它已经是一个封建制国家。但其经济结构中领主经济是经济的主要形态。到1279年蒙古统一中国以后,它迅速吸收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同时也吸收了其它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溶于治理国家的政制之中。

蒙古族作为统治民族,它不仅本身的畜牧业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和繁荣,而且全国尤其是华北、西北地区的畜牧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在北方,“数什年来……羊牛马驼之属,射猎贸易之利,自金山,称海沿边诸塞,蒙被涵煦,咸安乐富庶”。西北地区的牲畜“昌盛逾前”,他的农业生产亦得到很大发展,南粮北运,东南地区每年向北方运去大量粮食,公元1283年运会只有4万石,1329年增加到350多万石,1293年京师粮仓皆满,粮食无处储存,1294年“以京哉所储充足,诏止运三十万石”,可见其粮食之丰足。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纺织品大量外销印度等国。他们创立了蒙古文字,撰写了《元朝秘史》和脱脱等编纂的宋、辽、金三史等巨着,这些事实说明,蒙古族为主的元王朝把社会生产力往前推进了一大步,经济、文化部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所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名着《游记》中对元朝时的中国大加赞许和高度评价。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5岁的宋恭帝及谢太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了南宋最后的兵力,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元朝遂占领全中国。

之后,元军曾入侵周边一些地区,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战争最为着名,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是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对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种种称号。

延佑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以及其后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编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朝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元代的官方语言是蒙古语。官吏普遍不懂当时的汉语,这也就成就了一批衙门里的翻译官。

在汉人的所有北方邻居和征服者当中,蒙古人受定居文明的影响最小,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欧亚大陆的其他地方,他们与定居民族接触时都是如此。

在中国,他们几乎没有表现出契丹人那样的对精英文化的适应,更没有表现出女真人那样的全面汉化。这使得他们在某些方面是强大的,但也使他们更加依靠色目人的帮助来使自己与其汉人属民沟通,执行日常管理工作。在成吉思汗以后的将近一个世纪中,很少有蒙古官员学习说汉语,学习读写的就更少了,虽然在元朝末年学习的人数有所增加,但元末在中国做官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仍有人不识汉字。元仁宗(1311—1320 年在位)以后的四个蒙古皇帝中有三个懂一些汉文,但并没有成为他们人民的榜。对蒙古文化的自信和对草原生活价值观的深深依恋,导致他们远离汉文明的诱惑,而并非他们缺乏学习的能力。

色目人,也就是西亚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在行政管理上受到充分任用;蒙古人信任他们,知道他们为了保住在中国的地位就要完全依赖他们的主人。取得财富的足够机会并没使色目人独立,他们的处境也是困难的。
一方面,为了使主人满意,他们必须完成分配的任务;另一方面,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必须学会怎样在中国社会中运转自如。他们是真正的中间人,总是需要与他们的上级和下级打交道,在二者的文化之间转换。他们中很多人都懂多种语言,可是在他们的蒙古主人和汉人属民中,懂几种语言的人却十分稀少。比如,户部的一位畏兀儿官员,在朝廷要使用蒙古语,在衙门或是社交场合与他的色目人同事交谈时,或许用波斯语或者阿尔泰语系的另一语言,他还会发现,如果他能读汉文公文,或至少能直接与他属下的书吏交谈,那一定是最有用的。这后一种情形在13 世纪时还不普遍,但到14 世纪已经变得很正常了。

元朝灭亡

元朝后期,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人民被压迫更为严重,民族矛盾的极端激化终于引发了汉族和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的统治结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以后,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北元于1388年天光帝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袭杀后(一说1402年鬼力赤即位后)去国号。

元朝疆域

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千米。

全国划分为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以及总制院(1288年更名为宣政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

中央机构

中书省,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

枢密院,执掌军事。

御史台,负责督察。

地方行政机构

行省,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的简称

军事机构

宿卫军队,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担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卫的军队是侍卫亲军。

三十馀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隶属于枢密院。

镇戍军,负责镇守全国各地。军队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

帝王年表

大蒙古国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太祖 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 1206年-1227年 无

睿宗(元世祖追尊)监国 景襄皇帝 也可那颜 孛儿只斤拖雷 摄政 1227年-1229年 无

太宗 英文皇帝 窝阔台汗 孛儿只斤窝阔台 1229年-1241年 无

称制

昭慈皇后

? 乃马真脱列哥那 摄政 1241年-1246年 无

定宗 简平皇帝 贵由汗 孛儿只斤贵由 1246年-1248年 无

称制

钦淑皇后

? 斡兀立海迷失 摄政 1248年-1251年 无

宪宗 桓肃皇帝 蒙哥汗 孛儿只斤蒙哥 1251年-1259年 无

元朝 1271年-1368年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 1260年-

1294年 中统

1260年-1264年

至元

1264年-1294年

成宗 钦明广孝皇帝 完泽笃汗 孛儿只斤铁穆耳 1295年-

1307年 元贞

1295年-1297年

大德

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

1311年 至大

1308年-1311年

仁宗 圣文钦孝皇帝 普颜笃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

八达 1312年-

1320年 皇庆

1312年-1313年

延佑

1314年-1320年

英宗 睿圣文孝皇帝 格坚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1年-

1323年 至治

1321年-1323年

无 (泰定帝) 叶顺铁木耳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1324年-

1328年 泰定

1324年-1328年

致和

1328年

无 (天顺帝) 阿里加巴 孛儿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顺

1328年

文宗 圣明元孝皇帝 札牙笃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28年-

1329年

1329年-

1332年

天历

1328年-1330年

至顺

1330年-1332年

明宗 翼献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图土 孛儿只斤和世琜 1329年 无 1329年

宁宗 冲圣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1332年 至顺

1332年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 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33年-

1368年 至顺

1333年

元统

1333年-1335年

至元

1335年-1340年

至正

1341年-1370年

北元(1368年元朝灭亡后)1368年-14世纪末或15世纪初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 孛儿只斤妥欢铁木儿 1368年-1370年 至正 1341年-1370年

昭宗 和孝皇帝 闭里可图汗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1370年-1378年 宣光 1371年-1378年

平宗 宁孝皇帝 乌萨哈汗 孛儿只斤脱古思铁木儿 1378年-1388年 天光 1378年-1388年

阅读全文

与伊朗元朝时候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21中国今年发射多少火箭 浏览:518
佛州南部气候相当于中国哪个城市 浏览:628
印尼女孩割礼是什么意思 浏览:667
中国第一大岛屿是哪个岛 浏览:602
湖北与意大利哪个发达 浏览:93
英国人怎么说出生日期 浏览:607
多伦多印度区在哪里 浏览:488
英国手续费怎么算 浏览:930
英国国际服怎么玩儿 浏览:497
美军打越南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枪械 浏览:227
广西到越南什么地方不用签证 浏览:33
英国英语怎么说你有一辆车吗 浏览:622
为什么越南卡不能上网 浏览:599
意大利语恶魔怎么写 浏览:775
广西如何看待越南 浏览:974
章子应该用什么颜色印尼 浏览:414
印度比我国先进的项目有哪些 浏览:317
印尼生产的耐克鞋标是什么样子的 浏览:741
印尼神秘病毒怎么回事 浏览:898
向英国捐款多少 浏览: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