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的石油出口量排行第几
伊朗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512亿桶,排世界第四。伊朗出口石油229.5万桶/日,占全球石油出口份额5.7%以上,在全球石油出口国排名第三。
B. 伊朗的石油出口量排行第几
伊朗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512亿桶,排世界第四。伊朗出口石油229.5万桶/日,占全球石油出口份额5.7%以上,在全球石油出口国排名第三。
C. 伊朗的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之间
伊朗是一个亚热带草原与沙漠相交替的国度,里海沿岸气候温暖潮湿,年降水量可达1000毫升,中央高原地带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00毫升.伊朗北部地区春夏秋三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寒冷.南部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气候温暖.伊朗首都德黑兰7月气温最高,平均最低温度22摄氏度,最高温度37摄氏度1月气温最低,平均最低温度3摄氏度,最高温度7摄氏度.
D. 伊朗的实际军事实力究竟如何
1月8日,是整个伊朗全国沸腾的一天,因为伊朗主动对美国位于伊拉克的空军基地发起打击,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欺负人,这次在伊朗民众眼中,美军对外发动战争的“邪恶空军基地”终于尝到了空袭的苦果。据统计,至少有15枚导弹在当天从伊朗升空,攻击美国的空军基地,那么胆敢挑衅美国的伊朗,实际军事实力究竟如何呢?
所以说,一个不想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美国三番两次反悔和制裁下,也会努力去研制核武器来防范美国,如果未来伊朗拥核,以特朗普政府为首的美国将要负起很大责任。
E. 伊朗石油工业概况是什么
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至2009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376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31.7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伊朗石油日产能力可达421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
主要油气富集区为扎格罗斯山前褶皱带和波斯湾盆地,主要油气田有阿瓦士、马伦、加奇萨兰、阿加贾里、比比哈基麦和帕里斯。
伊朗60%的天然气为非伴生气,且大多未开发,特大天然气田为南帕尔斯气田,储量7.92万亿~14.15万亿立方米,北帕尔斯气田(North Pars)储量7万亿立方米。
近年来伊朗油气勘探不断获得新发现。1999年Moc公司在Zagros钻探的Changuleh-2井获得日产油5000~6000桶,此外该公司在该盆地钻探的Nir Kabir-l井获得日产油4000~5000桶;2001年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在上阿拉伯盆地大陆架钻探的Tunb-2井获得日产油5000桶;2002年伊朗Pars 011 & Gas公司在海域盆地Qata:Arch钻探的SPO-1井获得日产油3500桶;2004年中国石化的胜利油田分公司在伊朗Qom盆地钻探的Aran-1井获得日产油4000桶的新油田,这也是该公司进入伊朗石油市场获得的第一个新发现。2005年5月伊朗宣布在胡齐斯坦(Khuzestan)发现大型Ramin油田,工业储量为8.55亿桶。2006年伊朗获得一个重大的天然气发现,为世界近年来重大的天然气发现之一,获得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测试获得日产天然气87.73万立方米。
伊朗是中东地区最早发现石油的国家,1908年由英国的英波石油公司首次在伊朗发现石油。1950年伊朗石油储量达17.81亿吨,石油产量达3226万吨。1951年伊朗宣布石油实行国有化,成立国家石油公司,由于美、英、法、荷等国公司组成的“国际财团”的扼杀和封锁,1952年伊朗石油产量下降到136万吨,伊朗政府被迫与国际财团签订协议,授权国际财团在西南部25万平方千米协议区内勘探25年,国际财团加紧勘探,1955年伊朗石油产量恢复到1643万吨。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海上钻探,70年代勘探开发有较大进展,1974年石油产量达历史最高,为3.01亿吨。1978年爆发的伊斯兰革命以及之后的两伊战争,使伊朗的石油工业遭受重创,石油产量大幅下跌,1980年石油产量仅为6575万吨。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实施了战后重建,恢复和扩大石油生产,1990年石油产量为1.628亿吨,2000年石油产量为1.894亿吨,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2.098亿吨。
伊朗60%的石油产量来自老油田,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目前正致力于使这些成熟大油田的产量持续增加,目前正在马伦和卡兰季油田实施增加采收率技术。目前伊朗石油日生产能力为380万桶,2010年增加到500万桶,2015年可达800万桶。欧佩克给伊朗的生产配额为411万桶/日。目前伊朗正在生产的大油气田为40个,其中27个位于陆上,13个位于海上。主要油气田见表33-1。
图33-21980—2006年伊朗石油产量和消费量
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约占伊朗出口收入的全部。2005年石油日出口量为250万桶,主要出口到亚太地区的日本、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占伊朗出口量的47%,其次为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荷兰和土耳其。2006年伊朗石油出口收入为469亿美元,为欧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F. 磁粉探伤机的价格到底是多少
磁粉探伤机的价格根据被检测零件的外形尺寸,检测工艺、日检测量,配置以及自动化程度来定。这需要你与厂家沟通后才能确定。没法给出具体的价格。
原因是:
零件的外型尺寸,如果直径在200mm以内,长度在700mm以内,日检测量在一千件以内的,采用常用机型,也就在四万元左右。如果直径与长度超过上述尺寸,则探伤机的整体造价会上升。因为整机的结构及功率相应要有变动,而这些是直接成本的增加。
检测工艺,通常我们检测零件多是采用交流机型,而有些单位要求必须采用交直流两用机型,军工、航天部门有的更是要求采用三相全波机型,价格肯定是有区别的。
检测量,一台设备日检测量几百上千件,与一台设备日检测量达到几千件这个从功能上来讲价格就是不对等的。
配置,整机采用铁的材料,与整机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造的差别,电器元件采用国产的与采用进口件的差别,那也是价格差很大的。另外国产的紫外线探伤灯与进口的紫外线探伤灯价差都是会影响到磁粉探伤机的最终售价。
自动化程度上来讲,如果达到自动上、下料这功能,单单是自动上、下料这套功能配置有时甚至会超过磁粉探伤机的价格。
G. 伊朗核问题
伊朗为啥就不能拥有核武器?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北区,紧靠ALBORZ山脉的山丘地带,巨大的悬铃木遮掩着数十座精致的小别墅。与吵闹、脏乱的市区相比,此地空气清新,静谧,是为德黑兰的高尚住宅区。 云集于此的商贾巨富们早已习惯了令他们愤恨不已的现象:管理这个国家的宗教领袖和毛拉们渐次搬到了他们的隔壁,而且看样子会一直待下去。
前最高领袖霍梅尼是最早搬进来的人之一。他曾住在离涅瓦兰宫(NIAVARAN)仅几百米远的宅子里。随后,这个伊斯兰共和国的众多高官们也相继涌入。如今,哈梅内伊的继承人们也住在这儿,四周公园众多,警卫森严,就像一副盾牌,将他们与外界的现实和压力一概挡在门外。
此地的居住结构反映了伊朗的权力架构。随着行李搬运车的来来往往,伊朗政权构成的变化和权力的此消彼长便一览无余。譬如,伊朗前总统哈塔米去年八月离职,最近就把家从靠近萨达巴德宫(SADABAD)的地方搬到了更靠南的地区。对这位失败的改革者来说,搬家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下台”。然后,新上台的总统、苦孩子出身的内贾德便搬进来了。
内贾德上台后,对内,依靠严厉治理腐败和节约行政开支两道“交叉火力”,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对外,则首先用类似“将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的狠话给全世界一个下马威,然后开启由国际原子能机构贴的核封条,与美欧几个大国针尖对麦芒,腰杆挺得极硬。“我们当然有发展核武器的权利。”内贾德代表的伊朗强硬派说。
如果作一下换位思考,伊朗的确有权拥有核武器。不错,它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字国,根据该条约,它只有权利进行旨在和平目的的铀浓缩活动。但是全世界国家是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凭什么你美国、以色列可以有核武器,可以用它威慑控制别人,同时又以一纸条约禁止别人拥有核武器?凭什么你美国人可以在中东核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
事实上,尽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再声明“无意拥有核武器”,但这个雄心勃勃的伊斯兰共和国打心眼里是想要原子弹的。一旦拥有核武器,就将有助于它实现地区霸权,并打破中东现有的地缘战略和政治格局。 强权之路 不管美国人愿不愿承认,如今的伊朗早已不是所谓的“失败国家”。实际上,这个什叶派穆斯林治下的神权国家正在地区霸权之路上春风得意,步子走的很不错。这还不算它拥有和发展核武器的能力。
首先,伊朗是伊拉克战争中的真正赢家。伊朗人喜欢抱怨以色列的核威胁,但他们在中东地位的强大程度事实上已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预想。它最近在周边的阿拉伯邻居中赢得了相当大的影响力。甚至在英国人控制下的伊拉克南部,德黑兰的代理人也已经控制了警察部门和当地政府机构。
阿赫迈迪-内贾德先与叙利亚签了双边防务协议,然后在大马士革相继会见了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者组织的头头脑脑。通过它支持和资助的黎巴嫩真主党,伊朗将其影响力扩展到了地中海沿岸。真主党在黎巴嫩议会拥有多席,直接影响着黎国政局。
最近,哈马斯在巴选举中的胜利也让伊朗和内贾德尝到了多年投资的甜头。早在1990年12月,哈马斯数名高官访问德黑兰后,这个由亚辛创立的抵抗组织突然开始收取异常慷慨的经济资助。尽管德黑兰每年为此花费数百万美元,但它却在与以色列一墙之隔的地方,拥有了一个牢靠的盟友。 拥有核武器将在实际意义上保证德黑兰的地区霸权。事实上,它已经在纳坦兹(NATANZ)、伊斯法罕(ISFAHAN)和其他地方的核设施中建造了必需的部件。而且,伊朗统治者们心里也很清楚,国际社会将对此毫无办法。西方人不得不承认,伊朗人甚至比朝鲜人更善于玩自己的游戏。他们今天揭去国际原子能机构盖的封条,明天就可以玩一个调和游戏。伊朗人会说,好吧,你美国和西方不跟我谈,我可以跟提出“在俄罗斯进行核浓缩”建议的俄罗斯人谈。“为什么不呢?我们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还有没有选择?
与此同时,西方正在重新考虑它的选择。军事打击听起来怪吓人的,但就目前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可能性。实际上,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JACK STRAW)也不止一次地说,类似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打击是“难以想象”的。 目前只有联合国安理会可以对其进行经济制裁,但很可能会被咱们中国否决,因为中伊未来的一揽子能源合作高达1000亿美元。 现在,西方的专家甚至不能确信伊朗能在核武器之路上走多远。国际原子能机构掌门人巴拉迪博士不情愿地承认,他自己对伊朗人的核武器努力也是一筹莫展。
“我们不是上帝,毕竟人心隔肚皮啊。” 如今,所谓的欧洲三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已经输掉了第一轮,伊朗重新启动了核浓缩计划,于是它们便伙同美国人试图将这一争端由原子能机构移至联合国安理会框架内解决。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伊朗人已经清楚地表明了他们要做什么,怎么做。不但要将铀浓缩到“工业等级”,还要驱逐在伊朗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者。
现在看来,要外交解决这一冲突,最好的机会或许出现在俄罗斯的提议中。根据该提议,俄罗斯将向伊朗未来的核电站提供核燃料,并负责回收废弃的燃料棒。而伊朗政府作为回报,会放弃它的核浓缩计划。 上周,伊朗的首席核问题谈判代表访问了莫斯科,据说,其对俄罗斯这一提议的态度已经比伊朗政府之前的态度“通情达理”多了。同时,我们中国也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德国外长根舍也认为这一方案“有道理”、“很现实”。 BUSH和BUSHEHR 美国人的心态充满矛盾。他们也希望有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但却对特工出身的普京总统充满警觉。
事实上,小布什早就指摘过普京,说他跟伊朗领导人“穿一条裤子”。比如,正在建设的、波斯湾附近的布施赫(BUSHEHR)核反应堆就出现了俄罗斯专家、工人的影子。俄罗斯人还帮助德黑兰发展现代空防系统,援助它的导弹研发工作,并将之布防在伊朗所有的核设施周围。 现在,俄罗斯反而对调停人的角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俄乌天然气之争让俄罗斯形象大跌之后,它正试图借助伊朗核危机来与美国和西方重新搞好关系。 但是,普京在“BUSH和BUSHEHR”之间左右为难。一边是轻易惹不得的西方反伊联合阵线,一边是俄罗斯在伊朗的经济和地缘战略利益。
很显然,伊朗在普京的地缘政治版图中至关重要。而且,随着莫斯科与德黑兰在石油、天然气和军火贸易等方面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之时,两国的裤子会“越穿越多”。据预计,未来俄伊的双边贸易额将会上升到200亿美元。 不管怎么说,这场危机的到来,还是为克里姆林宫预留了一个相对舒服的角色。一方面,西方需要俄罗斯帮忙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危机的持续发展势将动荡全球市场,并引发油价上涨,而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从中捞的好处可想而知。
如今,内贾德在对以色列和美国多次口无遮拦地“狂批痛骂”之后,似乎想喘口气了。最近,伊朗原本计划举办的一场关于“种族灭绝大屠杀”是否真的存在的国际研讨会,也暂时搁置一边。 内贾德在德黑兰北区的别墅住的很舒服,但这位被西方讥为“暴发户”的新总统却跟他周围倾向西方的商贾巨富们没多少共同语言。“我们这是怎么啦?”一个富有的地毯商的妻子说,“世上没有人再同情伊朗了。一些人嘲笑我们,而另一些人则害怕的要命。” 但是,内贾德与住在该区的特权阶层居民们——包括IT经理人、医生、画廊业主、国有企业的高级经理人等等——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他们坚持认为,和平利用核能是他们的国家权利。事实上,内贾德的许多新邻居都把伊朗拥有核武器视作理所当然。他们会说,“我们当然有权拥有核武器。我们的三个邻居都有核武器,我们为什么不能有?”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西方诸国将不得不眼看着伊朗爆出自己的蘑菇云,就像他们无奈地纵容以色列一样。
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从与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
1980年与伊朗断交的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同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为充分利用核能资源,伊朗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其核能发展计划,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
目前,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即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这个系统建成后,便可为伊朗的核电站和研究机构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铀的丰度,使伊朗能够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
有资料表明,伊朗已在其中部发现铀矿资源,并正在建设基于高速离心机技术的浓缩铀设施,为建成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做准备;伊朗南部布什尔核电站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已经建成;伊朗还在建设重水反应堆,这将使伊朗能够更有效地从核废料中获取金属钚。根据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伊朗目前已经迈进了核门槛,但还未能获得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级浓缩铀或钚。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2003年2月9日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伊朗已在雅兹德地区发现铀矿并已成功提炼出铀,伊朗将开采铀矿并将建设铀转换和铀浓缩设施,以便建立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
伊朗方面2003年10月透露,德黑兰核研究中心曾进行钚回收试验。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伊朗已经分离出100克的钚。
2004年9月21日,伊朗副总统兼原子能组织主席拉扎·阿加扎德说,伊朗已开始将37吨“铀黄饼”(即铀矿料)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试验。
今年1月1日,伊朗宣布已经开发出用“混合澄分”法从铀矿石中提取铀浓缩所需要的“铀黄饼”的技术。该技术使伊朗朝自主建设核燃料循环系统迈进了一步。
铀浓缩是生产核燃料的关键环节。伊朗2003年10月中止了铀浓缩活动,2004年11月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外围活动。但2005年8月,伊朗又重新启动作为铀浓缩准备阶段的铀转化活动。
“报告”与“提交”
决议在措辞上,采用“报告”安理会,没有采用“提交”安理会。这两个词性质迥异。
外交人士认为,“报告”安理会这一措辞是“软的一手”,仅说明伊朗核问题升级迈出了半步,显然留有回旋余地,旨在对伊朗保持压力,底牌仍然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若是“提交”安理会讨论,则表明伊朗核问题完全升级。
但伊朗此前多次表示,把伊朗核问题向安理会“报告”和把该问题“提交”到安理会,并没有什么区别。
安理会介入
与IAEA理事会会议通过的前9个相关决议相比,这个决议首次让安理会牵涉进来。这表明,在努力寻求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同时,开始出现了“硬的一手”:安理会有可能介入。
美国驻IAEA大使舒尔特威胁说,伊朗正面临一个重大抉择:是合作还是对抗。
伊朗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面临继续坚持现有立场还是进行妥协的两难抉择。伊朗在未来一个月的行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外交走向。
3月的关口
IAEA理事会将于3月初再次举行会议,听取总干事巴拉迪关于伊朗核问题及其有关决议的实施情况的报告,以决定下一步行动。因此,从现在到3月初的外交斡旋,将是伊朗核问题妥善解决的一个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关口。
会议决议要求伊朗停止恢复包括研发在内的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并与IAEA充分合作。换言之,伊朗必须把1月10日揭掉的核封条自己再贴上去,否则安理会虽目前不采取行动,3月份IAEA理事会会议就可能要求安理会采取行动。
关于以色列的插曲
在决议草案的谈判中,埃及希望在决议中加入“解决伊朗核问题有利于建立中东无核区”的条文。
这一条文针对的显然是被怀疑拥有核武器的美国盟友以色列,因此遭到美国强烈抵制。
经过磋商,美国最终同意将条文改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不是“核武器”,使条文看起来不像是仅仅针对以色列的。
■各国反应
中国投赞成票
中国在IAEA理事会的表决中,投了赞成票。
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吴海龙说,通过这个决议并不意味着伊朗核问题马上会提交安理会,而且决议并没有要求安理会马上采取行动。他希望本次会议的审议结果有助于缓解当前在伊朗核问题上出现的困难局面,也有助于各方寻求和增进解决该问题的共识。
美德表态强硬
美国国务卿赖斯、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和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4日分别发表声明,对IAEA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安理会报告表示欢迎。但英、德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外交途径的结束。态度最强硬的是美国总统布什和德国总理默克尔。
默克尔4日将伊朗核计划比作纳粹早期的威胁,说在希特勒上台时,世界各国低估了纳粹的威胁。
布什4日发表声明说,伊朗核问题被提交安理会表明“国际社会决不允许伊朗政府研制核武器”。
俄印安抚伊朗
俄罗斯和印度投赞成票后,并未忘记安抚伊朗。
俄外交部发言人卡梅宁4日说,俄对IAEA决议感到满意,俄有关在俄境内建立俄伊铀浓缩联合企业的建议仍然有效。
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5日表达了俄欲避免对伊朗制裁的态度,并说这场核危机应力争在IAEA内解决。
印度外交部也发表声明说:“我们投票赞成决议,绝不应被解读为背离了我们和伊朗传统的亲密友好关系。”
■全景观察
决议前 多瑙河畔的无烟战争
今年1月10日,伊朗宣布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为此,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德国,在伦敦先后两次举行会谈,协调立场。
有媒体认为,伦敦会议已为2月2日在维也纳召开的IAEA理事会会议定调,但在这座多瑙河畔的城市中,外交角力远比预想的激烈和复杂。
2月1日,欧盟散发了决议草案,并开始争取会议高票甚至一致通过该决议草案,从而给伊朗施加巨大的外交压力。
但理事会35个成员中,委内瑞拉等16个成员属于不结盟运动,大都站在伊朗一边,从一开始就对欧盟的决议草案提出异议,比如,将“报告”改为“告知”、不立即而是到下月报告安理会等。
4日,委内瑞拉要求对决议草案表决,达到了让欧美希望的一致通过泡汤的目的。
当日上午35个成员以27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决议。投反对票和弃权票的国家都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可见,表决时各方角力仍在继续。
决议后 对俄建议态度又变
俄罗斯去年12月底向伊朗建议,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以在澄清国际社会疑虑的基础上,确保伊朗的合法核权益。
3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副秘书瓦伊迪发出警告,如果IAEA理事会把伊核问题报告安理会,伊朗将不再考虑俄罗斯提出把铀浓缩项目转移到俄境内的建议。
4日,IAEA的决议通过后,瓦伊迪在维也纳说,俄罗斯关于在俄境内建立俄伊铀浓缩联合企业的建议已不再有意义。
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说,尽管出现了新的形势,伊朗仍将按计划与俄就其提出的核问题妥协方案继续磋商,原定本月16日与俄的磋商仍将进行。
报告前 “谈判大门依然敞开”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5日还说,将伊朗核问题报告到安理会不会吓倒伊朗,这种举措给“另一方”带来的损害会更大。
他说,伊朗将继续坚持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IAEA相关法规的框架内与该机构合作,继续坚持通过对话来解决伊朗核问题,“谈判的大门依然是敞开的”。
美联社说,这次阿塞菲转变态度是否意味着伊朗开始调整策略,以应对其核计划引发的危机,目前尚无法确定。
报告后 安理会究竟会怎么做
外交人士认为,虽然IAEA把伊核问题报告安理会,但在3月6日总干事巴拉迪向机构理事会会议报告伊核问题前,安理会不会采取行动。这也为在IAEA框架内斡旋伊核问题提供了空间。
一名了解伊核问题的欧洲资深外交官说,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普遍同意,如果伊朗在3月6日以后态度仍然强硬,安理会将缓慢增加压力。安理会第一步可能敦促伊朗遵守决议。
其他一些外交官认为,安理会可能低调对待IAEA的报告,最多发表声明予以承认。相当一段时间内,安理会不会考虑对伊朗实施武器禁运等制裁措施
H. 全球最高温度:死亡谷屈居第二,伊朗卢特沙漠高温177.4°F
全球温度最高的地方就是加州死亡谷,熔炉溪流曾在1913年7月10日创下了134 F的高温 (57 C)的记录!
2020年8月17日,加州死亡谷游客中心室外温度达到了133 F(约56 C),这是死亡谷1913年来最高的温度,而且由于高温,加州死亡谷游客中心外部的温度显示屏还出现故障了,133 F的3下面一划不见了,这成了一个临时景点,游客纷纷在温度显示屏前留影!
不过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科学家发表在BAMS(美国气象学会简报)的一项研究发现,加州死亡谷最高温的桂冠可能花落旁家了,因为伊朗的鲁特沙漠和北美的索诺兰沙漠都有资格来挑战加州死亡谷的高温。
地球上最高的温度到底有多高?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高分辨率卫星,研究了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地表温度,他们的研究发现,伊朗的鲁特沙漠可能是拥有地表最高温度,从2002年到2019年间,经常达到酷热的程度!
而此前在2011年前发表的一项研究称,鲁特沙漠的最高温度可达 159.3 F(70.7 C),而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其实这个温度被低估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个温度可能高达177.4 F(80.8 C)。
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的温度!而另一个可以和鲁特沙漠媲美的则是北美的索诺兰沙漠,这个地处美墨边境的沙漠温度比鲁特沙漠稍低,但两者都要比死亡谷的熔炉溪的温度高得多!
有朋友担心这地球温度怎么就突然升高了快30度,这也太吓人了,但其实没那么夸张,应该是科学家采用了新的温度统计方式,毕竟地球上高温地区那么多,总不可能到处设置个温度传感器,然后再去测量!
不过地球温升倒是切切实实的正在发生,比如从工业革命以来地球平均温度就上升了1.15摄氏度,当然这只是平均,两极温度升高更快,而极端天气的增加,更会让最高温度大幅度上升,所以未来的天气会怎样发展还真不知道,也许夏天日子更难过吧!
这么热的地方,人能吃得消吗?
这其实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这牵涉到人的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异,同时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生活在沙漠中的人喜欢穿长袍把人罩起来,密不透风的不是更热?
实际温度是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的,现在多少度,温度计立马就能告诉我们,但很多时候二十五六度就感觉闷热得不行,而有时候三十五六度都感觉挺舒适,这都是空气中的湿度在作怪。
因为体感温度和湿度有关,人体是一个活物,身体表面有很多汗腺,正常情况体内热量需要通过体表散发,以维持体温正常,而汗液的蒸发就成了带走热量最关键的因素,汗液蒸发量与几个指标有关,一个是风速,另一个接触面,还有则是温度和湿度。
因此夏天衣服穿得少,让更多的体表接触空气,还有就是开电扇,增加风速,阿拉伯人的长袍的用途比较特别,沙漠中有风的时候不多,而长袍会形成一个上下直筒型结构,热空气流经内部从上部流出,变相增加了风速,因此体感会比衣服+裤子的模式来得更凉快。
另一个纳凉方法则是空调降低温度和湿度,凉风会更舒适一些,而湿度降低则更有利于汗液蒸发,闷热则是空气中湿度过大,体表汗液难以蒸发,因此会粘在身上黏糊糊非常不舒服!
汗液无法蒸发会导致体表散热不畅,很容易体温过高继而中暑,严重者可以发展为 热衰竭、热痉挛和热射病。
在80 C下的空气中尽管很热,但只要有足够的汗液蒸发,人在短时间内在这些区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像我们可以在100多度空气的桑拿房里蒸个十分钟也不是什么大事,当然长时间肯定不行的!
首先大量汗液蒸发会把钠钾带走,电解质失衡从而导致低钠低钾症,表现就是肌肉抽筋、浑身酸痛、无力等症状,如果长时间处在这种状态,会 影响到人体的多系统,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
延伸阅读: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2021年5月10日,BAMS(美国气象学会简报)也同时发表了全球最冷的地方仍然在南极,不过温度也比此前公布的南极高原东部的富济冰穹高脊,零下93.2 还要低将近20 左右,达到了-199.6 F(-110.9 C)!
南北极的极寒天气是辐射能获得较少,还有大气环流到达南北极的下降气流造成的,而北极相对比较暖和是因为有北大西洋暖流到达北极,而南极却没有大的暖流抵达,因此全球最冷的桂冠还是非南极莫属!
I. 伊朗国和中国那个省相当大
伊朗国和中国新疆省相当大。伊朗国土面积是1648195平方公里,新疆的面积是166万平方公里。
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 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七。
伊朗是文明古国。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
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国,7世纪后遭不同异族先后入侵。18世纪前期,纳迪尔沙推翻外族统治建立阿夫沙尔王朝。19世纪后期起,英国和俄罗斯势力不断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伊朗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不结盟运动(NAM)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
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
2015年7月14日,经过多年艰苦谈判,伊朗核问题最后阶段谈判终于达成历史性的全面协议。伊朗承诺永不寻求获取核武器,并称赞伊核协议是“历史性时刻”。
2017年9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最新旅游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单中。
(9)伊朗日检测量为多少扩展阅读
伊朗气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较为凉爽,冬季较为寒冷,南部夏季炎热、冬季温暖。伊朗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温暖和湿润,降水也往往形成于此,这和北下的冷空气有关系。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
而夏天的时候,伊朗由于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气温很高,且降水不多。德黑兰最高的气温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是22℃和37℃,最低气温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度是3℃和7℃。
伊朗主要有三种气候类型:
1、沙漠性气候和半沙漠性气候。伊朗国内大部分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属这种气候,其特点是干热季节长,可持续7个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
2、山区气候。山区气候分为寒冷山区气候和一般山区气候二种,寒冷山区气候地区有40000平方公里,都在有高山的地区,包括阿尔俾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萨哈德高峰和萨巴朗高峰,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一般山区气候地区3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量250-600毫米。
3、里海气候。里海地区是一狭长地带,地处里海与大高加索山脉之间,年平均降雨量600-2000毫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新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