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是哪个国家的
伊朗不属于哪个国家,伊朗自身就是一个国家,全名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1)伊朗为什么没有国王扩展阅读:
伊斯兰共和国 时间:公元1979年至今
1977年起,伊朗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1978年,各地游行示威不断升级,群众抬着霍梅尼的画像,高呼“打倒国王,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口号。1978年8月,国王巴列维更换内阁,宣布对首都德黑兰等12个大城市实行军事管制,并出动大批军警镇压反对者。
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由白色革命累积的不满情绪至此达到了巅峰,最终引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的示威和罢工造成石油工业停产,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国性的动乱。
1979年1月16日,国王礼萨·巴列维被迫出国“长期度假”,委任沙普尔·巴赫蒂亚尔组织内阁。2月1日,霍梅尼结束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兰,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度,成立伊斯兰临时革命政府。
⑵ 伊朗末代国王巴列维,为何曾一度沦落到居无定所的惨境
因为伊朗的末代国王是一个独裁者,他虽然对于本国也是做出了许多的贡献,但是在他的后期,因为有美国人的协助,所以他更加热衷于权力,对于百姓的怨言,他基本上不再理会,这就导致了怨言越来越多,最终爆发了伊斯兰革命。彻底推翻了独裁主义者的封建思想,使得巴列维最终落为一个居无定所,而且十分狼狈的一个局面。
最重要的是巴列维并不能够维护人民的权益,一个国家只有人民安居乐业,才能够使国家更加的繁荣稳定。但是巴列维当政期间因为受到了美国过多的恩惠,而且美国对于军事方面也对巴列维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当时世界大战爆发层出不穷的时代,巴列维自然也想分一杯羹,于是他更加热衷于使自己的军事实力变得强大,以图霸业。这恰恰与人民所向往的生活相违背,所以说不久巴列维就在大革命的推动下倒了台。
⑶ 伊朗真正有实权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为何他至今没有出过国
无论是从安全方面,还是从自尊心方面,作为最高领袖的哈梅内伊都不可能去其他国家进行访问,最多就是派个外交部长前去。因为伊朗和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不同,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不仅仅是国外就连国内都有很多的反对者,一旦他外出就有可能被暗杀,而且国内军队的指挥权也有可能不保,所以他不会轻易外出。
所以为了防止国家被搞乱,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哈梅内伊肯定不会给反对派任何刺杀自己的机会,所以不外出就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而且一旦外出,有可能军队会被那些野心家控制,使得军队权力外流,很有可能发生军队哗变导致自己被推翻的可能。
⑷ 伊朗有没有国王
伊朗是有国王的
⑸ 世俗化的巴列维王朝,为何还会被伊朗人推翻
世俗化的巴列维王朝,为何还会被伊朗人推翻?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需要分析几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的阐述,个人的一些意见,大家可以参考:
三:巴列维王朝内部比较腐败:
内部非常腐败的巴列维王朝,根本没有顾忌老百姓的生活,当时伊朗人民的生活非常艰苦,甚至很多地区的人吃不饱饭。这样的环境之下,肯定会引起各个阶层的反对,腐败的政府导致政治的瘫痪,军队也放弃了他们。
⑹ 二战后的苏联曾想控制伊朗,为何最后计划却落空了
因为后来美国威胁苏联如果不撤兵就炸平苏联。
美国鼓励伊朗国王巴列维向联合国提出这一问题,然后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内的四个常任理事国一致要求苏联从伊朗撤军。但是,苏联从未发表任何声明,并试图继续在伊朗驻军。美国总统杜鲁门向苏联发出最后通,苏联必须在1946年5月1日之前从伊朗撤军。一些美国媒体呼吁用300枚原子弹来炸平苏联,苏联当时没有原子弹,面对核威胁,它确实是非常被动的。苏联不知道美国的原子弹数量,这是一个大问题。实际上,在美国,只有16枚原子弹,苏联对此一无所知。最终,苏联选择退出伊朗,但为了不丢脸,苏联直到6月中旬才退出。
⑺ 伊朗国王是怎样被推翻的
二战后他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将苏联军队赶出国界。并于1946年12月攻占了由苏联控制的阿塞拜疆省。并且以美国为靠山,成为美国的附庸。在国内推行的名为白色革命的政策因脱离伊朗的现实,遭到宗教集团、贵族、地主、部落首领等的强烈反对,以虎头蛇尾收场。再加上其他一系列错误的决策,造成了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通货恶性膨胀,农业日趋凋敝,城市失业人口增加,大批农民流向城市成为流民。加上王室成员和中高级官员的腐败,引起了人民的不满,爆发了民主运动。他在美国的支持下大肆镇压。到1979年1月他被霍梅尼所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逃亡美国,1980年7月27日病逝于埃及的开罗。
⑻ 总统是一个国家的元首,为何伊朗总统却没有实权
因为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家的实际掌控权在宗教的精神领袖上,而国家总统只是国家的一个形象而已,总统只是为了执行最高领袖的精神意志,不具备决策的权力,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实权了。这与其他中东国家的政体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伊朗共和国在我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反美斗士,伊朗的总统总是时不时跑出来呛美国几句,搞得美国是很是不爽,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现身,这主要是因为哈梅内伊作为最高领袖,因为他是具有宗教意义的,有一定的神秘感的,如果时不时露个脸也就失去了这种神秘感了,所以我们很少能看到他出现。
⑼ 请阐述一下伊朗的国家基本状况,例如国家首都,国家像征,国家称号,国花等
你好题主,二战结束后,许多曾经被殖民统治的国家纷纷独立。由于此举严重损害了西方殖民国家的利益,所以一些新兴的独立国家便遭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围堵”。
1977年,伊朗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1979年,国王被迫出国“度假”,伊朗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79年10月,“伊朗人质危机”事件后,伊朗与美断交。此后,伊朗遭到了西方的长期“围堵”。
如今,伊朗被西方围堵已经40年了,为何还能够如此“坚挺”不屈?原因主要有4个字——体制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权力的制衡。伊朗的“政教合一”虽然看起来是历史的“倒车”,但事实上它却与传统的政教合一存在很大的不同,即最高宗教领袖只掌管宗教和军事,其他方面则是总统掌管行政权,伊朗议会掌控立法权,最高法院掌管司法权,类似于美国的“三权分立”。
正是因为制度的优势,在被“围堵”的40年中,伊朗才能够集中力量发展基础工业,并且建立一个较为强大的军事体系。
二、团结。在许多人看来,“三权分立”所带来的往往是对立和制约,然而伊朗“政教合一”的特殊体制,却决定了它可以利用宗教更好的控制整个国家,从而使人民团结,共同维护发展。
三、军队的忠诚。许多国家的军队都曾发生过政变,然而伊朗却很难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伊军都是由最虔诚的穆斯林所组成的,出于对“神”的敬仰,宗教领袖能够很好地控制他们。
四、伊朗之所以能够“坚挺”如此之久,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它扼守着霍尔木兹海峡,一旦将其封锁,势必会引起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正是因为这张“王牌”所在,西方一直不敢将伊朗逼到绝路。
⑽ 伊朗70年代是个很开放国家,为什么现在这么保守
你说的是巴列维时期,后来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建立了政教合一,用伊斯兰教法统治国家,使伊朗社会在精神生活上保守化。但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确立的政治体制是宗教力量与世俗力量达成妥协的结果,加上什叶派本身所具有的的变通性和包容性,伊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犹太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妇女的地位也较其他伊斯兰化国家为高,妇女可以受教育,可以抛头露面参加公共社交、文化、体育活动。加上原来巴列维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伊朗是中东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三个国家之一,总体上来说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么保守。认为伊朗专制保守,是人们先入为主或受西方对伊朗妖魔化宣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