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夜郎自大"的"夜郎"是指什么
夜郎是我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
夜郎自大,成语,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② 成语夜郎自大的夜郎原指
夜郎自大
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请采纳答案
③ 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指的是什么在历史上有什么故事
“夜郎自大”是经常被人们提起的一个成语,该成语出自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绛妃》,其中写到“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发展到了现在,夜郎自大几乎成为了地域黑的词语,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对于贵州人来说,夜郎自大被按在头上实在是冤枉。那么夜郎国是哪里?夜郎自大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④ 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指什么
夜郎存在于战国、秦汉时期,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蒙出使南越,谕令南越归附汉朝。方此时,夜郎兵精马壮,傲视四方,不知天下有汉,世人皆知的“汉与我孰大”便出自这次出使,这也是导致夜郎王国倾覆的一次出使。一天,唐蒙在南越喝到蜀地生产的一种叫枸酱的饮料,感觉味道很好,问卖枸酱的商人从什么地方运到南越,商人答说自蜀地经夜郎的ZY(zāngkē)江运到越地。唐蒙听罢,灵机一动,遂向汉武帝建议:招降夜郎,利用夜郎之兵,乘船自ZY江而下以击南越。同年,汉武帝命令唐蒙率领军队,带着缯(zēng)帛和货币至夜郎,招降了夜郎,将其划入犍(qián)为郡。公元前28至25年,夜郎王兴与钩町(dīng)王禹举兵相攻,ZY太守请发兵诛兴等。但西汉朝廷觉得路途遥远,不便管理,就派太中大夫蜀郡张匡主持调解,夜郎王兴不但不从命,反而雕刻汉吏木像,作为靶子,立道旁射击,表示仇恨。西汉朝廷大怒,认为再调解也无济于事,不若作好进攻准备,等待秋凉。秋天到了,智勇双全的ZY新太守陈立一举平灭王兴。
事情的结局真的是意外的简单,短短的三年间,夜郎终为汉所灭,时建国已二百余年。在炫目的灿烂之后,夜郎的黄昏传奇般地降临了
贵州在古时是夜郎国境。夜郎国小,可能因为当时周围皆山导致的交通不便,所以才有了“夜郎自大”一说.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派使节到西南,探寻由长安到今印度的通道。经过一年多的艰难跋涉,汉史才到达滇国,见到滇王套羌。滇王曾不无炫耀地探询:“汉孰与我大?”之后,汉使辗转到达夜郎国,夜郎王多同也发出了“汉孰与我大”相同的问话。于是,“夜郎自大”就成了人们讥讽妄自尊大者的典故。若追本溯源,“汉孰与我大”的专利应属滇王,夜郎王不能专美。弄清这典故的由来,并不是要为多同洗刷冤情,更无将夜郎自大该为“滇王自大”的必要。对于诱人探幽发微的视郎历史文化,大可不必拘泥于前人的巢臼,应认历史实际与现实的需要寻求新解。据《史记》记载:“西南夷君长以计数,夜郎最大。”又说,“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对于自己独领西南夷之风骚,对夜郎王的自豪、自信不必多所指责。况且,“汉孰与我大”相同的问题,透出了夜郎王在群山封闭中急于想出了解外面世界的求知热望。他向往汗朝的文明,约为置吏,归属汉朝,受金印册封,并派使者到京城朝贡。这一切,并不能说明他自大。夜郎的灭国既由于他的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却也有诸多历史的恩恩怨怨纠缠其中。
夜郎洞风景区位于贵州镇宁自治县境内,在黄果树大瀑布上游10分钟的行程,与石头寨景区相连,面积48.6平方公里。景区以溶洞、天坑等喀斯特殊性貌自然生态为主要特色,分布景区内神奇壮观的夜郎洞、石花洞、蜂子岩洞等大大小小溶洞组成了独特的溶洞群.
⑤ 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郞"是指什么
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郞"是指: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
夜郎自大
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 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绛妃》:“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
例 句
他的这种~的神态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⑥ 成语夜郎自大夜郎指的是谁 夜郎自大的含义
1、夜郎:汉代时西南部的一个王国。比喻妄自尊大。[近]自命不凡。[反]妄自菲薄。
2、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绛妃》:“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
3、例句:他的这种夜郎自大的神态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⑦ 夜郎自大"的"夜郎"是指什么
夜郎国
典故:“夜郎自大”属汉语圈认知率最高的一类成语。汉语工具书都把它释为对妄自尊大者的讽喻,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个成语知道古代西南曾经有一个夜郎国。但这成语其实是一段误读的历史。 夜郎故事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再无法西进。逗留期间,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这段很平常的故事后来便演变成家喻户晓的成语。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到清代已广为流行。清前期着名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绛妃》中写道:“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成书于光绪后期的晚清小说代表作《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写道:“饿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哪里肯甘心就范呢?”
⑧ 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是指什么
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是指
夜郎国 古代国名
在今天的贵州省福泉市
夜郎是我国汉代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我国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夜郎之名第一次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 这时,人们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国。夜郎国被中原政权记述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兴同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使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前后约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