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和伊朗关系的历史渊源
伊朗问题一般指伊朗核问题
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伊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核能开发活动。1980年伊朗与美国断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美国随即对伊朗的核能开发计划表示了“严重质疑”。美国称伊朗拥有浓缩铀就意味着拥有核武器,并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的试验。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的积极斡旋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11月,伊朗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2003年10月21日,伊朗表示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此后,伊朗与欧盟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欧盟坚持伊朗应完全终止铀浓缩活动,而伊朗则表示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2005年8月,伊朗恢复了铀转化活动,欧盟与伊朗之间的谈判中断。
2003年12月18日,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萨利希(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右)共同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2005年12月,俄罗斯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2005年8月8日,在伊朗伊斯法罕铀转化设施内,伊朗技术人员正在移动一个装有核材料的容器。伊朗原子能组织副主席赛义迪2005年8月8日向外界宣布,伊朗已于当日在伊斯法罕附近的一处核设施中恢复铀转化活动。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立即就此指责伊朗。美国表示,必须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以便对伊朗实施可能的制裁。3月28日,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的主席声明,这意味着伊朗将于4月28日面临最后期限。
4月11日,伊朗宣布已经成功提炼出纯度达3.5%的浓缩铀,表明伊朗已完全掌握核燃料生产技术。此举引起美国等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应。13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呼吁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强硬决议。25日,伊朗表示,如果联合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将中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7日重申,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屈服于西方压力。5月2日,伊朗称最近生产的浓缩铀纯度已达到4.8%。5日,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就拟议中的伊朗核问题决议草案举行闭门磋商,但未能就草案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另外给您一个地址,去看看会有帮助
㈡ 美国和伊朗敌对的历史根源在哪里
应该是两伊战争。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 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双方都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 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综上所述,伊朗门事件和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护卫舰可能是导致美伊敌对的历史根源。
㈢ 美国对伊朗战争起止时间
美国伊朗间从来就没有战争过。那来的起止时间。倒是伊朗与伊拉克在1980~1988间打了8年的两伊战争。
㈣ 两伊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核心根本在于对石油话语权的掌控,直接原因在于意思了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历史仇恨,背后推手是美苏对抗。
㈤ 伊拉克战争的起因,简介过程,结果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因为是海湾战争的延续,又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销毁的文件和人证。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总军费高达7630亿美元,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
另有观点认为,美国铲除伊萨达姆政权,实质就是维护美元霸权的地位。这次战争再次诠释了科技是现代军队发展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支柱。
(5)美国和伊朗的战争起源是什么扩展阅读
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美国“倒萨控伊”的目标似乎已经达到,但是美国政府很快发现,他们有可能被拖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中。从布什总统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到现 在,伊拉克的局势并没有如想象的那样趋于稳定,而是越发混乱不堪。越来越复杂的战争形势和巨额的军费开支,让美国政府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也使全球经济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至今,伊拉克局势仍旧动荡,战争对该地区及世界经济的打击正日益显现。鉴于经济全球化的纽带令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此次的伊拉克战争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相比,其严重后果必将对正从低谷中艰难走出的世界经济形势产生消极影响。
㈥ 美国和伊朗产生冲突的历史
在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是巴列维王朝控制,和以色列是中东美国最铁的盟国,美国在1976年还提供了核浓缩技术,后来伊朗在1979年进行了伊斯兰革命,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使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新政权使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这也触犯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因为当时巴列维王朝和美国有太多的利益和战略价值,后来美国试图颠覆伊朗的新政权,更激化了美国和霍梅尼的矛盾,再加上人质危机等等,美国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你可以看看以色列和伊朗的渊源,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波斯人,是历史矛盾,再加上内贾德掌权后对以色列实施强硬态度,更激化了两国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国,因为在美国,犹太人有很大的权利和经济地位,这也就上演了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对于以色列总统的对话,以色列害怕伊朗掌握核武器,而伊朗人有曾经波斯帝国的大国情节,想要发展核武器,所以以色列一直想打掉伊朗核设施,但是伊朗传统的阿拉伯国家铁杆盟友过多,和伊朗自身军事实力,美国始终没下决心动武,一单动武将点燃整个中东,也会给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再加上现在伊朗核报告的出炉,使伊朗成为了国际焦点。其实现在的矛盾,主要就是核武的矛盾,以色列现在想打去转移国内矛盾,但是还得靠美国,以为以色列国土太小,如果收到反击,代价太严重,美国想改善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现在还不想动武,但是又收到国内竞选和犹太人的压力。 历史矛盾就是霍梅尼和巴列维王朝以及巴列维王朝两个支持者美国和以色列的矛盾。
出处你可以去网上找中央四台,在国际焦点节目中关于伊朗那集,其余的都是我搜的资料,希望你能喜欢
㈦ 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朗
伊朗人是波斯族,历史上和犹太人并无过节,反倒和阿拉伯人长期敌对,1980年的两伊战争也可以说是伊朗与整个阿拉伯国家的战争。在1979 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之前,由于有波斯人和犹太人之间古老的文化纽带和共同的战略利益的维系,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紧密盟友。
以色列犹太人的先祖与伊朗人的先祖波斯人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之后分裂为南北两国,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
1979年1月,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巴列维国王被迫流亡国外,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由于巴列维王朝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和美国在阿以问题上对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对巴列维国王的斗争总是与反美反以交织在一起,因此霍梅尼对以色列国家的理解与认识就决定了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与巴列维时期相比必然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新世纪以来的以色列和伊朗双边关系中,有两个关键性的节点,第一个节点就是“9·11事件”。“9·11事件”后美国发动全球反恐战争,把伊朗列在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之首,还把伊朗称为“邪恶轴心”。
由于阿拉伯世界一致认为美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认为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伊朗国内逐渐强势的保守派也一贯指责美国在中东的霸权行径是为了以色列的利益,可见后“9·11时代”的伊朗和以色列关系的恶化就绝非双边关系层面那么简单,复杂的地区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导致了后“9·11时代”伊以关系的持续恶化。
新世纪以来的以伊双边关系中的第二个关键节点就是“伊朗核问题”。 对伊朗可能拥有核武器的忧虑让以色列人倍感焦虑,以色列官员和军事将领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国际社会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并且暗示,如果国际社会施压无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计划,以色列可能将单方面动用武力,打击伊朗的核设施;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对以色列进行口诛笔伐,指责以色列的霸道和蛮横。
㈧ 美国伊朗战争原因是什么
表面上的原因是美国认为伊朗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造,其实质就是美国想抢占资源。
㈨ 伊朗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和美国交恶
主要原因是伊斯兰革命的胜利。
起因事件:
1、伊斯兰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成为伊朗民选首相,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们所有。
英美岂能白白让自己利益受损,于是,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成功在1953年推翻时任总统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
巴列维上台后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蓝图来进行改革,同时打压国内宗教势力,还签下了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朗的治外法权。
那时的德黑兰俨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妇女着装西化,可口可乐大广告牌随处伫立。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极度不满。
伊朗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领袖发动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示威和罢工,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
2、美伊断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的消息被传回国内,愤怒的德黑兰穆斯林群众冲入了美国大使馆,扣留了使馆人员,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
电影《逃离德黑兰》讲述的就是这一伊朗人质危机事件。
(9)美国和伊朗的战争起源是什么扩展阅读:
美国制裁对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称,为遏制伊朗导弹与核计划并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8月重启对伊非能源领域制裁,现在又宣布新制裁,试图用一系列“组合拳”令伊朗最终屈服。
美国财政部发布通告称,从5日起对涉及伊朗金融、航运、航空、能源等领域超过700个个人、实体、飞机和船只实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银行及其境内外分支机构、伊朗国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飞机和伊朗原子能机构。
此次制裁重点瞄准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按特朗普所说,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也门、叙利亚等国,并迫使伊朗同意就核问题重新谈判。
此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日宣布,美国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在美对伊朗制裁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地区。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后不会延长。
另据报道,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对伊朗新制裁时,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桥段,在“推特”上发布一张海报图。图中他从层层迷雾中走来,配以“制裁将至,11月5日”字样。
对此,《权力的游戏》制作方美国HBO电视网迅速声明“不希望商标被用于政治用途”。接下来,美国网友轮番斗图,以相同底图绘制“诉讼书将至”“米勒将至”(注:米勒是负责调查特朗普团队“通俄门”的特别检察官),甚至“牢狱将至”。
㈩ 伊朗和美国为啥打起来了
还没有正式宣战
8日一早,数十枚导弹和火箭弹一起砸向驻伊拉克美军基地。由于袭击的规模是近几年时间从未有过的,美国高层及国家安全团队紧急开会。
而且,美国刚刚决定搬迁指挥中心,离开伊拉克,今天导弹就来了。伊朗显然这是要追着美军屁股打。据伊朗“Press TV”报道,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周二(7日)作出决定,将其总部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迁往科威特城市。就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看守政府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召见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图勒,要求美国合作执行有关结束外国军队驻扎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