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告诉我伊朗的历史
伊朗古称波斯,是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古波斯人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其历史上先后有多个帝国建立、兴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48年-前330年)
阿契美尼德帝国,又称波斯第一帝国。公元前54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波斯各部,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二世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前539年,居鲁士占领巴比伦,将古老的巴比伦文明融入波斯。
到了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王崇尚武力,对外积极扩张,使第一帝国的疆域得到了空前发展。大流士一世向东部进军印度河流域,占领了包括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在西线则向当时欧洲着名的文明发源地古希腊诸城邦发动了入侵,但遭到古希腊人的英勇抵抗,在马拉松战役(前490年)中遭到失败而功败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继位后曾再度向希腊用兵,但被准备充分的古希腊军队击败。
阿契美尼德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马其顿(希腊)统治时期(前330年-前170年)
公元前334年,当时已经征服希腊各城邦的马其顿王国,在新任国王亚历山大的统治下,以报昔日波斯入侵希腊之仇为口号,带领希腊大军进攻波斯第一帝国,在高加米拉战役中彻底击败大流士三世的百万大军,波斯第一帝国被吞并,成为希腊化的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但亚历山大帝国在亚历山大大帝病逝后,很快陷入分崩离析。亚历山大手下大将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叙利亚为中心,统治波斯地区。
这一时期波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一个枢纽。丝绸之路由此连接中国和西方,佛教从印度传往中国,琐罗亚斯德教则西去影响了犹太教。
塞琉西王朝后期,约在前238年,其东部的安息(帕提亚)和大夏(巴克特里亚)先后从帝国分裂独立,东部边境又不断遭受贵霜王朝侵扰,西部边疆又面临罗马帝国的大肆扩张,最终被罗马帝国和安息瓜分,塞琉西王朝灭亡。
安息王朝(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
新兴的安息帝国(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继承了塞琉西王朝的波斯帝国主体地位。安息帝国位于今天的伊朗的东北部,与罗马帝国隔幼发拉底河为界,首都泰西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这两大帝国之间战争不断。同时安息帝国与东邻贵霜王朝也是战事频发。
公元前53年,即西汉甘露元年,古罗马帝国执政官之一的克拉苏率7个军团4.5万人的精锐部队,越过幼发拉底河,发动了对古帕提亚王国(安息)的侵略战争。在卡尔莱战役中,英勇善战的安息军成功地围歼了罗马军团于荒漠深处,罗马军团残部从亚美尼亚撤出时又遭袭击,克拉苏被俘斩首。克拉苏长子普布利乌斯率精锐的第一军团6000余人,从这场恶梦般的战争中突围东逃,辗转于防御薄弱的安息东部地区;最后流亡到西域康居国(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为在此称雄的北匈奴郅支单于所收容。据《汉书"陈汤传》记载:公元前36年,汉西域都护甘延寿、付校尉陈汤,率4万将士西征匈奴郅支单于于郅支城,并“生虏百四十五,降虏千余人”。这支部队就是罗马军团残部,他们投降后被安置在甘肃永昌县境内,汉政府在祁连山麓设置了“骊靬县”。
频繁的战争造成安息帝国国力衰竭,各地军阀割据,全国陷入一片混战,帝国末期名存实亡。
萨珊王朝(公元226年-650年)
公元226年,阿尔达希尔一世经过两年的战争,推翻了安息王朝,建立新的萨珊王朝,定都泰西封。萨珊王朝因阿达希尔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国之后首次重新统一,史称波斯第二帝国。
萨珊帝国多次与罗马帝国爆发战争,曾俘虏过一个罗马的皇帝。
萨珊帝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全体人民分为教士、军人、文人、和平民四等。***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则得以发展。
由于对东罗马帝国连年征战,萨珊帝国对臣民横征暴敛,同时加强对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乱迭起,先后在629年和642年,帝国两任皇帝都遇刺身亡,帝国走向了崩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珍物、训象等。1970年,在甘肃张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就是明证。帝国崩溃后,萨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儿子俾路支逃往中国避难。
伊斯兰教时期(公元650年-1290年)
混乱的萨珊帝国很快被新兴的伊斯兰教控制下的阿拉伯帝国击溃。波斯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拉伯人统治初期,当时同样处于强盛时期的大唐帝国在波斯呼罗珊地区与阿拉伯帝国发生了激烈交锋,虽然唐军由于深入敌境作战,双方兵力悬殊等原因败北,从而失去了对中亚的控制权,但此战中唐军表现出的惊人战斗力令阿拉伯人胆战心惊,从此打消了东侵中国的企图。此后,阿拉伯语成了通行的语言,伊斯兰教迅速取代了琐罗亚斯德教,各地大量兴建清真寺。
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统治阿拉伯帝国,而波斯人则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这期间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发展。
9世纪后,阿拔斯王朝因内部叛乱不断而国势日衰,割据局面形成。
公元1037年从东北方来的塞尔柱人占领波斯;
公元1205年花剌子模王国征服波斯。
蒙古统治时期(1219年-1500年)
公元1219年,蒙古帝国成吉思汗率大军攻灭花剌子模王国,之后他的孙子旭烈兀又相继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帝国残部,建立了伊儿汗国。公元1295年伊儿汗国大汗入伊斯兰教。
从公元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了帖木尔帝国的一部分。帖木尔汗死后波斯再次陷入了混乱和割据。
伊儿汗国时期,中国和波斯的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发展。不少精通中国天文、历法、医药的学者随旭烈兀来到波斯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公元1405年到1433年,中国明朝的穆斯林太监郑和带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多次到达波斯。郑和在斯里兰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尔语、波斯语三种文字写成。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在明朝穆斯林的经堂教育中被广泛使用。
萨非王朝(公元1500年-1722年)
萨非王朝(又译萨法维王朝)是一个由突厥人建立的帝国,其建国的英主伊斯迈尔一世统一波斯,并把疆土扩展到今天的阿塞拜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叶派的“十二伊玛姆”教义为国教。萨非王朝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争不断。公元1588年阿拔斯大帝继位,迁都伊斯法罕,与土耳其谈和,驱逐乌兹别克人,并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波斯湾中的小岛巴林,使波斯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但很可惜,这是波斯在世界近代史来临前最后的辉煌。
欧洲列强的“大博弈”(公元1722年-1914年)
公元1722年,沙皇俄国彼得大帝联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入侵波斯,之后波斯国内又爆发了逊尼派教徒为抵抗被迫强制信奉什叶派的暴动,萨非王朝灭亡。
公元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尔王朝的统治下,北面的俄国和东面以印度为基地的英国纷纷对其蚕食,其领土中被割裂出英国殖民统治的巴林和阿富汗的一部分,由俄国侵占的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俄英两大殖民帝国在波斯的这种战略竞争在史书上被称之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之后(公元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的俄国、土耳其、英国(经阿富汗)和德国(经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军队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战后波斯北部被英国驻军占领。1925年礼萨·沙·巴列维推翻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俄国和英国对巴列维王朝保持着深厚的影响力。
1935年,礼萨·沙·巴列维将波斯在国际上更名为伊朗。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中期***革命(公元1935年-197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的轴心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围绕伊朗的战略资源油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德国,苏联,英国,美国等纷纷进入伊朗。战后,巴列维王朝为了摆脱英国和苏联的巨大影响力和控制而追随美国,但不幸的是,伊朗的地理位置和石油这一战略物资的存在,使其成为美国对苏联集团的冷战基地,在70年代初更成为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立足点。
20世纪70年代是伊朗的暴富时期。这期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猛涨,波斯湾沿岸一批产油国迅速致富。几年内伊朗的国民生产总值就翻了好几番。但是,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伊朗社会内部各种固有的矛盾也开始激化。
巴列维在此情况下欲重温昔日波斯帝国旧梦。于是他一再修订经济发展计划,大幅度地增加投资,强行加速度地推进工业建设,并宣称到本世纪末要把伊朗建成一个与工业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的工业国,成为世界“第五大强国”。强国梦的悲剧由此就产生了。
大批失地农民流入城市,首都德黑兰集中了伊朗1/5的人口。以国王、王室为首的2000家豪富聚敛财富,巧取豪夺,贪污腐化,挥金如土,而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几乎未从激增的石油财富中受益,贫富差距与社会财富同步增长,社会矛盾严重激化。巴列维只能以军警和秘密特务组织“萨瓦克”维持其统治。在外交上,巴列维对美国唯命是从,甘心充当美国在波斯湾的宪兵,民族矛盾伴随着人民对西方文化大举吞食***文化的愤怒,使巴列维政权坐到了火山口上。
1977年12月,流亡在伊拉克纳杰夫的霍梅尼向国内学生和信徒发出进行反对国王的“圣战”的号召。1978年初刊登在伊朗《新闻报》上的一篇文章对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进行了亵渎,由此在1月7日至9日,引发了数千名神学院学生在宗教圣城库姆举行抗议游行示威,但遭到军警镇压,造成约70人死亡、400人受伤的流血惨剧。
当年9月,伊朗国内爆发了持续数周的总罢工,全国陷入严重瘫痪状态。12月10~11日,首都德黑兰发生大规模示威,有成百万群众参加。游行的组织者发表17点声明,要求结束君主制,接受霍梅尼为最高领导人,建立***政府,恢复农业,保护宗教,让流放者回国等。12月18日,为抗议军队镇压,全国再度爆发总罢工,政府机构完全陷于瘫痪。国王被迫于12月30日任命“民族阵线”领导人之一巴赫蒂亚尔为首相,并于1979年1月13日组成以巴赫蒂亚尔为首的摄政委员会。
巴赫蒂亚尔虽同意组阁,但要求解散现议会和萨瓦克,由政府控制军队警察,国王立即出国度假,将来做一名立宪君主。但巴赫蒂亚尔本人却因与国王合作被民族阵线开除。革命浪潮已不可阻挡。1978年底国王统治的基础走向崩溃,它赖以维持统治的军队发生了动摇,一些士兵倒向革命阵营,王室成员、高级官员及军官纷纷向海外转移财产。巴列维的统治濒临崩溃。
美国在关键时刻改变了一贯支持国王的态度,准备放弃巴列维政权,转而与霍梅尼合作。1979年的1月26日巴列维国王在美国的压力之下乘飞机出国流亡。霍梅尼从巴黎回到伊朗,建立了伊斯兰政权。1979年4月1日,伊朗***共和国宣布成立。统治了伊朗半个世纪的巴列维王朝寿终正寝。
1979年10月,因美国收留被废黜的国王巴列维,伊朗国内掀起反美浪潮。同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数百名伊朗男女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66名使馆人员当作人质,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维。美国政府断然拒绝伊朗方面的要求。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维,则不释放人质。
人质事件引起轩然大波。1980年4月7日,美国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正式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美国还要求西欧盟国采取同样措施。4月22日,卡特总统下令执行武装秘密营救人质的“蓝光”计划,结果机毁人亡,行动失败。直到9月两伊战争爆发。伊朗以美国归还伊朗140亿美元的资产,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为条件释放了全部美国人质。
旷日持久的美国人质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是,它为日后的美伊关系打下了难以解开的结。人质事件加上新政权公然宣传“输出革命”极大地损害了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形象,因此在日后爆发的两伊战争中,尽管伊朗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谴责萨达姆,也没有一个国家同情伊朗。
***革命后的伊朗***共和国(公元1979年后起至今)
旷日持久的人质事件加上“向全世界输出伊斯兰革命”的非理性宣传极大地损害了伊朗的国家利益,伊朗在国际社会陷入孤立境地。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国家。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以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教的什叶派。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革命”,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建立“***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全面爆发。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后,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这是两伊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要转折。
伊朗和伊拉克从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进行的这场近八年的战争使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伊朗死伤60多万,伊拉克死伤40多万。无家可归的难民超过300万。两国石油收入锐减和生产设施遭受的破坏损失超过5400多亿美元。估计两伊在这场战争中至少损失9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随着冷战的终结,世界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波斯湾地区的局势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美国先后于1991年和2003年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摧毁了伊拉克的武装力量,2003年美国以“反恐怖”为名入侵并占领了伊拉克。美国的军事行动虽然打垮了伊朗的宿敌伊拉克,但也让伊朗面临美国更直接的威胁。
在两伊战争结束以来,伊朗的实力得到恢复,国力得到增强。而且其国内的政治变化有明显地回归世俗政权的迹象,但宗教势力的影响力仍然极为强大。因此,伊朗对美国的态度仍然非常强硬,美国也一样。
去年以来,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围绕这一核心利益,美国与伊朗频频叫板对方,美国不断地宣布向海湾地区增兵,而伊朗则针锋相对地以多次军事演习回应。就在几天前,美国又向海湾集结了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波斯湾地区战云密布,等待伊朗和美国的将会是什么呢?
B. 伊朗历史悠久吗
去年我去位于伊朗设拉子的波斯波利斯遗址的时候,直接被震惊了,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三洲帝国的统治中枢,这里实在是太雄壮气派了。可以想象一下,在2500多年前,现在伊朗人的祖先已经掌握了非常高超的建筑技能,能营造出这样规模的城市,是多么的了不起啊。
而对照一下这个时期的正处在东周乱世时期的中国,从目前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来看,似乎还没有能够和波斯波利斯媲美的城市,包括西周的都城丰镐,与东周的都城洛邑。
当然修建波斯波利斯的时代,已经进入了波斯帝国的全盛时期,开国皇帝居鲁士修筑的苏萨,从复原效果图来看,就已经非常壮观了。作为当时西亚-小亚世界强悍统治者米底国王的外孙,他先是击败了这一区域强国之一的吕底亚,然后又征服了修筑空中花园的新巴比伦。这些都是伊朗辉煌悠久历史的组成部分。
再往前追溯,建立于两河流域的文明,其统治范围也影响到了伊朗高原,虽然不是波斯民族创造的历史,但这一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也属于伊朗历史的一部分。
和中国一样,伊朗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氏族时代,这里都有文明存在,而且起步发展的非常早,可以说是大幅领先于同一时期的中国的,所以从文明大省的时间和取得的成就来看,伊朗绝对配得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称号。
C. 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建立是怎样的
1921年2月21日,伊朗军人礼萨汗与亲英政客赛伊德·齐亚丁合作,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塞帕赫达尔·拉什蒂政府,建立了以赛·齐亚丁为首相、礼萨汗掌握军权的新政府,暂时保留了卡扎尔王室。1925年底,礼萨汗在夺取了全部军政权力后,最后推翻了统治伊朗达140余年之久的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这一事件是伊朗历史进入现代史时期的标志,它在中东和世界现代史上留下了鲜明的痕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伊朗的局势 伊朗旧名波斯(1935年改为今名),是一个文明古国。20世纪初的伊朗是个封建的农牧业国家。全国大约有1000万人口,其中农民占一半以上,牧民约占25%。农村中,封建的生产关系居统治地位。
资产阶级也发生分化:部分从事外贸的商业资产阶级,资金比较雄厚(一般都拥有10万土曼以上的资金),成了外资的买办;更多从事国内贸易的中小商业资产阶级力图挣脱外资的控制,他们构成了民族资产阶级。为了争得自由发展的权利,伊朗商业民族资产阶级曾奋力斗争。早在19世纪末,德黑兰的商人便建立了联合公司,同英国控制伊朗金融的波斯帝国银行竞争。商业资产阶级还曾积极投入1907—1911年的伊朗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建立国家银行的主张。革命的失败使他们的希望破灭,1911年以后,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几乎没有增加,接踵而至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更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不仅是中小商人,甚至连商业资产阶级中的首富扎尔卜家族所属企业,也纷纷破产倒闭。
D. 求波斯历代皇帝即位表(全)
波斯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000年以前,生活在伊朗高原和印度河流域的几个部落结成了一个部落联盟,他们都讲相似的古伊朗语,彼此之间有着相近的风俗,史学上通常称之为雅利安部落和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只有语言学、社会学方面的意义,并非是一个种族)。雅利安人已经开始摆脱了游牧部落的流动性,有着比较巩固的定居生活,并且产生了一些宗法制度,处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大约在公元前10~8世纪,雅利安人的支系——米底和波斯部落先后从临近地区迁移到伊朗高原,并且逐渐强大起来。根据伊朗民间传说,公元前8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米底部落率先建立起王国,成为伊朗历史上第一个讲伊朗语的部族建立的国家。米底王朝末期,波斯人以伊朗高原的西南部为中心,逐渐占据了强势的地位,并于公元前550年征服了米底。继而在吞并了周边部族以及巴比伦王国之后,波斯君主居鲁士(也译作“大流士”)建立起强大的王国,即波斯帝国。
就像中国的始皇帝一样,波斯君主大流士竭力制造君权神授的形象。在城址南侧墙上刻有如下铭文:“伟大的阿胡拉,最伟大的神,他命大流士为王, 把国家交给了他一一承阿胡拉的恩典,大流士成为国王”,“大流士王说, 这是波斯土地, 阿胡拉赐给我, 这是一块吉祥的土地,有好马,有好男人,承阿胡拉的恩典和个人品格,大流士王不怕任何敌人”,“大流士王说, 我祈求诸神的保佑, 保护这个国家及这片土地不受仇恨、敌人、谎言和干旱之害,没有坏年成、没有仇恨、没有敌人, 没有谎言侵扰它,我祈求最伟大的神阿胡拉和诸神保佑它”,“我, 大流士, 伟大的王, 诸王之王,诸国之王,阿契美尼德族维什塔什卡之子。大流士说,承阿胡拉的恩典,我依靠波斯军队征服的这些国家敬畏我, 给我送来王冠的有: 胡齐斯坦、米底、巴比伦、阿拉伯、亚述、埃及、亚美尼亚、卡帕杜基亚、萨尔德,海上和陆上的希腊,大海彼岸的土地,萨卡提、帕尔特、扎尔卡(塞斯坦) 、赫拉特、巴赫塔尔、索格特、花刺子模、鲁赫吉、岗达尔、萨卡人的国家,马那人的国家……”
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中介
古代伊朗(包括波斯、安息等王朝)对于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发展致关重要。波斯、安息时代伊朗一带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与现今相近,大部分环境是干燥少雨的高原,如着名的卡维尔盐滩,又称中央荒漠盆地,占据了伊朗国土面积的一半。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伊朗文明主要是绿洲文明,绿洲是最初的农耕文明中心。绿洲地区由于耕地少,人口多,因而古代伊朗人有经商的传统,绿洲之间沟通往来的商路向东、向西扩展,成为日后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古代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纬20°~50°之间。东面是中华文明,北面是草原文明,中间是伊朗文明,南部是印度文明,西部有古希腊和埃及文明。伊朗正处于古代世界文明地区分布的中间位置,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传播的中心。公元前2世纪末,即中国西汉、伊朗安息和古罗马时期,古代丝绸之路全线贯通。通过丝绸之路,古代波斯人不但接触到其他文明的先进文化,而且从控制丝绸之路贸易的地利中得以积聚财富,发展起瑰丽的波斯文化和艺术。
中国和伊朗两个文明古国,从中国西汉时期开始了正式的往来。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到达乌孙国之后,向西域各国派出了许多持节副使,其中的一位副使抵达了安息。当时的安息国王,就是伊朗历史上着名的密特里达特斯二世,他和汉武帝在位时间相近,文治武功也相当,是安息帝国的实际缔造者。汉使在安息受到了隆重的礼遇,自此次友好交往的开端之后,两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在随后上千年的历史中始终延续着。中国向伊朗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织品、铜器以及养蚕、织造丝绸、冶铁、造纸的技术等,并通过古代伊朗这个中介,把东方的物资和技艺传播到西亚与欧洲;中国的汉王朝重视军事,而古代伊朗自波斯王朝起就以出产良马闻名,因而自西汉起,就开始从古代伊朗及西域地区引进良马,并且这一传统历几个朝代而不衰。
栽培植物的交流,也是中国、伊朗两个文明古国物质文明交流的重要内容,从古代伊朗及其周边地区引入中国的栽培植物有许多,苜蓿和葡萄可算是最早、最为有名的,新疆地区的居民很快掌握了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其他的还有芝麻、蚕豆、大蒜、黄瓜、胡萝卜、安石榴等。古代伊朗从中国获得的栽培植物也不少,像水稻、谷子、高粱、生姜、桃、李等都是先经过古代伊朗再传到希腊、罗马等地区的。各国的民间百姓由此获益良多,实际意义上丝毫不逊于着名的丝绸贸易。
1. 早期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伊朗的历史始于2500年前的早期的阿挈美尼德, 但从那时起直到伊斯兰文明始于伊朗以来,有关早期伊朗的史料都是由伊朗最大的敌人——古希腊人所记载的。因此尽管人们常说古希腊的历史学家通常能很忠实地记载事实真相,但人们对伊斯兰文明之前的伊朗历史不能完全依赖于这些来源。 是不是因为伊朗没有自己而HERODOTUS和XENOPHON(古希腊史学家),仰或伊朗的史料经过后面的几次入侵而遭到毁灭?答案不得而知。古代只有一些神话故事得以幸存,它们在萨珊王朝时期收集起来。一旦波斯语在穆斯林的伊朗得以形成后,伊朗最大的诗人之一——菲尔杜西即将这些神话故事改编成了一部宏大的叙事诗—— (列王记> 《王书》 其中一些部分已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和一些其它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对于古代伊朗的历史,人们不得不依赖于古希腊人的记载和考古发现。
E. 求波斯历代皇帝即位表(全)
一、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8年-前330年),被称为波斯第一帝国。
1、居鲁士大帝,冈比西斯一世之子,约前550年–前530年在位(约前559年 –前550年征服米底王国)。
2、冈比西斯二世,居鲁士大帝之子,前529年–前522年在位。
3、高墨达,据称是居鲁士大帝之子,前522年在位(可能是篡位者)。
4、大流士一世,高墨达的连襟、阿尔沙米斯之孙,海斯塔斯皮斯之子,前521年–前486年在位。
5、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前485年–前465年在位。
6、阿尔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65年–前424年在位。
7、薛西斯二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24年在位。
8、塞基狄亚努斯,薛西斯二世同父异母的兄弟及对手,前424年–前423年在位。
9、大流士二世,薛西斯二世同父异母的兄弟及对手,前423年–前405年在位。
10、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大流士二世之子,前404年–前359年在位。
11、阿尔塔薛西斯三世,阿尔塔薛西斯二世之子,前358年–前338年在位。
12、阿尔塞斯,阿尔塔薛西斯三世之子,前338年–前336年在位。
13、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二世之曾孙, 前336年–前330年在位。
二、塞琉古帝国(公元前312年-公元63年)
1、塞琉古一世,总督:前311年-前305年;国王:前305年-前281年。
2、安条克一世,前291年起与父共治;单独统治:前281年-前261年。
3、安条克二世,前261年-前246年。
4、塞琉古二世,前246年-前225年。
5、塞琉古三世,前225年-前223年。
6、安条克三世,前223年-前187年。
7、塞琉古四世,前187年-前175年。
8、安条克四世,前175年-前164年。
9、安条克五世,前164年-前162年。
10、德米特里一世,前161年-前150年。
11、亚历山大一世,前154年-前145年。
12、德米特里二世,前145年-前138年。
13、安条克六世,前145年-约前140年。
14、戴奥多特斯,约前140年-前138年。
15、安条克七世,前138年-前129年。
16、德米特里二世,复位,前129年-前126年。
17、亚历山大二世,前129年-前123年。
18、克利奥帕特拉·特阿,前126年-前123年。
19、塞琉古五世,前126年/前125年。
20、安条克八世,前125年-前96年。
21、安条克九世,前114年-前96年。
22、塞琉古六世,前96年-前95年。
23、安条克十世,前95年-前92年或前83年。
24、德米特里三世,前95年-前87年。
25、安条克十一世,前95年-前92年。
26、腓力一世,前95年-前84年或前83年。
27、安条克十二世·狄昂尼索斯,前87年-前84年。
28、提格兰二世,前83年-前69年,亚美尼亚国王,征服了叙利亚。
29、安条克十三世,前69年-前64年。
30、腓力二世,前65年-前63年。
31、塞琉古七世,前70年-前67年。
三、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
1、阿尔沙克一世,前247年─前211年。
2、梯里达底一世,前246年─前211年。
3、阿尔沙克二世,前211年─前191年。
4、弗里阿帕提乌斯,前191年─前176年。
5、弗拉特斯一世,前176年─前171年。
6、米特里达梯一世,前171年─前138年。
7、弗拉特斯二世,前138年─前128年。
8、阿尔达班一世,前128年─前124年。
9、米特里达梯二世,前124年─前87年。
10、戈塔尔泽斯一世,前91年─前78年。
11、奥罗德斯一世,前78年─前77年。
12、萨纳特鲁斯,前77年─前70年。
13、弗拉特斯三世,前70年─前58年。
14、米特里达梯三世,前58年─前57年。
15、奥罗德斯二世,前57年─前37年。
16、帕科罗斯一世,前39年─前37年。
17、弗拉特斯四世,前37年─前30年。
18、梯里达底二世,前30年─前29年。
19、弗拉特斯四世,前29年─前28年。
20、梯里达底二世,前28年─前26年。
21、弗拉特斯四世,前26年─前2年。
22、弗拉特斯五世,前2年─4年。
23、穆萨,前2年─4年。
24、奥罗德斯三世,4年─7年。
25、沃诺奈斯一世,7年─11年。
26、阿尔达班二世,11年─35年。
27、梯里达底三世,35年─36年。
28、阿尔达班二世,36年─38年。
29、瓦尔达内斯一世,38年─47年。
30、戈塔尔泽斯二世,38年─51年。
31、沃洛加西斯一世,51年─78年。
32、瓦尔达内斯二世,55年─58年。
33、沃洛加西斯二世,78年─80年。
34、帕科罗斯二世,78年─79年。
35、阿尔达班三世,79年─90年。
36、帕科罗斯二世,90年─105年。
37、沃洛加西斯三世,105年─147年。
38、奥斯罗埃斯一世,109年─129年。
39、帕尔塔马斯帕提斯,116年。
40、米特里达梯四世,128年─140年。
41、名字失传的国王,140年。
42、沃洛加西斯四世,147年─192年。
43、沃洛加西斯五世,191年─208年。
44、沃洛加西斯六世,208年─228年。
45、阿尔达班四世,213年─226年。
四、萨珊波斯,波斯第二帝国,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帝国,国祚始自公元224年,651年亡。
1、阿尔达希尔一世,224年─240年。
2、沙普尔一世,240年─272年。
3、霍尔木兹一世,272年─273年。
4、巴赫拉姆一世,273年─276年。
5、巴赫拉姆二世,276年─293年。
6、巴赫拉姆三世,293年。
7、纳塞赫或泥涅师,293年─302年。
8、霍尔木兹二世,302年─309年。
9、沙普尔二世,309年─379年。
10、阿尔达希尔二世,379年─383年。
11、沙普尔三世,383年─388年。
12、巴赫拉姆四世,388年─399年。
13、伊嗣俟一世,399年─420年。
14、巴赫拉姆五世,420年─438年。
15、伊嗣俟二世,438年─457年。
16、霍尔木兹三世,457年─459年。
17、卑路斯一世,457年─484年。
18、巴拉什,484年─488年。
19、卡瓦德一世,488年─531年。
20、扎马斯普,496年─498年。
21、库思老一世,531年─579年。
22、霍尔木兹四世,579年─590年。
23、库思老二世,590年─628年。
24、巴赫拉姆·楚宾,590年─591年。
25、霍尔木兹五世,593年。
26、卡瓦德二世,628年。
27、普兰杜赫特,629年。
28、阿尔达希尔三世,628年─630年。
29、卑路斯二世,630年─631年。
30、霍尔木兹六世(或五世),631年─632年。
31、阿扎尔米杜赫特,633年—634年。
32、伊嗣俟三世,634年─651年。
五、伊朗萨非王朝(1501—1736年),波斯第三帝国,由波斯人建立统治伊朗的王朝。
1、伊斯迈尔一世,1501年─1524年。
2、塔赫玛斯普一世,1524年─1576年。
3、伊斯迈尔二世,1576年─1577年。
4、穆罕默德一世(穆罕默德·科达班达),1577年─1587年。
5、阿巴斯一世(大帝),1587年─1629年。
6、萨非,1629年─1642年。
7、阿巴斯二世,1642年─1666年。
8、苏莱曼一世,1666年─1694年。
9、侯赛因,1694年─1722年。
10、塔赫玛斯普二世,1722年─1732年。
11、阿巴斯三世,1732年─1735年。
六、恺加王朝,公元1779年—公元1921年
1、法塔赫·阿里沙(1797~1834在位);
2、穆罕默德·沙(1834~1848在位);
3、纳赛尔丁·沙(1848~1896在位);
4、穆扎法尔丁·沙(1896~1907在位);
5、穆罕默德·阿里·沙(1907~1909在位);
6、艾哈迈德·沙(1909~1925在位);
1935年,礼萨·汗将波斯国名在国际上更为伊朗。
(5)伊朗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扩展阅读:
波斯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陷波斯波利斯,帝国灭亡。公元224年,萨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国,651年亡于阿拉伯帝国。公元874年,萨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国再次重建,1935年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改国名为伊朗。
历史上波斯人曾建立过多个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萨曼王朝、萨非王朝、恺加王朝等。全盛时期领土东起印度河平原、帕米尔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亚,西至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达高加索山脉、咸海。
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古代君主制国家。
F. 求世界上在位最长的前10位皇帝。
佩皮二世(Pepy II)埃及第六王朝法老(公元前2278年—公元前2184年在位),在位94年
2.太祖王(47年-165年)又称高宫,是高句丽第六世君主。在位93年
3.索布扎二世(Sobhuza II,1899年7月22日—1982年8月21日)斯威士兰独立后第一任国王,在位83年
4.长寿王(394年-491年)名高巨连或高琏,高句丽第二十代国王(413年至491年在位)。在位78年
5.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在凡尔赛逝世)法国国王,他的执政期是从1643年至1715年。他也被称为太阳王(Roi Soleil)。在位72年
6.约翰二世(1840年10月5日-1929年2月11日),列支敦士登大公,1858年至1929年在位。在位71年
7.沙普尔二世 Shapur II(309年—379年)伊朗萨珊王朝国王(309年—379年在位)。在位70年
8.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1848年—1867年),奥匈的缔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867年—1916年在位)在位68年
9.赵佗(?-前137年),秦朝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在位67年
10.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前1314年—前1237年)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前1304年—前1237年在位),在位66年。
中国的
1、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称康熙皇帝。,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2、清高宗干隆(纯)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爱新觉罗氏,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于雍正十三年即位,干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寿命最长的皇帝。
3、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名刘彻,小名彘,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
4、西夏仁宗名曰李仁孝(1124年-1193年),夏崇宗长子,母为汉人,不知名;于1139年即位,时年十六岁。
5、西夏崇宗名日李乾顺(1084年—1139年),西夏第四位皇帝(1086年—1139年在位),在位长达54年。
6、辽圣宗耶律隆绪(971年—1031年),辽国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是辽国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49年。
7、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死,十岁的朱翊钧登基做皇帝,是为明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8、萧衍,梁武帝。(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南齐皇帝“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他提倡尊儒崇佛,并曾多次舍身出家。后来因"侯景之乱",宫城被围困,饿死于台城,葬于修陵(今江苏丹阳市陵口)。
9、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1101年),辽国第八位皇帝(1055年—1101年在位),在位长达47年。
10、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在位1521年-1567年),明朝第11位皇帝,年号嘉靖,明宪宗孙,父兴献王。
G. 求伊朗萨珊王朝的详细资料
古代伊朗王朝(224~651)。又译萨桑王朝。3世纪伊朗处于奴隶制解体过程中,萨珊家族崛起于伊朗西南部法尔斯。王朝的始祖萨珊 (Sasan)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3世纪初其子帕佩克据法尔斯自立为王。224年帕佩克之子阿尔达希尔一世(224~241在位)推翻帕提亚帝国, 226年在泰西封加冕,自称“诸王之王”。他进而占领原帕提亚帝国的广大地区,建立中央集权的萨珊波斯封建帝国;又北征亚美尼亚,粉碎帕提亚遗族与大月氏人的联合,巩固了帝国的边境。他以□教(即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
沙普尔一世(241~272在位)使罗马帝国受到3次极沉重的打击。第 3次大败罗马军于埃德萨附近,俘罗马皇帝P.L.瓦勒里安 (260)。他所统治的领土共有27省,东境远达今锡尔河流域和印度河的中上游。沙普尔一世自称“伊朗和非伊朗的诸王之王”。为了统治多民族的帝国的需要,他扶植摩尼所创立的宗教。他死后,摩尼教遭到迫害。
4~5世纪,萨珊王朝与西邻拜占廷帝国不断进行战争,互有胜负;在东境则先后受游牧民族-匈奴的一支匈尼特人和□哒人的威胁。萨珊王菲鲁兹(亦称卑路斯, 457~484在位)抵御□哒人,战死。其时王室衰弱,贵族专横。菲鲁兹之子卡瓦德一世(488~496、499~531 在位)企图利用玛兹达克运动抑制贵族专横, 498年被贵族推翻。 501年他靠□哒人的支持恢复了王位。菲鲁兹和卡瓦德一世在位时,多次遣使北魏,与中国友好往来十分密切。
卡瓦德一世之子库斯鲁一世(531~579在位)统治期间,帝国达于极盛。他在嗣位前 3年,即与□教僧侣合谋,镇压了玛兹达克教派;嗣位后实行一系列改革。他根据土地面积、作物种类等规定一定数额的货币税,代替以往征收实物无一定数额而在收获之际任意苛索的旧制;依靠小贵族,即底赫干 (dihqgan),让他们担任地方行政职务,从而降低少数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作用。约 558年,他与西突厥联合,击溃□哒。572年,为了断绝拜占廷从海上取得中国丝绸的通路,萨珊王朝的军队占领了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以后,拜占廷又与西突厥联合,发动对伊朗的长期战争(572~590)。
库斯鲁一世之子霍尔米兹德四世(578/579~590在位)继续与拜占廷的战争。在国内,他企图依靠基督教徒加强自己的地位,继续执行抑制大贵族的政策,因而触怒大贵族和□教的僧侣,结果被推翻。其子库斯鲁二世(590、591~628在位)继位不久,590年大贵族巴赫拉姆·朱宾自立为王称巴赫拉姆六世。库斯鲁二世逃往拜占廷。 591年,拜占廷皇帝莫里斯发兵帮助他恢复了王位。 602年,他以莫里斯被害为理由,对拜占廷发动战争。他的军队征服了整个小亚细亚,洗劫叙利亚,占领安条克、大马士革、耶路撒冷,最后于 619年占领埃及。他以此得到“帕维兹”(Parv□z,意为“胜利者”)的称号。
622年拜占廷皇帝希拉克略收复小亚细亚,627年进至底格里斯河中游地区,准备攻取萨珊冬都泰西封。628 年伊朗军事贵族发动政变,杀库斯鲁二世,立其子卡瓦德二世为王。卡瓦德二世在位仅数月,病死。此后5年间,暗杀篡弑相继,先后有10个王,都是大贵族和僧侣手中的傀儡。633年雅兹底格德(亦称伊嗣俟)三世(633~ 651在位)即位,国势已因与拜占廷的长期战争和帝国本身的内讧而大大削弱; 637年阿拉伯人大败萨珊军于卡迪西亚,攻下泰西封。 642年奈哈万德之役决定了萨珊帝国的灭亡。雅兹底格德三世于 651年在木鹿被一个磨坊主杀死。
萨珊王朝时期的伊朗艺术,继承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传统并融合古代东方和西方的风格而有所发展。泰西封等地宫廷遗迹显示出当时建筑规模的宏伟,纳克什 □伊□卢斯丹等地的摩崖浮雕以粗犷豪放的手法表现“诸王之王”的神圣尊严。精美的金银细工亦着称于世 。萨珊朝的丝织品豪华绚丽,其上绘有鸟兽、狩猎和各种植物纹样,对拜占廷、埃及和中国都有相当影响。
H. 史上年龄最小的国王是谁,在娘胎里就继承了王位
这个国王就是沙普尔二世。在沙普尔二世顺利长大之后,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让伊朗的整体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不仅如此,当时他在朝中大臣的帮助之下把伊朗当时被外族侵占的土地有一部分都收回来了。由于当时整个伊朗是比较团结的,所以这些大臣出的点子也是非常好的。在沙普尔二世的努力之下,成功收复了不少曾经被其他民族占领的土地。不仅如此,当时他还让整个国家的经济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I. 世界自古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二十位帝王.(包括奴隶国家的国王,封建国家的皇帝,现在的总统等等,)
世界上头十位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佩皮二世(Pepy II)(前2284年-前2184年)在位94年
埃及第六王朝法老(公元前2278年—公元前2184年在位),奈姆蒂姆萨夫一世的异母第。据记载其在位长达94年。佩皮二世执政时期,埃及古王国时代已接近结束,王权日益削弱,各诺姆(州)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佩皮二世原被认为是佩皮一世之子,但根据现代的考古结果,他更可能是佩皮一世之孙。
太祖王(47年-165年)在位93年
又称高宫,是高句丽第六世君主,为琉璃王少子再思之子,慕本王为侍从杜鲁刺杀后,被迎立为王。公元53年-146年在位。
太祖王在位时期是高句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他除了将高句丽分散的各部实行统一以外,还与东汉政权进行过多次军事较量,屡犯辽东,显示了高句丽逐渐强大的军事实力。146年太祖王传位于次大王高遂成。
索布扎二世(Sobhuza II,1899年7月22日—1982年8月21日)在位83年
斯威士兰独立后第一任国王。
长寿王(394年-491年)在位78年
名高巨连或高琏,高句丽第二十代国王(413年至491年在位)。
长寿王在位时期是高句丽的全盛时期。427年,他将高句丽的都城迁至平壤,这标志着高句丽将其扩张的方向从中国辽河以东地区转移至朝鲜半岛。
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在凡尔赛逝世)在位72年
法国国王,他的执政期是从1643年至1715年。他也被称为太阳王(Roi Soleil)。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他的弟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是1640年出生的。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摄政,直到1661年红衣主教马扎然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他的执政期是欧洲君主专政制的典型和榜样。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专制的、巴洛克式的专制王国。他发动战争、在凡尔赛宫举行豪华的庆祝、资助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来为他自己增光。在他的大臣如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的帮助下他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增强了法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力量。对他执政不利的事件有他与教皇之间的不和,他对胡格诺派教徒的迫害以及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他执政期的后期法国国库空虚濒临破产。
他一共执政72年,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约翰二世(1840年10月5日-1929年2月11日),列支敦士登大公,1858年至1929年在位。在位71年
约翰二世1858年继其父阿洛伊斯二世成为列支敦士登大公,1866年出兵参与普奥战争,支持奥地利,但其部队尚未投入战场时,奥军已于萨多瓦战役中战败。约翰二世遂于1868年废除军队,宣布列支敦士登成为永久中立国。
约翰性格内向,终身未婚。1929年他去世后,其弟弗朗茨一世继位。约翰二世是欧洲封建君主中在位时间第二长者,仅次于法国的路易十四。
沙普尔二世 Shapur II(309年—379年)在位70年
伊朗萨珊王朝国王(309年—379年在位)。他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按传说,沙普尔二世是霍尔米兹德二世的遗腹子。他还未出生时,贵族们在他的母亲肚子上放上王冠,表示将忠于这位新君主。沙普尔二世的确不负众望。他重振波斯的国势军威,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内外政策,使波斯成为当时最具威权的国家。
沙普尔二世经多次战争收复了先辈丧失的波斯西部、东部边境的许多地区。他与各自为政的王公们作战,最终将他们臣服,并使之成为以后对外战争的盟友。他后来的对手主要是业已衰落的罗马帝国。
337年,沙普尔二世以罗马帝国抗议波斯对基督教的迫害为借口,向虚弱不堪的罗马发动战争(337年—350年)。沙普尔二世对基督教的迫害确有其事,自339年起,这种迫害演变为在全国范围内严禁基督教信仰。341年,沙普尔二世与亚美尼亚缔结盟约,试图使亚美尼亚成为他反对罗马的帮手。346年率大军征伐美索不达米亚。在348年于辛卡拉大败罗马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军队之后,沙普尔二世仍未能征服美索不达米亚,遂与罗马议和。但他得以兼并了不少土地。351年,沙普尔二世再度与亚美尼亚签订反罗马的盟约,然而亚美尼亚不久背约转投罗马怀抱。沙普尔二世酝酿与罗马再次开战。359年沙普尔二世进入叙利亚,他攻克了辛卡拉,并击退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反攻。在节节取胜之时,新的罗马皇帝背教者朱里安给他带来了料想之外的压力。朱里安不仅击败了波斯军队,还在363年反攻到泰西封。但沙普尔二世很快以一场大胜遏止了朱里安的势头,迫使他退回罗马。朱里安在撤退途中阵亡。沙普尔二世以胜利者的身份再次与罗马实现和平,此时他已经建立起萨珊王朝在亚洲的霸权,并且独占了亚美尼亚。他与罗马进行的最后一次战争是在371年至376年。
沙普尔二世在位时建立了许多城市,其中包括埃朗—赫瓦雷—沙普尔,这座城市是在被他摧毁的苏萨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1848年—1867年),奥匈的缔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867年—1916年在位)在为68年
弗朗茨·约瑟夫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之长孙,也是弗兰茨·卡尔大公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巴伐利亚王国苏菲公主的长子。1848年,其伯父、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宣布逊位,其父弗兰茨·卡尔宣布放弃皇位继承权,于是18岁弗朗茨·约瑟夫继位为奥地利皇帝和匈牙利国王、伦巴第国王、波希米亚国王,称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1854年与姨表妹伊丽莎白郡主(小名茜茜)结婚,茜茜的父母是巴伐利亚的迈斯米利安公爵和露多维卡公主。这位伊丽莎白郡主便是罗密·施奈德与卡尔海因茨伯姆合演电影《茜茜公主》中的Sissi公主
1867年6月8日他与匈牙利贵族达成和解,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戴上圣斯蒂芬王冠,建立了奥匈帝国。二弟马克西米连大公兼墨西哥皇帝在6月19日被当地革命党枪毙,没留下任何子女。
1889年其子奥地利皇储鲁道夫在梅耶林神秘死亡,于是立三弟的长子弗朗茨·斐迪南为新皇储。
1914年,其侄奥地利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与庶妻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在波黑首府萨拉热窝遇刺。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由对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俄、法、英等国相继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6年,86岁高龄的弗兰茨·约瑟夫一世驾崩,弗朗茨·斐迪南的侄儿卡尔即位为奥匈帝国皇帝。
赵佗(?-前137年),秦朝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在位67年
J. 波斯帝国的君王年历表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550年-前330年)
居鲁士二世大帝
阿契美尼德帝国,又称波斯“第一帝国”。公元前54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二世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前539年,居鲁士占领巴比伦。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向东大流士进军印度河流域,在西线对希腊的进攻则由于马拉松战役(前490年)的失败而功败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后来(前480年)再度对希腊用兵遭受失败。
阿契美尼德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编辑]
希腊时期(前330年-前170年)
前334年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大军击败大流士三世,波斯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的帝国很快就分崩离析。亚历山大手下大将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叙利亚为中心,统治波斯地区。
这一时期波斯成为东西方的交流的一个枢纽:丝绸之路由此连接中国,佛教从印度传来,琐罗亚斯德教则西去影响了犹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后期在前238年东部的安息(帕提亚)和大夏(巴克特里亚)独立之后,东部被贵霜王朝所扰,西面又面临罗马帝国的扩张,最终被罗马帝国和安息瓜分。
[编辑]
安息帝国(前170年-226年)
安息帝国位于今天的伊朗的东北部,与罗马帝国隔幼发拉底河为界,首都泰西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两个帝国之间连年战争。同时安息帝国与东邻贵霜王朝也是战事频传。帝国国力衰竭,各地军阀割据。
[编辑]
萨珊王朝(226年-650年)
亚兹德的琐罗亚斯德教神庙
226年阿尔达希尔一世经过两年的战争,推翻安息帝国,建立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萨珊王朝因阿达希尔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国之后第一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萨珊帝国多次与罗马帝国开战,曾俘虏过一个罗马的皇帝。
萨珊帝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全体人民分为教士、军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则得以发展。
由于对东罗马帝国的连年征战,萨珊帝国对臣民横征暴敛,同时加强对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乱迭起,在629年和642年,两任皇帝遇刺,帝国终于崩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珍物、训象等。1970年,在甘肃张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帝国崩溃后,萨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儿子俾路支逃到了中国。
[编辑]
伊斯兰教时期(650年-1290年)
786年-809年哈伦·拉希德统治时期的阿拔斯王朝诸行省
混乱的萨珊帝国迅速被新兴的伊斯兰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国击溃。波斯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语成了通行的语言,伊斯兰教迅速取代了琐罗亚斯德教,各地大量兴建清真寺。
750年阿拔斯王朝统治阿拉伯帝国,而波斯人则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这期间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发展。
9世纪后,阿拔斯王朝因内部叛乱不治而国势日衰,割据局面形成。1037年从东北方来的塞尔柱人占领波斯,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编辑]
蒙古人的统治(1219年-1500年)
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军灭花剌子模,之后他的孙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儿汗国。1295年伊儿汗国大汗入伊斯兰教。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为帖木尔帝国的一部分。帖木尔死后波斯陷入混乱和割据。
伊儿汗国时期,是中国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发展的时期。不少精通中国天文、历法、医药的学者随旭烈兀来到波斯进行交流。
1405年到1433年,中国明朝的穆斯林太监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多次到达波斯。郑和在斯里兰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尔语、波斯语三种文字写成。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在明朝穆斯林的经堂教育中广被使用。
[编辑]
萨非王朝(1500年-1722年)
阿拔斯大帝
萨非王朝(又译萨法维王朝)是一个突厥人建立的帝国,其建国的英主伊斯迈尔一世统一波斯,并把疆土扩展到今天的阿塞拜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教义为国教。萨非王朝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争不断。1588年阿拔斯大帝继位,迁都伊斯法罕,与土耳其讲和,赶走乌兹别克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波斯湾中的小岛巴林,使波斯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编辑]
欧洲人的“大博弈”(1722年-1914年)
1722年俄国的彼得大帝联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入侵波斯,之后波斯国内又爆发了逊尼派教徒为抵抗被迫强制信奉什叶派的暴动,萨非王朝灭亡。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尔王朝的统治下,被北面的俄国和东面以印度为基地的英国所蚕食,其领土中分出了英国势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国势力的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英在此的战略竞争被称为“大博弈”。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之后(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的俄国、土耳其、英国(经阿富汗)和德国(经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军队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战后波斯北部被英国驻军控制。1925年12月礼萨·汗推翻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而直到冷战期间,英国及苏联还一直对波斯保持影响力。
1935年,礼萨·汗将波斯在国际上更名为伊朗。
[编辑]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
[编辑]
波斯部落
阿契美尼德
提伊斯佩斯
居鲁士一世
冈比西斯一世
[编辑]
波斯帝国
居鲁士二世 前558年—前529年
冈比西斯二世 前529年—前522年
高墨塔(伪斯梅尔迪士,伪巴尔迪亚) 前522年3月—前522年9月29日
大流士一世 前522年—前486年
薛西斯一世 前486年—前465年
阿尔塔薛西斯一世 前464年—前425年
薛西斯二世 前425年—前423年
大流士二世 前423年—前404年
阿尔塔薛西斯二世 前404年—前359年
阿尔塔薛西斯三世 前359年—前338年
阿尔塞斯 前338年—前336年
大流士三世 前336年—前3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