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卡斯特罗,金正日,内贾德他们三个是不是都是反美的
卡斯特罗,是反美的,金正日是被韩国逼着反美的,内贾德不反美,只是美国人太嚣张,内贾德和他们关系搞不好罢了,政治上没有绝对的朋友和敌人,只要利益...
⑵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为何会被逮捕
据外媒7日报道,伊朗当局逮捕了该国前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原因是他“批评现任总统及煽动骚乱”,
据报道,伊朗当局命令在内贾德访问设拉子市(Shiraz)时将其逮捕,逮捕行动得到了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的批准。根据“德黑兰的可靠消息”,当局已经把内贾德软禁在家。报道指出,上个月28日,内贾德拜访伊朗南部城市布什尔(Bushehr)时发表演说,批评现任总统鲁哈尼及其政府,指责他们不顾民生问题,称其“治理不善”和“垄断公共财富”。
伊朗革命卫队已于本月3日宣告“骚乱已结束”。7日,伊朗国会召开闭门会议,与内政和情报部长、警察首长及革命卫队副司令讨论了此次的抗议活动。
伊朗多个城市近日爆发游行示威,波及包括首都德黑兰在内的多个城市。游行示威导致暴力冲突,在示威者和警察中均造成人员伤亡。伊朗国内民生问题被认为是游行示威发生的导火索。外国势力被认为借游行示威插手伊朗内政,也受到外界关注。
⑶ 为何说内贾德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总统
做好人容易,但是做好总统难。内贾德的确是一个好人,但是作为一个总统,想要当好一个总统,他应该是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和平稳定,显然他并没有做到这一切。他对自己严格要求,非常清贫,对外强硬,但是他在位期间经济发展倒退,通货膨胀,使人民生活不堪重负。
一国之首,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做出贡献。需要有大局观,能够平衡各方势力。如果说单单做一个好人,这是很简单的,只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作为总统需要的事情就多了,显然内贾德并不是一个好总统,无论怎么样,只要是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稳定,就能被称为是一个好总统。
⑷ 伊朗和美国关系紧张来源已久了么
美伊交恶溯源可以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
其实两伊战争期间,与伊朗为敌的美国明显站在了伊拉克一边,并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然而美国政府很快意识到,素有宏图大志的萨达姆将成为更危险的敌人,美伊关系迅速降温。1990年8月2号,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全境,并吞并科威特为其第19个省。此后,联合国连续通过了5个决议,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实施经济制裁。但伊拉克仍然拒不撤军。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组成多国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先后对伊拉克实施了"沙漠盾牌"、"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三个阶段的军事行动,收复科威特,并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当年4月3号,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87号决议,要求伊拉克销毁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为解除经济制裁的前提。此后,在1991年到1998年的对伊武器核查中,美伊摩擦不断,两国关系继续恶化。1998年12月16号,核查危机达到顶峰,联合国核查人员全部撤离伊拉克。次日凌晨,美英单方面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导弹袭击,核查工作就此中断。去年年初,美国以伊拉克拒绝接受武器核查,继续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将伊拉克列入了所谓的邪恶轴心,声明将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去年9月,伊拉克迫于军事压力,同意接受联合国的武器核查。在此后的核查过程中,尽管伊拉克给予了积极配合,并按时向联合国提交了武器发展报告,但美英坚持认为伊拉克隐瞒事实,继续藏有并发展违禁武器,并不断向海湾地区增兵。
一直以来,总对美国存在一定的偏见。不习惯她凭借自己超强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打着“民主”的旗帜,喊着“反恐”的口号,给世界的和平带来威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黎以冲突,美国或明或暗的参与,给中东这块饱受战争摧残的土地带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被炮火摧毁的家园,废墟上孩子们祈盼和平的眼神,使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心灵为之颤抖!如今,朝鲜无视世界各国的反对,对外宣称已成功试验“核爆”后,被美国列为“邪恶轴心国”之一的伊朗,其核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另一焦点。美国将会对伊核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一部分取决于伊朗方面的回应。但我们期待,两国博弈的代价,不是另一场硝烟!
一、 伊核问题的由来
1967年,美国首先援助伊朗建立了原子能研究中心,随后欧美等西方国家纷纷与伊朗签订核合作合同,争夺伊朗核市场,伊朗核计划发展进入全盛阶段。但随着伊斯兰革命的胜利,巴列维王朝的垮台,欧美终止了与伊朗签订的所有合同。而持续了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更是摧毁了在巴列维王朝时期的大部分核设施。战争结束后,伊朗向俄罗斯寻求帮助,在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下,实施了核设施重建工作。2003年,美侦察到伊朗的秘密核设施。该消息曝光后,欧盟三国与伊朗就“伊核问题”展开了谈判。但由于欧盟在谈判中受美国影响,加上伊朗政府强硬的态度,使得谈判陷入僵局,最终使得伊朗再次恢复铀浓缩加工活动。围绕伊朗进行铀浓缩活动的目的,美欧与伊朗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
二、美伊博弈
美国为了维持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地位,绝不能容忍伊朗拥有制造核武的机会。而伊朗身处中东这个是非之地,为自身安全及能源问题考虑,迫切需要发展核技术。这一矛盾的存在显然并非偶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成为了全世界尤其是美伊必须考虑的问题。
尽管伊朗方面一再强调自己是“和平发展核能”,但欧美等国却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一旦放任伊朗,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九个“拥有核武”的国家,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影响,其他国家倘若纷纷效仿,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国的军事威慑力,进而动摇美国极力营造的“一超独霸”的世界格局,最终损害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
尽管后果严重,但面对“不吃硬”的德黑兰,美国确实要下一番苦功。毕竟,伊朗不是阿富汗、伊拉克。首先,伊朗的国土面积是伊拉克的四倍,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是伊朗人民推选出来的政治和精神领袖,具有号召和团结民众的感召力;其次,伊朗的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中国与俄罗斯等大国都与伊朗有着密切的能源关系。美国对伊措施不得不兼顾这些国家的利益;再次,伊朗所处的地理位置也给其带来了天然优势:把守着中东的石油通道——霍尔木兹海峡,美国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悬于这条通道,不得不有所顾忌;最后,内贾德广泛联合其他反美阵营,频频出访邻国。与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力量!
而对于美国自身而言,各种困难也不得不面对。第一,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使布什进退两难。继续派兵驻守,带来的是美军伤亡人数的攀升和国内反对势力的指责;但撤军更是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成果,拱手让出,使伊朗有机可乘,增加伊朗在伊拉克的影响力。第二,美国国内的“驴象之争”再次拉开了帷幕,布什在任期内,已不再可能策划对伊动武。
面对诸多的障碍,美国出于无奈,被迫改变策略,对伊妥协,表示“只要伊朗同意暂停铀浓缩活动,美国将参加与伊朗的直接谈判”。
正如《孙子、谋攻》中所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战争是所有策略中最低级的选择,虽然“伊核问题”的解决前景仍不明朗,但我们期待双方博弈可以达到一个令大家满意的均衡。
⑸ 这种反美时期,剑拔弓张,为何伊朗不放内贾德出来出谋划策
内贾德只是伊朗的前总统而已。并不是伊朗的最高领袖。伊朗的最高领袖是宗教领袖。所以他出来,也并没有实际能操控的权利。
⑹ 内贾德是美国“眼中钉”,他到联合国参加会议不怕有人行刺吗
内贾德虽然是美国“眼中钉”,但也不能因为害怕有人行刺就不去联合国参加会议。你见过哪个国家领导人因为害怕而却步的,就是要迎难而上,才不会被美国看不起。
此后,内贾德又两次到联合国开会,但再没有传出他遇刺事件。伊朗的情报特工部门也不是吃素的,即使美国周密部署,伊朗也有应对措施。
⑺ 请介绍一下伊朗总统内贾德,我挺佩服他的!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Mahmoud Ahmadi-Nejad ),伊朗现任总统。1956年10月28日出生于伊朗德黑兰市东南部加姆萨尔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名铁匠。大学时代,他就读于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并于1997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两伊战争期间,艾哈迈迪-内贾德曾在伊朗革命卫队服役。艾哈迈迪-内贾德早年就步入政坛,曾任西南部库尔德市市长顾问。20世纪90年代,他担任西北部阿尔达比勒省省长,任内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模范省长。2003年4月当选为德黑兰市市长。他还是伊朗“伊斯兰工程师协会”的成员。2005年6月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就职。2009年6月大选,获62.63%选票,连任成功。
艾哈迈迪-内贾德作风低调、朴实亲民、勤俭廉政,深得广大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支持。在担任德黑兰市市长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联合国大会上期间,他采取措施改善德黑兰的交通状况,并稳定了该地区的物价。
艾哈迈迪-内贾德属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第二代。在政治上,他坚持“维护伊斯兰价值观”的立场。竞选期间,艾哈迈迪-内贾德一再重申,一旦当选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和宗教习俗的尊严。在选举中获胜后,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表声明说,他将致力于建设一个“现代和进步”的伊朗,使伊朗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典范”。
在经济上,艾哈迈迪-内贾德强调,国家资源不应当过分集中于政府手中,应当交给人民用于推动国家发展。他认为,目前伊朗对私有化的理解不全面,私有化并不意味着要出售国家财富。艾哈迈迪-内贾德还强调社会公正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公正问题应当是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核心。
在对外政策上,艾哈迈迪-内贾德主张发展“公正的国际关系”,主张所有国家一律平等,伊朗愿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关系,特别是发展与周边国家、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关于伊美关系,他认为,只要美国对伊朗采取敌视态度,伊朗就不会、也没有必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在核问题上,他强调伊朗拥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术的权利。他表示要坚决维护伊朗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决不屈服于外来压力,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他同时表示,伊朗没有研制核武器的企图,并愿意与欧盟通过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矛盾和分歧。
详细请参考 http://ke..com/view/34751.htm
⑻ 如果伊朗的内贾德还在位,美国还敢制裁伊朗吗
说到内贾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穿着严肃的西装,一只手高高举起,像个圣斗士一样,颇有一种誓与美国干到底的架势。其实内贾德也算是伊朗近些年这么几个总统里最“刚”的那一个。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美国成天闲着没啥事儿干就爱全世界到处转悠搞事情,这儿制裁一下,那儿干涉干涉,总是非常不安生。
可以说,如果内贾德依然在位置上扑腾和对抗的话,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是不会停止的,而且还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对国民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现如今美国现在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地位比起当年都好上一大截,制裁一个小小的国家岂不是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