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二战时期,伊朗在做什么
1939年二战爆发后,伊朗虽然宣布中立,但是伊朗巴列维王朝开国皇帝礼萨汗其人非常亲德。为了避免后患,1941年7月12日,苏联和英国大臣共同占领伊朗的协议。8月5日苏军进入伊朗北部,同时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混合部队在阿拉伯河登陆,占领伊朗南部。礼萨汗被迫在9月15日宣布退位,传位给长子巴列维。17日,苏英两国完全控制伊朗。
1942年1月29日,伊朗被迫和苏英两国签署三国同盟条约,伊朗同意盟军驻扎伊朗,并盟军运输提供方便。而英苏则宣布尊重伊朗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承诺在战争结束6个月内从伊朗撤军。
1943年1月,美军也在伊朗登陆,美国宣布也将遵守三国同盟条约。
1943年1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再一次宣布尊重伊朗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1945年6月,美英军队开始从伊朗南部撤军。苏军却拒不撤军。9月26日,苏军扶持阿萨拜疆民主党“起义”,成立以赛尔德贾法尔皮谢瓦里为总统的阿萨拜疆民族政府。12月15日,在苏军支持下,库尔德民主党在马哈巴德宣布成立以加吉穆罕穆德为总统的库尔德斯坦共和国。
在伊朗求援下,美英军停止撤军,后开始大举增兵,中东美英军队进入临战状态。
在美英军队压力下,1946年3月25日,苏联被迫宣布将在2个月内从伊朗撤军。5月25日,苏军从伊朗撤出。12月,伊朗军队攻入大不里士,阿塞拜疆民族自治政府垮台,领导人逃入苏联。
1947年2月,伊朗军队进入库尔德斯坦,库尔德斯坦民主党退入苏联。
伊朗重新获得独立和统一。
⑵ 二战后的苏联曾想控制伊朗,为何最后计划却落空了
因为后来美国威胁苏联如果不撤兵就炸平苏联。
美国鼓励伊朗国王巴列维向联合国提出这一问题,然后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内的四个常任理事国一致要求苏联从伊朗撤军。但是,苏联从未发表任何声明,并试图继续在伊朗驻军。美国总统杜鲁门向苏联发出最后通,苏联必须在1946年5月1日之前从伊朗撤军。一些美国媒体呼吁用300枚原子弹来炸平苏联,苏联当时没有原子弹,面对核威胁,它确实是非常被动的。苏联不知道美国的原子弹数量,这是一个大问题。实际上,在美国,只有16枚原子弹,苏联对此一无所知。最终,苏联选择退出伊朗,但为了不丢脸,苏联直到6月中旬才退出。
⑶ 20多万苏联军队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不得不全面撤军呢
苏军没有入侵过伊朗啊,是入侵过阿富汗。你配图看着像是英军
⑷ 二战期间,20多万苏联军队已经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全面撤军
因为当时美国支持伊朗,而苏联当时也只是勉强可以抗衡美国,所以不得不撤军。
⑸ 二战时德国英国苏联争霸,是如何殃及伊朗的
1943年,美英苏三巨头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期间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是肯定了伊朗“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断定伊朗肯定不是德国所在的轴心国。而就在两年前的1941年,英国和苏联联合出兵伊朗,沙阿(“国王”的意思)被逮捕,大批在伊朗工作的德国人被流放,此外伊朗的通讯和铁路也被全面控制。这些行为显然已经与对待敌国没有太大分别,那么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中坚力量,英国和苏联为什么要入侵伊朗呢?
伊朗大部分领土位于伊朗高原,面积约164.5万平方公里,对波斯湾其他国家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雅利安人不断渗入波斯高原,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波斯族。
严格来说,“伊朗”这个名字问世于1924年,此前这个国家一直称为“波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对波斯的渗透程度日益加重,这使得当时波斯的精英阶层对英国极度反感。1924年礼萨·汗通成为波斯新一代沙阿,同时将国名从“波斯”改为“伊朗”。礼萨·汗上台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世俗化改革,短短十年之后便将伊朗从一个军力一般的国家变为极具影响的中东大国。对礼萨·汗而言,最大的威胁仍旧来自外部,而且确切地说是来自英国和苏联。
此前在英国的压力之下,英国享有伊朗在军事、关税和财政方面的控制权,不过礼萨·汗始终对该协议置若罔闻。苏联则是因为双方在 历史 和领土问题上存在太大分歧,苏联对高加索的蚕食和渗透使伊朗不得不担心自己西北部领土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决心引入德国的势力来平衡英苏的威胁,很快德国航空公司取得伊朗全国邮政运输特许权,德国公司承包了伊朗北方铁路修建工程,甚至伊朗国家银行经理也由德国人充任。
当时二战已经迫在眉睫,伊朗的举动自然引起英国和苏联的警惕,不过这些并没有挡住德国和伊朗继续走向亲近。后来伊朗的军工制造也由德国人插手,数千德国专家夜以继日地帮助伊朗开发火炮、步枪和手枪,德国成为伊朗学生留学的首选对象。二战爆发后,德军直逼高加索,苏联危在旦夕,而就在此时伊朗宣布限制苏联使用己方境内的铁路运送来自英美的军援,如此一来英国和苏联愤怒了。
结果就是英国和苏联联合出兵,双方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入伊朗。他们将大量的德国人抓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成为这些俘虏的最终归宿,礼萨·汗则被迫宣布退位。所幸当时德国的战争威胁迫在眉睫,英苏没有多余的精力直接管控伊朗,于是在英国、苏联和美国的首肯下,礼萨·汗之子巴列维成为新一代沙阿。此后伊朗与英苏签订条约,两国保证在对德作战胜利之后半年内从伊朗撤兵,不过事态的发展显然没有预想的顺利。
图-伊朗风景
二战结束之后,英国如约撤出伊朗,但苏联却迟迟不肯动身,超过17个师的20万苏军就这样长期驻扎在伊朗西北部。在此期间,苏联人在当地扶植出一个“伊朗人民党”,妄图将伊朗西北独立出来,但这样必然会招致美国的反对。后来杜鲁门直接施压,如果苏联人再不走,美国就将采取敌对行动。眼见美国人占据着世界GDP的一半以上,手中又有原子弹,于是在1946年5月苏军正式撤出伊朗。
⑹ 20多万苏联军队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不得不全面撤军呢
因为苏联20万军队想通过搞政变来控制伊朗,但是伊朗巴列维王朝投靠了美国,伊朗得到了美国的帮助,苏联最后不得不撤军。
⑺ 二战中的伊朗,为何会被苏联与英国联合夹击
因为伊朗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谁都想要。
为了推翻里礼萨·汗的统治,英军选择不宣战而突然发动进攻。 8月25日零时,苏联开始入侵伊朗。由诺维科夫将军指挥的一支可容纳2000人的苏联机动部队越过阿塞拜疆南部纳希切万地区的边界河阿拉斯,进入伊朗领土。他们迅速占领了马库和霍伊,然后一路向东进攻。面对苏维埃的突然进攻,大多数没有准备的伊朗部队在营房中解除了武装。为了威吓伊朗军队和平民并放弃抵抗,苏联飞机在入侵伊朗的那天轰炸了大不里士,拉什特,第二天轰炸了德黑兰郊区,为期两天的空袭共杀死了83名伊朗平民和12名士兵。
⑻ 目前世界上军队人数最多的十个国家都是哪些国家
下面是一个不久前的数据统计:
1.中国军队官方人数约为230万;
其中:陆军约为125W.海军约为45W。空军约为30W.二炮约为30W。
但是以上俱属于人民解放军编制。此外,中国武警人数约为70W。
这样算起来的话,我国军队人数再加上一些不便统计的人数,我国军队人数
要超过300W。属于当之无愧的人数第一的国家。
2.印度军队约为170万;
其中陆军80W.海军60W.空军30W
3.美国军队约为140万;
其中陆军约为50W。海军约为50W。空军为40W左右
4.俄罗斯军队120万
其中:陆军46W。海军41W.空军33W.
较之以上两个国家,俄罗斯的海陆空三军人数分配比较合理,
当然,这也是由他们国家国情决定的。。。
5.朝鲜军队110万;
具体数据不详;
6.韩国军队70万
具体数据不详;
7.伊朗军队63万
具体数据不详;
8.越南军队48万
具体数据不详;
9.法国军队38万
具体数据不详;
10.英国军队32万
具体数据不详;
⑼ 20多万苏联军队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不得不全面撤军
因为有一半被流放了,一半被俘虏了。
9月17日,英国苏军进入德黑兰,其中一半被俄罗斯在西伯利亚俘获,另一半被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日本的例子就在眼前。苏联一次又一次地称重它,最后不得不在1946年6月从伊朗撤军。此后,伊朗巴列维王朝将美国视为保护者,美国也将其视为伊朗。作为中东的重要盟友。直到伊斯兰通用汽车公司爆发和巴列维王朝成员被驱逐出伊朗,美伊关系才变得更糟。
⑽ 20多万苏联军队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不得不全面撤军
在这个问题上,苏联方面做出了让步。从苏联的角度来说,这次吃亏了。在此之后,苏联一方面加紧研究自己的原子弹,另一方面加强自己的陆军建设。为何要发展陆军呢?因为苏联暂时没有原子弹,也就只能用陆军装甲部队的优势来抵消对付的优势。美国固然拥有原子弹,但美国陆军装甲部队的数量有限,面对强大的苏联陆军,美国也没有底气。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点,在伊朗问题上的较量已经是美苏之间矛盾的体现。随着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和马歇尔计划的开始,美苏之间的冷战逐步展开。1949年秋天,苏联的原子弹试爆成功,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结束。
1946年,世界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美国和苏联在1945年似乎关系密切,但在1946年已经发生了冲突。在伊朗问题上,美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为了迫使苏联撤军,美国甚至使用了核威胁。那么,苏联军队是怎么在伊朗搞到的?他们为什么退出?
2、 为了迫使苏联撤军,美国首次使用核威慑力量
当然,依靠伊朗自己的力量无法赶走苏联军队,因此伊朗国王巴列维向美国总统杜鲁门求助。杜鲁门自然理解伊朗的重要性,并建议将此事提交联合国处理。因此,联合国设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付伊朗和苏联。然而,苏联并不打算撤军。最后,杜鲁门做到了。1946年2月,杜鲁门要求驻扎在伊朗的苏联军队在1946年5月1日前从伊朗撤军,否则后果自负。当时,一些美国媒体开始吹嘘“300颗原子弹压平了……”。事实上,美国根本不会有那么多原子弹。这只是一种核威慑。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拥有原子弹。因此,在美国的要求下,苏联最终从伊朗撤军。不过,为了挽回面子,苏联并没有在5月1日撤军,而是在6月才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