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有什么河湖
伊朗境内无主要河川流域与水系。
最长的河流为卡伦河,发源于札格罗斯山脉,流经胡泽斯坦平原,汇入阿拉伯河后注入波斯湾北端,部份河段偶可行舟。在中央高原区的河流,大多数时候是干河床,只有在春季雪融时才有水流,注入咸水湖;这些咸水湖到夏季后,往往也只剩下干的盐湖床。位于西北角的尔米亚湖是境内最大咸水湖,终年不干。
㈡ 亚洲有哪些高原哪些平原哪些河流哪些湖泊
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蒙古高原、云贵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图兰平原、里海北部平原。
河流: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雅鲁藏布江、萨尔温江、湄公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恒河、印度河、阿姆河、锡尔河、塔里木河。
湖泊:里海、咸海、贝加尔湖、巴尔喀什河、青海湖、西湖、潘阳湖、洞庭湖、太湖、兴凯湖、呼伦贝尔湖等等
㈢ 伊朗西北部乌尔米耶湖东部年降水多的原因
下表是乌尔米耶湖月均降水量表。每年秋末到次年夏初这段时间的降水相对较多。
乌尔米耶湖区降水,与秋末到次年夏初自北向南的大气运动有关。乌尔米耶湖位于伊朗高原西北部中央低地的底部,背靠较为高大的山脉。南下的气团在此遇到阻碍,易形成降水。
㈣ 中东的湖泊多吗
不多
中东水资源极度匮乏,沙漠广布。这也与石油资源的丰富形成鲜明的对比。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中东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中东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河流、湖泊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是形成中东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
封闭的地形、稀少的降水使伊朗高原上形成了广大的内流区(包括无流区),内流、无流区约占其总面积的2/3。高原上没有真正的大河,河流长度不大,流域面积有限。河流的水量少,水位季节与年际变化都很大,多季节性河流等成为本区突出的水文特征。高原内部基本上为内流区和无流区,内陆河多发源于高原边缘山地的内侧,流向内陆低地。赫尔曼德河发源于喀布尔西帕格曼山,向西南流入萨巴里湖,全长1110公里,是伊朗高原最长的河流,为内陆河,主要靠高山融雪水和冬雨补给,最大径流量在春季或春末,此时在干旱的低地可出现春洪水灾。其余较大的内流河有赫里河、哈利勒河、库尔河等。外流河多分布在高原边缘山地的外侧,都很短小,流域面积也很小。最长的外流河是卡伦河,发源于扎格罗斯山,流向西南,在阿巴丹附近汇入阿拉伯河,全长550公里,有一定的通航价值。此外,还有一些更短小的外流河流入阿拉伯海及阿曼湾、波斯湾。着名的湖泊有萨巴里湖、纳马克湖等,都是内陆咸水湖。
㈤ 伊朗的湖泊有哪些
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
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
和阿富汗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
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击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
。主要河流有卡流伦河与塞菲德。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南岸属伊朗。
㈥ 亚洲各分区都有哪些大河大湖
亚洲河流与湖泊概况
河网分布
亚洲河流的年径流总量为13190立方公里,占世界的33.9%,居各洲首位。在地形结构和气候的影响下,长河众多,水系分布呈辐射状。内陆水系,包括无流区,面积广大,约占全洲总面积30%。河网疏密不均,在降水丰富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河网最密,流量也大,如长江河口年平均流量为32200立方米/秒,湄公河为14200立方米/秒;在降水稀少的中亚和西南亚,河网稀疏,有广大的内流区和无流区,流量也小,如锡尔河为473立方米/秒,约旦河为37立方米/秒。
山脉或高原是许多河流的源地,又常是水系的分水岭。以内陆荒漠为中心,由帕米尔高原、阿尔金山脉、蒙古高原东缘、阿尔泰山脉、哈萨克丘陵、图尔盖高原以及伊朗高原南缘的山脉围成广大的内陆水系。在内陆水系的外围。在朱格朱尔山脉、外兴安岭、哈萨克丘陵等以西和以北属北冰洋流域;在大兴安岭、横断山脉以东为太平洋流域;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托罗斯山脉以南为印度洋流域;还有少数短河注入黑海和地中海。
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太平洋流域
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和湄公河等,流向与构造地形方向一致,多东流入海。主要属于降雨补给的季风型河流,7~8月水量最大,水位最高,夏季径流量约占全年的40%以上,1~2月水位最低。秦岭淮河以南,降水多,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较小,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河水含沙量小,冬季又不封冻,利于航运、灌溉和发电。以北则水量季节变化大,夏秋水量充足,冬春水量较小,河水含沙量大,且有或长或短的结冰期。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约1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约占年径流的70~80%,冬、春水量占20~30%。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485亿立方米。干流水量集中于夏、秋季,如流经兰州河段分别占年径流的37.7%和35.7%,冬季为枯水期,仅占10%左右。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年平均输沙量约为16亿吨。
印度洋流域
河流主要分两种类型:一为发源于青藏高原南侧的河流,有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等,为热带季风型河流,如恒河水量大部由夏季季风雨补给,最高水位在6~9月。一为发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亚美尼亚高原的河流,如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属于融雪水和雨水补给的河流,春季水位最高,夏季水位最低。
印度河全长2900公里,流域面积11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约2080亿立方米。河水补给以夏季季风雨(7~9月)为主(这时水位最高),高山冰雪融水为辅。3月底后河水迅速上涨,10月初水位下降,冬季为枯水期。
恒河全长2580公里,流域面积90.5万平方公里,河口流量(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合在一起)平均为3.0~3.8万立方米/秒。冬季为枯水期。3~5月因冰雪融水而上涨,6~9月因季风雨水位最高。个别年份在10~11月,因飓风而形成三角洲上的洪水。
北冰洋流域
主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河水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春夏冰雪融化之际,水量非常丰富。因处高纬,结冰期长(东西伯利亚可长达6~9个月),又因北流入海,各河上游先解冻,春季带有冰块的流水,常导致中、下游的冰上泛滥,形成广大沼泽地带。
叶尼塞河全长公里(以小叶尼塞河河源计起),流域面积258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1.98万立方米/秒。有两种汛水(融雪水和降水),各季径流总量之比是冬(12月至翌年2月)6%、春(3~6月)51%、夏(7~8月)22%、秋(9~11月)21%。全河封冻常年发生在10~11月中旬,上游4月解冻,下游6月解冻。
内陆流域
较大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和塔里木河等,大部分发源于中亚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水源。阿姆河全长2540公里,流域面积46.5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1330立方米/秒;每年有两次汛期,一在春季4~5月,一在夏季6~7月,最高水位在夏季;12月至翌年2月下游结冻。短小的内陆河由于蒸发和灌溉,常在中途没于沙漠,如苏联哈萨克的楚河。沙漠边缘的内陆河水量很小,多为间歇河,只在春秋降雨时形成水流。在沙漠广布的内陆干旱地区,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5~20倍,形成广大的无流区。
湖泊的分布与成因类型
按湖盆成因分类主要有构造湖(贝加尔湖、库苏古尔湖、死海等),海迹湖(里海、咸海等)、冰川湖(青藏高原上的多数泊)、火口湖(白头山天池、镜泊湖等)和风蚀洼地湖(中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地区一些湖泊)。按水文化学性质分,有咸水湖(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东部、死海等)和淡水湖(贝加尔湖、洞庭湖等)。亚洲湖泊可分为5个湖群。
北亚湖群
多冰蚀湖(如泰梅尔湖)和热融湖(如勒拿-维柳伊低地湖泊)。由断层作用形成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湖泊(深1620米)和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面积31500平方公里),有色楞格河等流入和安加拉河流出,是一个外泄湖,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8月表层水温最高(9~10℃),冬季有3~4个月的结冰期;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保留有第三纪的淡水动物,湖中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特殊性和古老性。
中亚湖群
多大型的海迹湖(如里海、咸海)和构造湖(如库苏古尔湖、乌布苏湖)。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面积36.8万平方公里(1980),湖水补给70%来自伏尔加河。北部湖水较浅、较淡,有淡水鱼类;东部盐分很高,沿岸有大量石膏和食盐沉淀,有导源于北冰洋的海豹、鲑鱼等,也有地中海型的生物,如大叶藻类、银□鱼等;伏尔加河三角洲沿岸,盛产海豹、鲟鱼和鲑鱼。
青藏高原湖群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群,如喀顺湖,湖面海拔5556米,为世界最高湖泊。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冰川作用是湖泊生成的主要原因,多数湖泊分布在构造洼地中,与构造线一致;也有一些湖泊是冰蚀湖或冰碛湖。地处高寒地带,湖水补给多来自高山冰川和冰雪融水。湖水不能外泄,属咸水湖。
长江中、下游湖群
多属河迹湖,是在构造断裂沉陷的基础上由河流积水而成。河水是湖水的主要来源,一般在夏季河流涨水时,湖泊水位抬高,冬季水位下降。因与河流相通,湖水能够外泄,多为淡水湖,具有调节江河水量、发展航运、灌溉以及水产养殖的有利条件。
西亚湖群
主要是构造湖。位于死海地沟中的死海,面积1049平方公里,虽北有约旦河、东南有哈萨河注入,但因蒸发量大,水面不断缩小,湖水含盐量高达300‰左右,比一般海水高6倍以上,成为世界着名的“大盐库”。
㈦ 伊朗有河或者湖吗
伊朗境内无主要河川流域与水系。
最长的河流为卡伦河,发源于札格罗斯山脉,流经胡泽斯坦平原,汇入阿拉伯河后注入波斯湾北端,部份河段偶可行舟。在中央高原区的河流,大多数时候是干河床,只有在春季雪融时才有水流,注入咸水湖;这些咸水湖到夏季后,往往也只剩下干的盐湖床。位于西北角的 乌尔米耶湖 是境内最大咸水湖,只不过很干涸了
㈧ 世界最深的高原湖泊
世界最深的高原湖泊:贝加尔湖里海
里海表面约低于海平面27米。靠近南面,最大深度为1025米。里海(Caspian Sea)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位于欧洲和亚洲的内陆交界处,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则是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里海拥有与海洋相似的生态系统,海运业发达。里海在地理学上属性为'海迹湖',它与黑海最后分离成为一个内陆湖泊,距今不过1.1万多年。
里海位于辽阔平坦的中亚西部和欧洲东南端里海卫星图像,高加索山脉以东,制约着中亚巨大、平坦的土地。西面为高加索山脉,东北为哈萨克斯坦,东南为土库曼斯坦, 西南为阿塞拜疆,西北为俄罗斯,南岸在伊朗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属海迹湖。
里海经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可以到达亚速海、黑海、地中海和其他大洋,根据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提出的'欧亚运河'计划未来将启动,直接连接黑海和里海,为里海沿岸国家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出海口和制衡里海水位。
㈨ 地图上天山山脉与伊朗高原之中是咸水湖还是淡水湖
多为咸水湖 因为多日照,水分蒸发而盐分留下 使得盐度上升
㈩ 西亚的伊朗高原地区
闭塞的山间高原
包括高原内陆及其周围山地,主要由南北两侧的边缘山地及中间高原盆地所构成。其边缘山地属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山带。分为两支,北支主要有厄尔布尔士山脉、科彼得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南支主要有扎格罗斯山脉、莫克兰山脉、基尔塔尔山脉,并东延成苏来曼山脉。伊朗高原南北介于中亚平原和阿拉伯海及其海湾之间,西邻亚美尼亚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接印度半岛区的塔尔沙漠,东西长达2500公里,南北最宽为1500公里,面积约27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伊朗,小部分属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
伊朗高原周围山地高大险峻,尤其是兴都库什山和扎格罗斯山脉等,海拔高度都在3000米以上,有冰雪覆盖的山峰高大连绵,十分壮观雄伟。
干燥的伊朗式气候
伊朗高原气候主要属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具有大陆性显着、温差大、冬春降水多等特点,因此称伊朗式气候。南部边缘为热带干旱气候。
伊朗高原基本上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东北信风带,地势较高,气流多来自干燥内陆,高原内部又呈盆地状,导致本区气候具有突出特点:大陆性显着,冬凉夏热,年较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大部分地区在200毫米以下,高原中部尚不到100毫米,仅在边缘山地特别是迎风侧降水量较多,厄尔布尔士山北坡和里海沿岸年降水量常超过1000毫米,是降水最丰富的地区;西北部和西部山地年降水在500~750毫米之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自北而南、从西向东、由山地到内陆盆地逐渐减少的趋势。
内陆流域广大
封闭的地形、稀少的降水使伊朗高原上形成了广大的内流区(包括无流区),内流、无流区约占其总面积的2/3。高原上没有真正的大河,河流长度不大,流域面积有限。河流的水量少,水位季节与年际变化都很大,多季节性河流等成为本区突出的水文特征。高原内部基本上为内流区和无流区,内陆河多发源于高原边缘山地的内侧,流向内陆低地。赫尔曼德河发源于喀布尔西帕格曼山,向西南流入萨巴里湖,全长1110公里,是伊朗高原最长的河流,为内陆河,主要靠高山融雪水和冬雨补给,最大径流量在春季或春末,此时在干旱的低地可出现春洪水灾。其余较大的内流河有赫里河、哈利勒河、库尔河等。外流河多分布在高原边缘山地的外侧,都很短小,流域面积也很小。最长的外流河是卡伦河,发源于扎格罗斯山,流向西南,在阿巴丹附近汇入阿拉伯河,全长550公里,有一定的通航价值。此外,还有一些更短小的外流河流入阿拉伯海及阿曼湾、波斯湾。着名的湖泊有萨巴里湖、纳马克湖等,都是内陆咸水湖。
植被
自然植被—土壤主要属亚热带荒漠草原、荒漠和灰钙土、棕钙土及漠土系列,自然景观多为半荒漠、荒漠景观。整个内陆高原基本上是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稀疏,植物种类很少,多生长疏生短草和肉质、多刺、根系发达的灌木。森林面积很少,仅占10%左右,在南里海低地厄尔布尔士山脉北坡森林茂密,多阔叶林,在扎格罗斯山地西部有较稀疏的森林,在山地森林带以上分布着大片的山地草原。
自然资源
以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扎格罗斯山的西南麓,即构造上属新褶皱山地的前缘凹陷地带,储油构造良好,已探明储量100多亿吨,是西南亚也是亚洲和世界上的主要石油产地。铁矿亦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地区,如克尔曼、巴米安等地,储量大、品位高。铜、铬、铅、锌等矿储量也相当可观。土地主要是适于放牧的各种草地,可耕地较少,不足总面积的1/5,水源不足,使草场载畜量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