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国宣布从伊朗撤兵,其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美国宣布从叙利亚北部撤军,倒是确有其事,而且为此还背上了“背叛盟友”的“忘恩负义”之恶名。但题主您所问的,美国从伊朗撤军不知从何说起呢?实话实说,这个是真没有。
总之,美国没有在伊朗驻军,谈不上撤出。希望下次提出正确的问题是,我们再来具体分析。
❷ 美国为什么要先从伊拉克撤军,而不先从阿富汗撤军
第一,美国的军事战略发生了调整。美国认为伊拉克不再是美国的威胁,而经济、军事力量不断状大的中国和军事实力不可小视的俄罗斯给美国的全球霸权带来威胁,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旨在加强中亚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兵力部署,从战略上围剿中国和俄罗斯。
第二,美国陷入经济危机,美国驻军的巨大开支使美国政府不堪重负,不得不撤军。
第三,驻伊美军在伊拉克民族分子连续自杀式袭击中厌战情绪高涨,美国选民要求撤军的呼声越来越大。
第四,美国中期选举日近,奥巴马要赢得选票,需兑现先前对世界的承诺。奥巴马曾承诺在2010年8月底之前,从伊拉克撤走全部战斗人员。也正是这样的承诺,200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才被奥巴马获得。
第五,伊拉克成为美国的泥潭,美国欲撤,自己希望的、像日韩一样完全亲美的政府还没有建立,欲驻,频繁的自杀式袭击的让美军心惊肉颤,并且看不到结束之日。利害相权,撤军乃为上策。
第六,阿富汗则不同,因为美军尚未占领阿富汗全境,阿富汗依然有部分区域在塔利班的控制之下,依然需要军队的支持。而美军之所以从伊拉克撤军,就是为了增兵阿富汗,同时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尴尬局面。
❸ 驻伊美军撤离伊拉克政府的计划泡汤了,为什么说都是民兵惹的祸
因为民兵为了让伊拉克政府解决腐败和经济问题,从而在伊拉克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示威,同时还在美国大使馆前示威,而亲伊朗的民兵组织则是利用这次机会将水搅浑,不断的攻击大使馆的人员和驻伊美军,令原本撤军的美军有了理由再次驻军。不过,即便伊拉克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示威后,美军并没有增加,而这次的抗议示威和美军没有什么关系。
虽然这次的疫情很严重,但是美国的海外扩张行动并没有停止,而亲伊朗的民兵组织依然在继续攻击美军基地。不过即便这次撤离的基本并没有什么遮掩的地方,但是并不怕亲伊朗民兵组织的袭击。同时,伊拉克内部的势力冲突不断,即便伊朗在袭击美军基地后宣布报复行动停止,但是因为两方的冲突比较持久,所以美军这次还是袭击了伊朗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基地组织。
❹ 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的目的是不是要抽出兵力攻打伊朗 高瞻远瞩的思考
打伊朗是踹俄罗斯南大门,俄罗斯刚帮伊朗建设完反应堆,打不打伊朗主要看俄罗斯的态度,要是俄罗斯软蛋了,那么伊朗就危险了。至于楼上说的打朝鲜,美国人要是没得老年痴呆,应该不会。
❺ 美国中央司令部撤出中东以后,为什么伊朗就会变得危险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试想一个国家突然进行极其诡异的军事行动,往往代表着这个国家可能接下来会有大动作,而美国就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本来没够就在中东地区频繁活动,美国负责中东事务的中央司令部,已经在卡塔尔的乌戴德空军基地驻扎了13年,这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变换过位置,而就在最近他们却突然撤回了国内。
因此美国如果真的要对伊朗动手,那么必须先做的准备,就是疏散在伊朗附近军事基地内的人员。确保自己的军队的安全性,也可给敌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美国海军以及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都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至少是从德黑兰导弹的射程之外的基地出发,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就连隐形战斗机也可以在很远的距离通过空中加油再对伊朗进行攻击,美国没有必要在伊朗抵抗力量被瓦解之前,就依靠附近的军事基地来进行行动。
所以说美国在这时间撤退明显不是示弱,而是在为打伊朗做更充足的准备,所以说美国撤军,伊朗就更加危险了。
❻ 美国从叙利亚撤军,叙利亚反对派将何去何从
叙利亚目前形势如图,自2018年夏叙政府军收复南部紧邻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的德拉省(Darra)和库奈特拉省之后(当时美国和约旦均在战前明确表示不会军事介入德拉省战役,以色列也未明确表态反对,此举加剧了一直受到西方和海湾国家支持的德拉省的“自由军南方阵线”的崩溃),叙利亚战局渐趋稳定。由于土耳其的干预并在2018年9月与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政府军本已箭在弦上的收复反对派最后一块主要控制区伊德利卜省(Idlib)的战役被迫取消,控制了六成以上国土的叙利亚政府发现自己处于无仗可打的尴尬境地——
北部叙土边境(地图中天蓝色区域)土耳其军队占领区:由于土耳其在当地驻军支持亲土耳其的反对派武装,显然不是叙政府军能够撼动的;
各路反对派云集的伊德利卜省(地图西北部深绿区):由于俄土停火协议的存在,且土军向对峙前线派出了多个观察点从中作梗,一时也无法开战;
幼发拉底河以北以东的库尔德人(地图东北部黄色区域):一方面得到美国的支持,另一方面整个内战期间库尔德人与俄罗斯以及叙政府的关系较为微妙,有斗争但未大打出手、无共识但时有合作,也不是动武的好目标;
南部靠近伊拉克、约旦边境的沙漠中的坦夫口岸(地图南部绿色区域):由于美军在坦夫驻扎,为当地的小股反对派撑腰,政府军也不敢冒惹恼美国人的风险开战。
由于剩余的反对派和库尔德人基本处于大国庇护之下,使得政府军下一步军事行动受到很大掣肘,2018年下半年的叙利亚战局比较沉闷,政府军方面除了清剿南部苏韦达省(Suwayda)戈壁荒漠地区的“伊斯兰国”残余武装分子的战斗外,基本没再进行大的军事行动。虽然在伊德利卜前线,政府军与拒绝服从俄土停火协议的反对派武装的小规模交火几乎没有一天暂停过,但全面收复伊德利卜的战役却似乎变得遥遥无期了。
不过,随着特朗普突然宣布从叙利亚全面撤军,形势却又突然发生了急剧变化。
如前所述,目前叙利亚反对或者部分反对大马士革政府的势力,主要是叙利亚反对派和库尔德人(至于“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叙利亚的控制区已微不足道,残余势力或藏匿于沙漠或转入地下,现阶段对局势的整体影响可以略去)。由于叙利亚反对派早已陷入内讧无法形成统一的领导,其实还可进一步细分为亲土耳其系、基地系和亲美系,分布在反对派的三个主要控制区内——
北部土耳其军事占领区:此地的反对派是在土耳其军事干预叙利亚的过程中收编、组织起来的。2016年8月土耳其以打击极端组织为名越过边境进攻叙利亚北部,对is和库尔德武装开火,为减少自身伤亡,土耳其从叙利亚境内召集大批立场亲土耳其的反对派(如曾经和俄罗斯结下梁子的被土耳其政府视为“亲人”的臭名昭着的“土库曼旅”)作为炮灰,让他们充当地面进攻部队。2017年初土耳其-反对派联军攻下叙北部城镇巴卜,将is逐出土叙边境并切断了叙利亚东、西部库尔德人的联系。此后土耳其对这些反对派进行整编,在占领区建立了号称“叙利亚国民军”的武装力量。2018年初,土耳其又利用收编的反对派武装攻下了叙利亚西北部原本由库尔德人控制的与土耳其接壤的阿夫林州,进一步扩大了在叙军事占领区面积。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由土耳其武装、受土耳其控制、配合土耳其在叙军事行动、实现土耳其的国家利益的亲土反对派,美国的撤军并不会对它产生明显影响,因为它现在只遵从土耳其的命令行事。尽管如此这支反对派内部依然存在派系纷争并多次发生火并,但由于土耳其的干预而并未导致其瓦解。
伊德利卜省:经历了2016-18年的持续溃败之后,叙利亚境内各路尚在顽抗的反对派如今都龟缩到了最后一块较完整的控制区伊德利卜,这也导致当地的派系斗争异常激烈。
1)有一些组织尚打着已快要被遗忘的“叙利亚自由军”的旗号作战,但基本已沦为势单力孤的边缘角色,不得不依附于那些实力更强的反对派维生。
2)伊德利卜反对派中实力最强劲的是“沙姆解放组织”和“叙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两派,两者水火难容,多次为争夺地盘和主导权而大打出手。
3)所谓“沙姆解放组织”其实就是以当年臭名昭着的“努斯拉阵线”(也称“征服阵线”)为盟主、囊括了其他极端派别的联盟,而“努斯拉阵线”国际公认是“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分支,趁叙利亚危机起事、不断吸收境内外的极端分子、吞并其他反对派从而发展壮大,如今已成叙利亚最强有力、最残暴、并且坚决拒绝一切和平进程的死硬反对派,不仅遭到俄罗斯和叙政府的打击,欧美等国也认定其为恐怖组织,只有某些海湾国家的势力在暗中提供金援;
4)所谓“叙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是以另一个反对派组织“自由沙姆人伊斯兰运动”等牵头的派系联盟(“民族解放阵线”成立之初是一些小派系的联合,“自由沙姆人伊斯兰运动”等大派系加盟后实力明显增强)。该组织虽与基地系反对派敌对,但其实不过一丘之貉,他们的目标也是要在叙利亚建立一个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法的政教合一的国家,同样属于原教旨主义分子。只不过由于其在和基地系反对派的火并中经常处于下风,渐渐成为各路受到“努斯拉阵线”共同威胁的反对派的聚集地,迫于形势不得不选择妥协,比如参加俄、土、伊牵头的和谈,这样就可将自身装扮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和平进程的“温和反对派”,不仅可避免遭到像基地系那样人人喊打的集中打击,还可骗取外援。由于土耳其意欲插足伊德利卜战事,收编当地“听话”的反对派作为代理人、压制狂热主战无法控制的基地系、进而与俄罗斯讨价还价阻止俄叙联军的进攻就成了土耳其的绝佳选择,“叙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由此抱上土耳其大腿,得到了“停火协议”的保护(当然,他们中的很多派系原本就受到土耳其资助,很多派系的“分店”已参与过先前土耳其的出兵)。
综上,伊德利卜反对派实际已分裂为死硬主战的基地系和得到土耳其支持的亲土耳其系。美国撤军并不会影响前者,因为基地系反对派也是美国打击的目标,而且他们一向拒绝和谈死硬到底;也不会明显影响后者,因为后者已成为土耳其控制伊德利卜省、干涉叙利亚局势的重要工具,而他们也很自觉地充当其这一角色以求得土耳其庇护,土耳其至少在获得必要的利益交换之前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棋子。
不过,就在2019年1月最初几天,伊德利卜反对派控制区形势剧变。“沙姆解放组织”突然对“民族解放阵线”发动了全面进攻,由于基地系反对派原本就占据上风,本来就被分割在几个互不连通的控制区的“民族解放阵线”完全不是人数众多且狂热好战的基地系反对派的对手,短短几天冲突之后“民族解放阵线”的两个势力较大的派系——“自由沙姆人伊斯兰运动”和“努尔丁·赞吉运动”以及他们的一票小弟均遭重创,被迫放弃其在伊德利卜的地盘撤退到土耳其控制的阿夫林地区寻求庇护,“民族解放阵线”在伊德利卜已被“沙姆解放组织”压倒(部分加盟派系虽未撤出,但已向基地系反对派输诚),后者已基本一统反对派控制的伊德利卜省。耐人寻味的是尽管阿夫林的部分“叙利亚国民军”对基地系反对派进行了反击,却并未大举南下为自己在伊德利卜的兄弟解围,而土耳其对“民族解放阵线”的迅速溃败也未有显着的反应,似乎默认了基地系一统伊德利卜的现实,是代理人的溃败过于迅速令土耳其政府来不及作出反应、还是幕后发生了某些更加复杂的利益交换,目前还未可知。
南部坦夫口岸:坦夫是坐落于叙伊边境的一个公路口岸,虽位于大马士革到巴格达的公路上,看似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考虑到南部大部分边境已被叙利亚政府收复,仅凭一个坦夫口岸已经堵不住叙利亚与伊拉克的陆上交通了。坦夫的周边是沙漠地带,人口稀少,资源贫瘠,除了约旦一侧的几个叙利亚难民营外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城镇,因而当地反对派也无法维持较大规模,人数可能仅百余人。
坦夫的反对派是美国一手组织和训练的,2015年由于“伊斯兰国”控制了叙利亚、伊拉克大片领土,紧邻叙利亚的约旦也感到了极大威胁,美军以反恐为名招募了一些叙利亚反对派成员,在约旦境内训练和武装后投放到叙南部沙漠地区作战。然而这支被称为“新叙利亚军”的武装力量在对“伊斯兰国”的作战中表现平平,后来又在2017年叙政府军对南部沙漠的大规模进攻中一败再败,令美国大失所望。美军以打击极端组织为名在坦夫口岸建立的前哨基地成为这支人数很少战斗力很差的反对派的最后庇护所,由于美军当时并不打算放弃坦夫基地,对接近口岸的叙政府军进行了威慑空袭,迫使叙政府放弃收复口岸的企图,残余的反对派才避免了被赶去约旦当难民的命运。之后美军曾打算把这伙不成器的学生转移到北部库尔德人控制区使用,但库尔德人对这伙人弱鸡的战斗力心知肚明于是断然拒绝,“新叙利亚军”(之后改名“革命突击队”)自知去了库尔德的地盘也必不容于人、于是也不同意,这伙人便在坦夫附近继续驻扎下来,近两年除了接受美国援助、偶尔配合美军进行演习之外无所事事,俨然一副混吃等死的衰样。
由于美国此次表示坦夫基地也将撤退,如果属实,当地的反对派无疑将遭到灭顶之灾。坦夫的反对派人数少、战斗力差,基本靠着美军基地的庇护混吃混喝,面对政府军的进攻完全没有一战之力,只能就地投降或者亡命约旦了。
相比于大多已改头换面抱上土耳其大腿的叙利亚反对派,库尔德人对美国的依赖度其实更高。目前,美军在叙利亚库尔德人控制区内有多个军事基地,部署了约2000人的地面部队,前不久为缓和土耳其与库尔德人的矛盾还在叙土边境建立了若干观察点并进行武装巡逻,对库尔德人的空中支援、武器援助自2014年以来也一直没有中断。一旦美军撤离,库尔德人失去强援,处境堪忧。
库尔德人面临的内外局势很不乐观——
内部形势
1)库尔德人占叙利亚人口的比例很低,人力资源不足,在美国支持下库尔德人从“伊斯兰国”那里夺取了幼发拉底河东岸的大片地区,这些地区的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与库尔德人有着深刻的历史矛盾,即使库尔德人试图以“民主联邦制”来调和族群矛盾,实际也困难重重,曼比季等地先前发生的反对征兵的骚乱、拉卡发生的派系冲突(库尔德人试图解散阿拉伯人为主的当地武装遭到反抗)都和族群矛盾有关。
2)库尔德人牵头的“叙利亚民主军”中,库尔德人及其传统盟友为主的部队(人民保卫军、妇女保卫军、亚述民兵等)士气较高、战斗力较强,但人数不足;而收编的阿拉伯人为主的前反对派武装(多是被“伊斯兰国”击溃后被迫与库尔德人抱团)和阿拉伯部落武装战斗力较差,可能他们也不打算为了库尔德人的建国梦流血。在拉卡战役和近期对“伊斯兰国”最后一块控制区哈金口袋的进攻中,这些杂牌军表现不敢恭维、甚至望风而逃,最后不得不动用库尔德人为主的部队解决问题,在土耳其对库尔德武装的军事进攻中,一些阿拉伯人为主的部队干脆临阵倒戈。“叙利亚民主军”的这种内部隐患,在它面临土耳其或政府军任何一方的进攻时都有可能瞬间爆发。
3)库尔德人控制区较为贫瘠,并不是叙利亚经济和人口的核心区,工业尤其少,虽然他们占领了叙利亚大部分油田,但叙利亚原本就不是主要产油国,战前甚至石油需要进口,而且也没有好的出口渠道,石油出口只能通过伊拉克或者叙利亚政府军控制区,库尔德区的经济实力还是很孱弱。
外部形势
库尔德人没有任何出海口,而陆地接壤的势力大多与其处于敌对状态。
1)北部:土耳其,一直是库尔德人的死敌;
2)西部、西南部:叙利亚政府,虽然没有大规模冲突甚至偶有合作,但必然不会支持库尔德人的自立倾向,除非库尔德人归顺、否则很难提供大的支援;
3)东部、东南部:伊拉克政府,与叙利亚政府为盟友,虽然为清除边境沙漠的“伊斯兰国”残余势力与库尔德人保持一定合作,同时开放美国援助库尔德的过境通道,但不可能指望伊拉克政府大力支持叙利亚的库尔德人。
此外,叙利亚库尔德人与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关系较差,因伊拉克库尔德人领袖巴尔扎尼试图将叙利亚的库尔德人也纳入自己的控制,并且还和库尔德人的仇敌土耳其交好,导致两国的库尔德区关系破裂。叙利亚库尔德人得到一些欧洲国家的支持,如法国在库尔德区也有驻军,但来自欧洲国家的支持力度自然无法同美国相提并论、而且也很难起到有效吓阻土耳其的作用。俄罗斯虽对库尔德人持包容态度,也提供有限度支持,还曾试图将库尔德人也纳入到叙利亚和平进程中,但俄罗斯自己的利益自然更以叙利亚政府为重,不会过度支持库尔德人的自立倾向。伊朗由于本国存在库尔德问题对叙利亚库尔德人态度较冷淡。沙特等国虽曾声称要提供援助,但库尔德人作为“异端”必不会得到海湾阿拉伯国家的真心支持。以色列出于削弱叙利亚政府的动机声称要支持库尔德人,实际上是既无真心也无余力。叙利亚库尔德人可靠的盟友实际上只有同出一源的土耳其的“库尔德工人党”和其他一些土耳其左翼政党,以及同为叙利亚、伊拉克境内少数族裔的一部分亚述人、雅兹迪人等,然而这些盟友也并不具备正面对抗土耳其的实力。
自今年以来,土耳其继夺取叙利亚西北部阿夫林地区之后,多次威胁要继续进攻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库尔德人地区,并不止一次制造摩擦。美国出于保护反恐盟友同时又不得罪土耳其的考虑,对土耳其政府进行规劝,在库尔德人地区驻军,在叙土边境与土耳其进行联合巡逻,同时要求库尔德武装按土耳其的要求撤离曼比季等城市。然而土耳其的战争威胁并没有就此停止,12月土耳其政府公开声明将对叙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发动大规模进攻,并调集军队和大批亲土反对派在边境集结,美国对此的回应除外交斡旋外还在叙土边境建立了若干观察点。但随着特朗普政府宣布全面撤军,土耳其的战争威胁已经失去了阻挡。
一旦美国从叙利亚库尔德区全面撤退,土耳其将再无后顾之忧,几乎是100%对心腹大患库尔德人发动军事打击,而主要是轻步兵、甚少重武器、没有空中力量的库尔德人不具备和土耳其军队正面交战的能力。2018年初阿夫林之战库尔德人的失败即证明了这一点,幼发拉底河东岸的局面甚至更糟,与群山环绕的阿夫林不同,幼发拉底河东岸多为无险可守的平原,库尔德人更加无法使用唯一能扬长避短的游击战术(即使在阿夫林,由于土军的空中优势,库尔德人在山地游击战中反而处处被土军无人机监视跟踪、损失惨重),当地大量存在的阿拉伯人也很难保证不会在战时反戈一击。
如果库尔德人失去美国保护,唯一的生路大概只有归附叙利亚政府,虽然这意味着叙利亚库尔德人不再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存在,但至少还能保证库尔德民族的存续。俄罗斯和叙政府对库尔德人并没有强烈的敌意,但不会容忍挑战中央政府的权威的地方势力,如果库尔德人选择归附大马士革政府,必然被要求交出更多现有的自治权,很可能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自治区,以此换取俄罗斯和叙利亚政府进驻库尔德区,从而使土耳其难以再冒公然与俄、叙为敌的风险发动军事打击。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很可能令库尔德人难以接受。但是,如果库尔德人选择独自迎战,击退土耳其进攻的胜算更是渺茫,一旦库尔德人在战场上失利,甚至叙利亚政府也可能趁机背刺,而土耳其在占领区的政策更是会彻底断绝库尔德人的生路(强制迁移当地的库尔德人、迁入土耳其境内的大批叙利亚难民、彻底改变当地人口结构、使得库尔德武装失去生存土壤)。总之,库尔德人这个并不具备太多政治智慧的弱小民族,如今确实已经到了生死抉择的命运关头。
❼ 伊朗袭击美军基地,为何其称如果美军报复,会把沙特等国加入打击范围
对于伊朗来说,只要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都是打击报复的对象。伊朗袭击沙特也是因为美国对于伊朗“不仁义”在先,虽然伊朗对于美国的报复在大家看来是“以卵击石”,但是很明显也可以看出美国的军事霸权的光环也在慢慢陨落。至于伊朗对战美国的最后结果,无从得知。
对于美国的态度,伊朗十分不满,但也不会掀起大的战争,毕竟一时想要和美国抗衡,不占优势。伊朗这次之所以挺起腰杆,想要和美国斗一斗,想必也不是打无准备之仗。一方面是国际组织对美国在国际作用上的不满,另外就是袭击伊朗高级将领的仇一定要有个说法。谈不拢的生意,一旦擦枪走火,收手的话就要看美国和伊朗共同的态度。
❽ 敦促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为何发出这个声音的是伊朗而不是伊拉克
伊拉克现在处于无政府状态,美国在伊拉克有驻扎军队,表面上是维和部队,其实是去监控着伊拉克的,无政府状态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各地都会有冒头想做首领的人,如果没有强硬的势力压制住,那伊拉克国内会更加的混乱。美军一直在伊拉克,对伊朗的威胁就一直存在,所以伊朗要求美军离开伊拉克的态度是坚决强硬的。
所以伊朗强硬的要求美国撤军,但是美国根本就没有这个打算,所以一直在拖延这个事情,伊拉克本身的政府其实就是个傀儡,没有任何的实权,所以对这件事只能表示在商量,但是具体商量结果他是不知道的,因为他做不了主。其实美国一直在伊拉克驻军还有一个原因,因为美国怕伊拉克和伊朗成了盟军,这样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硬着头皮也是不愿意撤军的。
❾ 美国要从阿富汗撤军了,这是否证明两国间要友好相处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这根本不证明两国间要友好相处,美国撤军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做出的。国与国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一国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因此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撤军阿富汗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了维护美国政商集团的利益,阿富汗只是美国国际政治布局中的一枚棋子。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认定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支持基地组织等恐怖主义势力,并把阿富汗作为其大本营,于是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塔利班政权,扶植起亲美政府,这样一方面打击了恐怖主义势力,维护了美国国家安全,另一方面也在中东中亚地区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撤军也是为了优化美国战略布局,节省军费开支,来配合美国的战略重点的转移。
3.阿富汗本土塔利班势力强大,对美国来说不容小觑
塔利班是阿富汗人民在反抗苏联入侵时产生的抵抗组织,苏联撤军后取得政权,虽然被美国推翻,但仍然占领着广大的农村地区,其基于伊斯兰教的政治主张也得到大量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阿富汗一支重要的政治和武装力量。塔利班在苏联占领时期获美国支持,但后来是反美立场,因此,美国撤军必须要与塔利班达成和平协议,日后塔利班再度掌权时必然不会成为美国的棋子。
❿ 美国炸死了伊朗的军官,但是为什么伊拉克也开始怒怼美国
因为苏莱曼尼是在巴格达机场被炸死的啊,而巴格达机场就位于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市。所以,简单来讲就是:老美这丫的是在伊拉克的首都当场杀人,杀的还是别的国家的一个高级将领。
这事情干得可真是“漂亮”啊,成功把自己的盟友给坑了一把,哦,对了,伊拉克目前还是属于美国的盟友(即使关系不怎么样),现在的伊拉克政府说实话其实就是美国给扶持起来的,只不过美国这次的事情干得确实不怎么地道,把自己的“盟友”也放到了火上烤。
因此,伊拉克对美国发飙不行啊,最起码面子工程也要做一下,美国在自己的首都暗杀别的国家的军方高层,如果再不做点什么的话,伊拉克可能就又要乱了,毕竟开了这个先例的话,那么伊拉克很有可能成为美伊互掐的地方,今天美国在伊拉克暗杀伊朗军方的少将,万一明天伊朗也这么做呢?在伊拉克把美方的高层给干掉或许会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