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外长“意外”现身G7峰会举办地 ,会晤马克龙,此举有何深意
伊朗意外现身G7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见面,有可能是伊朗向法国表示友好并且寻求帮助的,众所周知美国现在对伊朗在实行制裁,所以伊朗现在各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约束,最近法国和美国也在闹矛盾,那么这时候伊朗和法国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美国,伊朗外交法国一方面是表示友好寻求帮助,一方面是想和法国结盟。
法国总统和其他七国集团领导讨论伊朗问题,可惜的是没有迹象显示特朗普打算放松针对伊朗原油出口的制裁。一名熟悉情况的欧洲外交官告诉记着,欧洲国家领导人没有说服特朗普。美国政府自从去年退出伊核协议,就恢复对伊制裁。现在,美方加强在海湾的军力部署,并且已经开始增强对伊朗的制裁了。
㈡ 伊朗的外交
据中国“史书”记载,汉武帝时,张骞派其副使访问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两万骑兵迎候,礼仪极为隆重。
东汉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安世高也曾来汉访问,并在中国呆了多年。
在中国南北朝时代,波斯派使节到中国北魏王朝友好聘问达十多次。随着双方友好往来,汉文化传至西域,西域文化传来中国,中国、伊朗等国的“丝绸之路”也全面畅通,为两国的经济及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纪元。中国的丝绸、瓷器以及打井、炼铁、制漆、缫丝等工艺源源传入伊朗等西亚诸国,伊朗的物产如蚕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传入中国。
到了唐代,两国往来曾达到鼎盛时期。后来,波斯遭外来侵略,波斯王亲自到唐帝国访问并请援,唐高宗封他为都督,遣将派兵护送他回国,但回国未成死于长安。其子尼列斯谋策复国未成,于唐中宗景龙年间返华也死于长安。当时,尼列斯率领数千波斯人,其中有些在唐朝当上了将军、外交官、天文学家、医学家和学者。
在战乱的宋朝,陆上的“丝绸之路”几度中断。这时,造船业开始发达,罗盘针相继使用,许多波斯人经由海路来到中国广州、扬州和泉州等地经商,有的还在那里安家落户。这就是后人称之为的海上“陶瓷之路”。据记载,中国发行钞票的方法在元朝传到了波斯,后来,波斯钞票上的图案还保留了中国文字。当时,两国的史学家还合编史书“史集”。波斯等国的西域乐舞也盛行于长安。
在明代,明成祖和中亚的沙哈鲁王子曾先后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团互访;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各国时,其中3次访问了波斯湾的忽鲁谟斯(即今霍尔木兹)。当时,随同郑和访问的费信曾写纪行诗句描写当地的风俗及特产。1516年,波斯旅行家阿里·阿克巴尔撰写的《中国纪行》一书,后来,成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贵史料和重要见证。据考证,多年来,两国植物的传播和移植就达几十种。波斯的拜火教和摩尼教还曾在中国流行。伊中两国在经贸合作上, 中国是伊朗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世界第三大贸易伙伴。
伊中两国在文化上,中国同伊朗成立文化联合委员会并定期举办会议。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伊朗的经济实力位居亚洲第七位(次于中、日、印、韩、印尼、沙特)。2011年伊朗银行经济帐户局的初步数据显示,伊历1389年(2010年3月21日-2011年3月20日),按当年基本价格计算,伊朗名义GDP为43,042,64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20.8%;按伊历1376年可比基本价格计算,实际GDP为5,392,19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5.8%;GDP平减指数为798.24,同比变化14.3%。
2011年伊朗的名义基本价格GDP折合4163.13亿美元,名义市场价格GDP折合4191.01亿美元,人均名义市场价格GDP约为5610美元。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也比较发达,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发展很快。伊朗的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胡齐斯坦为石油工业区与重要出海门户。
伊朗盛产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石油是伊经济命脉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伊经济保持稳步增长。2010年,伊国内生产总值4114亿美元,同比增长2.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78美元。 1920年起伊朗开始逐渐发展大规生产机房。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轰炸伊朗石油化工工厂以及阿巴丹油田,导致石油生产速度减慢。1988年开始重建炼油厂,1993年才开始正常。但是在战争期间亦出现多个小型工厂为军队生产军需品。
国家主要生产石油化工产品、钢及铜制品。其他主要生产品包括汽车、家用电器、通讯设备、水泥、工业机械 (伊朗拥有西亚最大的机械工业)、纸张、橡胶制品、农产品、加工食品 、毛制品以及药物。 纺织业由当地提供棉花及羊毛,有40万人就业,当中2000人处于德黑兰、伊斯法罕以及在里海治岸地区一带。
根据经济学人指出,伊朗在全球工业排行排第38,生产总值占230亿美元。由2008至09年伊朗的工业生产成长值由69位跃升至28位。
2003年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报告指伊朗中小型企业发展障碍,包括缺乏监督、没有有效的银行系统、缺乏研发、缺乏管理技能、贪污、税制不良、文化恐惧、教育限制、未能国际化、劳工技能不足、缺乏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不足、社会学习不足、以及传统文化影响。但于最近的研究亦指数伊朗在各方面领域亦有急速的发展,包括科技、医疗、航天、国防以及重工业。在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下,国家急速成为工业化国家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农业主产区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带,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自2003年以来,伊朗政府逐年加大农业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水利灌溉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研、信贷与自然环境保护,以便改良农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力争实现政府第四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制定的13.5%的行业增长目标。 伊朗拥有全球10%的石油资源。伊朗亦拥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气的资源,主要在南帕斯,大多数天然气用于国内。自1913年伊朗成为主要产油国。主要油田位于中部以及伊朗西部的Zagros山脉。石油亦可在伊朗北部以及沿波斯湾一带的陆地。当地石油及天然气以及水力发电设施提供国家的能源。2010年伊朗建造首个价值10亿美元的布什尔核电站
1970年后期伊朗成为第四大产油国,当时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产油国以及第二采油国由于1979年的革命,政府将产油量减少,因为国家需要储存石油。油产量曾在两伊战争期间减少。 1980年代油产量再次增加,修理损害的油管以及开采波斯湾沿岸的油田。
主要油田位于阿巴丹(建于1913年,是国家首个油田)、克尔曼沙赫及德黑兰,但是未能符合当地对石油气的需要。炼油业需要150亿美元投资,在五年内发展到自给自足以及中止入口。油管连接炼油厂以及阿巴丹、Bandar-e Mashur及Kharg Island等岸边城市。1990年伊朗国营石油及天然气企业在接受外资下探索更多油田。
设法子的肥料厂,以及salouye世界最大乙烯设施是伊朗国药的计划,石油制品收益2007年达55亿美元,2008年达到接近90亿美元。
2004年度伊朗油产量达14亿,纯利达500亿美元。官方估计如果计划顺利,2015年的收益达2500亿美元。伊朗生产60-70%工业设备给当地使用,包括炼油厂、油轮、钻油台、油井以及探索设备。
2008年伊朗油价在Kish Island开始进行交易交易以伊朗里亚尔及以其他主要货币(美元除外)进行。
2008年伊朗的能源消耗达60至70亿美元。国家能源消耗量高于国际标准。伊朗回收28%的石油及天然气,目前是达到回收率60%。伊朗在2008年补贴石油、电费及天然气达840亿美元。伊朗的天然气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以及俄罗斯,是全球第三。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着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伊朗有各种报刊1700余种,大部分在德黑兰出版。主要报纸有:《世界报》、《消息报》、《伊斯兰共和国报》、《虔诚者报》、《使命报》、《和平报》和英文版的《德黑兰时报》、《伊朗新闻报》和《伊朗日报》国际版。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讯社。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称波斯通讯社。
国家广播电视台成立于1966年,1979年改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声像组织。电台用波斯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德语及汉语等二十五种语言对外广播。电视有7个台播放节目,并有3个卫星台向海外播出。2007年7月,伊朗开通伊首家英语电视台PRESS TV。
2009年10月11日,伊朗迈赫尔通讯社与新华通讯社签署了两社新闻交换协议。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于2008年8月15日宣布,伊朗将会于近期发射本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人造卫星。用于发射卫星的火箭和发射架等设施完全由伊朗自行研发。据伊朗通讯社祚8月17日援引军方发表的声明说,军方当天成功发射“信使号”火箭,并将一颗名为“希望号”的自制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此次发射的目的是对卫星运载过程、远程发射系统、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信息站和指挥系统等进行全面测试。据报道,卫星目前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一切进展顺利,达到了所有预期目标。而艾哈迈迪-内贾德也出席了卫星发射仪式。
伊朗提炼浓缩铀被认为发展核武计划,欧美威胁制裁其石油出口,伊朗扬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反击。
根据电子期刊的发展中国家资讯及通讯科技发展,伊朗在2002年占1.1%的GDP,约15万人从事资讯科技行业,当中2万名人员从事软件行业。2002年总共有1200家已注册的资讯科技公司,当中200家从事软件发展,2008年软件出口数目达500亿美元 在伊朗境内,所有媒体都受到国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并且必须有伊斯兰教义指导部的批准,才能公开运作。这也包括因特网。伊朗在2005年是世界的网志人口(bloggers)的第4大国家。
伊朗电信部长雷扎·塔格希普尔(Reza Taghipour)宣布,该国计划在5个月内建成全国性局域网,以打造“清洁网络”。
塔格希普尔表示,到2012年8月,伊朗所有电信运营商只能为“国家互联网”提供服务。此外,该国将用“伊朗电邮”和“伊朗搜索引擎”等服务,取代谷歌(微博)、Hotmail和雅虎等网站。
伊朗政府已经开始为“伊朗电邮”提供注册服务,用户需要提供全名和地址以供核实。 公路
伊朗公路总长15.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00公里;郊区公路9.38万公里,其中沥青公路4.53万公里。注册机动车452万辆,其中小汽车272万辆。
铁路
伊朗铁路总长9508公里,干线7265公里,支线2243公里,在建3300公里。拥有机车277辆,年运送旅客1311.1万人次,运送货物2639.2万吨。
水运
主要港口有波斯湾地区的霍拉姆沙赫尔、布什尔、阿巴斯、霍梅尼、恰巴哈尔港和里海地区的安萨里和诺沙尔港。主要船运公司有四家,分别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船运公司、伊朗—印度船运公司、瓦尔法加尔船运公司和里海船运公司;拥有轮船112艘,货物运输能力3069万吨,旅客运输能力263万人次。此外,伊是中东和波斯湾地区最大的油轮拥有国,有20万吨级以上油轮26艘,油轮总吨位超过450万吨。哈尔克岛是伊最大的原油输出港。
空运
伊朗共有机场83个,使用率为 34 %;其中14个军用机场、61个综合性机场(只有22个可降落飞机)和8个客运机场。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大不里士、阿巴丹和阿巴斯为六大国际航空港。伊朗航空公司是伊境内最大的航空公司,拥有飞机83架,在23个城市间拥有航班,开通有赴海湾、亚洲和欧洲的33条国际航线。 2004年共运载旅客1133万人次。
伊朗有通往中东、亚洲、及欧洲全靠庞大的航空网络。来自美国或澳洲的游客需在亚洲或其它中东国家转机才能飞往伊朗。大多数飞机在德黑兰的迈赫尔阿巴德机场(Mehrabad Airport)着陆。
㈢ 美国为什么不打伊朗!伊朗的外交关系是怎样的
伊拉克是前车之鉴——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收益”,在伊拉克动荡不定的局势下,美国本来计划的“计划”似乎还要些时日才能得以完全实现,故,可看成为美国正在把伊拉克的“发展”,改编成一本新伊斯兰“经书”,考虑到对整个波斯湾地区局势的评估以及趋势,开战与否,最终决定权还是取决于伊朗高层领导人。
㈣ 伊朗与中国关系如何
中国和伊朗之间有着悠久的友好关系,尤其是近20年来,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日益密切。当前,伊朗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伙伴国家。伊拉克被美国控制以后,伊朗的重要性更加地凸显。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主要油源在是中东地区,伊朗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伊朗控制着波斯湾的出口霍尔木滋海峡,地位相当重要。无论从理论分析上,还是现实情况看,中国同伊朗关系虽不及盟友,却非常重要。
中伊间重要协定、协议有:中伊文化和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中伊两国广播电视合作计划、中伊关于互设总领事馆协议、中伊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备忘录、中伊政府贸易协定、中伊两国外交部建立磋商机制谅解备忘录。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1935年以前称为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1937年7月8日,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79年4月1日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2月11日(1979)为国庆节。1971年8月16日同中国建交。
㈤ 伊朗与古巴合作突破美国经济封锁,中东反美联盟已见雏形,这意味着什么
伊朗与古巴合作突破美国经济封锁,中东反美联盟已见雏形,美国的霸权主义要到头了,伊朗站起来了。
美国在特朗普时期造下不少的“孽”,对于和别国的外交关系美国并不友好,甚至还利用自身优势,试图对“反抗者”进行制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会坐以待毙,近日,伊朗与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家进行了会谈,主要内容就是如何突破美国实施的经济封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团结。
对美国不满的国家并不在少数,而美国一直强调要“领导世界”似乎也是白日梦一场,面对多个国家的联盟抵抗,美国势必要花费一番精力回击,所以在美国内忧外患的时候,并没有能力领导世界,美国的霸权主义不会存在太久。
㈥ 伊朗外交部:美国利用“伊朗恐惧症”在中东制造危机,你怎么看
美国作为世界资本主义大国,一直非常的有胆识和勇气在国际上挑起各种各样的纷争,不允许大家处于一种和平发展的状态,就是让一些国家不安宁。这样美国才舒服和觉得享受它,就是这样的令人无法理解的相关行为都存在着霸权主义和不尊重他国的表现。伊朗外交部称美国利用“伊朗恐惧症”在中东制造危机这一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要维护国际秩序的和平稳定,尊重各个国家的主权完整,不要随意的在其他国家挑起无干的事端来引起一些动乱,这是非常不仁道的。尤其是需要尊重中东这样的国家,他们发展起来非常的不容易,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他们就是凭借着石油类的资源,才让自己的经济有所发展,如果切断了这个这些国家就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这一切都是非常可怕的。
㈦ 伊朗外交长称伊朗愿有条件与美国开启谈判,伊朗和美国会进行谈判吗
谈判不太可能,美国不信任伊朗,伊朗也不信任美国。所以谈判也只是纸上谈兵完全无用,目前的状况来看,美国想要达到他的目的,伊朗不愿意妥协。美国对伊朗实行了经济封锁没有用,武力威胁伊朗背后有俄罗斯的支持,伊朗现在不太可能会妥协。
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协议。今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
㈧ 伊朗现在什么情况
2015年7月14日,经过多年艰苦谈判,伊朗核问题最后阶段谈判终于达成历史性的全面协议。伊朗承诺永不寻求获取核武器,并称赞伊核协议是“历史性时刻”。
2015年8月23日,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重开英国驻伊大使馆,标志着两国中断四年的外交关系开始回暖。
㈨ 伊朗的意识形态是什么伊朗的政治状况怎样伊朗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如何
伊朗的政治壮况:1979年2月,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当年12月,伊朗举行公民投票通过新政权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根据宪法,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政治体制,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1989年4月,伊朗对宪法进行了部分修改,强调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权力不容更改,同时对领袖的产生以及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等方面的规定作了修订,使伊朗的行政、司法和立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根据宪法,领袖是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征。领袖的权限包括任免宪法监护委员会(宪监会)宗教成员、司法总监、音像组织主席、武装部队参谋长、革命卫队司令以及武装部队和安全部队的司令;宣战或宣布停战;协调国家三权机构领导人之间的关系;颁发总统委任状,在总统有渎职行为或议会认为总统政治上无能的条件下罢免总统等。
伊朗与美国长期不和。
㈩ 伊朗总统:伊核谈判达成协议需要解决核保障问题,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谈判的结果,谈判的过程,解决的问题,有怎样的保障效果?是否能够保证人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