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德黑兰地标建筑亮灯,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伊朗德黑兰的地标性建筑物亮起了灯塔,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纪念一年前乌克兰客机失事的遇难者们。
而此次事件出来之后,肯定引起了伊朗的黑蓝当地人们的极大不满以及沉重的心情,所以在时隔一年之后,伊朗的德黑兰在其地标性建筑物上亮起的灯塔,以此来训练这些遇难者们,在该灯塔上我们可以看到里面出现了蓝天白云的场景,同样的还出现了176数字的字样,那么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在纪念这些遇难者们,希望他们到了天堂上之后能有一个完美的生活。
2. 背靠大山,面朝沙漠的德黑兰,它的地理战略位置如何
德黑兰距离波斯湾有六百多公里,北边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南边是卡维尔盐漠,全都是没有人烟的地方,东西方是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就如同我国的河西走廊。这样的地理位置在战略上是非常优越的。
德黑兰北边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它的最高峰也是伊朗的最高峰,是亚洲最高的火山。南边是卡维尔盐漠,因为炎热的气候导致水分蒸发的非常快,因此就形成了含盐很高的沼泽和泥沙地。最近伊朗和美国的关系也非常的紧张,如果战争人们都会想美国会从哪个方向进入德黑兰呢。伊朗的东边是阿富汗,要战争就必须要越过阿富汗,西边要进入伊朗,还要翻越扎格罗斯山脉,那可是有好几百公里呢,北面都是前苏联的国家,要过还得要看俄罗斯同不同意,南面是沙漠和高原。
3. 德黑兰的旅游
作为伊朗的首都,德黑兰具有众多文化景点。波斯皇帝的孔雀宝座可在古列斯坦皇宫里找到。伊朗国家博物馆、巴列维皇宫建筑群(Sa'dabad Palace),伊朗玻璃制品及陶瓷博物馆(Glassware and Ceramics Museum of Iran)、伊朗地毯博物馆(The Carpet Museum of Iran)、德黑兰釉下彩绘博物馆(Tehran's Underglass painting Museum)、尼雅瓦朗皇宫建筑群(Niavaran Palace Complex)及萨菲尔办公室设备博物馆(Safir Office Machines Museum)是德黑兰较知名的博物馆。德黑兰现代艺术博物馆(Tehra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的收藏品包括梵高、巴勃罗·毕加索及安迪·华荷的作品,这些作品原本是皇后法拉赫·迪巴的收藏品。
德黑兰还藏有伊朗御宝(又称波斯御宝),据称伊朗御宝是世界上最大、最耀眼炫目、最有价值的宝石收藏品,当中包括王冠、权杖、古波斯头饰、羽饰、镶上宝石的剑及盾、宝玉、翡翠、红宝石及钻石,还有伊朗沙阿在2500年来收藏的各种物品。伊朗御宝在德黑兰的中央银行供公众参观。 年轻一代最流行的社交活动都围绕着电影院,许多电影院都位于市中心,德黑兰最大的电影院阿扎迪电影院在2008年落成。对家庭来说,伊尔姆动物园和伊尔姆城市游戏城是流行的聚会地点。
艺人经常在艺人之家会面。赫尔剧院在1962年开幕,是德黑兰及中东最大的剧院。德黑兰电视一台、德黑兰剧院电视、奥米德电视及德黑兰演艺电视是德黑兰最受欢迎的电视台。 许多新旧的宗教场所散落在德黑兰各处。各种宗教的信徒可到清真寺、教堂及犹太教堂进行宗教活动。
德黑兰的周五礼拜通常在德黑兰大学举行,由一位周五领拜者带领,伊朗最高领袖有时也会出席周五礼拜。数十万民众会参与周五礼拜,期间全城都会陷入静止状态。
4. 德黑兰在哪啊
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位于伊朗中部偏北,坐落在辽阔的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市区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东、西、北三面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成弧形状的丘陵环绕。
5. 伊朗首都是什么
伊朗首都德黑兰!!
6. 伊朗有哪些城市
德黑兰:伊朗首都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市中有许多的手工艺作坊和“比比皆是”的清真寺。德黑兰有许多古迹和博物馆,最着名的是考古博物馆、戈莱斯坦宫和大理石宫、珍宝博物馆以及专门展览驰名世界的波斯地毯博物馆等。
伊斯法罕:历史名城,地毯业发达,有“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称,名胜古迹有皇家广场、伊马姆霍梅尼清真寺、阿里卡普宫、谢赫鲁特福清真寺、巴扎、十四柱宫、23孔桥、卡珠桥、社会清真寺等。
库姆:位于德黑兰西南125千米,宗教圣城。伊斯兰什叶派中十二伊马姆教派的活动中心,是伊朗各地和邻国的教徒们的朝圣之地。现保存着150多座风格各异、规模不等的清真寺,其中一些是清真寺建筑的珍品。
阿巴丹:位于阿拉伯河三角洲的阿巴丹岛上。着名的石油城。四季分明,有不少旅游胜地,两伊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
大不里士:西北边陲古城,距德黑兰530千米。8世纪曾长期为首都。以织毯、制革等手工业着名,城内的蓝色清真寺宏伟壮观。乌尔米耶湖风景秀丽。
马什哈德:市内有许多宗教寺院,伊斯兰世界最大的建筑物之一列兹维圣墓和清真寺就在这里。伊朗着名诗人菲尔多西的墓地距市内23千米。
克尔曼沙阿:西部古城。市内多文物古迹,历史上各个朝代的雕像和墓地,还有希雷英宫殿遗址、拜火教教堂、伊斯兰清真寺等。
设拉子:古波斯文化中心。素以玫瑰和夜莺之城及诗人的故乡文明于世。有2500年前波斯首领居鲁士大帝的陵墓和宫殿、鲁斯坦姆壁画、埃拉姆花园等。
波斯波利斯:古城。位于设拉子市东北部60千米处的盆地中。公元前518年始建,城中的宫殿用坚硬的石头建造。其中以百拄厅最为着名,厅中有11米多高的石柱100根。还保留着碑、墓穴、雕刻等古迹。
7. 德黑兰的建筑
德黑兰是相对古老的城市,具有独特的建筑传统风格。德黑兰的考古研究和挖掘都发现其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拉伊,如今拉伊已经并入德黑兰。在历史里,德黑兰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个人口稀少的村落,直到18世纪末成为首都后才变得相对重要。虽然德黑兰在卡扎尔王朝时期及之前发生过多次地震,但仍保留着一些古代建筑。德黑兰是当今伊朗的首都,建有现代化的基础建设。旧城区的士绅化的现象及文化象征建筑物的毁坏引起了一些关注。
阿扎迪塔已是德黑兰的一个地标,建造阿扎迪塔是为了纪念波斯帝国建国2500周年,阿扎迪塔的原名是“沙赫雅德塔”(Shahyad Tower),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才改名为阿扎迪塔,意思是“自由之塔”。新近建成的默德塔(Milad Tower)可能会取代阿扎迪塔成为德黑兰的新象征。默德塔是世界第6高的高塔,默德塔建筑群建有数间餐厅、一所5星级酒店、一所会展中心、一所世贸中心及一个科技园。由于区内的地震活动频繁,德黑兰的楼房层数较低,但为了应付人口增加而不得不建造现代化的高楼建筑。自1830年以后,德黑兰再也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地震。
位于优素福阿巴德地区以北的德黑兰国际大厦(Tehran International Tower)是德黑兰最高的住宅建筑,其设计与美国内华达州克拉克县帕拉代斯拉斯维加斯大道的曼德勒海湾酒店相似。德黑兰国际大厦位于优素福阿巴德的北方、哈姆基公路的南方,科尔德斯顿公路的东方、谢赫巴哈公路的西方,这些公路可通往德黑兰各个地区。
8. 伊朗德黑兰地标建筑亮灯,此举是为了纪念什么事件
伊朗德黑兰的地标性建筑物亮起了灯,主要是为了纪念去年发生的乌克兰坠机事件中的遇难者,因为在那一次事件中飞机上的167名乘客包括9名机组成员全部死亡,所以说这对于乌克兰来说是一个需要值得纪念和悼念的事情。
所以说在时隔一年之后,伊朗的德黑兰在其地标性建筑物上点亮了灯塔,以此来纪念这些遇难者,而在这个灯塔上面出现了蓝天白云,以及176的波斯语数字图案。这些全部都是为了去纪念这次坠机事故的遇难者。
9. 伊斯兰革命 简介下
伊斯兰革命
25年前的这个时候,伊朗2500年的君主制寿终正寝,建立世界上唯一的政教合一国家,赢得了伊斯兰革命胜利的穆斯林们最终选择并在伊朗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国家政权、法制法律以及社会生活三方面彻底伊斯兰化的共和国时代。
由亲美到反美
伊朗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地理上北邻俄罗斯,南扼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东连南亚次大陆,西接阿拉伯世界,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122亿吨,占世界第五位)。从19世纪起,伊朗就沦为英、俄两大帝国角逐的场所。而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伊朗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波斯湾产油国财富陡增。巴列维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买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膨胀,伊朗社会各种潜在矛盾空前激化,经济高速发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倒巴列维群众运动。
1979年1月26日,巴列维被迫出走。首都德黑兰万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齐涌上街头载歌载舞,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打开大灯,不断鸣笛以示庆祝。街道、广场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维父子的塑像和画像,几小时内就被群众推倒砸碎和焚烧。这次规模空前的社会动荡后来被称为“伊斯兰革命”。
这场“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
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25年来,曾经石油滚滚,梦想做世界第五大强国的伊朗,经济发展速度骤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埃及、沙特、约旦、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先后与伊朗断绝了外交关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第二年就与邻国伊拉克开战,打了一场耗时8年的战争。这场战争耗尽了伊朗的国力,它的国际处境也十分孤立。
世界在变,伊朗也在变。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伊朗作为位居要冲的产油大国已经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库姆神学院用上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长起来,强烈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温和、开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优势当选,支持哈塔米总统的改革派议员又占据了多数席位。伊朗国内的政治气氛逐渐宽松。
伊朗与许多阿拉伯国家恢复了正常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伊朗曾对创作《撒旦诗篇》的英国作家拉什迪发出追杀令。为此,欧盟冻结与伊朗关系达10年之久,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一关系终于解冻。
1997年12月,伊朗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了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会上哈塔米总统提出了“文明对话”的倡议,主张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建立的是一个神权高于一切,十分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会。25年后,伊朗不得不在革命与发展、大炮与黄油、一元化与多元化、“输出革命”与“文明对话”之间做出抉择。
10. 伊朗的国家博物馆是怎样的建筑物
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伊朗古老而文明的历史的缩影,它对人们了解伊朗过去拥有的辉煌历史,和各个朝代的兴衰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博物馆由东楼和南楼两部分组成,南楼为古伊朗博物馆,建于1937年,东楼为伊斯兰时期博物馆,建于1996年。古伊朗博物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共有三层。其门廊和入口处的建筑为萨珊王朝首都迪斯福里着名王宫的建筑风格,砖的颜色为深红色,也是萨珊王朝时期的建筑特色。伊斯兰时期博物馆大楼始建于1944年,1950年进行了扩建,1966年正式建成开馆,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共四层,两层为博物馆,展示伊斯兰时期的各种文物古迹,另外两层为活动或工作场所。在古伊朗博物馆里有约有一万件文物属史前文物,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其中300多件文物按年代的先后排列,其余的放在特殊的柜子里。这些在伊朗出土的文物大多为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人们使用的石器、象牙、金属和陶器等,这些文物充分表明了史前人类在伊朗的社会、宗教信仰和生活状况。其中最古老的一件文物是一把石箭,1974年出土于霍拉桑省的卡什夫鲁德河一带,这件文物的历史约有60至70万年,是伊朗国家博物馆中最古老的出土文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物之一。德黑兰附近雷伊地区和加兹温出土的红色陶器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最精致美丽的一件陶器是出土于加兹温的一个瓷碗,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这个瓷碗里面绘有几组人的图像,相互面对面站着,举起双手,据专家们说,他们是在举行宗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