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的古代史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有记载的历史和文化始于公元前2700年,我国汉史称安息。公元前2000年后出现印欧血统的伊朗人。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盛极一时。该朝第三代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前521—前485),帝国版图东至阿姆河和印度河两岸,西到尼罗河中下游,北至黑海、里海一带,南达波斯湾。公元前330年古波斯帝国被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后建立了安息、萨珊王朝。从公元前二世纪与中国有友好交往,着名的“丝绸之路”便横贯伊朗北部。公元7—18世纪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后入侵。18世纪末,伊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加部落统一了伊朗,建立了恺加王朝。 具体情况: 埃兰王国(公元前3千纪上半期至公元前639年):埃兰人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卡伦河流域,他们是伊朗高原的土着人。公元前第3千纪上半期,埃兰人建立了国家。公元前1176年,埃兰国攻陷巴比伦。公元前639年,埃兰国被亚述人所灭。
米底王国(公元前639年至公元前550年):公元前2千纪,中亚的雅利安人的一支南迁至伊朗高原,并逐渐与土着居民融合、同化,形成了伊朗人的主体。公元前7世纪中叶,米底部落击败周围其它部落,建立了伊朗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雅利安人国家。公元前6世纪初,米底部落征服伊朗西南部的波斯部落,并灭亚述帝国,其疆域扩至现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东部、现伊朗西部、东部和西南部。公元前550年,米底国被波斯帝国居鲁士二世所灭。
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二世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在国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包括70个民族,5000万人口,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在公元前492年希(腊)波(斯)战争后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东侵,征服波斯全境。
亚历山大帝国和塞琉西王国的统治(公元前330年至公元前247年):亚历山大三世在波斯积极推行“希腊化”的殖民统治。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三世死后,他所建的帝国分裂,其部将塞琉古(马其顿人)夺得帝国东部广大地区,并于公元前312年称王,以叙利亚为中心建立塞琉西王国,中国古称条枝。塞琉西王国全盛时,疆域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两河流域、波斯和中亚的部分地区。
安息王朝(公元前247年至公元224年):公元前247年,波斯的帕尔尼部族打败塞琉西王国军队,在波斯土地上建立了阿萨希斯王朝。中国史称安息王朝,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帕提亚王朝。安息王朝由于同罗马的长期战争和朝廷的内讧,从公元1世纪以后逐渐衰落。
萨珊王朝(224年至651年):公元224年,安息王朝被萨珊王朝推翻。萨珊王朝建立后又向东扩张至印度河中上游,曾一度成为古代伊朗最辉煌的时期。随着同罗马帝国的战争、封建割据、人民起义、中亚游牧部落及阿拉伯人入侵而逐渐衰落。
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伊朗(651年至11世纪初):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依本·阿凡推翻萨珊王朝,占领波斯全境。伊斯兰教取代祆教(拜火教),成为伊朗居民的主要信仰。伊朗被征服后,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自公元661年至11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先后经历了倭玛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伊朗成为这两个王朝的一部分。从9世纪起,阿拔斯王朝日渐衰落,在伊朗境内及其邻近地区,相继出现一些独立或半独立的地方封建王朝,与其分庭抗礼。
塞尔柱突厥人的统治(11世纪初至12世纪末):11世纪初,塞尔柱突厥人由中亚兴起,先后征服巴格达、叙利亚、拜占庭帝国,建立起一个东起中亚、西至博斯普鲁斯海峡,包括伊朗在内的塞尔柱帝国,但帝国不久即告分裂。12世纪末,花剌子模王国(今乌兹别克境内)夺取伊朗东北部,13世纪初占领伊朗全境。它统治的疆域还包括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区。
蒙古的侵略和伊儿汗国:成吉思汗与1219年率军西侵,先后征服了花剌子模、中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杀死花剌子模国王,掠夺大量财物后撤回蒙古本土。1229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二次讨伐花剌子模,杀死国王后返朝。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再次率兵占据伊朗并建立以伊朗为中心的伊儿汗王朝。此后,蒙古人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并任用伊朗人为行政官吏。
帖木儿的侵略(1380年至1405年):随着伊儿汗国的逐渐衰落,当时的伊朗又陷入地方封建王朝割据之中。西察合台汗国(今乌兹别克境内)的国王帖木儿(1336年至1405年在位)在夺取中亚地区后于1380年至1393年征服伊朗全境,继而侵占美索不达米亚,并入侵印度。1405年帖木儿死后,他的帝国迅速瓦解,统治范围只限于河中地区和伊朗东部。
萨法维王朝(1502年至1722年):帖木儿死后的近一百年中,伊朗再次陷入各地方封建王朝的纷争割据之中。其中,萨法维王朝建于1502年,此后一直向外扩张,极盛时版图包括阿富汗的坎大哈、赫拉特。萨法维王朝与奥斯曼帝国曾长期进行战争。萨法维王朝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个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朝代,对什叶派在伊朗的发挥壮大起了重要作用。17世纪末,萨法维王朝日渐衰落。1722年,阿富汗的吉尔扎部落在马赫穆德的领导下,攻占萨法维王朝国都伊斯法罕,并自立为伊朗国王。
阿夫沙尔王朝和赞德王朝(1736年至1796年):1736年,来自伊朗霍拉桑地区的部落首领纳迪尔率军把阿富汗人逐出伊朗,并以马什哈德为中心建立阿夫沙尔王朝。经过数年战争,阿夫沙尔王朝版图一度东至阿富汗和印度北部,西至巴格达,北接里海,南濒波斯湾。1747年,纳迪尔国王死后,其儿孙为争夺王位而爆发内战,各路诸侯纷纷称王,其中凯历姆汗(1749年至1779年在位)以设拉子为首都建立了赞德王朝。经过多年战争,赞德王朝占据了除霍拉桑及以东地区以外的阿夫沙尔王朝的土地。1779年凯历姆汗死后,赞德王朝分裂。1792年和1796年,赞德王朝和阿夫沙尔王朝先后被恺加王朝所灭。
恺加王朝(1779年至1921年):恺加王朝建于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兰。恺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
⑵ 伊朗学者说:哪咤的原型可能是伊朗人 不然怎么巧合
哪咤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奇特人物。在绵长的前史岁月中,不论在《西游记》中仍是在《封神演义》中那个手持火尖枪小孩模样的哪咤这个形象被刻画的生动心爱,其故事极为的精彩。
哪咤这个姓名本来并不是我国本乡文明所发生的,而是一个来自异国舶来的神名。在绵长的岁月中,伊朗(波斯)人与我国人影响着亚洲的广阔区域,伊朗和我国在各个前史时期都彼此来往互易商货,这对两个民族的文明与文明发生了深入的影响。
一些伊朗学者曾估测哪咤也许来源于波斯语,伊朗神话传说中还有一位不太有目共睹的英豪值得我们留意,不只他的姓名与哪咤非常附近,并且其身份、宗族和一些阅历也同样与哪咤附近,这个人物即是伊朗传说中的王朝“皮西达德王朝”第七位国王努扎尔,首先在读音上与哪咤读音简直一样,身份也与哪咤相似。
努扎尔是伊朗国王玛努切赫尔的儿子,也是玛努切赫尔国王的太子。哪咤是后来变成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也被称为太子,但大家并不知道他为何变成太子。
根据着名得伊朗神话传说和史诗《列王纪》,在长达120年之久的玛努切赫尔在朝时期,作为太子的努扎尔一直四处交战;而哪咤作为《封神演义》中西周的交战前锋征伐商纣王的重要一角。
努扎尔终究在与图兰人的战役中被俘被杀,伊朗传说记载中有以为努扎尔在爸爸在朝时被俘被杀,史诗《列王纪》中说努扎尔在爸爸身后接过王位,在朝7年被图兰人俘虏被杀;《封神演义》中哪咤是自戮。哪咤除了儿时“剖腹、剜肠、剔骨肉,还于父母”,在交战商纣王的过程中也曾逝世然后复生。
努扎尔虽然身后没有复生,但他自己及其很多子孙都变成伊朗神话的圣人,将在世界末日再度复生,拯救世界,被称为努扎尔宗族;哪咤不只自己肉身成圣,并且其父、其兄金咤、木咤都变成圣者。
而我国文人发明的哪咤借莲花托生,自古我国人酷爱莲花,莲是道家和佛家所尊奉的至神至圣之物,在广阔信众的心目中莲花标志着神灵,有这至尊位置,他们孜孜以求与莲结缘的福份。哪咤有着深沉的佛家与道家血缘,而莲花又是圣物,传说中的哪咤以莲花为身意味着彻底脱凡去俗走向崇高与永生。哪咤凭借这莲花从世俗到崇高、从俗人到天神的身份变换得以圆满完成。
笔者以为,哪咤的传说即是在文人的极大爱好中纷繁取材,将一些四分五裂的情节连缀起来,加以丰厚而超现实的幻想,刻画了这样一个生动心爱的哪咤形象,完成了哪咤故事的精彩演义。哪咤的故事就这样代代相传,至今在台湾仍有传统的哪咤信仰和哪咤神庙,经过海峡两岸的一起考证,确定翠屏山的哪咤行宫为我国仅有的哪咤祖庙。
⑶ 大仙霍梅尼推翻巴列维王朝后,伊朗末代国王最终的结局如何
在流浪中死亡。由于被迫下台之后,辗转多地,先后在埃及、约旦、美国和巴拿马等地短暂居住,罹患癌症。1980年7月27日在埃及去世。
⑷ 求世界上在位最长的前10位皇帝。
佩皮二世(Pepy II)埃及第六王朝法老(公元前2278年—公元前2184年在位),在位94年
2.太祖王(47年-165年)又称高宫,是高句丽第六世君主。在位93年
3.索布扎二世(Sobhuza II,1899年7月22日—1982年8月21日)斯威士兰独立后第一任国王,在位83年
4.长寿王(394年-491年)名高巨连或高琏,高句丽第二十代国王(413年至491年在位)。在位78年
5.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在凡尔赛逝世)法国国王,他的执政期是从1643年至1715年。他也被称为太阳王(Roi Soleil)。在位72年
6.约翰二世(1840年10月5日-1929年2月11日),列支敦士登大公,1858年至1929年在位。在位71年
7.沙普尔二世 Shapur II(309年—379年)伊朗萨珊王朝国王(309年—379年在位)。在位70年
8.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1848年—1867年),奥匈的缔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867年—1916年在位)在位68年
9.赵佗(?-前137年),秦朝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在位67年
10.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前1314年—前1237年)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前1304年—前1237年在位),在位66年。
中国的
1、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称康熙皇帝。,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2、清高宗干隆(纯)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爱新觉罗氏,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于雍正十三年即位,干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寿命最长的皇帝。
3、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名刘彻,小名彘,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
4、西夏仁宗名曰李仁孝(1124年-1193年),夏崇宗长子,母为汉人,不知名;于1139年即位,时年十六岁。
5、西夏崇宗名日李乾顺(1084年—1139年),西夏第四位皇帝(1086年—1139年在位),在位长达54年。
6、辽圣宗耶律隆绪(971年—1031年),辽国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是辽国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49年。
7、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死,十岁的朱翊钧登基做皇帝,是为明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8、萧衍,梁武帝。(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南齐皇帝“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他提倡尊儒崇佛,并曾多次舍身出家。后来因"侯景之乱",宫城被围困,饿死于台城,葬于修陵(今江苏丹阳市陵口)。
9、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1101年),辽国第八位皇帝(1055年—1101年在位),在位长达47年。
10、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在位1521年-1567年),明朝第11位皇帝,年号嘉靖,明宪宗孙,父兴献王。
⑸ 求波斯历代皇帝即位表(全)
一、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8年-前330年),被称为波斯第一帝国。
1、居鲁士大帝,冈比西斯一世之子,约前550年–前530年在位(约前559年 –前550年征服米底王国)。
2、冈比西斯二世,居鲁士大帝之子,前529年–前522年在位。
3、高墨达,据称是居鲁士大帝之子,前522年在位(可能是篡位者)。
4、大流士一世,高墨达的连襟、阿尔沙米斯之孙,海斯塔斯皮斯之子,前521年–前486年在位。
5、薛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前485年–前465年在位。
6、阿尔塔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65年–前424年在位。
7、薛西斯二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24年在位。
8、塞基狄亚努斯,薛西斯二世同父异母的兄弟及对手,前424年–前423年在位。
9、大流士二世,薛西斯二世同父异母的兄弟及对手,前423年–前405年在位。
10、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大流士二世之子,前404年–前359年在位。
11、阿尔塔薛西斯三世,阿尔塔薛西斯二世之子,前358年–前338年在位。
12、阿尔塞斯,阿尔塔薛西斯三世之子,前338年–前336年在位。
13、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二世之曾孙, 前336年–前330年在位。
二、塞琉古帝国(公元前312年-公元63年)
1、塞琉古一世,总督:前311年-前305年;国王:前305年-前281年。
2、安条克一世,前291年起与父共治;单独统治:前281年-前261年。
3、安条克二世,前261年-前246年。
4、塞琉古二世,前246年-前225年。
5、塞琉古三世,前225年-前223年。
6、安条克三世,前223年-前187年。
7、塞琉古四世,前187年-前175年。
8、安条克四世,前175年-前164年。
9、安条克五世,前164年-前162年。
10、德米特里一世,前161年-前150年。
11、亚历山大一世,前154年-前145年。
12、德米特里二世,前145年-前138年。
13、安条克六世,前145年-约前140年。
14、戴奥多特斯,约前140年-前138年。
15、安条克七世,前138年-前129年。
16、德米特里二世,复位,前129年-前126年。
17、亚历山大二世,前129年-前123年。
18、克利奥帕特拉·特阿,前126年-前123年。
19、塞琉古五世,前126年/前125年。
20、安条克八世,前125年-前96年。
21、安条克九世,前114年-前96年。
22、塞琉古六世,前96年-前95年。
23、安条克十世,前95年-前92年或前83年。
24、德米特里三世,前95年-前87年。
25、安条克十一世,前95年-前92年。
26、腓力一世,前95年-前84年或前83年。
27、安条克十二世·狄昂尼索斯,前87年-前84年。
28、提格兰二世,前83年-前69年,亚美尼亚国王,征服了叙利亚。
29、安条克十三世,前69年-前64年。
30、腓力二世,前65年-前63年。
31、塞琉古七世,前70年-前67年。
三、帕提亚帝国(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
1、阿尔沙克一世,前247年─前211年。
2、梯里达底一世,前246年─前211年。
3、阿尔沙克二世,前211年─前191年。
4、弗里阿帕提乌斯,前191年─前176年。
5、弗拉特斯一世,前176年─前171年。
6、米特里达梯一世,前171年─前138年。
7、弗拉特斯二世,前138年─前128年。
8、阿尔达班一世,前128年─前124年。
9、米特里达梯二世,前124年─前87年。
10、戈塔尔泽斯一世,前91年─前78年。
11、奥罗德斯一世,前78年─前77年。
12、萨纳特鲁斯,前77年─前70年。
13、弗拉特斯三世,前70年─前58年。
14、米特里达梯三世,前58年─前57年。
15、奥罗德斯二世,前57年─前37年。
16、帕科罗斯一世,前39年─前37年。
17、弗拉特斯四世,前37年─前30年。
18、梯里达底二世,前30年─前29年。
19、弗拉特斯四世,前29年─前28年。
20、梯里达底二世,前28年─前26年。
21、弗拉特斯四世,前26年─前2年。
22、弗拉特斯五世,前2年─4年。
23、穆萨,前2年─4年。
24、奥罗德斯三世,4年─7年。
25、沃诺奈斯一世,7年─11年。
26、阿尔达班二世,11年─35年。
27、梯里达底三世,35年─36年。
28、阿尔达班二世,36年─38年。
29、瓦尔达内斯一世,38年─47年。
30、戈塔尔泽斯二世,38年─51年。
31、沃洛加西斯一世,51年─78年。
32、瓦尔达内斯二世,55年─58年。
33、沃洛加西斯二世,78年─80年。
34、帕科罗斯二世,78年─79年。
35、阿尔达班三世,79年─90年。
36、帕科罗斯二世,90年─105年。
37、沃洛加西斯三世,105年─147年。
38、奥斯罗埃斯一世,109年─129年。
39、帕尔塔马斯帕提斯,116年。
40、米特里达梯四世,128年─140年。
41、名字失传的国王,140年。
42、沃洛加西斯四世,147年─192年。
43、沃洛加西斯五世,191年─208年。
44、沃洛加西斯六世,208年─228年。
45、阿尔达班四世,213年─226年。
四、萨珊波斯,波斯第二帝国,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帝国,国祚始自公元224年,651年亡。
1、阿尔达希尔一世,224年─240年。
2、沙普尔一世,240年─272年。
3、霍尔木兹一世,272年─273年。
4、巴赫拉姆一世,273年─276年。
5、巴赫拉姆二世,276年─293年。
6、巴赫拉姆三世,293年。
7、纳塞赫或泥涅师,293年─302年。
8、霍尔木兹二世,302年─309年。
9、沙普尔二世,309年─379年。
10、阿尔达希尔二世,379年─383年。
11、沙普尔三世,383年─388年。
12、巴赫拉姆四世,388年─399年。
13、伊嗣俟一世,399年─420年。
14、巴赫拉姆五世,420年─438年。
15、伊嗣俟二世,438年─457年。
16、霍尔木兹三世,457年─459年。
17、卑路斯一世,457年─484年。
18、巴拉什,484年─488年。
19、卡瓦德一世,488年─531年。
20、扎马斯普,496年─498年。
21、库思老一世,531年─579年。
22、霍尔木兹四世,579年─590年。
23、库思老二世,590年─628年。
24、巴赫拉姆·楚宾,590年─591年。
25、霍尔木兹五世,593年。
26、卡瓦德二世,628年。
27、普兰杜赫特,629年。
28、阿尔达希尔三世,628年─630年。
29、卑路斯二世,630年─631年。
30、霍尔木兹六世(或五世),631年─632年。
31、阿扎尔米杜赫特,633年—634年。
32、伊嗣俟三世,634年─651年。
五、伊朗萨非王朝(1501—1736年),波斯第三帝国,由波斯人建立统治伊朗的王朝。
1、伊斯迈尔一世,1501年─1524年。
2、塔赫玛斯普一世,1524年─1576年。
3、伊斯迈尔二世,1576年─1577年。
4、穆罕默德一世(穆罕默德·科达班达),1577年─1587年。
5、阿巴斯一世(大帝),1587年─1629年。
6、萨非,1629年─1642年。
7、阿巴斯二世,1642年─1666年。
8、苏莱曼一世,1666年─1694年。
9、侯赛因,1694年─1722年。
10、塔赫玛斯普二世,1722年─1732年。
11、阿巴斯三世,1732年─1735年。
六、恺加王朝,公元1779年—公元1921年
1、法塔赫·阿里沙(1797~1834在位);
2、穆罕默德·沙(1834~1848在位);
3、纳赛尔丁·沙(1848~1896在位);
4、穆扎法尔丁·沙(1896~1907在位);
5、穆罕默德·阿里·沙(1907~1909在位);
6、艾哈迈德·沙(1909~1925在位);
1935年,礼萨·汗将波斯国名在国际上更为伊朗。
(5)伊朗国王有多少儿子扩展阅读:
波斯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陷波斯波利斯,帝国灭亡。公元224年,萨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国,651年亡于阿拉伯帝国。公元874年,萨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国再次重建,1935年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改国名为伊朗。
历史上波斯人曾建立过多个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萨曼王朝、萨非王朝、恺加王朝等。全盛时期领土东起印度河平原、帕米尔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亚,西至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达高加索山脉、咸海。
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古代君主制国家。
⑹ 伊朗末代王子是谁急!!!!!!!!
阿里-礼萨 巴列维(巴列维幼子小王子-2011自杀1月14日自杀)
礼萨?巴列维(巴列维长子大王子-曾被立为王储其父去世后,礼萨·巴列维立即开始了政治活动。1984年后他定居美国,成为伊朗反对派领导人之一。礼萨·巴列维发表过多篇文章,宣称自己无意恢复君主制,目标是在伊朗建立政教分离的民主制度。他反对任何国家军事打击伊朗,两伊战争时曾要求作为空军飞行员回国参战。去年伊朗总统大选引发骚乱后,礼萨·巴列维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伊朗“对抗宗教统治的民主运动”。由于礼萨·巴列维政治上一直很活跃,伊朗当局对以他为代表的巴列维家族的一举一动都严加关注,防止其死灰复燃。在弟弟阿里-礼萨 巴列维死后在个人网站公布阿里-礼萨离世消息。
确切的说末代王子是长子礼萨?巴列维因为曾被立为皇储 阿里也是王子 但是被立为储君的王子和一般王子身份总归是前者比后者高一等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11/01/12/006810538_01.shtml 巴列维家族子女 里面就介绍长子曾被立为皇储
http://ke..com/view/5034773.htm 阿里-礼萨 巴列维也提及长子是皇储 所以如果楼主的王子的定义没有是不是储君的王子的概念 那么 礼萨?巴列维和阿里-礼萨 巴列维都是 ;如果是继承人的王子 毫无疑问是礼萨?巴列维-阿里的哥哥 而不是阿里
⑺ 伊朗伊斯梅尔
伊斯梅尔〕即伊斯梅尔一世。也被翻译成伊斯迈尔一世,为波斯索非(Sophy)王朝的创建者。
伊斯迈尔一世,英文名 Isma'il I(1487年7月17日—1524年5月23日),伊朗萨非王朝的创立者、沙阿(1502年—1524年在位)。
伊斯迈尔一世建立国家的主要支柱是突厥游牧部落。他大约于1500年—1501年在基齐尔巴希人的武力帮助下,在阿塞拜疆起兵反对土库曼人建立的白羊王朝。1502年伊斯迈尔攻克白羊王朝首都大不里士,定都于此,自立为沙阿。从此开始了萨非王朝在伊朗的统治(1502年—1736年)。
伊斯迈尔一世自登基之日起就致力于武力统一伊朗和向外拓展疆土。1503年—1508年经广泛战争几乎征服整个波斯、亚美尼亚和伊拉克大部。1510年,伊斯迈尔一世与另一位中亚征服者,乌兹别克汗国汗昔班尼激战于呼罗珊,获胜(昔班尼于是役阵亡)。伊斯迈尔一世向西推进的行为终于导致他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1514年在查尔迪兰战役中,伊斯迈尔一世被奥斯曼帝国苏丹塞里姆一世击败。对土耳其军事力量的共同担心使他向一些欧洲国家伸出橄榄枝(包括威尼斯、西班牙和匈牙利)。
伊斯迈尔一世的对内政策主要是,宣布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并自任什叶派的领袖。他还是一位有学问、有教养的人,能够写诗。
http://ke..com/view/427589.htm
⑻ 沙特阿拉伯国王的大儿子叫什么名字
阿拉伯王室统治家族
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第一任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先后娶过300多个妻子,所生子女不计其数,仅遗下得到正式承认的儿子43人,孙子100多人,重孙500多人,连同三个旁系叔伯的子孙,王室现有男性成员即亲王约5000人,整个家族在17000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庞大的王室。
沙特的巨额石油收人,大部分落人王族成员手中。根据官方资料,国家每年从预算中拨出3亿美元给沙特家族开支,实际拔给的款项要比这个数字大几十倍。5000个亲王每人每月从石油收入中领取6万美元生活津贴,还有数十亿美元每年要补贴17000名王室成员。亲王们做各种投机生意聚敛财富,他们在了解到国家发展计划后,预先以低价购买土地,再以高价卖给政府或公司,牟取暴利。一位亲王出售朱拜勒工业企业地皮,赚收20亿美元;另一亲王出售利雅得机场上地,赚取80亿美元。有些亲王在私营企业、银行中握有股份,在阿拉伯国民银行中有三位亲王充当创业股东,每人各有7500股(每股100里亚尔,合29.8美元)。还有一些亲王充当中间人或外国公司的代理人,坐收佣金和回扣。一个承包军火的亲王个人财产达40亿美元。同时,国家对亲王们经营的企业给予各种各样的优惠,从提供无息贷款、赠款到免除税收,使他们发财致富,飞黄腾达。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沙特王室财产已达800多亿美元,有800多名亲下成了百万富翁。
巴林的统治者是哈利法家族,现在的埃米尔伊萨·本·苏莱曼·哈利法是哈利法家族第18位统治者,该家族人数估计有400人,全国国民收入的1/ 3归他们所有。卡塔尔的统治者是阿勒萨尼家族(属伯努·塔米姆部族),其家族有2000人以上,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归他们所有。
伊朗前国王巴列维是亿万富翁。据估计他的财产有200多亿美元。在伊朗形成了以国王为首的,包括王室成员、高级官吏和将军、大资本家和大地主在内的豪门巨富,号称“伊朗二千家”,他们依仗权势,巧取豪夺,利用各种手段,聚敛了大量财富。
(二)与王室有某种关系或依靠个人奋斗成为巨富
这部分巨富主要由承包商、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商、房地产投机商、大批发商和零售商、银钱兑换商、股东和企业家等组成,有的人同时经营各种工商业及银行业。他们构成了各产油国的资本家阶层,其人数不太多,工商业经营的历史也不长,但发展迅速,有不少属于暴发户,不仅在国内开办各种企业,而且大量投资于国外,成为拥有百万资产的富翁。
他们中的一些人发财致富是由于家庭社会地位高,本人又受过西方教育,有比较好的条件。盖特·法拉昂的父亲是费萨尔国王的首席顾问,本人毕业于哈佛大学,30多岁就成了企业家,拥有自己的一份资产。阿德南·卡绍基可谓传奇人物,他是土耳其血统的沙特阿拉伯人,父亲是沙特第一任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的御臣,因此他与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曾在亚历山大维多利亚学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回国后,他得到了制造灰尼板的特许权,开设了国民灰尼板公司,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商业帝同”——三合一控股公司,1978年该公司已拥有4亿美元的资产。70年代中期,卡绍基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经营房地产业务。同时他成功地利用他同王室的关系,挤进了庞大的军火贸易市场,29岁时成为把沙特看作未来武器大市场的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代理人,之后,他为世界各种军火厂家和阿拉伯国家要人牵线搭桥做武器生意,报酬巨额,短短几年里卡绍基一跃成为沙特王国首富之一,40岁左右时资产便高达40亿美元,过上了天方夜谭式的生活。
苏莱曼·奥拉扬是沙特王国最负盛名的多种经营巨商,拥有相当规模的商业船队和大约12亿美元的资产。同时在对美证券投资方面享有盛名;1989年被选为他年轻时工作过的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最高董事会成员。奥拉扬商业集团是沙特许多进口商品的代理商,从事汽车、建筑设备的销售与维修等,还开展运输、保险、房地产、车船出租等业务,与国际上大公司的合作项目也较多,有金属加工,钻机维修等。此外,该集团在沙特和海外拥有大量房地产,在国外的投资,包括在美国和西欧的房地产及其他有价证券,总计超过5亿美元。
阿卜杜·拉迪夫·贾米尔汽车批发集团,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是沙特第二大商业集团,苦心经营20年,建立起雄厚家业,1980年该集团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利润约1亿美元。同时贾米尔还开辟其它财源,例如房地产,海外投资。他在摩纳哥兰特卡洛建立了一家海外投资公司,由其儿子优素福负责管理,贾米尔的财产估计至少有5亿美元。
在今天的海湾各国,注意保持商业信誉的着名财阀有巴林的卡努家族、沙特的苏莱曼家族、儒法利家族和盖赛伊比家族等等。苏等曼家族的头目阿卜杜勒·阿齐兹·苏莱曼担任吉达工商会议所的副会长,是沙特财界的头面人物。曾经是沙特最大兑换商的拉兹希家族开设了银行,作为民间最大的农业经营者,支撑着作为小麦出口国的沙特农业。
这些人的资产都在数亿美元以上,他们不像王室成员,每年有数千万美元的俸禄。他们依靠自己精明灵活的经商头脑,懂得利用石油带来的有利经商条件和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从而建立自己的家业,扩大自己的财富。当然不能否认,他们的财富中也包含着无数带动者付出的血汗。
王公贵族、富商大贾、上层统治者骄奢淫逸,挥金如土,浪费惊人。他们买飞机、买游艇、建别墅,吃喝嫖赌玩乐,极尽享受之能事。
一位曾在沙特亲王专机上当过空姐的美国小姐叙述:当她第一次参观亲王的专机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驾驶舱内机长座椅是皮制的,包括安全带扣子,所有金属部件都是黄金制成的;客舱里放着花丝绒长睡椅,卧室里床上罩着红色狐皮床罩,貂皮枕头和镶着貂皮边的毛毯;盥洗室里面有金制的淋浴器和一个金制坐池;游戏室里一面墙上挂着艺术壁毯,另一面墙上是一整块大镜子,整个飞机上到处显示着富丽豪华。
在机场上到处停放着亲王们成群结队的私人喷气客机,供他们随时出国观赏取乐。沙特前国王哈里德私人拥有一架波音747座机,机上备有施行心脏外科手术的设备,他的私人游艇长达200英尺,价值1260万美元。阿德南·卡绍基拥有飞机5架、海上游艇3艘,其中一艘叫“那比拉”号的游船,是一艘86米长的海上宫殿,有直升飞机升降台、夜总会、最现代的操作室。为了表明自己富有,阿德南还有把自己的一艘游艇上原用黄金浇铸成的船名,全部用白金重铸。
石油王子们不仅在本国国内修建星罗棋布、富丽堂皇的宫殿,而且到国外去购买、修建宏大的别墅。沿着地中海西北部的芒东、摩纳哥、昂蒂布、戛纳直到土伦,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巨富云集的蓝色海岸,在此购买房子已成为国际巨富的一种身份标志。卡塔尔酋长、阿布扎比酋长、沙特国王、黎巴嫩富商安东尼·塔努里、约旦元帅等都在蓝色海岸拥有豪华寓所,军火商阿德南在世界12个地方有豪华别墅,仅蓝色海岸就有好几幢住宅属于他。有些石油富豪在此建房甚至出于心血来潮。例如,沙特有两兄弟、在一块一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盖起了两幢居住面积1000平方米的别墅,房前是一览无遗的戛纳海海湾和昂蒂布角。房子建成后,两兄弟突然发现自己是不会去住的,于是决定出售,毫不费力地找到主顾,对方愿意出价1亿法朗,并且一次付清。
昂蒂布角建有专供国际大亨使用的港口,隶属国际游船俱乐部管理,只停泊19艘船,1984年阿德南第一个参加投资,为此还获得昂蒂布市颁发的荣誉市民勋章。卡塔尔酋长的“阿尔漫沃”号一年四季停在港口内,沙特国王法赫德的游艇是世界上最大的,长度为146米,它在码头上有专用的泊位。有这样一则故事,几年前沙特国王来海港度假,作为贵宾,他受到俱乐部的殷勤接待,国王同意穿上便服与俱乐部主任嘉米叶·莱翁合影。回去后不久,国王给俱乐部寄了1张100万法朗的支票,以示感谢,但是支票错寄到昂蒂布市政府。市府赶快用这笔钱给一处古迹方堡装上了彩灯。主任莱翁知道后很不高兴,要讨回这笔礼钱,可市长却回答他:“你保留照片,我保留支票,咱们两清了”。因这100万法朗,俱乐部和市府搞得不愉快,自此三年多过去了,法赫德国王都没再去自己在昂蒂布的游船上。
除了蓝色海岸外,石油大亨们还在巴黎、日内瓦购建寓所。1982年,当时还是王储的法赫德在日内瓦修建了豪华寓所,风格是新文艺复兴式的,大理石的直柱、铁制品都经过镀金,窗门全部可以防弹,拥有27个睡房,价值2110万美元,是王室在瑞士最豪华的寓所。
日内瓦区还有若干处王室寓所,其中包括一幢14世纪时的堡垒式建筑物“贝列夫保”,它的永久主人是持伊朗护照,曾两次角逐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的沙鲁丁·阿迦·汗。还有一所属于沙特苏丹亲王的宅邸,1970年购置,据说花了1110万美元进行装修。沙特王储阿卜杜勒亲王1988年放弃他在巴黎一座面积450平方米的寓所,原因是嫌它太小了,同时,将住所中的家俱分100摊,以800万法朗(130万美元)的拍卖价出售。
巨富们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他们喜欢的城市开罗和伦敦大肆挥覆,纵色恣情。据埃及旅游部的统计材料表明,到埃及旅游的沙特人最多。每周一、四,很多沙特人邀请数百名客人乘坐大型客机从利雅得飞往开罗,举行各种各样的家庭活动,譬如,在高级宾馆为儿子或女儿举行非常奢华的婚礼,有疯狂的肚皮舞和阿拉伯通俗歌曲助兴。伦敦到处都有阿拉伯人,他们大量采购物品,也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寻欢作乐的聚会。以前,阿拉伯人比较喜欢去西方国家观光游览,近年来,对东南亚也大感兴趣,来度假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人数不断增长。
与豪门巨富相比,一般百姓的生活就差远了,但是同中东其它国家相比,海湾诸国平民的生活也是较富裕的。他们家家雇用外籍劳动力做家务,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和盛行,并且以多雇人为荣、科威特人的家庭一般都雇有一至数名东南亚籍或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佣工。从厨房烹调、会客室接待、看管孩子到开车等事务全由雇工担任,雇主什么都不用做,不少科威特家庭的确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在中东地区表现得十分鲜明。阿拉伯产油国里干粗活、脏活、重活,比如清洁工、搬动工等都是外籍劳工,他们同其它一些低收入者构成了产油国里的贫者。贫穷者不仅生活上清贫,而且精神上、肉体上还遭受歧视和折磨,在今天阿拉伯世界,客籍劳工代替了从前的奴隶,各种雇佣合同和假婚姻掩盖了“奴隶制”真相。石油大亨们从欧洲、非洲、亚洲进口奴隶。一名叫施瓦尔的女佣从住在伦敦的两个科威特姐妹家逃了出来,身上有93处伤疤,类似于这样的人在英国还存1000人之多。
伊朗工资差别十分巨大,国家石油公司总经理月薪为15万里亚尔,大约相当于工人最低工资的的100倍,国会议员月收入11.5万里亚尔,省长月薪4~9万里亚尔,都高出工人最低工资的好几十倍。众多工人住在贫民窟,他们微薄的工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农民收入则更低。
埃及穷人成千上万,住在棚户区,拥挤、脏乱、不堪形容,许多人没有工作,没有希望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才80埃镑,还有一些毕业生甚至处于失业状态。穷人的生活水准很低。
沙特阿拉伯的人均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沙特农民,占人口总数1/ 4的农民的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1%。
由上述可见,石油繁荣使中东地区贫富分化日趋严重,一方面是王公贵族、豪门巨富、上层人物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侈、荒淫无耻的生活;一方面是穷苦者为填饱肚子而奔忙,为艰难生活而烦恼。这就是当今中东地区的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选自马秀卿主编:《石油、发展、挑战——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东经济》,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⑼ 16岁王妃被宠上天,国王送她30公斤婚纱,受宠几年肚子无动静,后来呢
后来依旧被宠上天,毕竟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真的,所以任何事情也不可能影响他们彼此之间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