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介绍一下《伊核协议》的主要内容,谢谢!
初步协议内容包括,伊朗不得从事5%以上丰度的铀浓缩,停止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建设,允许更多核查,有关六国将不追加对伊新制裁并松绑部分现有制裁,伊朗同意不提炼丰度5%以上的浓缩铀停建阿拉克重水反应堆。
2015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伊朗核协议。长达10年的伊朗制裁将被取消。若伊朗在未来十年内违反协议,联合国将重新对其进行制裁。
伊朗总统鲁哈尼发表电视讲话,称伊朗一直遵守伊核协议,尽管美国退出,伊朗将暂时留在伊核协议中,继续维持该协议框架。
(1)伊朗什么时候解除禁令扩展阅读:
中国政府、外交部一直就关于伊朗核问题的顺利解决尽最大的外交努力。中方多次表示始终认为,通过对话、谈判等外交手段,找到能够满足各方关切的方案,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正确途径。
2019年8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耿爽表示,中方一贯强调,冲突对抗不是解决办法,对话协商才是正确途径。在伊核问题上,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沟通缓解当前紧张局势,也为挽救伊核全面协议作出了大量努力。
⑵ 禁酒令的国外情况
基于清教徒的背景,美国亦是西方社会具有最强烈禁酒情绪的国家之一(另一些是北欧国家)。美国禁酒令是依据1919年1月16日批准的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和1919年10月28日通过的Volstead Act来实行,在1920年1月16日第18宪法修正案生效日开始执行,由联邦禁酒探员(警察)执法,推行禁酒令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共和党和禁酒党。 在美国,公开饮酒是犯法的。21岁以上的人才可以买酒(包括啤酒),亦因此买酒需要出示年龄证明(美国没有统一的身份证制度),而且只能在限定地方买到(啤酒可以在某些地区的超级市场买到,其他酒类有专门的店铺发售)。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的两个女儿曾经因未成年饮酒引起举国哗然。
戒酒运动组织也有希望禁酒的分支,这些组织在全国性禁酒开始前就已经给美国带来许多改变,在1905年的时候有三个州宣告酒是非法,1912年增加到九个,到1916年时,48个州里有26个禁止酒的买卖。虽然酒的贩卖已是非法,但仍然很容易可以在地下酒吧(speakeasy 轻声说话)和其它地下组织买到,地下酒吧的名称源于买者须轻声说服看门人让他们进去,看门人的工作是过滤看起来像禁酒探员的人,探员们没有强行进入的职权,因此如果看门人不同意他们就没办法进入。也有很多人留有私人吧台,用来招待访客。大量酒品从加拿大经陆路或五大湖走私进来,还有从法国的圣皮耶与密克隆群岛,还有东岸甜酒经营走私线等。合法和不合法的家庭酿酒在禁酒令时期都很流行,家里可以合法酿造一定数量的葡萄酒和苹果酒。也有一些商业贩卖的葡萄酒,但只能从公卖局手中购买来供宗教仪式使用,特别是天主教和美国圣公会的圣餐,还有一些犹太教的仪式。卖“麦芽和蛇麻草”的商店在全国各地冒起,很多前酿酒厂转为贩卖从麦芽提炼出来的糖浆,表面上是为了烘焙和“饮料”的用途。
用医生处方可以买到威士忌,处方上虽然有清楚标记医疗用途外的所有其他用途都是非法,但很多医生还是随意填写发放这些处方,药剂师也不会问任何问题,“病患”的数目因此戏剧性的大量增长。官方从未尝试限制这些行为,所以很多人用这个方法来获得酒,据估,医生随意发放的处方一年消费了超过一百万加仑的酒。
美国禁酒令的限制只在于酒的制造、贩卖和运输,不包括酒的持有和饮用,因此在第18宪法修正案前就已经买或制造的酒在整个禁酒令时期都可以合法供应。
有一些成就卓越的国民和政治家后来也承认曾在禁酒令时期喝酒,例如哈定总统就让自己白宫的私酒库存一直是满的,虽然他当参议员时候是投支持禁酒令一票,法律与具体实践间的差异导致许多人对官方的鄙视,有一些禁酒令的执法者收取贿赂换取对帮派非法酿造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国禁酒令在实行上有很多问题,事先估计推行禁酒令须要的花费是大约六百万元,但在一段时间后更多人非法饮酒,更多的钱流入帮派口袋,帮派然后再用这些钱贿赂官员来忽视他们的非法行为,推行禁酒令的花费因此增加,这些钱有时候最终流入贪污的禁酒执法者手中。
禁酒令提供了有组织犯罪的获利机会,他们接管酒的进口(私酒业)、制造和销售,最着名的私酒业者之一艾尔·卡彭(Al Capone),他的犯罪帝国主要就是利用由从非法贩酒得来的利润建立。
因为酒的制造主要是在犯罪者和秘密家庭酿造者手中,因此品质差异很大,有些人在喝了从工业酒精和有毒化学品制造的家庭私酒后瞎掉或者是脑部受损,其中一个特别恶名昭彰的事件是关于一个叫牙买加生姜(Jamaican ginger)的医疗偏方,使用者称之为“杰克”,它有非常高的酒精含量因此被那些想绕过禁酒令的人饮用,美国财政部下令改变其配方使其无法饮用,有些无良店家便将杰克掺入工业用可塑剂以瞒骗政府测试,结果导致数以千计的受害者足部和手部瘫痪,这些瘫痪经常是永久性的,还有一些业余蒸馏爱好者用老旧的汽车冷却器来蒸馏酒饮,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有过高的铅盐含量,常导致致命的铅中毒,非专业蒸馏对生产者也是一种危险,因为差劲的蒸馏器有时候会炸掉。也有不少含酒精产品酒精含量刚好在法定限制之下,稍微加工后这些产品可能可以和真的酒一样,其中一个叫淡啤酒(near beer),刚好在法定0.5%的限制之下,虽然差不多是无酒精,但它提供了详细按部就班的教学说明书,告知买者什么是他们不该做的,消费者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按照提供的简单教学自己制造含酒精啤酒。
在1933年2月17日布莱恩法(Blaine Act)通过,将沃尔斯泰德法修正为容许3.2%酒精含量的饮料。同年12月5日第21宪法修正案通过,废止了第18宪法修正案。
很多1920年代的社会问题被归成禁酒时期问题,高利润、动辄使用暴力的酒品黑市的繁荣,敲诈勒索因为执法官员的腐败而盛行,烈酒的走私利润较高使得烈酒反而更为流行,执行禁酒令的花费很高,又失去了来自酒品的税收(约5亿美元一年),使得国库大受影响,1933年第21宪法修正案通过而撤消禁酒令,这使得有组织犯罪因来自合法卖酒商店的低价竞争,几乎失去他们所有来自酒品黑市的利润,但不久后这些有组织犯罪就改为贩卖非法毒品。有一种观点认为黑市会兴旺是因为有非法的产品存在,因此有人将现代“向毒品宣战”与禁酒令时期相比,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比较不正确。
禁酒令对美国酿酒产业有显着的影响,禁酒令结束后,之前存在的酿酒厂大约只有一半重新开始营业,许多小型的酿酒厂就此永久倒闭。因为主要只有大型酿酒厂得以存活,美国啤酒被批评为缺乏个性、是大量生产出来的日用品,许多啤酒评论家们对美国啤酒品质的下降和种类的减少感到悲叹,弗利次·梅塔格(Fritz Maytag)提倡的小型酿酒革命帮助美国酿酒业从后禁酒令的忧郁期醒来。
禁酒在美国甚至被提升至国家意志的高度在1917年,由于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美国成为禁酒的国家。当时政府在宪法的修正案通过后执行禁酒令,维持了13年零10个月19日17小时31分钟,直至1933年12月8日下午5时31分才被撤销。在美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南部和中西部,仍然有禁酒的县或镇(称为dry counties或dry towns),但研究显示在禁酒区,醉酒驾驶而导致交通意外的机率比非禁酒地区高。 加拿大为禁酒令在1898年办了一次正式但不具约束力的公投,结果51.3%赞成48.7%反对,投票率44%,除魁北克外所有省支持者都是多数,魁北克反对票达81.1%,虽然多数赞成但威尔弗里德·劳雷尔(Wilfrid Laurier)政府决定不引进联邦禁酒法案,可能原因是魁北克的强烈反对。因此,在20世纪前20年加拿大的禁酒令是由各省自行通过法律实行,爱德华王子岛在1900年第一个引进禁酒令,亚伯达和安大略在1916年,魁北克在1918年通过法案决定将在1919年禁酒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过因为一战在1918年就结束因此此省从未实施禁酒令。
加拿大各省后来撤销她们的禁酒法律。这些撤销大多发生在20年代,魁北克第一个在1920年,它是实施禁酒令时间最短的省;爱德华王子岛最晚在1948年;亚伯达和萨克其万在1924年撤销;
在发现此法无法落实后,戒酒运动拥护者转而利用酒饮控制委员会,成功施压使所有省份和领土政府尽量缩减酒的销售可能性。 俄罗斯帝国1914年开始一种变相禁酒,蒸馏酒被限定只能在餐厅贩卖,此法在俄国革命和俄国内战混乱中继续实施延续至苏联时期,直到1925年为止。
1985年-1987年间,戈尔巴乔夫颁布了部分禁酒的《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伏特加、白酒和啤酒的价格被抬高,销售的时间和数量受到限制,饮酒场景被从电影中剪辑掉,伏特加生产转入地下。 印度一些地区禁酒,例如古吉拉特(Gujarat)和米佐拉姆(Mizoram),某些国定假日如独立日和甘地出生纪念日不应喝酒。
巴基斯坦从1947年开始允许酒的自由贩卖和使用,但在1977年,若菲克·阿里·布托(Zulfikar Ali Bhutto)总理下台前一个礼拜定出限制,自此后,只有非穆斯林的少数族群如印度教徒、基督徒和琐罗亚斯德教徒可以申请买酒许可,每月的配额量取决于他们的收入,通常是约5瓶酒或100瓶啤酒,在这个1亿6千万人口的国家,只有约60个可以卖酒的集市,且只卖合法的酒酿,在拉瓦品第(Rawalpindi)是莫里啤酒(Murree Brewery)。禁酒令由伊斯兰思想委员会监督,受到严格执行,不过宗教少数族群们常将他们的买酒许可卖给穆斯林,酒的黑市也一直存在。
孟加拉也执行禁酒令,但一些有执照的旅馆和餐厅可以卖酒给外国人,外国人(本地人不行)可以进口少量酒供私人使用。 在澳洲各处偏远地区分布许多禁酒的原住民社区,将酒运入这些社区会受到严重惩罚,使用的载具也可能会被充公,在北领地的禁酒地区,所有用来运酒的运输工具都会被没收且不得上诉。
澳洲有不少地方曾经禁酒,包括首都堪培拉,此地曾在1910年至1928年禁酒,政治家金·欧马利King O'Malley)在首都特区刚成立时,在当时还在墨尔本的联邦国会立法将之定为禁酒区,联邦国会在1927年从墨尔本搬至堪培拉后,新国会最早通过的法案之一就是废除欧马利的禁酒令。
一些墨尔本的周边城镇曾长时间禁止卖酒(不限消费),其中一两个还存在,阿斯科特溪谷(Ascot Vale)在刚设立时是禁酒小镇,但很快就有旅馆在城镇外缘设立。
与之相似,农业小镇米尔都拉(Milra)在1887年刚设立时也是禁止卖酒,这是由她的建立者恰飞兄弟(Chaffey brothers)制定,但酒随时可以从附近的温特沃斯(Wentworth)买到,最终禁令解除。
阿拉伯国家、北非和中亚
沙特阿拉伯完全禁止酒的生产、进口或消费,并对违反者设立严厉惩罚,包括从数个礼拜到数个月的监禁并可能遭到鞭打。科威特也一样。虽然这是沙特阿拉伯的官方立场,但有钱到足以藐视法律的居民经常违反,国内也有一些地方可以买到猪肉和酒。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联军禁止部队饮酒以示对当地信仰的尊重。
卡塔尔禁止酒的进口,在公共场所喝酒或晕醉可能会导致入狱或是被驱逐出境,不过在有执照的旅馆餐厅和酒吧可以买到,卡达的外国居民也可以从合法管道取得酒。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将买酒限制为只有有居住许可证,而且有内政部的买酒执照的外国非穆斯林人得以买酒,不过酒吧、俱乐部和其他有买酒执照的设施不受这种限制。
最早允许饮酒的中东国家是巴林。它是有名的最进步和最早繁荣的海湾国家,受那些穿越堤道从沙特阿拉伯来的人的好评。
伊朗在1979革命后不久开始限制酒的消费和生产,并对违反者给予苛刻的惩罚,不过官方承认的非穆斯林少数民族可以生产葡萄酒,供他们自己消费和宗教仪式如圣餐礼使用。
在塔利班统治阿富汗期间,酒被禁止,塔利班被赶走后,对外国人的禁令取消,外国人可以在一些商店出示护照证明自己是外国人买酒。
利比亚禁止进口、贩卖和消费酒,并对违反者重罚。
⑶ 联合国拒绝美要求恢复制裁伊朗,美方有何表示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凯丽·克拉夫特,声称安理会已经"迷失方向",并且已经"和极端分子站在一起"。同时,克拉夫特还不忘扯上中俄,称中俄一定在因为这样的结果而"狂欢"。
不过目前看来,尽管已经吃了两次大亏,但美国制裁伊朗的野心仍未停止。克拉夫特也在采访中表示,美国会继续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3)伊朗什么时候解除禁令扩展阅读
由于针对伊朗的武器禁令即将到期,美国反复要求联合国延长这一禁令。8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进行了第一次表决。
但令美国没想到的是,除了多米尼加共和国以外,没有国家支持美国的决议草案。中国和俄罗斯还投出了反对票。
此前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欧盟各国也没有支持美国,导致该决议并没有通过。这对于美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政治失败。
吃了这样一个大亏的美国并没有死心,而是把目光转向了"伊朗核协议"。根据该协议,美国等六国拥有"回退"权,可以要求安理会重新表决。
重新表决后,安理会如果不能在30日内裁定同意伊朗制裁措施继续失效,那么该制裁措施就将重新恢复效力。
但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安理会再次将美国孤立了起来,将美国的如意算盘砸了个粉碎:投票结果显示,15个国家中有13个都认为由于早已退出伊朗核协议,美国完全没有权利发起此次投票,其动用"回退"条款的举动是违法的。
⑷ 美国对伊朗的石油禁令,现在怎么样了
美国对伊朗的石油禁令,到现在也没解除,禁令还在,只不过略有松动而已。
⑸ 伊朗制裁解除对中东局势有什么影响
12年起伊朗受到了更加严格的制裁措施,石油出口大幅下跌,受此影响,伊朗在12,13两年连续出现经济负增长。这或许是伊朗不得不与西方谈判的主要原因。而如果制裁措施被完全解除的话,世行预计伊朗在16和17年将分别实现5.1%和5.5%的经济增长率。而受伊朗石油出口增加的影响,如果OPEC成员国不进行减产的话,国际油价预期会下跌14%。这将对其他石油出口国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沙特的GDP可能会减少5%。而如果制裁措施被完全解除的话,世行预计伊朗在16和17年将分别实现5.1%和5.5%的经济增长率。而受伊朗石油出口增加的影响,如果OPEC成员国不进行减产的话,国际油价预期会下跌14%。这将对其他石油出口国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沙特的GDP可能会减少5%。
@赤坂凌太郎认为伊朗在制裁解除后会先专注发展经济,减少对外干预活动。但也要考虑到,核协议在美伊两国都不乏反对者,所以两国政府最近又采取了一些象征性的对抗措施来安抚强硬派,比如伊朗扣压美国船只,美国针对伊朗的弹道导弹计划采取了新的制裁。所以仍然存在一种可能,伊朗政府为了平息强硬派的不满情绪,或者干脆是强硬派自行其是,反而会加强对外活动,以弥补对美妥协造成的形象损失。
至于沙特,虽然会感到伊朗国力增强的威胁,但不太可能像当年萨达姆发动两伊战争一样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其一,当年伊朗对伊拉克的威胁要远大于目前对沙特的威胁。萨达姆面对的是一个正处于革命狂热中的伊朗,而霍梅尼死后伊朗对外政策已趋于正常化,不再热衷于输出伊斯兰革命。而与什叶派人口占大多数的伊拉克不同,沙特的什叶派只占总人口的一成,即使在其聚居区东方省也只占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一,影响力有限。伊朗所实行的教法学家治国模式,对于基本与王室结为一体的沙特教法学家也难有太大的号召力。与伊朗相比,倒是穆兄会这样的大众型政治组织对沙特政体的威胁更大。
其二,目前沙伊两国的实力对比也不同于当年两伊之间的实力对比。萨达姆发动战争时抓住了伊朗革命后局势未稳,军队人心浮动,战斗力下降的时机,前期确实取得一定进展,但终因未能迅速击垮伊朗而陷入僵局。而目前伊朗的军事实力已是中东顶尖水平,更不可能靠突袭取胜。反观沙特,虽然武器装备先进,但士气涣散,论战斗力或许连两伊战争时的伊拉克军队都比不上。而沙特的西方盟友目前也更关注消灭IS而非遏制伊朗,沙特强行对伊朗开战的话也难以得到支援。所以综合考虑,沙伊直接交战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沙特还可以在其他国家挑起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冲突,迫使伊朗进行武装干涉,从而消耗伊朗的国力,一如当年北也门内战拖住纳赛尔。不过现在看来,反倒是沙特先在也门陷入泥潭。还要注意的是,中东的什叶派内部本来成分复杂,教派林立,并不统一。沙特激化教派矛盾的做法反而激起了所有什叶派的被压迫感,加强了他们的共同身份认同,降低了什叶派内部整合的难度。
另一种更为理想的情况是以色列重演一次巴比伦行动,空袭伊朗的重要军工设施,这样目前取得的和平成果毁于一旦,沙特则正好可以乱中取利。不过这必须得内塔尼亚胡配合才行。
⑹ 由于政府限制足协构成,最终造成该国被国际足联全球禁赛,请问这是哪个国家
北京时间11月23日晚间,国际足联本年度最严重的罚单下达,因为伊朗政府干涉本国足球事务,国际足联决定即日起,伊朗足球全球禁赛。全文编译如下:
由国际足联主席和来自六大足协的六个代表组成的国际足联紧急事务委员会,昨天(2006年11月22日)决定禁止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足协参加任何国际赛事,理由是该国政府干涉了本国足球事务,违反了国际足联条例第17款。
这个决定是在国际足联紧急事务委员会认为伊斯兰伊朗共和国在保持成员协会独立性方面违反了相关条例,该条例强调成员协会有独立作出决定的权利,也同时享有调整内部领导层的权利。
国际足联紧急事务委员会同时通过以下决定:
-由国际足联和亚洲足联任命一个伊朗足协重整委员会,
-针对现有的国际足联标准法案拟定一些新的条款
-在拟定的新的条款基础上,在国际足联和亚洲足联监督下,进行新的选举组织工作。
2006年8月,国际足联和亚洲足联给予伊朗足协下达通谍,要求后者在11月15日之前恢复选举主席达德坎的职位,并遵守国际足联条例法案中的相关条款。此外,国际足联和亚洲足联都依然明确的认同达德坎和其领导下成员在国际足联和亚洲足联中的职位,并认定他才是伊朗足协的合法主席。伊朗足协不为所动。
这项禁令只有在德黑兰的相关部门遵守并施行上述的重整路线之后才会解除。
⑺ 伊朗放弃核协议“红线”要求,5000万桶石油有望解禁伊朗为何妥协
伊朗放弃核协议“红线”要求,5000万桶石油有望解禁首先是因为伊朗可以通过输出对应的石油资源来赚取更多的收益,其次就是美国不会对一些重要的海峡进行封锁,再者就是伊朗考虑到对应的不良后果所以选择妥协,另外就是如果坚持一些错误的发展道路那么对于伊朗而言非常危险。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伊朗放弃核协议“红线”要求,5000万桶石油有望解禁,以及伊朗为何妥协。
一、因为伊朗可以通过输出对应的石油资源来赚取更多的收益
首先就是因为伊朗可以通过输出对应的石油资源来赚取更多的收益 ,对于伊朗而言国内有充足的石油资源可以释放到国际市场上面可以帮助很多的国家缓解对应的石油危机,并且降低对应的石油价格。
伊朗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的合作。
⑻ 伊朗为什么被美国制裁
伊朗被美国制裁的原因:
伊朗与美国发生了激烈冲突并长期对立,在美国政府眼中,伊朗是对国家恐怖主义最积极的支持者。
1995年4月30,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伊朗实施新一轮经济、贸易制裁,严禁美伊之间的一切投资和贸易行为,不许美国石油公司及其海外分公司进口伊朗石油。这意味着美国每年取消对伊朗3.26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停止购买30一40亿美元的伊朗石油。
(8)伊朗什么时候解除禁令扩展阅读:
世界各国的看法:
美国的做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
英国外交大臣金德就明确指出,美国正在采取的行动原则上是错误的,是将其国内法律延伸到国际社会,会造成西方盟友的分裂。
2017年9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最新旅游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单中。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将对伊朗实施最高级别的经济制裁。
⑼ 伊朗40年来,首次获准女性入体育场观赛,为何有这样的改变
伊朗自从1979年发生伊斯兰革命后,取消了对妇女的一切特权,禁止妇女,参加公共活动,更不允许妇女,参加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40年来,首次允许妇女进入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40年禁令被解除,这对伊朗妇女来说是一件大事。
伊朗面临国际体联和足联重重压力,国内妇女日益高涨参加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的压力,被迫解除禁令,有限度的允许妇女,进入体育场馆,观看体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