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获得北斗导航系统后,对导弹的打击能力提升多大
十倍百倍的提高,甚至可以说彻底摆脱了伊朗在面对美军威胁时无奈的局面。
伊朗导弹的是多,但对美军产生的威胁并不大。据说伊朗拥有数千枚各种型号的导弹,最远的导弹射程可达两三千公里,不仅能够威胁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还可以威胁到美国设在南欧地区的军事基地。
射程虽然远,伊朗导弹最大的问题是精度太低。
就拿射程达20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流星三来说吧,虽然以它的射程可以打到以色列,埃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地,但是这款导弹的精度只有140米。
所以,只要和这两大国保持友好关系,伊朗不用担心没粮食吃也不用担心缺少工业品,从而让美国的经济制裁破产。
Ⅱ 伊朗和北朝鲜的导弹技术谁更先进一些
伊朗的导弹有很多种来源。
如果说液体弹道导弹的话,朝鲜是伊朗的师父。伊朗的液态中程弹道导弹技术就是从朝鲜输入的,技术水平上比朝鲜低一截很正常。但是伊朗的工业基础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所以做出来的东西不见得比朝鲜的差。比较明显的表现就在于伊朗比朝鲜更早发射卫星,而且成功率高得多。尽管伊朗的火箭比朝鲜的小。
固体弹道导弹呢,伊朗有一部分技术是来自于中国的。伊朗的固体导弹明显和巴基斯坦同源,都是在中国的东风11或东风15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后从短程导弹放大,发展成中程导弹。原来伊朗在这方面是比朝鲜先进的,但是近几年朝鲜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超过伊朗了。之前一直都以为是伊朗和巴基斯坦用中国的导弹技术与朝鲜进行了交换,但是目前看俄罗斯这只黑手的嫌疑更大。
防空导弹,伊朗是山寨美国的标准1和霍克,朝鲜山寨的是俄罗斯的S300,目前看朝鲜技术更胜一筹。
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伊朗是中国教出来的,目前已经闯出名头来了,朝鲜是比不上的。朝鲜山寨的是俄罗斯的天王星,不知道搞得怎么样。
Ⅲ 用火箭改装远程导弹,以色列导弹技术超过伊朗吗
作为中东的一个弹丸小国,以色列被许多军事专家称为“中东军力强国”,以色列在坦克、无人机等领域非常强势,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弹道导弹了。以色列建国最初几年都在忙着解决生存问题,如今以色列在中东站稳脚跟后,可以着手发展弹道导弹技术了。
Ⅳ 美国伊朗在军事实力上有多大差距
美国在前段时间对伊朗着名将领苏莱曼尼进行斩首,引发了伊朗和美国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双方甚至差点大打出手。其实如果伊朗和美国真的打起来之后,伊朗还是吃亏的。之所以说伊朗和美国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伊朗实际上只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而美国则是国际性的大国。其次伊朗的军事实力和美国差距非常大,特别是海军和空军的实力。最后就是美国的经济实力也不是伊朗能够相比的,更何况美国在伊朗周围拥有大量的军事基地。
最后就是美国的经济实力也不是伊朗能够相比的,更何况美国在伊朗周围拥有大量的军事基地。基本上伊朗已经被美国进行了包围了,所以如果需要开战,美国随时可以利用这些军事基地形成对伊朗的封锁,而且可以将这些军事基地变成后勤保障基地。所以伊朗基本上无法和美国进行军事上的抗衡。
Ⅳ 伊朗的实际军事实力究竟如何
1月8日,是整个伊朗全国沸腾的一天,因为伊朗主动对美国位于伊拉克的空军基地发起打击,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欺负人,这次在伊朗民众眼中,美军对外发动战争的“邪恶空军基地”终于尝到了空袭的苦果。据统计,至少有15枚导弹在当天从伊朗升空,攻击美国的空军基地,那么胆敢挑衅美国的伊朗,实际军事实力究竟如何呢?
所以说,一个不想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美国三番两次反悔和制裁下,也会努力去研制核武器来防范美国,如果未来伊朗拥核,以特朗普政府为首的美国将要负起很大责任。
Ⅵ -中国的火箭技术先进还是欧盟的火箭技术先进-
中国火箭已经严重落后美欧日,你看看这个。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11月1日中国将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其进行中国第一次空间无人交会对接试验。国人在高兴的同时,不得不提的是中国还必须要发展更大推力的火箭才能在未来执行空间站建设任务。而在目前,中国火箭技术还大幅落后于世界主流水平。
中国航天事业尤其是运载火箭数十年来的成绩,在发展中国家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印度迄今为止研制使用的PSLV和GSLV火箭,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分别只有1.2吨和2吨,以运载能力衡量相当于中国20年前的水平。至于另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巴西,甚至没有一次成功的运载火箭发射。伊朗成功的发射了2颗卫星,但运载火箭的技术档次和运载能力尚不及中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水平。不过这个世界上的航天列强多数是发达国家,面对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中国运载火箭的技术和运载能力就要相形见绌了。
相比欧美日本中国运载火箭就要逊色得多,1997年首次发射成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仅有5.1吨,长征二号E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仅有9.2吨,与世界主流水平拉开了很大差距。
为了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航天部门展开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究,其中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2006年正式立项,计划2014年首次发射。长征五号火箭同样使用通用化、组合化和系列化设计,以50吨级YF-77氢氧发动机和120吨级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搭配组合,引入5米直径火箭箭体,设计方案覆盖了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6到14吨、近地轨道10到25吨的范围,最大运载能力达到了国外主流运载火箭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推力运载火箭技术也达到同步的水平。长征五号火箭尤其是发动机等各种技术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现实。
中国现有的长征二号、三号和四号运载火箭的第一级、第二级设计大同小异,其主发动机是20世纪60年始研制的YF-20发动机及其衍生版本,YF-20发动机推力仅有75吨左右,这是制约现有长征火箭运载能力的核心因素。中国火箭发动机技术上与其他航天强国的差距,要比运载火箭的差距更大。
中国火箭发动机技术全面落后
长征二号F火箭第一级就需要8台YF-20发动机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仅为8.6吨,为了实现比肩航天强国的运载能力,近地轨道运力25吨的长征五号B构型和同步转移轨道运力14吨的E构型第一级都要使用2台YF-77外加8台YF-100发动机,第一级发动机数量比现有长征二号F进一步增加。
拥有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航天强国新一代火箭则要强得多,美国重型德尔塔4使用了地面推力300吨的大推力氢氧发动机RS-68,整枚火箭只需要3台RS-68外加1台RL10B-2发动机,即可达到200千米圆轨道25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未获得订货的重型宇宙神5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9吨,它使用地面推力390吨的RD-180液氧煤油发动机,整枚火箭只需要3台RD-180和1台RD10A-4发动机。
国际空间站轨道运力达到21吨的欧洲航天局阿里安5ES火箭也仅需要1台火神2、2台固体助推器和1台上面级发动机,其中固体助推器推力约660吨提供了起飞的绝大部分推力。对比美欧航天强国,中国缺少大推力高比冲的氢氧发动机,缺少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大推力的固体发动机,长征五号的YF-77和YF-100发动机仍然存在推力偏小的问题,这导致火箭设计复杂化,将降低火箭的固有可靠性。国际空间站轨道运力达到21吨的欧洲航天局阿里安5ES火箭也仅需要1台火神2、2台固体助推器和1台上面级发动机,其中固体助推器推力约660吨提供了起飞的绝大部分推力。对比美欧航天强国,中国缺少大推力高比冲的氢氧发动机,缺少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大推力的固体发动机,长征五号的YF-77和YF-100发动机仍然存在推力偏小的问题,这导致火箭设计复杂化,将降低火箭的固有可靠性。
Ⅶ 伊朗火箭发射再次失败,其中究竟有何隐情
这已经是伊朗今年第二次发射失败了,有报道称伊朗这次火箭发射失败是为了找出幕后的特务,而且还真的找到了一位位居高层的特务人员。
所以伊朗情报技术部门很快可以计算出美国军方使用何种平台,在什么时候对该发射基地进行空中拍摄,这显然是里应外合的才能做到的。
Ⅷ 若不得不与美国开战,伊朗能表现的比伊拉克更好吗
也许会吧,毕竟地盘比伊拉克大得多,导弹起码得多飞一会儿,飞机得多加两脚油。
做几个数学题吧。
当年伊拉克打伊朗,基本上是个平手,两边基本都是1。后来美军暴揍伊拉克两次,美军那会儿能揍伊拉克啥样,基本就能揍伊朗啥样,这是1+1=2的问题。这些年,伊朗确实是在进步,但是美军也在进步,美军打伊拉克那会儿,可没F35,论进步,肯定是美国进步大,这也是1+1=2的问题。
差不多就是,以前伊朗和伊拉克持平,美国远强于伊拉克,而这些年过去了,美国进步又是远大于伊朗的进步。也就是说,美国军队和伊朗军队的差距,是远大于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的差距的。
另外说一句,伊朗一旦挨打,尤其打输了,下场可能会比伊拉克还惨,很可能连土地都得丢不少。北面的土耳其,势必得背后捅一刀,趁机捞点便宜,能占领点土地最好;那边的阿拉伯人,又是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肯定也是一群递刀的;伊朗那600万库尔德人会不会趁机独立?
伊朗内部,以及周边情况过于复杂,矛盾冲突会比伊拉克还多,面临的麻烦其实并不只是美国一家,还有自家的矛盾,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混乱之中,这些矛盾爆发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如果真的大规模爆发,伊朗很有可能变成下一个阿富汗,变成一个长期的,持续几十年的战场。
Ⅸ 中国火箭技术到底是怎样一个水平
和美国苏联类似,中国航天的运载火箭也源自弹道导弹项目,直至今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仍然和弹道导弹血脉相连。目前所用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中最早的长征二号火箭,其实就是中国第一种洲际弹道导弹东风五号导弹的衍生品。我国着名火箭专家龙乐豪曾指出,目前,运载火箭方面,现在美俄还是领先,其后是欧空局,日本应算第二阵营中的领先者,其后是中国。如单项排名,俄罗斯发动机水平是最高的,比如它的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水平相当高,氢氧发动机也不错。但运载火箭的综合能力方面,美国要强于俄火箭。日本运载火箭的单项技术和美俄差不多,但规模还不及。中国在火箭发动机技术上还需要继续努力。
第一批次生产的6枚东风五号洲际导弹中,前2枚用于弹道导弹测试称为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后4枚用于发射卫星改称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早期的东风五号导弹和长征二号火箭实际上仅有发射载荷的区别。20世纪80年代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和上海航天局继续改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90年代取得了全面的突破。为了满足发射大质量外国通信卫星的需求,研制了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CZ-2E),它可将9.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倾角28.5度的200千米高度圆轨道,1990年长征二号E火箭首次发射。长征二号F(CZ-2F)火箭在可靠性方面做了更多有益的探索。长征二号F火箭是中国按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原则设计的第一种运载火箭,从而成为中国可靠性指标最高的火箭。长征 二号F火箭设计中广泛使用了冗余设计和裕度设计。
中国航天事业尤其是运载火箭数十年来的成绩,在发展中国家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印度迄今为止研制使用的PSLV和GSLV火箭,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分别只有1.2吨和2吨,以运载能力衡量相当于中国20年前的水平。至于另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巴西,甚至没有一次成功的运载火箭发射。伊朗成功的发射了2颗卫星,但运载火箭的技术档次和运载能力尚不及中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水平。
不过这个世界上的航天列强多数是发达国家,面对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中国运载火箭的技术和运载能力就要相形见绌了。日本宇宙开发集团(NASDA)研制的H-II型运载火箭1994年首次发射,H-II火箭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10吨。由于H-II火箭发射成本高昂,宇宙开发集团转而研制新的H-IIA火箭,H-II火箭后来的连续失败加速了这一过程,2001年H-IIA火箭首次发射成功。H-IIA火箭使用模块化设计,通过捆绑不同的固体助推器覆盖主流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发射能力需求,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4到6吨不等。为了发射国际空间站所用的H-II火箭转移飞行器,日本进一步研制了H-IIB火箭,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了8吨,国际空间站轨道运载能力约16.5吨。相比之下中国运载火箭就要逊色得多,1997年首次发射成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仅有5.1吨,长征二号E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仅有9.2吨,与世界主流水平拉开了很大差距。为了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航天部门展开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究。最大运载能力达到了国外主流运载火箭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推力运载火箭技术也达到同步的水平。长征五号火箭尤其是发动机等各种技术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现实。
长征二号F火箭第一级就需要8台YF-20发动机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仅为8.6吨,为了实现比肩航天强国的运载能力,近地轨道运力25吨的长征五号B构型和同步转移轨道运力14吨的E构型第一级都要使用2台YF-77外加8台YF-100发动机,第一级发动机数量比现有长征二号F进一步增加。拥有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航天强国新一代火箭则要强得多,美国重型德尔塔4使用了地面推力300吨的大推力氢氧发动机RS-68,整枚火箭只需要3台RS-68外加1台RL10B-2发动机,即可达到200千米圆轨道25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未获得订货的重型宇宙神5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9吨。它使用地面推力390吨的RD-180液氧煤油发动机,整枚火箭只需要3台RD-180和1台RD10A-4发动机。国际空间站轨道运力达到21吨的欧洲航天局阿里安5ES火箭也仅需要1台火神2、2台固体助推器和1台上面级发动机,其中固体助推器推力约660吨提供了起飞的绝大部分推力。对比美欧航天强国,中国缺少大推力高比冲的氢氧发动机,缺少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大推力的固体发动机,长征五号的YF-77和YF-100发动机仍然存在推力偏小的问题,这导致火箭设计复杂化,将降低火箭的固有可靠性。
Ⅹ 伊朗军事实力到底如何呢
由于沙特炼油厂遇袭事件,国际社会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袭击制造者背后最大的“老板”--伊朗,尽管伊朗再三否认,但美国和盟友显然不肯放弃利用这一机会,美伊之间的争执日益激烈,已呈剑拔弩张之势。实际上,除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扼守波斯湾的地理优势、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伊朗自身的军事能力也不容小觑,使其能够与世界头号霸主叫板对抗。
综上所述,伊朗的军事能力在中东地区还是相当强悍的,虽然和世界大国还不能相提并论,但就其总体规模和水平来说,绝对是不可小觑的地区大国。正是伊朗拥有这样可观的实力,才有了敢于反抗霸权40年的底气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