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人质伊朗为什么最后怂了

伊朗人质伊朗为什么最后怂了

发布时间:2022-08-27 18:15:43

㈠ 伊朗人质危机的历史影响

2000年,人质及其家属尝试起诉伊朗,但因反恐法案而失败。起先,他们因伊朗未能为自己辩护而胜诉,但后来美国国务院害怕此事会影响国际关系而尝试将此案作一了结。最终,联邦法院法官裁定因为人质释放时达成的协议,人质不能再从伊朗政府那里获得其他补偿。
2005年6月,伊朗总统大选当选总统、前德黑兰市市长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被人质指认参与当年的人质劫持行动。对此,伊朗政府予以坚决否认。
伊朗人质危机体现了伊朗反美情绪的扩大以及国家化,美国对伊朗也是越来越记恨,从而继1979年伊朗革命后 再一次沉重打击了美国,使得美伊关系处于历史最低谷。 虽然至今有所回暖,但是双方仍然持续保留了长期的敌视意识、敌视心态,都有互相颠覆的计划和行为——虽然没引发两国全面爆发战争和公开化对立。

㈡ 为什么美国三角洲部队闻名遐迩,当年去伊朗解救人质却失败了

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的名号,可谓是如雷贯耳,在成立以来的四十多年里,这群反恐精英,几乎参加了美军在海外的所有军事行动。其故事还被拍成电影《黑鹰坠落》,可谓是战功赫赫,声名大震。

不过三角洲部队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高光,上世纪80年代初,在营救被伊朗扣押美国外交官人质的鹰爪行动中,三角洲部队的首秀就遭遇了惨败。


(三角洲队员在行动)

三、折戟鹰爪行动。

24日夜间,第一架MC-130载着全体营救人员及指挥官,前往沙漠一号地点,他们要迅速封锁周围地形,保证其它5架C-130随后安全着陆。

只是不走运的是,第一架飞机刚着陆,就碰上了一辆载有45名伊朗人的大巴车。为了防止泄密,美军只能将他们全部扣押为人质。可是很快又来了一辆油罐车,冲过了美军的封锁。三角洲队员不得不用火箭筒将其炸毁。不过最终6架MC-130均安全停在沙漠一号,等待RH-53D补给油料。

意外接踵而至,负责油料补给的8架海军RH-53D飞机,在起飞后两小时,其中两架,因为出现了故障返航,另外六架途中又遭遇了沙尘暴,能见度极低。加上为了保密飞机间不能无线电通讯,这些燃料补给机群足足迟到了90分钟。

六架RH-53D到来后,救援部队开始为直升机补充燃油,准备登机前往沙漠二号地点。这时,其中一架直升机报告液压出现问题,只能弃用。这样,直升机数量已经低于任务要求的最低数量6架。在不得已情况下,查尔斯上校只得请示总指挥沃特少将,经卡特总统同意后,取消了任务。

不过美军的厄运并没结束,一架RH-53D的螺旋桨,居然撞上了MC-130的尾翼,两架飞机迅速起火,引发燃料和弹药的巨大爆炸,8名美军和1名伊朗平民当场被炸死。

担心伊朗军队随时会来,惊魂未定的美军只能快速撤离,连八名战友的遗体都没有带走。这些遗体后来被伊朗人拖尸街头,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

可以看出,三角洲特种部队的首秀失败,暴露出当时的美军,缺乏专业的联合特种作战配合能力。所有参加任务的部队也五花八门,素质参差不齐,这就不难解释在任务执行中出现那么多的协同问题。

此次教训之后,美军随即组建了特种作战司令部,以及专为特种部队所配备的第160夜航团。随着特战体系日渐成熟,三角洲特种部队才成就了现在的战场传奇。

㈢ 1979年伊朗人质事件怎么解决的

1980年底,美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里根当选为新总统。他在竞选时就严厉谴责伊朗扣押人质的行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后很可能采取比卡特更为强硬的政策,如果在新总统上任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减少一些麻烦。

在这种形势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离开白宫之前解决人质问题。后来,美国与伊朗经多次接触,双方同意由阿尔及利亚出面调解。

美国立即派出一个秘密使团前往伊朗进行谈判,双方终于在1981年1月19日达成协议,持续一年多的人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1月20日,一架阿尔及利亚飞机载着被获释的人质离开德黑兰前往阿尔及利亚。

人质们立即飞往位于西德法兰克福的美国空军基地。前总统卡特以现总统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里接待了他们。在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事件汇报后,他们飞回华盛顿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仅仅是为这个国家对里根就职典礼的庆祝增添了一丝喜庆气氛。

(3)伊朗人质伊朗为什么最后怂了扩展阅读:

伊朗人质危机历史背景:

数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主要支持者。随着民主进程发展,1953年改革派穆罕默德·摩萨台当选上伊朗首相。在阿贾克斯行动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帮助巴列维国王和保守派发动政变推翻了摩萨台。

前后八位美国总统为巴列维国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用以换取伊朗的石油供应,以及在中东的战略存在。那些反对巴列维国王的人(因为他20世纪60年代早期曾许诺自由及改革,后却食言)对于美国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愤怒。

而巴列维国王及其亲信中饱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让国内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愤怒。社会及宗教人士的不满情绪汇合在一起,最终爆发了伊朗革命将巴列维推翻。1979年1月他流亡国外。

“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

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

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

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

美国曾想减少伊斯兰革命对自身的影响,并也曾尝试与伊朗的新政权建立关系。但是1979年10月,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

㈣ 伊朗人质危机的过程

伊朗人质危机或称伊朗人质事件。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国大使馆被占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的一次危机。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很多人至今仍认为,这场人质危机导致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连选失败。
1979年11月1日,新的伊朗领导人阿亚图拉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号召伊朗人民向美国和以色列示威。霍梅尼将美国政府称作“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
4月1日“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成立,巴列维王朝被彻底推翻。1979年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学生4000余人在霍梅尼的支持下,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将美国国旗撕下来,代之而挂上了写着“真主伟大”字样的白旗,最后将52名美国外交官扣押起来,作为要求美国交出巴列维的人质。
美国公开寻求与伊朗谈判。同时,他批准了一项代号为鹰爪行动的跨军种联合秘密营救行动。
任务落在“蓝光”突击队身上。这是赴越南作战的美军特种部队中训练有素的一支小分队。4月24日22时,美国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悄无声息停驻在伊朗附近平静的海面上。16名飞行员和180名突击队员,分别奔入早已检修完毕的8架直升机。
飞行途中,8架直升机中,有3架由于沙漠异常气候引发的沙尘暴等原因,无法保持正常飞行,先后离开飞机编队。而只剩下的5架直升机,是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完成营救任务的。卡特总统接到报告后,当即决定取消营救行动,命令所有的飞机和人员迅速撤离伊朗。然而更令“蓝光”突击队员狼狈不堪的是,撤离过程中,又发生了运输机和直升机相撞的事故。25日,美国政府第一次向新闻界公布了在伊朗进行了一次营救作战的消息,并且宣告作战行动失败。

㈤ 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㈥ 伊朗为何从美国的坚定盟友,变成了头号公敌

2000年的第二个十年刚刚过去,波斯湾上空战云密布。1月3日,美国无人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动空袭,打死伊朗革命卫队精英“圣城部队”指挥官、伊朗强大派系第二号人物卡西姆·苏莱马尼少将。西方媒体对此事评论说:“这不意味着战争,不导致战争,不制造战争风险。这就是战争本身。” 从西方国家的后花园到美国眼中的邪恶轴心 说起伊朗,美丽富饶的德黑兰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征服了欧、亚、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国,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此发表了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德黑兰宣言》。

同年10月,伊朗国王流亡美国。德黑兰的穆斯林群众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并拘留了使馆人员。历史称之为“伊朗人质危机”,两国正式断交。 然后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实行孤立和敌对的政策。 两伊战争期间,美国、苏联和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为推翻伊朗向伊拉克提供了大规模援助。911事件后,华盛顿说伊朗是“邪恶轴心”。

㈦ 伊朗人质危机如何解决的

1980年,美国同意解冻此前被冻结的伊朗80亿美元资产,并保证不就此事起诉伊朗,伊朗同意释放人质。1079年伊朗人质事件就此解决。
1980年7月27日巴列维国王逝世,9月两伊战争爆发。此后,伊朗变得越来越希望能够解决人质危机。
而在美国方面,卡特在11月的总统竞选中败给罗纳德·里根,大部分分析家认为其在人质危机中表现出的无能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有未经证实的传言说正是伊朗政府与里根的参谋团之间的非法交易,导致了人质释放时间的推迟。

因为后者非常不像见到“十月惊喜”,也就是在大选开始前出现会导致选票大量流向卡特的事件出现,例如人质被释放。(不过,奇怪的是现在“十月惊喜”这个词却是指防止人质释放的非法交易。)

大选后不久,即将离任的卡特政府在阿尔及利亚外交官阿布杜尔卡利姆·弗莱伯(Ablkarim Ghuraib)等中间人的帮助下开始与伊朗进行谈判。作为释放人质的交换条件,美国同意解冻此前被冻结80亿美元资产,并保证不就此事起诉伊朗。1981年1月20日,就在里根的总统就职典礼后几分钟,所有的人质被释放并交给美方。至此他们已被扣444天。

人质们立即飞往位于西德法兰克福的美国空军基地。前总统卡特以现总统里根特使的身分在那里接待了他们。在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事件汇报后,他们飞回华盛顿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仅仅是为这个国家对里根就职典礼的庆祝增添了一丝喜庆气氛。

㈧ 为什么米国当年在伊 朗人质危机的时候没有直接对伊宣战,而是在人质解救行动失败后同意了伊 朗的条件

伊朗人质危机是1979年
首先一个认识错误:米国当时还是一极称霸

其实英国早就衰落 从二战开始就已经衰落 沦为2流国家 可以说二战后整个欧洲都沦为2流国家 从三年后的1982年的马岛战争就能看出来一个曾经世界的霸主已经内外交困 经济上陷入“滞胀”被迫大幅削减军费 裁撤军舰

另外:英国从未作为一极在政治多极化的世界中存在过。首先 政治多极化是在冷战结束之后才出现的 1979年冷战没有结束 世界政治格局还是“两极世界”只有美国和苏联称得上是“一极称霸”

还有 西方民主国家对战争和人员的伤亡 尤其是平民的伤亡是非常敏感的 政府的权力由人民授予 除非当时英国的执政党想直接放弃下一届竞选。另外:宣战有用么?你去打谁?怎么打?作为英国,我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第一目的是营救人质。我宣战就是把人质至于危险之中 我与我的目的相违背啊!!政治上 逻辑上完全讲不通

记住:人质是人命!!是平民的人命!!!你懂么?生命的价值你懂么?学历史 不要老是想着打打打。打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战争的话费是最高的 产生的后果是最深远和持久的 是最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阅读全文

与伊朗人质伊朗为什么最后怂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股票承销商的盈利率是多少 浏览:137
怎么交英国的朋友说中文 浏览:280
被印尼移民局抓走了怎么办 浏览:493
中国山中寺庙建在哪里 浏览:867
为什么印度人生宝宝有三个头 浏览:744
印尼煤炭出口累加多少 浏览:819
百步亭中国mall怎么样 浏览:205
印尼签表怎么填 浏览:141
英国人义律是什么意思 浏览:493
为什么要空袭伊朗将军 浏览:564
伊朗汽油什么价 浏览:306
伊朗贫穷原因是什么 浏览:354
中国宣布向世卫组织捐了多少钱 浏览:410
人民币换印尼盾在哪里可以换 浏览:606
意大利奶粉生产日期怎么看 浏览:455
虱目鱼在印尼叫什么 浏览:699
什么手机能带到印尼 浏览:495
印尼核潜是怎么失踪的 浏览:144
印尼海啸为什么中国没事 浏览:866
狮虎为什么没进入印度 浏览: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