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两伊发动战争的幕后原因是什么
1980年4月1日,在巴格达穆斯坦西里亚大学举行的“世界经济讨论会”上,一名伊拉克籍的伊朗青年扔出一枚手榴弹,将出席会议的伊拉克总理阿齐兹炸伤,死伤数人。
萨达姆冒着大雨来到事发现场,发表了煽动战争的激励演讲。伊朗总统霍梅尼则针锋相对,这位上台后就神权治国,不仅要在伊朗搞伊斯兰革命,还要来个世界性的,伊拉克首当其冲,扬言“一直打到巴格达。”
萨达姆可是个硬派人物,1980年9月,他宣布废除1975年协议。9月22日,伊拉克10万大军以收复被占领土为由,从陆地到空中发起立体战争,占领了伊朗近20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两伊战争正式开始。
1988年,两伊战争也陷入了僵持局面。法国一家报纸将两伊比喻为“两个精疲力竭、旗鼓相当的拳击手,谁都无力击败对手”。
早在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五九八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此时,在联合国的多次调解下,两伊终于接受了五九八号决议,于1988年8月20日停火。
两伊战争是20世纪80年代伤亡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物资消耗和经济损失最大的一场战争。双方造成200多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8000亿美元,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给世界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⑵ 两伊战争的原因和影响(说简单点)
1.美国当时执行亲伊拉克,制裁伊朗.而苏联也公开支持伊拉克.目的;为得到伊拉克的石油和交通控制权,打击革命后的伊朗.
2.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国家。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两伊边界全长1 280千米,其中最南端以阿拉伯河为界。阿拉伯河对两伊来说都是重要的水道。两伊的大油田、大油港和主要炼油厂都集中在这条河的两岸。阿拉伯河还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两国在阿拉伯河的主权问题上长期存在争议。1975年3月两国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签订边界协定,规定这段边界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当时在伊拉克掌握实际权力的是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萨达姆·侯赛因,在伊朗当权的是国王礼萨·巴列维。但到了1978年,伊朗国内政局发生了极大变化,什叶派宗教人士发动的伊斯兰革命席卷全伊朗。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伊朗长达2 500年的君主制终结.)
3.宗教问题和政权问题.伊朗90%的居民系伊斯兰教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系伊斯兰教的什叶派。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
4.伊拉克对库尔德人态度实行双重标准,对内镇压库尔德人的非法分裂行为.对伊朗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
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在战争开端,伊拉克占据优势,但后来伊朗进入伊拉克领土,美国和苏联开始援助伊拉克,使战争陷入僵局.
从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近八年的战争使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伊朗死伤60多万,伊拉克死伤40多万。无家可归的难民超过300万。两国石油收入锐减和生产设施遭受的破坏损失超过5400多亿美元。估计两伊在这场战争中至少损失9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 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 000亿美元。
战后,美国在中东地位进一步巩固,而伊朗实力严重削弱.苏联在该地区影响力下降.在战争后期,美国介入战争,派军舰进入波斯湾.并空袭伊朗油轮和击沉击伤多艘伊朗军舰.而伊拉克空军飞机在1986年重创美军佩里级护卫舰"斯塔克"号,是一个伊拉克企图摆脱美国的信号.最终,伊拉克在战争结束不久进军科威特,导致海湾战争.
http://bk..com/view/16849.htm
⑶ 两伊战争伊朗为什么死人多
伊朗刚刚经历过伊斯兰革命国内局势仍然不稳定,例如伊朗左翼组织“伊朗人民圣战者”1981年六月与革命卫队在首都爆发了冲突,并于28日发动了恐怖袭击造成包括司法总监贝赫什提,总统拉贾伊以及6名内阁部长和70名伊朗议会议员死亡。同时支持前国王的军官仍未死心,在中部哈马丹省的军事基地发动叛乱,并从两伊对峙前线(胡齐斯坦)抽调了数十辆装甲车返回伊朗内陆,造成防线出现漏洞给伊拉克方面可乘之机。
边境地区的叛乱,伊朗地区的库尔德人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之后发现自己并未获得自治权,也发动了叛乱,由于两伊的敌对关系,伊拉克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伊朗库尔德人的武装活动,伊朗部分兵力被迫转入北方。
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的政治活动削弱了伊朗的军力。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开始对伊朗军队进行“整肃”,大量军官被清洗,刚成立的军队内部组织结构混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普遍作战素质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伊朗不得不采取大规模动员的人海战术进行迅速抵抗阻止伊拉克方面的推进。
因为国内局势的影响,伊朗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国内事务,并未注意到伊拉克方面的动作,在伊拉克方面短暂而迅速的行动面前伊朗方面猝不及防。
出现了所谓“叛徒”。“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在国内斗争中失败,被迫以政治难民的身份进入伊拉克领土,在萨达姆看来这是一个值得利用的好机会,二者一拍即合,由后者提供支持前者组成了所谓“伊朗解放军”与本国军队作战,并以前者掌权后将阿拉伯河主航道划归伊拉克为条件。这支“志愿军”在中路多次突入伊朗境内达数十公里。
最后一点是中后期的伊朗反攻。中后期伊朗开始重新启用一些巴列维前军官为前线提供支持,当伊朗试图夺回领土并突入伊拉克境内,但伊拉克方面却设置了大量静态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大多为苏式,虽然简陋但十分有效。其中地雷十分让人头疼,前国王能购买各种先进武器,但唯独没想到扫雷车,对伊朗方面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伊朗大多为山地地形,大规模坦克战也只能在胡齐斯坦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伊朗不得不采取“人工爆破”(踩地雷)的办法而造成了大量额外伤害。
⑷ 两伊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两伊战争是因为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才发生的。1971年9月22日出兵伊朗,战争爆发。战争初期,伊拉克得势,占领伊朗约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981年3月底,双方形成僵局。1982年4月,伊朗发动反攻,基本上收复全部失地。7月,伊朗军队越过边界,占领伊拉克境内的一些城镇和据点。10月,伊拉克遏制了伊朗的攻势,双方进入相持阶段。1984年4月起,战争向海峡水域和城市区扩展。
1987年7月20日,安理会通过结束两伊战争的598号决议。伊拉克宣布接受,伊朗则坚持应惩办战争祸首,要求萨达姆下台,拒绝接受。1988年初,伊拉克连续发动进攻,收复失地后于7月又进入伊朗境内。
1987年7月18日,伊朗改变以往强硬态度,宣布接受安理会的598号决议。8月20日,双方宣布停火。8月25日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双方开始直接谈判。至此,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
关于两伊战争的后果。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了化学武器。作为军事实力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战争中曾使用诸如苏式米格-25战机、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导弹等当时较为先进的武器;
但同发达国家主导的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别。例如,在战争中鲜有集群化坦克长距离突击作战,而一战中的堑壕战、人海攻击却颇为常见,甚至还出现了没有武装的平民在狂热的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
⑸ 两伊战争中双方损失如何
两伊战争中,伊朗亡35万人、伤70万人、被俘3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亡18万人、伤25万人、被俘5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约5400亿美元。
⑹ 伊朗这么强,为什么在两伊战争中表现这么烂
两伊战争总共打了8年的时间,最终,伊朗损失了40万军队,而伊拉克损失了20万军队,可以说,伊朗算是输了,那么,伊朗的国力要强于伊拉克,为何最终的损失是伊拉克的两倍呢?
结果,可想而知,在斋月攻势中,伊朗损失5万多人,而伊拉克仅仅损失6000多人,总之,伊朗的陆军在战斗中就是胡乱的冲锋,胡乱的瞎打,战术运用烂到极致,可以说,这是一场拿着先进武器的原始战争。
⑺ 两伊战争一边导弹狂袭,伊朗究竟有多死硬
近日伊朗和美国的纷争让全世界瞩目,美国发射导弹炸死了伊朗高级将领,导致伊朗清真寺挂上了“血旗”开始复仇行动。不过很多人其实对伊朗这个国家并不了解,也并不知道伊朗到底有何实力敢和美国人叫板。不过有一点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伊朗绝对是这个星球上,最死硬顽强的国家之一。
任何与伊朗为敌的国家,都很容易回忆起3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伤亡超过百万的两伊战争。
上图_ 飞毛腿导弹
这场闹剧一般的战争被称为“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一战”。一边是疯狂人海战术,另一边是袭城炸船(伊拉克为了阻拦伊朗出口石油用空军炸游轮)。两边对打不亦乐乎。然而当这场闹剧结束,双方发现留下的不仅仅是巨额债务,还有人民生活水平的空前倒退,无论是德黑兰还是巴格达,除了上百万具尸体和数百亿美金的债务。什么也没有得到。
希望历史永远不会重演,希望人民不要再顶着炮火 地雷和导弹,在战场上成为炮灰。
⑻ 两伊战争中的伤亡是多少
两伊战争中,伊朗亡35万人、伤70万人、被俘3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亡18万人、伤25万人、被俘5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约5400亿美元。
⑼ 两伊战争中,作战双方的伤亡情况是什么样的
两伊战争中,伊朗亡35万人、伤70万人、被俘3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亡18万人、伤25万人、被俘5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约5400亿美元。
在双方”袭船战”中,航行于海湾的各国油轮共546艘被击中,420名船员丧生。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地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
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略占上风,以至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⑽ 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起止时间持续多长时间
原因:两伊战争的起因纷繁复杂,既有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也有愈演愈烈的边境纠纷;既有两伊之间的内部矛盾,也有国际影响的推动作用;既有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仇恨,也和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个人问题有关。但总的来说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边境纠纷、宗教矛盾、民族仇恨。其中,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为边境纠纷。
从1980年至1988年,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两伊战争(Iran-Iraq War),在伊朗被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两伊战争--物资调配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从1980年至1988年,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西亚。历史上,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沙特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为这块有争议的河流,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不久,战局发生转变,1982年之后,伊朗侵占了伊拉克的领土,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战争长达8年,成为继越南战争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争。整个战争进程可分为: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第二阶段伊朗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伊拉克丧失战场主动权;第三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第四阶段伊拉克实施短暂的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
两伊战争实际上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消耗战。8年中,两国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总计达6000亿美元,交战双方人员伤亡148万人,被俘8万人。其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作战飞机约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军队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同时,非交战国也蒙受巨大损失,被击沉击毁船只90艘,击伤546艘,另有90艘被困于阿拉伯河,大部分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