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弯战争俩伊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
(1)、两伊战争的原因:
边界争端和宗教纠纷;
(2)、经过:
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到10月底,伊朗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机动。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伊朗阻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经过25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内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6月29日,其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
战争在伊拉克境内进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万军队,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发动猛烈进攻。经过多次拉锯战,至9月底伊朗军队控制了伊拉克境内面积约200多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动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巴格达造成威胁。伊拉克军队前后组织7次反击,将伊朗军队阻挡在边界一带。1983年2月以后,伊朗在中线和北线再次发动了一系列攻势。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线。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势基本停止。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在局部地区对伊朗军队发动一系列的小规模袭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1986年,两伊战争再度激烈。伊朗一反过去打消耗战的方针,力争速战速决。1986年2月初,伊朗出动9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代号为“曙光—8号”的攻势,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奥。与地面战场相呼应,1986年,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其中有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于19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和英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598号决议通过后,由于两伊积怨已久,在停火问题上立场各异,分歧较大,谁也不愿主动作出让步,因而联合国598号决议迟迟得不到贯彻落实。
1988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2-4月,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袭城战”。此后,在相持中,伊拉克渐渐占了上风,4月17日,伊拉克军队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经过两天激战,于18日下午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外国军事专家评论,这是“两伊战争的转折点”,它“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
(3)、结果:
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从1984年4月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战争转入长期消耗战。至1988年7月,伊朗所占伊拉克领土几乎全部丧失。
㈡ 伊拉克与伊朗为何在1984年的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1984年4月,伊拉克为了改变地面战场的被动局面,向伊朗的海上石油运输线发动了空中攻势,大批赴伊朗运输石油的外国油轮被击沉。伊朗随之采取报复行动,波斯湾袭船战全面展开和逐步升级。伊拉克海军远远不如伊朗海军,两伊战争爆发后不久,伊朗海军就封锁了阿拉伯河口,使船只不能进出伊拉克的惟一港口巴士拉。但伊拉克的石油除了海运外,还可以经过约旦、沙特阿拉伯、丰耳其的石油运输管道外运,海湾石油国家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由于僧恨伊朗革命,源源不断地用自己的石油美元来帮助伊拉克。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海军的袭船战的目标主要指向了前往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运输石油的油轮。
1987年伊朗海军在波斯湾航线上布雷,美国出动直升飞机扫雷,但成效甚微。
1987年4月,科威特租运3艘苏联油轮运油。5月,美国让科威特油轮统统挂上美国国旗,并把更多的美国军舰开人波斯湾。5月16日,一艘苏联轮船遭伊朗炮艇攻击,另一艘触雷。5月17日,美国导弹驱逐舰遭到一枚法国造的飞鱼式空对舰导弹的袭击,37人死亡,但发射这枚导弹的飞机不是伊朗而是伊拉克的。7月,改挂美国国旗并由美国军舰护航的科威特油轮触雷。美国以此为借口,从8月起在波斯湾大举开展针对伊朗的护航行动,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随后参加。
㈢ 伊朗暗地里多次袭击各国油轮,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制裁伊朗的石油出口。而且美国和其他的国家采取了联合制裁的方式。这让伊朗非常愤怒。所以他才会选择攻击很多国家的油轮这种报复性的手段。而且他多数攻击的都是和美国非常要好或者是美国盟友身份的国家的油轮,因为这样会给美国以及他的盟友提出了非常严厉的警告。因为美国的制裁使得伊朗它的经济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伊朗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醒美国不要做得太绝。
当然伊朗多次攻击其他国家的油轮并不会造成更猛烈的冲突。因为现在双方都在尽力保持克制,而且谁也承受不了战争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压力。所以到最后可能会重新回到谈判桌上解决。但是无法得到一个根本的解决,因为这属于地缘政治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无解的答案。
㈣ 伊朗海军司令称将进行军事演习,为何只调集17,000艘船
很明显,伊朗海军司令称将进行军事演习,还要调动17000艘船是不可能的,先不说伊朗有没有这么多船,即便是真的有,全部调用,连海面都填平了,还怎么进行军事演习。所以说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伊朗海军司令称将进行军事演习,还要调动17000艘船是不可能的,伊朗根本没有能力调动那么多艘船。只会让人们感觉这是在“夸海口”罢了,而且伊朗海军也过于夸大了。
㈤ 彭佩奥说伊朗海域两艘油轮被袭击,百分百是伊朗干的,这个说法可信吗
这个说法还是可信的。伊朗完全是有目的来袭击油轮。一方面伊朗越来越对美国的袭击不满意,另一方面美国对于伊朗的袭击也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来反对美国对于伊朗的制裁。油轮的袭击对于伊朗来说是很有可能的。
如今已经有了很多的证据表明油轮的袭击就是因为伊朗的袭击。此次的袭击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沙特的油田遭遇了袭击,如果油轮遭遇袭击的话,国际的油价也会因此涨价,获益的肯定是伊朗。
㈥ 1988年美国和伊朗交火事件
【历史解密】1988年美国军舰击落伊朗客机内幕
“轰隆”“轰隆”两声响,两枚“标准—2”防空导弹从美国“文森斯”号导弹巡洋舰射入空中。“打中了!”“直接命中!”“飞机坠落了!”巡洋舰上响起美国海军的一片欢呼声。突然,“文森斯”号巡洋舰了望员喊了一句:“糟了,目标不象是F-14战斗机。”
导弹击中的目标确实不是F-14战斗机,而是从伊朗的阿巴斯港飞往阿联酋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客机。导弹响处,机毁人亡,655次班机上的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1988年7月3日发生在伊朗水域上的一起重大空难事故。那么,美国军舰为什么要针对伊朗目标进行打击?一架大型客机怎么会被美军误认为是体积小得多的战斗机?这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这起灾难事件最终又是怎样收场的呢?
1988年7月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当地时间上午10时47分,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航班从阿巴斯港机场起飞,准备飞往阿联酋的迪拜机场。这架民航客机是欧洲空中客车A300型,机长是穆尔辛?礼萨扬,他是一位拥有7,000小时飞行经验的资深机师。飞机上除了16名机组人员外,还有274名乘客。
655航班起飞后,飞机由阿巴斯港机场塔台指挥开启应答器,向海湾前进。飞行航线是惯常编定的琥珀59空中走廊,航程200英里,直线飞往迪拜机场,航程总计只有28分钟。因为距离短,飞机采用简单的飞行模式,先爬升至4300米,巡航片刻后在迪拜降落。
当地时间上午10时55分,655次航班正飞行在海湾南部地区上空,其航线正好与美国海军“文森斯”号巡洋舰的航线相交叉,而让人诧异的是,“文森斯”号巡洋舰此时竟然处在伊朗领海内。就在此时,悲剧发生了,在伊朗客机距“文森斯”号约14公里时,“文森斯”号突然发射了两枚“标准——2型”防空导弹,其中一枚直接命中655次客机机翼,飞机随即起火,坠落于大海之中,机上290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其中还包括六十几名12岁以下的儿童。
消息一经传开,举世皆惊。人们在震惊之余不禁追问,美国军舰为什么要击落伊朗民航客机?两国究竟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美国是不是有意击落伊朗客机的呢?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前,美国与伊朗巴列维王朝关系密切。1979年发生的“伊斯兰革命”结束了巴列维王朝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号召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而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从此,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
1979年11月4日,伊朗数百名穆斯林学生攻占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把其中的60余人扣为人质,以迫使美国把前国王巴列维引渡到伊朗,并且归还在美国的伊朗资产。一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国人质才获释离开伊朗。
在此期间的1980年4月7日,美伊断交。断交后,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美国都对伊朗实施遏制和孤立政策,从此,两国关系处于严重的敌对状态。
1988年,正处于两伊战争期间,海湾局势异常紧张。美军于1987年7月决定派军舰去海湾护航后,多次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军事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先是1987年中,伊朗用导弹击中美国油轮和挂美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多嫂,美军则随后进行报复,击沉伊登陆舰一艘、采油平台两座。
1988年4月,美军一艘护卫舰触雷,造成19名官兵受伤,美国军舰随即摧毁伊朗两座采油平台、击沉击伤伊朗军舰6艘。因此袭击客机事发生前,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另有消息说,在客机被击落前,美军海湾部队曾得到情报称,伊朗空军F-14战斗机正在海湾地区加强活动,可能要对美军采取行动。由此看来,不能排除美国故意击落伊朗民航客机的可能性。
那么,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为什么会出现在伊朗海域呢?
2012年,美国《新闻周刊》披露了这起灾难事件的有关内幕。
1988年7月3日,当地时间6时33分,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舰长威尔.罗杰斯,接到正驶过海峡西面入口的美国海军“蒙哥马利”号护卫舰报告,6艘伊朗革命卫队炮舰离开海岛基地。罗杰斯随即下令“文森斯”号巡洋舰进入作战状态,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向伊朗炮舰接近。
据美国海军后来提供的官方说法,“蒙哥马利”号护卫舰当时发现13艘伊朗炮舰。据说,其中几艘正围着一艘名叫“斯托瓦尔”号的利比里亚油轮转。
“蒙哥马利”号护卫舰又报告:利比里亚油轮附近发出5到7声爆炸声。听到这些神秘爆炸声的报告后,设在巴林的美国舰队指挥部立即与“文森斯”号巡洋舰联系,中东联合特遣队司令安东尼.莱斯少将命令“文森斯”号巡洋舰前去支援“蒙哥马利”号护卫舰。
“文森斯”号巡洋舰上一架“海鹰”式直升机奉命出击,20分钟后飞到伊朗炮舰上空盘旋。直升机驾驶员马克.科利尔发现,伊朗炮舰正围着一艘德国货轮转,没有射击,只是一般的骚扰。
这时,美伊两国军舰都已进入阿曼海域。阿曼海岸警备队通过无线电命令伊朗革命卫队炮舰返航,并希望美国的“文森斯”号巡洋舰也离开。文森斯号和伊朗炮艇随后被一艘阿曼军舰驱逐。当时,美国军舰赛茨号和蒙哥马利号都在附近。
此时,美军巴林指挥部的水面战斗指挥官理乍得.麦肯纳上校回到指挥中心,看到“文森斯”号巡洋舰越过他命令的位置40海里,即将进入伊朗领海,非常吃惊。他很恼火,问舰长罗杰斯搞什么名堂。罗杰斯回答称,在支援“海鹰”式直升机,追击伊朗炮艇,还说通讯联络出了故障。
随后,“海鹰”式直升机机长罗杰.赫夫报告,直升机受攻击,正在逃避。罗杰斯当即命令“文森斯”号巡洋舰加速前进。
在东北200海里处的阿曼湾口,美国“福雷斯特尔”号航空母舰指挥官莱顿.史密斯获悉“海鹰”式直升机受攻击以及“文森斯”号巡洋舰正在追踪进攻者的消息后,命令两架F-14战斗机和两架A-7攻击机出击。
刚好在10时45分时,伊朗的阿巴斯港机场控制塔宣布,有一架民航班机准备起飞,目的地是阿联酋的迪拜。殊不知,两周一次往返于伊朗阿巴斯港和迪拜之间的伊朗民航班机的航线正好处于“文森斯”号巡洋舰的上空。
此时,“文森斯”号巡洋舰的雷达也测到阿巴斯港机场有飞机起飞的信号。阿巴斯港机场是军民两用机场,从该机场飞往海湾的飞机自然就成了美国海军舰艇的“假想敌”。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文森斯”号巡洋舰负责观测雷达的安德森上士想弄清飞机究竟是军用飞机还是民航客机,结果得到了是民航客机的判断信号,但他在海湾民航班次时刻表上却漏看了655次航班。安德森对战友约翰.里奇说,雷达预测的讯号可能是伊朗的美制F-14战斗机。这话被他的上司佐契尔上尉听到,佐契尔立即向上级汇报了这个情况。
当伊朗飞机距离“文森斯”号巡洋舰约11海里时,舰长罗杰斯伸手按了发射“标准-2”型导弹的指示按钮。于是,从“文森斯”号巡洋舰发射的两枚“标准-2”型导弹相继向目标射去。30秒钟以后,第一枚导弹击中了飞机,290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葬身大海。
就在“文森斯”号巡洋舰发出一片欢呼声的同时,附近的“蒙哥马利”号护卫舰的水兵却目瞪口呆,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什么F-14战斗机,而是民航机庞大的机翼掉进了海里。
“文森斯”号巡洋舰此时也察觉情况不妙,官兵们一个个都惊呆了。舰上死一般沉寂。罗杰斯只好下令巡洋舰驶离伊朗水域。
那么,对这次误击事件,美国方面有什么样的解释?他们的解释又是否站得住脚呢?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当天下午1时30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威廉.克劳告诉记者,发生了很糟糕的事情,但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据“文森斯”号巡洋舰舰长罗杰斯向他报告,伊朗民航班机偏离商业航线,无视“文森斯”号巡洋舰一再警告,高速向“文森斯”号巡洋舰飞去。罗杰斯是为保护军舰才向飞机开火的。
随后,克劳任命中央司令部负责中东作战行动的海军少将威廉.福格蒂调查此事。一段时间后,福格蒂提交了调查报告。
报告中说,文森斯号尝试联络正在接近中的飞机但失败,他们四次使用了军用航空紧急频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紧急频道。但这个说法很难说得通,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民航飞机一般都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频道,是不会使用紧急频道的。
这份报告还声称,文森斯号错误地把伊朗客机当成了一架攻击战机,是因为客机起飞的阿巴斯港机场,除了服务商用民航机外,也用作伊朗F-14战机的基地。而空客A300的飞行剖面类似于F-14雄猫式战斗机,于是,文森斯巡洋舰上的雷达操控员把民航客机当成了战斗机。
但是,这一说法显然难以令人信服。A300型客机是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大型宽体客机,翼展44米,机长54米,机高16.62米;而F-14则是一种双座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最大翼展不到20米,机长只有19米,机高不到5米。从外形和体积上来说,二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A300与F-14相比是一个庞然大物,怎么会弄错?
再从速度上来说,A300虽然是喷气式客机,但其飞行速度最大在每小时640公里左右,而F-14是美国研制的第三代先进战斗机,其最大平飞速度可达每小时2490公里。因此,对于拥有宙斯盾系统的美国现代化导弹巡洋舰“文森斯”号来说,“误认为”的说法显然太牵强了。
最关键的是,威廉.福格蒂的调查报告还掩盖了一个事实真相,他在地图上把当时“文森斯”号巡洋舰的位置标在远离伊朗水域的地方。而事实上,当时该舰已经侵入了伊朗领海。
灾难发生后,伊朗人民在等待美国的道歉。但令人诧异的是,伊朗人民没有等来道歉和赔偿,等来的仅仅是一句“遗憾”!
时至今日,美国对于当年击落伊朗客机仍旧拒绝认错、拒绝负责、拒绝道歉。
美国政府在伊朗航空公司655号班机空难后发出照会,对人命损失表示遗憾;却从来不认错、不负责、不道歉。美国政府官方甚至继续指责伊朗的敌意行动造成这次事件。
面对全世界的指责和质疑,里根决定派当时的副总统乔治.布什在联合国大会上为美国辩解。7月14日,老布什在联大的讲话中辩解说,击落事件属战时事故,“文森斯”号巡洋舰当时是赶去保护受到伊朗袭击的一艘商船的。而在1988年8月2日老布什向共和党领导人发言时提到“我绝不会为美国道歉,永远都不会!我不管美国干了什么,我不理会什么事件真相!”
因为美国的这一态度,美国政府饱受指责。《新闻周刊》记者约翰?巴里和罗杰?查尔斯在1992年7月13日的报导中写道,舰长罗杰斯行动时无视后果,缺少应有的谨慎。同时他还指责美国政府掩盖事件真相。
就连美国海军自己都在自我嘲讽。文森斯号船员和其他美国海军船员为文森斯号起了个绰号“机械战舰”,这个名字来自科幻电影《机械战警》,除了因为文森斯号巡洋舰配备宙斯盾系统,也因为舰长罗杰斯被视为具有攻击倾向。
那么,这起误击事件真的是由罗杰斯的个人攻击倾向导致的吗?
事发当天在附近海域的美国赛茨号护卫舰是由大卫?卡尔森舰长指挥的。卡尔森指责说,摧毁客机“标志着文森斯号舰长罗杰斯有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种倾向在四个星期前就已经显露出来”。
卡尔森指的是6月2日发生的事件,那天罗杰斯指挥文森斯号过度抵近一艘伊朗军舰,而这艘舰艇正在合法执行搜寻散装货轮的任务。
而在击落民航客机当天,罗杰斯派出一架直升机飞到一只小型伊朗船只的2至3英里范围内,不理会交战规则中要求保持4英里距离的规定,并向数只小型伊朗炮舰开火。
卡尔森评论这些事件说“为什么要一艘宙斯盾舰出去射击小艇?这不是聪明的做法。”当罗杰斯向上级指挥官报告说,他将要把飞机击落时,卡尔森当时像受雷击般惊呆了,他跟旁边的人说:“为什么?他究竟要干什么?”
在麻省理工学院2004年春季制作的“文森斯号事件”投影片报告中,认为罗杰斯舰长出于自己的意思把文森斯号向东北前进50英里。当时,美军水面战斗指挥官麦肯纳上校指令罗杰斯退回去,但文森斯号直升机机师马克?科利尔一直跟随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终于交火。
文森斯号随即加入到混战中,他驶向伊朗多艘炮艇,但找不到一个清晰目标。而且伊朗炮艇当时不过是在本国水域内缓慢绕圈。虽然各种信息表明文森斯号已经犯了错,但罗杰斯仍然报告美军指挥部,说:伊朗炮艇在加速并且怀有敌意,并最终,向民航客机发射了导弹。
事件发生后3年,威廉?克劳海军上将在美国一档电视节目中承认,文森斯号发射导弹时在伊朗水域内,与之前的海军声明相反。
1996年2月22日,美国答应支付6180万美元,作为对248名遇难伊朗人的赔偿,但美国没有为被击落客机支付任何赔偿。这是双方同意的和解,以撤消伊朗1989年在国际法院向美国提出的起诉。美国明确标明这笔赔偿为特惠金,不肯承认要对事件负责或负有法律责任。
㈦ 伊朗油轮遭导弹袭击爆炸,这次袭击是谁发动的
据国内媒体11日报道,伊朗石油公司声称,该公司的一艘油轮当天在红海遭遇导弹攻击,油轮剧烈爆炸。事件当时,这艘伊朗油轮位于距离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约97公里的红海海域,船体至少被两枚导弹击中后发生爆炸,船体受到严重损伤。
现在伊朗的油轮也遭到了袭击,因此不进行报复是不可能的。中东目前的局势可以说是一团糟。就在几天前,当美军决定从叙利亚撤军时,土耳其立即对库尔德武装部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导致库尔德部队进行反击。
㈧ 美国真的和伊朗开战了今天看百度上居然有人说击沉了15艘军舰!
还没有开战,一旦开战绝对是世界头条啊,伊朗没有那个实力,千万不要正面挑衅美国,美国早就想拿伊朗开刀了,美国航母一动用,伊朗就改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