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霍尔木兹海峡主航道宽多少米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吉巴勒角与伊朗拉里斯坦之间,是世界“石油宝库”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惟一通道。长约150千米,宽55~95千米。一般水深60~90米,平均水深70米。主航道宽3.3千米,最浅水深50米,可通航大型舰船。
㈡ 霍尔木兹海峡属于哪个国家
霍尔木兹海峡不属于哪个国家,是国际水域。
因为海峡的大部分水域虽然都在伊朗12海里领海线之内,但国际海洋法的附录规定,海峡航道仍属于国际水域,而不是伊朗的内水。
所以霍尔木兹海峡不属于那个国家,是国际水域。
霍尔木兹海峡北岸是伊朗,南岸是阿曼,海峡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的大岛格什姆岛,北方的霍尔木兹岛等,皆是伊朗的岛屿 。南部属阿拉伯人为主体民族的阿曼国。所以霍尔木兹海峡属于伊朗和阿曼。
(2)伊朗海峡叫什么航道扩展阅读:
霍尔木兹海峡虽然不属于哪个国家,但是伊朗称霍尔木兹海峡在其完全控制之下
伊朗革命卫队海军司令阿里·法达维说,霍尔木兹海峡在伊朗武装力量的完全控制之下。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法达维在对革命卫队官兵讲话时说,伊朗完全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他说,美国和以色列明白,如果它们对伊朗采取任何敌对行为,它们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法达维说,伊朗有能力完全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该地区的安全属于所有国家,如果伊朗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各国都甭想独享该地区的安全。只要伊朗利益未受损,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但若美国想破坏该地区的安全,所有国家都将遭殃。
法达维表示,美国对伊朗军力知之甚少,伊朗导弹能力已大幅提高,美国不敢在波斯湾地区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因此才试图利用制裁迫使伊朗屈服。他说,在波斯湾地区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将证明西方国家非常愚蠢,伊朗武装部队已准备好应对任何威胁和军事攻击。
㈢ 石油海峡是哪个海峡
石油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中东地区的重要石油产地波斯湾和阿曼湾的狭窄海峡,亦是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的唯一水道。海峡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峡南岸是阿曼,海峡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一大岛叫格什姆岛,北方有霍尔木兹岛等,皆是伊朗的岛屿。南部属阿拉伯人为主体民族的阿曼国。
霍尔木兹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16世纪初葡萄牙帝国开始入侵该地区,其后成为英国、荷兰、法国、俄国等争夺的重要目标。
交通要塞: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南部之间,形似人字型,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东西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38.9公里;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
作为通往海湾地区的一条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水域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航道。每天,数以百万桶计的石油都要通过这条航道运往世界各地。
作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卡塔尔每年需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向亚洲和欧洲等国出口3100万吨液化天然气。而海湾地区产油国90%以上的原油都需要通过这条航道向外出口。
㈣ 全球着名的海峡运河是什么(8个)
世界重要海峡及运河1、马六甲海峡 在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之间,有一条细长的水道,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海,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沟通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海上交通纽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马六甲海峡,因沿岸的马六甲古城而得名。
2、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 印度洋西北部边缘海,又名阿拉伯湾,通称海湾。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长约990公里,宽56~338公里。面积24万平方公里。水深:伊朗一侧大部深于80米,阿拉伯半岛一侧一般浅于35米,湾口处最深达110米。湾内有众多岛屿,大都为珊瑚岛。湾底与沿岸为世界上石油蕴藏最多的地区之一。淡水绝大部分来自西北面的阿拉伯河与卡仑河。因蒸发量超过注入量,故西北部盐度(38-41‰)仍比东南海口(37-38‰)高。西北部水温 16-32℃,东南部24-32℃。自古为海上交通要道。沿海居民从事航海、商业、渔业与采珍珠业者较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的石油主要经波斯湾外运,海湾地区为世界最大石油产地和供应地,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所产石油,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宝库”之称。) "世界油库的阀门"。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源出波斯语,意即"光明之神")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南部之间,形似人字型,东西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48.3公里;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浅处10.5米,最深处219米。海峡中多岛屿、礁石和浅滩。西接波斯湾,东连阿曼湾,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霍尔木兹海峡自古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特别在海湾地区成为世界石油宝库之后,每天有400万吨石油通过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约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是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所以霍尔木兹海峡被人们称为"海上石油通道的咽喉","世界油库的阀门"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
3、直布罗陀海峡 "西方海上的生命线"。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与非洲大陆西北角之间,北岸为西班牙的直布罗陀(现被英国占领),南岸为摩洛哥,直布罗陀海峡全长约90公里。两岸山势雄伟,景色优美。海峡西宽东窄,最窄处的西班牙的马罗基罗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间仅13公里,海峡东端介于直布罗陀市和阿尔霍山之间;中段介于马基罗和锡雷斯之间,宽22公里;其西面入峡处最宽,介于特拉法尔加角和斯帕特尔之间,宽43公里。东深西浅,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唯一水道,西欧、北欧各国进口的原油、原料及出口的工业品绝大部分要通过这里。因此,人们将其称作"西方海上的生命线"。 4、土耳其海峡因其位于土耳其境内,故称为土耳其海峡;又因其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故又称为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位于土耳其的亚洲部分与欧洲部分的领士之间,故又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黑海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又叫伊斯坦布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土耳其内海)以及位于爱琴海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达达尼尔海峡(又叫恰纳卡莱海峡)。 5、白令海峡 位于亚洲东北部楚科奇半岛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半岛之间(白令海峡是位于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之间的海峡),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水上通道,也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北连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南接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白令海峡长约60千米,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的狭窄和水浅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间深层水的交换。海峡水道中心线既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还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6、曼德海峡 "世界战略的心脏"。曼德海峡和亚丁湾相连,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是红海的南大门。海峡长50千米,宽26~32千米,水深30~323米,呈西北一东南走向。曼德海峡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被西方人称之为"世界战略的心脏"。
苏伊士运河着名的国际通航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全长约163公里。这条运河允许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从英国的伦敦港或法国的马赛港到印度的孟买港作一次航行,经苏伊士运河比绕好望角可分别缩短全航程的43%和56%。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通过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实现运输。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之一。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苏伊士运河从1859年开凿到1869年竣工。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利润。 7、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是隔离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海峡。其最狭窄的地域为多佛尔海峡,多佛尔隔海与法国加莱相望。 在英国和法国之间,“拉芒什海峡”属于“英吉利海峡”的一部分。长560km,平均宽为180km。西通大西洋,东北经多佛尔海峡连北海,是国际航运要道。潮差较大,有丰富的潮汐动力资源,也是重要的渔场,历史上曾在此发生多次军事冲突和海战。英吉利海峡是大西洋的一部分,位于英格兰与法国之间,西南最宽达240公里﹔东北最窄处直线距离33.8公里,即从英国的多佛尔到达法国的加来,多佛尔到加来这部分海峡是英国海峡协会认可的横渡区域。多佛尔到加来的距离虽然不到渤海海峡的1/3,然而,其难度并不是单纯以距离衡量的。英吉利海峡的平均水温13.6摄氏度。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战略地位重要。国际航运量很大,目前每年通过该海峡的船舶达12万艘之多,居世界各海峡之冠。历史上由于它对西、北欧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人们把这两个海峡的水道称为“银色的航道”。 8、朝鲜海峡 沟通日本海和东海、黄海的重要航道。位于北太平洋西缘,朝鲜半岛东南与日本-九州岛、本州岛之间。从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0千米,宽约180千米。峡底地形缓倾,水深大多为50~150米,最大水深228米。海峡中对马岛把水域分为东西两大水道,西水道即狭义的朝鲜海峡,宽约67千米,平均水深95米。东水道宽约98千米,平均水深约50米。海峡两端开敞,航路通畅。两岸为沉降型海岸,岸线曲折、岛屿林立、多良港海湾。朝鲜海峡有对马暖流从西南向东北通过流入日本海,也是东海海水输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海峡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干冷的西北和西风,风力大、海浪高,气温较低,降水稀少,成为干季;夏季多西南和南风,不仅带来丰富的降雨(年雨量1400~2200毫米,集中在6~9月),而且利于海雾生成(3~7月是雾季,5~7月雾最多)。海峡表面水温冬季10~15℃,夏季23~28℃。盐度冬季34.0~34.6,夏季31.5~32.5。渔产丰富,釜山、长崎、福冈为渔港。其交通、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9、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以1578年首先到此的英国人名字命名,位于南美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长300公里,宽900~950公里,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4750米。海峡两侧气压差12毫巴,促使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相对湿暖的气流南北交换。南极辐合带在南纬60°附近通过海峡中部,东风环流和西风环流在此汇合。表层水温冬季为0.5~3.0°C,浮冰可漂浮至南美南端;夏季为3.0~5.5°C,无浮冰。表层水富含磷酸盐、硝酸盐和硅酸盐,自北向南递增。这里是世界上已知的营养盐丰富,有利于生物生长的海区之一。 10、麦哲伦海峡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和火地岛、克拉伦斯岛、圣伊内斯岛之间。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长约563km,宽3.3~32km,海峡内寒冷多雾,并多大风暴,是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巴拿马运河通航前,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1520年为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首先通过,因此而得名。东连:大西洋,西通太平洋,东西长580千米,南北宽3.3~33千米。海峡被中部的弗罗厄得角分成东西两段。西段海峡曲折狭窄,入口处宽度 48千米,最窄处仅 3.3 千米,水深较深,最深处达1170米。两侧岩岸陡峭、高耸入云,每到冬季,巨大冰川悬挂在岩壁上,景象十分壮观,每逢崩落的冰块掉入海中,会发出雷鸣般巨响并威胁船只航行。东段开阔水浅,主航道最浅处只有20米,两岸是绿草如茵的草原景观,海峡处于南纬50多度的西风带,强劲而饱含水汽的西风不仅给海峡地区带来低温、多雨和浓雾,而且造成大风、急浪,是世界闻名的猛烈风浪海峡,不利于航运发展,但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前,是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间的重要航道。 巴拿马运河 位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横穿巴拿马地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运河和海上交通捷径,它比绕行南美洲缩短了一万多公里的航程,对美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被美国视为"地峡生命线"。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宽150米至304米。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设有6座船闸。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可以通航76000吨级的轮船。
㈤ 全球所有海峡的名称
1.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同火地岛等岛屿之间。在巴拿马运河开航前,为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海上要道。该海峡由在西班牙供职的葡萄牙探险家费尔南多.麦哲伦在首次环球航行时,于1520年发现并率队通过。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发现,便将此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2.德雷克海峡:在南美洲南端与南设德兰群岛之间的深水道,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1577年~1580年英国人德雷克率领英国探险队环球航行时通过此海峡,后海峡因此得名。
3.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与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两国之间,是沟通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唯一海上通道。公元711年摩尔人伍麦叶王朝的军官塔里哥率7000人渡海攻打西班牙,塔里哥亲率军队强行登陆,并站在今直布罗陀一岩壁上指挥作战,大胜10万西班牙军队。塔里哥下令在该处修建城堡,并将此登陆处命名为“杰贝勒塔里哥”,阿拉伯语意为“塔里哥山”,英译名为直布罗陀。后古城之名也就成了海峡之名。
4.英吉利海峡:法国称为拉芒什海峡,位于大西泽东部的英国和法国之间,因海峡东窄西宽,如同衣袖,故名。而英语中英吉利的意思为“英格兰的(海峡)”,因其位于大不列颠岛英格兰东南,故名。
5.多佛尔海峡:法语名为加来海峡。在英吉利海峡东部,介于英法两国之间。多佛尔海峡得名于流经海港城市多佛尔的同名河流。多佛尔在威尔士语中和爱尔兰语中均为“水流”之意。
6.莫桑比克海峡:在印度洋南部偏西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上的莫桑比克之间,海峡名称即源于莫桑比克国家的名字。莫桑比克在斯瓦希利语中为“光明来到”之意,充分表达了莫桑比克人民热爱自由和独立,并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愿望。
7.土耳其海峡:又称黑海海峡。因其位于土有其境内,故称为土耳其海峡;又因其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故又称为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位于土耳其的亚洲部分与欧洲部分的领士之间,故又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黑海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以及位于爱琴海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达达尼尔海峡。
8.曼德海峡: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的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是红海和印度洋之间的唯一水上通道。曼德海峡名称全译为巴布.厄申.曼德,阿拉伯语中巴布意为:“门”,曼德意为“流泪”,全意即“流泪之门”。因为这里海峡水道窄,风浪大,水流急,暗礁险滩多,航行困难,故帆船到此常倾覆,使航海者心惊胆寒,再加上听到两岸悬崖间风啸凄历的可怕声音,常常催人泪下。
9.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端与伊朗之间,是波斯湾出入印度洋的水上要道,又是海湾石油航运出口的必经之路。海峡中有霍尔木兹岛,公元1100年阿拉伯人在岛上建立霍尔木兹王国,海峡因此而得名。霍尔木兹系萨桑王朝第四任国王的名字,在波斯语中意为“光明之神”。
10.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东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西北连安达曼海,东南接南中国海,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海上航道。马来半岛上一个古代城堡,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称满刺加、麻六甲、马拉甲,海峡因此而得名。其城名马六甲,源于梵语,意为“大的岛屿”,而实际马六甲城所在的只是一个大的半岛。
11.台湾海峡:位于台湾岛和中国大陆福建之间,因台湾岛而得名。明朝中叶前,原安平地方有一土着民族叫“台窝湾”,其发音接近闽语“大员”、“大湾”、“台员”,后经官府正式命名为“台湾”。
12.白令海峡:位于亚洲东北部楚科奇半岛和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半岛之间,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水上通道。公元1728年,丹麦航海家维图斯.白令奉彼得一世之命,为查明亚洲和北美洲大陆在北方是否相连接,白令乘船从堪察加河口出发,抵达北纬67°18’处,证实亚洲和北美洲大陆并不相连,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发现,后人以他的名字将亚洲、北美洲之间的海峡命名为白令海峡。
㈥ 伊朗霍尔木兹海峡地理位置..
霍尔木兹海峡
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南部之间。国际石油运输通道。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形似人字型,东西长约150千米,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浅处10.5米,最深处219米。海峡中多岛屿、礁石和浅滩。海峡地处副热带,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表层水温年平均为26.6℃,最热月(8月)达31.6℃,最冷月 (2月)为21.8℃。高温、干燥增强了海水蒸发,而年降水量只300毫米,结果增大了海峡内海水盐度,达37~38,波斯湾盐度达38~41。海峡和波斯湾盐度大于阿曼湾,产生了海水密度梯度,引发阿曼湾盐度较小的海水通过海峡表层流向波斯湾,而波斯湾盐度较大海水通过海峡底层流向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自古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特别在海湾地区成为世界石油宝库之后,每天有400万吨石油通过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约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是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被称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
该海峡的得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公元1100年阿拉伯人在海峡中的霍尔木兹岛上建立了霍尔木兹王国,海峡由此得名。另一种说法是,霍尔木兹岛是波斯萨桑王朝第四位国王的名字,“霍尔木兹”在波斯语中意为“光明之神”。还有一种说法是,远在古希腊时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派大将霍尔木兹雅率舰队出没于此,并在海峡中的一个无名岛上停泊。后来为了纪念这位舰队统帅,便把他的名字“霍尔木兹雅”作为海峡和那个无名岛的名字。以后,这个马其顿人的名字慢慢阿拉伯化,变成了今日的“霍尔木兹”。此外,也有人认为“霍尔木兹”一名来源于葡萄牙人。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后,发现这一带贸易兴隆,用葡语秒之为ORMUCHO,意为这里金子多,后来ormucho就演变为海峡名。
㈦ 伊朗能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吗
霍尔木兹海峡(Hormuz Strait)位于亚洲西南部,介于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海湾(伊朗人称之为波斯湾,阿拉伯人称之为阿拉伯湾),呈人字形。由于它是海湾与印度洋之间的必经之地,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海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合计承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60%的供应量,因而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称之为“石油海峡”。
盐度洋流
由于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结果增大了海峡内海水盐度,达37~38‰,波斯湾盐度达38~41‰。
海峡数据
海峡东西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48.3公里;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 水深70米,最浅处10.5米,最深处219米。
交通枢纽
霍尔木兹海峡
国际石油运输通道——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
交通要塞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南部之间,形似人字型,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东西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38.9公里;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作为通往海湾地区的一条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水域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航道。每天,数以百万桶计的石油都要通过这条航道运往世界各地。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霍尔木兹海峡承担着全球近40%石油的出口供应。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艘油轮进出海峡。在美国能源信息署就估计,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的原油每天可达1340万桶。除此以外,大约每天还有200万桶其他的原油产品需要通过该航道运输,包括燃油、液化天然气等等。 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掐住世界经济的命脉,这无疑是伊朗对抗美国的最大筹码。如果伊朗封锁海峡,无疑会给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沉重的打击。
从伊军自身防御的角度上看,霍尔木兹海峡是通往伊朗内陆的主要屏障。强大的岸基火力是伊朗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利器,海峡的特点适合以陆制海,伊朗海军及革命卫队即使不出动舰艇,只依托岸防火力就可对海峡形成三面威胁。如果在水上作战,依据霍尔木兹海峡的地理特点,狭小的水域限制了大型军舰的威力,因此伊朗可充分发挥海军舰艇小、灵活的特点,采取群狼战术攻击敌方大型舰船。
霍尔木兹海峡狭长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伊朗
㈧ 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地位
国际石油运输通道——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
霍尔木兹海峡自古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特别在海湾地区成为世界石油宝库之后,平均每8~10分钟就有1艘海轮驶过海峡,该海峡是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部,介入阿曼的穆桑达姆半岛和伊朗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波斯湾(简称海湾,阿拉伯人称阿拉伯湾)。由于它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因此有“海湾的咽喉”之称。
阿曼的穆桑代姆半岛突出于海峡水域,海峡呈弯弓形状。海峡连波斯湾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岛西侧的谢赫、马苏德角向北延伸至伊朗海岸以南的亨加姆岛为界;接阿曼湾的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岛东侧的代巴角延伸至伊朗海岸的达马盖山为界。海峡中分布着格什姆岛、霍尔木兹岛、亨加姆岛(属伊朗)和赛拉迈岛、埃奈姆岛、穆桑代姆岛(属阿曼)等。海峡不经常涨潮,这主要与波斯湾口形状有关。自古以来,霍尔木兹海峡就是交通、战略要地。16世纪初葡萄牙开始入侵,其后成为英国、荷兰、法国、俄国等争夺的重要目标,现仍为霸权主义者所觊觎。
复杂的海峡环境使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成为可能
首先,这个海峡内有很多岛屿、暗礁和浅滩,安全航道只有几公里宽,平均深度不足30米,使得巨型油轮和重型军舰通行时必须异常小心。实践证明,这里并不适合大型舰只的快速展开,但是利用岸基火力和导弹却能轻易控制海峡,利用水面布雷和沉船设障的方法也能有效地阻塞航道。2007年1月发生的美国核潜艇与日本油轮相撞事件,就是生动的例证。
其次,伊朗在海峡北岸部署了重兵,设置了包括射程达360公里的近百枚反舰导弹和短程弹道导弹阵地,百余艘各型船只在海峡附近游弋。同时,伊朗空军又拥有美俄两国现役主力型号战机,具有较强的突击力。一旦伊朗遭到西方国家的军事打击,便可以随时切断霍尔木兹海峡向西方的石油通行。
另外,历史原因迫使伊朗同波斯湾其他国家难以尽弃前嫌,从而可能限制其他国家的石油输出。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建立起共和国后的伊朗引起了周围国家的警觉。历经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后,虽然海湾局势已趋于缓和,但曾经的旧怨给伊朗在处理海峡问题时造成了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南部之间,形似人字型,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东西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38.9公里;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作为通往海湾地区的一条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水域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航道。每天,数以百万桶计的石油都要通过这条航道运往世界各地。
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霍尔木兹海峡承担着全球近40%石油的出口供应。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艘油轮进出海峡。在美国能源信息署就估计,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的原油每天可达1340万桶。除此以外,大约每天还有200万桶其他的原油产品需要通过该航道运输,包括燃油、液化天然气等等。
作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卡塔尔每年需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向亚洲和欧洲等国出口3100万吨液化天然气。而海湾地区产油国90%以上的原油都需要通过这条航道向外出口。而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预计,到2020年,每天由霍尔木兹海峡经过的原油将翻倍,达到每天3000万桶至4000万桶。不仅如此,霍尔木兹海峡对于美国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除去原油因素,美军还必须依靠霍尔木兹海峡向伊拉克以及其他海湾地区国家输送武器弹药和部队供给。 因此,美军中央司令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障海湾地区原油和能源供应渠道的畅通。 霍尔木兹海峡正扼波斯湾出口,是盛产石油的波斯湾的门户,在战略上和航运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个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这些产油国除了伊拉克和伊朗外,还有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和沙特阿拉伯,它们共同负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的60%的供应量。每天都有近200条油轮运载这些国家的大约2000万桶的原油通过海峡。由于它是油船来往的重要通道,它一旦被切断,西方经济就会遇到致命威胁,因此,它被视为西方国家的“生命线”也历来是帝国主义列强企图控制的重要目标。
国际石油运输通道。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 美军航母群2007年05月23日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日间集训。美国海军当天就在伊朗海岸线展示了其军事力量。载有大约1.7万人的9艘美军军舰当天进入海湾,举行罕见的日间集训。美国海军官员说,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日间集训。与此同时,伊朗地面部队从22日上午开始的为期3天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正在伊朗南部的法尔斯省进行。美军航母群进入霍尔木兹海峡。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巴拉迪向安理会提交伊朗核问题进展报告。报告称,伊朗不仅没有在联合国安理会第1747号决议要求的最后期限前停止铀浓缩,反而扩大了核活动。海湾局势一时风云再起。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1.“见证世界最强大军舰”
格林尼治时间2007年05月23日3点55分(北京时间2007年05月23日上午11时55分),由“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和“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引领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穿过霍尔木兹海峡。同时,“好人里察”号攻击舰及其自有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也紧随其后,后者包括载有1.7万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和水手的登陆舰。美国海军官员说,美军没有提前通报伊朗方面这次行动。他们还表示,派遣第二艘航母是最后才拍板决定的,但没有详述理由。在穿越霍尔木兹海峡前,舰艇编队指挥、美国海军少将凯文·奎因在斯坦尼斯号航母上称,作为很早制订的计划的一部分,这些军舰穿越海峡后将进行军演,此举是为打消邻近国家疑虑,确信美国将“保证地区安全”。“一直存在国家或非国家团伙封锁一条国际海峡的危险,尤其是针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危险。”奎因说。美军舰队还在行进途中发布一份公开声明,呼吁所有船员“见证这些世界最强大的军舰”。为了不引起注意,大多数美军军舰通常选择在夜间穿越海峡,也很少如此大规模行动。
2.伊朗演习地面防御
就在美国舰队穿过霍尔木兹海峡的同时,伊朗地面部队从2007年05月22日上午开始的为期3天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正在伊朗南部的法尔斯省热烈进行。伊朗军队地面部队副指挥官穆罕默迪说,举行此次军事演习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西南部城市霍拉姆沙赫尔解放25周年,参加军演的人员主要是来自17所地面部队军事院校的学员和教官。穆罕默迪说,军演将演练地面部队多种战术,包括地面防御和反直升机空降行动等。此外,反直升机武器、肩扛式导弹发射器和多种穿甲武器等新式国产武器也在军演中使用。伊朗陆军司令达德拉斯准将在演习时表示,伊朗武装部队已经作好抵抗外来侵略的准备,以维护本国的领土完整。1982年5月24日,伊朗宣布取得两伊战争中的最大胜利之一,就是成功收复被伊拉克军队占领一年多的霍拉姆沙赫尔。 由于它是海湾与印度洋之间的必经之地,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海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合计承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60%的供应量,因而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称之为“石油海峡”。在海湾地区成为世界石油宝库之后,每天有400万吨石油通过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约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是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被称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
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掐住世界经济的命脉,这无疑是伊朗对抗美国的最大筹码。如果伊朗封锁海峡,无疑会给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沉重的打击。
从伊军自身防御的角度上看,霍尔木兹海峡是通往伊朗内陆的主要屏障。强大的岸基火力是伊朗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利器,海峡的特点适合以陆制海,伊朗海军及革命卫队即使不出动舰艇,只依托岸防火力就可对海峡形成三面威胁。如果在水上作战,依据霍尔木兹海峡的地理特点,狭小的水域限制了大型军舰的威力,因此伊朗可充分发挥海军舰艇小、灵活的特点,采取群狼战术攻击敌方大型舰船。
2012年当地时间11月4日伊朗革命卫队在波斯湾地区启用了一处新的海军基地。伊朗军方称,这个新的基地将加强伊朗海军在波斯湾地区的力量,意在加强对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
㈨ 霍尔姆斯海峡有多宽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南部之间,形似人字型,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东西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38.9公里;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作为通往海湾地区的一条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水域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航道。
㈩ 石油海峡指的是沟通什么湾和什么湾的海峡
石油海峡即霍尔木兹海峡,连接的是波斯湾和阿曼湾。
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中东地区的重要石油产地波斯湾和阿曼湾的狭窄海峡,亦是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的唯一水道。
海峡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峡南岸是阿曼,海峡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一大岛叫格什姆岛,北方有霍尔木兹岛等,皆是伊朗的岛屿。南部属阿拉伯人为主体民族的阿曼国。
霍尔木兹海峡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16世纪初葡萄牙帝国开始入侵该地区,其后成为英国、荷兰、法国、俄国等争夺的重要目标。
作为当今全球最为繁忙的水道之一,霍尔木兹海峡又被称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每年有大量的石油从这里运出,因此霍尔木兹海峡被誉为西方的“海上生命线”、“世界油阀”、“石油海峡”。
(10)伊朗海峡叫什么航道扩展阅读:
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地位: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南部之间,形似人字型,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东西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38.9公里;
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作为通往海湾地区的一条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水域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航道。每天,数以百万桶计的石油都要通过这条航道运往世界各地。
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霍尔木兹海峡承担着全球近40%石油的出口供应。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艘油轮进出海峡。
在美国能源信息署就估计,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的原油每天可达1340万桶。除此以外,大约每天还有200万桶其他的原油产品需要通过该航道运输,包括燃油、液化天然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