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高原为什么可以发展农业

伊朗高原为什么可以发展农业

发布时间:2022-08-06 13:53:16

❶ 伊朗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1. 地广人稀,租金低

  2. 气候条件适宜牧草生长

  3. 水源条件好

  4. 生产历史悠久

❷ 伊朗的农业主要特征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2001年3月)。但由于地处高原,沙漠面积较大,气候干燥,供应不足。农业主要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水平较低,粮食不能自给,自给率为84%。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农业产值约合9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3%,比上年度增长13%。

可耕地520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30%,已耕地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水浇地700万公顷,水稻田56万公顷。牧场面积9000万公顷,森林1270万公顷。牧场和森林的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6.9%和11%。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需进口约 30%的食品。1997年牛羊肉产量72万吨,禽肉71.2万吨,禽蛋47万吨,奶489.5万吨。

近几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小 麦 1195.5 867.3 700.0

大 麦 330.1 199.9 199.9

稻 米 277.1 234.8 234.8

甜 菜 197.0 223.6 223.5

棉 籽 46.0 44.1 43.0

茶 叶 6.0 8.0 8.0

开心果 31.4 13.1 20.0

❸ 干旱的伊朗高原为何能孕育辉煌的波斯文明

波斯帝国作为公元前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其龙兴之地“伊朗高原”却是一块相当干旱崎岖的土地,其人口承载力显然不能与大河流域的诸文明相比,然而伊朗高原却有很强的防御性,有利于波斯人的内部整合和制度经济建设,厚积薄发,并养育波斯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可见这块“荒漠”并不那么简单。

占据伊朗高原意味着对东西两边都具有很强的地理优势,无论是长期扎根于此的波斯人、外来的希腊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要想建立庞大的帝国都不能缺少伊朗高原这一重要基地。如果将伊朗以西的西亚低地视为地中海世界,那么伊朗可能才是亚欧大陆陆上的最重要枢纽。

❹ 伊朗高原为什么气候

亚热带大陆性(草原)和沙漠气候。
绝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大陆性草原和沙漠气候,冬夏温差大、雨量少,水源大都来自高山降水。河、湖两岸零星散布的绿洲是高原主要人口聚居地,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生产小麦、甜菜、葡萄和绵羊。农业、居民点、交通线受地形与水源的限制,大部集中在山麓地带与山谷中。中等高度山地为夏季牧场。地处南亚、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波斯湾、阿拉伯半岛、高加索、里海、中亚与帕米尔高原之间,古代为众多文化中心所怀抱,近代又处在国际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伊朗高原是由于阿拉伯版块与欧亚大陆版块碰撞之后形成的多折山脉带地形。伊朗高原是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降水稀少,寒暑变化剧烈,温度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很大。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荒漠,但可以放牧。有水的绿洲可以种植小麦、棉花。有煤、铁、铅、锌、铜等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近代仍为国际交通要冲。

❺ 伊朗高原的形成原因

伊朗高原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版块碰撞之后形成的多折山脉带地形。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近代仍为国际交通要冲。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荒漠,但可以放牧。有水的绿洲可以种植小麦、棉花。有煤、铁、铅、锌、铜等矿。河、湖两岸零星散布的绿洲是高原主要人口聚居地,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生产小麦、甜菜、葡萄和绵羊。 农业、居民点、交通线受地形与水源的限制,大部集中在山麓地带与山谷中。中等高度山地为夏季牧场。

❻ 伊朗高原是什么气候

西亚的伊朗高原,地处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 伊朗高原
气候 ,干旱气候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或因有山地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又兼这里地处亚热带,故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半干旱气候属于由干旱气候向其他气候的过渡类型。这里的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伊朗东部和内地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寒暑变化剧烈,夏热,冬冷多风,内地形成大片的草原、沙漠和盐沼。西部山地区受地中海式气候影响,年平均降水量达500毫米以上,东部沙漠地区减少到100毫米左右,沿里海一带年平均降水量达1000毫米以上,炎热潮湿,可生长亚热带植物。

❼ 伊朗高原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

伊朗高原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这里位于亚洲西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旱少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伊朗高原大面积地区发展畜牧业,一些水源相对充足的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

❽ 列举各国各类农业地域类型

根据农牧业结构、栽培或饲养方法、农业投入、技术水平、商品率、专业化程度等,全世界可划分为四大类型,细分为12个类型。

自给传统农业类型 有以下五个:

游牧型 天然牧场为主要饲料基地,以饲养绵羊、山羊、牛为主,还有马、骆驼、驴等。以放牧为中心,逐水草而居,随季节更换牧场。经营粗放,单位面积的载畜量与单位面积产量低,且产量不稳定。投入少,设备简陋,属自给自足牧业,商品率低。多居住移动式房屋,如蒙古包等。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带:①干燥半干燥草原地带,包括蒙古高原、中亚、西亚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区。②高山、高原地带,如中国青藏高原、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等;③北极寒冷地带,如爱斯基摩人的狩猎、采集、渔业属之。

绿州农业型 多以种植业为主,多种植小麦、杂粮、棉花和果菜等(如枣椰)。利用地下水或泉水发展的灌溉农业,以坎儿井为典型代表。传统的经营方式,但较为集约化。主要分布在干燥、半干燥地区内的绿洲地带,西亚的两河流域,中国的新疆与甘肃的西北部,伊朗高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的上、中游,撒哈拉沙漠地区等。

迁移农业型 (亦称“补钉农业”)放火烧山,辟为旱田。以种植杂粮等粮食作物为主。原始经营方式,不施肥,以木棒、刀为工具,俗称“刀耕火种”,十分粗放,过两年土地肥力消耗殆尽则迁移他处,易地再焚烧林木后再耕种。单位面积产量极低,且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东南亚各国的山区,非洲中部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等。

亚洲传统农业型 亚洲分为水田农业与旱田农业两种类型。水田农业是亚洲农业最典型的代表类型。以种植水稻为主,轮作较少,多水稻专业化生产。一般经营规模较小,小农个体经营为主。从发展水平又可分两个类型区:①集约型。主要指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精耕细作,劳动力与物力投入多,现代化水平较高,一年可两熟,多则三熟,平均每公顷水稻产量高达6~7吨;②粗放型。主要指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现代化水平较低,经营较粗放,每公顷产量只有2~3吨。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季风区。这里高温多雨,雨热同季,水田率高,开发历史悠久,是世界稻谷的主要生产区与出口区。

旱田农业型 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有玉米、小麦、高粱、粟等,经济作物种类多,如棉花、麻类、烟草、甘蔗、花生和大豆等。多以种植业为主,农牧结合,饲养牛、马、猪及家禽等。经营较粗放,多为小农个体经营,产量不够稳定,商品率低。多分布在水田区的边缘或外围地区,以中国的华北、东北地区,印度的德干高原,恒河中上游及日本的北海道地区为代表。

商品化农业类型 有以下四个:

混合农业型 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种植谷物(以麦类为主)、薯类、甜菜和饲料作物。广泛实行轮作,并多饲养肉牛、猪等。农业投入多,集约化经营,单位规模大,商品率高。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洲的温带、寒温带地区,气候冷凉湿润。现代化水平较高的西欧、南欧(意大利波河流域)和北美洲,相对水平较低的巴尔干半岛各国。

酪农型 (或称产奶区)即乳用畜牧业区。种植业与畜牧业紧密结合,以种植饲料作物和养奶牛为主。发展成饲料牧草型奶牛业。农业投入多,经营规模大,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发达。近年饲养品种有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增加猪、禽),是世界农业发达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温带湿润地区。以北欧丹麦,西欧的荷兰、瑞士,北美洲五大湖沿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北岛最为集中。在大城市近郊多以鲜乳为主,远离消费中心的以乳制品为主。与混合农业相比,一是乳用畜牧业专业率高;二是集约化水平高。

地中海式农业型 以栽培桔柑、葡萄、油橄榄、柠檬等地中海水果驰名。夏干季节发展灌溉,利用冬雨种植小麦。一般农业投入较多,专业化率与商品率较高。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区,以南欧最为发达,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

园艺农业型 以种植蔬菜、水果和花卉观赏植物为主。精耕细作,经营规模不大,属多劳、多肥、多设施、多投入、多收益农业。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大城市与城市带的近郊区,以及运输条件方便的远郊区,与输送园艺、空运农业相结合,如荷兰花卉园艺世界闻名,日本 高冷地农业(属远郊区)等。

企业化大农业类型 有以下三个:

企业谷物农业型 以种植谷物为主,冬、春小麦为中心,有与玉米或其他麦类轮作的。经营规模较大,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大。二次大战后初期,一般每户平均拥有耕地90公顷,80年代以来,其规模扩大一倍。属现代化水平、专业化程度、商品率、劳动生产率与收益都高的农业地域类型。产业革命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为解决食粮问题,而以大量生产小麦的企业化谷物大农场迅速发展起来。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湿润地区,以北美洲(西经100°以西)的中西部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区、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为代表。

企业畜牧业型 饲养肉牛与绵羊为主,并有少量麦类与牧草种植。经营规模大,草场放牧,在屠宰前进行饲料育肥。商品率高,效益高。在产业革命后,随着世界肉、毛、皮市场需要量猛增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西部,拉丁美洲的巴西高原东部,阿根廷的潘帕斯和巴塔尼亚地区,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新西兰,以及南非等半干燥地区,是世界牛肉、羊毛的重要生产区和出口基地。

种植园农业型 仲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生产天然橡胶、甘蔗、咖啡、可可、椰子、油粽、茶、香蕉、棉花、烟草、西撒尔麻等。为近代出现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在产业革命后,对工业原料、饮料、食品需要量与品种增加,在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亚非拉地区后,他们利用各地区、各国自然条件的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强迫形成的。多为单一经营,以资本主义大农场为主。生产技术较高,产品基本上供出口,商品率高。还有些当地居民或华侨经营的小农场。主要分布在世界热带雨林区,全年高温多雨,年均温在20~28℃,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排水良好的山麓缓坡地带。南北半球的20°以内区域,以东南亚、南亚、中美洲和西非洲最为集中。

合作化(集团化)农业类型 从土地占有关系和经营组织系统划分为独立地域类型区。指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后,土地收归国有,大的农业基础设施由国家投资建设。小的由集体或个人备置。建有国营农场和各种形式的合作单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了农业生产承包制度、效益显着

❾ 两河流域纬度低,但为什么伊朗高原不是热带沙漠气候

两河流域位于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及低纬信风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终年炎热干旱,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发展畜牧业, 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可以利用两河发展灌溉农业,不过容易引发次生盐渍化, 导致绿洲区土地荒漠

❿ 伊朗高原在哪

西亚中部高原。包括高原本身及四周山地。占有伊朗大部,东部在阿富汗,东南部属巴基斯坦。位于帕米尔高原和亚美尼亚高原之间,北邻里海、图兰低地和兴都库什山脉、科彼特山脉与厄尔布尔士山脉;南滨波斯湾、阿曼湾和阿拉伯海;东 伊朗高原缘有基尔塔尔山脉与苏莱曼山脉;西南缘是扎格罗斯山脉,南部有莫克兰山脉。各山都很高峻,山脉与谷地交错排列。为一四周环山的闭塞式山间高原。包括伊朗全部及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地区。东西长2500千米,南北宽1500千米,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内部地势起伏不大,海拔1000~1500米,多山间盆地,其间盐沼、荒漠广布。高原内部有卡维尔、卢特与雷吉斯坦三个荒漠。绝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大陆性草原和沙漠气候,冬夏温差大、雨量少,水源大都来自高山降水。河、湖两岸零星散布的绿洲是高原主要人口聚居地,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生产小麦、甜菜、葡萄和绵羊。农业、居民点、交通线受地形与水源的限制,大部集中在山麓地带与山谷中。中等高度山地为夏季牧场。地处南亚、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波斯湾、阿拉伯半岛、高加索、里海、中亚与帕米尔高原之间,古代为众多文化中心所怀抱,近代又处在国际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伊朗高原是由于阿拉伯版块与欧亚大陆版块碰撞之后形成的多折山脉带地形。伊朗高原是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降水稀少,寒暑变化剧烈,温度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很大。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荒漠,但可以放牧。有水的绿洲可以种植小麦、棉花。有煤、铁、铅、锌、铜等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近代仍为国际交通要冲。

阅读全文

与伊朗高原为什么可以发展农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缅甸与越南的民工工资哪个低 浏览:731
越南轴承多少钱一个 浏览:635
为什么要限制伊朗核 浏览:311
印度伊布替尼仿制药多少钱 浏览:220
越南有哪些苏制武器 浏览:18
意大利fax怎么读 浏览:767
越南人喜欢中国什么青菜 浏览:303
想做燕窝生意印尼哪里有 浏览:383
煮熟的意大利面什么颜色 浏览:990
螺旋意大利面怎么炒好吃窍门 浏览:922
汽车为什么出口不到越南 浏览:975
甘肃人在伊朗干什么工作 浏览:333
去伊朗女人准备什么 浏览:188
伊朗有多少国家支持 浏览:958
中国四大名面是什么 浏览:930
英国陆地怎么画 浏览:400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生论文什么时间交 浏览:993
伊斯兰自由大学在伊朗怎么样 浏览:392
中俄为什么不向伊朗卖武器 浏览:886
北斗导航和伊朗导弹哪个好用 浏览: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