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艘货轮在地中海遭爆炸物袭击,官方对此有何说明
伊朗国家电视台当天援引该航运公司发言人的话报道说,这艘从伊朗前往欧洲的货轮10日在地中海国际水域航行时遭爆炸物袭击,爆炸处起火但很快被扑灭,船体部分受损,没有船员伤亡。在对受损处进行评估和维修后,这艘货轮将继续航行。
B. 桑吉轮搜救者顶着89度高温在船上搜寻情形如何
十多天前的一个晚上,长江口外海域,一艘油船和一艘散货船意外相撞,油船桑吉轮随即起火燃烧并且持续剧烈燃爆,海面上火光、毒烟和油污四处弥漫。桑吉轮上装载了11.13万吨凝析油。凝析油也就是天然汽油,极其易燃易爆,燃烧之后还会分解产生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等有毒的烟雾。和以往那些海上事故不同,运载十几万吨凝析油的油轮起火爆燃,在世界海难救援史上没有先例,而且事故地点风大浪急,又远离海岸,怎么实施救援,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从撞船到“桑吉”轮沉没,这八天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整个事件还是要从2018年1月6日的那个晚上说起。当晚,首先发现两艘商船碰撞起火的是正行驶在返港途中的中国渔船——浙岱渔03187船的船员。
撞船事故发生以后,装载了10多万吨凝析油的“桑吉”号油轮发生剧烈燃烧,瞬间化为一片火海。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到了求救信号。确定了撞船的位置后,中国派出包括专业救助船、海事执法船奔赴事故现场进行援救,同时协调过往商船、以及周边的数艘中国籍渔船赶往现场参与搜救。
浙岱渔03187船的船长郑磊说:“遇到这样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救的,只是我遇上了。”
在距离两艘相撞船舶不到一海里的海面上搜寻几圈后,渔民们发现并救起了“长峰水晶”轮全部21名船员。但是“桑吉”轮因为正在猛烈燃烧,事故现场一片火海,烟雾浓重,并不断发生燃爆,渔船无法靠近。
2018年1月7日凌晨4时左右,第一艘专业的救助船 “东海救101”轮到达事故现场。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挥协调处处长王洪涌告诉记者:“船航行的速度是比较慢的,最快也就是15节到20节之间,经过8个小时才赶到了现场,从(航行)速度上已经是比较快的了。”
到达现场后救援人员发现,此时的“桑吉”轮处于漂浮状态,船体倾斜,正在持续剧烈燃烧、火势凶猛,不时伴有燃爆。随后到达现场的“东海救117”船和“东海救101”船立即展开了搜救。
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东海救101轮船长徐卫国对记者说:“我们在西面大概是十几海里之外,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周围其他船不断地在问我们这个船的信息,作为现场指挥船,就立即指挥他们开始水面的搜救。”很快,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协调的救援船舶也陆续抵达。

伊朗官员将感谢信交与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来源:中国驻伊朗大使馆
桑吉轮事故发生后,中方尽了最大努力进行搜救。1月17日,伊朗劳动、合作与社会福利部部长拉比伊向中国驻伊朗使馆发来感谢信,表示,伊朗国家油游轮公司所有的“桑吉”号油船事故造成伊朗籍船员遇难令人遗憾,中方为搜救船员和扑灭火势作出了巨大努力,我作为伊朗总统代表和伊方“桑吉”号油船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谨代表伊朗政府和人民,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致以最诚挚的谢意,特别要感谢那些冒着巨大生命危险、不顾毒气和爆炸威胁尽全力参与救援的中方人员,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事故中给予伊方的支持和人道主义援助将永远被全体伊朗人民铭记。
C. 伊朗轮被撞原因最新进展如何
日本海上保安厅发布的图片显示,“桑吉”号油轮事故现场15日仍然冒着滚滚浓烟。
11月28日,救援船在现场救援。在11月27日发生的珠江口货船碰撞事故中失踪的12名船员已找到,截至28日记者发稿时,7名船员安全获救,其余5名船员正在被施救中。

已经前往中国跟踪此事的伊朗劳工部长拉比埃致信鲁哈尼总统,解释说所有船员都在事件发生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丧生,一些人死于油轮上的爆炸,还有一些人死于裹挟全船的大火和浓烟。他还说,“为灭火和转移遗体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以失败告终。
报道称,伊朗派出了本国的一支救援队,由乘坐快艇的海军突击队员组成,但由于极度的高温,这支救援队被迫止步于距离燃烧油轮约1000米的地方。
D. 伊朗的油轮在沙特的海域爆炸起火,这难道是恐怖袭击吗
如果这艘油轮不是伊朗的,或许不是恐怖袭击,但是这艘油轮是伊朗的,伊朗油轮频繁出事,让人不得不怀疑是恐怖袭击。而且根据现场来看,确实是有恐怖袭击的嫌疑。

原油交易者似乎低估了中东的风险溢价,现如今伊朗和油轮事件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其实也有可能是海上作案,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大家都在相互推卸责任,这就是中东这个“三洲五海之地”的地缘宿命。
E. 伊朗油轮发生爆炸,这起爆炸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据伊朗媒体报道称,伊朗国营石油公司(NITC)运营的一艘伊朗油轮在城市吉达附近发生两起爆炸,可能是由导弹袭击造成的。据知情人士透露,事件发生在周五(11日)凌晨。据报道,爆炸击中了这艘船的船体,导致该船的两个主要油箱严重受损,并导致在红海的石油泄漏。技术专家目前正在调查爆炸原因。他们认为这是一次“恐怖袭击”。

不管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不是沙特,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有能力使用导弹攻击伊朗油轮的人必须与美国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英国油轮被伊朗扣留后,美国没有对唐宁街10号提供实质性帮助。英国人认为自己很快就被骗了,后来在白宫的压力下释放了格蕾丝。美国甚至公开表示将在地中海拦截伊朗油轮。如果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美国人,那就不足为奇了。
F. 伊朗油轮遭导弹袭击爆炸,这次袭击是谁发动的
据国内媒体11日报道,伊朗石油公司声称,该公司的一艘油轮当天在红海遭遇导弹攻击,油轮剧烈爆炸。事件当时,这艘伊朗油轮位于距离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约97公里的红海海域,船体至少被两枚导弹击中后发生爆炸,船体受到严重损伤。

现在伊朗的油轮也遭到了袭击,因此不进行报复是不可能的。中东目前的局势可以说是一团糟。就在几天前,当美军决定从叙利亚撤军时,土耳其立即对库尔德武装部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导致库尔德部队进行反击。
G. 为什么会发生伊朗爆炸事件
因为有人体炸弹。
H. 以色列在红海袭击一艘伊朗船只,对此你怎么看
以色列政府,对于敌人一向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着称。如果敌人招惹了他们,很不幸被盯上。慕尼黑惨案爆发之后,摩萨德对于幕后主使者,实施报复,让世界为之瞩目。这次以色列袭击伊朗船“萨维兹”号,如果事情属实,都可能是两个国家矛盾一个“大爆发”。这么做主要目的,是对伊朗打击以色列船只报复。阿拉比亚电视台此前报道,这艘船只属于伊朗革命卫队,不过只是外界传言,而伊朗方面还没有证实此事。
这次事情发生之后,不知道以色列和伊朗,是否又要开始新一轮“口水战”。眼下双方互相的指责对方的责任,极力的撇清自己,究竟事情怎么回事,恐怕还要等到一个官方的调查结论。
I. 1988年美国和伊朗交火事件
【历史解密】1988年美国军舰击落伊朗客机内幕
“轰隆”“轰隆”两声响,两枚“标准—2”防空导弹从美国“文森斯”号导弹巡洋舰射入空中。“打中了!”“直接命中!”“飞机坠落了!”巡洋舰上响起美国海军的一片欢呼声。突然,“文森斯”号巡洋舰了望员喊了一句:“糟了,目标不象是F-14战斗机。”
导弹击中的目标确实不是F-14战斗机,而是从伊朗的阿巴斯港飞往阿联酋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客机。导弹响处,机毁人亡,655次班机上的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1988年7月3日发生在伊朗水域上的一起重大空难事故。那么,美国军舰为什么要针对伊朗目标进行打击?一架大型客机怎么会被美军误认为是体积小得多的战斗机?这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这起灾难事件最终又是怎样收场的呢?
1988年7月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当地时间上午10时47分,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航班从阿巴斯港机场起飞,准备飞往阿联酋的迪拜机场。这架民航客机是欧洲空中客车A300型,机长是穆尔辛?礼萨扬,他是一位拥有7,000小时飞行经验的资深机师。飞机上除了16名机组人员外,还有274名乘客。
655航班起飞后,飞机由阿巴斯港机场塔台指挥开启应答器,向海湾前进。飞行航线是惯常编定的琥珀59空中走廊,航程200英里,直线飞往迪拜机场,航程总计只有28分钟。因为距离短,飞机采用简单的飞行模式,先爬升至4300米,巡航片刻后在迪拜降落。
当地时间上午10时55分,655次航班正飞行在海湾南部地区上空,其航线正好与美国海军“文森斯”号巡洋舰的航线相交叉,而让人诧异的是,“文森斯”号巡洋舰此时竟然处在伊朗领海内。就在此时,悲剧发生了,在伊朗客机距“文森斯”号约14公里时,“文森斯”号突然发射了两枚“标准——2型”防空导弹,其中一枚直接命中655次客机机翼,飞机随即起火,坠落于大海之中,机上290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其中还包括六十几名12岁以下的儿童。
消息一经传开,举世皆惊。人们在震惊之余不禁追问,美国军舰为什么要击落伊朗民航客机?两国究竟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美国是不是有意击落伊朗客机的呢?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前,美国与伊朗巴列维王朝关系密切。1979年发生的“伊斯兰革命”结束了巴列维王朝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号召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而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从此,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
1979年11月4日,伊朗数百名穆斯林学生攻占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把其中的60余人扣为人质,以迫使美国把前国王巴列维引渡到伊朗,并且归还在美国的伊朗资产。一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国人质才获释离开伊朗。
在此期间的1980年4月7日,美伊断交。断交后,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美国都对伊朗实施遏制和孤立政策,从此,两国关系处于严重的敌对状态。
1988年,正处于两伊战争期间,海湾局势异常紧张。美军于1987年7月决定派军舰去海湾护航后,多次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军事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先是1987年中,伊朗用导弹击中美国油轮和挂美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多嫂,美军则随后进行报复,击沉伊登陆舰一艘、采油平台两座。
1988年4月,美军一艘护卫舰触雷,造成19名官兵受伤,美国军舰随即摧毁伊朗两座采油平台、击沉击伤伊朗军舰6艘。因此袭击客机事发生前,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另有消息说,在客机被击落前,美军海湾部队曾得到情报称,伊朗空军F-14战斗机正在海湾地区加强活动,可能要对美军采取行动。由此看来,不能排除美国故意击落伊朗民航客机的可能性。
那么,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为什么会出现在伊朗海域呢?
2012年,美国《新闻周刊》披露了这起灾难事件的有关内幕。
1988年7月3日,当地时间6时33分,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舰长威尔.罗杰斯,接到正驶过海峡西面入口的美国海军“蒙哥马利”号护卫舰报告,6艘伊朗革命卫队炮舰离开海岛基地。罗杰斯随即下令“文森斯”号巡洋舰进入作战状态,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向伊朗炮舰接近。
据美国海军后来提供的官方说法,“蒙哥马利”号护卫舰当时发现13艘伊朗炮舰。据说,其中几艘正围着一艘名叫“斯托瓦尔”号的利比里亚油轮转。
“蒙哥马利”号护卫舰又报告:利比里亚油轮附近发出5到7声爆炸声。听到这些神秘爆炸声的报告后,设在巴林的美国舰队指挥部立即与“文森斯”号巡洋舰联系,中东联合特遣队司令安东尼.莱斯少将命令“文森斯”号巡洋舰前去支援“蒙哥马利”号护卫舰。
“文森斯”号巡洋舰上一架“海鹰”式直升机奉命出击,20分钟后飞到伊朗炮舰上空盘旋。直升机驾驶员马克.科利尔发现,伊朗炮舰正围着一艘德国货轮转,没有射击,只是一般的骚扰。
这时,美伊两国军舰都已进入阿曼海域。阿曼海岸警备队通过无线电命令伊朗革命卫队炮舰返航,并希望美国的“文森斯”号巡洋舰也离开。文森斯号和伊朗炮艇随后被一艘阿曼军舰驱逐。当时,美国军舰赛茨号和蒙哥马利号都在附近。
此时,美军巴林指挥部的水面战斗指挥官理乍得.麦肯纳上校回到指挥中心,看到“文森斯”号巡洋舰越过他命令的位置40海里,即将进入伊朗领海,非常吃惊。他很恼火,问舰长罗杰斯搞什么名堂。罗杰斯回答称,在支援“海鹰”式直升机,追击伊朗炮艇,还说通讯联络出了故障。
随后,“海鹰”式直升机机长罗杰.赫夫报告,直升机受攻击,正在逃避。罗杰斯当即命令“文森斯”号巡洋舰加速前进。
在东北200海里处的阿曼湾口,美国“福雷斯特尔”号航空母舰指挥官莱顿.史密斯获悉“海鹰”式直升机受攻击以及“文森斯”号巡洋舰正在追踪进攻者的消息后,命令两架F-14战斗机和两架A-7攻击机出击。
刚好在10时45分时,伊朗的阿巴斯港机场控制塔宣布,有一架民航班机准备起飞,目的地是阿联酋的迪拜。殊不知,两周一次往返于伊朗阿巴斯港和迪拜之间的伊朗民航班机的航线正好处于“文森斯”号巡洋舰的上空。
此时,“文森斯”号巡洋舰的雷达也测到阿巴斯港机场有飞机起飞的信号。阿巴斯港机场是军民两用机场,从该机场飞往海湾的飞机自然就成了美国海军舰艇的“假想敌”。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文森斯”号巡洋舰负责观测雷达的安德森上士想弄清飞机究竟是军用飞机还是民航客机,结果得到了是民航客机的判断信号,但他在海湾民航班次时刻表上却漏看了655次航班。安德森对战友约翰.里奇说,雷达预测的讯号可能是伊朗的美制F-14战斗机。这话被他的上司佐契尔上尉听到,佐契尔立即向上级汇报了这个情况。
当伊朗飞机距离“文森斯”号巡洋舰约11海里时,舰长罗杰斯伸手按了发射“标准-2”型导弹的指示按钮。于是,从“文森斯”号巡洋舰发射的两枚“标准-2”型导弹相继向目标射去。30秒钟以后,第一枚导弹击中了飞机,290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葬身大海。
就在“文森斯”号巡洋舰发出一片欢呼声的同时,附近的“蒙哥马利”号护卫舰的水兵却目瞪口呆,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什么F-14战斗机,而是民航机庞大的机翼掉进了海里。
“文森斯”号巡洋舰此时也察觉情况不妙,官兵们一个个都惊呆了。舰上死一般沉寂。罗杰斯只好下令巡洋舰驶离伊朗水域。
那么,对这次误击事件,美国方面有什么样的解释?他们的解释又是否站得住脚呢?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当天下午1时30分,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威廉.克劳告诉记者,发生了很糟糕的事情,但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据“文森斯”号巡洋舰舰长罗杰斯向他报告,伊朗民航班机偏离商业航线,无视“文森斯”号巡洋舰一再警告,高速向“文森斯”号巡洋舰飞去。罗杰斯是为保护军舰才向飞机开火的。
随后,克劳任命中央司令部负责中东作战行动的海军少将威廉.福格蒂调查此事。一段时间后,福格蒂提交了调查报告。
报告中说,文森斯号尝试联络正在接近中的飞机但失败,他们四次使用了军用航空紧急频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紧急频道。但这个说法很难说得通,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民航飞机一般都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频道,是不会使用紧急频道的。
这份报告还声称,文森斯号错误地把伊朗客机当成了一架攻击战机,是因为客机起飞的阿巴斯港机场,除了服务商用民航机外,也用作伊朗F-14战机的基地。而空客A300的飞行剖面类似于F-14雄猫式战斗机,于是,文森斯巡洋舰上的雷达操控员把民航客机当成了战斗机。
但是,这一说法显然难以令人信服。A300型客机是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大型宽体客机,翼展44米,机长54米,机高16.62米;而F-14则是一种双座超音速多用途战斗机,最大翼展不到20米,机长只有19米,机高不到5米。从外形和体积上来说,二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A300与F-14相比是一个庞然大物,怎么会弄错?
再从速度上来说,A300虽然是喷气式客机,但其飞行速度最大在每小时640公里左右,而F-14是美国研制的第三代先进战斗机,其最大平飞速度可达每小时2490公里。因此,对于拥有宙斯盾系统的美国现代化导弹巡洋舰“文森斯”号来说,“误认为”的说法显然太牵强了。
最关键的是,威廉.福格蒂的调查报告还掩盖了一个事实真相,他在地图上把当时“文森斯”号巡洋舰的位置标在远离伊朗水域的地方。而事实上,当时该舰已经侵入了伊朗领海。
灾难发生后,伊朗人民在等待美国的道歉。但令人诧异的是,伊朗人民没有等来道歉和赔偿,等来的仅仅是一句“遗憾”!
时至今日,美国对于当年击落伊朗客机仍旧拒绝认错、拒绝负责、拒绝道歉。
美国政府在伊朗航空公司655号班机空难后发出照会,对人命损失表示遗憾;却从来不认错、不负责、不道歉。美国政府官方甚至继续指责伊朗的敌意行动造成这次事件。
面对全世界的指责和质疑,里根决定派当时的副总统乔治.布什在联合国大会上为美国辩解。7月14日,老布什在联大的讲话中辩解说,击落事件属战时事故,“文森斯”号巡洋舰当时是赶去保护受到伊朗袭击的一艘商船的。而在1988年8月2日老布什向共和党领导人发言时提到“我绝不会为美国道歉,永远都不会!我不管美国干了什么,我不理会什么事件真相!”
因为美国的这一态度,美国政府饱受指责。《新闻周刊》记者约翰?巴里和罗杰?查尔斯在1992年7月13日的报导中写道,舰长罗杰斯行动时无视后果,缺少应有的谨慎。同时他还指责美国政府掩盖事件真相。
就连美国海军自己都在自我嘲讽。文森斯号船员和其他美国海军船员为文森斯号起了个绰号“机械战舰”,这个名字来自科幻电影《机械战警》,除了因为文森斯号巡洋舰配备宙斯盾系统,也因为舰长罗杰斯被视为具有攻击倾向。
那么,这起误击事件真的是由罗杰斯的个人攻击倾向导致的吗?
事发当天在附近海域的美国赛茨号护卫舰是由大卫?卡尔森舰长指挥的。卡尔森指责说,摧毁客机“标志着文森斯号舰长罗杰斯有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种倾向在四个星期前就已经显露出来”。
卡尔森指的是6月2日发生的事件,那天罗杰斯指挥文森斯号过度抵近一艘伊朗军舰,而这艘舰艇正在合法执行搜寻散装货轮的任务。
而在击落民航客机当天,罗杰斯派出一架直升机飞到一只小型伊朗船只的2至3英里范围内,不理会交战规则中要求保持4英里距离的规定,并向数只小型伊朗炮舰开火。
卡尔森评论这些事件说“为什么要一艘宙斯盾舰出去射击小艇?这不是聪明的做法。”当罗杰斯向上级指挥官报告说,他将要把飞机击落时,卡尔森当时像受雷击般惊呆了,他跟旁边的人说:“为什么?他究竟要干什么?”
在麻省理工学院2004年春季制作的“文森斯号事件”投影片报告中,认为罗杰斯舰长出于自己的意思把文森斯号向东北前进50英里。当时,美军水面战斗指挥官麦肯纳上校指令罗杰斯退回去,但文森斯号直升机机师马克?科利尔一直跟随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终于交火。
文森斯号随即加入到混战中,他驶向伊朗多艘炮艇,但找不到一个清晰目标。而且伊朗炮艇当时不过是在本国水域内缓慢绕圈。虽然各种信息表明文森斯号已经犯了错,但罗杰斯仍然报告美军指挥部,说:伊朗炮艇在加速并且怀有敌意,并最终,向民航客机发射了导弹。
事件发生后3年,威廉?克劳海军上将在美国一档电视节目中承认,文森斯号发射导弹时在伊朗水域内,与之前的海军声明相反。
1996年2月22日,美国答应支付6180万美元,作为对248名遇难伊朗人的赔偿,但美国没有为被击落客机支付任何赔偿。这是双方同意的和解,以撤消伊朗1989年在国际法院向美国提出的起诉。美国明确标明这笔赔偿为特惠金,不肯承认要对事件负责或负有法律责任。
J. 中国驻伊朗大使就东海撞船事故做了哪些说明
1月12日消息,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11日会见伊劳工部长拉比埃,就东海撞船事故相关情况和中方救援进展作出说明,澄清不实信息。

庞森强调,中国交通运输部海上救援中心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权威消息,希望大家以其消息为准,避免道听途说,对救援工作和中伊友好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庞森表示,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事发至今,中方一直以搜寻失联船员为首要任务,全力进行对船员的救援工作。
据交通运输部11日消息,截至当日17时,搜救工作仍在进行,搜救面积已扩大至1000余平方海里。交通运输部上海海事局12日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说,中国救援人员正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和安全威胁不断接近事故船只,全力做好人员搜救、消防灭火、污染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