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禁酒令的国外情况
基于清教徒的背景,美国亦是西方社会具有最强烈禁酒情绪的国家之一(另一些是北欧国家)。美国禁酒令是依据1919年1月16日批准的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和1919年10月28日通过的Volstead Act来实行,在1920年1月16日第18宪法修正案生效日开始执行,由联邦禁酒探员(警察)执法,推行禁酒令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共和党和禁酒党。 在美国,公开饮酒是犯法的。21岁以上的人才可以买酒(包括啤酒),亦因此买酒需要出示年龄证明(美国没有统一的身份证制度),而且只能在限定地方买到(啤酒可以在某些地区的超级市场买到,其他酒类有专门的店铺发售)。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的两个女儿曾经因未成年饮酒引起举国哗然。
戒酒运动组织也有希望禁酒的分支,这些组织在全国性禁酒开始前就已经给美国带来许多改变,在1905年的时候有三个州宣告酒是非法,1912年增加到九个,到1916年时,48个州里有26个禁止酒的买卖。虽然酒的贩卖已是非法,但仍然很容易可以在地下酒吧(speakeasy 轻声说话)和其它地下组织买到,地下酒吧的名称源于买者须轻声说服看门人让他们进去,看门人的工作是过滤看起来像禁酒探员的人,探员们没有强行进入的职权,因此如果看门人不同意他们就没办法进入。也有很多人留有私人吧台,用来招待访客。大量酒品从加拿大经陆路或五大湖走私进来,还有从法国的圣皮耶与密克隆群岛,还有东岸甜酒经营走私线等。合法和不合法的家庭酿酒在禁酒令时期都很流行,家里可以合法酿造一定数量的葡萄酒和苹果酒。也有一些商业贩卖的葡萄酒,但只能从公卖局手中购买来供宗教仪式使用,特别是天主教和美国圣公会的圣餐,还有一些犹太教的仪式。卖“麦芽和蛇麻草”的商店在全国各地冒起,很多前酿酒厂转为贩卖从麦芽提炼出来的糖浆,表面上是为了烘焙和“饮料”的用途。
用医生处方可以买到威士忌,处方上虽然有清楚标记医疗用途外的所有其他用途都是非法,但很多医生还是随意填写发放这些处方,药剂师也不会问任何问题,“病患”的数目因此戏剧性的大量增长。官方从未尝试限制这些行为,所以很多人用这个方法来获得酒,据估,医生随意发放的处方一年消费了超过一百万加仑的酒。
美国禁酒令的限制只在于酒的制造、贩卖和运输,不包括酒的持有和饮用,因此在第18宪法修正案前就已经买或制造的酒在整个禁酒令时期都可以合法供应。
有一些成就卓越的国民和政治家后来也承认曾在禁酒令时期喝酒,例如哈定总统就让自己白宫的私酒库存一直是满的,虽然他当参议员时候是投支持禁酒令一票,法律与具体实践间的差异导致许多人对官方的鄙视,有一些禁酒令的执法者收取贿赂换取对帮派非法酿造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国禁酒令在实行上有很多问题,事先估计推行禁酒令须要的花费是大约六百万元,但在一段时间后更多人非法饮酒,更多的钱流入帮派口袋,帮派然后再用这些钱贿赂官员来忽视他们的非法行为,推行禁酒令的花费因此增加,这些钱有时候最终流入贪污的禁酒执法者手中。
禁酒令提供了有组织犯罪的获利机会,他们接管酒的进口(私酒业)、制造和销售,最着名的私酒业者之一艾尔·卡彭(Al Capone),他的犯罪帝国主要就是利用由从非法贩酒得来的利润建立。
因为酒的制造主要是在犯罪者和秘密家庭酿造者手中,因此品质差异很大,有些人在喝了从工业酒精和有毒化学品制造的家庭私酒后瞎掉或者是脑部受损,其中一个特别恶名昭彰的事件是关于一个叫牙买加生姜(Jamaican ginger)的医疗偏方,使用者称之为“杰克”,它有非常高的酒精含量因此被那些想绕过禁酒令的人饮用,美国财政部下令改变其配方使其无法饮用,有些无良店家便将杰克掺入工业用可塑剂以瞒骗政府测试,结果导致数以千计的受害者足部和手部瘫痪,这些瘫痪经常是永久性的,还有一些业余蒸馏爱好者用老旧的汽车冷却器来蒸馏酒饮,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有过高的铅盐含量,常导致致命的铅中毒,非专业蒸馏对生产者也是一种危险,因为差劲的蒸馏器有时候会炸掉。也有不少含酒精产品酒精含量刚好在法定限制之下,稍微加工后这些产品可能可以和真的酒一样,其中一个叫淡啤酒(near beer),刚好在法定0.5%的限制之下,虽然差不多是无酒精,但它提供了详细按部就班的教学说明书,告知买者什么是他们不该做的,消费者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按照提供的简单教学自己制造含酒精啤酒。
在1933年2月17日布莱恩法(Blaine Act)通过,将沃尔斯泰德法修正为容许3.2%酒精含量的饮料。同年12月5日第21宪法修正案通过,废止了第18宪法修正案。
很多1920年代的社会问题被归成禁酒时期问题,高利润、动辄使用暴力的酒品黑市的繁荣,敲诈勒索因为执法官员的腐败而盛行,烈酒的走私利润较高使得烈酒反而更为流行,执行禁酒令的花费很高,又失去了来自酒品的税收(约5亿美元一年),使得国库大受影响,1933年第21宪法修正案通过而撤消禁酒令,这使得有组织犯罪因来自合法卖酒商店的低价竞争,几乎失去他们所有来自酒品黑市的利润,但不久后这些有组织犯罪就改为贩卖非法毒品。有一种观点认为黑市会兴旺是因为有非法的产品存在,因此有人将现代“向毒品宣战”与禁酒令时期相比,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比较不正确。
禁酒令对美国酿酒产业有显着的影响,禁酒令结束后,之前存在的酿酒厂大约只有一半重新开始营业,许多小型的酿酒厂就此永久倒闭。因为主要只有大型酿酒厂得以存活,美国啤酒被批评为缺乏个性、是大量生产出来的日用品,许多啤酒评论家们对美国啤酒品质的下降和种类的减少感到悲叹,弗利次·梅塔格(Fritz Maytag)提倡的小型酿酒革命帮助美国酿酒业从后禁酒令的忧郁期醒来。
禁酒在美国甚至被提升至国家意志的高度在1917年,由于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美国成为禁酒的国家。当时政府在宪法的修正案通过后执行禁酒令,维持了13年零10个月19日17小时31分钟,直至1933年12月8日下午5时31分才被撤销。在美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南部和中西部,仍然有禁酒的县或镇(称为dry counties或dry towns),但研究显示在禁酒区,醉酒驾驶而导致交通意外的机率比非禁酒地区高。 加拿大为禁酒令在1898年办了一次正式但不具约束力的公投,结果51.3%赞成48.7%反对,投票率44%,除魁北克外所有省支持者都是多数,魁北克反对票达81.1%,虽然多数赞成但威尔弗里德·劳雷尔(Wilfrid Laurier)政府决定不引进联邦禁酒法案,可能原因是魁北克的强烈反对。因此,在20世纪前20年加拿大的禁酒令是由各省自行通过法律实行,爱德华王子岛在1900年第一个引进禁酒令,亚伯达和安大略在1916年,魁北克在1918年通过法案决定将在1919年禁酒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过因为一战在1918年就结束因此此省从未实施禁酒令。
加拿大各省后来撤销她们的禁酒法律。这些撤销大多发生在20年代,魁北克第一个在1920年,它是实施禁酒令时间最短的省;爱德华王子岛最晚在1948年;亚伯达和萨克其万在1924年撤销;
在发现此法无法落实后,戒酒运动拥护者转而利用酒饮控制委员会,成功施压使所有省份和领土政府尽量缩减酒的销售可能性。 俄罗斯帝国1914年开始一种变相禁酒,蒸馏酒被限定只能在餐厅贩卖,此法在俄国革命和俄国内战混乱中继续实施延续至苏联时期,直到1925年为止。
1985年-1987年间,戈尔巴乔夫颁布了部分禁酒的《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伏特加、白酒和啤酒的价格被抬高,销售的时间和数量受到限制,饮酒场景被从电影中剪辑掉,伏特加生产转入地下。 印度一些地区禁酒,例如古吉拉特(Gujarat)和米佐拉姆(Mizoram),某些国定假日如独立日和甘地出生纪念日不应喝酒。
巴基斯坦从1947年开始允许酒的自由贩卖和使用,但在1977年,若菲克·阿里·布托(Zulfikar Ali Bhutto)总理下台前一个礼拜定出限制,自此后,只有非穆斯林的少数族群如印度教徒、基督徒和琐罗亚斯德教徒可以申请买酒许可,每月的配额量取决于他们的收入,通常是约5瓶酒或100瓶啤酒,在这个1亿6千万人口的国家,只有约60个可以卖酒的集市,且只卖合法的酒酿,在拉瓦品第(Rawalpindi)是莫里啤酒(Murree Brewery)。禁酒令由伊斯兰思想委员会监督,受到严格执行,不过宗教少数族群们常将他们的买酒许可卖给穆斯林,酒的黑市也一直存在。
孟加拉也执行禁酒令,但一些有执照的旅馆和餐厅可以卖酒给外国人,外国人(本地人不行)可以进口少量酒供私人使用。 在澳洲各处偏远地区分布许多禁酒的原住民社区,将酒运入这些社区会受到严重惩罚,使用的载具也可能会被充公,在北领地的禁酒地区,所有用来运酒的运输工具都会被没收且不得上诉。
澳洲有不少地方曾经禁酒,包括首都堪培拉,此地曾在1910年至1928年禁酒,政治家金·欧马利King O'Malley)在首都特区刚成立时,在当时还在墨尔本的联邦国会立法将之定为禁酒区,联邦国会在1927年从墨尔本搬至堪培拉后,新国会最早通过的法案之一就是废除欧马利的禁酒令。
一些墨尔本的周边城镇曾长时间禁止卖酒(不限消费),其中一两个还存在,阿斯科特溪谷(Ascot Vale)在刚设立时是禁酒小镇,但很快就有旅馆在城镇外缘设立。
与之相似,农业小镇米尔都拉(Milra)在1887年刚设立时也是禁止卖酒,这是由她的建立者恰飞兄弟(Chaffey brothers)制定,但酒随时可以从附近的温特沃斯(Wentworth)买到,最终禁令解除。
阿拉伯国家、北非和中亚
沙特阿拉伯完全禁止酒的生产、进口或消费,并对违反者设立严厉惩罚,包括从数个礼拜到数个月的监禁并可能遭到鞭打。科威特也一样。虽然这是沙特阿拉伯的官方立场,但有钱到足以藐视法律的居民经常违反,国内也有一些地方可以买到猪肉和酒。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联军禁止部队饮酒以示对当地信仰的尊重。
卡塔尔禁止酒的进口,在公共场所喝酒或晕醉可能会导致入狱或是被驱逐出境,不过在有执照的旅馆餐厅和酒吧可以买到,卡达的外国居民也可以从合法管道取得酒。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将买酒限制为只有有居住许可证,而且有内政部的买酒执照的外国非穆斯林人得以买酒,不过酒吧、俱乐部和其他有买酒执照的设施不受这种限制。
最早允许饮酒的中东国家是巴林。它是有名的最进步和最早繁荣的海湾国家,受那些穿越堤道从沙特阿拉伯来的人的好评。
伊朗在1979革命后不久开始限制酒的消费和生产,并对违反者给予苛刻的惩罚,不过官方承认的非穆斯林少数民族可以生产葡萄酒,供他们自己消费和宗教仪式如圣餐礼使用。
在塔利班统治阿富汗期间,酒被禁止,塔利班被赶走后,对外国人的禁令取消,外国人可以在一些商店出示护照证明自己是外国人买酒。
利比亚禁止进口、贩卖和消费酒,并对违反者重罚。
② 伊朗人的习俗有哪些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穿长袖、盖过臀部、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二、饮食:禁酒,忌食猪肉、狗肉。穆斯林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后至日落前)在公开场合进行饮食或吸烟。
三、伊朗禁止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偷窃他人财物者将被依照伊斯兰法进行处罚。犯持枪抢劫、强奸罪将被处以死刑。
四、男士不可主动与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一般也不主动与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动握手,男士亦应礼貌回应。
五、伊朗人不喜欢与外国人有身体上的密切接触,勿与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时)。不得用手触摸小孩子的头部。称好时不能竖大拇指。说话时忌用食指指向他人和大声喧哗。伊朗人很讲究卫生,随地吐痰、扔杂物现象更是少见,口中异味较重会引起反感,会被认为缺乏修养。
(2)伊朗什么时候禁酒扩展阅读
前往伊朗旅游注意事项:
一、旅客可正常带入个人财物,有些价值昂贵的物品需要申报,由海关官员记录到个人护照里,被记录下的物品不能出售,离境时须向海关官员出示,如上述物品在伊遗失,应出示有关报失证明。
二、不准携带出入境的物品包括:含酒精的饮料、猪肉及相关制品、赌具、迷幻药物、武器、弹药、爆炸品、色情书刊、诋毁伊斯兰教和伊朗国家形象的一切书籍和音像制品及其他被伊朗法律禁止携带的物品。伊朗对出境旅客最多可携带的藏红花数量有限制规定。
三、入境后如需延期签证,须在停留期届满前向伊当地外事警察局提出申请。逾期居留将被处以45万里亚尔/天的罚款。如被怀疑非法经商或劳务,则要另受到劳工部门、财政部门的巨额罚款后才许离境。
③ 伊朗(穆斯林)是禁酒的,那么波斯美酒是怎么来的
很简单,波斯本是文明古国,出产美酒是很自然的事。后来,波斯被沙漠邪教入侵,文明消失,邪教徒开始禁酒。
④ 为什么埃及和伊朗人不能喝啤酒
这个月是伊斯兰的斋月 太阳下山前是不能吃东西 不能喝水的 不过我在饭店吃饭的时候 照样有伊朗人进来吃饭 不过饭店们都是关着的 不太虔诚的也得低调一些的
伊朗女人嘛 头巾肯定是要包的,不过绝大部分脸都是露出来的,现在年轻的那头巾戴的跟没戴似的头发已经露出2分之1差不多了
关于猪肉 伊朗人不吃猪肉并不是像印度人因为将牛视为神才不吃牛肉的 而是因为他们认为猪是世界上最愚蠢的动物,吃自己的屎觉得恶心才不吃的(这个是问我的同事说的)
伊朗国内是禁酒的
以前从伊朗回国 看到好多伊朗女人上了飞机就脱掉头巾,酒照喝。
伊朗人比较自大什么都觉得自己最牛逼 什么都要用好的 又他妈的舍不得花钱
吹牛逼么 不能夸人家老婆漂亮 不能竖大拇指(在伊朗这个和中指一个意思)
伊朗人懒的一笔 做事拖拉 见面先吹牛逼 后工作
爱耍小聪明来占你便宜
⑤ 伊朗人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伊朗风俗习惯为:
1.在斋月来临前,即在伊历8月下旬,伊朗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房间,彻底打扫卫生,有的自动到清真寺和公共场所打扫卫生,以清洁明亮的环境迎接尊贵的斋月的到来。
2.伊朗幸运的数字“7”对伊朗人来说是吉利的象征:伊朗春节之际要在餐桌上摆上7种由字母s开头的食物,妇女化妆品有7种颜色,结婚时给新娘腰带上打7个。
3.如果无意中将5只茶杯或5只茶碟放成一排,这表明今有客人来访。家里人要为出门3天的人做面条,以求平安
⑥ 伊朗有什么 风俗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穿长袖、盖过臀部、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二、饮食:禁酒,忌食猪肉、狗肉。穆斯林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后至日落前)在公开场合进行饮食或吸烟。
三、伊朗禁止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偷窃他人财物者将被依照伊斯兰法进行处罚。犯持枪抢劫、强奸罪将被处以死刑。
四、男士不可主动与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也不主动与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动握手,男士亦应礼貌回应。
五、伊朗人不喜欢与外国人有身体上的密切接触,勿与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时)。不得用手触摸小孩子的头部。称好时不能竖大拇指。说话时忌用食指指向他人和大声喧哗。伊朗人很讲究卫生,随地吐痰、扔杂物现象更是少见,口中异味较重会引起反感,会被认为缺乏修养。
六、乘坐公交车辆须男女分开,女士乘坐公共汽车的后部,地铁有女士专用车厢,男士不得入内,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车厢。乘出租车可混坐。
(6)伊朗什么时候禁酒扩展阅读
访伊中国公民的注意事项:
一、为确保安全,不要选择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与伊朗接壤的陆路入出境。
二、避免独自前往偏僻地区,如需要,要有当地人陪同。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特别是护照(丢失后办理补发签证等手续较麻烦),勿随身携带大量现金。
三、要随身携带护照(最好有护照首页及签证页复印件),以便应对执法人员的盘查。遇到盘查时,一定要保持冷静,避免与对方发生冲突。当对方要求查验外汇和护照时设法婉拒,但可表示愿到就近警察局去解决,以防被假冒警察欺骗。如上当受骗,及时报警,注意保存有关证据,记下重要特征和信息。
四、如果因故被伊方警察扣留或拘捕,有权要求警方协助与中国使馆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获得帮助。
⑦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是禁酒的
1、文莱
东南亚的一个主权国家,禁止在公共场所饮酒和出售酒。然而,非穆斯林成年人可能会在进入该国时每人进口2瓶酒和12个啤酒罐,不过,他们需要在机场向海关申报,而且只允许私下饮酒。
2、伊朗
在伊朗,穆斯林公民禁止饮酒,如果非穆斯林在同意某些条款和条件下,进入该国的非穆斯林是允许携带酒精的。
3、科威特
在科威特,法律禁止销售、消费和拥有酒精。严格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酒精,违法者也将受到严厉惩罚,饮酒极大可能导致监禁或驱逐。
4、利比亚
前往利比亚的游客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这个国家的酒精法律是相当严格的,酒的销售和消费是完全禁止的。对那些不尊重法律并公开出售或饮酒的人给予严厉的惩罚。
5、巴基斯坦
虽然穆斯林不允许在国内酿造、销售或消费酒精,但非穆斯林少数民族被允许申请酒精许可。许可证一般是根据个人的经济地位发放的。通常,5瓶酒和100瓶啤酒是给予该国非穆斯林的每月补助。
⑧ 伊朗可以喝酒吗听说喝酒犯法是这样的吗还有伊朗那边怎么样安全吗总说美国要打伊朗是真的吗
伊斯兰教是禁止喝酒的,所以在伊朗不能喝酒。
伊朗国内还是比较安全的,说美国要打伊朗,我觉得不大现实。至少在近几十年内美伊是不会爆发战争的
⑨ 去伊朗的禁忌
一,着装
在伊朗的外国妇女,虽不必将身体裹得严严实实,但也不能太暴露,如不宜穿超短裙,不可袒胸露背等。
二,礼仪
男女之间不可握手或亲吻。在伊朗,对不太熟悉的人,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女子出嫁后多保留娘家的姓及名,但称呼某某夫人时,需用丈夫的姓。应邀赴家宴,习惯做法是送鲜花或糖果。落座谈话时,应将两手放平。若双手交叉说话,会被认为傲慢,甚至有挑衅之意。
三,宗教
参观清真寺必须脱鞋,而头部却需用帽子或手帕等衣物罩住。
四,饮食
用餐时,仅备盘子与水杯,用右手取食。禁猪肉,不食自死、病死或未经阿訇、毛拉念经宰杀的牲口,也不吃外形不端正的动物肉,忌吃无鳍、无鳞的鱼。禁酒和含酒精饮料。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在公开场合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五,其他
禁止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不得用手触摸小孩的头部,忌讳议论婴儿的眼睛。忌讳以竖大拇指夸赞人。忌讳交谈时背对着另一个人。高声谈笑是粗鲁行为。乘坐公交车,男女需分开,地铁有女士专用车厢,男士不得入内,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车厢。
⑩ 在伊朗真的不能喝酒吗
是的,伊朗是伊斯兰教国家,而饮酒是伊斯兰教禁止的。
在伊朗,一般只有杀人和强奸犯会被判处死刑,而违反禁酒令的人只会受到罚款或者鞭刑处罚。然而最近,这一状况发生了改变。两名伊朗人因为喝酒被判处死刑。
负责此案的法官哈桑·沙里亚提(Hassan Schariati)表示:“这两人已经是第3次违反禁酒令,所以他们被判处死刑,现在只待最高法院批准执行死刑。在我们看来,违反禁酒令不同于一般的犯罪行为,这是重罪。”
此前,在伊朗只有犯下谋杀、强奸、武装抢劫和贩毒等罪行的人才会被判处死刑。酒精消费虽然在伊朗被严格禁止,但一般违反者只会被判鞭刑或罚款。而且,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在黑市上高价买到酒。
(10)伊朗什么时候禁酒扩展阅读
伊斯兰教是不能跟酒有任何关系的,因为他们认为就是罪恶的源头,酒会让人失去理智,变得愚蠢,所以在伊斯兰的饭店和其他场所是禁酒的,所有教徒都不会喝酒,一旦被发现是会被严格惩治的。
禁酒是来自《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伊斯兰教相信《古兰经》的原文在世界未创造之先早已存在天国,后由天使加百列启示穆罕默德才传至世间。
其中有记载道“信道的人们呀,饮酒,赌博,拜像,求签是一种秽行,是恶魔的行为,你们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所以穆斯林不可饮酒,甚至炒菜料酒都不可以放,以及卖酒,卖酒,运酒等都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