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排名前十的名刀
1,大马士革刀原产地印度,是用乌兹钢锭制造,表面拥有铸造型花纹的刀具。大马士革刀通常为弯刀,其最大的特点是刀身布满各种花纹,如行云似流水,美妙异常。这种花纹是在铸造中形成的。 大马士革刀极其锋利,既可在战场上将对手骑士连盔带甲一劈两半,也可凌空斩断手帕甚至蚕丝,和其他刀类对砍时罕逢敌手。另外,此刀还有一个最大特征,因其特殊的冶炼和铸造方法,致使它的花纹中含一种奇特的化学成分,一旦被它砍中,伤口极难愈合且迅速恶化,在以前医学不发达的情况下,很多被它砍伤的士兵,往往因为很小的一点伤口就丢了性命。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马士革刀独特的冶炼技术和锻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术秘密,不为外界所知。 不过,由于印度的乌兹铁矿在17世纪末被开采殆尽,所以铸造型花纹钢也消失了,大马士革钢刀的制作就此失传。20世纪,不断有人想利用现代的科学来分析和复制大马士革钢刀,但是都失败了,而今大马士革已经成为花纹钢的代名词了,现代的大马士革钢只是焊接型的花纹钢了,而且这种花纹是为了美观而制作的没有实际的意义。时至今日,那曾经名动寰宇的天下第一刀只剩下一个动人的传说. 2,日本武士刀 早在中国唐代时期,中国的冶炼锻造技术和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造价高昂的唐刀传入本已经得到汉刀冶炼技艺的日本,但是当日本天皇看到性能优越做工精湛唐刀时,也惊叹地说:只有中原才能铸出如此精良的刀剑。日本随即学习唐刀的锻造之法,并加以改进,就成为了今天所见到的世界名刀之一的日本刀。而到唐代之后,中国的唐刀锻造技艺逐渐失传唐。而日本刀以其优良的性能在世界冷兵器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享有良好的口碑和名誉。 日本武士刀锋利而轻便,极适合日本人矮小的体型,招式单间明了,一学即会,却又凌厉辛辣,讲求一刀必杀,实战中动如泼风,形同鬼魅,令人防不胜防,虽属妖邪一路,却也是兵中神器。 3,中国唐刀 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都出现在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武器——唐刀。 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与阿拉伯大马士革刀着称于世的两种名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刀剑史上的巅峰。在唐朝的多次对外战争中(如对突厥和日本),唐刀所向,档者披靡,许多兵刃和它一碰即折,造就了一段“唐刀无敌”的神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刚直不阿是一种美德,宁折不弯是一种气质,勇往直前是一种精神,开拓进取是一种功绩。而正是唐刀,将这四者以实物的形式尽情地展露出来,为中华民族大书特书了一段佳话。而今天的名刀日本武士刀,也是脱胎于唐刀,不过,到了宋朝以后,由于统治者禁止民间锻造武器,唐刀这样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当然放在第一位禁止,导致中国刀文化落后很多!今天,不少人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恢复唐刀昔日的风采,然而效果却总是不理想,莫非当初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的一代名刀,已成为人们心目中一张永逝的红颜? 注:有人曾将马来刀列为第三,但后有武术家将这种奇形怪状的蛇形兵刃和中国大砍刀对砍,几乎无一例外地全被大砍刀砍断,而它之所以出名者,全仗刀身上那见血封喉的奇门毒药,此非刀类正道,故将其淘汰出局 4,尼泊尔廓尔喀弯刀 廓尔喀弯刀是尼泊尔的国刀,这种弯刀能一刀砍下一颗人头,并在战争中创造了数不尽的传奇故事。廓尔喀弯刀作为尼泊尔的国刀,不仅是尼泊尔文化的代表,并且是廓尔喀士兵的荣誉象征,获得战功的士兵将被赐予镌刻上他的名字的廓尔喀弯刀。 廓尔喀弯刀完全由手工制成,4个工人1整天才能完成一把锋刃。在刀身底部会有小小的V形凹痕,可以将拔出后的鲜血导引,以免沾污刀柄;而且刀套背面有两把小刀,开口的是用来削东西去皮的,未开口的是用来磨刀的,因外形很像一条狗腿因此又得名狗腿刀,为英军下属的廓尔喀山地兵团所装备。此刀头重脚轻,前宽后窄,背厚刃薄,抡砍时力量集中在刀的前部具有斧子的杀伤力,非常适合肉搏砍杀和在从林中行进时开路。 在殖民地时代的非洲一次战役中,英军廓尔喀山地兵团以寡敌众,最后弹尽援绝,双方进行殊死肉博战,非洲部落以长矛、毒箭与刀棍棒斧对抗廓尔喀山地兵团的廓尔喀弯刀,廓尔喀山地兵团以超过1比13以上的人数劣势力敌不降,狗腿刀也在此役发挥了惊人的战斗力,虽战到最后,一个七百多个人的团只剩下个位数的勇士存活,而集合了十数个部落的非洲战士也伤亡殆尽,从此之后,廓尔喀弯刀的威名扬名于世。诚实、锋利、优美的的刀刃,促成了几百年传奇、骄傲和刀客的自豪。现在,世界各国的爱刀之人无不以拥有一把真正的廓尔喀军刀为荣! 5,缅刀 此刀乃驰名世界的缅铁经过千锤百炼,取其“铁筋”打造而成,其特点是软,薄,轻,它一般没有刀鞘,而是随身藏在衣下甚至缠在腰间,真正做到了“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此刀可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妖刀”。一般使刀者,刀尖,刀刃,刀背,刀锷,刀柄都可伤人,甚至刀衣在高手手中施展开来,也是武器的一部分。可缅刀本身没有刀衣,它杀伤性最强的地方,是刀尖和刀刃两处,刀尖刺,捅,扎,刀刃砍,劈,削。要的是出刀如电,在几个照面中便要伤人于刀下。由于此刀不利久战。因此走的是阴狠毒辣的路数,最让人防不胜防的,便是缅刀是软的,角度极为刁钻。不过使刀者必须要具备相当的腕力和巧力,否则不仅伤不了敌人,反而还会自己弄伤自己。 6,哥萨克骑兵刀 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战刀很多,但是称的上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战刀很多“鹰之利爪”的只有哥萨克骑兵刀!他是属于勇士的战刀! 在俄罗斯历史上-穿着黑色披风,挥舞哥萨克骑兵刀冲锋的哥萨克骑士被成为“顿河流域的雄鹰”,他们挥舞的令对手胆寒的哥萨克骑兵刀,就是鹰之利爪;传统的哥萨克骑兵刀长约90CM,采用中亚铁矿石冶炼出的精钢打制。厚背宽刃,橡树叶状刀尖,占据整体宽度2/3的深弧血槽,刀身拥有优美却又凶悍的弧度,鹰头般的包铜手柄,重心靠后。 硬木制作的刀鞘以铜片包边,铜KU夹紧,通常为黑色。刀入鞘后整体朴实的 让人不会多看第2眼。但是,钢刀出鞘,任何人挥舞起来,其自身弧度带来的劈砍威力可以轻易砍断小树,辟开木桩,这种威力体现在哥萨克骑士中流行的一句俗语“像劈田菜一样的砍掉对手的头!”。当你跃然马背,手持哥萨克骑兵刀迎风挥舞的时候-你可体会到“如雄鹰展翅,冲向猎物”的感受。 可萨克骑兵刀和骑着战马飞奔的歌萨克骑兵一直是俄国的象征 ,这种刀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还是苏联的阅兵武器,虽然现在已经退役,但各地的收藏热却经久不衰! 7,中国苗刀 苗刀又称“御林军刀”,它不是苗族人使用的刀,乃是因其刀身修长之故命名已经退役,但民间收藏热经久不衰。。 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它是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先进兵器之一,起源于西汉初年的环首刀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创制成名于着名民族英雄戚继光。苗刀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因为单、双手交换使用时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且结构优良,所以在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实用价值及高,杀伤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挡,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 “苗刀用以冲锋,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明戚继光将军,改铸精绝,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擎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 倭寇成为明朝军队心头大患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寇倭很重视日本刀本身的性能。几位有先见之明的将领认为,倭寇使用倭刀上,身法轻盈敏捷、刀身又锋利,在许多方面皆占尽优势,无往不利。 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一次与倭寇的对战中,取得了《阴流剑术》,在研究之后,改制了专门用以克制倭刀的苗刀,并写成了《辛酉刀法》。这是在宋朝时中国本土双手刀刀术失传以后,再次出现的双手刀法新着作。 中国苗刀有一套完整的技法,它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技击性强,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实战性与锻炼价值。 8,日本大太刀 日本大太刀大太刀又称野太刀。刀身一般都在3尺以上, 和当时日本人的平均身高(150厘米至165厘米)对比下算是相当巨大的武器。大太刀通常都是背负在背后,不过若是180厘米以上的人则会像一般一样别在腰间。这种刀一般很少用于江湖搏杀,而大多用于战场。 日本人用大太刀的刀法,是刀和手臂都伸得比较直,从头顶一刀斩下去,一直至地面再回弹起来。为此,有些大太刀根本就没有经过热处理,免得打在地面上时崩裂。不过由此可知,日本人是把大太刀的长度完全用尽,力度也完全用尽,将其优势发挥出来。 在一般人的想象里,大太刀是种能把骑士和马一起砍成两半的武器,因此也有人叫它斩马刀。但大太刀在战场上并不是这样使用的,而是从骑士的攻击范围外趁机攻击马脚。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斩马刀,才是真正拿来攻击骑士与战马的武器。 9 藏刀 藏刀的正式名字叫“折刀”。传说是为了纪念英雄折勒干布命名的。传说在遥远的年代,西藏草原上的牧民大都拥有藏刀。可是牧主和头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权位,威逼牧民交刀。许多牧民因拒交藏刀而被抓走。消息传到英雄折勒干布耳中,他为了搭救自己的同胞,就跃马提刀杀向牧主、头人。折勒干布只因寡不敌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牧民们为了纪念他,就将藏刀改名为“折勒干布刀”,简称“折刀”。 10,中国大砍刀 这种刀作为最典型的传统冷兵器之一,为中国所独有,特点是刀身前部宽厚,势大力沉,利于劈砍。 应该说,这是一种最具中国特色的刀,稍具兵器常识的人,一眼就可看出,此刀来自中国,而不会是别的国家。尽管它没有繁杂的工艺,没有华丽的装饰,朴素得就像任何一个名叫张三李四的中国人一样,但全世界都曾领教过它的厉害:义和团的弟兄们用它砍过西洋鬼子,29军的勇士们用它砍过东洋鬼子。在任何场合,它不藏不掖,光明磊落,正正堂堂,舞动起来威风八面,豪气干云,即便是鬼子们颇为自诩的武士刀,碰上它也要退避三舍,不敢和它硬拼硬架,一旦被它挨身,便难逃袅首厄运。它不像有的刀剑一样,可作装饰和摆设,它来到这世上的唯一目的这是杀敌砍仇,只有它,才把“刀”的内涵阐释得淋漓尽致,因此,它可以算是所有刀类的祖宗
2. 男人最大的诱惑:大马士革刀,知道吗
大马士革刀是世界三大名刀之一,号称极品之刃,每一把刀都是每一位匠师的心血之作。大马士革刀最具标志性的就是其花纹的别具一格,行云流水一般,每一把刀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一把刀上魔性的花纹都代表着一种高贵的灵魂,拥有这种刀的人必定是贵族。这种刀因为其自身的优良的性能和各自的传说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坚韧、最精美、最具魅力的刀具之一,也成为了刀具收藏界的宠儿。
就其锋利性能而言,毫不夸张的说,大马士革刀可以将一头牛不留痕迹地劈开。大马士革刀之所以如此锋利,是因为其锻造方式与其他国家的铸造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的花纹其实是由肉眼也难以看见的小锯齿组成。正是因为这些小锯齿的存在,才增加了大马士革刀的锋利性和坚韧性。另外古代人为了保证此刀的锋利性常常在刀刃上喂毒,所以使锋刃体现出一种黑色,并且还能看到一种雪亮雪亮的白色,仔细观察此刀发出的光芒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漂亮,它还能做到千年不生锈。
3. 世界十大名刀都有什么,叫什么名字
1、鸣鸿刀: 上古时期轩辕黄帝的金剑出炉之时,原料尚有剩余,由于高温未散,还是流质的铸造原料自发流向炉底,冷却后自成刀形。黄帝认为其自发的刀意太强,足以反噬持刀者。黄帝恐此刀流落人间,欲以轩辕剑毁之,不料刀在手中化为一只云鹊,变成一股赤色消失在云际之中。 该刀长为三尺,其余资料无记载。后由汉武帝得到,转赠东方朔。 评定:光从材质的资历上来看,鸣鸿刀足以与轩辕剑相提并论,如果也能在逐鹿之战中取得一些战绩的话,其地位不亚于天下第一剑的轩辕黄金剑。然而黄帝恐其“喧宾夺主”,封杀了这把名刀的前途。 2、苗刀之祖: 苗刀,短刀的一种。刀长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有两条血槽及两条纹波形指甲印花纹,刃异常犀利,柄长三寸至四寸,用两片木料,牛角或兽骨夹制而成,以销钉固定。 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联盟首领蚩尤的配刀,被后世命名为“苗刀之祖”,逐鹿之战中,败给了轩辕剑。 评定:为什么鸣鸿、苗祖着两把刀之祖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败给了轩辕剑呢?难道注定是天意,轩辕剑下不容第二…… 3.4.5、龙牙、虎翼、犬神 上古三大邪器,造刀者不明,相传锻造原料中使用了许多恶毒之物,并有多种诅咒缠缚。夏朝末期为君主桀所有,之后暴政开始。三刀被供奉于夏朝太庙,据史料记载,商汤攻入夏朝太庙之时,黑云蔗天,鬼哭神嚎,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为三股妖风袭来,顿时商朝大军死伤无数。汤王弃戈下马,手持轩辕黄金剑单人闯入太庙主殿,挥剑疾斩,三大邪刀被击成碎片封印于地下。 时代迁移,北宋朝着名铁匠韩蕲在一处深山之中发现了商朝太庙的遗址,并开启封印得到了龙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时“碎铁中隐隐有黑气,触之即发”。后由韩蕲与宫廷铸剑师合力铸造,耗时一年零八天,铸成降龙、伏虎、斩犬三把铡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于开封府,时任开封府尹包拯成为第一个“开封三铡”的持刀人。 评定:又是轩辕剑……唉,没什么话好说了。值得一提的倒是,数千年前的三大邪器在被轩辕剑击碎之后,长年封印,日后居然成了代表天下正气的“青天三铡刀”,真可谓物极必反。 6、大夏龙雀 古代名刀,为春秋五霸中之晋文公所有,后世相传,在后来的第三次晋楚战争时,败给了名剑湛卢。 评定:刀为什么一定要败给剑呢?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剑代表王道,刀是霸道的象征,而中国一直都是以“仁”之王道为主流的,所以刀这种武器就被时代所压制了。 7、青龙偃月 东汉末年名将关羽所用战刀,为重骑兵大刀类型。身经百战,所向披靡,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实在是名副其实的“众所周知”。 评定:青龙偃月跟关羽一样,都已经变成了中国人心中“神”之化身,可以说是今天我所评点的刀中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把了,不论其材质、资历、战绩、神韵,都是无可挑剔,实可当为“中华刀祖”。 8、新亭侯 汉末名将张飞初拜为新亭侯时,命铁匠取炼赤珠山铁,打造成一刀,随身佩带。后关羽战死,张飞为报兄仇出征东吴,出兵前酒后鞭打士卒,部将不堪忍受,趁夜晚潜入张飞营帐,用新亭候斩下张飞首级,连夜叛逃东吴。 评定:纯属克死主人的“邪器”,与日本的名刃“妖刀村正”有得一比。 9、寒月 战国末年赵国徐夫人的名刃,形若新月,寒气四射。后燕国皇室花重金购买,交由宫廷匠师反复淬炼之后,终于成为一把见血封喉的毒刀,其强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足以斩断当时的秦王佩剑——干将莫邪。 燕国刺客荆柯携寒月刃刺杀秦王,失败被杀,后寒月刃不知下落。 评定:典型的“菜鸟扛神兵”,一个垃圾刺客,带那么好的装备干什么,纯属浪费资源。 10、庖丁菜刀 古代名厨庖丁所用菜刀,是用最普通的铁刃和最常见的木柄制成,然而由于庖丁技术高超,即便用之解牛也是“游刃有余”,所以经久不坏,数十年不磨依然刃口如新。 评定:几乎所有的刀都是杀人的利器,而唯独这把刀宣扬的却是道家经典的养生之道,随波沉浮,消极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则再普通的事物都能“游刃有余”,刀不在利,而在用刀之人。庖丁菜刀是最朴实无华的刀,却是最完美的刀
答案补充
1、史上最残忍的刀,陨铁打造,质地坚硬,古罗马行刑专用,不过史籍记载,它很少被使用,是因为很多人都被吓死了 2、阿拉斯加猎户刀,被誉为“猎户之王”,只有徒手杀熊五只以上的人能够获得 3、穆斯林腕刀,只用于宰牲节的开幕仪式 4、阿富汗弯刀,别以为这个是艺术品,其实刀口很锋利的,所以主人安放了特制刀架 5、实用刀的典型,赛过瑞士军刀 6、芬兰军刀,芬兰山地师专配用刀 7、“炎热夏夜的噩梦”,刀匠:阿.阿.卡里什科夫 8、安息蛇形刀,只配发给皇宫女眷,安息在现在的伊朗 9、加勒比水手刀,藏于委内瑞拉私人博物馆,海盗遗物 10、摩纳哥火焰刀,是古时新娘送给威武新郎的定情物,用于贴身防护
4. 我用一根麻花钢做了一把钢枪 重15斤 算重兵器吗一般人抗的住吗
绝对是重兵器,鄙视那些不懂装懂的,中国人崇拜古人,但有时候太盲目,不科学.
欧洲中世纪的双手大剑算重兵器吧,重量约在5-8磅也就是四斤半到八斤,.
你的枪重量和狙击枪差不多重,狙击一般14斤左右.
一巴掌宽的厚背刀比你的枪轻点.
清代的标枪多用木竹为柄上加铁镞,略如明制。有一种卫体用的标枪,枪杆较短,镞长6寸,木柄杆长1.8----1.9尺,重不到2斤。纯铁打造的标枪更短,重不过4斤,技艺精熟者可于50步内投中敌人。 另外古罗马重装步兵的投矛长约1,5一2米,重4一5公斤。 主要用于劈杀的马刀,如土耳其马刀、波斯马刀。这两种马刀均为直把,重量小[无鞘850一950克,连鞘1000一1250克],刀身弯度大[140毫米左右],刀身长750一850毫米,全长950一一970毫米。伊朗骑士名贵的舍施尔(shanishiy)刀,土耳其马⒉搅接玫幕�?kiliei)和帕拉(pala)佩刀。 在18一19世纪的欧洲军队中,马刀刀身中等弯度[45一一65毫米],刀柄带有笨重的呈1一3个弧形的护手,也有碗状的,刀鞘从十九世纪起一般是金属制的。马刀全长达1110毫米,刀身长900毫米,无鞘重约1100克,连金属刀鞘重约2300克。 古代俄罗斯军人使用的狼牙棒叫“长木棒”。狼牙棒用坚木制成,长1到2米,一端比另一端粗数倍,粗端外包金属[铁、青铜]以及钉有粗大的钉子,细端为柄,狼牙棒重达12公斤。 明代,抗倭所用长刀,刃部长5尺,柄长1尺5寸,重2斤8两(1596克),双手握柄,猛力劈砍,可砍断敌长兵器的木柄,甚至拦腰截断敌人身躯。 清代腰刀上部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刀身长三尺二寸,柄长三寸,重一斤十两(为1037 。4克,古时1斤=16两,),一般用于骑兵作战。 再看唐朝骑兵的武器:弓箭,唐军一般人带胡禄一个,可以装30只箭矢。可能有马弩装备,射200步。骑兵的长柄格斗武器是漆枪(槊),握柄很长,短柄长刀,唐军士兵每人一把。 明朝军队使用的棍,全长8尺左右,重3斤8两(2234.4克) 明代狼筅,其械形体重滞,械首尖锐如枪头,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状。附枝最长60厘米,最短25厘米。杆长5米。头与杆均为铁制成,重约3500克,均为力大之人所使用。 明代长枪全长为1丈2尺左右(约今3.72米),其中枪头长度一般为3寸至7寸(约今9.33至21.8厘米),重量不超过4两(159.6克),戚继光曾经提到长矛的矛头只有三两,以木或竹为杆。
首先提一点,演义里的内容是为了小说需要而虚构的,想要在历史的前提条件下讨论,就要参照史书,演义连故事情节都可以虚构,一件武器有什么不可以虚构的,至于武器重量那就更不能信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小说和评书等文艺题材,在介绍中国古代武学名人的时候,大多都会有该人物武器重量的介绍,至于这个重量的真实程度,你就不要信了,那都是因文艺题材需要而夸大了的,试想一下,战场上生死较量不可大意,上百斤的武器怎么耍?累的不说,慢也慢死了~~~~~~~
另外,材料方面,三国时期的大将使用的兵器,按理说应该是全铁的,楼上有人说拿木头做杆子,这样的兵器是不行的,交战的时候很容易被对方的兵器刃部所断,木柄兵器只有小兵才会装备,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兵都装备木柄兵器,有的兵也装备铁柄兵器。
再具体说说刀,根据历史,三国时期也有长柄刀,在这里我姑且也叫它大刀,但是三国时期的大刀比较老,既没有很艺术的外形线条,也没有什么典雅的名字,什么“青龙”“偃月”都不可能的,样式也很奇特,有的刀跟有的刀都有不一样的地方,刃甚至是平的,就像铁锨铲土一样,可以直接对着人身或人头平铲过去,形式有些像刺,如果关羽使的是三国的老式大刀,那么以“刺”来记载,似乎也完全可以。
而现在我们通常讲的大刀,指的是唐代以后出现的那种外形得到了良好演变的兵器,因此,像演义里出现的关羽的大刀,应该是唐代以后的兵器样式,三国时期是没有的,老罗只是拉过来用了一下,或许老罗也不清楚关羽使的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的结论是,三国时期有长柄刀,而关羽有可能就是使刀的,注意,我只是说有可能,当然也有可能使枪,但是不管他使什么,都不可能是演义里所说的那种唐代以后才出现的线条很艺术的砍式大刀,老罗把唐代的大刀拉给关羽,是小说需要,没什么可感冒的,我们不要老盯着这一点不放。
没有理由认为古人的身体素质超过今天的人。
天桥杂耍有人耍百多斤的大刀,并不意味着它有任何使用价值。这样重的东西几秒钟就会耗尽人的体力(人的无氧呼吸一般只能坚持10秒钟,就是一个100米冲刺)。况且这么重的武器只能转圈而已,想做到收放自如,还是非常困难的。用百斤的武器上战场那跟本就是找死.
5. 八月份有哪些好吃到让人惊叹的水果
八月份有最好吃的五大水果,第一种是稔子,又称为桃娘,山稔,成熟的果实为,紫红色非常的甘甜。
第二种是葡萄,成熟后的浆果中含糖量高达百分之10到30%。
第四种是龙眼,有益气养血的红,但一次性不要吃得太多,小心上火。
第五种是无花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蛋白质,纤维素,花青素和果酸。
这都是八月份,好吃的让人惊叹的水果。
6. 为什么黄金这么值钱
因为黄金是货币啊。
我们现在所用的钱是一种信用货币,这取决于发行处有没有能力发行。有发行货币资格的只有中央银行,中国的中央银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去看看你手里的钱,每张都有印。
这么说吧,中国古代的“银票”其实就是一种信用货币,和我们现在用的钱是一个意思,乔家大院看过吗,为什么乔家的对头放出风声说乔家已经没银子了的时候会突然有那么多人跑来拿着银票要来兑现银子呢,因为万一乔家真是没钱的话,自己拿的那么多纸就不值一文。也就是说,你发行了多少信用货币,你就要储存相等量黄金储备。国家每年都会公布储存多少黄金,因为这才是这个国家的币种值多少钱的依据。
打个比方的话,你手上的钱就好比一张所属证明,证明你拥有着等量的黄金。我们买卖的时候,真正在交易的是黄金。
那为什么要有信用货币也就是钱这种东西,那当然是因为——便于携带。就象N久N久以前人类都是“以物易物”,两袋米换一只羊,两只羊换一把斧头(那时候生产力地下),但当人类发展了,眼界更远了,如果中原地区的人想去沿海换购海产,那养羊的难道把一群羊赶过去吗?种地的难道把100袋米背着走吗?更不能把一堆斧头挂身上吧。所以人类就需要一种做等量代换的“媒介”,这个“交换媒介”要易储藏,便携带,易识别,易分割。古代用过贝壳,石头,钱刀等等都曾做为过流通货币,但是这些都不能完全满足于以上四个条件。人们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才采用了黄金作为流通货币的。
首先是储藏,黄金不象牛啊羊啊会跑,更不象贝壳钱刀会腐蚀,怎么折腾都还是黄金,钻石还一烧就没了呢。
其次是携带,石器时代玩过吗,哪里面的钱都是石头,游戏里可以把它拣起来,可现实是很不方便的吧。黄金的携带,看古装篇就知道了,大家怀里都揣点。
然后是识别,黄金和黄铜很容易就可以区别,很多人拿了黄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咬,然后密度颜色什么的都有很大差别。
最后是分割,真金不怕火炼,黄金可以溶成重的轻的大的小的各种适用的量。
总结:目前看来,黄金是无法被替代的货币了。货币能不值钱吗?你手里的钱只不过是代表了黄金而已。换言之,黄金就是钱。
这样可以懂了吗?
笑,打得我可是手都酸呢。
7. 大马士刀的样子是怎样的
就是阿拉伯人用的
8. 世界名刀是些什么刀
史上最残忍的刀,陨铁打造,质地坚硬,古罗马行刑专用,不过史籍记载,它很少被使用,是因为很多人都被吓死了。
阿拉斯加猎户刀,被誉为“猎户之王”,只有徒手杀熊五只以上的人能够获得。
穆斯林腕刀,只用于宰牲节的开幕仪式
阿富汗弯刀,别以为这个是艺术品,其实刀口很锋利的,所以主人安放了特制刀架。
实用刀的典型,赛过瑞士军刀
芬兰军刀, 芬兰山地师专配用刀
炎热夏夜的噩梦”,刀匠:阿.阿.卡里什科夫
加勒比水手刀,藏于委内瑞拉私人博物馆,海盗遗物。
摩纳哥火焰刀,是古时新娘送给威武新郎的定情物,用于贴身防护
安息蛇形刀,只配发给皇宫女眷,安息在现在的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