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个国家饮食有什么特点和习俗
各国风俗习惯
中东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穆斯林都视未放血的动物为禁品,禁食猪肉、狗肉、猫肉,一般也禁食鱼肉、马肉、驴肉。多数的阿拉伯人不喜欢吃海参、螃蟹等食物,也不食无鳞鱼。接待来访穆斯林客人一定要安排清真席,特别要注意冷盆中不要出现猪肉,和他们不吃的其它一些食物。古兰经规定,穆斯林在正式场合严禁饮用含酒精的一切饮料,但在公开场合各国对酒的忌讳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国家在餐桌上可以摆酒杯,酒杯里可以放矿泉水、桔子汁等饮料代替酒。有的国家自己不喝,但其他人饮用他不反感。但有的国家要求桌子上只能摆水杯,不能出现酒杯。有的不喝烈性酒,有的连啤酒也不能喝。这些对酒的忌讳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接待不同国家的客人时要具体了解清楚。对完全不喝酒的人,如果有讲话是不能祝酒的。
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每年有斋月,斋月是按回历推算的。在斋月里日落之后、日出之前不能吃喝,所以来访、出访时都要尽量避开这个时期。虔诚的穆斯林每天都要面向圣城麦加方向祈祷5次,就是说有晨礼、有响礼、有脯礼(每天3点到5点)、有昏礼、宵礼。他们(穆斯林)都自带小地毯,到了钟点就朝麦加方向做礼拜。碰到这种情况应给予理解,不要新鲜好奇,看热闹、或笑话人家,要注意避开他们朝拜的方向。伊斯兰国家规定星期五为休息日,一般要到清真寺做礼拜,如果正好碰到星期五要注意人家的这个习俗。注意安排时间让人做礼拜。进入清真寺前要脱鞋,在参观清真寺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穿破损的袜子。
穆斯林一般都认为左手是脏的,忌讳用左手给人传递物品,特别是食物。在穆斯林家里做客,主人有时用右手抓一些肉、米饭分给大家,这时不要拒绝、不能表现出为难的样子,不愿意接受。接受主人递茶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认为用双手接比较文明,但在穆斯林国家你要注意不要双手接,要用右手接。给穆斯林递东西时,千万注意不要上左手。有些伊斯兰国家,如伊朗、沙特,妇女外出时必须要穿恰兜,这是一种能将头部及全身罩住的黑色长袍。现在象一些年轻的姑娘不太喜欢穿这种东西,因为它不方便,她们就穿man tong,这是一种类似风雨衣的宽松袍子。对于外国妇女虽然不强制一定要穿恰兜或man tong,但一定要戴黑色头巾,这个头巾一般都为黑色、白色、咖啡色,把整个头发要包起来。如果穿连衣裙,必须要长袖的,不能穿紧身的,不能露出线条,而且要穿素色的。穿裙子的话,要穿深色的长筒袜,如果是浅色的,不能是透明的。另外女士不能与男士握手,如果说一时忘了把手伸出来了,那么就势把手变成致意的一种姿势。
信仰印度教的国家(比如印度、尼泊尔等国)一些风俗习惯。信仰印度教的教徒奉牛为神,牛在大街小巷上走行,人车辆一定要避让。在印度、尼泊尔很多人不吃牛肉,而且也忌讳用牛皮制成的皮鞋、皮带。在尼泊尔黄牛被视为国兽,颈后带驼峰的牛被视为神牛,受到尼泊尔人、特别是印度教徒的尊重。尼泊尔的法律规定,神牛和母黄牛受到法律保护,一律不得宰杀。一位印度的专家解释了印度教禁牛的由来,他说:“牛的奶汁哺育了幼小的生命,牛耕地种出的粮食养育了人类,牛就象人类的母亲一样,所以我们非常敬牛。”
在信奉佛教的国家里如缅甸、泰国等东南亚一带,人们非常敬重僧侣。僧侣乘车、坐船,人们都要起立、让位。家家户户都要奉斋,黎明时准备好饭菜,等待僧侣的光临。男子一生至少要剃度一次,当过和尚才算成人,连王储也不例外。僧侣和虔诚的佛教徒一般是素食者。另外他们非常注重头部,忌讳别人提着物品从头上掠过。长辈在座,晚辈不能高于他们的头部。所以经常看到他们把姿势压得很低。小孩子头部也不能随便抚摸,有些中国人喜欢摸小孩的头部,这是犯忌讳的。他们认为除了佛和僧长、或是父母能摸小孩的头,算是祝福,别人摸了就不吉利会生病的。泰国人还比较忌讳跷二郎腿,把脚底冲着他人,睡觉时头不能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着死亡。
各国对数字还有一些忌讳,比如日本人忌讳4字,因为4字与死的读音相似,意味着倒霉和不幸。在日常生活中礼品不送4件,剧场不用4号。
同一个手势、动作,在不同的国家里表示不同的意义,比如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向上立起,在美国这表示OK,但在巴西,这是不文明的手势。在中国,我们对某一件事、某一个人表示赞赏,我们会跷起大拇指,真棒!但是在伊朗,这个手势,这个动作是对人的一种侮辱,不能随便使用,你想赞赏伊朗人不能抻大拇指。在我国一般摇头表示不赞同,但在尼泊尔正相反,摇头表示很高兴、很赞同,他一晃脑袋你就知道他很高兴。世界是很大的,风俗习惯是繁多的,要想同他们打交道,就要了解他们。我们中国人要对各国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很好地同他们打交道 世界各国饮食文化 2009-09-29 17:06 作者:andrewleeeeee 我说两句(加入讨论)
法国:食不厌精的艺术点击图片翻页 法国人对菜肴的要求很高,讲究选料严格,加工精细,花样繁复,保持原味和合理营养。菜式崇尚精美,讲究款式搭配、颜色组合,讲究饮食环境与就餐氛围,对“吃”的里里外外都追求美感和意境。法式鹅肝是与鱼仔酱、松露齐名的世界三大美食珍品之一,是法国的传统名菜,在欧美其他国家的菜谱上极为少见。鹅肝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入口即化、柔嫩细致、唇齿留香、余味无穷的感觉,可以勾起人味蕾的无限欲望。此外,法国人十分喜爱吃奶酪,奶酪品种多样。法式菜还比较讲究吃半熟或生食,牛排、羊腿以半熟鲜嫩为特点,如取材于羊羔的名菜--法式红酒小羊排,嫩滑鲜美。 法式菜肴重视调味,调味品种类多样。擅长用酒来调味,什么样的菜选用什么酒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清汤用葡萄酒、海鲜用白兰地酒、甜品用各式甜酒或白兰地等。配料中酒类和香料是两大要素,无论是菜或点心,闻起来香味浓郁,品起来醇厚宜人。佳肴配美酒是法餐的特色。如果说法国人喝酒比喝水多,并不是玩笑话。 意大利:美味情绕Pasta点击图片翻页 意大利美食与法国菜齐名,是当今西餐的主流。意大利的美食就像它的文化一样高贵、典雅、味道独特。 精美可口的意大利面食、奶酪、火腿和葡萄酒是世界各国美食家追求的极致。意大利人善用米饭、面条做菜,而不是作为主食。在中国最有知名度的意大利美食就是匹萨和意大利面。匹萨薄薄的饼配上肉末、蔬菜经过烤箱一番烘烤,薄饼香和蔬菜香融为一体,光闻香味足以让人垂涎三尺。意大利面更是有着千奇百怪的形状:通心、螺旋、贝壳以及有馅的小包等。红色面在面中混入红甜椒或甜椒根;黄色面在面中混入番红花蕊或南瓜;绿色面是混入菠菜,甚至还有堪称最具视觉震撼的黑色面,所有的颜色皆来自自然食材,而不是色素。意大利面搭配千变万化的沙司,再加上海鲜、牛肉、蔬菜,或者单纯配上香料,使得面食都可以有上百种口味。常见的一款意大利面中,橄榄油是不可或缺的美味因子,蔬果可以增加面的视觉美感,配上香浓的芝士或者浓汤,香味袭人,让人忍不住叫好,这才是意大利美食的难忘滋味用书 西班牙:美味也浓烈点击图片翻页 提起西班牙,那节奏明快、风格独具的弗拉门科舞曲便在耳畔响起,风光旖旎的西班牙,东面及东南面濒临地中海,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西班牙人酷爱各种海鲜食品。 西班牙盛产薯仔、番茄、辣椒、橄榄。在西式餐点中,它的食品烹制从表面看起来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特色,但西班牙美食汇集了西式南北菜肴的烹制方法,其菜肴品种繁多,口味独特。有名的西班牙炸鱿鱼是用油酥面将菠菜、羊肉、奶酷做成的馅包起来,再放进烤箱烘烤,外焦里嫩,口味清香,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餐前下酒小菜。小虾球用鲜虾仁、洋葱、鲜蛋黄、奶油、各式香料等打成馅,制成圆饼状,在油中煎制而成,吃时佐以蒜蓉,口感清爽,是佐酒的美味佳肴。 说到主食,西班牙人最喜爱吃的就属海鲜饭了。用鲜虾、鱿鱼、鸡肉、西班牙香肠,配上洋葱、蒜蓉、番茄汁、藏红花等焖制而成的海鲜饭清香四溢,色彩丰富。靠近锅底的有一点焦,又脆又有嚼头,像锅巴,上面的香糯温软,加上海鲜的特有鲜味,堪称西餐中一绝。而在夏季的餐桌上,以各种蔬菜及香料、碎冰打成的汤汁,用番茄汁再加以调和而成的汤汁、凉汤,是西班牙人最钟爱的清凉汤品。除了这些用特殊方法烹制而成的特色佳肴外,水果、甜食也是西班牙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如苹果卷、杏仁蛋糕等,花样品种极多。 俄罗斯:汁浓味厚的慢餐点击图片翻页 俄式菜肴在西餐中影响较大,沙皇俄国时代的上层人士非常崇拜法国,不仅以讲法语为荣,而且饮食和烹饪技术也主要学习法国。但经过多年的演变,特别是俄国地带,食物讲究热量高的品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烹调特色。俄国人喜食热食,爱吃鱼肉、肉末、鸡蛋和蔬菜制成的小包子和肉饼等,各式小吃颇有盛名。 俄式菜肴口味较重,喜欢用油,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口味以酸、甜、辣、咸为主,酸黄瓜、酸白菜往往是饭店或家庭餐桌上的必备食品。烹调方法以烤、熏腌为特色。俄罗斯厨师对每一道菜品都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如果有哪一道菜缺少某种调料,宁可不卖也绝不摆上顾客的餐桌。 传统的俄式西餐,从选材到制作工艺都应该可以达到“慢餐”的要求。而定期的歌舞伴宴,无论如何都会让人放慢进餐的速度,味觉、视觉、听觉的全方位享受,给“慢吞吞”找个绝好的理由。虽然俄式西餐口味与菜品上与法餐大相径庭,但在用餐程序上的繁复程度上俄餐绝不比法餐逊色,客人到了这里不自觉地就放慢了速度。 德国:一丝不苟的美味点击图片翻页 与烹饪技术举世闻名的中国相比,德国的饮食不免人觉单调乏味,这同德国人呆板、拘泥的性格一样不讨人喜欢。但是清煮、白炖加烤制,在德国的高厨手中,也变化出百般花样来。 一提到德国的地道菜式,香肠可谓是德国菜肴的代表作,不下百种的德国香肠吸引了世界各地美食家的目光。德国各个地区都以其特制的香肠自居,格丁根及雷根斯堡香肠自中世纪以来已享福盛名;而图林根的红肠和纽伦堡手指般的烤肠亦广受欢迎。卡塞尔人则偏爱其家乡的肝肉肠。咖喱肠是由柏林人所发明的,吃的时候将肠切成薄片,加上茄汁后再洒一层薄薄的咖喱粉,确实其味无穷。只要蘸上相配的芥酱,便可享受到每一种香肠的独特风味。德国菜与现代快餐也有着不解之缘--现在风靡全球的快餐“汉堡包”,就是从德式的汉堡肉扒演变而成的。 吃香肠必有面包与之相配,在面包的生产方面德国也可称得上是质量和数量的世界冠军。在德国,面包有用精粉做的,也有用黑麦、燕麦、精粉与杂粮掺加和在一起的混合面做的。德国每天出炉的芳香扑鼻的小面包、角形小面包、“8”字形烘饼和长面包就有1200多种,此外,还有300多种其他不同种类的面包。面包是德国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主食。 英国:那些妈妈的味道 英国菜确实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Simple”(即简单)。简而言之,其制作方式只有两种:放火烤箱烤,或者放火锅里煮。口味上喜爱清淡、酥香,做菜时什么调味品都不放,吃的时候再依个人爱好放些盐、胡椒或芥茉、辣酱油之类。菜肴油少、清淡,选料注重海鲜及各式蔬菜,菜量要求少而精。烹调讲究鲜嫩,口味清淡,连调味时也较少用酒。这种质朴的烹饪方式,有家庭美肴之称,就好像是妈妈手下的美味。 美国:营养快捷更甚美味 提起美式饮食,中国人大概不以为然:不就是汉堡包、炸薯条、软饮料之类的快餐食品吗?实际上美国的饮食文化也挺丰富多彩的。传统意义上的美式食品,包括了欧式主食,如以小麦面粉做的面包、意粉和糕点、奶类制品、家禽、猪肉、牛肉和海产品。传统美式食品还引入了原产于美洲大陆或后来引种到欧洲的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南瓜、西葫芦、番薯和花生等。来自欧洲和亚洲的移民为美式食品加入了更多的变化与风味。自此,美式烹饪不仅用传统的方法来烹调这些外来菜式,继承了英式菜简单、清淡的特点,更对这些菜式进行改良,将美国本土风味融入其中。 由于农产品产地的不同和当地移民生活习惯的差异,美国南部地区的家庭式烹饪方法,与北部新英格兰地区或中西部的煮食方法都有所不同。路易斯安那州以法式卡真风味而闻名,威斯康星州的啤酒、奶酪和香肠颇受欢迎;新墨西哥州有独特的德州风味;而三藩市则有融合了亚洲、美式和传统的欧式烹饪方法的大陆菜式。美国人一般对辣味不感兴趣,喜欢铁扒类的菜肴,喜欢吃各种新鲜蔬菜和各式水果。美式牛扒最好是三成至五成熟。外面一层肉刚熟,火候向里逐渐递减,最里面几乎是生的,从熟透的肉色到嫩红,过渡自然。蘸点盘子里调好的酱汁,清爽香滑
2. 中国和伊朗在饮食方面的差异
伊朗游牧地区的人们以牛奶、黄油和奶酪为主;在农业地区,主食是面饼、馕和米饭。他们普遍喜食被称作“毛斯特”的酸奶子,常把米饭、肉、蔬菜和调料调在一起做成抓饭。伊朗的土库人对羊头肉、羊脑和羊脚最感兴趣,认为其营养价值最高,所以总习惯留给小孩吃。他们也喜食羊排,吃时不常敲开骨头吮吸骨髓。饮茶是伊朗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多爱喝红茶,并喜欢在茶中加些糖,或把块糖放在嘴里再饮茶。他们还有个极其古怪的习惯,即常以当地的粘土为食。市场上有食用的粘土出售,一种叫“马加拉特”的粘土,还被人们视为珍品。他们一般食量不大,喜素食。一般在餐桌上只备水杯和食盘,习惯用右手抓食。
伊朗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 讲究菜肴量少质精,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
②口味 一般口味清淡,偏爱微辣味道。
③主食 以面食为主,也吃米饭。他们爱吃中国的大饼、咖喱三角饺、炸小包等食品。
④副食 爱吃鸡、鸭、鱼、牛肉、羊肉及蛋类等;蔬菜喜欢茄子、菠菜、西红柿、黄瓜、洋葱、胡萝卜、辣椒、豌豆、大豆、薯仔等;调料爱用胡椒、芫荽、橄榄油、醋、盐等。
⑤制法 对串烤、煎、炸、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清真菜。
⑦菜谱 很欣赏咖喱鸡、炸脊髓、青椒鸡丝、烩羊三样、干烧鳜鱼、砂锅羊头、烤嫩鸡、红炖羊蹄哈巴、子姜鸭块、糖醋鱼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喜欢喝凉开水、桔子汁、果子露、红茶及咖啡等,有人也爱喝白兰地。
⑨果品 爱吃苹果、草莓、葡萄、樱桃、石榴、哈蜜瓜、西瓜、桃、香蕉等;干果喜欢核桃、杏仁和葡萄干等。
3. 伊朗人吃饭用筷子吗
筷子古称“箸”,是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普遍使用的餐具。
4. 伊朗人吃什么
伊朗人喜吃苹果蜜饯,石榴,吃鱼,不食核桃、巴旦杏等坚果。
民族传统食品,其中最着名的有:
契罗喀保布(伴有烤羊串或烤牛肉串、鸡肉串的焖饭);
奥布古事特(将羊肉、豆子、香料和薯仔等放在水中一起焖煨,近似我国西安的羊肉泡馍);
霍列希特(用各种作料烧煮成的一种家常菜肴,就着米饭食用);
菲辛江(用家禽,尤以鹅肉或鸭肉为佳,另加核桃仁、石榴汁、橄榄、糖和香料一起炖煨而成);
杜尔麦(一种将肉类和其他配料一起裹包新鲜的葡萄叶中再烧煮而成的菜肴)。
尤其在伊朗的西北部地区,有些地方菜肴是以野生植物或蔬菜以及豆类烧煮而成,亦可与肉食一起享用,十分美味可口。而南部有许多菜肴是以鱼类烧煮而成。伊朗的鱼籽酱是用里海的鲟鱼制成,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滋补性很强,波斯湾的虾类由于质量上乘,故被用来烹煮各种食物。
5. 求分享伊朗人早餐吃什么
早餐吃着馕,喝着酸奶,或者白奶酪(咋一看以为是豆腐呢)。但最多的还是红茶,几乎一天三餐都有,伊朗是全世界第七大茶叶生产国。喝红茶要配上方糖,不是直接放入茶调味的,而是含在嘴里,每喝一口都带有丝丝甘甜,因为这种方糖甜度低,且难融化。
6. 伊朗吃什么肉
在伊朗不同的地区,人们往往根据当地现存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来烹煮各种富有地方色彩的食品,这些食物被视为民族传统食品,其中最着名的有:契罗喀保布(伴有烤羊串或烤牛肉串、鸡肉串的焖饭);奥布古事特(将羊肉、豆子、香料和薯仔等放在水中一起焖煨,近似我国西安的羊肉泡馍);霍列希特(用各种作料烧煮成的一种家常菜肴,就着米饭食用);菲辛江(用家禽,尤以鹅肉或鸭肉为佳,另加核桃仁、石榴汁、橄榄、糖和香料一起炖煨而成)以及杜尔麦(一种将肉类和其他配料一起裹包新鲜的葡萄叶中再烧煮而成的菜肴)。尤其在伊朗的西北部地区,有些地方菜肴是以野生植物或蔬菜以及豆类烧煮而成,亦可与肉食一起享用,十分美味可口。而南部有许多菜肴是以鱼类烧煮而成。伊朗的鱼籽酱是用里海的鲟鱼制成,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滋补性很强,波斯湾的虾类由于质量上乘,故被用来烹煮各种食物。
7. 伊朗饮食的介绍
伊朗人的饮食习俗明显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带有强烈民族色彩,吃食物很注重吉祥之意。如喜吃苹果蜜饯,表示生活甜甜蜜蜜;吃石榴,表示像石榴粒一样多福;吃鱼,像鱼一样活跃。更有趣的是,他们将糕点制作成各种形状,各有寓意;梯形的象征步步高升; 鸟形的意味着像鸟翅覆雏一样和乐安康等等。宗教节日忌吃异味蒜、葱和苦的食物,因为这是不吉利的,也不食核桃、巴旦杏等坚果,因为“坚果”一词与“罪孽”有关,且多吃会刺激喉咙,影响祈祷。
8. 伊朗人的习俗有哪些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穿长袖、盖过臀部、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二、饮食:禁酒,忌食猪肉、狗肉。穆斯林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后至日落前)在公开场合进行饮食或吸烟。
三、伊朗禁止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偷窃他人财物者将被依照伊斯兰法进行处罚。犯持枪抢劫、强奸罪将被处以死刑。
四、男士不可主动与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一般也不主动与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动握手,男士亦应礼貌回应。
五、伊朗人不喜欢与外国人有身体上的密切接触,勿与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时)。不得用手触摸小孩子的头部。称好时不能竖大拇指。说话时忌用食指指向他人和大声喧哗。伊朗人很讲究卫生,随地吐痰、扔杂物现象更是少见,口中异味较重会引起反感,会被认为缺乏修养。
(8)伊朗人一般怎么吃饭扩展阅读
前往伊朗旅游注意事项:
一、旅客可正常带入个人财物,有些价值昂贵的物品需要申报,由海关官员记录到个人护照里,被记录下的物品不能出售,离境时须向海关官员出示,如上述物品在伊遗失,应出示有关报失证明。
二、不准携带出入境的物品包括:含酒精的饮料、猪肉及相关制品、赌具、迷幻药物、武器、弹药、爆炸品、色情书刊、诋毁伊斯兰教和伊朗国家形象的一切书籍和音像制品及其他被伊朗法律禁止携带的物品。伊朗对出境旅客最多可携带的藏红花数量有限制规定。
三、入境后如需延期签证,须在停留期届满前向伊当地外事警察局提出申请。逾期居留将被处以45万里亚尔/天的罚款。如被怀疑非法经商或劳务,则要另受到劳工部门、财政部门的巨额罚款后才许离境。
9. 伊朗人吃饭用手抓吗
伊朗人吃饭不用手抓,伊朗地域人种,属于西亚、中亚、南亚次大陆等地区的:雅利安-伊朗亚种。欧罗巴人种中的一支,分布于安那托利亚、伊朗、阿富汗斯坦到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区,亦称西亚地域人种或划入地中海地域人种,肤色棕褐或暗褐、身材瘦高健壮、多髭须、发色黑、眼色深、鹰钩鼻。
伊朗总是一个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熟悉,是因为这个与美国为敌的国家经常会出现在媒体上,陌生,是因为这个国家总体上还是比较封闭。
伊朗是个奇怪的国家,他如今属于伊斯兰共和国,但古老的索罗亚斯德教(拜火教)却是他们文化的根。
拜火教,顾名思义,他们崇拜火,随之催生出跳火节这样的传统习俗,也是伊朗人喜欢吃西瓜和石榴的原因,象征红红火火,多子多福。
10. 伊朗人一般早餐吃什么
早饭一直被以为是伊朗家庭的需求一餐。享受早饭年华被认为家庭聚首之一,也是开始一天的最佳机遇。馕与红茶是波斯气概早餐的需要组成部份。伊朗人的日常保留离不开红茶,其次馕。
伊朗人的留存照样不错的,吃肉也是对比日常的,他们比照恋情吃羔羊肉与鸡肉以及肉粥,而且在伊朗还有特地烹调这种肉的手法,这类食物在宗教的节日屡屡吃,他们把小麦捣成泥状,直至组成燕麦片状稠度。此后搭配着肉来吃。冬日吃让身体笼统加倍的暖和。
伊朗人的正餐照常时常吃米饭的,伊朗的很多饮食文化与咱们的另外一个邻国印度很像,但凡恋爱用手抓饭,并且他们练就了一种不怕烫的手腕,网友们,看了伊朗人的日常饮食,你们感应有食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