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怎么看伊朗人质乎

怎么看伊朗人质乎

发布时间:2022-07-24 12:38:06

A. 从1979年美伊人质危机事件出发分析分析危机决策的特点

伊朗人质事件起与1979年11月4日,美国随即在11月14日冻结了80亿伊朗在美资产。解救人质为
1980年11月,1981年1月结束。

要看此事的处置对策,首先先看看当时国际环境:
1978年,越南与苏联签订《越苏友好合作条约》,而中国中断对越南的援助。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埃及与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但遭阿盟逐出。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2月17日中越开战。12月27日,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租借越南金兰湾基地,租期25年。北约部长理事会宣布于1983年在西欧部署572枚中程导弹。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
简单地说就是中美靠近。在中东,埃以缓和,阿盟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引起伊斯兰世界反苏。而伊朗此时反美情绪高涨。伊斯兰世界因两伊战争分裂。

在当时美苏争霸的大局下,美国首先会考虑苏联对美伊关系变化后的反应:
1)苏联应该是最喜欢伊朗自动加入自己一派,如果伊朗选择投入苏联一方,则苏联势力可以直达波斯湾,直接掐断美国的中东油路。由于苏联和伊朗在陆地上是紧邻的,所以苏联要对伊朗实施支援非常容易。
2)中间的可能是伊朗在美苏间保持中立。伊朗选择的以伊斯兰革命的大旗自立门户,和苏联的共产主义不是一个阵营,两者并无非联手不可的因素。如果这样,则苏联就算控制了阿富汗也无法直接走进印度,除非再攻下巴基斯坦或者伊朗。
3)如果伊朗与苏联敌对,那苏联是最不喜欢的,但当时伊朗与苏联并无大的外交问题。从当时情况看,苏联控制阿富汗后,最大的可能是联手它早已培养的印度朋友,攻入巴基斯坦,而非取道伊朗来进入印度洋。
4)另外,伊朗离苏联实在太近了,以至于苏联不能允许美国再控制伊朗,所以苏联干涉美国入侵伊朗是完全可能的。

由于历史上俄国对波斯一直都有野心,相应地伊朗对苏联也有防范之心,只要不逼得伊朗太急,伊朗应该不会彻底投入苏联。如果美国亲自对伊朗动手,伊朗没有别的选择,就会被逼入苏联一派,苏联这样进入伊朗,将不但能控制伊朗,还能获得大义上的支持。而美国也不希望冒与苏联直接开战的风险,所以美国对伊朗并没有急切地去亲自下手,他采取的是打代理人战争的方法,让伊拉克去打伊朗。而自己的行动仅仅限于对伊拉克的幕后支持。

但是事情也并不顺利,新生的伊斯兰伊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反倒是使用当年美国支援给伊朗的武器顶住了伊拉克的进攻,两伊陷入僵持,速胜的可能没有了。这样要捞回人质,就只能靠自己了。美国之后选择了自己用特种作战去营救,可是也失败了。但最后还是因为伊朗急于结束实际上由美国挑动的两伊战争,使美国得以通过谈判以解冻冻结的80亿在美伊朗资产为条件结束了人质危机。

由于美国对伊朗没有过度逼迫,伊朗最后也没有彻底投入苏联一方。应该说,从战略角度,美国这样的处置还是不错的。在全球博弈中,为保障大目标的实现,并非什么事都该用蛮力解决。

B. 1979年美国驻伊朗使馆扣押人质事件,伊朗是否违反了国际法规则

没有啊,总而言之美国没有对中东革命给予重视,失去了杀鸡儆猴的机会,为后来的入侵科威特与911埋下了危险的种子,这是美国在1979年犯下的错误。

C. 伊朗人质危机的过程

伊朗人质危机或称伊朗人质事件。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国大使馆被占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的一次危机。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很多人至今仍认为,这场人质危机导致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连选失败。
1979年11月1日,新的伊朗领导人阿亚图拉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号召伊朗人民向美国和以色列示威。霍梅尼将美国政府称作“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
4月1日“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成立,巴列维王朝被彻底推翻。1979年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学生4000余人在霍梅尼的支持下,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将美国国旗撕下来,代之而挂上了写着“真主伟大”字样的白旗,最后将52名美国外交官扣押起来,作为要求美国交出巴列维的人质。
美国公开寻求与伊朗谈判。同时,他批准了一项代号为鹰爪行动的跨军种联合秘密营救行动。
任务落在“蓝光”突击队身上。这是赴越南作战的美军特种部队中训练有素的一支小分队。4月24日22时,美国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悄无声息停驻在伊朗附近平静的海面上。16名飞行员和180名突击队员,分别奔入早已检修完毕的8架直升机。
飞行途中,8架直升机中,有3架由于沙漠异常气候引发的沙尘暴等原因,无法保持正常飞行,先后离开飞机编队。而只剩下的5架直升机,是不能按照原定计划完成营救任务的。卡特总统接到报告后,当即决定取消营救行动,命令所有的飞机和人员迅速撤离伊朗。然而更令“蓝光”突击队员狼狈不堪的是,撤离过程中,又发生了运输机和直升机相撞的事故。25日,美国政府第一次向新闻界公布了在伊朗进行了一次营救作战的消息,并且宣告作战行动失败。

D. 伊朗人质危机的历史影响

2000年,人质及其家属尝试起诉伊朗,但因反恐法案而失败。起先,他们因伊朗未能为自己辩护而胜诉,但后来美国国务院害怕此事会影响国际关系而尝试将此案作一了结。最终,联邦法院法官裁定因为人质释放时达成的协议,人质不能再从伊朗政府那里获得其他补偿。
2005年6月,伊朗总统大选当选总统、前德黑兰市市长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被人质指认参与当年的人质劫持行动。对此,伊朗政府予以坚决否认。
伊朗人质危机体现了伊朗反美情绪的扩大以及国家化,美国对伊朗也是越来越记恨,从而继1979年伊朗革命后 再一次沉重打击了美国,使得美伊关系处于历史最低谷。 虽然至今有所回暖,但是双方仍然持续保留了长期的敌视意识、敌视心态,都有互相颠覆的计划和行为——虽然没引发两国全面爆发战争和公开化对立。

E. 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F. “逃离德黑兰“Argo”是真的吗伊朗人质危机的真相是生么

如果您要知道“逃离德黑兰”的真实故事您可以看以下新闻。话题为:“逃离德黑兰”(Argo)的作家,完全不知道他讲的事情;前加拿大大使说:“有趣的是好莱坞的编剧(Chris Terrio)对于他谈论的事情一无所知,”泰勒周四在多伦多Ryerson大学跟学生会见时说到。CBC报道。
请点击: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5822993.html
或者点击:
http://wenku..com/view/5a5c1c89d4d8d15abe234e6d.html

G. 伊朗门事件是怎么回事简洁一点

伊朗门事件:由以色列牵线搭桥的武器人质和麦克法兰出访德黑兰的秘闻一经之于众,举世哗然,里根在美国国内受到广泛指责,他遇到自己的“水门事件”。1985年6月,美国环球航空公司飞机上的人质从大马士革回到美国,这件事使美国意识到,实际上是伊朗在背后牵线的结果。由此,美政府就想到要了解伊朗的宗教领袖,能否对黎巴嫩施加影响,促使在黎被扣押的美国人质恢复自由。通过中间人进行试探,伊朗暗示,期望得到前国王巴列维在美购买的一批战斗机的零部件,以便恢复使用这些早以搁置的飞机。因美国同伊朗中断关系6年,正当白宫苦于无从下手时,以色列外交部办公厅主任戴维在总理佩雷斯同意下,向美政府提议,利用一个在伊朗长期活动的军火商考柏,宁格蒂在该国的广泛联系,来为华盛顿服务。这个建议得到当时还在担任总统安全顾问的麦克法兰的同意之后,经里根总统批准,开始悄悄执行了。麦克法兰及其助手与伊朗代表进行了极为隐密的会谈,会谈中由以色列担保,本着一飞机军用物资交换一名人质的原则,分别于1985年9月,1986年7月和11月释放了三名人质。

1986年5月,麦秘访伊朗,伊官员不仅同麦进行接触,而且美国提出一系列条件,美国只答应第一条即提供巴列维国王购买并以付款的飞机和坦克配件及其他武器。伊朗要求为得到满足,于是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于11月4日突然公开了麦访问伊朗的秘闻。以武器换人质的秘密交易,涉及到美国对恐怖活动和两伊战争的态度。美过去采用绝不向恐怖分子屈服,也不用他们谈判的政策,因此,以武器换人质立即引起国内外巨大的震惊。

H. 1979年伊朗人质事件怎么解决的

1980年底,美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里根当选为新总统。他在竞选时就严厉谴责伊朗扣押人质的行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后很可能采取比卡特更为强硬的政策,如果在新总统上任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减少一些麻烦。

在这种形势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离开白宫之前解决人质问题。后来,美国与伊朗经多次接触,双方同意由阿尔及利亚出面调解。

美国立即派出一个秘密使团前往伊朗进行谈判,双方终于在1981年1月19日达成协议,持续一年多的人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1月20日,一架阿尔及利亚飞机载着被获释的人质离开德黑兰前往阿尔及利亚。

人质们立即飞往位于西德法兰克福的美国空军基地。前总统卡特以现总统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里接待了他们。在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事件汇报后,他们飞回华盛顿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仅仅是为这个国家对里根就职典礼的庆祝增添了一丝喜庆气氛。

(8)怎么看伊朗人质乎扩展阅读:

伊朗人质危机历史背景:

数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主要支持者。随着民主进程发展,1953年改革派穆罕默德·摩萨台当选上伊朗首相。在阿贾克斯行动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帮助巴列维国王和保守派发动政变推翻了摩萨台。

前后八位美国总统为巴列维国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用以换取伊朗的石油供应,以及在中东的战略存在。那些反对巴列维国王的人(因为他20世纪60年代早期曾许诺自由及改革,后却食言)对于美国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愤怒。

而巴列维国王及其亲信中饱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让国内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愤怒。社会及宗教人士的不满情绪汇合在一起,最终爆发了伊朗革命将巴列维推翻。1979年1月他流亡国外。

“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

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

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

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

美国曾想减少伊斯兰革命对自身的影响,并也曾尝试与伊朗的新政权建立关系。但是1979年10月,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

I. 伊朗人质危机的事件结果

1980年底,美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里根当选为新总统。他在竞选时就严厉谴责伊朗扣押人质的行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后很可能采取比卡特更为强硬的政策,如果在新总统上任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减少一些麻烦。在这种形势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离开白宫之前解决人质问题。后来,美国与伊朗经多次接触,双方同意由阿尔及利亚出面调解。美国立即派出一个秘密使团前往伊朗进行谈判,双方终于在1981年1月19日达成协议,持续一年多的人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1月20日,一架阿尔及利亚飞机载着被获释的人质离开德黑兰前往阿尔及利亚。
人质们立即飞往位于西德法兰克福的美国空军基地。前总统卡特以现总统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里接待了他们。在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事件汇报后,他们飞回华盛顿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仅仅是为这个国家对里根就职典礼的庆祝增添了一丝喜庆气氛。

J. 伊朗人质危机如何解决的

1980年,美国同意解冻此前被冻结的伊朗80亿美元资产,并保证不就此事起诉伊朗,伊朗同意释放人质。1079年伊朗人质事件就此解决。
1980年7月27日巴列维国王逝世,9月两伊战争爆发。此后,伊朗变得越来越希望能够解决人质危机。
而在美国方面,卡特在11月的总统竞选中败给罗纳德·里根,大部分分析家认为其在人质危机中表现出的无能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有未经证实的传言说正是伊朗政府与里根的参谋团之间的非法交易,导致了人质释放时间的推迟。

因为后者非常不像见到“十月惊喜”,也就是在大选开始前出现会导致选票大量流向卡特的事件出现,例如人质被释放。(不过,奇怪的是现在“十月惊喜”这个词却是指防止人质释放的非法交易。)

大选后不久,即将离任的卡特政府在阿尔及利亚外交官阿布杜尔卡利姆·弗莱伯(Ablkarim Ghuraib)等中间人的帮助下开始与伊朗进行谈判。作为释放人质的交换条件,美国同意解冻此前被冻结80亿美元资产,并保证不就此事起诉伊朗。1981年1月20日,就在里根的总统就职典礼后几分钟,所有的人质被释放并交给美方。至此他们已被扣444天。

人质们立即飞往位于西德法兰克福的美国空军基地。前总统卡特以现总统里根特使的身分在那里接待了他们。在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事件汇报后,他们飞回华盛顿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仅仅是为这个国家对里根就职典礼的庆祝增添了一丝喜庆气氛。

阅读全文

与怎么看伊朗人质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椰子粒怎么吃才好吃 浏览:670
意大利十大瓷砖品牌有哪些 浏览:857
2021中国有多少hiv患者 浏览:882
印度洋海域有哪些未发现的生物 浏览:670
哪些国家使用意大利语言 浏览:499
印度在英国之前是个什么样的 浏览:329
美国为什么打伊朗啊 浏览:952
印尼什么岛比较繁华 浏览:572
龙州有多少条马路通越南 浏览:282
中国有哪些好的神经内科医院 浏览:672
伊朗用的钱叫什么名字 浏览:44
中成药寄英国用什么快递 浏览:460
在越南尿毒症透析一次多少钱 浏览:86
中国多少通信基站 浏览:505
意大利回国直航机票什么时候恢复 浏览:684
英国大帝有多少 浏览:930
伊朗气候温度怎么样 浏览:164
印度高铁为什么那么快 浏览:794
柜门印尼白是什么颜色 浏览:568
伊朗什么东西比中国便宜 浏览: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