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次中东战争,各国对伊朗的采取了什么战略部署
由于伊朗使用导弹袭击科威特并威胁海湾其他国家的石油输出,美、苏、英、法等国自1987年7月起先后出动80多艘军舰在海湾为油轮护航。美海军曾多次同伊朗发生冲突,战火由两伊边境蔓延到海湾地区。
2. 深度分析:为什么说伊朗对中国很重要很重要
伊朗是整个中东地区将宗教力量与世俗力量整合得最好的大国,其国内的工业基础、军事实力也是别国所不能比的。伊朗是中东地区最不听话的大国,美国迟早要拔掉,以便完全控制中东,完成石油美元霸权闭环的战略目的。
而伊朗所处的战略位置实在太重要了。伊朗的存在,关系到中俄两国的生死存亡,一旦伊朗被占领,中俄的战略出口将会被完全堵死,其后果不堪设想。
伊朗的存在,也为中国“一带一路”向西拓展提供了支持。只要伊朗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就相当于掐住了世界经济的命脉,美国也要三思而后行。
3. 伊朗的战略判断长期以来一直有问题,有哪些事情可以证明这个问题吗
伊朗的战略判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伊朗在中东地区想要谋求大国地位,但是这也使得伊朗和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以及分歧。然而伊朗并不具备非常出色的工业体系来支撑经济的发展,而且伊朗是一个经济结构非常单一的国家,这样就会使得美国非常容易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这也造成了伊朗这么多年经济一直处在一个非常糟糕的水平。
所以现在伊朗的战略方向以及判断都有很大的问题,因为伊朗现在丢弃的正好是能够发展国内实力的经济能力。因为没有经济能力作为支撑的话,伊朗根本和美国这样实力强大的国家消耗不起。
4. 伊朗靠什么和美国抗衡求高手解答
一个国家两支军队
伊朗现行宪法规定实行政教统一,宗教领袖为武装部队总司令。最高国防委员会是领袖领导下的军事决策机构,成员有总统、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以及领袖指定的两名顾问。
武装力量主要由正规军和革命卫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革命卫队由地面部队、海上部队、陆战队和航空部队组成。一个国家有两支武装力量,这在当代世界各国并不多见。
伊朗的正规军是在巴列维王朝的旧军队基础上建立的。长期遭受巴列维王朝迫害的霍梅尼对旧军队始终不信任,他大权在握后,除了清洗旧军队的高级军官外,还在军队中成立政治和意识形态部,由教士担任政委,以伊斯兰思想改造旧军队。此外,霍梅尼在最高国防委员会和海陆空三军、宪兵和警察中都派代表,这些代表如钦差大臣,事无巨细,都要插手过问。
革命卫队是在伊斯兰革命中诞生的。1979年5月5日,伊斯兰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反对巴列维政权的各种准军事武装基础上成立一支治安队伍——“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使命是保护伊朗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保卫伊朗革命和维护伊斯兰教义,此外还负责维持国内秩序,监控国内的敌对势力,并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络。革命卫队一直控制在原教旨主义者手中,成为新政权的坚强支柱。1985年9月,为了加强伊斯兰革命卫队,霍梅尼下令建立革命卫队的陆海空三军。这支新军队在两伊战争中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在国内斗争中唯命是从、雷厉风行。1986年革命卫队总人数达到35万。1996年,革命卫队正规军整编为陆军lO万,海军2万人。革命卫队装备精良,其高级官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政府大力加强军队正规化、一体化建设。1992年成立单一的联合指挥部,加速了正规军和革命卫队的一体化管理。
实力可进全球十强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由于新政权对军队的清洗和大批军人开小差,军队曾减员近60%。在两伊战争中,伊朗曾因军备荒废和指挥不当而一度被伊拉克军队长驱直入,但最终凭借人众地广顶住了伊拉克闪电进攻,以两败俱伤结束了战争。战争期间,伊朗的武器装备损失达60%,战争损失和军费开支达3600亿美元。
两伊战争后,伊朗政府汲取教训,高度重视国防建设。拉夫桑贾尼政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分配的军费达100亿美元,平均每年20亿美元。国防和安全方面的外汇分配指数占总数7.6%。实际军费开支远超过上述数目。这对当时刚刚结束战争、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伊朗来说实属不易。
巴列维在位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伊朗利用石油美元从欧美引进先进设备和人才,兴办现代军事工业,打下不错的基础。两伊战争进一步推动了伊朗的国防工业发展,80年代后期伊朗大约有240个武器生产厂,还有1.2万个私有工厂从事与国防相关的研究和生产。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伊朗的国防工业已能生产导弹、雷达、大炮、机枪、军舰、微型潜艇,维修外国制造的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设备和飞行设备。伊朗已具备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生产能力,储备了大量的化学制剂,能够大量生产芥子气、光气、血液毒剂、神经毒剂,并正在研制炭疽杆菌、有毒生物素。
巴列维统治期间伊朗的军事装备主要来自美国,两伊战争期间,伊朗曾从包括以色列在内的近20个国家进口武器。进入90年代,伊朗主要从俄罗斯、朝鲜、印度、巴西等国进口武器,同时还通过英国、法国、巴基斯坦、土耳其、韩国等国的中间商购买西方武器。武器来源的多样化使伊朗掌握了先进的国防技术。
目前,伊朗有现役军人约54万。陆军是伊朗武装力量的主体,总兵力约35万人,装备有主战坦克约1500辆,其中不乏先进的T-72型和“酋长”主战坦克。伊朗地面部队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除了坦克,伊朗陆军拥有近百辆装甲侦察车、1200辆装甲运兵车、2000门牵引火炮、300门自行火炮,以及数量庞大的火箭炮。此外,陆军还拥有一定数量的“陶”式、“耐火箱”式反坦克导弹和地地、地空导弹以及各型直升机和运输机约200架。
伊朗海军现有兵力约1.8万人。主要作战舰艇包括俄制“基洛”级潜艇三艘、护卫舰三艘、轻型护卫舰两艘、导弹快艇20艘、海岸巡逻艇26艘、扫雷舰艇七艘、登陆舰艇11艘,其他支援舰只25艘。海军航空兵约2000人,装备各类飞机70多架。
伊朗空军现有兵力约5.2万人,拥有各型飞机900余架,其中各类作战飞机300余架,包括先进的F一14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战斗机。此外,空军拥有“小牛”、“响尾蛇图集”、“麻雀图集”、“霍克”改进型等各式导弹若干。
除了正规军和革命卫队外,伊朗还拥有庞大的预备役力量。伊朗常设预备役部队有35万人,其中准军事部队“民众动员军”约20万人,多为青年志愿人员,战时可达100万人。伊朗的准军事部队在两伊战争中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采取的自杀式“人海战术”,至今仍让人谈之色变。
伊朗的军事战略日益依赖精密的中远程导弹。经过这些年经营,伊朗已拥有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导弹库,这是最令以色列和美国不安的。如“流星一3”和“法塔赫一1 10'”导弹,两者都可以击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的任何目标。“流星一3”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1300公里,弹头重1600磅。伊朗国防部长新近称,伊朗正在发展射程2000公里以上的“流星一3”改进型导弹。这些导弹虽然打不到美国本土,但是要打击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基地以及以色列的战略目标已不在话下。此外,伊朗现行装备的“飞毛腿”B型导弹(射程为325公里)达300多枚,“飞毛腿”C型导弹(射程为550公里)达60多枚,可打击美军驻阿富汗基地。伊朗的“征服者”型导弹(射程约200公里)是使用固体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导弹,伊朗军方人士称它是世界上“打击精度最高的导弹之一”。伊朗的这些导弹无疑是其抗衡美国军事威胁的“撒手锏”。
伊朗有人口7200多万,正规军、革命卫队、预备役部队的兵力加起来近90万。伊朗政府声称,伊朗可以组织2000万大军抵御外来侵略。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评估,“波斯铁骑”的实力在全球可排进前十位。这支铁骑是伊朗保持在海湾地区举足轻重地位、令美国不敢轻举妄动的资本。
5. 伊朗把什么作为战略储备资产
摘要 目前伊朗的战略目标大概就是集中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吧。伊朗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自己早日强大起来,才能彻底摆脱这些控制与伤害,伊朗还是能力不足,需要壮大自己的国家,否则面临的危险只会与日俱增。
6. “称霸中东、建立什叶派走廊”,伊朗凭什么有这么大的“野心”
这主要是因为伊朗是一个以什叶派为主的国家,在中东地区也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伊朗拥有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这足以支撑伊朗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以及目的。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这些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什叶派走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些年的经济制裁以及伊朗和美国之间的冲突,也导致了中东地区经常会出现战争的讯号,也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中东地区经常会滋生出恐怖主义,这对于中东地区的老百姓并没有太多的好处,所以也希望双方能够保持和平稳定的状态,这对于两个国家以及地区都有很大的益处。不过从最近的局势来看,和平稳定的局面并不会在短期内形成。
7. 请分析伊朗对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地位是什么
伊朗的核问题
伊朗的核问题来自伊朗的立国原则与美国国家利益的不可调和性。伊朗的立国原则就是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向所有的伊斯兰教信徒为主体的国家输出伊斯兰意识形态的革命,渐而向全球输出伊斯兰意识形态。这立国原则可以从伊朗的宪法和国家政权的结构及外交原则上得出。伊朗的外交原则是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宣布“不倾向东方,也不倾向西方”,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积极发展同伊斯兰、第三世界和不结盟国家的关系,重视同西欧、日本等国的交往与经贸联系。除美国、以色列和南非外,愿同所有国家在互�拖嗷プ鹬氐幕�∩戏⒄构叵怠<岢质涑鲆了估家馐缎翁��了估荚谄渫饨徽�咧懈哂谝磺校�恢糜谝磺泄�依�嬷�稀R晾实牧⒐��蛞彩且晾时J嘏烧�稳宋锏恼�伪Ц海�歉稣�卫硐搿H欢�饫硐敫�拦��依�嬖斐闪思�蟮某逋弧?nbsp;
在世界上公开有核力量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未公开的据推测有核力量可能性非常高的国家有以色列、巴西。然而这些(除美国外)公开的和未公开的核国家都没有受到美国极其盟国以实际军事打击为手段逼迫这些国家停止核开发,是因为这些国家有些是美国的友邦国,有些是美国无能为力去制止,有些则是制止的成本太高的原因。伊朗就不同了。
首先伊朗是个中小型国家。其次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再次伊朗在世界比较孤立。再其次伊朗的军事实力不是很强。最后伊朗还是个丰富的产油国。最根本的是伊朗的核成功将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及中东利益构成致命性的打击。所以伊朗才会面临着美国以直接的军事打击为威胁以促使伊朗放弃核开发的危机。由于伊朗是弱小的,而且美国的军事打击的成本可以从伊朗丰富的石油中减少甚至获利,所以理论上讲美国军事打击伊朗是可行的。可以说伊朗的核危机就是伊朗国家政权的危机。
美国的国家利益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必定要维护当前的超级大国地位和继续加强自己地位的牢固性。作为一个国家的利益对外表现形式主要为对外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美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地位,但是会有几个国家对美国继续加强超级大国地位的牢固性造成深刻的影响。这就是地区性大国的出现和加强地区性大国地位的现实。目前能够作到地区性大国及扩大影响范围的国家及国家联盟有中国、俄罗斯、欧洲联盟。对美国来说,未来最大的挑战者必定是中国,这是由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为了继续加强超级大国的牢固性,美国就必须限制及瓦解现有的地区性大国的对外影响,防止其他地区的地区性大国的出现,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以美国现有的有利条件影响整个世界。在军事上,美国战略意图是在每一个可能对美国的利益造成极大影响的地区进行军事部署,从而压制对方的影响力。在东亚,美国以日本基地、韩国基地、关岛基地及最近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对中国进行军事围堵。对俄罗斯的军事战略扼制,美国以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和北约对东欧各国的吸引来围堵俄罗斯。在欧洲,美国以北约的领导作用和对北约内部的几个国家的拉拢及对东欧国家的军事合作来牵制欧洲大陆。在东南亚,美国以其战略盟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对印度及东南亚国家进行军事潜伏。在非洲,目前及以后一段长时间还不会出现对美国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出现,所以在非洲美国以其他方式来钳制非洲。在拉美,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以本土的军事力量就可以对付了。在中东,美国以其盟国以色列、土耳其及最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存在来应付中东的军事威胁。除了军事手段,美国还以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及扼制世界上所有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
逐鹿中东
中东的资源是富有的,但是中东的力量是贫穷的。中东是没有一个地区性大国的地区。所以对中东的争夺就变成了地区外大国的逐鹿战场了。美国在这场逐鹿中先拨头畴。美国先安排自己的盟国以色列对付中东各国,然后对阿富汗及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造成美国军事力量在中东的直接存在。在这场逐鹿中,主要的逐鹿大国还有现有的各地区性大国,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在中东问题上,美国与欧盟的共同点比较多。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共同点比较少,甚至是冲突点比较多。这些都是美国为了加强超级大国的牢固性而采取的战略。也是各地区性大国为了削弱美国的牢固性而采取的策略。美国想把中东揽为己有,这样可以加强牢固性。各地区大国为了削弱美国的牢固性,纷纷对中东进行某种帮助。这样在中东的逐鹿就变成了加强超级大国地位和削弱超级大国地位的斗争了。目前有一条鹿跑到了兵营,杀鹿和救鹿的游戏开始了。
伊朗的核成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中东利益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然而对中国和俄罗斯而言反而是好事,最起码不是一件坏事。各地区性大国如果只想保住自己的地区性大国地位,那么在全球各地区都出现对自己比较友好的地区性大国的局势是有利的。目前没有地区性大国的地区有南美、中东、非洲。伊朗是想做中东地区性大国的一个国家。多极世界对各地区性大国有利,但是美国不允许,美国想做单极世界的领袖。现实的是美国节节胜利,各地区性大国节节败退,特别是在中东。美国在中东位于有利的地形,急切想射下伊朗,中国和俄罗斯及欧盟想尽办法不让美国得逞。然而中国和俄罗斯对伊朗帮助目的和方式跟欧盟是不同的。欧盟是不希望伊朗成为中东的地区性大国的,他们对伊朗的核问题的态度跟美国基本是一致的,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力量,只不过欧盟对伊朗的态度比较温和而已。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得到利益是最重要的。如果美国射下伊朗,那么美国的利益将是最大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甚至是零或负数,欧盟却会多多少少得到一些利益。如果中国和俄罗斯给于伊朗军事和外交上的帮助使美国的军事打击变得失败,那么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将是最大的,欧盟其次,美国的利益甚至是零或负数。如果伊朗放弃核开发,那么美国的长远利益为最大,中国和俄罗斯的短期利益比较大,欧盟的利益也会有所得
战争还是和平
战争还是和平的主角是伊朗。问题的关键是伊朗是否放弃核开发。伊朗如果认为伊朗的军事条件能够抵挡美国的军事打击或美国不可能军事打击伊朗,再加上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的强硬态度,那么伊朗会继续进行核开发。伊朗如果认为美国会军事打击伊朗且伊朗会败退,或想缓和下局势待其他有利时机再开发,那么伊朗就会暂时不开发核力量。伊朗认为美国不会军事打击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伊拉克的局势还不稳定,且美国的对伊拉克战争受到国际及美国国内的批评。
(2) 美国支持不了对伊朗的全面军事进攻。
(3)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不会支持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
(4) 美国无法说服其多数盟国对伊朗的共同军事打击。
(5) 中国和俄罗斯会牵制美国对伊朗的军事行动。
(6) 美国国内反对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
这是伊朗恢复核开发的部分原因。从表面上看,美国不会打击伊朗,但是由于伊朗的核成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及中东利益造成的影响太大,美国有可能会不顾国内的反对先对伊朗进行外科似打击。其实美国还是可以拉来大多数盟国对伊朗进行军事行动的,这点伊朗不要看错了。美国制止伊朗核成功的主要理由是:
(1) 美国为了全球战略,不允许在中东出现与美国敌对的地区性大国。
(2) 伊朗的核成功会巩固伊朗的现政权,会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民主进程进行破坏。
(3) 伊朗会资助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伊斯兰革命,从而对美国的战略意图进行破坏。
(4) 伊朗的核成功使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缺少了军事打击这一项,至少是投鼠忌器。
(5) 伊朗的核成功及其继续壮大会影响其他中东国家的政治导向。
(6) 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会持续减少。
(7) 伊朗的核成功会对以色列造成极度的威胁。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就是决不许伊朗的核成功。除了现实的军事打击威胁外,美国也采取外交手段来制止伊朗的核开发。对于美国来说,能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是最优的方案,因为对伊朗的军事打击确实有些难题没解决。除了美国外,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也希望能和平解决伊朗核危机。不过为了最坏的打算,中国和俄罗斯还是会对伊朗进行军事和外交上的支持,这也是伊朗坚持核开发的理由,同时也是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进行外交游说的理由。
以上这些分析说明了伊朗坚信美国不会军事打击或美国的军事打击会以失败告终与美国为了超级大国的战略意图一定要制止伊朗核成功的矛盾。由于战争还是和平的最重要的主角是伊朗,所以说战争的概率比和平的概率高很多,也就是说很大的可能是2006年美国与伊朗会发生战争。
如果美国与伊朗发生全面战争的话,美国会从三面对伊朗进行攻击。一面是从阿富汗进军。由于伊朗靠近阿富汗的地区是沙漠,所以美国会使用机械旅为主的地面部队进攻伊朗的东部。一面是从伊拉克进军。由于伊朗靠近伊拉克的地区以山地为主,所以美国会使用以山地部队为主的地面部队从伊朗的西部进攻。一面是伊朗的南部海岸,美国会使用从舰艇上发导弹等攻击伊朗的军事设施和主力部队,也会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机对伊朗进行空中打击,同时从南部登陆配合东面和西面的部队进行包围战。
8. 伊朗的军事实力在什么水平
在中东及波斯湾地区,伊朗拥有除了以色列之外的最强大的军事实力。目前伊朗军力世界排名第十二。
伊朗主要海军基地有5个,其中在波斯湾有阿巴斯港、布什尔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尔(潜艇基地),伊朗海军在里海沿岸有恩利泽。主要作战舰艇包括俄制“基洛”级潜艇3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3艘和轻型护卫舰12艘。
9. 深度分析:伊朗为什么对中国很重要
伊朗是中国和平崛起.平衡国际战略环境的得力帮手;伊朗丰富的石油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伊朗位于中东地中海沿岸的战略位置是中国实现欧亚经济交 流的重要通道。伊朗如果被美国打垮或占领,将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全球的政治格局将一边倒,倒向美国;助长国际强权主义,助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用军事侵略 解决各个国际问题;同中国周边发生领土纠纷的菲律宾/日本/越南/印度等将在恫吓利诱下,倒向美国!皆时没有一个听中国的!我国收复国土将难上加难,外敌 侵占在美国的撑腰下将蠢蠢欲动。美国将战略中心调整为亚太,将重兵部署中国周边,美国目标是遏制中国的崛起!2010-2011年美国插手中国南海事务, 帮助菲律宾侵占我国南海岛屿,利诱菲律宾/日本/越南/印度同中国发生纠纷,现在有拉拢缅甸。美国对伊朗的战略一半是针对中俄,一半是伊朗。伊朗对中俄的 重要性如同“唇亡齿寒”,伊朗被击跨,中俄将失去了左右手。。。
10. 美国最近总是针对伊朗,伊朗究竟做了什么
美国最近总是针对伊朗,伊朗其实也没有做什么,伊朗只是想要在中东确立他大哥的位置。伊朗因为盛产石油,伊朗提出美元和石油相挂钩这个事情的不合理之处。并且想要取而代之。这件事情触动了美国的利益。再加上伊朗最近过于强大,威胁到了美国在中东的势力。所以美国最近才总是针对伊朗。
其实伊朗当时喊的口号是“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换句话说,它也并非是准备倒向苏东集团。仔细剖析的化,伊朗的国家战略,其实是想打算以宗教为纽带,对整个伊斯兰世界加以整合,推动中东摆脱美苏钳制,自成独立的一极——这跟美苏二者的利益都构成的冲突。虽说冷战格局下,美苏围绕中东展开了激烈争夺,但这绝不代表着他们愿意为伊斯兰统一做嫁衣。
基于对伊朗的这种担忧,美国哪怕是在攻打伊拉克,乃至于跳进亚欧大陆内部发动阿富汗战争时,都宁可亲力亲为,坚决不为图了一时之方便而笼络伊朗,给它东山再起的机会。归根结底一句话。伊朗作为中东第一地缘大国,它天生拥有主导中东秩序的潜力,这种潜力,跟美国对中东的主导权,形成了结构性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