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传统的农牧出口商品是
森林是伊朗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资源,面积达1800万公顷。伊朗水产丰富,鱼子酱举世闻名。里海沿岸为暖湿农业区。农业多靠灌溉,主产小麦、大麦、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干果十分丰富,开心果、苹果、葡萄、椰枣等远销海内外,其中2001年伊朗开心果总产量为17万吨,出口量约9.3万吨,创汇2.88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心果出口国。
有5000多年历史的伊朗地毯编织艺术闻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艺、美丽的图案、和谐的色彩搭配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神话、绘画。波斯地毯已成为伊朗享誉世界的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其他工业有纺织、食品、建材、地毯、造纸、电力、化工、汽车、冶金、钢铁和机械制造。农业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输出石油(占出口总值90%)、棉花、羊毛、地毯等,输入机器、钢铁、粮食、车辆等。
Ⅱ 伊朗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其气候干旱,农业以为主,其传统的手工业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传统的手工业是(编制地毯业)。
Ⅲ 伊朗现在是靠石油致富的,石油开采前伊朗以什么为主收入呢
主要是依靠农业为主要收入的。众所周知,伊朗的石油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现在伊朗的石油出口,是推动它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因素。许多发展国家都是像伊朗一样,出口资源,来带动一系列相关经济的发展。因为是有是现在阶段的主要能源资源,而石油的资源有限,许多地区相当缺乏石油资源。
后来伊朗的国王对于他们的土地政策进行了改革,推动了伊朗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方面的发展。农民们分到了自己的耕地。耕种的收获,也让农民们能够自给自足,能够相对富有,提高了农民们的收入,也让他们更有了生产的积极性。
Ⅳ 关于伊朗的常识有哪些
国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首都:德黑兰
面积:163.6万平方千米
人口:7004.9万(2006年)
民族: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波斯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6%,其他为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土库曼人、吉兰人、马赞德兰人、格鲁吉亚人和卡什凯人等。
语言: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也叫法尔斯语,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
货币:伊朗里亚尔
国家地理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中东地区国家。伊朗同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邻,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相望。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海岸线长2700千米。伊朗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伊朗以高原山地为主,是高原和山地相间的国家,大部分位于伊朗高原上,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中央为平坦的高原,占全部国土的1/2。北部有厄尔布尔士山脉,主峰达马万德峰海拔5671米。为伊朗最高峰。西北部是亚美尼亚高原的一部分,多山间盆地。西南部的扎格罗斯山脉是伊朗最大的山脉。东部为盆地和沙漠。北部和南部沿海为平原和低地,西南边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东南边缘和卡伦河平原。伊朗东部和内地属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西部山区多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伊朗国名的由来
伊朗旧称波斯。源于居鲁士大帝建立的波斯帝国发祥地帕尔斯。其意为“产马的地方”。1935年改称伊朗,波斯语意为“光明”。古波斯人自称为伊兰。中国古书称其为安息国。
德黑兰
德黑兰位于厄尔布尔士山南麓的绿洲上,北依全国第一高峰达马万德峰。是伊朗首都,也是全国最大城市,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德黑兰有许多古迹和博物馆,着名的有考古博物馆、珍宝博物馆以及专门展览驰名世界的波斯地毯的地毯博物馆等。德黑兰是伊朗交通运输的总枢纽,也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拥有纺织、石油提炼、制药、水泥等工业。全国1/3的工业集中于此。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一半。德黑兰市郊盛产小麦、水果和棉花。是伊朗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着名的《德黑兰宣言》在此签署发布。在着名的“孔雀王座”IRE宫内。还开辟了民俗及考古的博物馆。
Ⅳ 伊朗的农作物类型是什么
伊朗地处西亚地区,与里海和波斯湾相邻,全国分别属于干旱、半干旱和亚热带气候。伊朗主要的农产品有小麦、大麦、大米、水果和蔬菜。当然,主要是粮食作物,蔬菜作物,少量的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大麦常用作饲料)
Ⅵ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着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到伊旅游都有数百万人。两伊战争后,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到伊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11年游客人数达300万,旅游收入20亿美元。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1980年代受两伊战争的影响,旅游业萧条,但近年有复苏迹象。2004年约1,659,000人前往伊朗观光,多数来自亚洲国家,主要包括中亚,另外有少数游客来自欧洲联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访的旅游坏点是伊斯法汗、马什哈德及设拉子。有来自德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前往伊朗的古迹进行考古。伊朗在旅游业收益拉68位。主要因为自然环境及史迹被评为十大最值得旅游的地方约1.8%在职人士是从事旅游业,在未来五年将会以10%增长。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2012年,伊进出口总额约17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进口额670亿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响,2011年底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
Ⅶ 伊朗高原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
伊朗高原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这里位于亚洲西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旱少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伊朗高原大面积地区发展畜牧业,一些水源相对充足的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
Ⅷ iran是哪个国家
iran是伊朗。
伊朗古称波斯,伊朗位于西亚波斯湾地区,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国土面积约164.5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七。
伊朗的特点
伊朗就是波斯,是人类的第一个跨越三大洲的世界帝国,有辉煌的历史。伊朗的本土也就是伊朗高原,无疑是个典型的古代帝国摇篮。高原的地理条件让它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有利位置。
古老的伊朗高原是兼具农牧业的,但应该强调伊朗主要是农业的,而非牧业的,这使它的文明传承有序而非游牧帝国式的前仆后继。伊朗高原能够提供一个强权初生所需要的资源和人口,随着强权的壮大超出了高原的承载范围,就必然要冲下高原成就一个帝国。
Ⅸ 伊朗高原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和原因
伊朗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因为伊朗高原的地势不平坦,而且处于副热带高压,降水量较少,所以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Ⅹ 伊朗的农业主要特征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2001年3月)。但由于地处高原,沙漠面积较大,气候干燥,供应不足。农业主要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水平较低,粮食不能自给,自给率为84%。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农业产值约合9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3%,比上年度增长13%。
可耕地520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30%,已耕地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水浇地700万公顷,水稻田56万公顷。牧场面积9000万公顷,森林1270万公顷。牧场和森林的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6.9%和11%。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需进口约 30%的食品。1997年牛羊肉产量72万吨,禽肉71.2万吨,禽蛋47万吨,奶489.5万吨。
近几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小 麦 1195.5 867.3 700.0
大 麦 330.1 199.9 199.9
稻 米 277.1 234.8 234.8
甜 菜 197.0 223.6 223.5
棉 籽 46.0 44.1 43.0
茶 叶 6.0 8.0 8.0
开心果 31.4 13.1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