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拉克战争的结果
首先,关于美国是攻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的说法,其实很荒谬,因为从2003年开战到现在,美国油价涨了不少,如果是为了石油,那美国政府会坐视本国油价上涨? 其次,加拿大与美国权限接壤,国土边境有上千公里,加拿大石油储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加拿大军队数量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基本没有战略打击能力,军队整体战斗力还不如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美国要真是缺油缺慌了,为何不拿加拿大开刀?两国历史上也交战过(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白宫和国会山等都被加拿大部队焚毁过··· 另外,现在伊拉克最大外国石油公司是中石油,可是您看咱们国家这油价···· 美国打伊拉克最主要目的还是政治考虑,处于对整个中东的控制和对伊朗施压,同时让盟国以色列不再处于巨大的政治压力里。并且萨达姆和美国向来宿敌,打伊拉克也是为了整体国家安全考虑。 伊拉克战争主要战事于2003年5月就结束,结果是伊拉克军队全军覆没,伊拉克旧政府倒台,美国扶植新政府成立。 目前,伊拉克全国各地抵抗势力忍让活动猖獗,和美军及其他盟军的激战经常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伊拉克局部战斗其实一直没有结束。 但是这些武装组织并不是为了光复伊拉克和夺权,纯粹就是狂热宗教战争和恐怖袭击
B. 伊朗和伊拉克战争在那一年
两伊战争,又称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开始于1980年9月22日,终止于1988年8月20日,历时将近8年。
C. 伊拉克的战争
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2010年8月19日)是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开始的。澳大利亚和波兰的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丅动。军事行丅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联合部队是由12万人的美军部队、4万5千人的英军部队、2千多人的澳大利亚军队和200人的波兰军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万人的伊拉克反叛军。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的。
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方向,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四和第七装甲旅组成的第一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第4步兵师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斯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乌姆盖萨尔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三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顽强抵抗。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丅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丅件,巴格达博物馆遭到洗劫,上万件珍贵文物失踪。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据中国国务院发表的《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战争在2003年爆发至今已有至少66万伊拉克平民因战火而丧生。
目录 [隐藏]
1 导火线
2 开战理由及目的
3 反战与主战
4 战后情况
5 调查
6 成果
7 参见
7.1 联军使用武器
7.2 全球对战争的观点
7.3 军事战略
8 丑闻
9 相关文艺作品
9.1 电影
9.2 电视剧
10 相关条目
11 参考文献
[编辑] 导火线
美国“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丅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向美国政丅府认为的“恐怖主义”宣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Axis of Evil)。2002年伊拉克危机爆发,联合国通过1441号决议,联合国武器检查团重返伊拉克检查伊拉克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3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并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武检团立即撤离伊拉克。
[编辑] 开战理由及目的
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丅府践踏人权的行径。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说法,美国对这场战争最终要达成的目的包括:
1.铲除萨达姆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治的政丅府,
2.搜寻并销毁藏匿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恐怖分子,
3.结束制裁,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4.保护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其他天然资源。
但大部分国家,包括美国本身有部分人士则认为原因并不单纯,大部分国家认为与美国掠夺伊拉克石油有关。如根据伊斯兰共和报等媒体的看法,美国已经被犹太集团所操纵,占领伊拉克仅仅只是犹太集团庞大侵略计划的序曲。美军攻下伊拉克后,将以伊朗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出兵伊朗,最后则轮到叙利亚。最终目的是透过控制伊拉克、伊朗,侵吞伊斯兰民族的经济命脉-石油,从而瓦解巴勒斯坦的抵抗,支配整个中东。
战前,美国、英国等国家指责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以此作为开战的重要理由。然而至今,他们还没有找到确凿可信的证据。却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经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销毁的一些文件和人证。
2007年9月16日:美国前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称,基于政治理由,他不方便承认众所周知的事,出兵伊拉克是为了石油[1]。
[编辑] 反战与主战
伊战漫画美国报道有四十九个国家支持该军事行丅动。参加地面战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国,丹麦政丅府亦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艘军舰支援美军。韩国、日丅本、意大利、乌克兰等多个国家提供后勤支援。
这场战争遭到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拉伯国家联盟、不结盟运动等多个国家政丅府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谴责。
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宣称,对伊拉克的军事行丅动由于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已经违反了国际法。埃及籍的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谴责该军事行丅动,认为违反了联合国宪丅章。奥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联军战机飞越其领空,沙特阿拉伯禁止美军导弹通过其领空袭击伊拉克。马来西亚领袖更是在国际及联合国会议上严重谴责美国及英国的军事报复行丅动。
全球普遍的反战情绪最终导致了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丅行。
[编辑] 战后情况
进攻中的悍马车队
美国扶植的伊拉克新军,第六军(2006)联军占领伊拉克初期,曾一度在伊拉克海岸一带处于胶着状态,直到美军进入巴格达时,伊拉克军队便随即兵败如山倒。当时主张出战的美国总统布殊和英国首相布莱尔民望一度升上高位。2003年12月美军更成功捉拿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美国媒体形容乃是此次战事的最大成就。
战后美国不断草拟计划重建伊拉克,包括把大量重建计划交给美国各财团,同时委任当地人任临时政丅府官员。但由于当地不少派别的政治组织并不支持美国,故针对美英的军事占领而进行的伊拉克游击战正风起云涌,截止至2007年5月15日,美国占领军死亡人数已超过3,398人[2]。而伊拉克经济则久久未恢复,不但当地石油设施受到破坏,影响全球石油供应,且失业人口庞大,居民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故不少国家的反战分子再度公开举行反战示丅威,指责布殊乃世界头号恐丅怖份子。而美国的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更在秘密专访中明言,指伊拉克拥有大杀伤力武器只是“攻伊的方便理由”。[来源请求]
美国除了派出穿制服的军职人员,还雇用很大数量的民间保安承包商[3](包括美国黑水)[4],协同军队作战,尤其是操作高科技武器,阿拉伯语英语的翻译人员[5],以及担任后勤补给的工作[6]。关于文中所述的美国占领军死亡人数已超过3,398人,这只是穿制服的军职人员的死亡人数,没有包括很大数量的民间保安人员,所以实际因战争而死亡的美国人要超过3,398人[7]。美国媒体统计,截至2008年8月17日,至少有包括8名文职人员在内的4143驻伊美军士兵死亡。其中至少有3368名驻伊美军士兵在与反美武装的对抗行丅动中死亡。[8]
2010年8月18日,最后一批驻伊美军战斗部队已跨越伊拉克与科威特的边境,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
[编辑] 调查
2007年2月9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伊拉克战争前情报的内部调查报告。报告认定,有关萨达姆与基地组织存在明显联系的评估在质量和可信度方面都是可疑的。国防部副部长道格拉斯·费思采取了不恰当行为得出这一错误结论,但调查报告认为他没有触犯法律。[9]
[编辑] 成果
美军通过处决萨达姆,震慑了大独裁者卡扎菲。[10]卡扎菲于2003年12月(即伊拉克战争刚结束没多久)宣布利比亚放弃核武器,成为继日丅本、南非之后的第三个宣布放弃核武的国家,并对国家逐步进行改革开放,并转变其所谓的“反美”立场倒向西方。[来源请求
D. 伊拉克战争是哪一年
伊拉克战争发生于2003年3月20日。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实质上是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战争。由于这次战争实际上是1990年海湾战争的继续,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将其销毁的文件和人证。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
E. 伊拉克战争和是结束
2003年5月1日,布什宣布伊拉克的主要战事结束,标志伊拉克战争结束。
伊拉克战争卷入了2000万人口,但是战后至今有超过60万伊拉克人死于反美武装的暴力袭击。
F. 伊拉克战争什么时候结束的
据新华网报道:美国总统布什于美东部时间2003-05-01日晚9点(北京时间2003年5月2日上午9点)在从海湾返航的“林肯”号航母上发表讲话,称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联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今年才从伊拉克撤军!留给伊拉克政府一个满目疮痍的战场
G. 2003年伊拉克战争打多长时间
2003年伊拉克战争打8年。
是从2003年3月20日开始到2011年12月18日结束。
伊拉克战争确切的说从2003年3月开战以来到美军占领巴格达就结束了,但美国自从占领巴格达以来,不断受到袭击,而且伤亡逐渐增加,渐渐陷入伊拉克战争的泥潭,脱不了身。也可以说成至今也没结束。
(7)伊朗伊拉克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扩展阅读
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
战争对该地区及世界经济的打击正日益显现。鉴于经济全球化的纽带令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此次的伊拉克战争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相比,其严重后果必将对正从低谷中艰难走出的世界经济形势产生消极影响。
H. 伊拉克战争结束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
(2003-05-02 11:19:41)
据新华网:美国总统布什于美东部时间1日晚9点(北京时间2003年5月2日上午9点)在从海湾返航的“林肯”号航母上发表讲话,称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斗行动”已经结束,联军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布什说,美国在伊拉克尚有困难的任务需要完成,其中包括搜寻萨达姆政权官员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重建伊拉克。
I. 伊拉克战争什么时候结束
美国期望1991年海湾战争的好戏重演,但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它的算盘可能要落空。在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长时间的增长之后,美国已经进入了生产能力过剩时代,普遍存在的消费不旺和通货紧缩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这也注定美国此次的战争行动不会重奏海湾战争的凯歌,其结果只能是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伊拉克战争已经进入第15天,却丝毫没有“速战速决”的意思。相反,如美国总统布什所言,“这将是一场比我们预想的要更为艰难和漫长的战争”。据说,美英联军的陆战部队正一步步向巴格达推进,但在我们看来,美国正在离自己预想的战争目标越来越远。从目前的迹象来看,美国打击欧元、捍卫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算盘很有可能落空,伊拉克之战将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美“石油梦”可能破灭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动因就是通过控制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的石油来主导国际油价,从而打击欧洲经济对手。
美国想通过赢得战争来控制伊拉克的主要油田,再将油田转包给其他国家的石油公司,获取高额利润。海湾战争以后,美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巨大的石油利益。在战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石油价格比战前高出20多美元的背后是美国对石油开采牢牢的控制权,并以此拉动了美国近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但此次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包括法国道达尔公司和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在内的合同商都表示要紧紧抓住油田开采合同不放,宣称:即便发生政权更迭,根据国际法,开采合同依然有效。其他合同商也已经做了大量的技术性工作,以期在与战后新政权谈判时获得有利地位。因此,即便这次伊拉克之战美国获胜,美国想轻而易举地获得石油控制权并非易事。
退一步讲,就算美国获得了石油主宰权,由于伊拉克的油田设备在经历10多年的经济制裁后已相当陈旧,目前日产油量仅为200万桶,战后要维持目前产量更为不易,而要重新恢复正常运营则至少是两年以后的事情。这与1991年海湾战争后的“现炒现卖”大不相同。
更有甚者,萨达姆在孤注一掷的形势下,也不是没有可能下令军队放火焚烧所有油田。据最新报道,伊拉克军方已经点燃了位于伊拉克南部的几个油田,而由于沙尘暴天气,美方根本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扑灭油田大火。
从以上的分析看,美国要想如海湾战争后那样全面控制石油已不太可能。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国际原油价格一度下跌,但随着战争由“速战速决”演变为长期战,绝大多数的国际石油市场人士对油价看涨。美国石油学会的首席经济学家约翰·费尔密承认,一桶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使美国未来半年或更长时间内的经济增长率降低0.3%。美国能源部估计,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美国经济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
“要钱”策略难实现
美国还有一个保底策略,即让欧盟国家及其他国家掏钱支持其发动战争,并参与伊拉克及整个中东地区的战后重建。美国的这种“要钱”策略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十分奏效。当时美国90%的花费都是由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分担。但这次伊拉克战争的情况大有不同,由于美国与法、德、俄等国的巨大分歧,美国此次绕过联合国单方面对伊动武,在军费问题上得到各国积极分摊的可能性大大缩小,“要钱”策略遭遇巨大阻力。在海湾战争中分担战争费用最多的沙特阿拉伯以“国内百分之百反对进攻伊拉克”为由,拒绝再为战争出一分钱。日本政府也已表示,由于日本财政状况恶化及舆论压力等原因,日本不再像海湾战争时那样承担战争费用。一些国家甚至还要求美国给予补偿或经济援助,美国政府将为此付出300亿美元的花销,其中60亿美元为无偿援助。
即使美国最后如愿占领了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也会让美国焦头烂额。出于对科索沃战争的反思和教训,欧盟已不太可能对伊拉克战后重建慷慨解囊。欧盟官员甚至公开表示:战争的后果应该由战争的发起者负责。
如此一来,美国的“要钱”策略将会流产,从而对美国的财政状况造成沉重负担。开战前,布什总统对外公开的战争费用预算是500亿美元到610亿美元之间。但这只是一个预算,随着战争的拖延,国际上普遍认为,战争费用将超过700亿美元。分析人士预测,如果将对伊战争开支计算在内,2003财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可能会突破4000亿美元,美国的经济增长将亮起红灯。
海湾凯歌不会重奏
自从布什发表公开电视讲话,声称“这场战争可能较一些人的预期更长、更为艰难”以来,投资者对买入美元变得谨慎,绝大多数外汇策略师预计,从更长期的角度看,战争结束后,美元将会在短暂上扬之后恢复下挫走势,原因是巨额的战后重建费用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负担,同时导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进一步扩大,促使美元汇率进一步走低。
美国期望1991年海湾战争的好戏重演,但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它的算盘可能要落空。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美国经济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结构调整正进入结构收益和经济周期效应显现时期,经济结构周期和经济运行周期处于上行通道,而海湾战争只不过是给美国的经济复苏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时至今日,美国经济处在衰退与复苏的边缘,不确定性十分突出,经济自然周期和结构周期处于下行区间,美国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预计不到2%恐怕还不仅仅是战争阴影惹的祸。经济基本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的经济走势,在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长时间的增长之后,美国已经进入了生产能力过剩时代,普遍存在的消费不旺和通货紧缩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这也注定美国此次的战争行动不会重奏海湾战争的凯歌,其结果只能是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参考资料:国际战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