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性是什么急!!!!!急!在线等!!!
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性是,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
直布罗陀海峡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位于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最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间,北岸为英国的直布罗陀南岸为摩洛哥。两岸山势雄伟,景色优美。沿岸有直布罗陀、阿耳赫西拉斯和休达等港口。
直布罗陀海峡西宽东窄,最窄处的西班牙的马罗基罗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间仅13千米,海峡东端介于直布罗陀市和阿尔霍山之间;中段介于马基罗和锡雷斯之间,宽22千米。
(1)伊朗船为什么走直布罗陀海峡扩展阅读:
直布罗陀海峡除了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外,还是地中海的“生命源泉”。原来在地中海122米的深处,有一股较重、较冷和较咸的洋流,源源不断地向西流出地中海。
原来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冷气团在这里以低层高速的东风穿过,当地人称之为累凡特风。
累凡特风带动大西洋表层洋流向东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而且这股洋流的流量还大于地中海122米深处的西向洋流。因此,直布罗陀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国,其功绩实在不小。
㈡ 简述直布罗陀海峡的地理位置及航运意义
直布罗陀海峡,处地中海西部,大西洋东部,欧洲最南部,非洲最北部。是地中海沿岸以及黑海沿岸国家与大部分大西洋沿岸国家海上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在苏伊士运河挖通之后,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运意义进一步加大,它同时也成为了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海上贸易往来的最佳路径。
㈢ 地理:一月份船经过直布罗陀海峡为什么会经
冬季由波斯湾运往欧洲的油轮,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逆风,原因是冬季直布罗陀海峡受西风控制,西风自西向东吹,油轮向西走。
㈣ “英国在直布陀螺海峡扣押伊朗船只的做法是愚蠢的”,这个说法从何而来
英国这样做会激怒伊朗,所以这种做法是愚蠢的。对于伊朗来说即将面临的是美国和英国的联合夹击。在美国和英国联合把伊朗的油轮扣押以后,英国更是拒绝释放被扣押的油轮,这激怒了伊朗扬言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打击报复美国和英国。
英国扣押了伊朗的油轮在背后是由美国所进行主导的,是英国和美国利益一致的结果,但是伊朗为了打击报复扣押了英国的一艘游轮,这使得英国现在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所以说英国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㈤ 直布罗陀海峡的战略地位
直布罗陀海峡 (Estrecho de Gibraltar)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位于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最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间,北岸为英国的直布罗陀南岸为摩洛哥。全长约90千米。两岸山势雄伟,景色优美。沿岸有直布罗陀、阿耳赫西拉斯和休达等港口。
直布罗陀海峡全长仅58千米,海峡西宽东窄,最窄处的西班牙的马罗基罗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间仅13千米,海峡东端介于直布罗陀市和阿尔霍山之间;中段介于马基罗和锡雷斯之间,宽22千米;其西面入峡处最宽,介于特拉法尔加角和斯帕特尔之间,宽43千米。东深西浅,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 直布罗陀海峡 除了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外,还是地中海的“生命线”。由于地中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这里海水的含盐量高,密度大。地中海的年均温较高,夏季、秋季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因此日照强烈,干热少雨;而在冬季、春季,海面上刮的是来自大西洋温暖的西风,气温都在摄氏零度以上。另外,地中海四周,除了埃及的尼罗河以外,没有什么水流量大的大河有淡水流入地中海。因此,使地中海的含盐量稳定偏高,它的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为38‰,东部海区更高达39.58‰,比全球海水年平均盐度高出3-4‰。而且在地中海122米的深处,有一股较重、较冷和较咸的洋流,源源不断地向西流出地中海。常此下去,地中海不就干涸了吗? 不用担心,我们先来看看地中海的邻居——大西洋。
大西洋因为年平均气温较地中海的年平均气温要低,海水的蒸发量小,因此大西洋的年平均盐度也比地中海的年平均盐度低,只有35‰。即使是和地中海相同纬度的邻近的大西洋海区盐度稍高一些,也只有36‰,这样就形成了地中海和大西洋两个以直布罗陀海峡沟通的海域,年平均盐度高低的不平衡局面。海水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而更主要取决于盐度。盐度越大,密度越高,因此地中海海水密度大于大西洋海水密度。
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水在海表面两者所受压力相同,都是一个大气压。由于海水的压力和海水密度成正比,这样,在同一深度,地中海的水压要大于大西洋的水压,而且深度越深,两者的压力差越大。有了压力的差异,海水便产生运动。压力差越大,运动越剧烈。海峡的海流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水(200米以上)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下层水(200米以下)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这样地中海底部的海水便经由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底部,从而使大西洋海水被抬升高。在大西洋表层,被抬高的海平面,海水因压力作用而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由于海峡西端水浅、海底有横槛,减小了地中海海水流入大西洋的水量,以致从大西洋通过海峡流入地中海的水量大于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的水量。
另外,除了压力,气候也是一个方面。直布罗陀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累凡特风带动大西洋表层洋流(含有盐度较低的海水)向东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而且这股洋流的流量也大于地中海122米深处的西向洋流(含有较咸和较重的海水)。这就保证了地中海水量的稳定。
而且,这一现象使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却是永远从西向东流,所以轮船从大西洋驶往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永远是顺水航行。同样,潜水艇从地中海海底进入大西洋也是顺水。早年这一现象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
直布罗陀海峡 除了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外,还是地中海的“生命源泉”。原来在地中海122米的深处,有一股较重、较冷和较咸的洋流,源源不断地向西流出地中海。读到这里也许你会问,常此下去,地中海不就会变干枯了吗?的确如此。然而大自然自有大自然的规律,地中海是不会干枯的。直布罗陀海峡为地中海源源不断补充着海水。原来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冷气团在这里以低层高速的东风穿过,当地人称之为累凡特风。累凡特风带动大西洋表层洋流向东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而且这股洋流的流量还大于地中海122米深处的西向洋流。因此,直布罗陀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国,其功绩实在不小。
因东西部密度差异,自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直布罗陀海峡潮流湍急,如果碰上顶流,船速将下降4-5节并不感到意外。在4-5月的季节中,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和上空的暖湿气流汇聚后会产生大片的雾区,笼罩了整个直布罗陀海峡,可以说站在驾驶台侧翼近距离的两人如同黑夜一样达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这样的雾天,对于航行的船舶来讲无疑是可怕的。
进入西欧的第二条通道
人类最早从哪里来?人类历史有多长?古往今来,各国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寻着问题的答案。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人最早起源于非洲,大约于13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亚洲和欧洲,取代了当地的原住民。这就是人类起源的“夏娃学说”。通过对东亚人群Y染色体单倍型的类型及频率分布规律的调查,结果也发现东亚人群中无一例外地带有非洲人的遗传基因和标志,这也为“非洲起源说”提供了强有力的遗传学证据。
那么起源于非洲的原始人是如何进入亚欧大陆的呢?多年来,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的祖先是通过高加索山脉进入亚欧大陆,并逐渐向西欧迁移。但是西班牙古生物学者若塞普·吉贝特博士却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还有一部分原始人类是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后直接进入西欧地区的。吉贝特坚持认为原始人类是直接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欧的,他的理由是大约180万年前,当时的海平面很低,非洲和欧洲两块大陆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几千米,原始人类完全有可能跨越直布罗陀海峡。此前,在西班牙奥尔塞的考古发现以及对地质沉降物的调查也显示,200万年前的西班牙气候温和,草原辽阔,水源充足,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有利于原始人类生存。
为了找到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考古人员正在西班牙南部地区进行大量的发掘工作,以便对这个论断进行验证。在当地出土的原始石器工具也显示出了当时的原始人类使用动物骨骼和石头制作劳动工具的技巧和水平,与200万年前东非地区的原始人类相当。不过由于在土层中没有熔岩和火山灰,研究人员很难推断出这些出土石器的确切时间。为此,研究人员只好通过罗盘测量的指数和地层叠压关系,用计算机进一步推算地层和骨骼的化石年代。
随后发现的很多新证据进一步验证了吉贝特博士的推论,考古人员相继又找到了50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化石,考古人员还在相当于30层楼深的地下,发现了东非特有的长着犬牙的老虎、河马和灵长类动物的化石。吉贝特解释说,大约180万或160万年前,这个山洞是敞开的,因此洞中有丰富的沉积物。
尽管大部分研究人员还是很难相信,非洲大陆的原始人类是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欧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让人无法忽视吉贝特博士的观点,吉贝特也正在为寻求更多的证据而努力,他希望自己的理论能尽早为人们所接受。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吉贝特向公众开放了考古发掘地,以便让人们可以更直观、更清楚地了解他的理论。但吉贝特也承认,要拿出原始人类是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亚欧大陆的有力证据,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考古工作。
神秘消失的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一个神秘消失了的大陆成为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非常热衷的一个话题。为了找寻这一神秘的传说文明,很多探险队、考察队历尽艰辛。不久前,英国和法国的一些探险家和科学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把亚特兰蒂斯曾经存在的位置“锁定”在直布罗陀海峡。
有关亚特兰蒂斯的描述,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50年撰写的着名哲学着作《对话录》中,也正是从那里,人们知道了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大陆,可是后来它却神秘地消失了。虽然有人认为亚特兰蒂斯仅仅是一个虚幻的传说,但是很多人始终坚信它曾经存在。
一支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名为“深地中海一号”的考察队,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着名的地理学教授雅克和探险家保罗等的带领下来到直布罗陀海峡。他们将使用先进的可以潜入水中的光缆,深入水下1000多米进行搜寻,希望能够找到亚特兰蒂斯大陆上曾经存在过的寺庙、建筑及史前文化,如生产工具和防御武器等。
研究人员之所以将寻找的位置定在直布罗陀海峡,是因为他们此前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考察了1.9万年前海平面的高度,并绘制了当时的海岸线地图。雅克教授认为,直布罗陀海峡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唯一海上通道,如果石器时代的人们能够穿越这个海峡的话,那时的海平面一定是很低的。大约1.1万年前,有不少欧洲的原始海员穿越直布罗陀到达了北非,这可以说明当时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曾经有高于海平面的陆地存在,这个时间与柏拉图所描述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存在的时间正好是一致的。
在《对话录》中,柏拉图描述亚特兰蒂斯说:“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大陆。它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出产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山铜。它有设备完善的港端口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它的势力远及非洲大陆,但在一次大地震后,它沉落海底,随之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据称,当时亚特兰蒂斯的文明已经十分发达,其社会已经有了明确的阶级划分,人口大约有1200万;农业的分工也很细致,适宜的气候使其可以每年收获两次;有了系统的文字;已经开始使用贵金属和合金;远洋贸易也繁荣至极。
因此雅克教授等人推断,亚特兰蒂斯大陆很有可能就在直布罗陀海峡周围。但是,由于后来海平面一直在不断上升,曾经存在的这一神秘大陆最终也被海水淹没,就像柏拉图所描述的那样,“伴随着猛烈的地震和大洪水,一昼夜之间,亚特兰蒂斯就此沉入海中了”。亚特兰蒂斯传说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尽管直布罗陀海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难解之谜,但是,今天这里仍然像过去一样繁忙地迎送着往返于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船队。 直布罗陀海峡则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惟一通道,和地中海一起构成了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天然分界线,被誉为西方的“生命线”。由于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永远从西向东流,所以轮船从大西洋驶往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永远是顺水航行;同样,潜水艇从地中海海底进入大西洋也是顺水,早年这一现象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从而完成他们的探险之举。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尤其是波斯湾的油田得到开发之后,它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成为西欧能源运输的“生命线”,是大西洋与地中海以及印度洋、太平洋间海上交通重要航线。每天有千百艘船只通过海峡,每年可达十万艘,是国际航运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21世纪初,直布罗陀海峡已成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从西、北欧各国到印度洋、太平洋沿岸国家的船只,一般均经由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这条航路。而从波斯湾运载石油的船只也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运往西欧和北欧各国。 从军事角度看,直布罗陀是军事重镇,直布罗陀海峡是美国海军第六舰队和北约各国海军进出地中海的要道。西班牙罗塔海军基地是美国地中海舰队的根据地,美军可借此随时控制和封锁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也是俄罗斯黑海舰队出入大西洋的必经之路
㈥ 近在咫尺的伊朗和叙利亚,为何伊朗向其石油出口还要绕道万里经直布罗陀
因为陆上被封锁了,所以就只能绕道走海上了。虽然陆上的路很方便,但是已经不能用了,所以为了利益,只能绕道走海上。
后来美国进行了经济制裁,伊朗不得不把石油卖给俄罗斯。伊朗的想法就是,俄罗斯作为中间人,伊朗把石油卖给俄罗斯,俄罗斯再转手把石油卖给其他人。后来伊朗就和俄罗斯签了协议,伊朗终于还是能有一定的外来收入了,现在俄罗斯和伊朗都还在进行这项合作。
㈦ 直布罗陀海峡的地理
直布罗陀海峡 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尔(Trafalgar)角与南部的斯帕特尔(Spartel)角之间,宽43千米;海峡东端,在北部的直布罗陀岩赫丘利斯柱与南部的休达(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飞
地)正东的阿科(Acho)山之间,宽23千米。海峡是北非阿特拉斯山与西班牙高原之间所形成的弧状构造带的一个缺口,平均深度365米。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浅冷气团,往往成为低层高速东风穿过,当地称为累凡特(levanter)风。从大西洋有流速为2节的表面洋流向东经过海峡流入地中海,其流量大于在深约122米向西流动的较重、较冷的较咸的洋流,因此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湖。赫丘利斯柱是古代世界西端的象征。由于海峡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价值,早期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导航路。
直布罗陀海峡 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千米。该峡最窄处仅13千米,其西面入峡处最宽,达43千米;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自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为每小时4千米。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们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探险船队曾频繁地通过这里而到达大西洋。今日的直布罗陀海峡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道。 直布罗陀海峡 是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狭窄水道,由于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因此,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再加上流入地中海的河流较少,地中海海水的盐度比大西洋高,密度大,但地中海海面低,因此,在直布罗陀海峡形成了密度流,在水面以下至400米海水向东流,400米以下海水向西流,这就形成了密度流。
在二战时期,德国潜水艇就曾利用洋流躲避盟军设在直布罗陀海峡的雷达监测,多次进出地中海,使英法联军的海军遭受巨大的损失。
德国的潜水艇在潜出地中海时,关闭发动机,降至海面以下比较深的地区,顺着洋流流出地中海到大西洋,而在回来的时候,又将潜水艇升到比较浅的地区,关闭发动机,顺着表层洋流再流回到地中海。这样就躲避了盟军的侦察。
这就说明,一旦自然规律被人们发现并利用,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轮船在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若向东进入地中海,就会顺水而船速加快;但若向西航行,就会因逆水而速度减慢。 夏季
直布罗陀海峡和附近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热少雨,蒸发旺盛。
冬季
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温和多雨。
春秋季
多风暴。在春季,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和上空的暖湿气流汇聚后会产生大雾天气,笼罩了整个海峡,能见度很低,对船舶航行威胁极大。
㈧ 格蕾丝一号驶离直布罗陀,真的就意味着伊朗在邮轮风波中大获全胜吗
今年7月4号,英国皇家海军以伊朗油轮“格蕾丝一号”违反欧盟禁令向叙利亚输送石油的理由,在直布罗陀海峡扣留这艘伊朗油轮。这样的举动导致了英国与伊朗的关系急剧恶化,在几次谈判不成之后,伊朗于7月19日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一艘英国油轮。
这些中东国家的抓捕充其量就是个小麻烦,真正可怕的是美国军舰也参与对伊朗油轮的抓捕。要知道美国目前为止已经在中东海域部署了四个航母战斗群,数十艘军舰。这些军舰要是抓捕伊朗油轮,那么伊朗油轮只能乖乖束手就擒。今年7月4号,英国皇家海军以伊朗油轮“格蕾丝一号”违反欧盟禁令向叙利亚输送石油的理由,在直布罗陀海峡扣留这艘伊朗油轮。这样的举动导致了英国与伊朗的关系急剧恶化,在几次谈判不成之后,伊朗于7月19日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一艘英国油轮。
㈨ 直布罗陀海峡的作用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进出大西洋的惟一通道,在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直布罗陀海峡成为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太平洋的捷径,被称为“西方的生命线”。 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位于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最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间,北岸为西班牙的直布罗陀(现被英国占领),南岸为摩洛哥。全长约90公里。两岸山势雄伟,景色优美。沿岸有直布罗陀、阿耳赫西拉斯和休达等港口。 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是地中海地区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路。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尤其是波斯湾的油田得到开发之后,它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成为西欧能源运输的“生命线”,是大西洋与地中海以及印度洋、太平洋间海上交通重要航线。现在,每天有千百艘船只通过海峡,每年可达十万艘,是国际航运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请采纳
㈩ 关于直布罗陀海峡有哪些介绍
直布罗陀海峡得名于东北侧的直布罗陀港。公元711年,丹吉尔总督、北非摩尔人——塔里格率领军队,渡过海峡,站在如今的直布罗陀港口的一块巨大的山岩上指挥作战,打败了10万西班牙军队。为了炫耀这次战争的胜利,塔里格命人在这里修筑一个城堡,并把山头命名为“直布尔·塔里克”,在阿拉伯语言中,就是“塔里克山”的意思。后来欧洲人就把它音译为“直布罗陀”了。
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一起构成了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海峡的北岸是隶属直布罗陀和西班牙,南岸是摩洛哥。海峡全长58公里,宽13~43公里,西宽东窄,平均深度310米。对于大西洋和地中海来说,直布罗陀海峡真像它们的咽喉一样重要。
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是地中海地区经大西洋通往南欧、北非和西亚的重要航路。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尤其是波斯湾的油田得到开发之后,它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每天有千百艘船只通过海峡,运输十分繁忙。
西方世界的生命线——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西亚的阿曼半岛和伊朗之间,把盛产石油的波斯湾和通往印度洋的阿螺湾联系起来了。波斯湾宽180~320公里,而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仅38.9公里,它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如果将这一海峡封锁住,西方世界的主要石油来源就被切断了,西方的工业、交通等就会陷入瘫痪。因此,人们称它为“西方世界的生命线”。
霍尔木兹海峡虽然只有150公里长,却是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每小时约有12艘油轮进出海峡,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艘油轮通过。每年有占世界出口总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从这里运出。从霍尔木兹海峡开出的油轮,一部分经红海、苏伊士运河或好望角运往西欧、南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