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为什么说伊朗人是雅利安人他们不是金发碧眼

为什么说伊朗人是雅利安人他们不是金发碧眼

发布时间:2022-07-16 21:05:06

㈠ 欧洲人都是金发碧眼的吗,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的人种吗

说起欧洲人,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什么日耳曼民族、德意志民族、英格兰人、高卢人,他们是怎么划分的呢?很多网友对外国人,都有严重的脸盲症。没关系,这不是我们中国人酱紫,其实老外也一样脸盲,分不清亚洲人。

其实欧洲人并不都是金发碧眼高鼻梁,蓝眼睛。白人的头发从黑发到褐发到金发,甚至还有红发。眼睛虹膜也有褐色,绿色和蓝色,还有灰色的。

不要傻傻,分不清楚了,今天就给大家捋一捋吧。

[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爱尔兰人》]

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是比较纯粹的凯尔特人。现在在爱尔兰,还有一小部分凯尔特民族,还保存着凯尔特民族文化传统。凯尔特人外貌特征,和日耳曼人几乎一样,只是红头发的比较多,女孩子脸上还有雀斑。

㈡ 伊朗国青队为什么有一个金发碧眼的球员

这不是白不白的问题。雅利安人最开始在俄罗斯那一块附近,后来向四周迁移,有很一部分就迁移到了南亚也就是印度,还有一部分则是迁到了欧洲四处。纳粹认为的雅利安人只是他们的认为,肯定都把自己说的高贵啊。犹太人最开始是在以色列附近,所以二战后他们又到了那里去建国。其实以前很多欧洲人都看不惯外来的犹太人,因为他们太精明了,和他们做生意总吃亏。希特勒可能就是接着这一点,想提高民众的支持率,毕竟一战刚结束是,德国人各种不爽,就有些不理性。

㈢ 现在的雅利安人黑不溜秋的,喜欢金发碧眼白种人的希特勒为什么会自称雅利安人,两者不是区别很大吗

德国纳粹歪曲了雅利安人的概念,将北欧五国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地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的体征定义成了雅利安人的体征,实际上两者毫无关系,相距甚远
德国纳粹认为古代雅利安人长颅窄面,金发碧眼,眼间距小,智力超群,体质极佳,就像超人。实际上古代雅利安人很可能是棕黑发色

㈣ 亚(雅)利安人是什么人

雅利安人(梵文:âryâ,“高尚”)属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他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长头多须,高鼻子,蓝眼睛,浅色头发是原居于今天俄罗斯南部乌拉尔山脉附近的古代部落,使用印欧语系的语言,被誉为印欧语系民族的共同祖先。

西元前3000年代,雅利安人还是一个部落联盟,其生产力发展已进入铜器和青铜器时代,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游牧部落,所以畜牧业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畜养公牛和乳牛,牛粪则被做成圆饼,充当燃料,驯养的动物有山羊、水牛、绵羊、马、猪等,他们选用马和马车作为交通工具,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其社会组织形态尚处于父系氏族部落和军事民主制时期。

为了寻找新的水源和牧场,雅利安人的部落开始不断向外迁徙,向西进入欧洲大部分地区,向东深入欧亚的腹地、向南则伸入西亚和南亚,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游牧部落迁徙浪潮。

西元前3000年代末至西元前2000年代初,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从俄罗斯南部的库班地区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小亚细亚的安那托利亚高原。这些人和当地原居民杂居、融合,被称为卢维人、帕来人、西台人、吕底亚人。 同一时期,居于黑海沿岸的另一支,进入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接着陆续分批进入希腊,被称为希腊人。

西元前2000年代初,居于东欧草原西部的一批雅利安人,沿多瑙河向西挺进,他们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被称为拉丁人。拉丁人是这些迁移民族中最着名的一支。与此同时,另一些雅利安人继续向西和北两个方向迁移,形成了西欧的塞尔特人和北欧的日耳曼人。

也是从西元前2000年代初开始,又一支雅利安部落从里海西岸分批南下进入伊朗高原,称为伊朗雅利安人,早期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先后在两河流域北部和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坦尼王国和加喜特王国,居民被称为米坦尼人和加喜特人。后来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则定居在这一地区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底王国和波斯帝国,被称为米底人和波斯人。

而最先进入伊朗高原的一部分雅利安人则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在西元前1200左右越过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约于西元前1200年来到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他们遇到了当地土着达罗毗荼人的顽强抵抗,这使得雅利安人不得不放慢征服的脚步,经过6个世纪的漫长战争,雅利安人最终把大量土着达罗毗荼人赶走,有的则变成了雅利安人的奴隶。

另有一说,中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塞种,是继续东迁的雅利安人后代。

在20世纪,纳粹分子改变“雅利安”原来的意义,用这个字眼指“高尚的纯种”,认为德国人是雅利安人的典范。实际上,同样属于雅利安民族的罗姆人(又名吉卜赛人,欧洲人普遍误认为他们来自埃及)却遭到纳粹的迫害,理由是他们是劣等混血种,生活习惯和日耳曼民族完全不兼容,丢尽雅利安人的脸、玷污德国人的纯洁,这就说明了纳粹的人类学概念有严重的矛盾。

二战时,德国纳粹为实现雅利安人对世界的统治,在残忍屠杀数百万犹太人和被纳粹归为“劣等”族群的同时,还炮制了一个名为“生命之源”的秘密计划。

秘密计划由党卫军头目海因里希·希姆莱牵头,目的是在全欧范围制造“优等”雅利安人。纳粹在欧洲建立特殊产房,符合种族标准的女性可以在此生产金发碧眼的未来精英。其中约60%产妇为未婚妇女。纳粹利用当时社会不接受未婚先孕的现实,将新生儿从母亲手中夺走,送到纳粹党徒家中抚养。

以1940年为例。纳粹占领德国周边一些国家后,鼓励士兵在当地寻找雅利安血统的妇女,并在这些国家建立10所特殊产房。最后约有8000名婴儿出生。

两年后,即1942年,纳粹开始在这些国家仔细挑选具有雅利安人特征、金发碧眼儿童,并把他们强行带回德国,接受纳粹教育,使之“德国化”。

为掩盖事实,纳粹在二战结束前销毁“生命之源”计划的许多文件。欧洲到底有多少“希特勒婴儿”至今仍是未知数。据估计,仅在德国一地,这一数字就在5500人以上。

㈤ 德国人和“金发碧眼”有什么关系

因为北欧的白人中金发碧眼的比例比较高,德国人主要是日耳曼人,其他民族的不多。作为比较纯正的北欧白种人,所以比较缺乏色素,就表现出金发碧眼的性状。但是只要色素多了一点,也就不是金发碧眼了。
至于纳粹所谓的“雅利安人”,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照现在的说法,雅利安人是指古印欧人离开高加索山脉一带的家园以后,到达伊朗高原,最后南下到印度的一支人。照这么说雅利安人和德国人扯不上多大关系。

㈥ 雅利安人是什么人种

雅利安人是白色人种。在近代,纳粹错误地将生活在北欧和西欧的日耳曼人定义为雅利安人,实际上两者毫无关系,相距甚远。

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这就是印度古文献中提及的雅利安人。

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语族的语言带到了印度。最终古雅利安人和古达罗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体征独特的南亚次大陆人。

(6)为什么说伊朗人是雅利安人他们不是金发碧眼扩展阅读:

雅利安人(其出现于印度西北部已为《梨俱吠陀》所证实)从印度次大陆之外,通过一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连续多次的迁徙,到达了他们当时占领的地区。这一迁徙的最后阶段距《梨俱吠陀》开始编成的时间不可能相去太远,但同时也必定过去了一段足够的时间。

印度历史上有关于雅利安入侵的记载。印度的四种姓是按肤色深浅而设置的,其中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即来源于征服者:浅肤的雅利安人。波斯历史上有名的米底人和波斯人都是雅利安人后裔。古希腊和古波斯的历史学家提到的塞西安、撒尔马希安、马萨革泰和阿兰聊人也是雅利安人直裔。

㈦ 佛学(教)中雅利安人是什么意思

在拜火教文献经典波斯古经《阿维斯陀》中,国王费里顿(Ferin)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图尔(Tuirya)、二儿子萨勒姆(Sairima)和小儿子雅利安(Airya),国王在年迈之际三分帝国,大儿子图尔(Tuirya)统辖东部,演化成了图尔人(图兰人),是突厥人的祖先;二儿子萨勒姆(Sairima)统辖西部,是罗马人的祖先;小儿子雅利安(Airya)执掌中南部,演化成了伊兰人(伊朗人),是雅利安人的祖先。当然这个传说在古波斯的文化中要比拜火教文献经典波斯古经《阿维斯陀》所记载的更为久远。

在近代,纳粹错误地将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定义为雅利安人,实际上两者毫无关系,相距甚远。

印度的古典文明是从早期吠陀文明[Vedas Civilization]发展而来,而吠陀文明则是雅利安人[Aryans]创造的。雅利安人是一个侵入的民族,他们最初来到印度次大陆的时间大概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或许在这个估计年代之后约200年,一些宗教颂诗开始被收编成集,结果就编成了《梨俱吠陀》[Rig Veda],该诗集的最后编成大约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我们关于这一最早时期里印度境内雅利安人的知识,主要得自这一着作。《梨俱吠陀》展现出关于当时情形的相当清晰的画面:一系列有亲缘关系的部落,主要定居在旁遮普及其邻近地区,使用共同的语言,信仰共同的宗教,自称为“雅利安”(arya-)。据说,他们与许多被称作“达萨”(Dasa)或“达休”(Dasyu)的敌对民族处于持久的战斗状态。从有关这些战斗的多处材料表明,战斗结果是雅利安人大获全胜。在后来的《吠陀本集》和《梵书》[Brahmanas]等典籍描述的时期里,可以看到雅利安人主要是向东方扩张领土,一直到达恒河流域;而关于与达萨作战的记述则很少。象“蔑戾车”和“尼沙德”等其他名称,被用来称呼非雅利安人部落,而“达萨”则成为通用的“奴隶”一词。

“雅利安”不仅与外部的野蛮人相对立,也与四种姓中最低的首陀罗相对立。“雅利亚”是“高贵的”、“尊敬的”之义。这两个含义一直沿用到古典时期。北印度被称为“雅利亚伐尔塔”(Arya-varta)--“雅利安人居住的国土”,或巴利文的“雅利安·阿雅塔南”(ariyam ayatanam)。耆那教经典也经常提到雅利亚和蔑戾车之间的差别;在泰米尔文献中,北印度的国王是指雅利安人的国王。另一方面,佛教的“八正道”(ariyam atthangikam maggam)是这个词用于道德伦理意义的例证。在这里,这个词毫无种族的意义。

雅利安人(其出现于印度西北部已为《梨俱吠陀》所证实)从印度次大陆之外,通过一次或连续多次的迁徙,到达了他们当时占领的地区。迁徙的最后阶段距《梨俱吠陀》开始编成的时间不可能相去太远,但同时也必定过去了一段足够的时间,人们对迁徙的清晰回忆已经消失,因为那些诗歌中没有关于这一事件的确切资料。雅利安人之入侵印度,没有书面文献的记载,人们也未能从考古发掘中发现它的踪迹,但是,以比较语言学为依据,它仍被确凿地认定为一件历史事实。印欧语系起源于欧洲,吠陀形式的梵语就是这一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要将一种属于这个语系的语言从远道带往印度,唯一可能的途径是说该种语言的民族的迁徙。以有关语言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过程的概况。

除了在总体上属于印欧语系,梵语即古印度-雅利安语伊朗语族也有着较为密切而特殊的关系。伊朗语族中最古老的代表是古波斯语和阿吠斯塔语。实际上,古印度-雅利安语和伊朗语族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这两个都自称雅利安人的民族在更早的时期里必定曾经是同一个民族,讲着同一种语言(尽管适当许可方言之间的差异)。这一通常被当作原始印度-伊朗语的早期雅利安语,是后来的伊朗语和印度-雅利安语得以衍生出来的语源。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前的时期里,他们很可能居住在中亚草原地区,以中亚奥克苏斯河(阿姆河)、雅克萨尔特河(锡尔河)、咸海和里海为界。可以假定,雅利安人的各个分支就是从这个基地推进到帕米尔高原西部和喀喇昆仑山脉一带的阿富汗高原,然后从这个基地到达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平原。从这一地区,另一些雅利安部落朝着相反的方向,西向移入伊朗高原东部地区。在那里,他们第一次出现在亚述记载中是在公元前9世纪中叶。一般认为,他们开始占领伊朗不早于公元前1000年。如果上述估计的时间是正确的,那么雅利安人占领伊朗的时间就比其迁入印度晚得多。伊朗人保留了对其最初的家乡的记忆,称之为“雅利安人故乡”。这一地区一直为伊朗人所占领,到突厥人侵入时为止。

雅利安人在他们早先的家园开创的共同文化和宗教,仍然分别反映在伊朗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最早的典籍中。在后者的文献中,查拉图士特拉【查拉图士特拉(Zarathustra)意为“骆驼的驾驭者”,即古波斯语的琐罗亚德斯,古波斯的宗教改革者。】的宗教改革带来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改变,其结果例如,原有的单词“神”(梵语为deva-)获得了“魔鬼”(阿吠斯塔语:daeva-)的词义。同时,吠陀经中某些重要的神(如因陀罗),在阿吠斯塔中则被降到魔鬼的地位。有相当数量的共同遗产保留下来:虽然因陀罗这个名称变为指魔鬼,但其称号“杀弗栗多者”(Vrtrahan-)的伊朗语形式Vrthragna仍指一尊重要的神祇 ;与吠陀经中的密多罗(Mitra,婆罗门教、印度教神名。《吠陀》中的昼神)相应的伊朗的密斯拉(Mithra,古代波斯神话中的光与真理之神,后成为太阳神),仍为他们最重要的神祇之一,后来在罗马帝国有过一番不寻常的经历;崇拜火和苏摩祭是印度和伊朗两者的共同遗产;吠陀中的毗伐斯万特之子耶摩[Yama,太阳神毗伐斯万特(ViVansvant)之子,死者之王]和阿吠斯塔中毗伐赫万特之子伊玛[Yima,伊朗古代神话中也为太阳神之子,人类始祖]这样一些人物也说明有一种共同的神话。印度和伊朗还有着共同的基本宗教术语,例如,吠陀中的“霍塔尔”(hotar),意为“祭司”,“雅吉纳”(yajna)意为“献祭”,“利塔”(rta-)为“真理、神规”,在阿吠斯塔中分别为“扎奥塔尔”(Zaotar)、“雅斯纳”(yasna)、“阿夏”(asa-)(古波斯文为“阿尔塔”(arta-)。同样,共有的专门名词也出现在政治(“统治权”,梵文中为ksatra-。阿吠斯塔文为x‘sathra-),军事(“军队”,梵文为sena,阿吠斯塔文为haena,古波斯文为haina)以及经济(“田野”梵文为ksetra-、“可耕地”urvara-,阿吠斯塔文“家园”为So1thra,“庄稼”uruara)等领域中。

在印度,社会阶级的划分具体表现为四种姓制度,与伊朗的情况极为相似。

释迦族

释迦族,旧传雅利安人,印度甘蔗王之后。初居印度河侧,东下立国于雪山之麓,即释种所自起。甘蔗王族出瞿昙(即乔达摩)仙之后,因以瞿昙为氏云。然以近人之考证,颇不以此说为然,而以释种为黄色之蒙古人种。

玄奘‘西域记’,谓迦毗罗卫以外之释族,凡四国∶一、梵衍那国,在雪山中,即今兴都库斯山脉之西部。二、呬摩呾罗(雪山下)国,在巴达克山南。三、商弥国,在葱岭西南境,与印度、阿富汗接壤。四、乌仗那,在今印度西北边省之北部,其故都直逼葱岭下。此四国悉非雅利安人也。

‘杂阿含经’载∶释尊尝入婆罗门家,被呵为“领群特”,且拒其入室。使释尊而为雅利安人,则不当如此。舍卫国之波斯匿王,雅利安人,而释种拒不与婚嫁,其种族之不同,固灼然可见。从地理之分布而考之,则可见其为山岳民族而南望大陆者。释族以孔武有力称;其东邻拘尸那,称力士生地。迦毗罗卫之释族,盖雪山中之游牧民族,卜居平地而渐农业化者。

自葱岭东来,沿喜马拉雅山分布之居民,如西藏、尼泊尔、不丹,及(印度)阿萨密省,悉为黄种。释族非雅利安系,其为黄种无疑也。毗舍离民族为离车子,摩竭陀与之通婚嫁。玄奘传尼泊尔为离车子。毗舍离跋耆比丘,以“佛出波夷那”为言,疑释种同此。──印顺《印度之佛教》

㈧ 伊朗人是什么人种

伊朗是一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其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还有阿拉伯人、巴赫蒂亚里人、卢尔人、俾路支人及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

波斯人主要居住在伊朗中部和东部诸省。使用波斯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标准波斯语起源于巴列维地区。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常称之为法尔西语,有时也称为中古波斯语。

(8)为什么说伊朗人是雅利安人他们不是金发碧眼扩展阅读:

伊朗是文明古国。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国,7世纪后遭不同异族先后入侵。

18世纪前期,纳迪尔沙推翻外族统治建立阿夫沙尔王朝。19世纪后期起,英国和俄罗斯势力不断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制度。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为主的联合部队占领。由于美军与伊朗相邻,加深双方矛盾,伊朗为了防范美军入侵而大举备战。

㈨ 伊朗人是什么人种

伊朗人的主体被称为波斯人:波斯人被相信是雅利安人(印欧人)部族的后裔,雅利安人在公元前约2000年由中亚移入伊朗。雅利安人分拆成两个主要族群,即波斯人及米底人,波斯语及伊朗语支始出现,他们与伊朗高原的原住民通婚,如埃兰。公元前九世纪出现了对波斯人的叙述,在亚述人的文献里,他们被称为“帕尔苏”(Parsu),居住在尔米亚湖的东南岸。公元前六世纪,古波斯人成为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统合伊朗高原各部族,建立波斯帝国。多个世纪以来,波斯帝国受到多个王朝的统治,一些王朝由伊朗人统治,如阿契美尼德王朝、安息、萨珊王朝、白益王朝及萨曼王朝;一些王朝不是由伊朗人统治,如塞琉古帝国、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及塞尔柱王朝。阿契美尼德王朝及萨珊王朝是在伊朗南部法尔斯建立的,而安息则是在伊朗北部建立。根据在伊朗发现的一些来自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的楔形文字,证明波斯一词的当地用语在王朝建立时已用以指称伊朗。波斯人是指以波斯语作为母语的人们,波斯人一词具有超族群的意义,他们在历史上属于伊朗人的一部分。波斯人的来源可追溯至古代雅利安人,他们在公元前2000年至1500年抵达大伊朗地区。约公元前550年,古波斯人在伊朗南部波西斯地区(包含今法尔斯省)透过征服及同化当地的伊朗人及非伊朗人族群来向伊朗高原散播他们的语言及文化。即使面对希腊、阿拉伯、蒙古、突厥等势力的入侵,同化依旧持续进行,直至伊朗伊斯兰化。在1935年前,“波斯”一词是西方世界对伊朗的正式名称,但在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6年-651年),波斯人已用“伊朗”来称呼他们的国家。居住在伊朗的人们也被西方世界以“波斯人”冠称。英国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1866年-1937年)及英国驻伊朗领事佩尔西·洛兰(Percy
Loraine)以“波斯”及“波斯人”来谈论伊朗人及伊朗政府。1935年3月21日,伊朗沙王礼萨汗颁布法令,要求外交使节在官方箴件里使用“伊朗”。自此,“伊朗人”及“波斯人”共通用于伊朗人口。在历史上,波斯人一词用以指明居住在大伊朗地区的伊朗人。伊朗是亚洲国家,1935年以前称为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相邻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

㈩ 雅利安人是什么人历史上有没有两个民族都叫这个

雅利安人指史前时期居住在今伊朗和印度北部的一个民族。他们的语言亦名雅利安语,南亚印欧诸语言即源自雅利安语。Aryan (雅利安)一词源自梵文,意为“高贵”。19世纪,雅利安语一名被用作印欧语的同义语,从狭义上说是指印度-伊朗诸语言(Indo-Iranian languages)。现在此名在语言学中,仅用于印度-雅利安诸语言(Indo-Aryan languages)一支。雅利安人种在19世纪中,由于戈宾诺伯爵(Comte de Gobineau)及其门徒张伯伦(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的积极鼓吹,出现过一种“雅利安人种”的说法。所谓的“雅利安人种”成员是讲印欧诸语言的人,有利于人类一切进步的人,并宣称优越于闪米特人、黄种人以及黑种人。雅利安主义的信徒们将北欧和日耳曼诸民族视为是最纯粹的“雅利安人种”成员。这种说法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已被人类学家们所抛弃,但却被希特勒和纳粹分子所利用,并以之作为德国政府政策的依据,对犹太人、罗姆人(吉普赛人)以及其他一切非雅利安人采取灭绝措施。
20世纪晚期和21世纪初,许多白人至上主义的团体把雅利安作为他们的意识形态标签。由于这种用法与纳粹主义有关,所以该词在一些场合含有贬意(参阅白人至上主义(white supremacy))。 历史公元前3000年代,雅利安人还是一个部落联盟,其生产力发展已进入铜器和青铜器时代,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游牧部落,所以畜牧业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畜养公牛和乳牛,牛粪则被做成圆饼,充当燃料,驯养的动物有马、水牛、绵羊、山羊、猪等,他们选用马和马车作为交通工具,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其社会组织形态尚处于父系氏族部落和军事民主制时期。
为了寻找新的水源和牧场,雅利安人部落开始不断向外迁徙,向西进入欧洲大部分地区,向东深入欧亚的腹地,向南则伸入西亚和南亚,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世界性游牧部落迁徙浪潮。
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西元前2000年代初,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从俄罗斯南部的库班地区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小亚细亚的安那托利亚高原。这些人和当地原居民杂居、融合,被称为卢维人、帕来人、西台人、吕底亚人。 同一时期,居于黑海沿岸的另一支,进入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接着陆续分批进入希腊,被称为希腊人。
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于东欧草原西部的一批雅利安人,沿多瑙河向西挺进,他们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被称为拉丁人。拉丁人是这些迁移民族中最着名的一支。与此同时,另一些雅利安人继续向西和北两个方向迁移,形成了西欧的塞尔特人和北欧的日耳曼人。
也是从公元前2000年代初开始,又一支雅利安部落从里海西岸分批南下进入伊朗高原,称为伊朗雅利安人,早期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先后在两河流域北部和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坦尼王国和加喜特王国,居民被称为米坦尼人和加喜特人。后来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则定居在这一地区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底王国和波斯帝国,被称为米底人和波斯人。
雅利安人的另一股势力曾经入侵南方。说梵语的雅利安民族,早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就已经沿西路进入到了印度北部。在这里,他们与最早的黄褐色文明——达罗毗荼文明接触,学习了很多东西。其他一些雅利安民族还扩展到中亚的高山地区。这些地方迄今尤有金发碧眼的北欧系诸种族,不过他们如今用的是蒙古语。
*《辞海》中对“雅利安人”一词的解释:
雅利安人(Aryans)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从印度和波斯古文献的比较和研究中推知,远古在中亚地区曾有一个自称“雅利阿”(Arya)的部落集团,从事畜牧,擅长骑射,有父系氏族组织,崇拜多神。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间,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另一支迁入小亚细亚。自18世纪欧洲语言学界发现梵语同希腊语、拉丁语、克尔特语、日尔曼语、斯拉夫语等有共同点后,即用“雅利安语”一词概括这些语言。(现通称印欧语系语言。)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说伊朗人是雅利安人他们不是金发碧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语微信怎么注册 浏览:102
哪个国收到中国口罩了 浏览:842
印度人为什么叫西天 浏览:679
男人去越南为什么不想回来 浏览:536
去英国上大学要带什么东西 浏览:186
华友钴业印尼前景怎么样 浏览:297
印尼螃蟹怎么杀 浏览:151
伊朗钱叫什么意思 浏览:580
越南哪里可以免费玩 浏览:872
越南和意大利哪个大 浏览:374
英国保证金需要多少钱 浏览:819
越南开挂车多少工资 浏览:494
越南绿豆饼特产一个多少钱 浏览:890
印度半岛南临什么海 浏览:581
英国二战起了什么作用 浏览:931
印尼宽带中国联通版什么梗 浏览:361
晴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6
伊朗地名猫叫什么 浏览:575
越南平原占多少山区占多少 浏览:585
中国电信宽带网速怎么样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