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最大天敌是什么

伊朗最大天敌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10 00:52:51

❶ 伊朗曾经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为何现在却成为美国在中东最大的敌人

伊朗曾经是美国的亲密盟友,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伊朗是由巴列维国王所管理的。但是由于后来伊朗的宗教势力推翻了巴列维王朝。更重要的是还发生了美国大使馆人质事件,这也使得伊朗和美国反目成仇。因为这两个国家逐渐的成为了在中东话语权的争夺者。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想统治中东的话语权,所以才会变得这样敌对。

所以说这两个国家敌对的原因也是因为从经济军事力量上有了很大的冲突。然而伊朗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下风,因为伊朗并不是一个石油工业以及其他工业非常发达的国家。而且更多的是依赖于石油出口,而且由于石油贸易是通过美元结算的,所以美国可以非常轻松的制裁伊朗。

❷ 当年伊朗与美国是同盟,怎么就成了死对头呢

1979年11月4日

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发生

伊朗的“革命青年”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留52名使馆人员,以强迫美政府引渡流亡美国的前伊朗国王巴列维,遭美拒绝,两国关系陷入危机。

在一批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之后,另一些学生又在5日占领了英国驻伊朗大使馆;直至午夜前不久才撤出。

在伊朗西北部的设拉子和大不里士,学生们还占领了在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革命后就关闭了的两个美国领事馆。在学生占领英国大使馆之前数小时,伊朗国家电台广播了霍梅尼的一个谈话,指责英国包庇伊朗国王倒台时的最后一个首相巴赫蒂亚尔。英国大使馆早些时候发表了一项声明,否认巴赫蒂亚尔在英国。

霍梅尼在这次谈话中肯定了伊朗青年占领美国大使馆并扣押一些使馆人员当作人质的行动。他说,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国王掠夺这个国家达五十年,杀害那样多的人民,他们对美国给这个下了台的国王庇护所感到愤慨。他要求美国把国王、英国把巴赫蒂亚尔引渡给伊朗。他说:“如果他们不把这两个卖国贼交出来,或者至少是把他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们就要采取另一种行动方针了。”

据来自华盛顿的消息说,有人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美国政府对占领美国大使馆的伊朗学生的要求反应如何?霍丁-卡特说:“回答是:不。”他说,美国政府的立场是:国王是得到允许到美国来治疗癌症的,时间的长短未定,但是不会同意他长期留在美国。

在伦敦,英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否认关于英国庇护伊朗前首相巴赫蒂亚尔的指责。发言人说:“就我们所知,这位前首相目前是住在巴黎。”

伊朗政府还废除了伊朗在1959年同美国签署的一项条约以及1921年同苏联签署的友好条约的某些条款。

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同年4月25日,美国派出飞机潜入伊朗,试图以武力营救人质,遭失败。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经阿尔及利亚的斡旋,1981年,美伊双方作出让步,就释放人质达成协议。伊朗释放全部人质。

❸ 伊朗凭什么成为以色列的中东克星

作为犹太人国家,在巴勒斯坦地区成功建国,不过却深深处在了阿拉伯国家得包围之中,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却把非阿拉伯国家的伊朗视作强敌,让很多人不解,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伊朗的军事实力对以色列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最后也是令大国也都在关注的问题,就是伊核问题,伊朗可以说是整个伊斯兰国家中,最接近有核武的国家,核武的存在对一个面积仅2万得国家来说,基本是毁灭性的。

❹ 为什么历史上沙特和伊朗成了死敌原因究竟是什么

伊朗和沙特同为中东大国,同属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却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而且矛盾的长期化,还使两国间的互信荡然无存,只要周边国家出现严重事态,双方都会怀疑对方在从中做手脚。

伊朗支持胡塞武装,沙特特就联合阿拉伯国家出兵打击;伊朗援助索马里青年党,沙特就将其列入恐怖组织;伊朗被美国制裁,沙特就落井下石。

可以说,沙特比西方都要恨伊朗。只是苦于自己实力不足,打不过伊朗。而伊朗更是将沙特视为死敌,动不动就在沙特周边使绊子。

三、宗教矛盾的冲突升级。

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伊朗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占中东少数的什叶派教士阶层,成为伊朗政权新的主人,和逊尼派老大沙特之间的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于是霍梅尼利用宗教领袖的身份,不断用宗教理论证明,沙特王室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无权掌握两大圣城。而且沙特当年对于伊朗教众的迫害,是对伊斯兰信徒的谋杀,属于魔鬼撒旦的恶行。

他还鼓动沙特什叶派穆斯林,联合其它教派,揭竿而起,推翻沙特王室不合法的撒旦政府。为此沙特的多个城市爆发了宗教冲突。每次朝圣,逊尼派和什叶派都会把圣城变成一场血腥的战场。

这对于并非伊斯兰教领袖掌权的沙特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霍梅尼的鼓动,是要推翻沙特王室的统治,沙特王室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于是,沙特对伊朗全面敌视封锁,对前往圣城朝圣的伊朗人也进行打击。动不动就是流血事件,两国关系开始水火不容。

归根结底,还是伊朗对外输出革命的做法,威胁到了沙特王室的权利,以及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的老大地位。而伊朗则认为只有推翻沙特王室,让教士阶层掌权,走真正的什叶派政教合一道路,才能救沙特,也才能扩大伊朗的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伊朗自从1979年成为政教合一国家之后,一改过去的亲美路线,走坚决反美道路。而深知伊朗野心的沙特,为求自保,积极向美国靠拢,不仅帮助美国建立了石油美元结算霸权体系,还为美国驻军中东大开绿灯,寄希望于用美国来打压伊朗。这使得饱受美国制裁之苦的伊朗,对沙特更加不齿愈加恼恨。

❺ 伊朗处决美国间谍,美国和伊朗有什么深仇大恨

你们还记得伊朗帝国那个巴列维么?就是有名的父子君王嘛,巴列维是亲美的,在1979的伊斯兰革命中被推翻了。

伊朗成立了伊朗共和国,由旧恨屋及乌,取得了伊斯兰革命之后,该革命的领导人(名字太长记不住)称美国为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受到煽动的国民围攻了美国大伊馆并且扣押了大使馆工作人员和一部分平民。

然而,没什么用,谁也挡不住历史发展的脚步,我大中国就是这么厉害!

❻ 从曾经亲密盟友到成为美国中东最大的敌人的伊朗,他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一开始伊朗依附美国是因为伊朗有利可图,后来伊朗成为美国最大的敌人,也是因为损害了两国的利益,这只是印证了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其实在早年间伊朗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而当时的苏联和美国还没有这么强大,所以当时的伊朗其实是比苏联和美国还要强大的,那个时候的伊朗可谓是叱咤风云,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苏联和美国渐渐强大起来,伊朗也不得不考虑这两个强权的力量。

他开始向外传播反美主义,以此来团结国内的人民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从而支持自己的政权,事实证明他也确实成功了,成功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美国,自此美国和伊朗的梁子也就结下了。

❼ 据说让伊朗最痛恨的四个国家,排第一竟然不是美国,那究竟是谁

最痛恨的国家就是沙特,主要是因为在伊朗最难的时候,沙特还组织别的国家一起来对抗他们,在伊朗支持胡塞武装的时候,沙特就会出动军队进行打击,在伊朗被制裁的时候,沙特就在背后落井下石,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反正只要伊朗一出事儿,沙特就在背后虎视眈眈的等着踩一脚,由此,两个国家的梁子就此结下来了。

03、教派之间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在阿拉伯人的世界里,他们信奉的都是伊斯兰教,但是伊斯兰教还分为了逊尼派和什叶派,他们又都说自己都是伊斯兰教的正统,伊朗是什叶派,沙特又刚好是逊尼派,所以就这样,两个国家因为这个问题也是争了好几百年了,直到现在也没有个谁对谁错,反正两个国家互不相容,才会一直打的不可开交。

❽ 伊朗打得过以色列吗

这真的很难说。从表面上看,伊朗绝对不是以色列的对手。毕竟,从另一方面来说,以色列的核力量就在表面上。另一方面,伊朗已经被美国扼杀在国界的咽喉。兔子死了,狗也蒸发了,迫使它真的卷入战争,以色列可能无法承受来自伊朗的反击,近年来伊朗的导弹和土地已经饱和,伊朗有如此多的稳定资本,以至于它想在这个国家有发言权。

然而,伊朗在这样的环境下繁荣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仅完善了工业体系,还完善了数百万的军队数量,尽管在某些最微妙的方面,它对错误的容忍度很低。虽然不是军用级别,但伊朗有很多土地,所以,最终,很难说。所有的损失都是字面意义上的,但这一次必须完成,有趣的统计数据显示,伊朗的面积是以色列的80倍,这意味着什么?意思是潜力。意思是资本。目前在以色列还没有。

❾ 伊朗与以色列有什么世仇

在过去的2006年里,世界政治舞台上风云激荡,中东更是引人眼球。波斯硬汉伊朗总统内贾德频出惊人之语,公开置疑二战期间纳粹屠犹的真实性,威胁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以色列也不甘示弱地要求把伊朗驱逐出联合国,坚决反对伊朗的核计划,威胁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以色列与伊朗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相隔千里的以色列与伊朗到底有何纠葛?

犹太人的“解放者”——波斯帝国与犹太民族

以色列与伊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以色列的犹太民族和伊朗的波斯民族很早就生活在中东地区,也都曾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所罗门王时期达到鼎盛。后来,希伯莱王国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和南部的犹太王国。分裂造成国势衰落,也直接造成了犹太民族的苦难。公元前772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王国所灭,民众被驱离故土,湮没于历史之中。犹太王国虽逃过亚述一劫,但厄运难免。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贾尼撒攻克犹太王国都城耶路撒冷,城中财富被洗劫一空,圣殿被付之一炬,全城荡然无存。尼布贾尼撒将耶路撒冷全城的居民,包括贫民、工匠、贵族和被挖去双眼的犹太王押往巴比伦为奴,史称“巴比伦之囚”。成为亡国奴的犹太人,在异乡历经50余年的磨难,念念不忘故国,思乡之心越来越重。他们渴望耶和华派救世主降临来拯救他们,让他们重返家园,复兴国家。

波斯人属于中亚雅利安人的一支,在公元前2000年进入了今天的伊朗境内。公元前550年波斯部族首领居鲁士建立了波斯帝国。居鲁士志向远大,终生东征西讨,灭国无数。公元前538年居鲁士兵不血刃攻占了千年名城巴比伦。犹太人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开明的居鲁士大帝比较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他发布文告,释放“巴比伦之囚”,让他们回归故国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据说当时共有42000多犹太人扶老携幼返回耶路撒冷。更让犹太人感激涕零的是,居鲁士还把尼布贾尼撒掠夺的5400余件耶和华圣殿圣物交给了犹太人。居鲁士对犹太人的“解放”正好与犹太人的救世主传说巧合,这一事件促进了犹太教的形成。居鲁士大帝因而被犹太人尊称为“涂圣油的王”。返回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第一圣殿的废墟上重建了圣殿,恢复了国家,并持续了400余年的自治。可以说波斯帝国是“巴比伦之囚”的解放者,也甚至可以说没有居鲁士可能就没有后来的犹太人,也就没有今天的以色列。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公元前330年,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灭,伊朗先后遭到希腊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的入侵和统治。近代伊朗又沦为英国和沙俄的半殖民地。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第一次复国后的犹太国家也历经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托勒密王朝的管辖和塞硫古王朝的统治。公元前65年巴勒斯坦地区被罗马帝国占领,犹太人的国家不复存在。公元1至2世纪,犹太人不堪罗马帝国奴役,先后两次大规模起义反抗,但惨遭镇压,数十万人被杀,耶路撒冷城被彻底破坏,遗址翻耕成田。杀戮之后残存的人民多被掳掠为奴,整个巴勒斯坦田园荒芜,庐舍为墟,于是犹太人开始了背井离乡、流浪异地的长期民族飘泊史。

亲密的准同盟——巴列维王朝与以色列

历史再次使两个民族的命运两千年后相连。流散到欧洲的犹太人备受歧视与迫害,虽然犹太人在经济、教育与科技领域成绩斐然,但欧洲反犹思想根深蒂固,政治上一有风吹草动犹太人便往往首当其冲,成为替罪羊。19世纪末,作为一种犹太民族解放的思潮,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号召犹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园复兴犹太民族。在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开始移居曾经的故土——巴勒斯坦。纳粹兴起后大肆迫害犹太人,二战期间有600万欧洲犹太人惨遭屠杀。民族的悲惨命运使犹太人渴望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是犹太人曾经的故土已成为阿拉伯人的家园,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进入自己的家园。犹太移民与当地的阿拉伯人矛盾激化,双方冲突不断。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者”——英国面对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压力左右为难,干脆把这个难题丢给刚成立不久的联合国。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两个国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

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拒绝承认这个犹太国家,在本·古里安宣布建国的次日,阿拉伯联军就发动军事进攻要把这个国家扼杀在摇篮中。以色列军民浴血奋战终于站稳脚跟。伊朗作为中东的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则对以色列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伊朗虽然出于同阿拉伯国家搞好关系的考虑,在联合国投票反对以色列进入联合国,但同时也表示不愿介入阿以冲突。摩萨台政府甚至一度宣布承认以色列。摩萨台倒台后,巴列维国王逐渐掌握了伊朗的实权。巴列维想实现伊朗的现代化,梦想恢复波斯帝国的光荣。以色列在逆境中的辉煌成就吸引了国王,认为以色列的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他实现“白色革命”。美国犹太社团对国会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伊朗与以色列搞好关系,可以借助美国强大的犹太社团的力量敲开美国国会的大门,帮助伊朗实现自身的利益,而且也可以借助以色列的力量去遏制纳赛尔革命后兴起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维护伊朗的利益。以色列也想与伊朗搞好关系,摆脱在中东的政治孤立,从伊朗获得必需的石油。这一时期以色列与伊朗关系密切,双方人员来往络绎不绝,以色列领导人本·古里安、梅厄、贝京、达扬、佩雷斯和拉宾等都曾访问过伊朗。双方的合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作也开花结果。政治上,双方共同致力于遏制纳赛尔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共同在也门对抗纳赛尔,共同遏制伊拉克,支持伊拉克的库尔德游击队,并通过伊朗把伊拉克境内的犹太人转往以色列。在军事上,以色列帮助伊朗建立和训练特务机构“萨瓦克”,并进行军事和情报合作。有趣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曾提议与伊朗联合研究核武器计划,但是伊朗国王巴列维认为伊朗没有必要开发核武器,甚至认为拥有核武器对伊朗来说是很危险的,因此拒绝了以色列的提议,并批评以色列在核武器问题上的立场,提倡建立“中东无核区”。两国虽在核武器问题上观点不一,但却签署了代号为“鲜花工程”的联合开发可以携带核弹头导弹的秘密计划,该计划因伊朗发生革命而中止。在经济方面,以色列帮助伊朗在农业、军工等方面进行建设,而伊朗则在阿拉伯对以色列实行严格的经济贸易禁运时向以色列提供石油。1959年到1971年以色列80%-90%的原油是从伊朗进口,到1976年伊朗则提供了大约以色列75%的石油需求。伊朗石油对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帮了大忙。面对阿拉伯国家对伊朗与以色列关系的指责,伊朗声称“我们是穆斯林,但不是阿拉伯人”。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伊朗巴列维政府都基本上保持中立,甚至对以色列军队在“六·五战争”中的成就表示钦佩。在十月战争后,埃以和平进程中,巴列维也尽了绵薄之力。

冰河时代——以色列与伊斯兰共和国

1979年1月,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巴列维流亡国外,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对以色列国家的理解与认识决定了以色列与伊朗关系必然发生逆转。早在1960年霍梅尼就在一次演讲中,呼吁伊斯兰世界和世界穆斯林团结一致,共同反对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政策。霍梅尼把以色列看作西方殖民主义在中东的工具,反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国,不承认以色列的合法性。他认为“殖民主义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都企图消灭伊斯兰民族和伊斯兰国家,殖民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正在包围伊斯兰各民族,掠夺他们的财产和自然资源。以色列是西方殖民主义的产物,西方殖民主义建立以色列政权的目的是镇压和殖民伊斯兰各民族。”因此,霍梅尼反对伊朗国王与以色列政权建立友好关系。在巴列维时期,霍梅尼通过演讲、发表声明和撰写文章向穆斯林阐述以色列政权对伊斯兰世界构成的威胁,认为以色列政权是伊斯兰世界心脏的毒瘤,如果不铲除,其后患无穷。

伊朗伊斯兰革命使两国的蜜月戛然而止,以色列驻伊朗的机构、专家全部撤出,伊朗驻以色列的机构也关门闭市,许多合作项目半途而废,其中包括“鲜花工程”。革命后的伊朗奉行“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政策,号召伊斯兰世界铲除以色列这个“毒瘤”,把每年的斋月最后一个周五主麻日定为“古都斯日”,旨在唤醒穆斯林,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消灭以色列政权。自此后,每年的“古都斯日”,世界穆斯林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活动,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反对以色列政权。但需要注意的是,霍梅尼反对犹太复国主义,但他不是个反犹主义者。在伊斯兰革命时期,他曾许诺保护伊朗的犹太社团,不许伤害生活在伊朗的犹太人。在80年代,霍梅尼允许愿意离开伊朗的犹太人取道巴基斯坦前往以色列、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目前,在伊朗还生活着数万犹太人。伊朗宪法保护他们的宗教习惯和风俗,并在议会留有一个席位。

革命后的伊朗虽然激烈反对以色列,但是两国也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在国际上极其孤立,武器弹药缺乏。这时,被伊朗视为“小撒旦”的以色列雪中送炭,主动拉了死对头伊朗一把,向伊朗输送了大量军火。一来,以色列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不希望伊拉克在中东做大,希望伊朗能平衡一下伊拉克。二来,“风物长宜放眼量”,以色列希望伊朗的极端主义是暂时的现象,会很快退烧,两国可以重温旧好。1987年,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前总理伊扎克·拉宾总结以色列政府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政策时说,“伊朗现在从其奉行的哲学上来说是以色列的危险的敌人。……但同时,伊朗28年或者37年后将会是以色列的朋友。”两伊战争时期,以色列不仅自己卖军火给伊朗,而且还在美伊之间穿针搭线,帮助伊朗借助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获得美国军火。霍梅尼时期,伊朗虽然购买以色列的军火,但其反以思想并未软化,积极支持巴解组织、黎巴嫩真主党的反以行动,并与叙利亚在反以问题上互相支持。以色列也强烈谴责伊朗的反以言论和行为。

以色列经过多年的奋战,终于基本摆平了阿拉伯国家,老对头巴解组织也逐渐软化。到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改善了建国以来所处的艰险环境。面对现实,一种新的和平主义之风吹拂阿以政坛。1993年以色列与巴解组织签署《奥斯陆和平协议》,开始了巴以和平进程。但是伊朗却依然故我,伊朗不相信当时的和平进程是公正的,认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谈判不会实现真正的和平。旗帜鲜明地要求“公正”——解决1948年以来的巴勒斯坦难民权利、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占领、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扩建犹太人定居点,以及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占领问题。伊朗表示原则上接受巴以和平进程,但是不接受《奥斯陆协议》,因为这个协议是“不公正的、傲慢的,归根结底是荒谬的”。在人们对巴以和谈寄予厚望,憧憬中东和平美景之际,伊朗的特立独行显得与主流格格不入。以色列对伊朗的态度十分恼怒,认为伊朗是“最危险的敌人”,但对伊朗也无可奈何。

继巴以和谈之后,伊朗核计划又成为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严重问题。两伊战争后,伊朗重新启动巴列维时期的核计划。这时的以色列一反以前对巴列维核计划的支持,强烈反对伊朗重启核计划,指责伊朗寻求核武器,并力促美国、欧盟等国家向伊朗施压,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伊朗核问题成为核危机,以色列与伊朗的敌对也进一步加深。2005年伊朗强硬保守派内贾德当选总统。内贾德上台不久就语出惊人,声称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以色列也以牙还牙要求联合国开除伊朗。内贾德还对二战期间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表示置疑,以色列则指责内贾德犯了反人类罪,双方你来我往,口水战不休。但我们也可以看出,内贾德的言论无非是要转移阿拉伯对伊朗的核计划的担心,并借反以言论,凝聚国内共识,获得政治支持。内贾德严辞反以但他并不是反犹太主义者,2006年12月,他本人还向德黑兰一犹太医院捐款。伊朗的犹太人的生活也没有受到内贾德言论的影响。

总起来看,以色列与伊朗之争并非出于直接的国家利益之争,而是出于意识形态原因。伊朗反以无非是把以色列视为西方代理人,认为以色列建国是西方对伊斯兰世界的阴谋。可以说反以色列是伊朗反西方影响,维护伊斯兰利益的表象,其实质是反以色列后面的西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其实,以色列也不愿与伊朗为敌,希望伊朗有一天能回心转意重修旧好。

❿ 伊朗与以色列是宿敌,为何生活在伊朗的5万犹太人不愿回以色列

中东一直是一个冲突特别多的地区,发生的冲突每年都是数不胜数。所以在这个地区也被称之为世界上最不和平的地方,中东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主要就是伊朗和土耳其,但是对于他们两个国家来说,关系也只能说是一般唯一能让这两个国家站在同一战线的,那就是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以色列。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伊朗这个国家也是有很多石油的,同时国家也相对的富有。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伊朗对于国民的待遇可是非常好的,生活在这儿的百姓都是比较幸福的,而对于以色列来说可就没有伊朗这么好了,以色列地理位置和国家的实力都要比伊朗差很多。所以对于那些已经在伊朗生活习惯的犹太人来说,如果让自己放弃这种平稳而又富足的生活去选择以色列,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于这5万犹太人在伊朗的生活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在这里他们有属于自己完整的生活,有属于自己的产业。而且大家也知道犹太人是非常精明的,所以大多数生活在伊朗的犹太人,他们都是比较有钱的生意人,他们也是这个国家收入比较高的群体,在伊朗他们不仅有属于自己的产业,而且和波斯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亲密的。所以在这种种的情况之下,也就导致了这5万犹太人至今不愿意回到以色列。

阅读全文

与伊朗最大天敌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语微信怎么注册 浏览:102
哪个国收到中国口罩了 浏览:842
印度人为什么叫西天 浏览:679
男人去越南为什么不想回来 浏览:536
去英国上大学要带什么东西 浏览:187
华友钴业印尼前景怎么样 浏览:299
印尼螃蟹怎么杀 浏览:151
伊朗钱叫什么意思 浏览:580
越南哪里可以免费玩 浏览:872
越南和意大利哪个大 浏览:374
英国保证金需要多少钱 浏览:819
越南开挂车多少工资 浏览:494
越南绿豆饼特产一个多少钱 浏览:890
印度半岛南临什么海 浏览:581
英国二战起了什么作用 浏览:931
印尼宽带中国联通版什么梗 浏览:362
晴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6
伊朗地名猫叫什么 浏览:576
越南平原占多少山区占多少 浏览:586
中国电信宽带网速怎么样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