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啤酒和葡萄酒这一类的洋酒是如何传入中国、有分别是谁传入的。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大多数啤酒最先是从德国引进的,现在只要你想要,哪里的啤酒都能买到,中国目前也有很多生产啤酒的厂家。
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
啤酒
年的历史。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公元前3000年起开始使用苦味剂。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750)颁布的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已盛行啤酒酒宴。苦味剂虽早已使用,但首次明确使用酒花作为苦味剂是在公元 768年。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公元1~2世纪,古罗马政治家普利尼(公元62~113)曾提到过啤酒的生产方法,其中包括酒花的使用。中世纪以前,啤酒多由妇女在家庭酿制。到中世纪,啤酒的酿造已由家庭生产转向修道院、乡村的作坊生产,并成为修道院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修道院的主要饮食是面包和啤酒。中世纪的修道院,改进了啤酒酿造技术,与此同时啤酒的贸易关系也建立并掌握在牧师手中。中世纪,在欧洲可用啤酒来向教会交纳什一税、进行交易和向政府缴税。在中世纪的德国,啤酒的酿造业主结成了坚犟的同业公会。使用啤酒花作苦味剂的德国啤酒也已输往国外,不来梅、汉堡等城市均因此而繁荣起来。17~18世纪,德国啤酒盛行,一度使葡萄酒不景气。19世纪初,英国的啤酒生产大规模工业化,年产量达20Ml(万升,myriad liter的缩写)。19世纪中叶,德国巴伐利亚洲开始出现下面发酵法,酿出的啤酒由于风味好,逐渐在全国流行。目前在德国,92%的啤酒是下面发酵法生产的。德国在19世纪颁布法令,严格规定碑酒的原料以保持啤酒的纯度,而且由于实行下面发酵法和进行有规律的酵母纯粹培养,从而提高了啤酒的质量,成为近代慕尼黑啤酒享有盛誉的基础。在美洲新大陆,17世纪初由荷兰、英国的新教徒带入啤酒技术,1637年在马萨诸塞建立了最初的啤酒工厂。不久,啤酒作为近代工业迅速发展,使美国成为超过德国的啤酒生产国。19世纪,酿造学家相继阐明有关酿造技术。1857年,L.巴斯德确立生物发酵学说;1845年,C.J.巴林阐明发酵度理论;1881年,E.汉森发明了酵母纯粹培养法,使啤酒酿造科学得到飞跃的进步,由神秘化、经验主义走向科学化。蒸汽机的应用,1874年林德冷冻机的发明,使啤酒的工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目前全世界啤酒年产量已居各种酒类之首,已突破100000Ml。1986年全世界生产啤酒101588.7Ml。产量位于前10名的国家见表1 1986年啤酒产量居前10名的国家 。
中国啤酒业的发展
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市首先建立了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1901年俄国人和德国人联合建立了哈盖迈耶尔-柳切尔曼啤酒厂;1903年捷克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巴伐利亚啤酒厂;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青岛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1905年德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梭忌怒啤酒厂。此后,不少外国人在东北和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建厂,如东方啤酒厂建于1907年,谷罗里亚啤酒厂建于1908年,上海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上海啤酒厂前身)建于1920年,哈尔滨啤酒厂建于1932年,上海怡和啤酒厂(华光啤酒厂前身)建于1934年,沈阳啤酒厂建于1935年,亚细亚啤酒厂建于1936年,北京啤酒厂建于1941年等。这些酒厂分别由俄、德、波、日等国商人经营。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其次是1914年建立的五洲啤酒汽水厂(哈尔滨),1915年建立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1920年建立的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前身),1935年建立的广州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前身)。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
啤酒
。生产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生产原料麦芽和酒花都依靠进口。1949年以前,全国啤酒厂不到十家,总产量不足万吨。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1979年产量达到510Ml,1986年产量达到4000Ml。中国的啤酒于1954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当时出口仅0.3Ml,到1980年已猛增到26Ml)。
红葡萄酒
葡萄酒(pú táo jiǔ):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数不能低于8.5°;按照我国最新的葡萄酒标准GB15037-2006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饮品。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
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
历史传说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葡萄酒的相册(20张)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葡萄酒庄园
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等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目前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因此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此外还有一说为葡萄酒起源于希腊,在此就不赘述了。[1]
传说之一
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王家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的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波斯隔里海,与高加索遥遥相望,同为葡萄酒原产地。
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等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使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目前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为上帝的肉和血,把葡萄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酒,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酒的"湖泊"。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欧洲国家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80%以上。
传说之二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
葡萄酒最早大约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在黑海与里海间的外高加索区。传播路线,一般被认为是由外高加索区传到土耳其与美索不达米亚,然后再由腓尼基人与希腊人将葡萄带往西欧。后来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而传播到世界各地。直至17世纪,葡萄酒都具有相当浓厚的宗教与政治色彩。对基督教徒而言,葡萄酒是耶酥的血液。整个中世纪,基督教会对葡萄园的建立和维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世纪,一场葡萄病虫害袭击了整个欧洲大地,仅法国就有250万公顷的葡萄园受到殃及。最后根治的方法是将欧洲种葡萄嫁接到美国种葡萄上。多么奇特的结合!20世纪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不能取代葡萄园天然环境的重要性。1936年,法国开始建立原产地控制命名管理系统,不仅控制葡萄酒的品质,同时也在于规定和保持各地葡萄酒的特色和传统。
许多人视法国葡萄酒为世界最好的葡萄酒,说起来这大致是事实。因为,法国得天独厚的多样化气候和土壤,以及累积了2000年的酿酒工艺、严格的法定产区(原产地域控制命名)管理法规,使得法国能够给消费者提供风格各异的上好葡萄酒。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法国的酿酒技术,还是法定产区管理法规,都早已为世界其他葡萄酒生产国接受并仿效。
1、葡萄酒的起源与传播
世界上最早开始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即今天的安那托利亚(Anatolia,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半岛,位于里海和地中海之间,全境属于土耳其)。在大约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
历史上认为,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是波斯,也就是现在的伊朗。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就已经开始酿造葡萄酒了。在埃及的古墓中所发现的大量的珍贵文物(特别是浮雕)清楚的描绘了当时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最着名的是 Phtah—Hotep墓址,据今已有6O00年的历史。西方学者认为,这是葡萄酒业的开始。
希腊是欧洲最早开始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国家,它的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技术都是由航海家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带回的。大约在三千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已经极为兴盛。
一直到公园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但是,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技术并没有在当时受到重视。后来,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罗马人对葡萄酒极为热爱,他们在十二木表法中规定:若行窃于葡萄园中,将施以严厉的惩罚。
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并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开始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殖民者开始将欧洲葡萄品种带到南美洲。但由于根瘤蚜的危害,欧洲葡萄栽培始终难以成功。到十九世纪中期,嫁接技术的出现挽救了美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业,并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2、葡萄酒的发展
1)欧洲葡萄酒的发展
希腊有着极为璀璨的葡萄酒文化。在着名的《伊利亚特》中,葡萄酒常被描绘成黑色的,而伟大的诗人荷马也将他对人生实质的理解表现为一个布满黑葡萄的、富有田园风情的葡萄园。
葡萄酒不仅是他们璀璨文化的基石,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考证,古希腊爱琴海盆地有十分发达的农业,人们以种植小麦、大麦、油橄榄和葡萄为主。大部分葡萄果实用于做酒,剩余的制干。几乎每个希腊人都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酿制的葡萄酒被装在一种特殊形状的陶罐里(如图),用于储存和贸易运输。在美锡人(Mycenaens)时期(公元前1600-1100年),希腊的葡萄种植已经很兴盛,葡萄酒的贸易范围到达埃及、叙利亚、黑海地区、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葡萄酒是罗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为罗马帝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后来,罗马帝国的农业逐渐没落,葡萄园也跟着衰落。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在弥撒典礼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长了葡萄树的栽种。当罗马帝国于公元五世纪灭亡以后,分裂出的西罗马帝国(法国、意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国地区)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详细记载了关于葡萄的收成和酿酒的过程。这些巨细靡遗的记录有助于培植出在特定农作区最适合栽种的葡萄品种。
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 “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所以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也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世界。公元768年至814年统治西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曼(Charlemagne),其权势也影响了此后的葡萄酒发展。这位伟大的皇帝预见了法国南部到德国北边葡萄园遍布的远景,着名勃艮第产区的“可登-查理曼”顶级葡萄园(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经一度是他的产业。法国勃艮第地区的葡萄酒,可以说是法国传统葡萄酒的典范。但是,它的源头却是教会——西多会(Cistercians)。
西多会的修道士们可以说是中世纪的葡萄酒酿制专家。西多会起源于1112年,当时,一个名叫伯纳德(Bernard de Fontaine)的信奉禁欲主义的修道士带领304个信徒从克吕尼(Cluny)修道院叛逃到勃艮第的葡萄产区的科尔多省,位于博恩(Beaune)北部,西托(Citeaux)境内一个新建的小寺院,建立起西多会。西多会的戒律十分残酷,平均每个修道士的寿命为28岁,其戒律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修道士们在废弃的葡萄园里砸石头,用舌头尝土壤的滋味。在伯纳德死后,西多会的势力扩大到科尔多省的公区酿制葡萄酒,进而遍布欧洲各地的400多个修道院。
西多会的修士,沉迷于对葡萄品种的研究与改良。二十世纪杰出的勃艮第生产商拉鲁列洛华(Lalou Bize-Leroy)相信西多会修士会用尝土壤的方法来辨别土质,事实上正是这些修道士先提出“土生”(cru)的概念,即相同的土质可以培育出味道和款式一样的葡萄。也就是他们培育了欧洲最好的葡萄品种。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西多会的修士是欧洲传统酿酒灵性的源泉。大约十三世纪,随着西多会的兴旺,遍及欧洲各地的西多会修道院的葡萄酒赢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到十五、十六世纪,欧洲最好的葡萄酒被认为就出产在这些修道院中。
十七、十八世纪前后,法国便开始雄霸了整个葡萄酒王国,波尔多和勃艮第两大产区的葡萄酒始终是两大梁柱,代表了两个主要不同类型的高级葡萄酒:波尔多的厚实和勃艮第的优雅,并成为酿制葡萄酒的基本准绳。然而这两大产区,产量有限,并不能满足全世界所需。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六、七十年代开始,一些酒厂和酿酒师便开始在全世界找寻适合的土壤、相似的气候来种植优质的葡萄品种,研发及改进酿造技术,使整个世界葡萄酒事业兴旺起来。
2)新世界国家葡萄酒的发展
新世界国家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基本都是在十五、十六世纪才开始的。由于新世界国家最初都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或是欧洲移民,所以,新世界国家在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方面是继承于旧世界的技术。但是新世界葡萄酒国家打破了传统的人工的方式,将工业化带入葡萄酒的生产中。开始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
新世界国家的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基本都经历了悲惨萧条的“禁酒期”。虽然各国的“禁酒期”不同,但对于葡萄酒行业的打击几乎都是毁灭性的。但在这之后,特别是经历过根瘤蚜及嫁接技术的出现,不仅新世界葡萄酒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旧世界葡萄酒行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中国葡萄酒的发展
在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就带回了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工匠,那时,中国就开始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造。但是由于战争、朝代更替等历史原因,虽然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在唐代和元代时曾取得过比较辉煌的成绩,但是,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葡萄栽培与葡萄酒酿造历史几乎是空白的,直到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然而,由于战乱,中国的葡萄酒行业依然没有得到发展。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才开始有了比较好的发展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环境,中国的葡萄酒行业也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我能找到的只有这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愉快!
⑵ 葡萄酒历史
根据考古的研究推测,葡萄酒的历史已经有 6000 年。有消息报道,20年前,伊朗的格登特比,发现了一只公元前 3500 年的波斯两耳细颈酒罐。最近通过对罐壁红色斑的成分分析,发现其中有单宁和酒石酸等葡萄酒里所含的天然化学物质。说明人类在5500年以前,就已经开始饮用葡萄酒了。
葡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直到现今,有许多葡萄酒生产商,仍采用自然发酵的工艺生产葡萄酒,即葡萄破碎后,不加任何菌种,让野生酵母自然繁殖,发酵成葡萄酒。其实,这个过程在自然界早已存在。众所周知,自然界的野生葡萄和野生酵母,是先于人类社会以前就已经存在。《清稗类抄·粤西偶记》中,记载了一位旅行家的有趣发现:“平乐府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曰猿猴酒”。由此可以推断,原始人采摘野花百果充饥解渴。成熟的野葡萄,汁多味美,酸甜可口,一定在原始人采摘的野果之列。将多余的野葡萄,贮存于洞穴中,容器里,靠葡萄自身的压力,葡萄就会流汁。无所不在的野生酵母,就会将自流葡萄汁发酵成葡萄酒。这个过程,在原始人出现之前的类人猿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有葡萄酒的记载,而在史前什么时候开始有葡萄酒的,却谁也无法说清楚。
古代的波斯,即现今的伊朗,是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上“有毒”字样,防人偷吃。数天以后,王室妻妾中有一个妃子,厌倦了生活,遂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饮料。奇怪的是,这种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令人兴奋异常,从此,这个妃子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波斯隔里海,与高加索遥遥相望,同为葡萄酒原产地。古埃及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今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证明,公元前 3000 年以前的埃及人,就已经开始饮用葡萄酒。在埃及金字塔的壁画中,就有描绘采摘葡萄及酿造葡萄酒过程的图案。
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等阿拉伯国家。由于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提倡禁酒律,因而使阿拉伯国家的酿酒行业日渐衰萎,现在几乎被禁绝了。后来葡萄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 ( 即今天的法国 ) 。以后,又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称作“ quot ”—“我的肉,我的血”,视葡萄酒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所以葡萄酒在欧洲国家就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很大规模。17个世纪以后到今天,这里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
我国原生的山葡萄,也叫野葡萄,有 20 多种。从东北到西北,从南方到北方,野生葡萄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人工栽培的家葡萄,在我国自古有之。周朝的时候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葡萄和葡萄园。《周礼》一书的“地官篇”中,就有记载,并把葡萄列为珍果之属。古代我国西域 ( 现时的新疆一带 ) ,盛产葡萄和葡萄酒。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由此可见当时葡萄酒酿造的规模和酿造技术水平。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葡萄酒酿造技术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葡萄酒已成为当时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享用的珍品。相传汉朝陕西扶风,一个叫孟佗,字伯良的富人,拿一斛葡萄酒贿赂宦官张让,当即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后来苏轼对此事感慨道:“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
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上很辉煌的时期,葡萄酒的酿造已经从宫廷走向民间。李白诗中“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的词句不但说明了葡萄酒已普及到民间,也说明了葡萄酒的珍贵,它像金叵罗一样,可以作为少女出嫁的嫁妆。
葡萄酒在元代,已经有大量的产品在市场销售。马可波罗在《中国游记》一书中记载道:在山西太原府有许多好葡萄园,制造很多的葡萄酒,贩运到各地去销售。所以山西那里,早就有这样一首诗:“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说明当地老百姓,把种葡萄酿造葡萄酒,看成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明朝时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药用价值,“葡萄酒……驻颜色,耐寒”。就是说葡萄酒能增进健康,养颜悦色。
我国葡萄酒虽然已有 2000 多年的漫长历史,但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始终为农村副业,产量不大,未受到足够重视,直到1892年华侨张弼土在烟台栽培葡萄并建立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我国才出现了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生产企业。
全国解放以后,在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我国的葡萄酒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葡萄酒工业正沐浴着春风,走向世界。
⑶ 大家觉得酒业行业前景怎么样
如果选对路子的话,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应该会很不错,现在做酒业创业去佰酒仟铺就可以。
⑷ 红酒的品牌有哪些
红酒的品牌有:
1、奔富——全球最受推崇品牌
从 1844 年至今,通过科学、艺术和创新的完美融合,奔富成为了澳大利亚最负盛名亦最受尊崇的葡萄酒制造商。实际上,奔富早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就成为了澳大利亚葡萄酒巨头,不过真正将其推上历史舞台的还是奔富第一任首席酿酒师——麦克斯·舒伯特(Max Schubert)。
2、桃乐丝——欧洲最受推崇品牌
第 6 名西施佳雅是名次上升最多的品牌——上升了 23 名。它是来自圣圭托酒庄(Tenuta San Guido)的独立品牌,酒庄地处托斯卡纳(Toscana)的保格利(Bolgheri)海滨地区。
6、石脊——北美洲最受推崇品牌
2006 年时,此酒战胜了其他纳帕(Napa)酒和波尔多(Bordeaux)的一级酒庄葡萄酒,获得了最高荣誉。
7、睦纱古堡——中东及非洲最受推崇品牌
睦纱古堡是黎巴嫩最负盛名的酒庄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亚洲顶级酿酒水平的代表。酒庄创立于 1930 年,由霍彻尔(Hochar)家族掌管,第 2 任庄主兼酿酒师塞吉·霍彻尔(Serge Hochar)年轻时师从被称为“波尔多酿酒学之父”的埃米尔·佩诺(Emile Peynaud),其酿造的葡萄酒颇有优质波尔多风范。在 1984 年塞吉被《醇鉴》(Decanter)杂志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无异于荣获葡萄酒界的奥斯卡大奖。
⑸ 酒是谁发明的呢
一、中国酒文化---白酒 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这个段落,经历了漫长的20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用发酵的谷物来泡制水酒是当时酿酒的主要形式。 酒圣杜康 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历时1800年,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有了火,出现了五谷六畜,加之酒曲的发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醴、酒等品种的产出,仪狄、杜康等酿酒大师的涌现,为中国传统酒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在这个时期,酿酒业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受到重视,官府设置了专门酿酒的机构,酒由官府控制。酒成为帝王及诸候的享乐品,“肉林酒池”成为奴隶主生活的写照。这个阶段,酒虽有所兴,但并未大兴。饮用范围主要还局限于社会的上层,但即使是在上层,对酒也往往存有戒心。因为商、周时期,皆有以酒色乱政、亡国、灭室者;秦汉之交又有设“鸿门宴”搞阴谋者。酒被引入政治斗争,遂被正直的政治家视为“邪恶”。因此使酒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在这一段落中,《齐民要术》、《酒法》等科技着作问世;新丰酒、兰陵美酒等名优酒开始涌现;黄酒、果酒、药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发展;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酒文化名人辈出。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代。酒之大兴,是始自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乱纷争,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不少失意者,文人墨客,崇尚空谈,不问政事,借酒浇愁,狂饮无度,使酒业大兴。到了魏晋,酒业更大兴起来了,饮酒不但盛行于上层,而且普及到民间的普通人家。这一段落的汉唐盛世及欧、亚、非陆上贸易的兴起,使中西酒文化得以互相渗透,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及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公元1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840年的晚清时期,历时84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提高期。其间由于西域的蒸馏器传入我国,从而导致了举世闻名的中国白酒的发明。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又有资料提出“烧酒始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年)”。时已迅速普及了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从此,这800多年来,白、黄、果、葡、药五类酒竞相发展,绚丽多彩,而中国白酒则欣欣深入生活,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饮料佳品。 自公元1840年到现在,历时15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变革期。在此期间,西方先进的酿酒技术与我国传统的酿造技艺争放异彩,使我国酒苑百花争艳,春色满园;啤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及日本清酒等外国酒在我国立足生根;竹叶青、五加皮、玉冰烧等新酒种产量迅速增长;传统的黄酒、白酒也琳琅满目,各显特色。特别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期,即新中国建立的40多年来,中国酿酒事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 二、啤酒的发明历史 瓶装啤酒1568年在伦敦发明。 慕尼黑啤酒 德国不仅啤酒消费量最大,生产的种类也繁多。有超浓黑啤酒,低糖啤酒,红啤酒、白啤酒,香烟啤酒,雪糕啤酒等等。日常所喝的啤酒,只不过是各类啤酒中的一种,也就是口味清淡的熟啤酒Lager。这种啤酒是在19世纪左右由慕尼黑、布拉格、维也纳地区的人们发明的,目前销量占到世界啤酒总销售量的90%。 巴伐利亚有750多家酿酒厂,其中1040年成立的威恩斯特凡国家啤酒酿造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啤酒酿造厂,酿造的啤酒有黑白艾克斯泼特啤酒、三月啤酒、烈性黑啤酒、比尔森啤酒、劳尔啤酒以及清凉麦芽啤酒。尽管德国的啤酒厂很多,但生产规模都不是特别大,其原因是为了给就近的居民提供新鲜的啤酒。为了保持知己自己啤酒的风格和口味,每个啤酒酿造师都把自己的酿造秘方视如珍宝,从不外传,但是他们又共同遵守着一个约定,就是按照1516年威廉赫姆公爵四世时期规定的纯度酿造啤酒。根据这一规定,在生产啤酒时,只允许使用大麦、啤酒花、酵母和水,除此之外不能掺加其他任何物质。 这是一部分,具体可去这里看看: http://www.gh.pku.e.cn/ngsh/flzk/whdoc10.htm 三、红酒的历史 杜拉斯在《情人》里说,“酒让孤独发出声音。”酒沉淀了世代相传的太多的阳刚气息,似乎只有红酒例外。 女人天生就懂红酒,或者说,红酒与女人有缘。女人不但比男人善于种植和酿制,也比男人精于品尝和销售。说到红酒,我们经常想到的都是一个女性的形象。相传古罗马最具有文化含义的酒神巴克斯发明了葡萄酒,使成千上万的女性崇拜得几近疯狂。每当酒神出游,身边总是伴随着一群仙女。这些仙女一边痛饮着葡萄酒,一边载歌载舞,由此可见红酒的起源跟女人息息相关。而现代女子将红酒视为神奇之物而珍爱之,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在历史上,想当年女人为了能偷偷地喝上一口葡萄酒,甚至要搭上身家性命。 在罗马帝国,女人就已经酷爱葡萄酒,但却遭到严令禁止。塞内卡(Lucius Seneca)曾这样描述罗马帝国的女人对葡萄酒的热衷:“我们女人像男人一样,手拿斟得满满的酒杯,在黑夜里狂喝豪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为了葡萄酒,这位英豪却掉了脑袋。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各种陈风陋俗也一扫而光,女人则越来越离不开葡萄酒。饮酒对于她们,已不再是偷偷摸摸的事情,她们经常和男人一样觥筹交错。在作家Claudius Aelinus的笔下,男人甚至只能钻到桌子下面去喝酒。关于女人和葡萄酒,他说过这样一番话:“女人喝的太多可不好。她们容易神志不清,此外,葡萄酒也会让女人失去男人都喜爱的活泼劲。” 基督教里记载,圣西尔德伽德(Die Heilige Hildegard,1098—1179)开始把葡萄酒用于治疗,在她开出的药方里,有30多种是要用葡萄酒配制的。红酒开始对女人解禁。圣西尔德伽德让修女们每天都定量饮用比较名贵的葡萄酒,她的后继者——本笃会的修女们在莱茵谷扎下根来。今天她们的修道院还在经营葡萄酒。但修女本身只有在礼拜天午餐时才允许享用一杯质地优美的葡萄酒。 世事沧桑,今天的女人已经和红酒密不可分。特别是对于法国人来说,葡萄酒就像面包一样必不可少。在法国人看来,葡萄酒不是用来充饥解渴的,而是拿来享受的。据统计,每个法国人一年要消耗66升葡萄酒。波德莱尔说:“地球上要是没有了葡萄酒,人的健康和精神都是一片空白。这种空白比任何一种伤害都要严重,因为人生来就是享用葡萄酒的,谁如果从来没有品尝过葡萄酒,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他不是笨蛋就是傻瓜。” 去这个网址里看更多关于葡萄酒的历史: http://djke.anyp.cn/blog/archive/237490/051127095631796.aspx 因为内容太多所以无法复制过来,请您自己看一看!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会有所帮助!参考资料: http://djke.anyp.cn/blog/category/237490.aspx
⑹ 禁酒令的国外情况
基于清教徒的背景,美国亦是西方社会具有最强烈禁酒情绪的国家之一(另一些是北欧国家)。美国禁酒令是依据1919年1月16日批准的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和1919年10月28日通过的Volstead Act来实行,在1920年1月16日第18宪法修正案生效日开始执行,由联邦禁酒探员(警察)执法,推行禁酒令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共和党和禁酒党。 在美国,公开饮酒是犯法的。21岁以上的人才可以买酒(包括啤酒),亦因此买酒需要出示年龄证明(美国没有统一的身份证制度),而且只能在限定地方买到(啤酒可以在某些地区的超级市场买到,其他酒类有专门的店铺发售)。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的两个女儿曾经因未成年饮酒引起举国哗然。
戒酒运动组织也有希望禁酒的分支,这些组织在全国性禁酒开始前就已经给美国带来许多改变,在1905年的时候有三个州宣告酒是非法,1912年增加到九个,到1916年时,48个州里有26个禁止酒的买卖。虽然酒的贩卖已是非法,但仍然很容易可以在地下酒吧(speakeasy 轻声说话)和其它地下组织买到,地下酒吧的名称源于买者须轻声说服看门人让他们进去,看门人的工作是过滤看起来像禁酒探员的人,探员们没有强行进入的职权,因此如果看门人不同意他们就没办法进入。也有很多人留有私人吧台,用来招待访客。大量酒品从加拿大经陆路或五大湖走私进来,还有从法国的圣皮耶与密克隆群岛,还有东岸甜酒经营走私线等。合法和不合法的家庭酿酒在禁酒令时期都很流行,家里可以合法酿造一定数量的葡萄酒和苹果酒。也有一些商业贩卖的葡萄酒,但只能从公卖局手中购买来供宗教仪式使用,特别是天主教和美国圣公会的圣餐,还有一些犹太教的仪式。卖“麦芽和蛇麻草”的商店在全国各地冒起,很多前酿酒厂转为贩卖从麦芽提炼出来的糖浆,表面上是为了烘焙和“饮料”的用途。
用医生处方可以买到威士忌,处方上虽然有清楚标记医疗用途外的所有其他用途都是非法,但很多医生还是随意填写发放这些处方,药剂师也不会问任何问题,“病患”的数目因此戏剧性的大量增长。官方从未尝试限制这些行为,所以很多人用这个方法来获得酒,据估,医生随意发放的处方一年消费了超过一百万加仑的酒。
美国禁酒令的限制只在于酒的制造、贩卖和运输,不包括酒的持有和饮用,因此在第18宪法修正案前就已经买或制造的酒在整个禁酒令时期都可以合法供应。
有一些成就卓越的国民和政治家后来也承认曾在禁酒令时期喝酒,例如哈定总统就让自己白宫的私酒库存一直是满的,虽然他当参议员时候是投支持禁酒令一票,法律与具体实践间的差异导致许多人对官方的鄙视,有一些禁酒令的执法者收取贿赂换取对帮派非法酿造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国禁酒令在实行上有很多问题,事先估计推行禁酒令须要的花费是大约六百万元,但在一段时间后更多人非法饮酒,更多的钱流入帮派口袋,帮派然后再用这些钱贿赂官员来忽视他们的非法行为,推行禁酒令的花费因此增加,这些钱有时候最终流入贪污的禁酒执法者手中。
禁酒令提供了有组织犯罪的获利机会,他们接管酒的进口(私酒业)、制造和销售,最着名的私酒业者之一艾尔·卡彭(Al Capone),他的犯罪帝国主要就是利用由从非法贩酒得来的利润建立。
因为酒的制造主要是在犯罪者和秘密家庭酿造者手中,因此品质差异很大,有些人在喝了从工业酒精和有毒化学品制造的家庭私酒后瞎掉或者是脑部受损,其中一个特别恶名昭彰的事件是关于一个叫牙买加生姜(Jamaican ginger)的医疗偏方,使用者称之为“杰克”,它有非常高的酒精含量因此被那些想绕过禁酒令的人饮用,美国财政部下令改变其配方使其无法饮用,有些无良店家便将杰克掺入工业用可塑剂以瞒骗政府测试,结果导致数以千计的受害者足部和手部瘫痪,这些瘫痪经常是永久性的,还有一些业余蒸馏爱好者用老旧的汽车冷却器来蒸馏酒饮,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有过高的铅盐含量,常导致致命的铅中毒,非专业蒸馏对生产者也是一种危险,因为差劲的蒸馏器有时候会炸掉。也有不少含酒精产品酒精含量刚好在法定限制之下,稍微加工后这些产品可能可以和真的酒一样,其中一个叫淡啤酒(near beer),刚好在法定0.5%的限制之下,虽然差不多是无酒精,但它提供了详细按部就班的教学说明书,告知买者什么是他们不该做的,消费者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按照提供的简单教学自己制造含酒精啤酒。
在1933年2月17日布莱恩法(Blaine Act)通过,将沃尔斯泰德法修正为容许3.2%酒精含量的饮料。同年12月5日第21宪法修正案通过,废止了第18宪法修正案。
很多1920年代的社会问题被归成禁酒时期问题,高利润、动辄使用暴力的酒品黑市的繁荣,敲诈勒索因为执法官员的腐败而盛行,烈酒的走私利润较高使得烈酒反而更为流行,执行禁酒令的花费很高,又失去了来自酒品的税收(约5亿美元一年),使得国库大受影响,1933年第21宪法修正案通过而撤消禁酒令,这使得有组织犯罪因来自合法卖酒商店的低价竞争,几乎失去他们所有来自酒品黑市的利润,但不久后这些有组织犯罪就改为贩卖非法毒品。有一种观点认为黑市会兴旺是因为有非法的产品存在,因此有人将现代“向毒品宣战”与禁酒令时期相比,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比较不正确。
禁酒令对美国酿酒产业有显着的影响,禁酒令结束后,之前存在的酿酒厂大约只有一半重新开始营业,许多小型的酿酒厂就此永久倒闭。因为主要只有大型酿酒厂得以存活,美国啤酒被批评为缺乏个性、是大量生产出来的日用品,许多啤酒评论家们对美国啤酒品质的下降和种类的减少感到悲叹,弗利次·梅塔格(Fritz Maytag)提倡的小型酿酒革命帮助美国酿酒业从后禁酒令的忧郁期醒来。
禁酒在美国甚至被提升至国家意志的高度在1917年,由于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美国成为禁酒的国家。当时政府在宪法的修正案通过后执行禁酒令,维持了13年零10个月19日17小时31分钟,直至1933年12月8日下午5时31分才被撤销。在美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南部和中西部,仍然有禁酒的县或镇(称为dry counties或dry towns),但研究显示在禁酒区,醉酒驾驶而导致交通意外的机率比非禁酒地区高。 加拿大为禁酒令在1898年办了一次正式但不具约束力的公投,结果51.3%赞成48.7%反对,投票率44%,除魁北克外所有省支持者都是多数,魁北克反对票达81.1%,虽然多数赞成但威尔弗里德·劳雷尔(Wilfrid Laurier)政府决定不引进联邦禁酒法案,可能原因是魁北克的强烈反对。因此,在20世纪前20年加拿大的禁酒令是由各省自行通过法律实行,爱德华王子岛在1900年第一个引进禁酒令,亚伯达和安大略在1916年,魁北克在1918年通过法案决定将在1919年禁酒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过因为一战在1918年就结束因此此省从未实施禁酒令。
加拿大各省后来撤销她们的禁酒法律。这些撤销大多发生在20年代,魁北克第一个在1920年,它是实施禁酒令时间最短的省;爱德华王子岛最晚在1948年;亚伯达和萨克其万在1924年撤销;
在发现此法无法落实后,戒酒运动拥护者转而利用酒饮控制委员会,成功施压使所有省份和领土政府尽量缩减酒的销售可能性。 俄罗斯帝国1914年开始一种变相禁酒,蒸馏酒被限定只能在餐厅贩卖,此法在俄国革命和俄国内战混乱中继续实施延续至苏联时期,直到1925年为止。
1985年-1987年间,戈尔巴乔夫颁布了部分禁酒的《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伏特加、白酒和啤酒的价格被抬高,销售的时间和数量受到限制,饮酒场景被从电影中剪辑掉,伏特加生产转入地下。 印度一些地区禁酒,例如古吉拉特(Gujarat)和米佐拉姆(Mizoram),某些国定假日如独立日和甘地出生纪念日不应喝酒。
巴基斯坦从1947年开始允许酒的自由贩卖和使用,但在1977年,若菲克·阿里·布托(Zulfikar Ali Bhutto)总理下台前一个礼拜定出限制,自此后,只有非穆斯林的少数族群如印度教徒、基督徒和琐罗亚斯德教徒可以申请买酒许可,每月的配额量取决于他们的收入,通常是约5瓶酒或100瓶啤酒,在这个1亿6千万人口的国家,只有约60个可以卖酒的集市,且只卖合法的酒酿,在拉瓦品第(Rawalpindi)是莫里啤酒(Murree Brewery)。禁酒令由伊斯兰思想委员会监督,受到严格执行,不过宗教少数族群们常将他们的买酒许可卖给穆斯林,酒的黑市也一直存在。
孟加拉也执行禁酒令,但一些有执照的旅馆和餐厅可以卖酒给外国人,外国人(本地人不行)可以进口少量酒供私人使用。 在澳洲各处偏远地区分布许多禁酒的原住民社区,将酒运入这些社区会受到严重惩罚,使用的载具也可能会被充公,在北领地的禁酒地区,所有用来运酒的运输工具都会被没收且不得上诉。
澳洲有不少地方曾经禁酒,包括首都堪培拉,此地曾在1910年至1928年禁酒,政治家金·欧马利King O'Malley)在首都特区刚成立时,在当时还在墨尔本的联邦国会立法将之定为禁酒区,联邦国会在1927年从墨尔本搬至堪培拉后,新国会最早通过的法案之一就是废除欧马利的禁酒令。
一些墨尔本的周边城镇曾长时间禁止卖酒(不限消费),其中一两个还存在,阿斯科特溪谷(Ascot Vale)在刚设立时是禁酒小镇,但很快就有旅馆在城镇外缘设立。
与之相似,农业小镇米尔都拉(Milra)在1887年刚设立时也是禁止卖酒,这是由她的建立者恰飞兄弟(Chaffey brothers)制定,但酒随时可以从附近的温特沃斯(Wentworth)买到,最终禁令解除。
阿拉伯国家、北非和中亚
沙特阿拉伯完全禁止酒的生产、进口或消费,并对违反者设立严厉惩罚,包括从数个礼拜到数个月的监禁并可能遭到鞭打。科威特也一样。虽然这是沙特阿拉伯的官方立场,但有钱到足以藐视法律的居民经常违反,国内也有一些地方可以买到猪肉和酒。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联军禁止部队饮酒以示对当地信仰的尊重。
卡塔尔禁止酒的进口,在公共场所喝酒或晕醉可能会导致入狱或是被驱逐出境,不过在有执照的旅馆餐厅和酒吧可以买到,卡达的外国居民也可以从合法管道取得酒。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将买酒限制为只有有居住许可证,而且有内政部的买酒执照的外国非穆斯林人得以买酒,不过酒吧、俱乐部和其他有买酒执照的设施不受这种限制。
最早允许饮酒的中东国家是巴林。它是有名的最进步和最早繁荣的海湾国家,受那些穿越堤道从沙特阿拉伯来的人的好评。
伊朗在1979革命后不久开始限制酒的消费和生产,并对违反者给予苛刻的惩罚,不过官方承认的非穆斯林少数民族可以生产葡萄酒,供他们自己消费和宗教仪式如圣餐礼使用。
在塔利班统治阿富汗期间,酒被禁止,塔利班被赶走后,对外国人的禁令取消,外国人可以在一些商店出示护照证明自己是外国人买酒。
利比亚禁止进口、贩卖和消费酒,并对违反者重罚。
⑺ 茅台镇你比较出名的十大酒厂有哪些
摘要 1、贵州茅台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⑻ 贵州茅台镇酒厂排名
截止到2020年4月,并没有关于茅台酒排名的官方统计数据,在贵州比较好的茅台镇酒厂有: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怀庄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中黔酒业集团、国台酒业、国宝酒业等等。
1、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Kweichow Moutai Company Limited SH:600519),是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糖业烟酒公司。
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共同发起,并经过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字(1999)291号文件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一亿八千五百万元。
4、国台酒业是我国现代中药领军企业——天士力集团于1999年在茅台镇收购一家老字号酒厂的基础上,累计斥资40亿元、历经20余年精心打造的现代化大型酱香白酒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国台酒业已经成长为社会公认、政府授牌的“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
5、国宝酒业是由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集酱香型白酒研制、开发、销售的企业,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超前的经营模式,有一支团结奋进的营销团队,在白酒经营中有良好的诚信信誉,及较高的知名度。
⑼ 葡萄酒的主要产地在哪
法国,德国,意大利,中国都是葡萄酒的主产国。以法国波尔多与布艮地地区的葡萄酒最为着名。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气泡酒,三种。前者是红葡萄带皮浸渍发酵而成;后者是葡萄汁发酵而成的。英文名;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