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列维时期,伊朗是更加自由的世俗化社会,为何却爆发了革命
许多人提起如今政教合一的伊朗,感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敬佩其敢公然对抗美国的胆量,另一方面,对于其严密到苛刻的宗教专制的统治感到十分的不满,并一厢情愿的认为,如今的伊朗人后悔革命,更加怀念巴列维时代。
伊斯兰革命
因此,伊朗革命的发生,并不是一个霍梅尼领导的什叶派穆斯林的宗教狂热运动,而是由于巴列维国王统治时期,世俗领域种种社会矛盾激化和宗教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巴列维统治时期伊朗国内激烈的矛盾来看,即便没有霍梅尼,即便没有伊斯兰革命,伊朗最终也会爆发推翻巴列维的运动,区别只在于谁领导这场运动罢了。
Ⅱ 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精英的胜利还是庶民的胜利,如何看待伊朗革命中的民粹主义
hh呵呵,是伊斯兰的胜利,是伊朗民族的胜利,也是民众的胜利,因为当时是国外政权左右伊朗。他们是推翻了傀儡政府的啊
Ⅲ 伊朗伊斯兰革命是进步还是倒退
倒退,和信仰无关,但是由民主自由到独裁甚至政教合一一定是倒退,而且由富裕到了贫穷这更是倒退
Ⅳ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是甚
伊斯兰革命
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成立。美国相信此前在巴黎与霍梅尼达成的密约,对伊斯兰政权还心存幻想,甚至企图借助霍梅尼的力量共同对付苏联入侵阿富汗,美伊维持正常的外交关系,美国大使沙利文留驻德黑兰。
1979年10月形势急转直下。被废黜的国王巴列维离开伊朗后辗转到了摩洛哥、墨西哥和巴哈马。由于受到伊朗伊斯兰政权的强大压力和追杀令的威胁,世界上几乎没有国家愿接纳他定居。在此期间,巴列维罹患淋巴癌,他的家属通过洛克菲勒和基辛格等人向美国政府申请赴美治疗。卡特政府犹豫再三,于1979年10月2日宣布,出于“人道主义”同意巴列维赴美治病,引起伊朗公众的愤怒。伊朗伊斯兰政权怀疑美国爽约转而支持巴列维杀回马枪。10月29日,霍梅尼在库姆市发表演说时宣称,“美国在伊朗的统治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谴责美国政府支持巴列维,表示伊朗人民将给予回击。伊朗国内掀起反美浪潮。当时正在阿尔及利亚与美国代表谈判关系正常化的伊朗临时政府总理巴扎尔甘回国后就被赶下了台。
1979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数百名伊朗男女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66名使馆人员当作人质,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维。美国政府断然拒绝伊朗方面的要求。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维,则不释放人质。
11月4日当天,我正好陪同林兆南临时代办到伊朗外交部办事,我们当时还不知道美国大使馆被占领,结果到了伊朗外交部门口的时候看到美国临时代办的专车停在那里。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美国代办带领两个随员到伊朗外交部进行抗议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大使馆,他们没有想到,在他们提完抗议之后,伊朗外交部的官员就告诉他们:不得离开伊朗外交部。这样美国大使馆的52名人质被扣押在使馆,美国代办和两名随员被扣押在了伊朗外交部的一个房间里,在那里呆了444天。
事件发生后,美国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希望人质获释。11月18、19日,伊朗方面释放了人质中的13名妇女和黑人,其余53名人质仍被扣押在美国使馆里。伊朗方面坚持将引渡巴列维作为释放人质的条件。美国卡特政府见外交斡旋努力难以奏效,遂采取强硬手段,驱逐了183名伊朗外交官和不符合在美居住手续的伊朗留学生。伊朗立即还以颜色,宣布停止向美输出石油,准备提取在美的存款,不接受以美元作为石油交易的支付货币,不偿还巴列维政权欠下的债款。美国针锋相对,采取反措施,下令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冻结伊朗在美资产,上诉海牙国际法庭。
这次人质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许多国家以不同方式表示希望遵循国际法准则尊重外交人员豁免权,释放人质,和平解决美伊两国争端。12月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呼吁伊朗释放美国外交人员。伊朗拒绝接受安理会决议。人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美国决心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1980年4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正式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美国还要求西欧盟国采取同样措施。
4月22日,卡特总统下令执行武装秘密营救人质的“蓝光”计划。结果机毁人亡,美国在世人面前丢尽了面子。
当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美国人质遂成为伊朗的包袱。11月2日,伊朗议会经过激烈辩论,通过了释放人质的4项条件:美国作出不干涉伊朗内政的保证,解除伊朗在美国资产的冻结,撤消美国对伊朗的一切要求与制裁措施,将前国王巴列维的财产归还伊朗。11月11日,美国表示原则上接受上述条件作为解决人质问题的基础。经阿尔及利亚等国斡旋,美伊双方终于在1981年1月19日在阿尔及尔签署了关于解决人质问题的协议:美国分三次归还伊朗140亿美元的资产,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伊朗释放全部美国人质。次日,被扣押14个半月的美国人质全部获释离开伊朗。
旷日持久的美国人质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是,它为日后的美伊关系打下了难以解开的结。在美国人心目中,人质事件是美国人自越战以后遭受到的最大的耻辱。美国这个超级大国面对伊朗竟然束手无策。美国外交官被蒙上眼睛反绑双手遭伊朗学生羞辱的照片和图象在美国传媒反复刊登和播放,伊朗人进入美国大使馆之后把里面所有的秘密文件拿出来示众,对美国公众的刺激极大。1980年2月,当52名人质获释返回美国时,美国各地公众在树上和家门口挂满黄丝带,可见此事在美国影响之大。这个事件也成了美国公众对伊朗的一个仇恨点,此后美国历届政府不管采取如何敌对伊朗的政策,在美国国会没有阻力,美国公众也都能接受。
人质事件加上新政权公然宣传 “输出革命” 极大损害了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形象,因此在日后爆发的两伊战争中,尽管伊朗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谴责萨达姆,也没有一个国家同情伊朗。
Ⅳ 伊朗伊斯兰革命的革命影响
伊斯兰共和国以"既不倚东,也不靠西"的口号将自身定位为革命明灯,号召中东以至全世界推翻资本主义、美国的影响力及社会上的不公。伊朗革命领袖在第三世界支持与穆斯林无关的革命团体,也寻求他们的支持,如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爱尔兰的爱尔兰共和军及南非的反种族隔离运动,甚至有些已达到支持非穆斯林革命更多于伊斯兰革命(阿富汗圣战者)的程度。
伊朗革命派明确地号召波斯湾地区推翻君主政体,建立伊斯兰共和国(即伊朗),使由逊尼派主导的阿拉伯邻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及其他波斯湾阿拉伯国家响起了警钟,这些国家都是君主政体,国内又有为数不少的什叶派民众。在接下来八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朗和伊拉克有数以百万计的伤亡。
伊朗伊斯兰革命使伊朗和美国由盟友变成仇敌。伊朗革命派希望把国王引渡回国行刑,美国总统卡特不再支持国王和帮助他重返权力宝座。身患癌症的国王要求入境美国就医,德黑兰的美国使馆人员反对这个请求,他们坚持要稳定美国和过渡革命政府之间的关系。卡特虽然同意美国使馆人员的意见,但碍于基辛格、洛克菲勒及其他支持国王的政治人物施加压力,他只得答允了国王的请求,这使得伊朗革命派更坚定地认为前君主政权是美国的傀儡,导致霍梅尼阵营里的激进学生攻击美国大使馆。
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在改革后,依照伊斯兰教的原则下,识字率进一步得到提升。到2002年,文盲率已下跌了超过一半。产妇及婴儿死亡率亦显着地下跌。人口增长在起初受到鼓励,在1988年后则不再受到鼓励。总括来说,伊朗的人类发展指数由1980年的0.569攀升到2002年的0.732,与土耳其处于平等水平。
Ⅵ 伊朗1979年革命对于伊朗来说是进步还是倒退
个人看法。
当初推倒王朝的时候,是各种力量纠缠在一起,有传统的慕斯林力量,也有支持进一步自幼的人。或者,单纯反对叹服的人。
但最后,是传统【慕斯林】,获得了最大的果实。之前的巴列维王朝,固然腐朽,很多人极为贪婪。但同时,也开启了伊朗的现代化,那个时候,伊朗的女生,甚至能穿泳装。
不过,他们忽略了很多事情。在大城市,已经近代化了,可广大的乡村、城镇,不仅极为落后,得不到发展,而且,依旧是传统慕斯林的天下。
由此,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最终,这个腐朽和贪婪的王朝,被打败了。可伊朗,却变成了十分保守的所在。就是今天的伊朗了。
这是生活和争执上。
不过,如果从军事和地缘影响上,却是一种强大。现在的伊朗军队,绝对不是当初的所在。叙利亚血战这么多年,伊朗军官团的支持,是重要的原因,极为凶悍!!!
同时,从政治上,什也派开始崛起,从黎巴嫩到叙利亚到伊朗到伊拉克,核心的力量就是伊朗!
问题十分复杂,从国内的生活,和争执走向上,似乎不太好。
不过,从军力和地缘影响上,却是绝对的进步。
Ⅶ 伊朗伊斯兰革命的1970年代的事件
1970年代的连串事件终演变成1979年革命。
国王政权在1971年于波斯波利斯举行波斯帝国成立2500周年庆典,被批评为挥霍无度,“外国人饮酒狂欢,抵触了伊斯兰教的禁忌,而伊朗人却被排除出庆典,一些伊朗人甚至仍在挨饿”。五年后,国王将伊朗阳历的第一年由伊斯兰历法的第一年改为居鲁士二世登位的那一年,触怒了虔诚的伊朗穆斯林,使“伊朗在一夜之间由回历1355年跳到皇历2535年”。
1970年代的油价上升加剧了对通胀及浪费的担忧,又加剧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随之而来的还有数以万计不受欢迎的外国技工来到伊朗。许多伊朗人对于国王家族成为了石油收入的最大得益者感到愤怒,而国家收入与家族收入之间的界线亦模糊不清。直至1976年,国王的石油收入已累积至10亿美元,而包括63位王子王女的国王家族则累积了50亿至200亿美元,家族基金已控制了约30亿美元。1977年中对抗通胀的经济紧缩措施不成比例地影响数千名贫民及非技术民工到城市参与建设。许多文化及宗教保守派人士组织起来,成为革命示威者及“殉道者”。
所有伊朗人都需要加入国王成立的民族复兴党,并缴付党费,其他政党都被取缔。民族复兴党企图以民粹主义式的“反暴利”行动对抗通胀,对高价贩售的商人罚款甚至囚禁,刺激了黑市,激怒了商人并迫使他们参与政治活动。
1977年,国王回应了美国新总统吉米·卡特关于政治权利方面的“善意提醒”,决定赦免一些囚犯,又准许红十字会探访囚犯。在整个1977年,自由主义反对派成立了许多组织,发表公开信谴责政权。
同年,受大众欢迎及具影响力的现代伊斯兰主义者阿里·沙里阿提逝世,他的支持者认为他是死于萨瓦克手上,他的逝世亦消除了霍梅尼的潜在革命竞争者。10月,霍梅尼的儿子穆斯塔法因心脏病发逝世,他的逝世同样被归咎于萨瓦克。在德黑兰为穆斯塔法举行的纪念活动使霍梅尼成为公众注意的中心。
Ⅷ 如何看待伊朗伊斯兰革命
幸与不幸共存,巴列维王朝的覆灭很大程度上属于咎由自取,当时巴列维王朝的情况和民国十分相似,皇室以及相关利益集团占据了国家大部分的资源,而底层的农民生活十分的平困,巨大的贫富差距造就颠覆国家政权的矛盾,也给了宗教势力可乘之机。伊斯兰革命之后,虽然经历两伊战争和国际社会的经济封锁,但是相对来讲,伊朗的阶级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是另一方面,旧的利益集团被打倒,新的利益集团重新被竖起,以毛拉为首的宗教利益集团现在成为了伊朗新的吸血鬼。从现代化进程来讲,伊斯兰革命也使得伊朗的现代化开了历史的倒车,虽然现在伊朗的政体类似于君主立宪,行政权力归属于世俗政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教合一,但是宗教的回归,世俗化的褪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绝对是倒退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并不能因为伊朗能够实行全民选举就认为这是相对于君权制的进步,政教合一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不仅仅是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还影响了国家其他的方方面面,可以肯定的说,伊斯兰革命让伊朗的教育、男女平等、社会意识都开了历史的倒车,总的来说,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讲,伊斯兰革命对于伊朗这个国家来说是不合时宜以及失败的,巴列维王朝的覆灭不值得同情,但是取代它的应当是世俗化的政权,而不是回归政教合一,尤其是有着灿烂波斯文化伊朗来说,去波斯化,从新回归侵略者强加的伊斯兰的回报,实在是历史开的一个玩笑。。。。。
Ⅸ 巅峰时代的伊朗,到底为何发生伊斯兰革命
伊朗这个国家拥有拥有比较光辉灿烂的历史。比我们国家,多了至少要3000年的历史,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而且伊朗对应的古代波斯国家,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是到了近代以后,随着过各方力量的强大,伊朗国力逐渐衰弱,失去了像古代波斯一样的霸主地位。
发展过程中,嗯,由于存在贫富差距,人民和政府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使得伊朗内部动乱不团结,有心之人和外部殖民国家趁机挑逗挑逗人民,发动伊朗政变。颠覆巴列维政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都会遇到贫富差距这个问题,但是由于伊朗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并且平均人民和政府之间的矛盾使得伊朗最终爆发战争。
Ⅹ 伊斯兰革命后伊朗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呢如果是变坏了,伊朗人为什么还要支持这场革命呢
和老美西方敌对,肯定没好结果嘛,对内宗教管制人民,伊朗人普遍对现在不满,当时因为巴列维腐败专制,所以被宗教势力引导,造成了群众革命,伊朗人有自己的历史和习俗,崇拜期盼恢复历史上的波斯帝国,而不是目前执政的这种外来伊斯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