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为什么是解放军援助伊朗

为什么是解放军援助伊朗

发布时间:2022-06-29 14:13:50

A. 美国治裁伊朗,中国为啥能够对它施实援助

中国不理他制裁那一套。

B. 伊朗和中国关系怎么样。军事合作多不多

表面上一般。我觉得军事上的合作不会很大,主要原因还是伊朗和美国的关系不大好,咱们不太可能托他帮忙搞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经济上伊朗对我们很重要,因为他有石油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很大,如果给予他一定军事以及经济上的援助他那么他在卖给中国石油的时候或许能打些小折神马的。
对于美国的立场嘛。伊朗和美国的关系一直不好,中国有可能会抓住这点和伊朗合作。大概就是
中国:我们也看着美国不顺眼,你瞧他窜蹬日本和我们抢钓鱼岛,现在又要回东南亚来和我们抢地盘儿,我们可不爽了。
伊朗:啊呀,原来你们也受美国窝囊气啊。我们也是,又是经济制裁又是贸易禁运,但是我们现在经济不发达,帮不上你们啊。
中国:没关系,咱们穷帮穷,我提供你一些物资,怎么样。不过我们比较缺石油的。。。
伊朗:这行啊。石油这东西没关系,我们这里石油多,到时候便宜些卖你就是了。
以上为本人瞎想的。大致也就是这样了。

C. 中国国际救援队援助过哪些国家

新中国对外援助究竟有多少?
——我国外交档案解密透露1960年底以前的实情

多年以前,作为我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外援助”这个“关键词”频频出现在报纸上、广播里。对于上点岁数的中国人来说,“外援”一词并不生疏。但是,有关我国“外援”的具体情况及统计数据,恐怕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随着外交档案不断解密,新中国的“对外援助”也已不再是秘密。在近日向公众开放的、至1960年底的外交档案中,记者发现含有“对外援助”字样的标题竟有200多个。

1 蒙古国最早请求支援劳动力

新中国刚成立,国外请求援助的信函便纷至沓来。

“越南请求中国援助大米事”,“关于老挝要求我国提供经济援助问题”,“关于也门要求援助事”,“几内亚高官要求我经济援助等谈话记录”,“印尼要求我援建纺织厂事及印尼工业部长为此拟访华事”……外交档案显示,某某国“要求中国提供”、“请求中国援助”、“请求我给予”、“要求我援建”、“要求我派”,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驻外大使馆来电及外交部上送报告中的常见字句。

向中国要钱要粮要物或援建工厂的要求,不少是国家元首亲口提出的,他们或找我驻外大使,或直接专门致函我国领导人,还有的以国家政府或外交部给我国发照会的方式,商谈和办理“援外”事务;在当时我国外交部和外贸部等政府部门、驻相关国家大使馆的工作中,这一项占有不小的分量和重要地位。

1950年7月,我国首任驻蒙古国大使吉雅泰到任不久,蒙古总理乔巴山就向他提出“要求帮助解决劳动力的问题”。这大概是向我国最早提出的外援请求。当时,中方的答复是:“因为国内解放战争尚未结束,动员工人出国是有困难的,这个问题容后考虑。”

周恩来总理记住了对蒙古国的这一承诺。1954年11月,乌兰夫副总理率中共代表团前往乌兰巴托,临行前,周总理指示外交部电告何英大使:“通知蒙方此次代表团去蒙,除参加蒙党代大会外,并希望了解一下蒙方在劳动力方面有何困难,以及我国可能给予何种帮助的问题。”12月8日,中共中央正式电告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我们当在可能范围内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1个月后,蒙古国向我驻蒙使馆提交了总计12250名工人的清单,包括粗细木匠、泥瓦匠、制砖瓦、烧石灰、谷物蔬菜树木花卉种植、家具制造、厨师、裁缝、制靴、印染、桶匠、捕鱼等近40个工种,蒙方同时要求工人自带工具。

对此,外交部给使馆的回电中颇显为难:“此次蒙古所提出的工人种类繁多,要求去蒙的时间又急,并且所涉及的问题甚广……进行动员是有困难的。”“又如去渔工,蒙方有无渔船、渔工?”后来,根据中方建议,双方就此组团商谈。1955年4月底,相关部门在东北三省开始了赴蒙工人的组织工作。当年,首批8200名工人赴蒙。

越南向我国提出援助的时间也很早。在标明1951年5月15日的一份材料上,越方的要求开门见山:“我们正处在青黄不接期间,如无援米必告断炊。……因此,恳切要求你们再帮助我们一千五百吨至二千吨大米,以渡过此难关。”显然,在此之前,我国已支援过越南粮食了。

2 援越物资表里有葡萄干和酒

记者粗略统计,到1960年底,我国提供援助的国家还有:朝鲜、柬埔寨、尼泊尔、缅甸、马里、乌干达、刚果、喀麦隆、伊拉克、叙利亚、埃及、阿富汗等,一共22国。

我国帮助蒙古国建学校、医院、疗养院、专家招待所、热电站、玻璃厂、造纸厂、养鸡场,修桥造路,解决燕麦种子,供应木材,修复古庙等,援建纺织厂的设备国内提供不了,我们就用稀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

在《中国和越南关于中国1955年援助越南的议定书》的附件中,中方援越的货物表里,有30000吨大米、300吨面粉、5000公斤葡萄干、180根皮带、1130箱酒及粉条、香烟、中成药、医疗器械等;援建铁路的物资表里,有电炉、轮船、电话机、卡尺、灯泡等物;农业援助项目从农作物栽培、选种、育种、病虫害防治,到建兽医院、家畜防疫药剂制造厂等,还有10个碾米厂、2个汽油库、火柴厂、加固水坝等等。这其中的30000吨大米,是在议定书签订之前5个月,越南劳动党中央致中共中央绝密函中提出的,当时中共中央回电:“虽然国内大米供应也较紧张,但为着援助新解放的兄弟国家,同意照拨。”那时大多数中国人也难以享用葡萄干和高档酒。

在柬埔寨,我们除了援建水泥、纺织、木板、造纸、钢铁等各种厂子外,还帮他们建艺术学校、电台,勘探铁矿煤矿。

1955年9月30日,在援越的越池桥修建工地,因水流湍急,运送钢缆的船倾斜进水,29岁的中国工长、共产党员陈国平为救船上“6名越南同志”掉入水中,第一个为我国的援外事业献出了生命。为报告国内这一不幸事件及善后,使馆先后发回3个篇幅很长的电报。

非洲国家是从1958年底才开始陆续与我国建交的,对他们的援助一般在建交前几个月开始。我们援建他们中小型工业项目和农场,帮助他们找水打井。粮食是这些国家最希望从我国得到的东西,195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连续两年减产,但对于非洲国家的要求,仍然慷慨解囊。如1960年,我们援助几内亚10000吨大米,还宣布“向刚果提供5000吨至10000吨小麦或大米”。

此时,新中国政府面对的是多年战争后民国政府留下的烂摊子,百废待兴,国力有限,但我国人民仍节衣缩食,克服重重困难,一一满足各国的要求。而且,我们的援助从不附带任何条件。

3 受援国家的要求往往过大、过多、过急

虽说是我国提供外援,我们给人家东西,但与受援国就外援的谈判并不容易,执行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

1955年2月16日,中蒙双方为中国援助蒙古劳动力问题开始谈判。“至4月7日正式签字,共进行了14次会谈。”为什么要谈判这么多次?原来,蒙方提出,中国去的工人“希携家属来蒙,居留期间愈长愈好”,工期“不少于五年”,与蒙古员工同工同酬,而且“所得工资都用在蒙古,不寄回国内”。我谈判代表团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谈判中我们的许多意见都经过多次解释才被接受,如我们提出工人的工期为三年,派遣中国干部带队及在蒙古成立工人事务处,准许工人兑回工资百分之三十的现款养家及把余款存入蒙古银行,列入非贸易账户汇款等问题,均经过多次反复磋商。”

这样的问题似乎不只发生在对个别国家的援助中。1960年的一份档案中说:“从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受援国家提出要求我国帮助建设的不少项目,往往超出他们国内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条件。”“他们提出要求援助的项目往往过大、过多、过急。同时,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能力也有一定限度。”

由于受援国的要求往往过急,“以致有些项目的建成时间和设备交付时间规定得比较紧迫,给执行协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958年底,一份总结外援工作的档案列举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援蒙的“个别项目规模过大、标准偏高”,“砖瓦厂由于原协定限期太紧,国内的设计和设备制造工作无法如期完成,推迟半年才完工”,“据估计蔬菜农场生产的蔬菜比当地的肉价还要贵。”按协议,1958年我国应向朝鲜供应6万纱锭纺织机械设备,但“由于目前优质钢缺乏,不能尽早满足朝方要求”。

因此,当时外贸部等一些部门提出:“对兄弟国家提供援助……是为了帮助和推动他们自力更生,促进他们在经济上独立自主。”外援要“贯彻执行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细水长流的方针,做到因地制宜,中小为主,多快好省”。

4 11年外援总额:40.28亿元人民币

“从1950年起至1960年6月底,我国同某些兄弟国家和亚非民族主义国家达成协议由我国提供无偿援助和贷款总额为40.28亿元人民币,其中援助兄弟国家35.39亿元(无偿援助25.79亿元,贷款9.60亿元),援助民族主义国家4.89亿元(无偿援助2.38亿元,贷款2.51亿元)。在援助总额中,用于提供成套设备的为9.86亿元,其中对兄弟国家9.62亿元;对民族主义国家2470万元。”

这是1960年7月1日,时任外贸部副部长的李强向全国外事会议报告的统计数据。他的发言稿题为“几年来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工作”,上面标有“绝密材料会后收回”8个字。46年后,这个发言稿加上了印有档号的封面,向公众亮相。在当时我国的经济总量中,40.28亿元的外援总额占有多大比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这个数字接近1953年到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基建投资计划427.4亿元的1/10。

当时,我们的“兄弟国家”是新中国成立后很快与我国建交的苏联、东欧及越南、朝鲜等11个社会主义国家。据外交档案记载,在欧洲的“兄弟国家”中,11年间我国仅少量援助过阿尔巴尼亚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因此,援助“兄弟国家”的35.39亿元款项,绝大部分由越南、蒙古、朝鲜三个国家分享。而接受我们援助的“民族主义国家”,则主要是柬埔寨、也门、尼泊尔、阿尔及利亚、苏丹等国。

李强还介绍,我国对外提供成套设备的援助从1955年开始,“到1960年6月底,按照我国同九个国家签订的经济技术协定和议定书的规定,援外的成套项目为182项,其中对‘兄弟国家’165项(朝鲜8项,越南100项,蒙古53项,阿尔巴尼亚3项,捷克1项)。”在其余援助“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17项中,刚与我国建交两年的柬埔寨得到了8项。“共派出工程技术人员7558人次,建筑工人25566人次。……共接受和培养了外国实习生2864名。”

5 中国还积极参与了人道主义援助

翻阅半个世纪前的援外档案,我们不能不想到当时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直到1960年底,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仅38个,其中10个还是1958年7月以后才建交的。新中国爱好和平,希望创造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希望不断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不少档案都提到:“认真做好外援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外援’扩大了我国的影响,对发展我国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国还积极参与了国际上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一次次救援款物的办理经过,也都详细记载在了外交档案中。如1952年5月,日本北海道札榥郡一个主妇会致毛主席信,说当地发生严重地震和海啸,居民受灾严重请求援助,中国红十字会立即电汇过去2亿元人民币(旧币,下同)。1955年7月,在联合国驻阿富汗的技术援助专家名单中,就有我国两位养蚕专家和他们的夫人。1957年7月伊朗地震,我国也迅速提供了救济。

1952年,印度发生灾荒,我国先后以红十字会、全国总工会等4个群众团体的名义,两次各捐款20亿人民币。1953年8月,印度北部洪水泛滥成灾,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建议中央,我国援助印度10.5亿元人民币,当毛泽东主席了解到苏联捐赠了25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7亿)时,批示“款数似应增加至十五亿或廿亿人民币”,相关部门最后定为15亿元。与当时美国给印度捐1万美元、200万磅奶粉,英国捐500英镑,南非捐100镑相比,我们援助的15亿元也是不少的。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邓小平告诉1976年访华的李资政:中国援出了200亿美元,基本上属于无偿性质的。

据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曲爱国的研究及越南政治家黄文欢的回忆录:在越南抗法战争期间(后来才有抗美阶段),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向越共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在武器、装备和后勤配合方面,是按“要多少给多少”的指示办。毛泽东是这么告诉过胡志明的:“我们是一家子。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据李光耀估计,20世纪80年代中国援了10亿美元。

1、援助阿尔巴尼亚:

中国为阿尔巴尼亚援建了大量的企业,后来基本处在停产、半停产的状态,设备早成为了废铁;帮助阿国建设的备战用的堡垒,他们开始用它喂鸡了……

当时的对外联络部部长耿飚透露,1964-1970年代末,中国给了阿国90亿元人民币!(有学者根据货币含金量、购买力测算,它相当于现在的上千亿!它还相当于给当时人口规模为200万的阿国人每人发了4000多元的红包!)

伍修权将军的文章《回忆与怀念》说,阿尔巴尼亚独裁者霍查的女婿、阿外交官马利列,在他的文章《我眼中的中国政要》里讲叙了这么一件事:1962年,他到中国要求粮食援助,找到外贸部部长李强,无果;后来还是找到刘少奇解决了问题。恰巧当时,缺粮食的中国向加拿大进口了大批小麦,几艘载满小麦的中国轮船正在大西洋驶往中国,接到中央的命令后,立即改变航向,调头驶向阿国的港口卸下了全部小麦。马外交官叙说此事时,没有忘记留下一句溢美之词。伍将军心痛地补充了一句:中国人慷慨呀!

2、越南:

对于越南,中国除了经济援助,更多的是无偿的作战和劳务援助。中国军人除了在一线作战之外,还在承担通信、后勤、筑路、扫雪,甚至还承担了为他们的农民挖沟、种地等事情。

另外,中国还援助了枪11.6万支,大炮4630门,工兵、通讯器材、衣物、大米、药品、汽油、机车……

越南人1978年发起的对华战争中,他们用中国人送去的枪炮作武器,用中国人援助的成袋成袋的大米作支枪的架子和掩体的材料,来射杀中国的军人!……

3、朝鲜:

为朝鲜,中国付出了几十万中华儿女的生命(没有可供引用的、公认的精确数字),支出了63亿元的战争费用,560万吨作战物资……

1996年5月,援朝2万吨粮食;1999年6月,援助15万吨粮食,40万吨炼焦煤;2001年3月,朝在接待曾庆红到访时对我国“提供无偿援助表示感谢”。给的什么,给了多少,不详;2001年9月,朱邦造答记者时说,在中国元首访朝之际,要给朝方提供“粮食及物资援助”,数量不详。……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0年6月11日的文章说:中国对朝提供的实质援助,要比公众所了解的多得多:每年提供给朝鲜50万吨粮食,100万吨石油,250万吨煤炭。

4、“非洲兄弟”:

1967年,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访华拉赞助,他在盛赞毛泽东是非洲人最景仰的“老者、勇者、智者”之后,又说了“中国的工作使世界变得有希望”的溢美之词,毛现场办公,拍了板:“这条铁路不过投资一亿英镑,没什么了不起”。此情此境,在座的中国官员都不敢出声。中国负责修路工程的官员对铁路的评估结论是:1800多公里长度,近20亿人民币的投入。最后到底花费了多少,没有资料。不单单是钱的付出,也不单单是10年的艰苦施工。同胞兄弟有78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其中最小的年仅26岁。

D. 据说有3个原因让欧洲国家要力保伊朗,到底是哪三个原因

首先就是难民问题,叙利亚战争造成的大量难民已经开始涌入欧洲了,欧洲各国对此头疼不已,毕竟处于人道主义,欧洲各国选择了收留这些难民。可是这些难民的学历和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术,导致其在欧洲没有任何工作和收入。也无法享受欧洲优良的福利待遇。所以在欧洲滋生了各种治安,社会等问题。

所以欧洲各国对伊朗进行帮助和援助就不难理解了。

E. 伊朗和中国是什么关系

中国与伊朗的关系,不可否认“石油”是两国联系的命脉。中国目前每天原油需求量高达800万桶,其中近一半的原油都需要进口,伊朗每天出口中国的石油高达近55万桶。如果中国采取跟随美国的战略,伊朗一旦限制对华石油出口,对于中国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最后是美国制裁伊朗的目的达到了,中国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正是基于如此的推论,美国政府希望阿联酋、沙特等国加大对中国石油的供应,甚至鼓励中国石油企业参与伊拉克的油气开采,从而减小中国对伊朗石油资源的依赖。首先,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将进一步大幅增加,决定了中国不会冒然参与到对伊朗核计划的制裁中去。美国虽然敦促沙特、阿联酋等国增加对中国的石油供应,但是这些国家增加的供应量不可能弥补伊朗的供应量。中国的石油消耗量预期到2030年将增长至每天两千万桶左右,无论是沙特、阿联酋都不可能担负起对中国石油的供应。对于伊朗这样的石油出口大国,中国冒然与之割断关系,伊朗始终有资源在手,受到的伤害是短暂的,对中国的影响则是波及到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稳定的方方面面,除非世界上其它国家能够完全取代伊朗对中国的石油供应量。其次,意识形态决定了中伊是一对孪生兄弟。美国透过石油利益链条来拉拢与中国的关系,但是美国忽略了中国对于意识形态的重视。虽然中国在国际关系事务中,逐渐淡化意识形态,但是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民主机制和普世价值的渗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政权体制。中国政府出于对自身权力的维护,决定了只能和欧美保持一种表面的友好关系,对其提出制裁伊朗的措施即使不公开反对,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敬而远之。这一点在中国处理朝鲜关系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如果疏远伊朗,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伊朗目前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的否认,对其自身政权党政合一也是巨大的冲击。涉及到政治体制这一原则,中国当局是绝不会让步的。其三,中国方面其实是希望伊朗与美国这种对峙关系的长期存在。中美之间的发展注定是一对遏制与反遏制的关系,虽然双方都表示对对方的发展予以认同,那不过是表面上的功夫,谁都不希望看到对方一家独大控制整个国际局势。中国在中美关系上,目前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恰恰是因为有伊朗、朝鲜等这样的政权存在,才给中国有了反制美国的机会和平台。中国如果与美国联手制裁伊朗,一旦这些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都与中国较为趋同的政权垮台,必将给中国的体制和政权稳定带来致命性的冲击。迫于美国的强势地位,虽然中国会趁机利用美国打“石油牌”获取资源带来的好处,但要中国从伊朗的政治利益链条上退出来,中国当局是要三思而后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 家 宝上周在与伊朗副总统拉希米(Reza Rahimi)会晤后,称赞中伊两国政府的关系将不断拓展和深化,其实就是明确的告诉美国,在伊朗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不会轻易改变,中美在伊朗问题上全面合作是不符合中国政治、经济利益。中国是伊朗石油的第二大买家,中国已经承诺未来几年要在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上新增投资数百亿美元。中国在伊朗问题上,政治和经济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最多是伊朗核计划制裁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和主导者。

F. 美国将要打伊朗,中国会援助伊朗吗

您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不然中国就是坐以待毙了````````````````

G. 为何中国俄罗斯要支持伊朗

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可是,美国会不会打伊朗还很难说!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NPT)

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1968年7月1日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旨在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共有11条规定,主要内容是:有核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国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中国于1992年3月正式加入该条约。1995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审议和延长该条约大会上,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个条约。截至2003年1月,条约缔约国共有186个。

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核扩散,1997年5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核准了保障协定附加议定书。这是自1970年通过第一批依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与无核武器国家缔结的全面保障协定实施细则以来,对机构保障体系所作的最重要修订。附加议定书的标准文本由序言、18条正文和2个附件组成,内容包括:有关国家提供有关核燃料循环的一切信息,以及视察员进入这些场所的权利;有关一国核场址上的一切建筑物的信息及视察员临时通知进入这些建筑物的权利;改进视察员指派过程的行政安排,发放多次入境签证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利用现代通信手段的权利;国际原子能机构遵守实施的卫生、安全、实物和其他保安方面的规定及尊重个人权利,并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保护由此得知的商业、技术和工业秘密及其他机密信息等。

正是因为这个条约,才出现了今天的这种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条约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带有某种大国强权性质。

1.在伊朗核问题中伊朗需要强大的盟友作支援;
2.中\俄都是大国,有支援它的实力;
3.中\俄都与美国暗中较量;
4.伊朗明白自己对于中\俄的战略利益,(对于俄罗斯它和伊朗是唇亡齿寒;对于中国伊朗有它喜欢的石油)所以中\俄会帮助它;
5.伊朗同中\俄没有利益冲突.
6.其它西方大国大都敌视伊朗;
7.伊朗的周边邻国不是敌视它就是太弱.

伊朗的核问题来自伊朗的立国原则与美国国家利益的不可调和性。伊朗的立国原则就是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向所有的伊斯兰教信徒为主体的国家输出伊斯兰意识形态的革命,渐而向全球输出伊斯兰意识形态。这立国原则可以从伊朗的宪法和国家政权的结构及外交原则上得出。伊朗的外交原则是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宣布“不倾向东方,也不倾向西方”,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积极发展同伊斯兰、第三世界和不结盟国家的关系,重视同西欧、日本等国的交往与经贸联系。除美国、以色列和南非外,愿同所有国家在互拖嗷プ鹬氐幕∩戏⒄构叵怠<岢质涑鲆了估家馐缎翁了估荚谄渫饨徽咧懈哂谝磺校恢糜谝磺泄依嬷稀R晾实牧⒐蛞彩且晾时J嘏烧稳宋锏恼伪Ц海歉稣卫硐搿H欢饫硐敫拦依嬖斐闪思蟮某逋弧?nbsp;

在世界上公开有核力量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未公开的据推测有核力量可能性非常高的国家有以色列、巴西。然而这些(除美国外)公开的和未公开的核国家都没有受到美国极其盟国以实际军事打击为手段逼迫这些国家停止核开发,是因为这些国家有些是美国的友邦国,有些是美国无能为力去制止,有些则是制止的成本太高的原因。伊朗就不同了。

首先伊朗是个中小型国家。其次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再次伊朗在世界比较孤立。再其次伊朗的军事实力不是很强。最后伊朗还是个丰富的产油国。最根本的是伊朗的核成功将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及中东利益构成致命性的打击。所以伊朗才会面临着美国以直接的军事打击为威胁以促使伊朗放弃核开发的危机。由于伊朗是弱小的,而且美国的军事打击的成本可以从伊朗丰富的石油中减少甚至获利,所以理论上讲美国军事打击伊朗是可行的。可以说伊朗的核危机就是伊朗国家政权的危机。
美国的国家利益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必定要维护当前的超级大国地位和继续加强自己地位的牢固性。作为一个国家的利益对外表现形式主要为对外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美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地位,但是会有几个国家对美国继续加强超级大国地位的牢固性造成深刻的影响。这就是地区性大国的出现和加强地区性大国地位的现实。目前能够作到地区性大国及扩大影响范围的国家及国家联盟有中国、俄罗斯、欧洲联盟。对美国来说,未来最大的挑战者必定是中国,这是由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为了继续加强超级大国的牢固性,美国就必须限制及瓦解现有的地区性大国的对外影响,防止其他地区的地区性大国的出现,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以美国现有的有利条件影响整个世界。在军事上,美国战略意图是在每一个可能对美国的利益造成极大影响的地区进行军事部署,从而压制对方的影响力。在东亚,美国以日本基地、韩国基地、关岛基地及最近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对中国进行军事围堵。对俄罗斯的军事战略扼制,美国以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和北约对东欧各国的吸引来围堵俄罗斯。在欧洲,美国以北约的领导作用和对北约内部的几个国家的拉拢及对东欧国家的军事合作来牵制欧洲大陆。在东南亚,美国以其战略盟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对印度及东南亚国家进行军事潜伏。在非洲,目前及以后一段长时间还不会出现对美国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出现,所以在非洲美国以其他方式来钳制非洲。在拉美,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以本土的军事力量就可以对付了。在中东,美国以其盟国以色列、土耳其及最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存在来应付中东的军事威胁。除了军事手段,美国还以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及扼制世界上所有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
逐鹿中东

中东的资源是富有的,但是中东的力量是贫穷的。中东是没有一个地区性大国的地区。所以对中东的争夺就变成了地区外大国的逐鹿战场了。美国在这场逐鹿中先拨头畴。美国先安排自己的盟国以色列对付中东各国,然后对阿富汗及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造成美国军事力量在中东的直接存在。在这场逐鹿中,主要的逐鹿大国还有现有的各地区性大国,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在中东问题上,美国与欧盟的共同点比较多。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共同点比较少,甚至是冲突点比较多。这些都是美国为了加强超级大国的牢固性而采取的战略。也是各地区性大国为了削弱美国的牢固性而采取的策略。美国想把中东揽为己有,这样可以加强牢固性。各地区大国为了削弱美国的牢固性,纷纷对中东进行某种帮助。这样在中东的逐鹿就变成了加强超级大国地位和削弱超级大国地位的斗争了。目前有一条鹿跑到了兵营,杀鹿和救鹿的游戏开始了。

伊朗的核成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中东利益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然而对中国和俄罗斯而言反而是好事,最起码不是一件坏事。各地区性大国如果只想保住自己的地区性大国地位,那么在全球各地区都出现对自己比较友好的地区性大国的局势是有利的。目前没有地区性大国的地区有南美、中东、非洲。伊朗是想做中东地区性大国的一个国家。多极世界对各地区性大国有利,但是美国不允许,美国想做单极世界的领袖。现实的是美国节节胜利,各地区性大国节节败退,特别是在中东。美国在中东位于有利的地形,急切想射下伊朗,中国和俄罗斯及欧盟想尽办法不让美国得逞。然而中国和俄罗斯对伊朗帮助目的和方式跟欧盟是不同的。欧盟是不希望伊朗成为中东的地区性大国的,他们对伊朗的核问题的态度跟美国基本是一致的,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力量,只不过欧盟对伊朗的态度比较温和而已。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得到利益是最重要的。如果美国射下伊朗,那么美国的利益将是最大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甚至是零或负数,欧盟却会多多少少得到一些利益。如果中国和俄罗斯给于伊朗军事和外交上的帮助使美国的军事打击变得失败,那么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将是最大的,欧盟其次,美国的利益甚至是零或负数。如果伊朗放弃核开发,那么美国的长远利益为最大,中国和俄罗斯的短期利益比较大,欧盟的利益也会有所得
战争还是和平

战争还是和平的主角是伊朗。问题的关键是伊朗是否放弃核开发。伊朗如果认为伊朗的军事条件能够抵挡美国的军事打击或美国不可能军事打击伊朗,再加上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的强硬态度,那么伊朗会继续进行核开发。伊朗如果认为美国会军事打击伊朗且伊朗会败退,或想缓和下局势待其他有利时机再开发,那么伊朗就会暂时不开发核力量。伊朗认为美国不会军事打击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伊拉克的局势还不稳定,且美国的对伊拉克战争受到国际及美国国内的批评。

(2) 美国支持不了对伊朗的全面军事进攻。

(3)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不会支

H. 中国会帮伊朗吗

不会,只会帮战后重建。因为中国政府钱多,当美国打伊朗之日也就是中国无能政府说口头禅之时。(表示遗憾) 河公媚事间,中国公民给泰国军方杀了,杀了人的军方反而没事,而中国政府反而捐款一笔钱给泰国。真无语。泰国公民都笑,人给杀还能收到捐款。要是没杀到中国人还可能没捐款收。

I. 伊朗为什么要把中国视为朋友

伊朗作为地区大国在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长期以来,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同伊朗关系,为推动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随着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和执行,中伊关系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中伊各领域合作也必将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1)合作的基础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伊朗则是世界上石油储量占第三位、天然气储量占第二位、欧佩克内部能源出口量占第二位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大国,两国间经贸发展的前景广阔.
(2)合作的动力举例
伊朗有个强军梦,这个梦要靠中国来实现
伊朗近年,随着国防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伊朗海军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由伊朗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游泳者15”号袖珍潜艇,于2000年8月29日在阿巴斯港建成下水,这是伊朗海军的第一艘国产潜艇。1996年宣布自行建造3艘1000吨级驱逐舰,至2002年上半年,首艘“摩杰”号(Moje)完工,这是伊朗海军的第一艘国产驱逐舰。最近三年,伊朗不断爆出狼群战术,大批制造小型导弹艇,这跟中国使用022导弹快艇有着类似的技术,该艇最大特点是快速机动,灵活,攻击力强。这跟中国援助伊朗多少有些密切的关系。不然为何 伊朗把许多大型油田便宜卖给中国?!
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调查结果称伊朗依照了在2015年6月签署的和协定履行了相关职责,美国和欧盟据此解除了对伊朗长达40年的国际制裁,未来伊朗从理论上讲已经可以购买任何国家的任何军事产品,这对伊朗国防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据了解,伊朗的反舰导弹武器库几乎由清一色的中国产品组成,从最早期的HY-1到HY-2型老式反舰导弹,到最新的C-801、C-802、C-704型远程反舰导弹,中国仅仅付出了一点努力就让伊朗成为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导弹大国。
伊朗海军一直有装备有大军舰的梦想,之前订购美国4艘基德级驱逐舰被无情扣留,之后再也买到大型战舰。而052D驱逐舰艇虽然产自中国,但事实上更像是为伊朗量身定制的型号。伊朗军方同时表示伊朗目前急需中国的帮助自助研制燃气轮机,相控阵雷达,和研制垂发系统,伊朗希望一步跨入世界强国行列。中国和伊朗本无利益纠葛,尤其伊朗的海空军还是制衡美国的重要力量,中国与伊朗的友谊也可以保障先进武器不会流给美国。

J. 一旦伊朗有难,哪些国家会伸出援手

对于一个强国来说,美国一直都是一个挑事儿的国家。但是在从某些方面来说,很多小国家也是期望依靠着美国能够为自己带来一丝平安。而伊朗走到如今的地步,其实说起来跟美国也有关系,美伊关系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探讨的话题,一起来看看如果伊朗有难,哪些国家会选择生出援手。

巴黎出手帮助叙利亚

对于巴黎来说其实并不需要参与这场战争的。但是在巴黎因为真主党和伊朗的关系一直都非常要好,也门的胡塞武装也是伊朗支持的。所以对于这次严重的问题一旦出现,他有这个责任选择帮助伊朗。作为一个唇寒齿亡的道理下,巴勒斯坦也会知道这次是不得不帮的。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是解放军援助伊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有多少茶名字 浏览:499
孟晚舟去伊朗做什么买卖 浏览:275
越南语天气冻住了怎么说 浏览:786
伊朗历史上叫什么民族 浏览:905
为什么印度人给人感觉逗比 浏览:41
深圳哪里可以香港代沟印尼捞面 浏览:108
意大利面怎么弄最好吃 浏览:670
印尼巴厘岛现在什么时间 浏览:536
印尼小虎苗饲养水温多少 浏览:231
中国中等国家有哪些 浏览:678
包头意大利语培训哪里有 浏览:684
越南国家农村种什么 浏览:795
越南的申州公司在什么地方 浏览:820
中国迄今多少年历史 浏览:665
达尔维在印度属于什么种姓 浏览:74
伊朗为什么会有大蛇 浏览:654
香港去印尼签证多少钱 浏览:226
哪里中国 浏览:125
意大利人的英语怎么拼 浏览:483
越南招人到中国需要哪些手续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