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哈梅内伊严厉打击改革派,但伊朗总统为何还多出自改革派呢
因为改革派的政治手段更得民心,有国内人民的支持。而哈梅内伊作为顽固派代表,更加固执。不能真正考虑到老百姓的需求。所以人民拥护改革派。
因此,从伊斯兰革命以后开始,改革派的背后有对年轻人和生活不满的伊朗国民的大力支持,而且主要是城市贫民和农民。因此,如果不顾哈梅内伊的镇压举行大选,改革派将取得胜利。由此可见,伊朗人的心在背对背。看得出改个派更得人心.
⑵ 伊朗百姓不断穷困,为何还是那么支持哈梅内伊呢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作为国家领导人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失去民心,最终也会失去天下,所以成也百姓,败也百姓,说明了百姓那是每个国家统治的根本。所以任何国家都必须以百姓为根本,一切为了百姓的利益,为了百姓的一切。那些不断让百姓生活提升,幸福的国家,自然越来越强大。而反之如果不断让百姓穷困,领导人自然会被推翻。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就是伊朗。现在伊朗百姓不断穷困,民不聊生,为何百姓却还是那么支持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呢?其实原因主要是三点。
所以穷困潦倒也并不可怕,这一点非常直接。现在伊朗的困难,反而成为伊朗人修行和团结的点,使得伊朗更加团结在最高领袖周围。但是随着西方的不断渗透和颜色革命,其实伊朗也在酝酿巨大的危机,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啊。
⑶ 关于伊朗
伊朗在中东基本没有地位,首先是民族上的原因,伊朗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本来就不是一家,历史上的纠结也不少。其次是宗教,伊斯兰教下面的派别很多,且不说什业派和逊尼派的矛盾,就是什业派内部也有保守和相对改革的派的不同,伊朗的原教旨主义无疑是极端原始保守的什业派,和中东其他国家的穆斯林本来就不一样。人民的生活水平么,你想正常的石油出口大国应该都是很富裕的,不如伊朗的很多邻居,所以伊朗在巴列王王朝时期一度还是很富裕,比较强大的,后来么伊斯兰革民,又是两伊战争,百姓的生活就不提了。即使现在,伊朗百姓的生活在中东地区也是倒数的,失业率是名列前茅的。
⑷ 伊朗的经济收入状况
老实说 我是去年从伊朗工作回来的
我接触到的一些当地人和朋友这样告诉我的~~
当地人的失业率比较高,因为他们的民族就是比较懒惰的民族,早上9点多上班,中午1点开始吃午饭 -3点 下班一般都是在6点左右,吃晚饭都在8点后进食。呵呵
当地人,一般职员的收入在220W-300W里亚尔左右,相当于235美元-330美元左右吧,呵呵~~~当地的军事费用支出 主要是靠出口 石油 藏红花 波斯飞毯 等一些收入 呵呵 ,目前的伊朗经济状况非常不好,通货膨胀的非常厉害
我07年去伊朗 100美元 换93W里亚尔 08年去 只有91W利亚尔,现在更低
⑸ 伊朗石油储量丰富,为何经济却如此落后
伊朗石油储量丰富经济落后的原因是美国经济的制裁。近几年美国对伊朗实施了两次经济制裁,这两次经济制裁对伊朗打击非常大。美国对伊朗的姿态,使得伊朗的石油卖不出去,所以经济得不到发展。
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是伊朗经济发展不好的最主要的因素,其实在于国家的政策,国家对于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很好的领导。所以伊朗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非常的难的,伊朗的这种情况并不能很好的改变。
⑹ 石油大国伊朗为什么还会穷困潦倒百姓吃不上饭
伊朗身为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石油大国,石油储量世界第四!每年出口石油、天然气等矿物就高达了上千亿美金,但是就是这样的石油大国,为什么现在一直处于贫困潦倒的局面?
在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加强了对伊朗石油的控制,而且沙特在搞石油的价格战,对一直靠石油出口的伊朗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再加上沉重的军事支出。可以说把伊朗压的死死的!想要爬起来应该很难了!
⑺ 伊朗为什么经济发达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日产能力可达410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森林是伊朗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资源,面积达1800万公顷。伊朗水产丰富,鱼子酱举世闻名。伊朗水果、干果十分丰富,开心果、苹果、葡萄、椰枣等远销海内外,其中2001年伊朗开心果总产量为17万吨,出口量约9.3万吨,创汇2.88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心果出口国。有5000多年历史的伊朗地毯编织艺术闻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艺、美丽的图案、和谐的色彩搭配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神话、绘画。波斯地毯已成为伊朗享誉世界的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其他工业有纺织、食品、建材、地毯、造纸、电力、化工、汽车、冶金、钢铁和机械制造。农业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政府预算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石油收入、税收和其他收入。
1979年以前伊朗除了石油工业外,绝大部分经济成份属于私人所有。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当时由私人财团掌握的重要厂矿、农场、银行、保险公司、饭店等均收回国有。目前伊朗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混合体制,由三种成分即国营、集体和私人成分构成,其中国营成分占伊朗总经济成分的75%以上。国营成分包括所有重要工业、矿山、发电设施、水坝、灌溉网路、广播电视、邮电、航空、航运、公路、铁路、对外贸易、银行、保险等等,国营企业由政府统一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管理,其收支由国家列入单独预算。最近几年,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渐下放管理权限,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集体成分包括经营物资生产和分配的公司,以及在乡镇建立的类似机构。私人成分包括从事工业、贸易和服务的公司以及从事农业、畜牧业的家庭生产单位,它们是国营和集体成分经济活动的补充。
伊朗的经济在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面临着百业待兴的困难局面,为此政府开始战后重建计划。1988年制定了第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从1989年3月21日开始实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将建设重点放在石油、采矿、交通、能源等基础工业方面,但由于缺乏计划性,建设摊子铺得过大,进口过度膨胀,资金发生短缺。在五年计划后期(1992年-1993年期间)原油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伊朗外汇储备急剧匮乏,资金严重不足,为了保持制定的高经济增长的目标,不得不向国外借债,不久债台高筑,无力偿还欠下的巨额中短期外债,导致伊朗银行信用空前危机,使伊朗经济建设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量的调整,缩小建设战线,关停了许多不急于上马的项目,同时缩小进口规模,扩大非石油产品出口,节约外汇,偿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间借下的中短期外债,此期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3.5%左右。1998年下半年至1999年4月期间,原油国际市场价格突然连续下跌,伊朗石油收入大幅减少,比上年减少三分之一,第二次给伊朗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失业率和通膨率升高,外债增加,1999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只达到1.8%,迫使第三个五年计划推迟一年,这使政府充分认识到经济上严重依赖石油的弊病。为此政府通过调整预算的方法,加大税收,缩减政府开支,扩大吸引外资,出让政府公司股份给私人公司等方法摆脱经济困难。1999年9月,伊朗总统哈塔米宣布了一项雄心计划,将几个主要的工业,包括通讯、邮电、铁路、石油化工,甚至石油上游工业进行私有化,作为总体经济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久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2000年-2004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总结了上两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教训和伊朗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体现了政府对经济政策重大调整。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总体经济目标主要有:
(1). 所有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必须体现社会公正,缩小贫富差别,消灭贫穷;
(2). 扩大非石油产品出口,减少国家对石油产品出口的依赖;
(3). 对农产品和消费品的需求相对达到自给自足;
(4). 开发和培训国内人力资源,全面提高技术和专业水平,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5). 鼓励投资,保证投资安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6). 改革税制,增加国家收入,支持和发展金融和资本市场;
(7). 控制通货膨胀率,使之适应中下等收入家庭的购买力;
(8). 向私人经济成分转让国营公司股份,加快私有化进程。
根据第三个五年计划制定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伊朗近年采取了以下重要的举措:
原油价格从1999年4月回弹以后,伊朗原油收入又大幅增加,改善了伊朗的外汇收支状况,外债负担减轻,9.11事件以后,原油价格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曾一度下降,但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对伊的经济未造成影响。从2000年4月开始,国家每年将预算石油收入的超出部分存入中央银行特设的石油外汇稳定基金帐户,基金的50%用于抵销今后由于油价下跌引起的预算赤字,另外50%为投资提供贷款,鼓励非石油产品出口企业和生产企业的投资,其中为私人企业提供的信贷占相当的比例。
石油工业是伊朗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维持目前的石油产量,保证足够的外汇收入,同时巩固伊朗在OPEC中的地位,从1998年开始,伊朗石油部陆续开放伊朗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对外提供了40多个开发项目。迄今已与外国石油公司以产品回购方式(BUY-BACK)签订了数十个油气田开发合同,成功吸引外部资金270亿美元,计划未来再吸收130亿美元的投资。为了改变单一的石油经济结构,实现石油产品的多元化,国家大力开发天然气资源,由天然气代替原油,并将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和亚洲市场,同时大力发展石油下游工业,增加石油产品的附加值,扩大石化产品的出口。
2001年5月伊朗议会批准了“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法”,此法是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出台的第一部外资法。由于伊朗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的分歧,此法没有立即生效,遭到伊朗宪法监督委员会的两次驳回,直到2002年5月才正式生效。2002年8月通过投资法实施细则。新投资法的出台是两派斗争的产物,虽然许多条款仍有限制性,但毕竟向改革方向迈进了一步。新的投资法拓宽了投资领域和方式,包括了除石油工业以外的所有工业领域,投资比例没有严格限制,投资的本金和利润可以自由汇出境外,投资安全度有所提高。由于伊朗投资配套的法律还不健全,投资环境不理想,外国公司在伊朗的投资还处于探索阶段。
2002年2月,伊朗议会通过立法改革国家的税制,减少公司税,增加增值税,所得税从原来的54%降到25%,鼓励私人成分向生产企业投资。同时对一些国营企业和穷人基金会取消免征税务的特权待遇。
2002年3月21日伊朗中央银行合并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建立统一的银行协定汇率,与国际通行的汇率制度接轨,取消对国营公司的汇率补贴,使私人公司和国营公司的处于平等的竞争条件。汇率统一引起了通膨率上涨,国家为了减少通膨压力,仍保持对生活必需品的补贴,对进口商品进行价格补贴,这种上涨影响预计在2003年度有所减小。
伊朗在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实现了一些经济指标,如原油收入、控制政府支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等,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有:
高失业率是伊朗政府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伊朗有350万劳动适龄人口,预计在三年内将达到500万,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之一是每年解决75万人的就业,由于缺乏投资和劳动力市场,每年只有40万人就业,如不加大吸引外资和鼓励私人投资,就业问题很难解决。
国营企业由国家垄断,经营方式没有纳入市场运行的轨道,效率普遍低下。
巨额补贴是政府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伊朗每年用于能源的补贴高达100亿美元,用于粮食和药品的补贴20亿美元,能源补贴除了造成能源浪费外,重要的是使企业竞争力下降,产品不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另外,伊朗一直遭受美国的经济制裁,在美国的资产被冻结,9.11事件后,布什总统延长达马托法,宣布伊朗为“邪恶轴心”国,阻止伊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将对伊朗的经济发展长期产生不利影响
伊朗近期经济数据
工业生产增长率:3.5% (包括石油)(2004估计数据) / 3%(不包括石油)(2005 估计数据)
通货膨胀比率:15.5% (2004 估计数据) / 16% (2005 估计数据)
劳动力:2300万 熟练劳动力短缺(2004 估计数据)/2368万--熟练劳动力短缺(2005 估计数据)
劳动力分配:农业30%,工业25%,服务业45%(2001 估计数据)
失业率:11.2%(2004,估计数据)
贫困人口:40%(2002 估计数据)
投资(固定总投资) :30.5%(2005 估计数据)
国家收入433.4亿美元(2004)/ 国家收入488.2亿美元(2005)
支出: 477亿美元,包括国家支出76亿美元(2004估计数据)/ 604亿美元,包括国家支出76亿美元(2005,估计数据)
出口:387.9亿美元FOB (2004估计数据)
国际债务:134亿美元(2004 估计数据)/ 27.5% GDP(2005 估计数据)
农产品:小麦,大米,其他谷物,甜菜,水果,坚果,棉花,乳制品,羊毛,鱼子酱
工业产品:石油,石化产品,纺织,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特别是糖精,蔬菜油加工),金属预制件,武器.
经济援助已收到:40800万美元(2002 估计数据)
电力生产:1290亿千瓦(2002)
已探明石油藏量:1380亿 bbl (2004估计数据) / 1333亿桶(2005估计数据)
已探明天然气藏量:267亿立方米(2004) / 266.2亿立方米(2005)
电话:1257.11万(2003)
移动电话:337.65万台(2003)
因特网主机: 5269 (2004)
因特网用户: 4300万(2003)
铁路: 7203 km
高速公路: 167157 km
飞机场: 305 (2004 估计数据)
⑻ 伊朗绿色革命后的最大危机是如何爆发的
原油投资者对于近期油价的飙涨一定印象深刻。而其背后,始于去年年末的伊朗大规模抗议,对油价的利多影响明显。伊朗此次爆发的抗议游行其规模是2009年绿色革命以来最大的。那么,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鸡蛋价格一周涨5倍
伊朗官方谴责此次抗议活动受到外部势力煽动,某些国家在发动“代理人战争”。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一小撮”暴徒和违法分子利用了人们出于对经济状况不满而在伊朗一些城市举行的抗议活动。
诚然,任何抗议活动都不太可能是单纯的“民心”的体现。但“人们对经济状况的不满”也是真切存在的。比如,伊朗鸡蛋价格一周涨5倍,这算什么事呢?
在游行的前一周,伊朗一个鸡蛋的价格从约合人民币0.2元涨到1.2元。虽然根据伊朗官方数据,伊朗2017年的通货膨胀率在10%左右。美联社报道称,伊朗近来主要食品的价格都上涨了40%以上。
除了鸡蛋外,作为伊朗人每天必需的主食,馕的价格也从一年前的5000伊朗里亚尔上涨至了如今的1万伊朗里亚尔。
而通胀大幅上升的背后是汇率的重挫。去年9月至12月期间,伊朗里亚尔从原本的3.7万里亚尔兑1美元跌至了4.3万里亚尔兑1美元。
汇率重挫,通胀高企,导致伊朗人们生活水平下降。从伊朗前总统内贾德时期开始,伊朗政府就向所有国民发放补贴,每人每月45万里亚尔,当时约合50美元。而现在,该补贴只能折合12美元。
比通胀高企更为糟糕的或许是伊朗就业市场的崩溃。美联社的数据显示,伊朗人口总数为8000万,其中失业人数高达300多万。35%以上的伊朗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更糟糕的是,外媒指出伊朗年轻人失业率为28.8%,甚至有媒体称高达40%。基本就是毕业=失业的状况。
很多硕士毕业生不得已只能去德黑兰的商场里做售货员。甚至还有硕士毕业生去做大楼保安的。作为伊朗最好的大学,德黑兰大学法律系不少硕士毕业生却只能待业在家,因为律师事务所不招人。
在德黑兰,有一款名为Snapp的打车软件发展迅速。该公司的司机有前工程师、前程序员、前销售员。但他们要么失业,要么赚得不如开车多,转而当起了伊朗的“滴滴司机”。
以上这些经济问题的确是“大问题”。但即便是在西方人士看来,这也无法完全解释伊朗当前的事件规模。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马洛尼表示,经济问题不足以完全解释伊朗人的这一轮“情绪大爆发”。其表示,“这是长期存在的担忧,我还没看到哪个时期的伊朗人认为经济发展对他们有益”。
⑼ 伊朗在西方国家制裁下,国内失业率很高,但为何没人闹独立
主要是因为伊朗它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由于这么多年的磨难也造成了他的民族非常坚韧的性格。所以无论美国多么严厉的经济制裁也不会让他屈服,这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坚韧所在。更重要的是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然而美国和伊斯兰教有着非常大的恩怨,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屈服自己的敌人。
当然伊朗这个民族绝对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因为伊朗这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上遭受过非常多的磨难以及战乱,所以早已经练就了非常坚韧的性格,所以他们越是在外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他们越是会团结一心,一起努力度过难关,所以美国的制裁可能对于伊朗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用。
⑽ 伊朗现在的经济状况
2016年1月,根据《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解除大部分与核有关的制裁,伊朗石油产量和收入恢复,推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但随着石油产量趋于平稳和特朗普重启制裁后,伊朗2017年GDP增速大幅下滑到约不足5%,失业率居高不下,失业最为严重的是在妇女和受过大学教育的伊朗青年。通胀也愈发加剧,据美联社报道,由于美国制裁,伊朗货币大幅贬值,通胀严重。从水果、蔬菜到轮胎、石油,所有东西的价格飞涨。伊朗原油储量占全球石油储量约10%,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在特朗普制裁前,伊朗的石油产品出口量居于全球前列。在美国制裁影响下,伊朗原油出口下降严重,以至于伊朗既然对印度发动贸易战,逼迫印度买伊朗的石油。现在美伊矛盾加剧伊朗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美国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