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美国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正在叙利亚交战
2. 被霍梅尼推翻的巴列维王朝皇室去哪了,还有望翻盘重建伊朗吗
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的紧张局势再次把伊朗推到风暴的顶端。这个曾经非常接近美国、后来又相互对立的伊斯兰国家,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问号。谈到伊朗目前的局势,不可能绕过1925年成立的巴维王朝。
就伊朗目前的局势和巴列维家族的发展而言,很难在短期内重建伊朗。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伊朗现政府将能够放心并保持关闭。事实上,自从霍梅尼政变上台以来,伊朗就一直存在反对派,当时参与反巴维革命的一些世俗和宗教团体不知道霍梅尼的计划。他们想要的是建立一个广泛而世俗的政权,取代旧的君主制,但霍梅尼上台后,他利用宗教多数的优势和军队的力量,迅速镇压反对派,民族解放阵线、穆斯林人民共和党和其他团体遭到打击,最终被取缔,与之相关的报纸也被关闭。霍梅尼上台后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也遭到伊朗内部改革派的强烈反对,但在宗教力量强大、整个社会落后的伊朗,这些声音是微不足道的,再加上军队被教派控制,伊朗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3. 以色列 伊朗为什么打仗
虽然以色列空袭过几次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基地,伊朗也向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发射了20枚导弹回击,但是这远谈不上两国开战。两国在历史上还是亲密的盟友,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美国的因素。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前,美国同以色列和伊朗都是盟友关系,以色列在当时还援助国伊朗发展导弹技术。伊斯兰革命以后,美伊交恶,以色列跟伊朗关系也同样交恶。第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扩张令以色列感到恐慌。近几年,随着对伊朗制裁的取消,伊朗石油产量从被制裁时期的100多万桶/天,恢复到400万桶/天,伊朗经济实力大增。
目前,两国在叙利亚境内的冲突并不能算是战争,伊朗不想把事情搞大,所以针对以色列的数次挑衅,只是发射20枚导弹回应,表明自己的态度,伊朗也是有底线的。而以色列呢,就要通过挑衅激怒伊朗,一旦伊朗发动大规模回击,那么就有可能引发战争,美以现在就等着伊朗钻入圈套。
4. 伊朗打仗和伊克拉有什么关系
伊拉克现在是什叶派兴起,而伊朗是什叶派国家,暗中支持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在伊拉克搞恐怖活动。
5. 中国俄罗斯为什么支持制裁伊朗
俄罗斯和美国之间有些事情,俄罗斯做得让我们很难理解,他们外交方面的谈判进退,相互讨价还价非常地明显,比方说这次制裁内容里头,专门有一条,禁止任何国家向伊朗出口坦克、飞机、舰艇、导弹。俄罗斯投了赞成票,这是一个很神圣的决议,15个国家参与,两个国家反对,一个国家弃权,绝大多数国家还是同意的,俄罗斯作为常任理事国也同意这个事情,但是最后他马上宣布我们S—300导弹还接着卖,S—300是一个重型导弹,射程100、200公里,200、300公里,射高20、30公里,而且会对美国造成很大的威胁。如果卖给伊朗的话,伊朗会拿这个东西在将来打仗的时候,美国飞机来的时候,打美国的飞机正好,也可以打美国的巡航导弹。这个实际上就感觉俄罗斯好象跟制裁决议有些矛盾,这是一个。
第二个,俄罗斯说我没有矛盾,我2005年我就签了协议了,我不是说在你1929号决议之后。按《国际法》这也不行,以前签的可以作废,你不能说有这个法了你还照运,一般的制裁协议是这样的。俄罗斯这次为什么行,因为他和美国做了一个交易,这个幕后有交易。你要不同意我卖S—300,我就不会投赞成票,这个做了一个交易。这个交易是什么?美俄之间在很多问题上要进行讨价还价,这个交易有可能是换得俄罗斯允许美国在波兰部署导弹,因为2008年的时候当时小布什要在波兰、捷克部署导弹,离着俄罗斯的领土有大约60、70公里,100公里这么远,所以俄罗斯就很生气,你不能部署这个导弹,双方就开始吵,吵到奥巴马的时候,奥巴马说那就算了吧,不部署了。结果现在突然美国又在波兰部署导弹。双方又开始权衡,美国在波兰部署导弹,俄罗斯说那好,我卖给伊朗武器,你也别说什么。这等于就是这样。美国和俄罗斯的外交那就是谁都不吃亏,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你让我吃亏,那你也得吃个亏,我占一个便宜,你可以占一个便宜。他们两家很明显,这是美俄之间的关系。
中国现在有些人认为,伊朗是跟中国关系很好,中国为什么要同意制裁伊朗。这个道理就好象原来说朝鲜跟中国关系很好,为什么中国同意制裁朝鲜。中国我们从1964年以来,我们的核问题上的观点就是说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最终提倡全面销毁核武器,我们一直是这个。以后我们就把这个观点放大,赞成加入核不扩散条约,所有的国家都加入核不扩散条约,有核国家要限制发展和最终销毁核武器,无核国家不要核扩散,这样全世界才能保持和平。另外我们支持在东北亚建立无核区,在中东地区建立无核区,今年我们中国胡主席参加了4月6号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接下来又参加核不扩散审议大会。不管是朝鲜还是伊朗,不管任何人,只要你进行核扩散我们都是反对的,你不核扩散我们怀疑你核扩散这个也要制裁,因为这个主要是维护世界的安全。
这一点上中国的立场是明确的,另外中国讲制裁它不是一个目的,它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用到什么程度,应该是专门针对就事论事,你发展核武器我就制裁你发展核武器,你发展导弹我就制裁你发展导弹,与此无关的不制裁。老百姓跟这个有什么关系?老百姓要吃,要喝,生病了要有药品,石油进出口贸易这些东西还要保持,这个国家还要正常运行,这个不要对它进行制裁,就对他进行和核有关的这方面进行制裁。
通过的决议现在看起来,我不知道内幕,但是中国应该是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在此之前我们看到西方国家为了让中国同意这个制裁,他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比方说希拉里跑到沙特,中国人想从伊朗搞石油,咱们制裁伊朗向任何国家出口石油。好了,中国需要的石油在沙特买,沙特说可以,你买多少油,我又能赚钱,我卖给他多好呢?这个方案存在一定的风险,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关系很好,万一将来出了什么事,沙特不卖给中国,这也是一个问题。但是我感觉这样的一个制裁方案对于中国来讲,作为一个大国,我们体现了维护联合国的尊严,维护核不扩散条约的尊严,我们中国作为核不扩散签约国,作为一个核大国我们投了赞成票,这是作为一个大国应有的一个态度,同时在制裁方上我们又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我们在伊朗有很多的经济利益,伊朗和中国的贸易额比伊朗对整个欧洲的贸易额都大,这样维护了我们一些企业和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
我感觉在这一轮制裁当中,中国作为大国能够发挥这么重要的作用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个事情,而且内贾德在决议通过了以后第二天就到上海参加世博会伊朗日,当然这个事情是提前安排好的,也说明了伊朗对中国的一种理解。
6. 伊朗现在有战争吗
您好哦 没有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波斯语: 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简称伊朗),1935年以前称为波斯,是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伊朗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2005年末,中国与伊朗签署了一项价值1000亿美元的石油合作协议,成为该国重要的石油贸易伙伴。2015年10月2日,也门政府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并关闭驻德黑兰使馆;10月13日,伊朗议会正式通过法案,允许政府落实伊核协议。当地时间2016年1月3日,沙特阿拉伯宣布与伊朗断交;1月4日,巴林政府宣布断绝与伊朗外交关系。2016年2月,移动网络服务分析公司发布全球移动网络报告,伊朗网速排名全球倒数第三。
望采纳!
7. 伊朗怎么有两支军队,他打仗到底用哪支
中东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伊朗拥有大量地面部队,主要由伊朗陆军和革命卫队(IRGC)2部分组成。这种双轨军制在中东地区相当普遍,比如叙利亚和当年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就同时建有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和普通常备军,而沙特则在皇家军队(国防军)之外,又设立了一支兼具王室近卫军、内务安全部队和监军(监督对象就是国防军)等多种职责于一身的国民警卫队(SANG)。
单来说陆军虽然是正规部队,承担保家卫国的重任的同时也被高层所不信任!装备都是过时落后的!打起仗就是炮灰的命!所谓的革命卫队!虽然不是正规军,但装备精良,是高层恐怖分子的贴身保镖!被高层恐怖分子所信任!也是恐怖分子的大本营!
8. 伊斯兰革命 简介下
伊斯兰革命
25年前的这个时候,伊朗2500年的君主制寿终正寝,建立世界上唯一的政教合一国家,赢得了伊斯兰革命胜利的穆斯林们最终选择并在伊朗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国家政权、法制法律以及社会生活三方面彻底伊斯兰化的共和国时代。
由亲美到反美
伊朗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地理上北邻俄罗斯,南扼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东连南亚次大陆,西接阿拉伯世界,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122亿吨,占世界第五位)。从19世纪起,伊朗就沦为英、俄两大帝国角逐的场所。而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伊朗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波斯湾产油国财富陡增。巴列维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买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膨胀,伊朗社会各种潜在矛盾空前激化,经济高速发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倒巴列维群众运动。
1979年1月26日,巴列维被迫出走。首都德黑兰万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齐涌上街头载歌载舞,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打开大灯,不断鸣笛以示庆祝。街道、广场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维父子的塑像和画像,几小时内就被群众推倒砸碎和焚烧。这次规模空前的社会动荡后来被称为“伊斯兰革命”。
这场“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
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25年来,曾经石油滚滚,梦想做世界第五大强国的伊朗,经济发展速度骤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埃及、沙特、约旦、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先后与伊朗断绝了外交关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第二年就与邻国伊拉克开战,打了一场耗时8年的战争。这场战争耗尽了伊朗的国力,它的国际处境也十分孤立。
世界在变,伊朗也在变。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伊朗作为位居要冲的产油大国已经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库姆神学院用上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长起来,强烈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温和、开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优势当选,支持哈塔米总统的改革派议员又占据了多数席位。伊朗国内的政治气氛逐渐宽松。
伊朗与许多阿拉伯国家恢复了正常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伊朗曾对创作《撒旦诗篇》的英国作家拉什迪发出追杀令。为此,欧盟冻结与伊朗关系达10年之久,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一关系终于解冻。
1997年12月,伊朗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了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会上哈塔米总统提出了“文明对话”的倡议,主张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建立的是一个神权高于一切,十分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会。25年后,伊朗不得不在革命与发展、大炮与黄油、一元化与多元化、“输出革命”与“文明对话”之间做出抉择。
9. 介绍一下伊斯兰革命
1979年2月11日,伊朗2500年的君主制寿终正寝,建立世界上唯一的政教合一国家,赢得了伊斯兰革命胜利的穆斯林们最终选择并在伊朗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国家政权、法制法律以及社会生活三方面彻底伊斯兰化的共和国时代。
[编辑本段]概览
伊朗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地理上北邻俄罗斯,南扼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东连南亚次大陆,西接阿拉伯世界,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122亿吨,是世界第五位)。从19世纪起,伊朗就沦为英、俄两大帝国角逐的场所。而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伊朗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编辑本段]革命!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波斯湾产油国财富陡增。巴列维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买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膨胀,伊朗社会各种潜在矛盾空前激化,经济高速发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倒巴列维群众运动。
1979年1月26日,巴列维被迫出走。首都德黑兰万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齐涌上街头载歌载舞,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打开大灯,不断鸣笛以示庆祝。街道、广场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维父子的塑像和画像,几小时内就被群众推倒砸碎和焚烧。这次规模空前的社会动荡后来被称为“伊斯兰革命”。
[编辑本段]革命的影响
这场“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
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25年来,曾经石油滚滚,梦想做世界第五大强国的伊朗,经济发展速度骤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埃及、沙特、约旦、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先后与伊朗断绝了外交关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第二年就与邻国伊拉克开战,打了一场耗时8年的战争(即“两伊战争”)。这场战争耗尽了伊朗的国力,它的国际处境也十分孤立。
[编辑本段]伊朗躲的掉全球化吗?
世界在变,伊朗也在变。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伊朗作为位居要冲的产油大国已经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库姆神学院用上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长起来,强烈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温和、开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优势当选,支持哈塔米总统的改革派议员又占据了多数席位。伊朗国内的政治气氛逐渐宽松。
伊朗与许多阿拉伯国家恢复了正常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伊朗曾对创作《撒旦诗篇》的英国作家拉什迪发出追杀令。为此,欧盟冻结与伊朗关系达10年之久,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一关系终于解冻。
1997年12月,伊朗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了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会上哈塔米总统提出了“文明对话”的倡议,主张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197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建立的是一个神权高于一切,十分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会。现在,伊朗不得不在革命与发展、大炮与黄油、一元化与多元化、“输出革命”与“文明对话”之间做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