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尔塔毒株肆虐全球,一人感染德尔塔可传染八人,其传染性有多高
德尔塔病毒的传染性已经达到了一个病例能够传染到15个人,一个病例传染,8人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现象而已,远远没有达到这种病毒的传染极限。
我们国家目前已经发现了德尔塔病毒,德尔塔病毒对于整个国家的疫情防控产生了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都已经出现了这种病毒,而且呈现遍地开花的状态,更增加了我们国家防控的难度,也增加了防控的成本。
德尔塔变异病毒是从印度传入的。现在我们国家对于德尔塔变异病毒的认识其实还是比较少的,我们国家能够确认的是这种病毒是从印度传来的,印度的病毒数量是非常多的,而且变异的病毒更是多种多样的,至少已经达到了5000多种,印度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们国家目前已经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国家也应该鼓足勇气,投入更多的资源应对这种病毒的传播。我们国家最大的一个优势就在于打上了一场疫情攻坚战,而且我们国家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绝对能够在下一次疫情发生的时候派上用处的。
② 什么是德尔塔毒株这种变异新冠毒株来自哪里
传播速度快 德尔塔”变异株病毒的传染性和传播能力显着增强,特别是潜伏期或者传代间隔缩短,在短短的10天内就传了五六代,病毒的传播速度在加快。感染者的样本PCR检测病毒结果显示,病毒载量有显着增加的特点。这个变异毒株的传播能力比以往毒株传播能力提高了1倍,比在英国发现的毒株传播能力提高了超40%。“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其实主要是指从有效的暴露、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发病的速度,发病的时间变短了,或者说它的每一代之间,代际传播的间隔相对于过去的流行毒株来讲,平均潜伏期缩短了一两天,速度也相应快一些。
病毒载量高 来自英国的研究团队发现,与感染英国最早发现的“阿尔法”(Alpha)变异毒株的人相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的人群住院风险要高出1倍。在此次广州疫情中,患者发病以后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高,而且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时间提前。患者的CT值非常低,CT值越低就表示体内病毒载量越高,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延长。
可能存在免疫逃逸,但疫苗仍有保护作用 对此,冯子健解释称,“从这次广东的疫情来看,确诊病例里面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中,转为重症或者发生重症的比例显着高于接种疫苗的人,疫苗对新毒株仍有保护作用。”此外,还有研究表明,3例从四川入境回国后确诊感染“德尔塔”毒株的病例中,2例已接种过疫苗,1例未接种。研究称,相比未接种疫苗的病例,接种疫苗的病例从确诊到产生抗体阳性的时间短、CT值高、住院时间短。
③ 我国部分城市检测出印度变异毒株,这种毒株有何特性传染性强吗
印度这个疫情怎么说呢?他们已经出现了很多种变异类型,只不过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的类型也有很多,但是我们应该要团结一致抗疫,但是印度是拖了抗疫的后腿了,他把国内疫情防控搞得一团糟,结果比美国还要差,这样会导致疫情的彻底失控。
一、传染性增强或者毒性增强。
具体的笔者也不是很清楚,但至少经历了印度这个充满疾病的温床,事实上已经是受到了一定的变异。至于它变异的最终结果,这样的可能要等到印度最终抗疫结束。其实啊,每个人都应该对病毒有一定的戒心,如果再放着病毒不管只会横尸遍野。
总结这次疫情给人民的感受就是一个有效的抗疫措施胜过于任何东西,它能够保护生命不受侵蚀,不受金钱的压榨,能够让人民更加有自信。
④ 拉姆达变异毒株怎样命名的 拉姆达病毒威胁更大吗
拉姆达是新冠肺炎的变种。与原始版本相比,它具有一定高度传染性,并有抗原变异,而且我们可能出现逃避中和抗体,降低工程疫苗的免疫治疗效果。根据目前的传播趋势,拉姆达可能取代 delta 成为下一阶段全球流行病的主要毒株。
德尔塔、拉姆达……这些名字是如何命名的?这次疫情的病原体是新冠肺炎变异病毒“德尔塔”。它以世卫组织2020年10月在印度首次发现的新冠肺炎变种毒株命名。在疫情初期,最先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流行的变异毒株往往以当地地名命名。今年,为了解决地名命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采用希腊文字母命名一些重要的变异毒株,用于全球抗疫信息共享。2020年9月发现于英国的新冠变种病毒(编号B.1.1.7)命名为Alpha;2020年10月发现于印度的两种新冠变种病毒其中的一种(编号B.1.617.2)命名为Delta。
如何判断所感染的病毒是什么毒株?靠全基因组测序。生命体的遗传物质分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它是由4种大分子(也就是一个碱基)串联成的一条链,这四种知识分子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交替排列,被称为序列,不同地理位置关系开始的、具有中国特殊教育功能的特定长度的序列分析就是通过基因。
新冠病毒就像一条手链,可以由不同的珠子串起来,手链上的每颗珠子都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基因。当你放大一颗珠子时,你会看到每颗珠子都是由四个垒组成的。因此,基因测序就是先找到珠子,然后放大看碱基是如何排列的;当看清楚碱基排列时,就可以完全确定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序列。
新冠病毒这条“手链”的长度为29903(约3万)个碱基。测定出新冠病毒的序列后,就可以分型了。或者拿手镯来比喻,通过比较不同的“手镯”差异,我们可以将相似的“链”与相同的“系列”进行比较,这个过程叫做打字。
新冠肺炎病毒分型程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用字母和数字形式的这种方法以及科学家研究已经把新冠病毒分成了几千个型,并且可以随着病毒进行变异,型别会越来越多。
病毒为什么会变异?在生物界,变异是普遍发展存在的,病毒具有同样也是如此,且病毒的变异随机性影响更大。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蛋白质外壳包裹着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仅有DNA或RNA。一旦进入细胞,病毒的DNA或RNA便开始“疯狂”复制,在数万到数亿次的复制过程中,病毒会随机出现复制错误,即发生突变。
另一方面,病毒在躲避免疫系统攻击的同时,还要与其他病毒争夺空间。突变率高,突变速度快,意味着它有更好的机会形成适应环境的性状。在同一时期,可能出现了许多变种病毒,但“适者生存”,某些变种病毒能够更有效地躲避免疫系统的检测,保留甚至增强其感染和传播能力,将能够更好地存活,并在人群中更快、更广泛地传播。
从结构上来看,DNA是双链结构,像一条“拉链”,即使复制过程中某一条链出现错误,还有可能通过另一条链发现异常并进行修正,突变率相对低。但是流感病毒、丙肝病毒、冠状病毒等的遗传物质都是单链RNA,所以复制更容易出错,没有纠错的机会,所以突变率相对较高。
病毒会更“凶狠”吗?从德尔塔来看,变异株传播速度快。其传染性强,广东广州曾出现无接触社会情况下14秒病毒进行传播研究案例。德尔塔病毒在身体中的潜伏期比较短,发病后,有人认为症状出现不典型:德尔塔毒株感染导致患者进行早期发展可能仅表现方式乏力、嗅觉功能障碍、轻度肌肉酸痛等症状。目前国内尚无拉姆达感染的报道,因此病毒的致病性等特征还需进一步观察。
面对病毒变异,打疫苗还有用吗?在拉姆达变种传播之前,大约60% 的智利人口至少接种了一剂新疫苗。拉姆达变异株可成为南美和其他地区的优势毒株,表明其比其他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具有更多的传播优势。该变异毒株是否会在世界多个地方传播,目前很难进行判断。虽然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公众对Delta突变株的认知并不像刚开始那样不可抗拒和不可控。对于德尔塔变异株的防控,其实我们并未超出原来一个基本的防疫工作措施,比如中国坚持戴口罩、保持社交网络距离等。
全球各地的情况都表明,尽管突破疫苗防护的病例在增加,但德尔塔变异毒株最容易袭击和制造死亡威胁的还是未接种疫苗的群体。变异毒株可能会降低某些新冠肺炎药物的疗效或降低新冠肺炎疫苗的保护作用。但是,只要接种了疫苗,不管是哪种疫苗,对人类都有保护作用。至少在自己接种疫苗后也被感染的人中,重症和死亡都普遍可以降低。
⑤ 广州荔湾确诊病例感染印度变异株,印度新冠和国内有什么区别
近日来,印度新一波新冠疫情急速恶化,日增感染人数连续超过30万人,不断创历史新高,病亡人数也以每天2千多人的速度急速攀升,疫情失控导致印度医疗系统出现挤兑现象,濒临崩溃。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大量青壮年因得不到有效医疗救护而失去生命。
“疫苗还有效吗”成为高频提问,因为,新冠病毒近期的突变来得更加频繁。如果愣要给新冠病毒加上年度关注词,那么“突变”很可能不落于“流行”之后。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疫苗可以应对印度出现的变异株。”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日前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国产新冠疫苗仍有保护作用。
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好好做好保护工作。
⑥ 德尔塔是怎么进入中国的 德尔塔病毒死亡率高吗
德尔塔病毒的入境途径主要通过境外输入人员,中国每天都有这些旅客入境,其中不乏德尔塔病毒的携带者。据报道,德尔塔变异毒株最早在印度被发现,2020年10月后逐渐扩散,今年6月,广东省出现了德尔塔首次在中国社区内的传播。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入境事件看,病毒在短短10天内已扩散至6省13市,涉及170人。
德尔塔变异毒株因其高传染性引起了全球关注。世卫组织指出,这种病毒已在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威胁。关于其死亡率,虽然德尔塔毒株的病毒载量显着增加,早期检测时间缩短,但钟南山院士表示国产常用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仍有效,有效性得到了验证。尽管传播性强且致死率较高,但新冠疫苗对于预防德尔塔病毒至关重要。因此,尚未接种疫苗的人应尽快接种,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