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在什么时候有沉积物

印度在什么时候有沉积物

发布时间:2024-04-17 18:41:45

1. 印度板块(Ⅴ)

在研究区,仅位于帕米尔最南部,出露面积不大。其中具有大量花岗岩及伟晶岩侵入的砂质板岩及黑云母片岩等组成的基底岩系,盖层为古生代、中、新生代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组合。基底岩系在印度河谷以砂质板岩、黑云母片岩为主,见少量含黄铁矿星点的石英岩及大理岩,在北纬34°“Abbottabad”附近,有低变质板岩及弱变形泥岩、板岩(白沙瓦附近)K-Ar年龄(534±14)Ma(Kempe,1978),Abbottabad北部,板岩中有大的斑状堇青石花岗岩侵入,其中重要的Mansehra花岗岩Rb-Sr年龄(516±16)Ma(Le Fort等,1980),属沿喜马拉雅山南坡延伸的一个寒武纪花岗岩带。在Mansehra西北部板岩中的一组劈理被花岗岩接触变质带的花岗岩脉所交切,因此岩石的某些变形是前寒武纪时形成的,所以它们应属前寒武系。

覆于基底岩系之上的盖层,时代及岩性多不相同,其关系尚未查清。

在Besham西南8km处,可见底砾岩不整合于基底片麻岩之上,砾石成分有石英岩、叶片状花岗岩及闪长岩、花岗质伟晶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等,砾岩厚数米。向上依次为粗砂岩、石墨及厚数百米含砾片岩、绿泥石化砂岩,以上变为泥质灰岩及条带状大理岩;在Abbottabad附近为厚层灰岩,白沙瓦以北的Nowshera附近灰岩含志留纪—泥盆纪化石;在河南灰岩中有石炭纪鹦鹉螺亚纲化石,而在Abbottabad地区的灰岩全部为中生代。从白沙瓦Abbottabad一线以南及至 Abbottabad东北部等的红色砂岩及页岩属渐新世—中新世,代表早期喜马拉雅的磨拉石沉积。

盐岭地区的前寒武系,下部为基拉那群,以千枚岩、板岩、石英岩为主夹安山岩及其凝灰岩,Rb-Sr年龄(870±40)Ma,上部为盐岭组红色含石膏粘土岩、含厚盐层及石膏白云岩、页岩、砂岩及油页岩。寒武系为浅海相砂岩、页岩、黑色页岩、海绿石页岩,含早寒武三叶虫化石,上部为板状砂岩、页岩、白云质页岩含石膏及岩盐假晶,具波纹和泥裂,为潟湖相沉积,奥陶-志留系为浅海相石英砂岩、泥板岩、千枚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等,泥盆系以浅海相碎屑岩为主,石炭系—二叠系见有冰碛砾岩,具冈瓦纳相特征。

区内多为新生界覆盖,除东部地区外基底岩层多零星分布。由于印度板块的向北俯冲,形成一系列由北向南的逆冲断裂带,如前述的主地幔逆冲断裂北部的变质岩向南逆冲到主边界逆冲断裂的中生代地层上,而主边界逆冲断裂南、又进一步逆冲到盐岭寒武纪—更新世地层上。在Abbottabad地区见片麻岩向南推覆在中生代钙质变质沉积岩之上,可能是印度北部主地幔逆冲断裂的延续,主边界逆冲断裂常使中生界横切渐新世-始新世的磨拉石建造。

区内的变质作用,有由南往北向主地幔逆冲断裂(主中央逆掩断层)方向递增的趋势,由白沙瓦向南几乎未变质的岩石至Abbottabad附近的绿片岩相和主地幔逆冲断裂附近的矽线石-蓝晶石的角闪岩相。基底岩石的变质早于寒武纪花岗岩的侵入时期,而喜马拉雅期的区域变质作用使北部中生代盖层及基底岩层同时变质。

印度板块在研究区出露极少,为了便于今后对比研究,现将邻区资料简述于下;印度次大陆总体上可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喜马拉雅褶皱带(位于中印边界占印度陆地面积不足 10%)、山前坳陷区(位于印度中、北部,为喜马拉雅褶皱带与印度半岛之间,占印度陆地面积约 20%)、印度半岛克拉通(位于印度半岛中南部,占印度陆地面积70%)。

一、喜马拉雅褶皱带

喜马拉雅褶皱带属印度板块北缘,处于印度板块与冈底斯中间板块(青藏板块)的接触带,为一新生代褶皱带,白垩纪末或古近纪,新特提斯洋闭合,印度板块与青藏板块碰撞,形成印度河-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中新世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极盛时期(变质变形、花岗岩化)形成了主中央逆冲断层。上新世—更新世,喜马拉雅南部发生逆冲作用,发育主边界逆冲断层。上述两逆冲断层都是老地层从北往南仰冲到较新地层之上。Gansser(1964,1974,1981)以上述3条主要构造线,把喜马拉雅从南到北划分为亚(次)喜马拉雅、低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中央喜马拉雅),西藏喜马拉雅(特提斯喜马拉雅)、印度河缝合带(蛇绿岩带);并把印度河缝合带以北大片花岗岩基出露地带称为外喜马拉雅。B.F.温德里(1985)把喜马拉雅分为次喜马拉雅、低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含“中央结晶岩”带、“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后喜马拉雅带等单元。李春昱等(1982)指出,喜马拉雅地区由边界大断裂和中央主断裂、分为喜马拉雅带、低喜马拉雅带、高喜马拉雅带3部分,高喜马拉雅北坡为西藏喜马拉雅,喜马拉雅山脉北麓为藏南特提斯褶皱带,沿印度河上游及雅鲁藏布江为印度板块与冈底斯中间板块(青藏板块)的缝合带。上述意见总体上基本相似,都是以上述3条主要构造线为划分依据。现由南向北简述于下。

(1)亚(次)喜马拉雅山前坳陷带(锡伐利克山前坳陷带):位于主边界逆冲断层南,中新世中期,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最强烈的第三幕,使岩层褶皱、隆起并伴有岩浆侵入,形成了上升山脉与印度半岛间的山前坳陷。沉积了厚达6km的新近系锡伐利克群的磨拉石建造,由砂岩、粗砂岩、砾岩、粘土层、泥岩、粉砂岩等组成。并发生褶皱、断层和逆冲,以叠瓦构造为主的锡伐利克群,位于主边界逆冲断裂的局部地段,以褶皱为主的该群,位于紧接叠瓦构造的南部。由于喜马拉雅老岩层逆掩在锡伐利克群上,使该群与其他地层多呈陡倾斜断层接触,该带宽约6~50km,在不丹和锡金境内变窄,平均海拔900~1200m。

(2)低(小)喜马拉雅褶皱带:位于主边界逆冲断裂与主中央逆冲断裂之间,由前寒武系变质岩和一些古生界、中生界未变质的岩石组成,并有不明时代的花岗岩和基性岩侵入。有的为前寒武纪后的陆棚相沉积,可与印度地盾上的冈瓦纳沉积对比。不少学者认为低喜马拉雅有一系列向南逆掩的推覆体.据Heim和Gansser 的意见,印度库蒙地区的加瓦尔小喜马拉雅至少有4个叠瓦构造带,推覆于含货币虫岩层之上,舍利地区有一个由绢云母片岩组成的推覆体盖在由古生代白垩纪地层上。从中尼泊尔向东结晶岩石中片麻岩和混合岩所占面积越来越大,构成一巨大的结晶片岩,向上逆冲,大规模地掩埋了低喜马拉雅的沉积岩。在锡金和大吉岭出现未变质的冈瓦纳层被低变质的达岭片岩覆盖,而达岭片岩又被高级变质的大吉岭片麻岩所覆。Loczy 用推覆构造来解释这种现象。B.F.温德里指出,低喜马拉雅带内有由片麻岩(低喜马拉雅结晶岩)组成的逆冲断层岩片和被称为“外侧结晶岩”(来至高喜马拉雅逆冲岩带)的高级变质岩的飞来峰。低喜马拉雅带里的一些复杂强烈褶皱带呈北东—南西方向,与平行喜马拉雅山脉的主构造线斜交。反映具古老的北东—南西构造的印度地盾也卷入了喜马拉雅运动。低喜马拉雅带宽32~30km。平均海拔高度为4500m。

(3)高(大)喜马拉雅结晶岩叠瓦构造带:南以主中央逆冲断裂与低喜马拉雅带为界,在北面,从北西—南东到东—西方向,基本上为连续分布的未变质或浅变质的下古生界与西藏喜马拉雅带分界。该带主要由前寒武纪变质基地(结晶岩系)组成,被新近纪或稍老的花岗岩侵入。结晶岩主要是各类片麻岩,原岩为沉积岩或火山-沉积岩。其他不同程度的变质沉积岩和片麻岩呈复杂的伴生关系。在珠穆朗玛峰等高峰的顶部,结晶岩之上为奥陶纪灰岩所覆盖。结晶岩带分布宽度各地不一,有的构造简单,形成单斜层,有的结晶岩带很宽,构造复杂,构成一系列叠瓦构造和推覆体。哈根认为这些结晶岩带构成了许多推覆体的“根”,并将其划为一系列逆掩岩片。在尼泊尔西部,前人把“中央结晶岩带”按岩性划分出一个薄的“下部结晶推覆体”和一个厚的“上部结晶推覆体”。中央结晶岩带的片麻岩以紧闭、同斜、平卧的小型褶皱为特征,轴面片理平行于岩性和变质的层状构造及主中央逆冲断裂,故被认为与中央主逆冲断裂的逆冲事件有关。在结晶杂岩的下部出现矿物排列与喜马拉雅总走向近直交的近北北东-南南西的线状构造。对这种不协调的线状构造的形成时代有不同认识。

高喜马拉雅带的结晶岩主要由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形成,但不少学者也认为其变质作用可能受阿尔卑斯期花岗岩侵入的影响,因普遍见花岗岩与片麻岩的密切关系,故认为存在阿尔卑斯期变质和花岗岩化作用。也有人认为藏南聂拉木-亚东一带的高喜马拉雅变质岩带的变质作用有三期;第一期发生在前寒武纪晚期或古生代早期,第二期是主变质期,发生于新生代的早-中期,第三期发生于上新世。高喜马拉雅结晶带,被古近纪—新近纪花岗岩广泛侵入,含白云母或二云母淡色花岗岩在结晶岩带的北部分布相当广泛。

(4)西藏喜马拉雅褶皱带(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南以下古生界与高喜马拉雅带的前寒武纪变质岩带分界,北为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主要由未变质或浅变质的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稳定型沉积组成,并为新近纪花岗岩切割。石炭纪晚期—早二叠世有冰川沉积,尼泊尔有冰碛砾石,藏南在晚石炭世有冰海相沉积物,中生代地层中夹多层中、基性火山岩,并有典型的海相喷发岩及放射虫硅质岩。

该带一般形成向南倒转的紧闭线性褶皱和向南逆掩的断裂或叠瓦构造(由北向南推覆),局部也有向北倒转的褶皱,如尼泊尔的道拉古里-安纳普尔纳山脉的北侧、是一个向北倒转的平卧褶皱。

(5)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由上侏罗纪—白垩纪复理石、蛇绿岩(超镁铁岩、基性火山岩)和外来岩块等组成。沿缝合带分布蛇绿岩和混杂堆积带,上侏罗统—白垩系深水复理石沉积中,硅质岩和海底火山喷发岩发育并与基性-超基性岩共生。印度河上游拉达克地段的蛇绿岩以玄武质和英安质熔岩、燧石、集块岩、蛇纹岩和纯橄榄岩为标志。并有明显的蛇绿混杂堆积。德拉斯火山岩由辉绿岩、枕状熔岩、集块岩、火山-碎屑岩组成。沿雅鲁藏布江发育的蛇绿岩带,自下而上为超基性岩(地幔岩)、基性岩(堆晶岩)、席状岩墙群、枕状基性熔岩、放射虫硅质岩。其南侧部分地区分布有蛇绿岩组分基质的混杂堆积和以晚三叠世及晚侏罗世—白垩纪的复理石和类复理石层的泥沙质为基质的混杂堆积,其走向与蛇绿岩带一致。

沿缝合带在斯沃特河谷(印度河支流)的片岩中发现有蓝闪石、在拉达克地区的蛇绿混杂堆积中发现了绿片岩-蓝闪石片岩相和角闪岩相的变质岩;在西藏萨嘎的达吉岭和昂仁、拉孜、孜松等地发现有蓝闪石类和黑硬绿泥石、在昂仁的桑桑南发现了阳起绿泥蓝闪石片岩等、代表板块消减有关的高压低温变质带的标志矿物。肖序常等认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高压低温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白垩纪晚期-古近纪早期。

(6)外喜马拉雅带:Gansser所划分的外喜马拉雅带,位于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北紧邻地带,主要为花岗岩基及上白垩世和古近纪—新近纪沉积物。印度河上游巨大的拉达克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基的宽至少32km,侵入到上白垩统火山岩中。

喜马拉雅褶皱带的花岗岩:喜马拉雅期花岗岩同位素年龄值一般为10~20Ma,侵入时代多为中新世。分布最广的是电气石花岗岩,喜马拉雅东段有木斯、马拉斯卢、马卡鲁等花岗岩;西段的该期花岗岩为电气石花岗岩和电气石细晶花岗岩分布于印度库蒙地区,最大岩体是库蒙北部的巴德利纳斯花岗岩,为黑云母-白云母-电气石花岗岩到花岗细晶岩与围岩侵入接触。此外,还有一些时代不明的花岗岩。在加德满都盆地周围侵入早古生界中的富含石英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电气石花岗岩、黑云母-堇青石花岗岩、钾长石斑状电气石-黑云母-白云母花岗岩、黑云母-白云母花岗岩其同位素年龄值为33.9Ma。

二、山前坳陷区

山前坳陷区位于印度中北部,呈近东西向展布,以全新世现代松散沉积物平缓覆盖为主,厚度巨大,具磨拉石建造特征,偶见零星前寒武变质岩系出露,显示该山前坳陷是在印度前寒武纪克拉通基底上,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使喜马拉雅自始新世以来不断隆升、剥蚀而形成。

三、印度半岛克拉通

印度半岛克拉通位于印度中部和南部,是印度主要矿产地和开发地。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在印度半岛克拉通中以太古宇-古元古界发育较全。有多种岩石组合,中-深变质;中、新元古界的分布仅限于克拉通内裂谷与坳陷盆地及线性地堑中,岩性变化不大、变质较浅,根据其组成与结构上的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7个次级克拉通;西达尔瓦尔克拉通,位于印度西部,以发育绿岩带为特征。分高级变质带(变质核杂岩)和低级绿片岩带,前者包括条带状磁铁石英岩、二辉麻粒岩和超基性岩-斜长岩组合,南北向分布,伴有25×108a花岗岩侵入。成矿作用较广泛,如与高级变质带中超基性岩有关的铬矿化、与硅铁建造有关的铁矿、锰矿,在低级变质岩中与火山岩有关的铜矿化和多金属矿化,部分形成规模矿床。东达尔瓦尔克拉通,位于印度中部,以GGT 或类GGT岩浆活动为特征,夹少量绿岩带。在东部叠加有新元古代Cuddapah克拉通内凹陷,其岩性主要为未变形或轻微变形的砾岩、砂岩、白云岩夹火山岩,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并有富钾花岗岩和碳酸岩侵入及4个不明时代的金伯利岩筒。新元古代Cuddapah凹陷中含矿层位较多,如白云岩中的重晶石矿床(储量占全球百分之25)、底砾岩型铀矿、Pulivendia层中的石棉矿及火山岩层中的多金属矿化。在变质基性岩剪切带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发育,其中有世界知名的 Kolar 金矿田。在金伯利岩筒及碳酸岩中还发现了金刚石及稀土矿。印度半岛麻粒岩地块,位于印度最南端,发育麻粒岩相岩石为特征,同时分布有角闪岩相片麻岩和“超壳岩石”,含紫苏花岗岩、基性麻粒岩、孔兹岩系、变粒岩和片麻岩等,造山后的碱性杂岩体也较发育。成矿作用主要与麻粒岩相区的硅铁建造和片麻岩相区的超基性岩有关。部分形成具规模的铬铁矿和铁矿床。东高止山克拉通,位于印度东部,以麻粒岩相与孔兹岩系岩石发育并混合产出为特征,常伴有角闪岩相片麻岩,斜长岩以及较晚形成的碱性岩体(1265Ma)呈岩株状侵入。其成矿作用主要为与硅铁建造有关的铁矿和产于钾长锰榴岩中的锰矿等,分布较广。布哈因达拉(Bhandara)克拉通,位于印度中部,以片麻岩夹绿岩带为特征,硅铁建造发育,呈南北向分布,南有较大的Dongangarh花岗岩体侵入,其北叠加有3个中、晚元古代独立凹陷盆地,变质较浅,以石英砂岩、长石砂岩、页岩、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偶见叠层石。硅铁建造中铁矿分布最广,具有波痕状赤铁矿-燧石岩和细粒层纹状假象赤铁矿等两个亚建造,矿床规模较大,产于Sausar组石英岩-页岩-碳酸盐岩地层中的锰矿分布也较广。花岗岩体附近有铜矿化。辛格布姆(Singhbhun)克拉通,位于印度东北,是印度前寒武系研究程度较高地区,由辛格布姆陆核组成,太古宇为OMG3200±85Ma,主要岩性为中粒云母片岩、石英岩、钙硅质岩和角闪岩。硅铁建造发育,在陆核中有3条近东西向推覆带和由12个岩株、岩席和岩基组成的总面积达1000km2的花岗岩杂岩体(3000Ma),该区除与硅铁建造有关的铁、锰矿和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辛格布姆推覆带上产于绿片岩相岩石中、顺层分布的铜矿及铀矿。阿拉瓦利(Aravalli)克拉通,位于印度西北部,区内太古宇—古元古界不发育,以绿岩和类GGT岩系为主,缺失硅铁建造,呈北东向展布,广泛发育中、晚元古界,岩层变质较浅,以千枚岩、杂砂岩为主夹石英岩和碳酸盐岩,含叠层石及磷块岩,呈近东西分布,花岗岩侵入体分布广泛。区内矿产丰富,有铅锌矿和非金属矿的磷灰石、磷酸盐、石棉、重晶石、萤石、石膏、蓝晶石等,在北东-南西向拉贾斯坦构造带附近,热液型铜矿化较发育,赋存于中、新元古界浅变质岩层中,以克赫特利铜矿规模较大。此外,在剪切带上常有铀矿化。此外,除前寒武系外,印度的冈瓦纳群分布也较广,主要分布于地堑或河谷一带。冈瓦纳群为晚石炭-侏罗纪的沉积层,主要为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物,底部有冰川沉积。下冈瓦纳群由含砾粗砂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底部为典型的冰川沉积,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三叠世;上冈瓦纳群由炭质页岩、钙质砂岩夹玄武岩,时代为晚三叠纪—侏罗纪。在印度半岛东、西海岸的主要河谷地带分布有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沉积物。另外,德干暗色岩,是印度地盾上仅次于前寒武系的第二位地质体,占据了印度半岛西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属裂隙喷发的高原玄武岩。从晚白垩世开始喷发,最强喷发是在始新世,德干暗色岩与下伏白垩系巴格组间有微不整合,有的不整合于侏罗系、白垩系之上,其本身又为含货币虫的古近系—新近系覆盖。德干暗色岩可分三群,下部暗色岩,分布于中央邦和东部地区,有暗色岩夹层,但火山灰较少;中部暗色岩,分布于中印度和马瓦尔地区,其上部有大量凝灰岩,但缺少暗色岩夹层;上部暗色岩,分布在孟买和卡提阿瓦地区,含大量暗色岩夹层和火山灰。在孟买等地有似火山口的露头。暗色岩厚度各地不同。有从西往东减薄的趋势。近孟买海岸总厚超过2100m往东在中央邦厚约152m,再向东仅有零星露头覆盖在太古宇变质岩上。

2. 印度板块

印度板块以北、以东以雅鲁藏布江—那加—若开缝合带与拉萨—西缅地块相邻。

3.2.1.1 地层发育情况与组成特点

印度板块的东北部边缘自南而北存在下列构造带:喜马拉雅南坡震旦纪—古生代浅变质岩带,大部分位于尼泊尔境内;喜马拉雅主脊前寒武纪结晶岩带;喜马拉雅北坡古生代浅海沉积带,代表了印度大陆的北部大陆架,该带北缘以拉轨岗日片麻状花岗岩穹窿与以北的陆坡分开;藏南中生代复理石混杂堆积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马文璞,1992)。

3.2.1.2 晚古生代以来区域组合及环境变化

石炭系、二叠系典型表现为发育冈瓦纳型冰积岩和冷水动物群,这可能与印度板块当时位于南极附近有关。位于冈底斯弧上的钙碱性火山岩属中侏罗世,说明印度板块北部的洋壳消减作用开始于中侏罗世前。羊卓雍湖等地蛇绿岩带南侧的晚侏罗世—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夹基性火山岩为碳酸钙补偿深度以下的细粒大洋沉积,说明消减过程中印度陆块北侧是有洋壳的。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的早白垩世蛇绿岩残片,则说明了新特提斯洋的存在。缝合带附近,藏南浪卡子地区辉绿岩中锆石SHRIMPU-Pb测年(江思宏等,2006),表明了新特提斯洋张开事件发生于侏罗纪—早白垩世的燕山期。至于关闭时间,缅甸西部的那加—若开带早白垩世即开始活动(黄汲清等,1987),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海相地层的最高层位为渐新世—中新世红色磨拉石建造的断陷盆地及主边界断裂南侧的中新世—上新世锡瓦利克群等,因此,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新特提斯洋关闭时代是在始新世及渐新世之间。

3.2.1.3 新特提斯洋关闭过程中的构造—岩浆活动规律

印度板块自约90Ma与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地块分离,年均向北漂移约15cm,大约移动了2000~3000km。印度板块为已知板块中移动速率最快的。

对于碰撞过程,根据构造、岩浆活动和沉积记录,可分为主碰撞、晚碰撞与后碰撞三个阶段(侯增谦等,2006):

第一阶段,火山—岩浆作用与区域沉积记录作为印度与亚洲大陆的重要产物,记录着两个大陆自65Ma前后开始碰撞,并持续至41Ma(侯增谦等,2006)。

第二阶段,40~26Ma,除冈底斯南带断续发育少量高铝花岗岩外,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羌塘地体和青藏高原东缘,以钾质火山—岩浆岩为主体,钠质岩系次之,碳酸岩—碱性杂岩也有发育。青藏高原东缘的大规模走滑断裂带,与陆内俯冲过程有关。

第三阶段,时代为25~0Ma,对应于后碰撞伸展期。主要岩浆产物是高原腹地的钾质一超钾质岩浆岩、藏南的高铝—过铝花岗岩和高原东缘的基性火山岩系(侯增谦等,2006)。

3.2.1.4 构造演化阶段与构造层划分

从整个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时期,都处于构造相对稳定时期(马文璞,1992),因此可将晚三叠世以前的地层均划归第一构造层(Pre T3)。

晚三叠世到古新世,为新特提斯洋发生、发展、消亡的旋回演化时期,因此可将其划归第二构造层(T3—E1)。

始新世到上新世,为新特提斯闭合后青藏高原碰撞隆升、东南亚各个地块发生逃逸、安达曼海及南海张开的时期,具有全区性,将其划归第三构造层(E2—N2)。

更新世到全新世,为印度板块北部为碰撞期后伸展构造发育阶段,发育出恒河平原、雅鲁藏布江谷地、喜马拉雅山、孟加拉湾等现代地貌,表现为松散沉积物,属于第四系范畴(Qp——Qh)。

3. 闆呴瞾钘忓竷姹熺绅钖埚甫闂钖堢殑鍦板眰瀛﹁瘉鎹

闆呴瞾钘忓竷姹熺绅钖埚甫鍗椾晶镄勫嵃搴﹁锷ㄥぇ闄嗗寳缂桦湪鐗规彁鏂-锽滈┈𨰾夐泤娴峰彂镶茬殑鏅氭湡锛岀粡铡嗕简鍗板害𨱒垮潡钖戝寳淇鍐插拰纰版挒镓阃犳垚镄勬矇绉阒舵电殑婕斿彉銆傜槠鍨╃邯镊冲彜杩戠邯锛岃ュ湴鍖烘矇绉浜嗕竴濂楁祬娴风浉镄勬矇绉鍦板眰锛屽叾涓钖链変互链夊瓟铏涓轰富镄勫寲鐭崇兢銆傝繖濂楀湴灞傚拰涓板瘜镄勫寲鐭宠板綍鍙鍙嶆椠鍗板害𨱒垮潡钖戝寳杩愮Щ鍜岀版挒镄勮繃绋嬶纴灏ゅ叾鏄鍏朵腑镄勬捣鐩稿彜鏂扮粺锛屾槸镰旂┒𨱒垮潡杩愮Щ镄勯吨瑕佸眰浣嶃傛湰鏂囦綔钥呭硅捣濮嬬版挒镄勭悊瑙f槸闄嗗3镄勬嫾鎺ュ拰鎸ゅ帇骞朵即闅忔繁娴风泦鍦扮殑娑埚け锛屽湪鍦板眰搴忓垪涓寰寰鍑虹幇鐢卞湴澹虫姮鍗囨墍阃犳垚镄勬矇绉涓嶆暣钖埚强婊戝屽爢绉锛岀悊𨱍崇殑鏄娴风浉鍦板眰涓婅嗕互纾ㄦ媺鐭崇殑鍫嗙Н銆

鐩鍓嶅瑰嵃搴︿笌娆т筜澶ч檰纰版挒镞堕棿镄勭爷绌舵垚鏋滆缉澶氩湴闆嗕腑鍦ㄥ瑰彜鍦扮佸拰钖屼綅绱犲勾榫勭殑鍒╃敤涓婏纴鎴栭氲繃𨱔灞卞拰宀╂祮娲诲姩𨱒ユ帹娴嬶纴钥屼緷鎹鍦板眰涓庡彜鐢熺墿璇佹嵁杩涜屽垎鏋愮殑缁撴灉鐩稿圭己涔忥纴灏ゅ叾鍦ㄨタ钘忓冨唴锛屽箍娉涚殑鍦板眰鍙ょ敓鐗╄瘉鎹灏氭湭寰楀埌鍏呭垎鍒╃敤銆傝タ钘忓崡閮ㄥ嚭闇叉湁瀹屾暣镄勬櫄锏藉滩涓栬呖鍙よ繎绾鍦板眰锛屽寘𨰾鐢辨祬娴风⒊閰哥洂銆佺爞镰惧博鍙婂浑镰剧姸𨱔板博缁勬垚镄勫ぇ闄嗙版挒链熺殑娴风浉娌夌Н搴忓垪锛屽叾涓鍖栫煶涓板瘜銆傚湴灞备笌鍖栫煶娓呮榈鍦拌板綍浜嗗彜鍦扮悊镄勭壒娈婃紨鍖栭桩娈碉纴涓烘澘鍧楃版挒镞堕棿镄勭爷绌舵彁渚涗简璇佹嵁銆

瑗胯棌鍗楅儴锏藉滩绾涓链熸矇绉浜嗕竴濂楀崐娣辨捣鐜澧幂殑𨱌楄壊椤靛博锛屼唬琛ㄥ嵃搴﹁锷ㄥぇ闄嗗寳缂樼殑链楂樻捣骞抽溃镞舵湡銆傞殢钖庡湪Turonian链熷紑濮嫔舰鎴愭捣阃銆傝繖涓鎸佺画娴烽鍖呭惈链夋暟娆℃捣骞抽溃鎶鍗囩殑镞嫔洖锛屼絾镐荤殑瓒嫔娍鏄娴峰钩闱涓嬮檷銆傝呖Masstrichtian链熷舰鎴愰檰妫氭祬娴风殑纰抽吀鐩愬彴鍦帮纴灞炰簬浜уぇ閲忓浐镌铔ゅ拰搴曟尔澶ф湁瀛旇櫕镄勬祬婊╃幆澧冦傜洿镊崇槠鍨╃邯链链熼檰鍦颁竴搴︽姮鍗囧嚭姘撮溃锛屽苟鍦ㄧ槠鍨╃郴涓庡彜杩戠郴镄勭晫绾垮勫舰鎴愪竴𨱌撮湶闱銆傚矖宸村湴鍖烘矇绉闂存柇镄勫舰鎴愯存槑璇ユ矇绉鐩嗗湴闄嗗3鎶鍗囬熺巼杈冨揩锛屼竴搴﹀け铡诲懆锲撮檰鍦扮殑鐗╄川琛ョ粰骞堕伃鍙楀墺铓銆傞殢镌锻ㄥ洿鍦板尯镄勮繘涓姝ユ姮鍗囧拰鐩嗗湴镄勭浉瀵逛笅闄嶏纴璇ュ湴鍖哄舰鎴愭花宀告祬婊╃幆澧冦傚懆锲撮檰鍦帮纴灏ゅ叾鏄𨱒ヨ嚜鍗楁柟鍗板害澶ч檰镄勭庡睉鐗╄川鍦ㄨュ湴澶ч噺鍫嗙Н銆傝繖涓鐢辨櫄锏藉滩涓栧嵃搴︽澘鍧楀悜鍖椾刊鍐查犳垚镄勫湴澹虫姮鍗囦笌璇ユ椂链熷叏鐞冩捣骞抽溃镄勪笅闄嶈繃绋嬬浉钖诲悎銆傛湰鏂囦笉鎺挜櫎娴峰钩闱㈠彉鍖栧硅ュ尯娌夌Н鐜澧冩墍阃犳垚镄勫奖鍝嶏纴鏄剧劧鏅氱槠鍨╀笘镄勬捣阃鏄鍏ㄧ悆娴峰钩闱㈠彉鍖栦笌鍖哄烟鏋勯犱綔鐢ㄧ殑鍏卞悓缁撴灉锛岃屼綅浜庡嵃搴﹁锷ㄥぇ闄嗗寳缂樼殑鍦板眰鍖烘墍缁忓弹镄勬瀯阃犱綔鐢ㄥ奖鍝嶆洿鍊煎缑娉ㄦ剰銆

鍗板害澶ч檰钖戝寳镄勪刊鍐蹭綔鐢ㄥ湪缂濆悎甯︿互鍖楃殑鍐埚簳鏂宀涘姬鍗楃紭琛ㄧ幇寰楁洿涓虹洿鎺ャ傚湪镞╃槠鍨╀笘鍗板害𨱒垮潡镄勫悜鍖椾刊鍐插彂鐢熷悗褰㈡垚镞ュ杸鍒椤姬鍓岖泦鍦般傚姬鍓岖泦鍦版槸鐗规彁鏂娲嬩刊鍐茶繃绋嬬殑浜х墿锛屽叾娌夌Н涓讳綋涓烘槀浠佺粍銆傝繖濂楀湴灞傚湪绌洪棿涓婃瀯鎴愪竴澶嶅悜鏂滐纴钖戞枩涓ょ考鍦板眰铡氩害鍜屽博镐х壒寰佸叿链夊樊寮傦纴鍖楃考鍏ㄧ敱鏄备粊缁勬瀯鎴愶纴鍗楃考涓嬩纺镌钖屾椂寮傜浉镄勫啿鍫嗙粍銆傛嵁鐢熺墿鍦板眰瀛︾殑镰旂┒缁撴灉锛屾槀浠佺粍鍖楃考搴曢儴骞撮缎绾︿负100Ma锛屽崡缈煎簳閮ㄥ勾榫勫彲鑳戒负90Ma锛屾牳閮ㄦ渶鏂板湴灞傜殑骞撮缎澶ц嚧鏄87Ma(Wan Xiaoqiao et al.锛1998)銆傛槀浠佺粍涔嬩笂娌夌Н涓烘櫄锏藉滩涓栧悗链熼潪澶岖悊鐭崇浉镄勭庡睉宀╀笌纰抽吀鐩愬博锛屾矇绉绫诲瀷镄勮浆鍙桦弽鏄犳寔缁镄勪刊鍐查犳垚浜嗗唸搴曟柉鍗楃紭镄勬姮鍗囥傝呖鏅氱槠鍨╀笘娌夌Н镞舵湡锛屽湪鍐埚簳鏂鍗楃紭宸插舰鎴愪简杈冧负鏅阆岖殑娴呮捣纰抽吀宀╁彴鍦扮幆澧冦傝繖涓鐜澧冧笌宀楀反鍦板尯镄勫畻灞辩粍涓婃垫矇绉鐜澧幂浉褰撱傚姬鍓岖泦鍦扮殑钖庢湡娌夌Н鍦ㄥ叾瑗跨镄勪徊宸翠竴甯﹀嚭闇茶缉濂姐傛嵁杩戞湡镰旂┒锛屼徊宸村湴鍖烘櫄锏藉滩涓栦笌鍙ゆ柊涓栫殑鐣岀嚎浣崭簬镟茶礉浜氱粍涓庢洸涓嬬粍涔嬮棿(涓囨檽妯电瓑锛2001)(琛2)銆备笌宀楀反鍦板尯鐩稿悓锛屼徊宸翠竴甯︾殑镟茶礉浜氱粍涓庢洸涓嬬粍涔嬮棿浜︿负涓娌夌Н涓嶆暣钖堬纴璇存槑璇ュ湴鍖哄湪锏藉滩绾钬斿彜杩戠邯鐩镐氦镞舵湡镟剧煭𨱌傚嚭闇蹭簬娴峰钩闱涔嬩笂銆傝繖镞剁殑鍐埚簳鏂灞辫剦宸插紑濮嬩笂闅嗭纴澶ч檰鍓ヨ殌鍦ㄦ洸璐濅筜缁勪箣涓婂舰鎴愬法铡氱殑镰惧博鍫嗙Н銆傝繖涓娌夌Н鐗瑰緛鏄剧ず镟蹭笅缁勫睘浜庤繎娴风浉纾ㄦ媺鐭虫矇绉銆傛洸璐濅筜缁勭⒊閰稿博鍦板眰涔嬩笂镄勫ぇ閲忕(𨰾夌煶鍫嗙Н鏄娌夌Н鐜澧冨彉鍖栧拰鏋勯犺繍锷ㄧ殑閲嶈佹爣蹇(Wan et al.锛2002)銆备笌鍏剁浉姣旓纴宀楀反鍦板尯锘哄牭𨰾夌粍镄勯檰婧愮煶鑻辩爞宀╂矇绉铏戒笉灞炰簬纾ㄦ媺鐭冲爢绉锛屼絾锏藉滩绯讳笌鍙よ繎绯荤晫绾垮勭殑涓嶆暣钖堜互鍙婂彜鏂颁笘镞╂湡娌夌Н绫诲瀷镄勫法鍙树粛琛ㄦ槑鏋勯犱綔鐢ㄥ湪璇ュ尯镄勯吨瑕佸奖鍝嶃

瑗胯棌鍗楅儴锘哄牭𨰾夌粍搴曢儴镄勪笉鏁村悎鍙婂惈镰剧爞宀╀唬琛ㄥ嵃搴︽澘鍧楀埯濮嬬版挒镄勭粨鏋溿备笌姝ょ浉姣旓纴浠插反鍦板尯镄勬矇绉鐗瑰緛鍙嶆椠浜嗘洿涓烘槑鏄剧殑纰版挒缁撴灉銆傚勪簬钖屼竴纰版挒甯︿袱渚х殑鍙ゆ柊缁熶笅閮ㄥ博鐩哥壒寰佸瓨链夊樊寮傦纴鍒嗘瀽鍏跺师锲犳湁澶氱嶏细涓鏄缂濆悎甯︿袱渚ф澘鍧楁垨涓嶅悓鏋勯犻儴浣崭綔鐢ㄥ姏寮哄害镄勫樊寮傦纴浣垮湴澹虫姮鍗囬熺巼涓嶅悓锛涗簩鏄鍐埚簳鏂灞辩殑闅呜捣骞呭害瑕佹瘆鍗楁柟鍗板害澶ч檰瑕佸己锛屽姞涔嫔唸搴曟柉灞卞崡缂桦姬鍓岖泦鍦拌窛鐗╂簮鍖鸿佽繎锛屾潵镊鍐埚簳鏂灞辫剦镄勭墿璐ㄩ犳垚澶ч噺杩戞捣鐩哥(𨰾夌煶镄勫爢绉锛岃屽矖宸村湴鍖哄湪Danian镞╂湡鍙娌夌Н鐩稿圭ǔ瀹氱殑婊ㄥ哺娌欎笜娌夌Н銆

鍙ゆ柊涓栦腑钬旀櫄链熺⒊閰哥洂鍙板湴阆鍙椾笉鏂镄勬寻铡嬩笌镰寸庯纴杩涜屽嚭鐜版粦濉屽爢绉銆傞犳垚鎸ゅ帇镄勬瀯阃犱綔鐢ㄥ簲璇ュ湪婊戝屼箣鍓嶅彂鐢燂纴缁揿悎娌夌Н绫诲瀷镄勭獊鍙樻帹娴嬶纴鏋勯犳寻铡嬫湁鍙鑳藉彂鐢熶簬锏藉滩绾钬斿彜杩戠邯镄勭晫绾挎椂链熴傞殢钖庡矖宸村湴鍖轰竴鐩村勪簬鎸ゅ帇镄勭幆澧冦傛寻铡嫔己搴﹀湪涓嶅悓阒舵垫湁镓涓嶅悓锛屽彲浠ヤ骇鐢熷博灞傜牬纰庡拰婊戝屽爢绉镄勪笉钖屾矇绉鍦板眰銆

瑗胯棌鍗楅儴鍙ゆ柊涓栫爞镰惧博鐩存帴涓嶆暣钖堜簬鏅氱槠鍨╀笘镄勯檰妫氱⒊閰稿博娌夌Н涔嬩笂锛屾矇绉绫诲瀷镄勭獊鍙树唬琛ㄤ简涓娆″己鐑堢殑鏋勯犺繍锷ㄣ傚嵃搴︽澘鍧楀寳缂樻祬娴风浉锷ㄧ墿缇や笌鍐埚簳鏂鍗楃紭镄勫姩鐗╃兢浠庡彜鏂颁笘寮濮嬭秼钖岋纴浠ュ强瀹楀北缁勪笌锘哄牭𨰾夌粍涔嬮棿镄勫湴璐ㄤ簨浠跺叡钖岃〃鏄庡嵃搴︿笌娆т筜澶ч檰镄勬棭链熺版挒鍙戠敓鍦ㄧ槠鍨╃邯涓庡彜鏂颁笘镄勭浉浜ゆ椂链燂纴鍗65Ma宸﹀彸銆傛ゆ椂镄勫矖宸村湴鍖烘浘鍙戠敓鐭𨱌傛姮鍗囷纴骞堕珮鍑烘按闱㈤伃鍙楀墺铓銆傜揣鎺ョ潃澶ч噺𨱒ヨ嚜鍗椾晶鍗板害澶ч檰镄勬矇绉鐗╄繀阃熷爢绉鍦ㄧ⒊閰稿博鍦板眰涔嬩笂銆傞殢钖庡彜鏂颁笘涓钬旀櫄链熺⒊閰哥洂鍙板湴阆鍙椾笉鏂镄勬寻铡嬩笌鍙桦舰锛岃存槑澶ч檰镄勭版挒鍦ㄦや箣鍓嶅氨宸插彂鐢熴傛矇绉鍦板眰镄勭牬纰庡彉褰㈠拰婊戝屽爢绉鏄鎸佺画纰版挒涓庢寻铡嬬殑缁撴灉銆傛湰涔︽嵁鍦板眰瀛﹁瘉鎹鎻愬嚭鍒濆嬬版挒鍙戠敓鍦ㄧ槠鍨╃邯钬斿彜鏂颁笘镄勭晫绾挎椂链燂纴杩欎竴鎺ㄨ烘瘆姝ゅ墠杈冨氲よ瘑镄55锝50Ma瑕佹棭绾10Ma銆备篃链夌爷绌惰呮彁鍑轰简涓庣洰鍓岖粨璁虹浉鎺ヨ繎镄勭湅娉曘傛牴鎹涓灭粡90掳娴峰箔鍙ゅ湴纾佽祫鏂欐墍鏄剧ず镄勫嵃搴︿笌娆т筜澶ч檰镄勭浉瀵逛綅缃鍙桦寲锛屾帹娴嫔ぇ闄嗙殑镞╂湡纰版挒鍙戠敓鍦ㄧ槠鍨╃邯钬斿彜杩戠邯镄勭晫绾块梼杩(Klootwijk锛1984)銆俣oyden鍜孊urchfiel(1997)缁煎悎澶氭柟璧勬枡璁や负锛屼袱𨱒垮潡鍦ㄥ枩椹𨰾夐泤瑗挎电殑纰版挒鍦ㄧ槠鍨╃邯链链熷氨宸插彂鐢熴侸aeger绛(1989)鎹寰峰共鐜勬﹀博骞撮缎鍙婂嵃搴﹂檰鐢熺敓鐗╃殑杩佺Щ镞堕棿涔熻や负涓ゅぇ闄嗙版挒镄勬椂闂村彲鑳藉湪锏藉滩绾钬斿彜杩戠邯鐣岀嚎涓娄笅銆傚痉骞茬卺姝﹀博娉ュ博澶瑰眰涓浜ф湁鍙ゆ柊涓栬疆钘诲寲鐭(𨱒庝纻钖岋纴1998)锛屽寲鐭抽溃璨屼笌鍗庡崡鍦板尯鍙浠ュ规瘆锛屽叿链夌浉钖岀敓鐗╁尯绯荤壒寰併傚彜鏂颁笘鍗板害涓庡崕鍗楄疆钘诲寲鐭崇殑瓒嫔悓杩涗竴姝ヨ存槑姝ゆ椂涓ゅぇ闄嗛棿宸蹭笉瀛桦湪瀵瑰叾阒婚殧镄勫ぇ娲嬶纴钖屾牱鍙寰楀嚭澶ч檰𨰾煎悎镄勬椂闂村彲鑳藉湪鍙ゆ柊涓栦箣鍒濄傚嵃搴︿笌娆т筜澶ч檰娌块泤椴佽棌甯冩睙缂濆悎甯︾殑纰版挒涓嶅彲鑳藉湪钖勫勫悓镞跺彂鐢燂纴鍏舵椂闂存槸链夊厛钖庣殑銆傛湰涔︽嵁鐜版湁璧勬枡鍒嗘瀽锛岃や负闆呴瞾钘忓竷姹熺绅钖埚甫镄勮捣濮嬬版挒镞堕棿鏄鍦ㄧ槠鍨╃邯钬斿彜鏂颁笘镄勭晫绾挎椂链熴傚崡鍖楀ぇ闄嗘嫾钖埚悗锛屽湪闆呴瞾钘忓竷姹熷崡渚т粛鍙戣偛链夋繁娴呬笉钖岀殑娈嬬暀娴风泦锛屾捣鐩哥幆澧冩寔缁镊冲嬫柊涓栨汤链燂纴鐢氲呖娓愭柊涓栥

4. 印度板块的介绍

印度洋板块(Indian Plate)为大陆板块,包括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属于印度-澳洲板块的一部分。印度板块形成于白垩纪,原位于南半球,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约在五千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时期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

5. 简述古代印度文明起源和演进过程

印度文明起源于南亚次大陆的文明,由于印度河流域是古代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故以此命名。
印度文明出现前很久,农业可能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彼此相距很远的地方独立发展起来了,这些地方包括热带的东南亚、亚洲的最西端(今土耳其东部、叙利亚和伊拉克北部)、非洲、以及公元前第一个千年期间的中南美洲。非洲和美洲古代农业的独立发展直到晚得多的时代才导致出现完善的书写体系和金属加工,尽管美洲农业社会最终建立大城市的时候在其他方面却仍然停留在技术落后的石器时代。与采集文化不同的是,耕种永久性农田要求有永久性居住地,这类由农民居住的村庄或小镇在公元前10000年后不久开始出现在亚洲最西端。
但文明一词的拉丁文civitas有城市的含义,它指的是多数居民不再是农民的大居留地;它的居民应该包括办事员、文牍员、行政人员、工匠、金属加工工人、店主、商人以及其他标志劳动分工并把城市与村庄或小镇区别开来的专业人员。有关这一发展阶段的最完整的考古和文献证据是在亚洲,尽管如今在非洲和美洲发现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有可能改变我们当前的认识。然而看来可信的是,我们定义的文明是按照上述线索演变过来的。
从苏美尔到印度并不远,交通也方便。水路出平静的波斯湾后沿海岸航行可直达印度河河口,需要通过伊朗和郫路支很少绿洲的沙漠的陆路也很常用。在这条陆路沿线和印度河以西的郫路支边境高地,就有公元前5千纪期间出现的好几个新石器时代农业发达地区和大型村庄或小镇。虽然这些地方的发展可能与苏美尔无关,但它们大概得益于古苏美尔的成就。印度河洪泛区到公元前6千纪和公元前5千纪时也有了农业,因而大概是独立发展的。大约到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了真正的城市,而美索不达米亚周围高地的农业后来才扩张到河边低地。与美索不达米亚一样,洪泛区向古代农民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控制河水泛滥、实行人工灌溉和排除洼地积水。经过长期改进各项农业技术所积累的经验,终于成功开发了低地潜在的丰富农业资源。稳定的剩余农产品为建设真正的城市而非小镇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些城市的居民有文化,会金属加工,靠剩余农产品生活,有劳动分工,在艺术、建筑和城市规划上具有丰富的经验。
迄今发现的主要古城市集中地在今拉贾斯坦的卡利班甘(大概是印度发现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巴基斯坦旁遮普的哈拉帕和印度河下游的莫亨焦-达罗。三地共有近200个同一时代的较小城镇或村庄的遗址,它们散布在从印度河流域向东至恒河上游、向南几达今孟买的广阔地域内,它们展示了相似的居住区、陶器、印章(用于标明财产所有权)和艺术品。所有这些遗址的发掘深度和地层性质都相同,这进一步表明了哈拉帕文化的同一性。这个在地域面积上超过所有其他地方所有已知古文明的文化综合体被称为印度河文明,它无疑与这条
河及其支流有密切的关系,如同苏美尔和埃及文明与河流的关系。印度河与尼罗河及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一样,也是一条不稳定的河流,即发源于多水的地方。它的多条支流从有充沛融雪水和夏季季风雨的喜马拉雅山区出发,流过旁遮普和干燥的拉贾斯坦低地,进入信德的沙漠后在今卡拉奇附近入海。所有这些低地都缺雨,而印度河流域的下游部分实际上与苏美尔一样是沙漠,因而农业必须依靠灌溉。一年一度的洪水既提供了水又带来了极肥沃且容易耕种的冲积土壤,再加上长而温暖的生长期和终年不断的日照,构成了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这些条件与促成埃及和苏美尔在掌握了管理利用洪水的方法后达到古代突出地位的条件是相同的。印度河也提供了运输粮食和建筑材料等大宗货物的廉价而方便的手段,它和少树而平坦的平原一起,创造了便利的交通,这对于互通有无和劳动分工都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看出,在纳巴达河和达布蒂河护卫下的温迪亚山脉和萨特普拉山脉,将印度拦腰截为南北两部分。印度南部另有隆起的德干高原做屏障。在北部边境,兴都库什山脉、苏莱曼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壁垒。古城市遗址——卡利班甘、哈拉帕和莫亨焦-达罗——全都紧靠印度河及其支流。印度河文明瓦解后,居民区开始移向孔雀王朝崛起的恒河流域。
约公元前2500年的莫亨焦-达罗遗址出土的青铜舞女像。人物形象的风格独特,甚至有些抽象,但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舞者的兴致和动态。(National Museum of India)
印度河流域居民的艺术和他们非凡的城市规划,也是全然独具特色而与苏美尔无关。他们用的印章与美索不达米亚之前或同时代的印章极为相似,而我们知道,最晚从公元前2500年起,两地之间已有贸易往来,因为这一时期的印度物品已在苏美尔发现,苏美尔的物品也在印度发现。看来十分可能的是,由于印章大概主要用于标志财产或货物的所有权,印度河的居民在与苏美尔人的贸易过程中采纳了它们。
印度河文明究竟何时出现难以确定,粗略的估计应早于公元前3000年。城市遗址,包括卡利班甘、哈拉帕和莫亨焦-达罗这三处主要遗址,都紧靠印度河或其支流,这些地方的地下水位都很高。最深的(也是最古老的)遗址如今都在今天的地下水位以下,这给考古发掘工作造成严重困难。自从这些古城市在大约5000年前建成以来,江河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洪水和沉积的淤泥已将大多数最早期的证据冲走、埋葬或淹没。与尼罗河三角洲一样,由于同样一些原因,我们没有可能再看到比我们目前所能证明的更久远的早期阶段。迄今能够确定的最古老文物的年代都集中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但它们全来自遗址较高层面,因而必然来自城市文化已经相当先进的时期。在文明开始形成的阶段,它的发展比较缓慢,因而可以设想,它应该比公元前2500年更早许多个世纪就开始了。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这一时期内,它演进并建成首批城市,达到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公元前2500年的形式和水平。因此,公元前3000年这一推测较为合适,尽管仍然是一个带任意性的整数。
我们不知道这些城市的建设者们怎样称呼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居住地。我们今天用的是现代地名——如莫亨焦-达罗的意思是“寂静的地方”。希腊人把他们在亚历山大时代遇到的地方称为India,这个名称起源于雅利安人给那条河起的梵语名字Sin,由此联想到India大概就是指的印度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波斯人及印度人自己用的名称是Hind,显然与Hin、Hinism和Hinstan(意思分别为印度、印度教和印度斯坦——斯坦意为“国家”)以及印度河下游的Sind或Sindh(信德省)同词根。有关印度的第一部外国人记述是波斯人在居鲁士大帝居鲁士大帝二世(CyrusⅡ the Great,公元前590/前580~约前529),波斯政治家,伊朗西北部古代国家米底的国王之外孙。在约公元前550年起兵造反,进攻他的外祖父,获胜后继承米底王位。——译者(公元前550~前530年在位,其帝国曾短暂兼并印度西北部疆土)时代所写;波斯人将Sind或Sindh改回到Hind或Hinsh,从而最后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与苏美尔人的贸易从水陆两路进行。水路通过印度河入海口附近的洛塔尔港口,那里有石砌大码头和仓库遗迹。所有这些,都与一个显然属于哈拉帕文化(印度河文明的一个别名)的城市有关。这里及哈拉帕印度的另一些地方,都发现了苏美尔的货物,苏美尔也发现了哈拉帕的货物,而在这两地之间巴林岛上一处遗址则发现了两地的货物,看来它曾经是一个大贸易中心,是来往苏美尔的许多贸易路线的交会地。苏美尔文献谈到一个名为迪尔穆恩的地方,是从他们河流入海口向南航行数天即可抵达之处,大概就是指的巴林。那里有来自东
方美鲁哈地方的商品:象牙、孔雀、猴子、精美的石头、祭祀用的香和调味品,总之有圣经上说的“猿人、象牙和孔雀”。美鲁哈肯定就是印度,但究竟是苏美尔人到了印度、还是印度人或中间商把货物运到迪尔穆恩,则尚无定论。
印度河文明的城市米诺斯,希腊文化中克里特某个统治者或其朝代的名字。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把他发现并挖掘出土的克里特文化称为米诺斯文化。——译者
印度河文明的两件明显不同的文物:莫亨焦-达罗的祭司模样人像和哈拉帕的残缺人体躯干。风格独特的“祭司”很像米诺斯①(克里特)艺术,人体躯干则颇似古典希腊艺术。两件文物都来自印度河文明,表明它们可能制作于不同时期,因而反映了风格随时间的演变。(左:Stella Snead/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右:Borromeo/Art Resoure, NY)印度河文明最惊人之处也许是它的城市规划设计,几乎每座房屋都有水井、供水管道系统、浴室和废物排放管道或排水沟。如此发达的城市建设实为古代任何地方所未见,甚至西欧和北美要到19世纪晚期才有类似规模的成就。滋养这些城市的河流供给城市的市政用水,是从上游靠自流方式引来的,这一方式后来为数代莫卧儿皇帝用来给他们在德里及阿格拉的宫殿供水。印度河文明的居民对私用水源的重视,说明印度人特别强调沐浴、洗涤以及祭祀仪式的纯洁。已经发现的宗教人物多种多样,但其中很多似乎是印度的创造及破坏之神湿婆、丰收之神、以及主管出生-生命-死亡-再生循环之神的古代形象;还有最早的瑜伽瑜伽是印度教的一种哲学,它规定了严格的精神及肉体磨炼,以求达到与宇宙精神合一。修行者,那时就已经表现为坐姿、抱臂并定睛凝视来世的形象。始祖女神、男性生殖器形象以及牛崇拜,提供了与古典及现代印度文明之间联系的另一些线索。有些学者指出,印度特色的转世及无穷生命轮回观念就曾经是哈拉帕人的信仰。确实,包括宗教及其他成分在内的大部分传统及现代印度文化的根源,都能在由印度河文化拼合成的图景中找到或推断出来。
有隆肉的公牛。印度人对牛的尊敬起源于印度河文明。(Jehangir Gazdar/Woodfin Camp & Association)这些古城市的房屋惊人地相似,说明社会分工还不很细;房屋沿着规则的街道排列成半格栅式图案。有少数较大的建筑,而大多数城市的较大建筑中都有一间公共澡堂,可算是最大的单一结构体;另一些较大建筑可能是市属粮仓或栈房。我们尚不认识的这些城市居民留给我们的艺术,不仅品质高超而且形式极其多样。多样性可能表示它们是在一个艺术风格发生了变化的很长时期里创造的,恰如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在1000年内风格的变化:抽象派、现实派、理想派,等等。最吸引人的艺术品是大量形态各异的泥土或木头制造的儿童玩具,其中有极小的牛拉的极小的车和会爬绳的猴子。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繁荣到能够生产这类非必需品——这是灌溉农业高生产力的贡献——而人也具备了受钦佩的价值。另外,这些遗址中很少见到武器或其他战争迹象,看来那里的文明是平和、仁慈、有高度组织的高级文明。印度的土产棉花也是在这里最早用于织布制衣,这一创新晚得多才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动物雕塑和浅浮雕,包括很多印章上的作品,工艺极其精良,其中大量牛科动物形象多为我们熟知的弓背牛,说明从那时起牛已经受到尊敬。这些以及其他证据使我们相信,早在哈拉帕时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非暴力要求,这些都是印度人一贯强调伟大生命链条和万物同源的标志。
印度河文明居民的主要食用农作物是小麦,它最初可能是从西方地区引进的;作为补充的有大麦、豌豆、菜豆、油用种子、水果和蔬菜以及家养牛和羊的奶产品。工具用青铜、石头和木头制造,较晚的若干世纪中出现了铁,并被用于制造比如车轮轴的销钉。只是到了印度河文明末期,水稻才以次要作物出现,那是通过与恒河流域交往而从东南亚原产地输入的。甘蔗也是印度土产,并在印度河流域最先人工种植,但今天在灌溉系统更优的恒河流域种植更多。在印度河地区,靠近河边的地块不但必须加以灌溉,而且一再遭受无规律的、偶尔灾难性的洪水之害。相继建造的堤堰遗迹说明,甚至保护城市本身免遭洪水或河流改道之害的努力并非总能成功。在这片平坦、半干燥或甚至沙漠地区,没有可用于建筑的石料,城市是与苏美尔一样用晒干的土坯或烧制的窑砖建造的。烧砖用的燃料或取自河边的树丛(很快就消耗殆尽),或从林木更茂盛的丘陵或河流上游多山地区运来。哈拉帕的废墟最早在1850年代由一位英国军事工程师进行了考察,他敏锐地注意到,承包铁路道渣的印度人给他送来的砖块和其他碎片的尺寸很奇怪,同样奇怪的还有某些碎片上的符号,其实那就是印度河文明的书写体实物样品。这位工程师追根溯源一直追到哈拉帕遗址,并且意识到那些都是比当时已知印度文明更古老的一种文明的遗物。
到公元前第三个千年之末,印度河文明开始衰落。尽管只能推测衰落的原因,但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耕种或灌溉的土地和城市所占地区的面积都逐渐缩小。洛塔尔港口约于公元前1900年前放弃,其他大居住中心维持的人口也比原先大为减少,且拥挤在衰败城市的某个小区域中。在某些遗址上也发现了暴力迹象:灰烬和未掩埋或无头的尸体,大概是遭匪帮袭击的
受害者,因为那些城市基本上无力抵御掠夺。任何文明存在很多世纪后,都可能出现衰退迹象,但印度河居民遇到的却是由他们的沙漠或半干燥环境引起的一些特殊的、短期内即可变成难以克服的问题。任何干旱地区经长期灌溉后,必然逐渐积累因水蒸发又无雨水有效冲刷而留下的盐碱。灌溉使地下水位提高,甚至可能上升到作物根部。当积累的盐碱达到对作物有害的水平,或作物根部被淹,农业就可能相当突然地宣告完结。就是今天我们也能在很多包括美国在内的干燥灌溉地区看到这两个问题造成的影响。
在印度河流域古代耕种过的地区中,有大片地块看来就是由于这些原因而被放弃的,因为古代耕地表面有白色沉积物。另外,一再发生的洪水和江河改道,不但直接威胁城市,而且所携带的淤泥破坏或堵塞给农田供水的灌溉渠道而间接危及农业基础。江河改道也可能使城市或灌溉区失去水源。所有这些都是发源于山区然后流经少树沙漠地带的不稳定河流的行为特点。没有气候变化的证据,尽管有人无视相反证据而断言如此,但有不少证据表明曾经造就了城市、滋养了艺术的剩余农产品减少了而终至消失,残余人口居住在一度辉煌的城市废墟中,靠他们从幸存的、生产能力远为低下的农田榨取的些许收获,再加上狩猎和采集,过着比较简单的生活。在这种衰退状况下,他们越来越无力保护自己免遭外来人的袭击。后来抵达这里的雅利安移居者,从未看到过印度河文明的鼎盛时期,因而不可能是它瓦解的原因。创造了印度河文明的人或他们的后代,随身带着他们的文化和技术,大概向东疏散到恒河流域或向南迁徙到了印度半岛。

阅读全文

与印度在什么时候有沉积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虎鱼缸背景什么颜色好 浏览:268
如何理解中国的强大 浏览:143
中国哪些地方美女多 浏览:593
英国女王有多少个儿女 浏览:843
英国蜡封哪里有卖 浏览:605
和平精英国际服如何登录用微信 浏览:897
中国一年枪毙多少人 浏览:214
印度人为什么喜欢歪头 浏览:420
卡瓦伊在印尼的工厂什么样子 浏览:96
中国最高年龄是多少岁 浏览:903
越南最近哪里好玩 浏览:381
中国每年抽烟多少人死亡 浏览:646
中国人可以当哪些兵 浏览:887
意大利的手机卡怎么办理流量 浏览:397
如果中国采用美国芯片会怎么样 浏览:111
伊朗榴莲树为什么那么贵 浏览:741
英国租房不按门锁怎么办 浏览:304
去哪里买英国产品最靠谱 浏览:69
越南的青草药膏是治什么病 浏览:749
冷湖在中国哪里 浏览: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