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越战争:越军使用毒气攻击,许世友怒道:用炮轰,不留一间房
1975年越南在结束抗美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一度得意洋洋地自诩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在苏联的支持,越南竟将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中国视为"头号敌人",重点打击。
越南军队也不断在中越边境挑起武装冲突:打伤边界线附近居民、推倒界碑,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然不顾在过去抗法抗美的三十年战斗中,中国无条件给予他们的增援。
终于,在1979年2月7日,我国实在不堪其扰,经过多重考量,中央决定出兵越南进行自卫反击,给越南一个沉痛的教训,还边境公民一个安宁。
这场战争开始得让人措不及防,结束的也非常之快。
战争开始不到一个月,在我军所向披靡的攻势之下,越南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
就在我军见已达到预期目的,准备回撤时,越南军队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耻的行为。
正是这个行为,让此战的指挥官许世友将军怒不可遏,命令炮火猛轰谅山,一间屋子都不许留!
要知道我军开展对越自卫反击战只是因为无奈于越南的连番挑衅,甚至一些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只想对越南略作惩戒而已。
自卫反击战初期,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连攻下了越南北部众多城镇,直逼军事要地谅山。
在越南的地形中,谅山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势易守难攻。
更加重要的是,谅山距离越南首都河内不过数百里,犹如一道天然屏障。
如果谅山被我军攻下了,前面的地形一马平川,那么越南首都被我军攻下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其实,此时我国政府见已达到预期震慑越军的效果,宣布开始撤军退出越南了。
但越南政府却贼心不死,一面叫嚣着中国军队溃败逃离,一面害怕我军真的折返回来,于3月1日,将人民军三师调往谅山前线。
这是越军的王牌军队,曾在越南战争中让美军吃过大亏。
该局慎誉军号称"人民英雄",擅长夜战、肉搏战和遭遇战。
在与我军部队较量之前,他们一直没有将我军放入眼中,甚至大放厥词说"要打到南宁过春节"。
自古以来都有一个道理,那便是孝段骄兵必败。
此部队刚刚登陆前线作战,就被我解放军55军一举击垮,四处逃窜。
仗打到这时,可以说战前的预定目标已全部完成,我军再次按原定计划撤军回国。
可让全世界都没想到的是,此时恼羞成怒的越军竟然公开违反国际公约——投放生化武器。
这些化学武器不仅毒害了我军士兵,也对附近的普通百姓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但面对敌人这种卑劣的行为,我军士兵依旧奋勇上前反抗。
这种拼搏的精神,吓得越南士兵加大了毒气的排放,改用添加了更多危害物的化学武器进行攻击。
我军因此牺牲了大量战士,场面非常悲壮。
当许世友将军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怒发冲冠。
这让他回想起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也使用了同样的毒气弹来毒害我国军民。
一场仗打下了,即使当时身体上看上去没有什么异样,但却会经受长久的病痛折磨。
最重要的是,当年越南抗美战争时,自顾不暇的中国还曾大力援助过越南,结果现在越南却恩将仇报,泯灭人性地用生化武器对待我军士兵。
许世友将军大发雷霆,当即下了一道命令——炮轰越军,一间房子都不留给他们!
霎时间,我军数百门大炮集结阵前,狂轰谅山。
这些火炮威力非常大,短短30分钟,就将整个谅山的土地削平了几米。
炮声一停,我国解放军战士便吹起冲锋号,向着火海冲去、向着敌人冲去。
战士们为了给自己牺牲的战友报仇,将越南军队埋没在杀喊声中。
此时越军已无力对抗,插在谅山上那一面鲜红的国旗也象征着这场战争的胜利。
正当我军完成打下谅山的任务准备撤退时,竟然在越军遗留下来的军用物资中发现了中国援助的大米。
战桐段士们本来就对他们使用毒气弹感到痛心疾首,看到这个场景之后,更是被彻底激怒了。
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中国人自己都舍不得吃捐给他们的大米,居然喂饱了他们来打自己。
于是许世友将军致电中央,主动请缨打过穷奇河。
士气高涨的我军在许世友将军的带领下,以猛烈的炮火开路,一路上高歌猛进,将越南境内的各种重要的工业交通设施通通摧毁殆尽。
更为讽刺的是,这些工业交通设施正是十年前,我国军民援越时所建造的设施设备。
在我军彻底拿下越南后,许世友将军也听从中央安排撤离回国。
因为我国本来也没想过要占领越南这一隅之地,最初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教训越南的背信弃义而已。
自古以来战争便是残酷的,但是为了保家卫国,战争的爆发便是不可避免的。
当初中国秉持着友好的外交政策,对越南多次忍让,然而越南非但不珍惜两国的关系也就罢了,反倒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让他们变本加厉。
好在我们实力强大,最后为自己讨回了公道。
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也有所提高。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明明有能力拿下越南,但却选择不去侵占他国,这正彰显了我们的大国风范,充分展示了我们的大国胸襟。
2. 马庆超:对越反击战凭一己之力俘虏8名敌人,创单兵俘敌最高纪录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参加的几次对外战争,全部都是基于保护国家和地区稳定才出手的。
好比抗美援朝,是因为一旦朝鲜失守,中国东北将无险可守,裸露在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国人枪炮之下。
还有对越自卫反击战,若是不进行反击,越南就会一直纠缠、不断袭扰中国边境。这场战争发生在十年浩劫结束以后,尽管那期间军事训练有些许松弛,英勇的解放军还是在一月之内就完成了目标, 大胜班师。 而在对越反击战中,俘虏越军最多的解放军战士是谁,立了什么功呢?
当初对越自卫反击之所以会发生, 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越南与前苏联勾结,企图对中国形成南北合围之势;其二,中国要想改革开放,就必须拿出些实质性的举动。唯有如此才能向西方证明,我们已经与 社会 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彻底决裂,再无关系。
在那场历时近一月的鏖战后, 解放军以死伤27000人的代价,造成越南军人和民兵总共十一万五千人死伤。 在解放军撤退回国的途中,也顺手摧毁了早先中国为越南援建的铁路和公路以及军事设施,若不是苏联军队持续向中苏边境靠拢,想必不日即可拿下河内。
正是解放军战士的顽强拼搏精神,才让越军对中国闻之胆寒,破灭了其世界第三强国的妄想。在两国如火如荼的交战中, 双方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战斗英雄。
比如第42军第126师副政委林凤云,在战争爆发之际他刚完成阑尾炎手术,顾不上伤口便立刻奔赴战场。他指挥军队击毙了越军的一个团长和一个政委,每次冲锋都是身先士卒。
不幸的是,在1979年2月17日,他和坦克团的领导在乘坐装甲车前往阵地时遭遇了越军的埋伏。数枚火箭弹齐齐向装甲车射去, 林凤云强忍着剧痛撕毁了一切机密文件,最后中弹身亡, 轰轰烈烈牺牲在了越南战场上。
他的战友,该部队的副师长赵连玉也是一位英雄豪杰。越南战场上,赵连玉亲自带领一个团的兵力打头阵,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穿插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接到撤退命令后,他和战友们说道: “不能丢下一个伤员、一具烈士遗体,就是一支枪、一件作战用具都不能丢下。” 不幸的是,在撤退的过程中,赵连玉部遭到了越军的伏击,他本人被黑枪打中,当场没了呼吸。
像他们这样的战斗英雄,在当时不胜枚举,还有很多人牺牲在了对越军的扫荡之中。当年解放军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杀入越南,尽管其利用地形优势展开了顽强的抵抗,奈何寡不敌众,还是在人民解放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于是,他们便依托当地的山峦屏障,隐匿于山东之中。解放军漫山遍野搜寻他们, 可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不少人民子弟兵因此葬身在了漫无边际的越南大山之中。
尽管扫荡式的围剿令我军造成了一些牺牲, 对越军所造成的伤害更大。 搜寻部队对越军可能藏匿的山涧、岩洞进行拉网合围,分散清剿,碰见民兵时则将大部队分散开来进行多路的积极战术手段将其围歼。
至于那些藏匿在山洞内的敌军,直接拉出火炮和火焰喷射器,兼以炸药、手榴弹等辅助措施,宁可错炸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此前宁死不肯投降的越军黄扁山师长,为此在山洞中躲藏了近半个月才躲过一劫。还有一位越军师长,面对解放军的突袭,直接让老婆孩子出来投降,而自己饮弹身亡。当然,越军之中像这样有骨气的人还是少数, 否则,我军也不可能俘虏如此之多的越南军人。
那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俘虏越军最多的解放军战士是谁呢?他应当是西线作战部队某部37师8连1排2班的副班长马庆超。
他在对越反击战的一场战役中, 仅凭一己之力就俘虏了8名敌人, 直接创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单兵俘敌的最高纪录。为此,他个人被授予一等功荣誉,所在的8连也荣获了集体一等功,成都军区还专门给予2班“瓦解敌军模范班”的光荣称号。
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打响一个星期, 马庆超所在的13军刚刚取得了柑塘战役的胜利。 越军驻守此地的345师在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之下一触即溃,群龙无首的他们只能十几残兵败将聚拢一处,而后逐步向南转移。
马庆超所在的8连接到的任务是:提前占领制高点,而后向越军穷寇发动致命一击,断绝其南下去路。
8连为越军布置下了天罗地网, 只等其往里钻去。当越军进入埋伏圈时,全连吹响冲锋号,轻重武器火力全开,当即令试图突围的越军,四散奔逃。
不过越军还有一个班利用土坡当掩护,向解放军投掷手榴弹和燃烧瓶。解放军端着枪就是一顿扫射,在强大的火力之下, 越军顿时失去了作战能力, 死的死,逃的逃。
连长向1排下达了追捕的命令,而马庆超一马当先,直接跳出了前沿阵地,拿着冲锋枪就向前追去。不料敌人还留有埋伏, 子弹从马庆超的耳边呼啸而过, 他一阵闪转腾挪又顺势转身,击毙了向其伏击的两名敌人。
如此,愈发激怒了马庆超,他冲着涵洞用“越语战场喊话十句”,向其中厉声说道: “都出来,缴枪不杀。我们解放军优待俘虏。”
喊了几次以后,洞中有五名越军士兵将自己的枪支扔了出来,接着双手抱头走来出来。这一下,马庆超就顺利俘虏了5名越军士兵。
在将这五名越军俘虏交给战友以后,马庆超又继续开始他的搜捕之旅。
由于战场环境纷繁复杂,而越军又善于利用地形优势打黑枪,马庆超和他的战友们必须小心翼翼,互相掩护。胆大心细的马庆超一面搜寻着每一处越军可能隐匿的地方, 另一方面还不停左顾右盼,以防敌人打黑枪。
他和一众战友们蹑手蹑脚,生怕惊动了藏身的越军。当时虽然人不少,但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声音。
突然,马庆超听闻旁边的一口井中有些许响动之声。身经百战的他知道, 大概率会有人藏匿其中。 他独自一人走上前去,发现井水一直在咕噜咕噜的冒泡,他断定肯定有人藏于井中,不用多久他们必定会露出头来换气。
果不其然,马庆超在井边待了一阵,发现有三个人藏于井中。马庆超没有直接开枪, 而是用越语劝谏他们早些放下武器投降。 而那三个人一看就是面黄肌瘦,多日未尽油盐,马庆超先是给其投递下了绳子,让他们爬上来。
结果,只有一个人上来。而另外两个仍旧是执迷不悟。 上来的那名越军大快朵颐着解放军所提供的压缩饼干, 在“酒足饭饱”以后,也开始跟剩下的两名战友喊话,解放军也在不停劝说他们趁早投降。
眼看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队伍的前进不可能因为这两个人而耽搁。副班长马庆超纵身一跃,直接跳入井中。只见其中的二人是面黄肌瘦,被冻得瑟瑟发抖。他们可能早就想上来了,只不过已经没有了力气。
马庆超早缴了他们的械以后, 将其一个又一个地托举着上了岸。 解放军悉心为其换上了干净的衣物,接着又为其提供水和粮食。他们吃着解放军给的食物,纷纷流下了泪水,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马庆超依旧是英勇神武,丝毫不惧任何艰难险阻。在班师回朝以后,他也被授予了应得的职位。马庆超之所以俘获8人就能荣立一等功, 是因为在整场战争中一共才有两千余名越军被俘。 倒不是说他们有多么顽强,而是他们会利用地形。
其实,中越之间的战争远没有就此而止,自不量力的越南还想着与中国一较高下,于是在老山和者阴山之间不停向中国发动袭击。
而中国则完全将其当成了练兵场, 在长达十年的两山轮战中, 俘获敌人更加困难。山岳丛林,植被茂密,发现个敌人都难,活捉就更难了。所以,只要生擒一名敌人,就可以顺利获得一等功。
如今这一切都已经过去,而先辈们的名字, 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 若是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
3. 求《婚后每天都真香》TXT百度云,谢谢!!!!
《婚后每天都真香[穿书]》
作者:东风几许
俞安桐患有先心病,活得精细小心,没想到最后竟是死于意外车祸,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只遗憾自己短短的一生过得寡淡无味。
再睁眼,他穿书了,获得健康身体的他喜得一蹦三尺,来呀~造作呀~
4. 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
一、立国之战
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
彭德怀
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和以美国为首的17个国家,进行了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史称抗美援朝战争。
彭德怀元帅
跨过鸭绿江
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军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畔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也是美国强加的、不得不打的一场战争。
二、形势恶劣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向韩国发起进攻。
6月27日,美国总统
杜鲁门
命令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统一台湾的同时,威胁中国东部沿海。
阻止中国统一台湾,这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严重侵害中国核心利益的开始。
美国总统杜鲁门
美军舰队
在中国南方,美国支持法国侵占越南,威胁中国的西南和华南。
在中国东北方向,美国更是明目张胆地干涉朝鲜内政,意图陈兵中朝边界,威胁中国东北和北京。
东、南、北三面大军压境,战云密布。
有人形象地形容当时新中国的形势是:
美国在新中国的头顶悬了一把剑,脚底插了根刺,又用一把刀抵住了新中国的腰。
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前,新中国所面临的恶劣形势。
三、欺人太甚
1950年7月7日,在美国的主导下,联合国通过了第87号决议,决定组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入朝鲜半岛,帮助韩国,对抗朝鲜,统一朝鲜半岛。
9月5日,七万五千名联合国军在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带领下,从韩国仁川登陆,一举切断朝鲜军队和朝鲜国内的联系,朝鲜军队一败涂地,朝鲜到了亡国的边缘。
麦克阿瑟
美军仁川登陆
9月30日,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表强硬讲话道: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3日,周总理再次正式警告美国道:
“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管。”
中国态度已经很明显,如果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中国就会出兵。
然而,麦克阿瑟率领的联合国军对周总理的警告,置若罔闻;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也对周总理的警告,置若罔闻。他们都不相信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敢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
周总理
10月17日,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的带领下,跨过三八线,向中朝边界大举进发。
美国国内则公开叫嚣道:
“鸭绿江并不是中韩两国的边界线。”
很显然,美国并不承认鸭绿江这条自古以来就形成的、中朝两国的边界线。
美国侵占朝鲜之后,必然会通过鸭绿江,侵略中国。
同时,美国的轰炸机飞越中朝边界,轰炸了中国辽宁省安东市,造成大量中国百姓伤亡。
美军轰炸安东市
美国的种种军事挑衅行为,彻底激怒了新中国。
美国的肆意妄为,证明了美国依旧错误的认为新中国是和晚清、民国一样,是任人欺负,是不会反抗的。
四、痛苦记忆
当年日本侵华,就是先攻占了朝鲜半岛,然后侵占中国东北,随后开始全面侵略中国的。
这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段极其痛苦的记忆。
而此时的美国,显然正在复制日本当年的侵略路线。
日本侵华路线
是派出志愿军,前往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还是等美国攻占朝鲜后,在中国东北抵御美国的侵略?
这是中国不得不做的一个选择。
五、富饶的东北
东北被毛主席誉为
“共和国的长子”
。
一个家的长子,在一个家是起着帮助父母挑大梁的作用。
而东北,这位共和国的长子,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同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东北三省
1943年时,东北就生产了全国百分之八十八的生铁,百分之九十八的钢材,百分之九十三点三的电,百分之九十五的机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东北共修筑有一万一千四百七十九公里铁路。东北的工业产出占到了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五,工业产值也超过日本本土。
在投降前夕,日本甚至提出了
“宁可放弃多灾多难的日本本土,也绝不放弃物产丰富的中国东北。”
日本无条件投降
东北沃野千里,交通便利,中国的重工业、军事工业几乎都集中于东北。
因此,中国是绝对不愿意在东北和美国打仗的。
而与此同时,富饶的东北,也引起了斯大林的觊觎。
作为盟友,斯大林甚至希望美军能够兵临鸭绿江,如此苏联军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中国东北,占据中国东北。
斯大林
到那时,美国、苏联都会在鸭绿江边屯集重兵,中国就会成为美苏对抗的最前沿。
这种情况,是极其不利于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也是新中国极其不愿意看到的。
最终,毛主席作出决断道:
“我们应该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美国的步步紧逼,已经严重侵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已经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生存,中国也已经到了无路可退、不得不出兵朝鲜,背水一战的地步。
毛主席
六、英勇善战
谁也没有想到,在朝鲜半岛这个只有22万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中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20个国家直接卷入战争,双方参战兵力达到261万,双方伤亡更是高达百万,战况之激烈,死伤之惨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让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感到恐惧,也让全世界感到震惊。
长津湖战役,中国军队出现三个冰雕连。
每个连队,一百余人都是呈战斗队形,卧倒在雪地里,目视前方,被冻死在阵地上。
冰雕连
冰雕连
七、上甘岭
上甘岭,让美军毫无办法,无计可施。
美军抱怨道:
“明明上甘岭只是方圆3.7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为什么面对天上是我们的飞机,海里是我们的航母军舰,陆地上是我们坦克大炮的疯狂进攻,就是攻不下来?
43天时间里,我们共发射炮弹190多万发,共投掷炸弹5000多枚,上甘岭山头整体被削低2米,为什么中国军队依旧可以坚守,依旧可以组织反攻?”
直到他们知道了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的战场表现后,他们方才恍然大悟,肃然起敬。
在43天的战斗中,我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抱着炸药包、爆破筒往敌群里跳的,有名有姓有记载的就有38位之多。
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行为,而是一群人的集体行为,呈现出小规模化的战斗场景。
英勇的志愿军
八、打冲锋
在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出现了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
瞎子背着瘸子打冲锋
。
1952年11月4日,我15军29师87团5连副班长薛志高在进攻途中,左腿被美军炮弹炸断,战士王合良双目被炸弹炸瞎,两人都无法独自进行进攻冲锋。
为了进攻敌人,两人约定协同作战。
瞎子背着瘸子打冲锋
当冲锋号再次响起时,双目失明的王合良背起没有左腿的薛志高,一起打冲锋,直至双双与敌同归于尽。
九、邱少云
在上甘岭战役中,出现了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胡修道。
黄继光
邱少云在潜伏时,被美军盲目投掷的燃烧弹溅起的火星,引燃了左腿的棉裤。
当时,只要他翻一翻身子,就能把火扑灭,但是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他选择了一动不动。
火在他的身上一点点的灼烧,而十五分钟,是人类所能承受烈火灼烧的极限。
当时,指挥作战的军官都已做好最坏的打算,下达了提前进攻的命令。
因为,没有人能够在烈火灼烧的情况下,忍受超过十五分钟的!
也没有人能够在烈火灼烧的情况下,不出一声,不动一下的,那是人类身体的本能反应,不是个人意志所能控制的!
邱少云烈士
然而,邱少云却突破人类承受烈火灼烧十五分钟的极限,硬是忍着剧痛,三十多分钟一动不动,一声不吭,任由烈火一点点的在身上灼烧,直至壮烈牺牲,为全营潜伏成功,为全营在半小时内攻克391高地,全歼守敌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反攻上甘岭的战斗中,我第15军45师134团8连,原本不到200人的连队,多次被打光重建,累积阵亡接近1000人,阵亡率高达百分之五百。美国军法规定,战场伤亡超过三分之一即可投降,而中国这支铁军承受着百分之五百的死亡率,却始终坚持在一线顽强战斗,无一人退却。
十、一战成名
抗美援朝战争,美国动用了其陆军兵力的三分之一,战场兵力最多时达到了30万;海军兵力的二分之一,出动各种舰艇210艘,各种舰载机383架;空军兵力的五分之一,先后出动各种飞机数万架。
美国陆海空三军的精锐,几乎全部参战。
美军动用了除了原子弹之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炮弹密度、空袭轰炸密度,兵力密度都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联合国军投入兵力最多时,达到了93万人。
美军轰炸机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是竭尽全力进攻中国军队的,结果,却被中国军队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回到了三八线附近。
中国军队,一战成名,挽救了朝鲜的亡国命运,赢得了500多公里的安全纵深,赢得50年以上的和平建设的环境。
“一战成名,稳定家国半世纪;
百年雪耻,震慑敌国数十年。”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说道: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占领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外交部长陈毅总结道:
“这次人们知道,世界上有个美国不好惹,有个中国也不好惹,几亿人口的中国一旦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彭德怀元帅
陈毅元帅
西方政要们也承认:
“通过这场战争,我们才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平等的对手。”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怕了美国,打出了中国军队的赫赫威名,使中国摆脱了任人欺负的悲惨命运,开始真正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十一、大国地位
越南战争前,毛主席随手画出一条线,即北纬17度线,警告美国道:
“如果美军越过17度线,中国就有可能会出兵。”
结果,越南战争打了十余年,美军自始至终都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
这与朝鲜战争前,周总理反复严厉警告美国,美国置之不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周总理
众所周知,美国干涉朝鲜内政,帮助韩国,对抗朝鲜,统一朝鲜半岛,是经过联合国投票表决通过的。
但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证明了如果中国不愿意,那么联合国的决议就是废纸一张。
任何国家和组织,妄图在中国周边搞事情,中国是有信心,也有能力将他们的图谋全部粉碎的。
联合国大厦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回忆道:
“1949年,我到欧洲留学的时候,欧洲人都看不起华人。而1951年,我再到欧洲去的时候,我能感觉到欧洲人都特别尊重华人。欧洲人都对中国军队打败美军,感到不可思议,感到钦佩。”
李光耀
抗美援朝战争,树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十二、工业基础
1945年2月时,美国、苏联、英国在苏联雅尔塔开会,签署了《雅尔塔协议》。
协议规定:
大连、旅顺归苏联占领;
中东铁路,即从哈尔滨到大连的铁路,归苏联使用,并允许苏联沿途驻军;
与苏联、蒙古国、哈萨克斯坦接壤的新疆喀纳斯归苏联占领。
抗美援朝战争后,苏联将大连、旅顺、中东铁路、喀纳斯归还中国。
雅尔塔会议
同时,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涉及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电力、钢铁、发动机、化肥、汽车、拖拉机、飞机、坦克等各个方面。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工业转移。
此次援建,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为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为中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苏联这么做,就是因为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胜利。
十三、天下无敌
美国五星上将
麦克阿瑟
是联合国军第一任总司令,曾率领联合国军和中国军队作战。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前夕。
有记者采访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
记者向麦克阿瑟问道:
“印度不断挑衅中国,中国和印度之间极有可能爆发战争,你觉得中印开战,各自胜算有多少?”
麦克阿瑟之前并不知道印度挑衅中国的事情,此时得知,他十分惊讶道:
“印度人是不是傻了?他们竟然敢挑衅中国?”
记者大感诧异,急忙解释道:
“印度背后有美、苏两大国支持,军队也都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精锐;而中国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且与美国、苏联两大国交恶........”
麦克阿瑟没有听下去,而是直接打断记者道:
“哦,不不不,在这个地球的陆地上,中国军队是没有对手的。”
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这句话,等于承认:中国陆军是天下无敌的。
记者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美国四星上将
李奇微
是联合国军第二任总司令,也曾率领联合国军和中国军队作战。
李奇微
对印自卫反击战之前,记者也采访了他。
李奇微的回答和麦克阿瑟的回答出奇的一致:
“谁想跟中国军队打仗,那他一定有病。”
结果,中国军队用实际行动验证了麦克阿瑟、李奇微的观点,仅仅一个月,中国就取得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全面胜利,全歼入侵的印军精锐。
对印自卫反击战
庞国兴、王世军、冉福林
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出现了
庞国兴、王世军、冉福林
三名战士,击溃印军数百人,夺取印军炮兵阵地两个,占领印军榴弹炮阵地一个的战斗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