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的总统有哪些权利
任命总理和部长会议成员,最高法法官最高检检查官
‘贰’ 印度总理和总统怎么分权
1.印度总统
印度总统是印度的国家元首及第一公民,也是印度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理论上,总统拥有不少权力,不过实际上许多赋予总统的权力由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行使。
总统由国会及各邦立法机关经选举产生的议员选出,每届任期5年。现任总统可竞逐连任一次。
印度另设有副总统职位。
印度宪法赋予总统对中央政府的所有行政权力。总统任命在国会下议院(人民院)最有可能取得多数支持的人为总理,通常是多数党或多数联盟的领导人。然后总统任命部长会议的其他成员,按照总理的建议去分配各人职务。
只要总统不反对,部长会议就可以一直掌权。实际上,部长会议必须取得国会下议院的支持。如果总统有意主动解散部长会议,就可能触发宪制危机。所以实际上,只要部长会议能够取得下院的多数支持,就不会被解散。
总统负责任命许多官员,包括:
各邦总督
首席法官及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其他法官
检察总长
审计总长
总选举专员及其他选举专员
联邦公共服务委员会主席及其他成员
驻外使节
此外,总统负责接收外国使节呈交的国书,是印度武装部队在法律上的总司令,有权赦免或减轻已定罪者的刑罚,特别是涉及死刑的案件。总统行使赦免或其它一些权力时,可以不考虑总理或下议院的意见。在大多数的其它情况,总统按照总理的意见行使权力。
总统在任期间如有违反宪法,可被弹劾罢免。
罢免程序可在国会两院的任何一院展开。首先在院内提出对总统的指控事项,该等指控事项会载入一份通告,如联署的议员不少于该院议员总数的四分之一,该通告就会被送交总统。14日后,弹劾案就会被考虑。
弹劾总统的议案需要取得发起该议案的议院内全体议员的三分之二多数支持,方可在该院通过。一院通过的弹劾案会送交另一院。另一院调查已作出的指控,期间总统可通过获授权的律师为自己辩护。如果另一院同样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弹劾,总统即被成功弹劾,在议决之日出缺。除弹劾以外,总统的违宪行为不受其它方式处罚。
至今未有任何一位总统经历过弹劾程序,因此以上条款未曾被考验。
当总统职位因去世、辞职或罢免等原因而出缺,印度宪法第65条规定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当新总统被选出及就职后,副总统恢复原有职务。总统如果因疾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副总统暂时代理总统职能直至总统返回办公。
副总统担任代总统或代理总统职能时,他拥有总统一切权力及豁免权,并可享有与总统相同的薪酬。
2.印度总理
印度总理,即印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的人,程序上由总统任免。由于总统仅作为元首而出席各种重大的国事活动,总理实际上承担政府的各项职责。印度政府承袭英国议会制,总理也是印度议会下院即人民院多数党领袖。
印度自1947年独立至今,先后共有13人担任总理。印度的首任总理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其任职时间最长,从1947年-1964年共17年,任过四届;其次为英迪拉·甘地,在位时间长达16年,任过3届;古尔扎里·拉尔·南达二次任过渡时期看守政府总理。
印度最大政党之一的印度国大党,目前共计7人担任过总理或代总理;另一大党,印度人民党则有2人任总理。
印度独立以后的前三十年,总理一职一直由印度国大党人担任,1977年莫拉尔吉·德赛成为第一位非国大党人印度总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为印度人民党有史以来首任总理。
2004年5月印度议会选举,国大党领导的联盟胜出后,国大党领导人索尼亚·甘地被该党推举为新任印度总理,但由于索尼亚·甘地于出于5月18日拒绝出任,原财政部长、国大党元老曼莫汉·辛格于2004年5月22日出任总理。
2014年印度大选,印度人民党最终胜出,其推出的候选人纳伦德拉·莫迪于2014年5月26日出任新总理。
‘叁’ 印度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印度的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语: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印地语:भारत;英语:India),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着,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政体:
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总统职位因去世、辞职或罢免等原因而出缺,印度宪法第65条规定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当新总统被选出及就职后,副总统恢复原有职务。总统如果因疾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副总统暂时代理总统职能直至总统返回办公。
行政权力由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行使。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副总理及其他内阁成员。印度国务院设国务卿一名、国务委员若干名。不设副国务卿。
宪法:
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宣称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世俗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联邦议会及邦议会组成选举团选出,每届任期五年。总统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
议会:
印度的立法权归议会所有。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称为联邦院,下院称为人民院。
联邦院议员不超过250人,其中,议长由共和国副总统担任,有12人由总统指定,其他由各邦议会选举产生。联邦院不能提前解散,每年改选1\3的议员。
人民院有议员545人,其中,530人由各邦选民直接选举,13人由中央直辖区选出,有2人由总统指定。人民院可以提出解散,议员任期5年。
政府:
行政机构由总统、总理和各部部长组成。总统由上下两院和各邦议会的选举团选出。总统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但没有实权。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掌握实权。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各部部长由总理提名,总统委任。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
政党:
(1)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迪拉·甘地派)(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Indira Gandhi〕):简称国大党(英),通常称印度国大党。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12月,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印独立后曾长期执政,1969年和1978年两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组建新党,改用现名。2004年和2009年人民院选举中两次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党,在2014年人民院选举中遭受重挫,仅获得44个议席。
(2)印度人民党 (Bharatiya Janata Party):1980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称有350万党员。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色彩。1996年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短暂执政。1998年至2004年两度执政。2014年再次赢得人民院选举,成为第一大党,在中央单独执政,该党成员纳伦德拉·莫迪出任总理。
(3)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rxist〕):简称印共(马)。1964年以孙达拉雅和南布迪里巴德为代表的一派从印度共产党分出后成立。党员81.4万(2002年),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曾在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2011年5月结束在该邦连续34年的执政地位。
(4)印度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India):于1920年成立。1964年分裂,以党主席什·阿·丹吉为首的一派仍沿用印共名称。1981年4月,丹吉因支持英·甘地被印共开除出党,该党再次分裂。
(5)泰卢固之乡党(Telugu Desam Party):安得拉邦地方政党。是印度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1999年大选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政党。
‘肆’ 德国的总统和印度的总统为什么没有总理有权力他们的总统是怎样的一个体制
像德国、印度这些国家,他们的政体都是议会内阁制,所以政府首脑才是国家最有实权的人,而总统虽是国家元首,但只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权,一种摆设而已。
所以这是个政治问题了。国家的政体分为总统制和议会制。总统制的国家如美国、俄国,国家元首是总统,总统的权力最大;而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如英国、德国,总统、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政府实权却由总理或首相掌管着,作为政府首脑的总理或首相权力最大,而总统或国王只是个摆设而已,只是国家对外的象征而已。再比如日本也是这样的。
‘伍’ 印度的政治制度
古巴比伦;奴隶制度,世界第一部明文法典《汉莫拉比法典》,就是出自古巴比伦汉莫拉比之手。
古印度;古代印度的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古印度的政治制度很复杂,他的统治阶级是宗教,皇帝,最后才是官员和贵族!既有封建制度的特征也有奴隶制度的特征!
古埃及:既有封建专制,又有小范围的民主!高层法老民主的集权奴隶制社会!(我瞎说的!!)
古中国;我一直很不清楚古中国的定义!不知道他的起止时间,不过按照古埃及、古印度的时间推算应该是在公元前5000-4500年至公元0-500这个范围内,当时的中国是奴隶制度,但也出现过短暂的共和制!历史上车为什么共和我忘记了!对不起哈,初中的历史书上有,当你上的时候记得,是两个人共同执政!
‘陆’ 莫迪呼吁民众冷静,印度首都骚乱态势为何如此严重
莫迪呼吁民众冷静,印度首都骚乱态势如此严重,是因为:01.《公民身份法》的提出加剧种族矛盾。02.有人想给莫迪政府施压。03.国家长期缺失凝聚力。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多的国家,83%的人都有信仰的宗教。主要的教派也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教派之间的的冲突经常发生,并且会造成流血事件,至今都因受到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而仍然有矛盾。
02.美国总统刚和印度签订了一笔30亿美元的军方单子。希望给国际留下印度不好的印象,让莫迪丢脸。而莫迪的反对派也能乘这个机会批评或者造事,从而影响后面的选举。
03.国家骚乱如此严重,是因为印度的政府对各种矛盾在政治方面的无能为力。印度长期处于各种的矛盾当中,很难凝聚在一起,而让国家前行。因此这个情况下,印度到底如何成功整合凝聚,还是比较着急的。
‘柒’ 印度的国家体制是什么
印度是一个联邦共和国,印度的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
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副总统在总统无法行使权力时,并不能自动接任总统。
行政权力主要控制在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其他内阁成员。
(7)印度总统如何治理国家扩展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1919年4月13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
这些事实使已经成为国大党主要人物甘地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国大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次领导反英斗争,其指导方针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捌’ 印度总统好像没有总理有权
印度是议会制国家,总统仅作为象征性国家元首,总理实际上承担政府的各项职责。总理是印度议会下院即人民院多数党领袖。
印度宪法规定,总理和部长必须是人民院(议会下院)或联邦院(议会上院)的议员。总理由总统任命的人民院多数党议会党团领袖,或数党联合组阁的多数党议会党团领袖担任。总理有权建议总统解散人民院。中央政府,即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是印度最高行政机构,由总理、内阁部长、国务部长和副部长组成,集体对人民院负责。总理在议会中答复议员质询,做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总理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各部部长、国务部长、副部长及其他主要政府官员,总统按照总理的提名任命。
印度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但由于总统必须按总理建议行使行政职权,总理又领导着议会的多数议员党团,因此,可以说,总理是印度政府中最具实权的核心人物。
‘玖’ 印度的政体是什么
印度是一个联邦共和国,印度的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印度副总统在总统无法行使权力时,并不能自动接任总统。
行政权力主要控制在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其他内阁成员。
印度的国会两院制包括了上院联邦院和下院人民院。部长会议对人民院负责。联邦院议员任期6年,每2年改选三分之一,其中233名成员由地方选举产生,其余12人由总统任命。人民院共有545席,任期5年,其中543人民选产生,其余2人由总统任命。
‘拾’ 印度总统的权力有多大
印度总统相当于英国女王,是一个虚职,没有什么实职,而总理才是真正的政府负责人。
印度的总统虽然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际上,很多总统的权力由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行使,而且总统在行使绝大部分权力时,要按照总理的意见进行。当然总统也有一些特权无需和他人商议,自己就能行使,例如赦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