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近代历史,有谁知道
近代印度(1757~1947) 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_起到它在印度占有统治权时(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夺史。这段历史在年代上属于印度中世纪末期,但它的时代性质则属于殖民统治的早期。
英国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掠夺(1600~1757) 葡萄牙人收购印度的香料在西方销售,获得厚利。继之而起的是荷兰。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为了同荷兰商人竞争而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1623年英荷达成默契:荷兰垄断东印度群岛,英国垄断印度次大陆。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09年续领特许状时,取得了5项特权:掠地铸币、筑城养兵、缔结盟约、宣战媾和、审理刑事民事案件。后来,东印度公司的中心从西海岸转移到孟加拉。在这个时期内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主要是为建立政权准备条件。1765年东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的收税权,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财政和军权,间接掌握了行政权。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本家力图控制印度,以使英工业品畅销印度各地。所以,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也是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最突出的时期。在55年内(1763~1818)英国在印度直接进行过30次兼并土地的战争 。在52年内(1766~1818) 英国与印度地方政权签订过23次割地条约。它在50年内(1765~1815)解决了欧洲其他国家在印度绝大多数的据点。
1818年6月,马拉特势力覆灭。拉贾斯坦、中印度、卡提阿瓦半岛的一些首脑都承认了英国的主权。除旁遮普和信德外 ,英国已经控制整个印度 ,印度成了英属印度帝国。1818年后,殖民统治基本上处于巩固政权时期,但是也还有过两起兼并高潮。第一批被兼并的是信德(1843)和旁遮普(1849),英国殖民地疆域就达到了防范沙俄南下的天然界线。
另一批被兼并的土邦是贝拉尔(1853)和奥德(1856)。贝拉尔是理想的原棉供应地,奥德是理想的英国棉织品的销售市场。 英国用“绝嗣丧权原则”兼并的土邦有萨塔拉(1848) 、那格浦尔(1853)和詹西(1854)。最后阶段的兼并引起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后,英国正式结束了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王朝,也结束了东印度公司。1858年颁布的英国女王诏书开辟 了一个新的统治方式。
❷ 印度被英国殖民200年,为何却不痛恨英国得到的好处太大
印度是一个有着290万平方公里土地,13亿人口的地区性大国。然而印度近代史就是屈辱史,在清朝干隆年间,印度就沦为了英国殖民地。一个物产丰富, 历史 悠久的可以媲美中国的地区,为什么轻易就成了英国殖民地? 历史 总是没有那么简单,让我们逐一分析。
大英帝国的掌上明珠:英属印度
17世纪的英国在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同时,还进行了积极的殖民扩张。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北美殖民地),非洲大陆以及澳大利亚都先后成为英国殖民地,还有南亚。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印度地区。印度殖民地被称为维多利亚女王皇冠上的“最璀璨的明珠”,甚至女王要跑到印度加冕为“印度女皇”。
但1.6亿人口的印度被千万人口的英国殖民的过程实在过于简单,米叔认为:印度之所以被轻松殖民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没有大一统传统
印度在古代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国唐朝时称呼印度地区为身毒,天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印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哈拉帕文化是南亚最早的文明,诞生于现在的巴基斯坦,之后就因为雅利安人的入侵灭亡。公元前6世纪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河流域 ,之后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又征服印度河平原。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基本统一了南亚次大陆,但很快这里又被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入侵,被匈奴人吊打的大月氏人还在这里建立了贵霜帝国。到了7世纪穆斯林远征印度,造成了现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地区的伊斯兰化。突厥化的蒙古人又建立了莫卧儿帝国统治南亚次大陆。总结下来就是, 2000年来,印度就是一部一直被侵略从未被超越的 历史 。
这和中国比差远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概括了中国 历史 的真谛: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一统天下奠定了中国日后2000年的政治格局,所有有作为的君主都要把统一天下当作第一要务,因此,中国 历史 上统一一直是主题。而对印度人来说,谁统治是无所谓的。所以,马克思就痛骂印度:印度人根本就没有 历史 。 所以说,古代印度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第二、民族众多,矛盾尖锐不能形成合力
印度被称为种族博物馆, 你所不了解的印度民族:黑皮肤的是白种人,黄皮肤的也是印度人 因为白种人、黑种人,混血人种,黄种人都有,又分为一百多个民族,语言体系更是庞杂繁多,连个统一的语言都不存在。
印度斯坦占印度总人口的46.3%,是印度第一民族,但比例又不占压倒性数量,泰卢固族、孟加拉族、马拉地族、古吉拉特族等族人口也不少,不像中国,汉族占到90%以上,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凝聚力是有好处的。而各民族宗教信仰差别巨大,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印度国内民族矛盾尖锐,在英国入侵时,被英国人逐一击破。就好比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矛盾,印度教认为牛是神不吃牛肉,而伊斯兰人吃牛肉,这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生活矛盾,经常大打出手。
第三、种姓制度导致印度人逆来顺受,不喜欢抵抗
历来各国是很痛恨别国入侵的,但印度人倒是既来之则安之,逆来顺受。印度教起到有很大的作用。印度教不仅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种姓制度还规定: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
此外,告诉大家个秘密,佛教就是从印度教中吸收的教义。佛教的转世说法和印度教的转世是不谋而合的。印度人一生中的修行,决定了他的灵魂下次转世重生时,究竟是成为更高等或更低等的人,还是变成一头兽,或甚至一只昆虫。因此,对于印度人来说,信奉印度教比什么事情都重要,被殖民或者自由是无所谓的,这就可以解释:几千年来为什么印度这么容易被入侵的现象。
英国顺利入侵印度,是英国人的幸运,也是印度人的幸运。大英帝国借助印度庞大的人力和资源优势成为世界霸主,还顺带侵略下清朝时期的中国,而一盘散沙的印度在英国统治下知道了国家和民族意识,重构了国家体制和疆域,算是因祸得福。英国殖民印度大陆200多年,反倒让印度成为一个国家,可谓是得了好处。所以印度人一点也不痛恨英国入侵,反而当成恩赐,万分感谢。
❸ 从地图上看,为什么印度落后,却让欧美俄争相讨好
1. 欧美俄和印度人都属于印欧语系民族,他们在语言文化人种方面有很深的历史渊源,3000多年前,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征服了当地土着,把当地土着变成奴隶,建立了种姓制度,而雅利安人也是欧美人的祖先,所以欧美实际视印度人为自己的亲戚。
2. 近代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独立的印度继承了英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英联邦成员国,并以英语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使得印度和西方世界的关系更深了(看一下中国某地被英国殖民后的影响就可以体会这种关系了)。
3. 俄罗斯和印度的亲近关系更多的是因为两国之间深入的军火贸易关系,俄印两国陆地不相连,俄罗斯不担心把先进武器卖给印度对自己构成威胁。
4.地理上,印度在南亚一家独大,锡金已经被印度吞并,并得到国际生活承认,不丹是印度的附属国,已被印度全面控制,尼泊尔也基本被印度控制,只有巴基斯坦和中国可以对其构成威胁,但巴基斯坦的实力和印度相差太远,中国的力量中心也不在中印边境,所以印度的周边环境是极为安全的。
5.经济上,印度虽然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但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兴发展中大国,是金砖5国之一,GDP位于世界前列,以印度目前13亿的人口规模,未来和美中一起跻身世界经济3强是完全可能的。印度文化产业发达,历史上印度就成功做到了向中国输出文化,即使是今天印度的电影可以在中国取得很好的票房,而中国的电影很难影响到印度。
各种条件使得印度成为欧美俄很好的讨好对象。
❹ 英国殖民印度两百年,为何印度对英国更多的是感激,而不是痛恨
对于侵略者,几乎每个国家都是深恶痛绝,但有个国家却对曾经的侵略者英国不那么痛恨,甚至有的还有那么一丝感激,这个国家就是我国的邻居之一印度。
翻阅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印度最早被殖民统治,还要追溯到17世纪,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殖民者并非是英国,而是早期的海上霸主葡萄牙与荷兰。
直到18世纪之时,英国借助工业革命之势崛起,此后萌生了吞并世界的野心,而对于印度这个西方人眼中一直的宝地,它自然是不会放过。当时的葡萄牙与荷兰都已经衰弱,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法国,但法国显然不是当时如日中天的英国的对手,在经历了一番权力角逐后,英国取得了在印度的掌控权,此后一统治就是二百年光景。
其实在此之间,印度人也从未放弃过对英国人的反抗,比如1857年曾在章西女王领导下爆发了着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不过这场起义虽声势浩大,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场长达两年的反抗斗争最终以失利收尾。而英国在吃了这次亏之后,废除了印度公司,再次加强了对印度地区的直接管辖。此后,印度虽小争端不断,但显然都是无济于事,直到二战后,英国在实力下降严重,无力东顾印度之时,印度这才乘机得以实现国家独立。
而从上文这段印度屈辱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信息——印度被英国占领时间很久,还有就是曾经多次起义反抗过。这两个信息相当明确地告诉我们,印度对英国统治是有不满的,所以按道理来说,他们对英国人应该会是恨之入骨,那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让印度人后来对英国会更多是令人咋舌的感激之情呢?
其实总的来说,这是因为在英国人离开了印度之后,印度人才发现,英国在这将近200年的时间里虽然使用残酷的殖民统治压迫过印度人,但凡事都有个利弊,英国的统治对印度还是有不小的好处的——慢慢的,印度也在一直蜕变发展,英国在带来灾难的同时,带来了统一,更带来了先进的文明与认知,我们用一个常见名词概括,那就是近代化。
接着是工业,当时经历工业革命不久后的英国,带来自己印度殖民地的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工业流程与仪器,虽然当时英国人将其带来印度的目的除了方便发展经济,还有出于先进工业国家向落后农耕国家的炫耀,但即便是这样,印度的工业能够成为一套完整体系依旧是离不开英国,虽然当初的英国并不是出于所谓的好心。而得益于这个英国帮助所建立的工业体系,印度如今的纺织业与精密仪器才能够如此之出色。
二、说完了最为直观的表现,我们再来讲讲深层面的,深层面的文明自然是体现在政治体系之上。如今的印度在政体之上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政治制度是为议会民主制,而不管是联邦,还是议会都是原本英国那套。虽然说这是曾经英国人为了方便自己殖民统治而做的,但是,这些确实在当时极大地推动了印度的文明近代化进程。
总结
总的来说,虽然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了200年时间,但是在英国的无意帮助之下,印度这个多民族国家居然相对简单的实现了统一,而印度带来的近代文明化(包括近代基础设施、近代制度)更是让印度受益匪浅。
而由于印度的近代化是英式的近代化,这种大环境下所选拔出来的印度领导阶层自然也是更加看好英国,或者说对英国有认同感,毕竟没有英国的体系,或许就没有他们的今天。英国为印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框架,作为印度的主体领导阶层又是认同英国,所以印度对英国更多是感激也就不难理解了。
❺ 印度近代史上主要收受到哪个国家的致命侵略
英国。英国人在1858年到1947年间所统治的印度次大陆,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缅甸。这期间上述地方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成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