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为什么被称作山歌

印度为什么被称作山歌

发布时间:2022-07-24 01:10:26

① 东南亚某个国家音乐

1英国
对于中国乐迷们来说,所谓“英式”(Brit-pop)是一个纪念性的符号。它充斥着太多人的青葱岁月,同时现在仍然回荡在新一代年轻人的音乐梦想中。年轻的孩子们正在狂热地痴迷弗兰兹·费丁南德(Franz Ferdinand)或者基恩(Keane)这些崭新的“英式”摇滚乐队,而青春已过的人们还在不断从“英式”黄金十年中的作品获取感动。如果你是个朋克乐迷,你应该会把性手枪(Sex Pistols)或者冲撞(The Clash)乐队当成永远的偶像;即使这些你都不知道,那你肯定熟悉披头士(Beatles)!英伦,这个清冽骄傲的字眼让多少乐迷心中热血沸腾!
细说Brit-pop,有人形容它“颓废而不绝望,感伤而不煽情,躁动而不狂热,是一种阳光灿烂的放纵,一场充溢着生命力的哭泣。” Brit-pop直接承继了后朋克的忧郁和新浪潮到新浪漫的华美,很多乐迷更熟悉的也许是其中无与伦比的英式吉他的清冽。从后朋克到新浪潮到Brit-pop,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的“曼彻斯特之声”作为承前启后的音乐潮流,在英式摇滚乐历史上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那是一个连Brit-pop这个标签都还没被发明出来的年代,英国流行音乐进入低潮,曾创造新浪潮音乐的曼彻斯特在这期间也变得萧条。正当英国音乐将在沉闷中进入90年代的时候,一支叫做石玫瑰(The Stone Roses)的乐队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了。他们除了让香菇头发型,渔夫帽加连帽衫成为新的时尚,更带来一股新的音乐之风——融合了吉他摇滚和独立舞曲发展而成的迷幻摇滚舞曲。乐评人惊呼“上帝在第八天创造了石玫瑰乐队才收手”。
石玫瑰给英国音乐带来了革命——像孩子用水彩笔涂鸦般的音乐和唱片封套,嗡嗡作响的迷幻吉他舞曲,经典流行音乐创作概念的复苏……这株妖冶的“石玫瑰”在前Brit-pop年代盛开的如此灿烂!
石玫瑰乐队1985年发行的最早的两支单曲So Young和Tell Me中,主唱伊安·布朗就以不可思议的温柔声音让人心醉。随着鼓手Reni和吉他手John Squire不久之后的加盟,人们已清晰的看到石玫瑰已经含苞待放。终于,在也许再过50年还会被人传唱的Made of Stone被Silvertone唱片公司在1989年4月作为单曲发表后,石玫瑰的第一张同名专辑《The Stone Roses》横空出世。这张充满傲慢、怜悯和无法言表的高贵气质的唱片绝对震慑了时代,慢慢变成一代人的精神图腾。毫不夸张地说,石玫瑰开始影响整个音乐世界,而这一切是这群街头小子们开始根本无法预料的。在不久前英国权威音乐杂志《NME》的一次评选中,《The Stone Roses》被评为百佳唱片之首。让我们来了解一下《NME》百佳之首的概念吧——被它压在身下的Beatles,Beach Boys和Radiohead等等,无一不是经典中的经典。
可以说石玫瑰乐队改变了90年代的英国音乐世界——因为他们“启发”了绿洲(Oasis),收音机头(Radiohead),污点(Blur),山羊皮(Suede)这些在整个90年代呼风唤雨的英式乐队;但可能他们最伟大的成就是挽救了英国的摇滚乐。回到1989年,摇滚乐在英国某种程度上沦为被耻笑的对象,独立乐队顽固冷峻,主流音乐被极端保守的野心家们所污染。石玫瑰的处女专辑正是射向野兽心脏的一支飞箭,他们鹤立鸡群,与时俱进,从怀旧的噪音制造者演变成为时代的化身。他们汲取着60年代Jimi Hendrix、The Byrds的迷幻精神和旋律,他们以Sex Pistols对道德的傲慢攻击着制度,还拥抱着Acid House变化着的可能性。他们是一帮酷小伙儿,创作着倔强并可以随之起舞的优美歌曲,他们拥有强烈的自我风格,他们的骨子里闪烁着深刻、丰盈的英式吉他音乐灵魂。
像所有的经典一样,遗憾总是与它紧紧跟随。由于各种原因石玫瑰过早的在90年代凋零了。但幸运的是它没有消逝,伊安那漫不经心的和孤傲的声音还在继续唱着,他带着石玫瑰的灵魂继续创作、前进。如今他已经拥有4张打着伊安·布朗印记而不是石玫瑰名号的专辑,他的音乐中保留着石玫瑰的清纯雅致,却还多了些电子音乐的迷离气息。他用音乐告诉我们,他虽然已经不是石玫瑰,但是他——伊安·布朗,依旧带着一颗年轻、桀骜的心,带着他的油漆筒,在属于他的音乐世界肆意的挥洒、涂抹!
2法国
法国浪漫主义音乐
在法国,浪漫主义的繁荣更多体现在多位作曲家身上,其中比才(1838-1875)是最着名的一位,他的歌剧《卡门》尽管因表现了普通人的爱恨与欲望,内容极为接近现实,在当时惹来极大的争议,然而随后却大受欢迎,常演不衰。剧中的《爱情是一只不羁的小鸟》(哈巴涅拉)和《花之歌》以及《斗牛士之歌》,几乎成为了比才的招牌唱段。而他的另一部歌剧《采珠人》和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则以抒情性见长。
在同时代作曲家中,德里布(1836-1891)的两部芭蕾《希尔维娅》和《葛培丽娅》,继承了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芭蕾传统;拉洛(1832-1892)为小提琴与乐队的《西班牙交响曲》,有着激情奔放的异国情调;圣桑(1835-1921)的音乐以晶莹剔透的美感而着称,交响诗《死之舞》、《管风琴交响曲》和歌剧《参孙与达丽拉》最能代表其个性。
稍后出现的马斯奈(1842-1912),创作了歌剧名篇《维特》,人们所熟悉的《冥想曲》出自歌剧《黛依斯》。现已公认为法国最杰出作曲家之一的弗莱(1845-1924),其音乐细腻而富于感染力,作有《安魂曲》和包括十三首《船歌》在内的大量钢琴作品和室内乐。丹第(1851-1931)和杜卡(1865-1935),分别以《法国山歌交响曲》和《魔法师弟子》,为法国晚期浪漫主义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中法文化年,在北京,开展了许多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为了把最能体现法国音乐创作现状的音乐盛事介绍给中国的乐迷,法方将雷恩音乐节,<<跨越音乐-2005法国现代音乐会>>的舞台搬到了北京朝阳公园.雷恩音乐节,是当今法国乃至欧洲音乐潮流的前沿一极,是法国的狂欢节.这次,他们第一次正式走出国门,向中国观众呈献了一台法国最有代表性,最前卫,最先锋,最好听的现代音乐会.(看这个的话应该很有帮助)

② 农历三月三什么会为其民族山歌设立假期期间举办山歌盛会

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不仅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向国际舞台。

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满足广大壮族群众的热切愿望,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农历三月三为壮族歌节,并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举行歌节盛会。传统节日从此焕发了青春,更受到壮族人民的喜爱。如果你在三月三时来广西旅游,你就有机会一睹三月三歌墟的盛况。

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的由来传说最广的就是刘三姐的故事。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并且还用山歌来揭露财主们的罪恶。相传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

宋元以后,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壮族山歌成为了人们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并且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到了清代,在三月初三的时候,人们还会举行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

③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彝族
中国的少数民族。(见彩图)有诺苏、纳苏、罗武、 米撒泼、 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 广西四省、区。人口为5453448人(1982)。彝族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分为6个方言。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爨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1975年制定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使用。
族源及历史发展 对于彝族的渊源,除了西方所谓“彝族人种外来”这一类全然虚构之说以外,中国学术界长时期以来有不同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就有卢人、卢戎人、古濮人、马来人、僚人等不同说法。建国以来,随着民族研究的深入开展,认为古羌人(见羌)某些支系同彝族存在渊源关系的见解日益为更多学者所采纳。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着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古羌人亦称氐羌或西羌,分布在陕、甘、青一带。约在4~5千年以前,羌人早期南下支系与当地土着部落融合为僰(濮)。僰系“羌之别种”,因其所居平坝地区自然条件之优越,早已发展了农耕。西汉时期及其以前,活动于今西昌地区的“邛僰”和滇池地区的“滇僰”,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公元前4世纪初,羌人无弋爰剑之后自甘、宁、青一带河湟地区南下,到岷山以东至金沙江畔,发展为武都、广汉、越嶲诸羌,与《史记》所载的嶲、昆明相接,是羌人南下的较晚支系。

在古羌人与西南土着部落融合为僰的基础上,昆明人与僰(濮)的融合是形成彝族过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魏晋以后,昆明人与僰(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见僚)的融合。 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 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各地彝族都有出自仲牟由的同一传说,据传世较完整的水西安氏谱系计算,至清康熙初年已历传85代,约可上溯至战国前期,所生6子发展为“六祖”部落。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 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游牧部落就是嶲、昆明,定居农业部落就是夜郎、滇、邛都,各自分布于今贵州安顺、云南晋宁、四川西昌一带。与此同时,彝族传说自“六祖”后十余代约当西汉中、后期,已有兹、莫、毕、革、卓五种等级的分化。其中兹、莫、毕为统治者,革、卓为被统治者。彝文着作则有“六祖”畜牧部落征服濮人农业部落的记载。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或“六祖”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源)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他们“衔冤则累代相酬”,各部落间进行频繁的冤家械斗。据汉文史籍记载,部落统治者仍沿用唐代以来就已流行的“鬼主”称号。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 自 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从元代前期到后期的近百年间,由于战争的频繁与瘴气即恶性疟疾的猖獗,彝族地区的社会生产从原来的某种繁荣转向日趋凋零。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 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撒(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 3个等级。 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 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奴隶主贵族除对所属群众进行赤裸裸的奴隶制占有与掠夺外,对外则“肆出盗马偷牛,绑虏人口”,借以不断补充奴隶的来源。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如在东川、乌蒙等地,干隆十一年(1746),已经是“汉土民夷,比屋而居……与内地气象无二。” 社会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包括云南大部、贵州部分以及广西的全部彝族地区,以土地个体私有为基础的封建地主经济早已占着绝对统治的地位,实物地租是地主对佃农最主要的剥削方式。此外,对佃农一般还进行额外劳役剥削,雇工与高利贷剥削也十分普遍。部分地区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土司仍得到保存,或在“改土归流”时保全了大量的土目与中小奴隶主,因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较长。如在干隆初年,贵州威宁地区的彝族群众仍然“半为夷目家奴”。及至建国以前,所属百姓仍然保留某些农奴的特点,奴隶主的剥削虽以实物地租为主,仍不同程度地残存着奴隶制的痕迹。云南武定、禄劝以及红河南岸等地当时也保存不少大小彝族土司,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地主经济已有取代领主经济的发展趋势。 彝族地区有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发展农、牧、林、副业,从事多种经营很有利。各地彝族主要从事农业,建国以前,作物主要有玉米、稻谷、荞麦、马铃薯及其他麦类和豆类等。农具主要有犁、耙、条锄与板锄。广大彝族农民都经营一点家庭副业,如饲养禽畜、蜜蜂以及狩猎、捕鱼、打草鞋、挖药材等,以补家用的不足。手工业基本上作为家庭副业而存在,主要采取定期赶集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换。 反帝反封建斗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入彝族地区。1884~1885年,英、法两国就对西南各省包括彝族地区,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展开侵略活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云南更成为英、法帝国主义的角逐场所。一些帝国主义“传教士”深入各彝族地区进行各种阴谋活动。随着半殖民地化的过程日益加深与反动统治的进一步加强,各地彝族人民不断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反奴隶制的斗争,其中比较着名的有:1856~1876年云南哀牢山区爆发的彝族雇农李文学领导的农民起义;1895年云南元阳、金平等地彝族、哈尼族人民多次抗击侵入滇南边疆的法国侵略军;1903年云南个旧锡矿彝族矿工和农民参加的反帝、反封建和反对官僚资产阶级压迫的斗争; 自1912年开始的云南武定环州地区彝、 僳僳等族人民进行的长期反土司斗争;1914~1916年四川冕宁、越嶲一带彝族爆发的一次有组织的反奴隶制起义,提出了“废除抽子女制度”、“取消无偿劳役”、“取消‘杂布达’(强制性高利贷)”等口号,参加者万余人,给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影响十分深远。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川、 滇、 黔等省相继建立了党的组织。西南地区的各族人民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直接开展新的革命斗争。1934年,四川越嶲彝、汉等族人民发动了反对国民党军阀的武装斗争。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彝族地区。同年5月下旬,刘伯承将军率领红军先遣队由冕宁北上抵达拖乌彝族聚居区,在海子边与黑彝果基家头人小约丹按照彝族传统习惯,杀鸡喝血酒,拜为结盟兄弟,并把绣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红旗授给小约丹的武装(见彩图)。小约丹的武装在完成护送红军通过彝区的任务之后,和国民党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随着各地群众反蒋介石反内战斗争的深入,彝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相继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在配合人民解放军正面作战和缔造新中国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各地彝族流传许多记载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文手抄本,已发现的有上千种之多,现已陆续翻译、整理出版。还有一些彝文铸铜、碑刻及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在医药学方面,彝文着作中也保存了丰富的资料。 彝族普遍采用夏历。 近年以来,有人认为古代彝族先民曾使用过十月历,有人则持不同看法。彝族音乐独具特点,舞蹈从来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见彩图)

风俗习惯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 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见父子连名制),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土葬。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见彩图)彝族服饰,各地不尽一致。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彝族饮料主要是酒和茶,部分彝区还保留木质食用器皿。住房一般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彝族过去流行多神崇拜,祭司多称毕摩,另有巫师称师娘或苏业。由于历史上长时期的民族文化交流,佛教传入彝区已有长久历史。清代初年,道教在一些彝族地区盛行。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天主教与基督教也于19世纪末年先后传入彝区。

现在各彝族地区兴修了许多小型水利工程,农牧业生产有很大发展,一些地区林业建设有显着成绩。已经建立起钢材、 生铁、 煤炭、采矿、发电、伐木、化肥、农机、食品加工等工矿企业,形成了一支本民族的工人阶级队伍。特别是云南个旧的云锡公司,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一个重要企业;贵州西部的六盘水特区,已发展成为着名的煤炭工业基地;四川渡口也成为着名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彝族地区交通闭塞的情况已完全改观,不仅各地普遍修建了公路,成昆、贵昆等铁路干线也通过了彝族地区。(见彩图)民族商业与对外贸易有很大发展,财政金融、文化教育、医药卫生日新月异。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培养,一批彝族干部和彝族知识分子已成长起来。

--------------------------------------------------------------------------------

彝族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人口657.2万人(1990)。使用彝语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一种表意文字。1975年制定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 ,确定819个规范彝字 ,并开始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使用。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着部落融合而成的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彝族地区的经济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地主经济。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玉米、稻谷及其他麦类和豆类。有饲养家禽、蜜蜂以及狩猎、捕鱼、打草鞋、挖药材等家庭副业。彝文典籍浩繁,叙事长诗《阿诗玛》最有名。彝族在天文、历法、气象、医药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和贡献。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人死多行火葬。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服装形式很多,常见的是男子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头顶留二、三寸头发一小块,裹以数丈长的青蓝布包头。男子以无须为美。女子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外出时男女都穿“擦尔瓦”,形如斗篷。一般信多神、毕摩,亦有人信基督教、天主教。

--------------------------------------------------------------------------------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约为776万(2000年)。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着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

目录 [隐藏]
1 习俗
2 婚俗
3 食俗
4 节庆
5 外部链接
6 补充

[编辑]习俗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

[编辑]婚俗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

[编辑]食俗
大多数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彝族日常饮料有酒、茶,以酒待客。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彝族风味主食;面糊酸菜肉,彝族农家常菜;白水煮乳猪,云南彝族传统佳肴,用乳猪水煮后蘸食;锅巴油粉,云南彝族风味名小吃,用豌豆面制成。

[编辑]节庆
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等。

[编辑]外部链接
彝族服饰论坛
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划分)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赫哲族 - 回族 - 高山族 - 汉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僳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斯坦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藏族 - 壮族

[编辑]补充
人口为7762286人。

民族概况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荞麦、薯仔、小麦、水稻、大麦、燕麦、元根等。农具主要有犁、耙、条锄与板锄。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风俗习惯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彝族是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生活于西北氏羌族群的后裔。彝族以大分散、小聚居为特点,与其他民族交错而居。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

彝族属山地民族,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着、养麦等农作物为生。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云南西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来源广,历史久,分支多,造就了彝族文化的丰富性;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广,铸就了彝族文化的差异性。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明显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 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跳起"阿细跳月",同时举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楚雄、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

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

与过去的赛装方式不同、现在,人们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五六套衣服。于是,赛装节上也就多了一个景致:在山管边、青树下,老人们搭起无数帐棚,烹煮着食物,忠实地为自己的姑娘守护着服装。

赛装节从一开始就有比赛的性质,这可谓是最早的时装表演。所不同的是,彝族少女既是服装的设计者,也是制作者,更是表演中的"时装模特"。

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肃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为背景,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兴尽方休。

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这种民间自娱性的歌舞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打歌"遍及云南,不仅彝族,就连白族、纳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这种歌舞形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脚舞"、"踏歌"、"跳芦笙"等名称。

据考证,"打歌"系"踏歌"转音而来。早在汉唐之际,"踏歌"就曾是我国中原及南方民间十分活跃的民俗性歌舞。而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所铸的"滇族羽舞"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18个垂尾人连臂环舞的铜扣饰以及凝固在云南沧源等地崖画上的舞蹈图纹,其舞蹈图案都与彝族的"打歌"形象相同,这也许可作为彝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证。

至今,在云南巍山县巍宝山龙谭殿的壁画上还保留着一幅清代人绘制的"踏歌图",其情形与今天巍山彝族的打歌非常相似。

与玛雅文明相媲美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闻名世界的玛雅文化其精髓之一便是历法。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通行农历。但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推测,此种历法源渊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据考证,彝族的向天坟,其实就是古人用以观天象星斗的天文台,与彝族太阳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彝族十月太阳历是悠久神秘的古老历法,它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至今还有许多"密码"有待破译和研究。

"爬花房"--彝族男女的婚恋:"爬花房"是楚据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云南小凉山彝族的婚礼相当别致。结婚时,男方要备马,携带酒、布、肉、养面等礼物去迎新娘。女方村里的姑娘,可使出浑身本事向迎亲的客人泼水,捉住拼命戏乐。送亲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门前,要到太阳落山方可进门。进门前,由一人托着装有羊肉、养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头上绕一圈,以示婚后生活富裕。然后,新娘由表兄弟背进屋去。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车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宴宾时,通常用方桌沿两则一溜摆开,宾客围坐三方,中间留出一条"跳菜"通道。三声大锣 拉开"跳菜"序幕:大锣、芦笙、三弦、闷笛、树叶等民乐齐奏;在姑娘小伙"呜哇哩---噻噻"的吆喝声中,只见顶着托盘的彝家男子双手拱揖,脚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另一个人头顶和双臂各撑一菜盘(共24碗)紧随其后入场。他们合着古朴纯厚的民乐协奏曲,脸上作着滑稽州怪相,跳着歪来复去而又轻松、优美、流畅、连贯的舞步,一前一后登场。两位手舞毛巾的搭档,则怪态百出,形如彩蝶戏花般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为其保驾护航。

一对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档把32碗菜摆成回宫八卦阵,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规矩逐一落桌,丝毫不乱。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失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则在火塘边铺一草席,身裹披毡而眠。

--------------------------------------------------------------------------------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657�9万人(1990年)。用彝语、彝文。创制中国最早历法--彝族太阳历。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传统节日有彝年、火把节、密枝节。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

④ 云南上厕所为什么叫唱山歌是什么意思

看来就只有我知道为什么了。告诉你吧!因为在古代的时候那些奴隶都是被人捆住手走路的,不管是男还是女如果有要上厕所的就需要把手解开才能去。后来就被广而告知,慢慢就流传到现在有上厕所就是解手这一说了。

⑤ 求世界各国民歌的歌名

(一)、日本民歌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岛国。它与我国隔海相望。日本的民间音乐十分丰富多彩。日本音乐多与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并成为戏剧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如谣曲是古典剧“能剧”的一个要素,义太夫调是大阪木偶戏的音乐,常盘津调、清无调是日本歌舞伎的音乐。日本的民歌同日本人民的劳动、日常生活、宗教祭祀和民间的风俗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出日本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日本民歌按体裁可分为10类:田歌、场地歌曲、山歌、海歌、作业歌、路歌、祝贺歌、节日歌、游戏歌、儿歌。`
日本音乐受我国传统音乐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受五声调式的影响,因此日本民歌的显着特点是多运用五声音阶性质的调式。日本民歌的五声调式可分为无半音调式和有半音的五声调式两种。
如无半音调式有:Sg5M=Z
律调式: 5 6 1 2 3 5 民谣调式: 6 1 2 3 5
有半音调式的有:
都节调式: 3 4 6 7 1 3 琉球调式: 1 3 4 5 7 1 作品赏析
《拉网小调》
顾名思义,《拉网小调》是日本渔民的拉网号子。日本周围环海,国土又呈四个大岛和若干小岛,渔业发达。渔民在海上捕鱼是跟大海及风浪搏斗,有捕获鱼群的喜悦,也有许多风险,这种生活使他们性格坚毅豪迈,也对命运把握不定,所以难免又有些迷信色彩。这首歌的实际内容并不多,但生动地体现了海上渔民的生活情景。大量的虚词、语气词、半说半唱的“喊号”表现了拉网时的紧迫节奏。
这首歌在我国也曾广泛传唱,有些歌唱家以此歌作为自己的代表曲目。




(二)、印度尼西亚民歌
在亚洲大陆与澳洲大陆之间,太平洋与印度洋浩瀚辽阔的洋面上,有上万个大小岛屿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那就是美丽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印尼是一多民族的国家,共居住着100多个民族,历史上印度、中国、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过经济、文化的交往,近代又长期成为荷兰的殖民地,由于种种原因,印尼音乐的形态多种多样。在印尼人民的生活中,音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在中爪哇发展并流行于全爪哇岛和巴厘岛的一种叫做“佳美兰”的音乐,印尼人民视加美兰音乐为国宝,在世界上(特别在西方国家中)也有很大的影响。
佳美兰音乐使用二种音阶。一种叫“斯连德罗”的五声音阶;一种叫“佩洛洛”的七声音阶。印尼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流行于西爪哇的传统歌曲“邓邦”。它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歌曲,表现其特定的内容,如爱情、思乡、道德等,:“邓邦”的节奏缓慢,曲调一般带有伤感孤寂的情调。到了近代,在印尼各地流行着一种叫“克龙宗”的歌曲。它是一种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歌曲形式。16世纪,葡萄牙人因战败而成为荷兰人的俘虏,居住爪哇各地,在他们中间传唱一种叫“法多”的葡萄牙民歌,在印尼人民中流传,并与佳美兰音乐和邓邦歌曲的一些因素融合,从而形成了克龙宗歌曲的风格。着名的《梭罗河》、《椰岛之歌》、《莎丽楠蒂》等就是克龙宗歌曲。>)

作品赏析
《星星索》
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浆起落节奏而发出声音。


(三)、俄罗斯民歌
俄罗斯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氏族公社时就出现了崇拜偶像的仪事歌曲。这种歌曲与一定的祭祀仪式结合在一起,或是表现婚丧内容,或是欢乐的歌舞,或是哀伤的哭腔,以后又产生了仪式歌曲以外的抒情民歌。俄罗斯民歌在15至16世纪渐完善和定型,并形成 了其独特民族风格。俄罗斯民歌体裁众多,最曲型的是“悠长歌”。这种歌曲的旋律自由宽广,调式交替变更,节拍节奏灵活,单声部和多声部结合。此外还有仪式歌曲、历史歌曲、叙事歌曲、颂歌等。仪式歌曲主要反映人民的生活习俗,如婚礼歌,是由新娘的亲属,女伴们唱的,表示离别之情。像《飞去的燕子》就是这类歌曲。抒情歌曲以反映爱情为内容,旋律优美,并多采用二声部或三声部,或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歌手们可自由选择声部自由组合,并可随时调整,以保持声部的均衡,如《渔夫之歌》。这首歌声部采用富有特色的俄罗斯自然小音阶,低声部采用旋律小音阶,旋律抒情。有名的叙事歌曲有《儿子战死在疆场》、《一个果园绿丛丛》等,常用四声部合唱形式,且有明显地庄严肃穆的色彩。
1、《三套车》
这是一首反映俄罗斯劳动人民贫困生活经历的民歌。我国民歌《脚夫调》、《长江苦》等与之近似,也表现了同样的内容。这首歌调式为和声小调式,4/4拍分节歌形式。歌曲以中庸的速度和忧郁的音调,诉说着人世间的不平。歌曲共有三段歌词,第一段词是以叙述者的口吻唱出的,第二段是乘车人的问话;小伙子你为什么愁,为什么低着你的头?第三段是赶车人道出积郁在心中的苦闷,这一段旋律以变奏的手法冲向高音区,形成全曲的高潮,而后歌曲又重新回到前面的旋律上来,并反复着这一音调而结束全曲,表现出一种悲哀和无奈的叹息。
2、《伏尔加船夫曲》
这首歌曲反映出伏尔加河岸边纤夫的痛苦生活,歌曲的性格沉重,粗犷而富于反抗精神。此曲为4/4拍,调式为自然小调,适合于男低音演唱。俄罗斯杰出的男低音歌唱家夏利亚平对这首歌的艺术处理深入细致,使这首本来只是在民间传唱的歌曲,艺术形象更加完整,他采用极好声音控制力从弱到强再到弱的演唱处理手法,十分形象地表现出纤夫拖着沉重的货船由远到近,又由近到远的情景,经过夏利亚平的演唱这首歌已流传到世界各地,并成为一首世界名曲。

(四)、英国民歌
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人口的80%是英格兰人,还有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等。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历史上英国和爱尔兰曾居住着凯尔特、朱特、盎格鲁、撤克逊和诺曼等民族,国世纪时法国北部某些地区也曾辖属于英国。爱尔兰独立后,英国与爱尔兰仍有不少微妙联系,因此英国音乐文化较为复杂。英国民歌是七声自然调式,还有很多是五声音阶的调式,曲调具有哀愁伤感的特色。英国的民间乡土音乐还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风俗习惯和基督相结合垢特色,有圣诞颂歌“凯罗尔”和在节日里围着花柱跳舞的摩里斯舞曲。I
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的民间音乐独具特征,以至一直吸引着像海顿、贝多芬、格林卡等许多卓越的音乐家对这些民间音乐的兴趣。在英国、苏格兰的民间音乐中,叙事体裁有着重要意义,苏格兰民间音乐的特点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调式,旋律丰富,节奏明显。爱尔兰民间音乐的调式是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为基础的,其中五声音阶的因素明显突出。爱尔兰民歌中有很多独特的五拍子和拍子节奏,从中可看到古老说唱所留下的痕迹。
作品赏析
《友谊地久天长》
这首民歌是苏格兰民歌中的佳作,由于这个曲子出现在美国40年代影片《魂断蓝桥》里,使这首歌曲在世界范围内已家喻户晓。这首歌还有一个名字叫《一路平安》,人们习惯在和朋友告别时演唱这支歌。这首歌的歌词是由18世纪苏格兰着名的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原苏格兰古老民歌《过去的好时光》而写的。歌曲为2/4拍,采用典型的苏格兰五声调式写成。歌曲分为AB两段,前八小节是A段,B段是副歌部分,歌曲结构规整,节奏鲜明,其特点是以附点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婉转,情感丰富,歌词纯朴自然,深切感人,歌曲还通过副段重复的歌词,更加渲染了分别时依恋不舍和分别后思恋之情的气氛,此歌唱出友谊地久天长的主题。这首歌还有三拍子的记谱,电影《魂断蓝桥》中就是以三拍子的圆舞曲出现的。


(五)、意大利民歌
意大利人的性格热情豪放,喜欢歌唱,意大利的音乐有着悠久的传统,也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意大利民歌美丽动人,丰富多彩,按地区可分为南部、北部、中部和撒丁地区。南部的民歌特点是曲调清晰,采用小调式,节奏自由,曲调高亢。北部曲调以三和弦的和弦音为主,调式为大调和小调,曲调华丽而富于装饰性,常常有加复调的合唱,节奏型严格,多为分节歌形式。中部地区的民歌曲调华丽,富于装饰,节奏有严格的和自由的两种,撒丁地区的民歌有复杂的多声部结构的四重唱,歌唱以领唱开始,其它声部只唱衬词,歌手嗓音深沉,曲调华丽,多装饰音,近似西班牙和阿拉伯风格。
意大利民歌的种类有:船歌、恋歌、牧歌、叙事歌、情歌、小夜曲、饮酒歌等,意大利民歌流利生动,极富歌唱性和浪漫色彩。



作品赏析
1、《桑塔•露琪亚》
这是一首着名的意大利“船歌”。船歌是一种声乐体裁,在意大利各地都有。《桑塔•露琪亚》是一首由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民族风格创作的歌曲,这首歌采用了3/8拍的节奏,突出了船歌的特点,给人以一种水面上起伏晃动的感觉。歌曲采用了大调式音阶,用分节歌形式写成。这首歌配有伴奏,适合于用吉它伴奏,传说桑塔•露琪亚是一个女神的名字,她是美丽幸福的象征。桑塔•露琪亚是首爱情歌曲,歌曲表达了人们热爱生活和呼唤爱情的主题。这首歌的节奏充满活力,旋律优美婉转,歌调和唱词结合紧密,是一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它受到世界各国听众的喜爱,也是男高音歌者喜欢的曲目之一,可谓“雅俗共赏”。

2、《重归苏莲托》
这支歌不仅是一首着名的意大利民歌,也是男高音歌者最喜欢演唱的独唱曲之一。其实这首歌是由意大利人詹巴第斯塔•德•库尔蒂斯、埃尔内斯托•德•库尔蒂斯兄弟俩创作的,弟弟埃尔内斯托•德•库尔蒂斯曾写了很多拿坡里歌曲,《重归苏莲托》是最着名的一首。
拿坡里是个海滨城市,游览胜地苏莲托距此不远。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山坡上长满果树,每逢秋季,果实里面散发着诱人的芳香。许多建筑都建在海边的悬崖峭壁上,景观奇特。苏莲托还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着名诗人塔索的故乡,因此世界上许多名人都到过此处。
《重归苏莲托》这首歌属拿坡里船歌体裁,采用3/4拍节奏,节奏稍慢,歌词清新优雅,这首歌采用了大调式和小调式交替,第一部分从第1至第8小节为E小调,旋律优美柔和,第二部分为E大调,旋律也较明亮开放,从21小节处运用了调式的交替,使旋律的表现力丰富,歌曲的最后部分,结束在E大调上。
3、《我的太阳》
这是意大利19世纪作曲家卡普阿创作的歌曲,最初是在拿坡里民歌节上演出的,具有浓郁的拿坡里民歌风格,歌的旋律优美华丽,情绪奔放热情,加之类似探戈的伴奏音型的烘托,十分迷人,这首歌为2/4拍,大调式音阶,两段体写成,1至16小节为第一段,17至34小节为第二段。歌曲的第一段旋律在中低声区进行,曲调柔和宛转,赞美了辉煌的阳光,格调清晰。第二段的旋律高亢明亮情绪热情激动,与第一段对比强烈,歌中把爱人比喻成太阳,并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情怀。

4、《啊!朋友》
这是一首我国人民十分熟悉的歌曲,由于它出现在南斯拉夫电影《桥》中,有人误认为它是南斯拉夫民歌,实际上它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南斯拉夫电影《桥》描写了第二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游击队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战斗生活的内容,是我国观众十分喜爱的影片,电影《桥》的插曲《啊!朋友》也在我国广泛传唱。
这首歌为2/4拍,弱起音型的节奏生动富有动力感,准确地反映出游击队机智勇敢,坚定乐观的形象,旋律舒展流利,质朴感人,由于使用了小调性的音阶,音调略带有些伤感的情调。




(六)、南斯拉夫民歌
南斯拉夫民间音乐中最重要的体裁是塞尔维亚即兴诗人的史诗性叙事歌曲。它具有传统的旋律型,音域不宽,塞尔维亚民歌的节奏变化丰富,其特点是旋律中常有增二度音程。调式多为自然大调式,南斯拉夫民歌的种类除古老的叙事歌曲外,还有抒情歌曲、诙谐歌曲、婚礼歌曲、仪式歌曲。单声部和二声部居多。
作品赏析
《深深的海洋》
这是一首十分有名的南斯拉夫民歌。歌曲以3/4拍的节拍特点描绘出浩翰大海的那种晃动和起伏不定的形象,歌曲的旋律委婉抒情,歌曲配置的二声部的低音旋律,抒情流畅,与高音旋律形成三、六度的和声关系,和声效果协和丰厚,突出了这首歌曲的抒情特点。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在表现爱情歌曲的同类题材的民歌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叙事、倾诉、抒情三者结合很好,较好地反映出这首民歌以情感人的艺术特色。这首歌曲的情绪内在深沉伤感和忧郁,反映出恋爱时的失落。

(七)、美国民歌
美国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所属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州西北部,夏威夷州位于中太平洋北部。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今天,生活在美国的人民是汇集了各大洲100多个民族的后裔,美国也因此有“民族熔炉”之称。因此美国民歌的特点是各式各样、品种繁多,美国民歌的形成和发展同原居住在美国境内的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密切关联,并经过长时期的相互影响、融合而形成了独特的美国风格。在哥伦布发现之块新大陆之前,那里居住着印弟安人。当时印弟安人还处于原始公社的阶段,他们的歌曲主要是劳动、婚丧、作战的内容,用鼓等打击乐器伴奏,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旋律和节奏都很独特。16世纪后,随着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各国的移民也把各自国家的音乐文化带入了美国。其中英国音乐对美国音乐影响最大。移民们常唱起从家乡带来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民歌。在偏僻的肯塔基,田纳西等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英国古老的民间歌舞,在与墨西哥接壤的南部,民歌和舞蹈的特点与墨西哥、西班牙的风格近似,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歌曲中明显带有法国民歌的痕迹,1619年当第一批非洲黑奴被贩运到北美,又给美国民歌增加了新的内容,非洲黑人酷爱音乐,善于边劳动边歌唱,非洲黑人音乐动人的曲调和独特的切分节奏,对美国的音乐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美国19世纪杰出的作曲家福斯特热爱并钟情黑人音乐,他运用美国黑人的音调从事创作,并成为最优秀的黑人歌曲作家。他的代表作《老黑奴》、《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故乡》等,不但流行于美国,而且已成为世界名曲。他一生共创作了200余首歌曲,有很多歌曲都吸收了外国民歌的特点,最着名的还有《美丽的梦神》、《金发的珍妮》、《噢,苏姗娜》等。
作品赏析
1、《念故乡》
这首民歌是我国广大音乐爱好者最熟悉的歌曲之一,尤其是它的曲调,最早出现有捷克着名作曲家德沃夏克1893年创作的《自新大陆交响乐》第二乐章里,关于这首民歌,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这首歌是德沃夏克所创作的曲调,由后人填词,其二是说本曲原是美国民歌,德沃夏克是经过整理改编后用于交响乐中。无论怎样,这首歌曲的音乐是非常优美迷人的,从歌曲的名字念故乡便可清楚地说明这是一首思乡歌曲。歌曲是带再现三段体结构,六声大调式音阶,音阶排列为:1、2、3、5、6、7,曲调中省去了第四级“4”音,歌曲以缓慢的、节奏宽广悠长的旋律,细致而深入地刻画出人们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同其它的思乡曲一样,这首歌表现出一种寂寞、孤独的伤感情调。
2、《老人河》
这首歌是美国音乐剧《游揽船》中一首描写美国黑人悲惨生活的歌曲。这首歌曲采用歌谣体写成,每段采用了不同的节奏型,以突出不同段落的性质和情绪。此歌为大调式,2/2拍,歌曲旋律吸收了黑人灵歌的因素,每一段的情绪各不相同。第一段突出了叙事性,情绪压抑;第二段情绪激动,表现出一种愤怒的情绪;第三段和第一段相近;第四段速度徐缓,声区低沉,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第五段是歌曲的高潮,表达出黑人劳动者不甘心忍受白人统治者的奴役而奋起反抗的坚定信心。


(八)、加拿大民歌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半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临北冰洋,面积居世界第二。加拿大本土原居住着印弟安人和爱斯基摩人,他们的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印弟安人的音乐有着古老悠长的历史,民歌有狩猎歌、武士歌、巫医歌、宗教仪式歌、情歌等。歌声为2/4拍,伴奏的鼓声为3/4拍,音阶五声居多,也有六声、七声音阶的。生活在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的民歌主要是狩猎歌、划船歌、妇女劳动歌等,爱斯基摩伯音乐是单声部的,五声音阶式。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因此加拿大的民间音乐既有法国风格的民歌,也有英国风格的民歌,这些歌都是由移民从原来国家带来的,形成了加拿大独具特色的民歌风格。
作品赏析
《红河谷》
这是一首反映爱情题材的歌曲,表达了一位姑娘即将与情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歌曲的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动人,以中速4/4拍的节奏和分节歌的形式,体现出歌曲 的叙事性特点。歌曲的音域不宽,只有一个八度,但旋律却十分悦耳动听,有百听不厌之感。

(九)、埃及民歌
埃及的民歌朴素动人,表现出阿拉伯民间音乐的风格,埃及民歌有劳动歌曲、生活歌曲、悼歌、战争歌曲、仪式歌曲等。19世纪埃及成为英国殖民地,欧洲音乐对埃及亦有很大影响,埃及的军乐也因此十分着名。
作品赏析
《尼罗河畔的歌声》
这是我国人民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首埃及民歌,歌曲表现了生活在尼罗河畔的埃及人民勤劳乐观的生活和精神风貌。歌曲为2/4拍,两段体结构,大调式音阶,歌曲由四小节前奏为引导,使歌唱部分进入。1至8小节是歌曲第一部分A乐段,A段两小节的过门之后是B乐段(11至18小节),B段重复演唱两遍,第二遍用“啊”字唱出前四小节后面四小节,歌词与前面相同。歌曲结束时加入了一个小的尾声。
这首歌曲共有两段歌词,第一段歌词唱道:“太阳刚刚爬上山冈,尼罗河畔闪金光,家乡美丽的土地上,劳动的人们在歌唱……”。描写了埃及人民在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活的场面。第二段歌词描写了月光下的夜晚,在椰树下面,人们吹奏起“阿拉戈”,摇着铃鼓,载歌载舞的热闹情景,表现出埃及人爽朗豪放的性格。这首歌曲的节奏欢快活泼,具有浓郁的埃及民族特色。


(十)、西班牙民歌
西班牙的民间音乐具有地区特色,由于西班牙所处地理位置是地中海西岸,为欧洲、非洲交通枢纽,历史上除受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影响外,还受到阿位伯文化和吉卜赛文化的影响。因而西班牙的音乐丰富多采。西班牙人民能歌善舞,其中“恰空”、“萨拉班德”、“霍塔”等舞在民间非常流行,这些舞曲体裁还被欧洲艺术音乐所采用。西班牙民歌主要是单声部的,同欧洲其它国家一样,12世纪时民间艺人和游吟歌手是世俗音乐的主要传播者和创作者。西班牙浪漫曲和田园歌是很重要的民歌形式。浪漫曲流行于16——17世纪,多为抒情的和史诗性的,内容多样,常带有哀怨的性质.。田园歌在15——16世纪最为流行,其特点是叙事和抒情性相结合,有时富于东方色彩,表情丰富,力度变化多样,表达出人民对生活和历史事件的内心感受和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西班牙的民间乐器主要是吉它等弹拨乐器,还有打击乐响板和铃鼓等。
作品赏析
《鸽子》
是西班牙着名作曲家塞巴斯蒂安•依拉蒂尔创作的一首歌曲。他写过很多歌曲,大都带有浓厚的西班牙民歌色彩。《鸽子》这首歌是依拉蒂尔在古巴的哈瓦那侨居时所作,歌曲采用古巴民间舞蹈哈巴涅拉的节奏。一般采用中速或慢速,2/4拍,哈巴涅拉是19世纪传入并流行于西班牙的一种舞曲,据说依拉蒂尔和法国作曲家比才是好朋友,依拉蒂尔给比才以西班牙音乐的影响,而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着名的哈巴涅拉舞曲《爱情像一只自由鸟》就是直接引用依拉蒂尔的曲调。
《鸽子》为D大调,三段体曲式写成,1至19小节为第一段,20至34小节为第二段,后面的部分为第三段。每段都是由上下两乐句组成。它的句式特点是三段中后句均是前面乐句的完全重复,而每段终止处都是落在调式中的“3”(mi)音上,只是歌曲结束句时旋律音略有变化,最后结束在调式主音上。第一乐段歌曲以弱起节奏进入与三连音和附点音符结合,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音乐带有伤感的情绪。第二乐段旋律从正拍上进入,三连音音型热烈而激动人心,同后面切分音连接,使情绪就变得明朗奔放,表现了对恋人的一片深情。第三乐段仿佛是对昔日恋人的呼唤:“亲爱的小鸽子呀!请您来到我身旁,我们飞过蓝色的海洋,走向遥远的地方。”这里主人公把恋人比喻成“小鸽子”,非常充分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迫切地想与心上人相见的深厚的感情。这首歌节奏强烈,旋律优美,情绪热情奔放,三连音的运用独具特色,是首带有浪漫气质的优美迷人的歌曲。这首歌不仅流传于西班牙,而且在拉美国家中也广泛流传,我国人民也非常喜爱这支歌。

⑥ 中国的 八大剧种 是什么

一、中国传统的八大剧种是: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昆曲和粤剧。
二、简介:
1、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称“京戏”、“国剧”、“皮黄”,为中国戏曲剧种之首。如果从四大徽班进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干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演变成为京剧。
2、评剧
评剧是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曾经被称为第二大剧种,鼎盛时期除个别省份外几 乎都有评剧院团(京津冀东三省河南广西新疆青海内蒙云南贵州重庆武汉江西山西山东陕西安徽等)。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平腔梆子,落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1935年改称今名。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
3、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其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目前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山东、江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有“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之称。
4、越剧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又称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陕西、湖北等地,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5、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6、秦腔
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7、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昆山腔,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吸取海盐腔、戈阳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创造闻名的“水磨腔”,使昆曲音乐获得很大的发展。昆曲有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声腔系统,曲调清新婉转,表演优美动人。昆剧的音乐曲牌、表演舞蹈对其他剧种影响很大。
8、粤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地区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三、来源:http://www.people.com.cn/GB/123605/135055/145044/9949201.html

⑦ 哪个民族喜欢唱情歌或山歌

喜欢唱情歌或山歌的民族有:元江傣族、壮乡人、撒尼人、苗族、白族等。

1、元江傣族蒙面情歌:有情便蒙面 蒙面便有歌

傣家小卜哨(小姑娘)歌声清远悠长,一路掩藏、遮盖,直到最后才表露了自己爱恋小卜冒(小伙子)的心境。传统的元江蒙面情歌有72调,每调有10首,共有720首之多。演唱内容丰富,以赞美对方、倾诉衷肠为主。

2、壮乡人坡芽歌书:纯美的壮乡爱情

月亮、鹧鸪、霜霰……81个图案记录着一对恋人从相知、相恋、相惜到白首入土化作双生笋的故事,现代人所执念追求的最纯美的爱情被完整地记录在这块宽约1尺、长2尺有余,被称作“坡芽歌书”的土布上。经壮乡人开口一唱,情意绵绵流淌,情景历历在目,听客融入其中,时而激动、时而落泪、时而欢笑,最终归于平寂。

3、撒尼人“弯弯绕绕”唱情歌

“撒尼人是比较含蓄的民族,虽然我们性格直爽,但在对待爱情上面是从来不会直接说‘我喜欢你’这一类话的,而是在歌里做非常多的铺垫。

4、苗族情歌:花山上美妙的散文集

每年正月初三至初六,马关县都会举行踩花山。期间,成千上万的苗族男女身着盛装来到山坡会场,吹起芦笙,跳起欢乐的芦笙舞,自择对手、成双成对地唱情歌。

5、白族情歌:对到古稀年

“白族人以对情歌的方式传情达意早已约定俗成,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等庙会为青年男女提供了对歌相识的机会,最为出名的当属石宝山歌会,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白族姑娘和小伙纷纷来到剑川县,在歌会上对情歌、寻意中人。

⑧ 当地的山歌 传说 寓言故事

传说在夜郎国边一个古老的苗寨里世代供奉着一个铜锣,它能保佑着寨子永享安宁平和。苗寨里还有个姑娘叫阿依朵,她是那里最美最会唱山歌的女孩。阿依朵经常和其他女孩儿一起唱歌,歌声像阳光一样散漫寨子。苗寨里的人都说,寨里有两宝,一个是铜鼓,另个叫依朵。有天,她为母亲离家去采药,不觉中已经走入一个僻静的山谷里,突然跑出很多叶不掩体野蛮人。阿依朵被他们包围了起来,害怕之际她仍然奋力呼救并试图逃出。刚巧有个叫文轩的壮年正在不远处狩猎,见姑娘身处险境,他立刻跑前大声恐吓,野蛮人后退两步但依然不依不挠的缠着。文轩本能的想到了身上除弓箭外还有一张为吓退野兽所用的奇怪图腾面谱,于是他摘下带到了阿依朵头上。野蛮人似乎很是畏惧该物,于是乎文轩借势带着阿朵冲出了包围,护送着阿依朵回到了苗寨。回来,正赶上寨子里的跳花节。跳花节上,寨子男孩虽对文轩心生妒忌,但爬花杆,射弩、倒牛、斗牛,样样都输给文轩也只能默不作声了。而阿依朵则是最心灵手巧的女孩,她做的蜡染上的花朵能引来蜜蜂,她唱的山歌迷倒了很多小伙子。虽然都不少追求者但两人却都早已对彼此心生爱慕。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文轩离家已久,但又舍不得离开阿依朵,向对方诉说了自己的爱意,并承诺回家后定返回提亲。阿依朵也表示今生非文轩不嫁!这一去又是近十日..然而,战争爆发了。土匪为了抢夺苗寨里世代供奉的铜鼓,攻陷苗寨。看阿依朵很漂亮,想将她和村子一并占有了。阿轩满心欢喜带着提亲队伍归来,看到的却是这番景象,悲痛欲绝后又即刻上马捡起残刀向土匪住处而去..文轩手拿残刀砍伤几个土匪后救出了阿依朵,却遭匪群追杀,一路逃窜至悬崖边,对面则是匪徒所害怕的夜郎国,匪徒追至,轩和阿依朵两人对视,无奈竟携手跳入了悬崖。可幸的是,阿轩被树枝所挂住,并没有掉入深不见底的悬崖,去只能眼睁睁见到心爱的女人消失在山崖中..待土匪离开,轩也曾想过跳入悬崖随阿依朵而去,又思大仇未报不敢死,况且苗寨里还有阿依朵的母亲。于是他入夜后偷偷潜入寨子,带阿依朵母亲回到了自己家中。话分两头阿依朵虽然跳下山崖,也并没有死。那些听过她歌声的鸟儿蝴蝶在空中保护着她的身体轻轻飘落在地上。外出狩猎的夜郎王碰到了被各种鸟儿、蝴蝶围绕的阿依朵,觉得她是神人,于是带回寨中。阿依朵向夜郎王说了自己苗寨被敌人抢占的事,夜郎王答应发兵,夺回苗寨。次日晨时夜郎王带着数千战士和阿依朵出发了,文轩见夜郎王西伐土匪立马就带着自己亲信族人百余名加入了伐匪队伍!不料竟和阿依朵相遇了,互相简单叙述了这几月来发生的事情,这个七尺大汉文轩竟然哭得一塌糊涂。不知是喜悦,还是委屈之泪..回寨后文轩带领战士奋勇杀匪、浴血奋战。两个时辰不到,寨子就被夺回。苗寨人们为迎接胜利大摆筵席,众战士更是喝得酩酊大醉。唯有文轩和阿依朵悄悄回屋享受着他们的宁静,这几月来所发生的事情让彼此更坚定情谊。"爱"就是为自己所爱的勇往直前、无怨无悔。失败的敌人怀恨在心,他们趁寨子里的人没有防备,要放火烧了寨子。在熊熊大火燃烧的时候,神奇的铜鼓响了起来。隆隆鼓声响彻天地,在鼓声中,寨子里的木头房屋全部变成了石头房屋,大火最终熄灭了。再后来“阿依朵”就成了对苗家心地善良、少女的称呼!苗家人相信阿依朵永远能够为寨里带来和谐幸福。

⑨ 为什么要注重传统音乐

首先你要了解什么是传统音乐:
一、 传统音乐中所包含的音乐种类与范围

在当今的中国音乐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资源是活着的传统,它们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根据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划分成五个类别。

1、器乐音乐

中国的器乐音乐可以划分成两个类别:独奏和合奏。独奏音乐中再次划分成弓弦、弹拨、吹管、打击等类别。

同样,合奏类音乐也可进一步划分成弦索乐、丝竹乐、吹管乐、鼓吹乐和吹打乐。这五种合奏乐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精髓。

2、戏曲音乐

中国有三百多种地方戏曲剧种。这些剧种根据音乐的不同可划分成四个类别:(1)皮黄腔;(2)梆子腔:(3)昆腔;(4)高腔。京剧属于皮黄腔。

3、说唱音乐

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说唱音乐很丰富的国家。说唱就是指曲艺中所含的音乐成分。这类音乐的主要特点是在演唱中往往要叙述故事情节。根据初步的调查,全国有三百多种地方说唱曲种,它们可以划分成八个类别:(1)鼓词;(2)琴书;(3)弹词);(4)渔鼓);5(牌子曲;(6)走唱;(7)杂曲);(8)板咏。

4、民歌

民歌是各类民间音乐的基础。在中国,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存有丰富多彩的民歌。一般来说,中国民歌可以划分成三大类别:(1)山歌;(2)小调;(3)劳动歌曲。

5、民间舞蹈音乐

中国的民间舞蹈也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最流行的有(1)秧歌;(2)腰鼓;(3)跑旱船;(4)花灯;(5)采茶;等等。

什么是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包括那些内容,主要作品有哪些,怎样弘扬中国民族

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佛教音乐、道教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在中国大陆又称作民乐,台湾地区称作国乐,港澳地区、新马及海外地区称作华乐)是指中国传统各种音乐为及以其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种种音乐。其乐种包括各种中国民族乐器的独奏曲协奏曲、传统中国的各种器乐合奏、近代发展出来的民族管弦乐大合奏曲(国乐团合奏)及小合奏曲、以交响乐团演奏的中国民族风格乐曲、以及中国民族声乐等。

据考古发现,中国民族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它讲究艺术表现的中和、简约、适度、含蓄、空灵。以五声音阶为主。与西方传统艺术注重立体感不同,它更着重于表现线形态。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加上思想领域内的“欧洲中心论”以及国人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层认识,使得中国民族音乐渐受冷落。民国时期的上海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中国流行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音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挖掘与研究,曾一度欲建立“中国乐派”。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民族音乐受到了港台流行音乐等诸方面的冲击与挑战。近年来,不少音乐人提出了“新民乐”或“民族音乐交响化”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关的音乐创作,但也受到了很大的争议。

中国民族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其中,殷商和西周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意义。除六代乐舞及其他多种乐舞的发展和整理,礼乐制度的阶级化和等级化,大司乐机构的设置,三分损益律的运用等有重要影响之外,尤其在"八音"乐器分类中"琴"(七弦琴)及其音乐的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乐器与器乐的基本模式。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外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长江中游的楚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色彩缤纷,独树一帜,同中原音乐并为上古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率,相互辉映,相互兑争、交融,进而衍生,发展。珠江流域的粤文化,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经由路途对多处音乐文化传播、交融的作用,以及东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都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在乐器方面,作为汉族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交融的代表实例,可以举出由奚琴到胡琴类各种拉弦乐器的形式。

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交流,由来已久。据《穆天子传》记载,相传西周初,周穆王曾经带着规模颇大的乐队到西方各国旅行,并进行音乐交流。此后,在汉代,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教音乐和天竺乐也入传中国;隋唐时期,大量外国音乐的输入,不仅带来外国乐曲,而且引进乐器、乐律、音阶。作为外国乐器传入中国,后又被改造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琵琶是颇具代表意义的乐器之一。 中国民乐发展的三个时期

1.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

这时期包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奏汉。在音乐体裁方面,经历了由原始乐舞到宫廷乐舞的进化。在旋律音调、音阶形式方面,经历了由原始间乐重视小三度音程的音调,到春秋战国强调宫、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页)、曾"体系,以"三分损益法"相生五音、七声、十二律,初步确立了中国传统音乐旋法的五声性特点。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的论争,奠定了此后各自学说的理论端点。这一时期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音乐艺术形式是钟鼓乐队。

2. 中国传统音乐的新生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纪)

这一时期包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北方人民南迁、少数民族的内移,构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击:一是玄学对儒学的冲击,引起音乐思想的变化;二是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传入,引进乐器、乐律、乐曲和音乐理论方面的新因素。其冲击的结果,是使中国的传统音乐为之一变,开创了音乐国际化的一代新乐风。一方面是世界音乐的中国化,包括外来乐曲的中国化,外来乐器的运用,外来乐调的传入,外来乐队的民族化,以及外来乐人为发展中国音乐所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是中国音乐的世界化,即:中国音乐以其辉煌的成就给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周边各国,如朝鲜、日本等)以重要的影响。

3. 中国传统音乐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

包括辽、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特点是:从纷乱和分裂到相对的统一,又从南北对立到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及其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相对稳定。音乐文化方面则具有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所谓世俗性,就是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此时期的传统音乐,无论在演出人员和观众、听众对象方面,都已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出对前一时期的继承和清理的倾向。音乐形态特点已逐渐趋于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上承前代,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新成果,成为集古今音乐大成的音乐宝库。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
我们抛开技巧性、技术性把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层面来审视时,我们就会发现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精神。

还有一写材料好象对你帮助不大,只能找到这么多,..

⑩ 哪个地方是富有盛名的华侨之乡、被誉为山歌之乡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梅州,错落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名城,着名的旅游胜地更是数不胜数,梅县区的松口古镇就是其中之一。松口古镇是着名的文化之乡,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地处梅县区东北部,在梅江下游,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处,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松口古镇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在历史上,松口古镇是商业贸易繁荣之地,属商贸重镇,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同时,它也是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

松口古镇还是着名的华侨之乡。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是松口原住居民,家家户户都会有些海外亲戚,松口古镇约有7万人,而旅居海外的侨胞就有8万多人,就连一些印度洋的小国家也可能遍布着松口客家人的后代。松口的历史,无疑就是一部迁徙的历史,经千年孕育,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有幸到来,定不负所望

阅读全文

与印度为什么被称作山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盟友为什么反目成仇 浏览:59
中国抗疫美国做了什么 浏览:543
英国企业移民申请多久 浏览:860
菲律宾男篮和伊朗男篮哪个强些 浏览:287
印尼枇杷丸怎么没有保质期 浏览:629
印尼5万元折合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58
印尼明丹岛有什么特产 浏览:665
巴厘岛都什么地方用印尼盾 浏览:636
意大利语的什么怎么说 浏览:885
明年中国市场怎么样 浏览:256
怎么制作意大利炮简单版 浏览:301
印度一般温度多少 浏览:873
英国人经常玩什么球 浏览:372
中国摄影大赛哪里好 浏览:860
中国和外国发消费券哪个好 浏览:896
美国导航是怎么到伊朗的 浏览:315
意大利欧式家具怎么样 浏览:467
摩洛哥和伊朗滚球是什么意思 浏览:370
坐飞机去越南怎么样 浏览:87
上合会为什么没有伊朗总统 浏览: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