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基斯坦的综合军事实力没有印度的高,为何还要和印度打仗
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拥有非常深的历史矛盾。而且在两个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冲突。两个国家因为克什米尔地区还有东巴基斯坦地区,曾经爆发过非常严重的流血冲突事件。而且因为巴基斯坦信奉伊斯兰教而印度则信奉印度教,两个国家也经常因为宗教原因,打的不可开交。
更重要的是因为印度它没有一个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印度现在甚至连子弹炮弹都需要大规模的进口。而且他自己所生产建造的坦克航母和战斗机,都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很多的印度军人死伤。所以一个连军事工业生产能力都没有的国家,并没有什么好怕。反观巴基斯坦至这边,中国为巴基斯坦量身打造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从巴基斯坦自身生产的坦克枭龙战机,还有护卫舰,都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所以巴基斯坦才会这么强硬,也是很正常的。
‘贰’ 为什么印度和巴基斯坦不能实现和平相处
是因为在印度人的眼里面,他们认为自己的宗教派别还有文化都是自己的归属,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在他们眼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反殖民地和民族解放的运动里面,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宗教信仰,以及价值体系却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导致了他们的民族和宗教的矛盾一点点的恶化,所以慢慢的就变成了各自利益的组织和集团,在随后就演变成非常尖锐的矛盾,最后就体现在了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以及建国理念和政治实践这些方面上面。
两国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凑巧却也可以说是刻意而为之,巴基斯坦好像在寻求任何形式上面的和解,在他们的处境上面,只有对话才可以带来和平,毕竟印度和巴基斯坦处于邻国的关系,唇亡齿寒,所以说他们不得不从民生领域上面挪用资源,把钱花在军队上面,既是为了捍卫和平,也是为了抵御战争。
可以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完全就是取决于克什米尔问题。当时的印度政府通过武力镇压了那次恐怖袭击,但是却得到了适得其反的结果,所以说双方矛盾才越来越尖锐,想要真正的缓解尴尬的双边关系,只有两位总理和平的坐下来谈一谈,双方都去安慰自身的民众情绪,才有可能达到和平。
‘叁’ 印巴冲突不断,印度明显有优势,为什么巴基斯坦却不怕印度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非常好,因为印度和中国由于边境原因,从古至今一直在产生摩擦,而巴基斯坦和印度也是宿敌。所以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以来就是非常亲密的朋友。
其实在印度背后也有一个靠山,那就是强大的美国,但是不要忘记中国还有一个俄罗斯的伙伴,所以大家谁都没有必要太过于高估自己,因为谁还没有几个朋友。
世界关系和我们生活当中也是一样,汇集了一个强大的关系网,美国当然都是和一些发达国家在一起玩,虽然我们不算发达国家,但是联合起来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实力,所以中国军事在不断的发展,并不是为了去欺负别人,而是保护自己。
‘肆’ 在印度空袭巴基斯坦时,为何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没有进行反击呢
因为巴基斯坦防空系统不是很全面的,只要是在重要的城市和关键的国防道路安装了。加上他们的防空系统对高原反击有缺陷,不能很快反应出来了。
一、防空导弹系统都是非常昂贵的装备
首先我们要知道防空导弹系统都是非常昂贵的装备,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可以装得起这玩意,可以说资金有限的国家一般都不会到处都装,因为一个合格的防空体系,是需要“远中近”三层防空体系,不是单一的。
而这次的主角巴国防空部队,为什么没有发现呢?那是因为巴国防空部队只能折腾最远70公里的基本防空网,根本就没有方法做到远近中都有,所以防护密度不够了。
总结一下,要想自己的国家实力强大,就要发展经济,经济搞好就可以折腾很多东西来保护好自己的国家,不会随便给其他国家攻击,同时现代防空是系统作战,也就是说烂了的“体系化作战”,只有将体系化搞得非常完善,才能有效地应对空战威胁!否则就会给敌人有趁可机的机会。
‘伍’ 为什么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印度,在面对巴基斯坦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呢
那倒不是,其实印度经常欺负巴基斯坦。只是打不了大仗而已。印度首都新德里距离边境不到400公里,而巴基斯坦有核武器的。
简单的说:巴基斯坦对印度的核威慑是有效的,印度不敢对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巴基斯坦对印度的常规威慑能力较弱,印度并不忌惮侵犯巴基斯坦的主权,但也不敢于引发大规模的冲突。
举个典型的例子,今年2月份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发生军事冲突,印度竟然敢于以12架幻影2000组成的大型机队越境袭击巴基斯坦,这种规模的军事进攻在现在的世界上都是罕见。然而这么大规模的突然袭击竟然遭受到了让人感觉十分乌龙的失败,而且巴基斯坦迅速的进行了有效的报复,最后印度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还制造了一场可笑的宣传胜利。
也就是说,印度不怕跟巴基斯坦打一仗,但是打到这个程度它也就怕了,不敢再打了。也就是说,空军出动到中队的规模他们就占不到便宜了,再扩大冲突也不值得了。
从实力对比来说,印度的人口是巴基斯坦的六七倍,GDP是巴基斯坦的九倍,军费是巴基斯坦的七八倍。国力差距十分悬殊,但是双方的军事力量差距就很小了。仅以空军来说,印度拥有三代机300多架,而巴基斯坦是200多架,考虑到质量差距和中国对印度的牵制,双方前线空军的实力对比还真不一定谁强谁弱。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核武器上的实力半斤八两,印度的核弹头多一些,强一些。但是导弹部队的实力事实上不如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导弹部队的数量、质量和实际部署状态都强于印度。然而地理条件决定了印巴双方都没有什么战略纵深,抗打击能力都很弱。所以实际上是能够确保相互摧毁的状态。仅此一项就决定了双方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特别是核战争。在印度家大业大的情况下,打大仗,哪怕是常规战争,吃亏的都显然是印度。
由于印度在国力上有绝对优势,他们不怕消耗,而巴基斯坦就耗不起,只要不打成大规模战争,同样的损失,也是巴基斯坦更吃亏一些。所以,印度敢于主动挑事,甚至故意挑事,通过不断的与巴基斯坦发生小规模的边境冲突来消耗巴基斯坦的国力。这一点和中国对越南的两山轮战是相似的。国力弱小的巴基斯坦一般只能忍了,但是一旦暴起反击,印度反而不敢让事态扩大。
说到印巴之间的威慑关系,就不得不说说中印之间的威慑关系。
中印之间账面上的GDP差距大约四五倍,但实际的国力差距大约在十五到二十倍之间,空军账面上的实力差距大概在三四倍的样子(中国的三代机大约在1100到1300之间),实际差距也远远不止了。所以中印之间的实际差距比印巴之间要大得多。中印之间还有很实际的地理阻隔,所以问题更加复杂。
中印之间的战略核武器差距是彻底的压倒性的,因为双方之间存在两到三代的技术性差距。虽然印度拥有核武器已经有二十年,但直到2019年的今天,印度的战略导弹都没有达到可以战略值班的状态。所有试射全部在昌迪普尔的发射基地的场坪上进行,没有发射井,没有移动发射车,没有洞库,甚至连野外预设阵地都没有。它的核力量威慑巴基斯坦都很勉强,对于中国来说就跟朝鲜对美国的威慑是差不多的。更何况中国发展起来的导弹拦截能力,拦截印度还是绰绰有余的,中国的常规导弹和隐形战机部队也有能力在开战后几个小时内把印度的核武器全部灭在地面上。
常规力量方面的差距略小,但是也足以称得上是代差了。战斗机方面,由于中国的有源相控阵和主动中距弹、高性能格斗弹的迅速普及,现在苏35在中国空军和国产三代机相比都已经被认为是非常落后的了。在阵风成规模以前,他们的主力战斗机苏30MKI实际上已经是没得打的了。加上体系建设的代差和规模上的巨大差距。可以认为常规战争,双方同样没得打。
然而,中印都不能搬家。青藏高原给了印度几乎无解的巨大优势。中国对于印度在边境上的小动作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办法,除非下决心灭掉他们。这就给了印度冒险的勇气。
前年的洞朗危机就是一个实际的例子。中国在西藏的陆军只有三个旅,而且其中两个还是轻装的山地旅。而印度仅在东线就有四个军。所以从一开始印度是想要捡便宜的,但是很快就发现捡不到便宜,因为东线全部四个军加起来都是打不过解放军一个机械化旅的。大部队越境等于送死,所以大约两三天之后印军的大部队就撤回了,留了一个排,四十几个人象征性的对峙。更能体现印度的恐惧心态的是,印度空军战斗机和机场数量虽然在当地具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但是仍然在对峙发生后紧急撤走了全部的三代机。可见真打起来是什么下场,印度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陆军还留了几个人撑场面,空军真的是连面子都不要了。印度又怕死,又不愿撤,除了面子实在挂不住之外。他们也在赌,赌中国在这么边远的地区耗不起,而且机械化部队也不可能越过喜马拉雅山。一直到新疆的部队调入西线,他们才完全撤回。由于西线的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机械化部队的机动作战,而且有巴基斯坦的配合,有两三个旅就足以一举击穿印度的防御纵深的,这才是最后让他们害怕的。当然最终印度是亏到姥姥家了。不用看西方媒体替印度吹牛,洞朗危机产生了两个后果,直接后果就是中国在当地实现了实际控制,间接后果就是加剧了不丹和尼泊尔脱离印度的倾向。小弟们都看出来了,老大吃相太难看,但是又打不过中国,那还不赶紧想办法换队伍?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人说中国丢脸了,但实际上中国在西方媒体上从来就没有面子可言,印度在尼泊尔和不丹这两个傀儡国当中丢的脸才是真的丢脸。不仅如此,这两年还可以看到除了巴基斯坦这个传统盟友之外,孟加拉、斯里兰卡和缅甸军队都在迅速的中械化。这一切与印度在南亚的控制力迅速下降都是息息相关的。未来通过这些国家封死印度东西南三个方向的海岸都是可能的。
洞朗危机体现的就是印度实力的极限,他们在边境挑事最多就到连一级的冲突。东线达到营一级我们就吃不了亏,就算东线打不过去,自保也是没有问题,再说还可以从西线找回来。
但是中印冲突和印巴冲突又有本质的不同。印度在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虽然吃了亏,但是国力优势明显,所以后续是巴基斯坦主动求和,而印度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继续挑事,因为他们通过冲突也测出了巴基斯坦的底线。而在洞朗方向,中国虽然给了印度一个台阶下,但还是在当地建立了永久性哨所,印度方面是根本不提这茬的;不丹被控制得很严,但是他们的不满仍然通过各种渠道捅到了国际上,只不过被西方媒体刻意忽略;本来被印度控制得死死的尼泊尔这几年局面已经越来越控制不住,印度也不敢公开镇压。在洞朗吃的亏也就成了哑巴亏。可以想象,印巴冲突未来会连续不断,印度会在一定限度内不断的蚕食巴基斯坦的利益。而中印冲突则会被压缩在一个更小的规模上,他们会不断的刷存在,会不断的搞点小动作,但是规模上也就到此为止了,也不会敢于真正触碰中国的利益,当然已经占了的东西也不会退回来。
‘陆’ 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实力弱小,印度为何不大动干戈攻打巴基斯坦呢
首先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如果印度将巴基斯坦逼得太狠,那么巴基斯坦估计会用核武器同归于尽。
对于很多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来说,核武器其实是最后的保命符,只要拥有核武器其他的国家就不敢真正的将这个国家灭掉。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有美国和中国进行援助,能不让印度有所忌惮,因此印度也只敢和巴基斯坦小打小闹。
‘柒’ 为何巴基斯坦和印度不和原因是
就两国关系而言,印巴矛盾历史渊源不长。因为1947年才有这俩个国家出现。
而在那之前,英属印度的控制范围相当大,整个次大陆几乎都在其治下。
回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女王荣光已经失去了对于印度的有效控制。至于印度独立前的斗争,不细说了。但是在斗争过程中,有两只最为主要的力量。一个是着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倡导者,甘地影响下的国大党(甘地并非政治领袖,时任国大党的主席是尼赫鲁);另外一只就是穆斯林民族联盟,在真纳的率领下。
1945年,新工党上台,克莱门特指认蒙巴顿为总督,决定于1947年8月15日完成权力交接。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的谈判,也就是如何建国。
甘地自己也说,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说服他的朋友真纳。按照宗教来划分国家确实是蒙巴顿实施的,但是这当中其实混杂着党派斗争和权力的漩涡。
“按照宗教”来划分,这本身就是产生矛盾的源头。所以有印度人也曾经批评甘地,说如果英国多统治两年,也许印巴问题不会存在。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由来已久,从九世纪穆斯林进入印度开始,围绕信仰的思想冲突和暴力冲突不断。这是积怨已久的一次大爆发。
于是,在建国的那一天。东西巴基斯坦和印度漫长的边境线上是大量难民分别向属于自己宗教的一国涌去。在首都德里,开国总理尼赫鲁也不得不在开国第一天走向街头劝戒人民停止暴力攻击。
宗教冲突,是最根本的由来。往后的发展,就混杂着政治等许多因素了。
‘捌’ 印巴对峙中印度占绝对优势,为何却奈何不了巴基斯坦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互为世仇。两国立国之后,一直纷争不断,从来都没有平息过。印度凭借自己的国土面积庞大、人口数量巨多等优势,经常在对持中占尽优势,不过印度从来都是吃力不讨好,根本拿巴基斯坦没有办法。之所以这样,原因有三:1、印度军力外强中干;2、巴基斯坦尚有一战之力;3、印度自身问题多多,根本不敢尽力和巴基斯坦一战。
3、印度自身问题多多,根本不敢尽力和巴基斯坦一战。
真的进行倾国之战,印度大概率能赢下这场战争。但印度根本不敢进行倾国之战,因为印度自身也是问题多多。印度是一个联邦国家,本身自身就不够稳定,某些势力甚至有独立的倾向。一旦印度和巴基斯坦全面开战,印度就有四分五裂的危险。单单就是这一点,印度就不敢轻举妄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