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百多年前,年轻人勇于担当,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怎样描述
摘要 古老萌动了青春,进步窒息了腐朽。经过多年历史的洗礼后,在国际、社会形势错综复杂的今天,这一面青春的旗帜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正为建设祖国的宏伟蓝图勾画出最亮丽的色彩!因为,在今天,许许多多优秀青年的心中仍然深藏着一个精神、坚持着一份信念、铸炼成一种魂魄。
‘贰’ 90年前,五四运动如惊雷和闪电劈开了旧中国如磐的黑暗,以前所未有的历史姿态,点燃了亿万中华儿女的
(1)D (2)示例:青春是烂漫的百花,在争奇斗妍里绽放;青春是豪放的激流,在势无可挡中奔腾;青春是鲜艳的旗帜,在浩阔蔚蓝中飘扬。 (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青年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伟大的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日。伴随九十年的历史征程,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的民族日益昌盛。让我们缅怀历史,学习五四精神,开创崭新未来吧!五四运动90周年文艺晚会现在开始。第一个节目…… (4)示例:历史不是已成为化石的过去,更非时间长河中一段被截取的孤立场景,而是一个民族曾经的精神符号的记忆,五四运动,是爱国青年们在峥嵘岁月里留下的一段热血沸腾的精神履痕。(符合题意即可) |
‘叁’ 举一例子说明重要历史关头的中国青年们是如何传承五四精神的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在中共领导下,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肆’ 求梁建增的经历
靠 楼上贴的都是什么呵 LZ求简历 不是书评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高级记者梁建增
下面我想大家介绍一下梁建增老师的基本情况。梁建增老师198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新闻编采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梁老师1984年毕业后,在河北电视台新闻部工作了4年,在这期间,他所做的专题片《一个盲姑娘的追求》获得1986年度“全国好新闻特等奖”,1988—1990年梁建增老师又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学习深造,在1990年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毕业之后,梁建增老师到中央电视台工作,参与策划创办了《焦点访谈》,并担任制片人。1997年开始梁老师担任《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制片人,2001年到现在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老师作为《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等栏目的总制片人,他从栏目的导向把握、选题策划,采访实施以及到发展总体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庆祝了大凛的心血和智慧,他提出“用事实说话”被誉为“把握电视报道把握规律的脉搏”。作为组织者多次承担了香港回归、九八抗洪等重大报道项目,并且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梁建增老师出色的工作业绩和持之以恒的事业追求,他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全国第十三届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理论工作者”等多项殊荣,他的新闻业务作品也是多次获奖,其中有代表性的比如说获得2003年度“中国好新闻”一等奖的大型直播活动《中国入世》以及获得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的着作《焦点访谈红皮书》等等。
‘伍’ 中国青年该有怎样的时代
1919年五四运动后,“青年”一词在中国逐渐被广泛使用。“国之未来,社稷之栋梁”的定位或许有些拔高,但青年群体在祖国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要知道,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弱,则国家贫。
站在“五四”前夕聊青年话题,责任与担当许是逃不开的永恒命题。谈及这两大概念,不禁令人想到最近几年网络中有个词一直被不断提及——正能量。没错,就是这个看似有些玄幻的词,却蕴含着一股神奇魔力。崔卫平曾有句话掷地有声:“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这句满满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人,也让五湖四海的爱国青年走到了一起,为中国的伟大崛起表一份担当、尽一份责任。倘若你我都能以此为鉴,中国崛起之日还会远吗?正能量若是心内底色,祖国定有大希望。
今天的社会,无论在虚拟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眦必中国”似乎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娱乐时尚。“外国的月亮总是比较圆”,一些青少年张口闭口国外如何,艳羡之情溢于言表,而谈及中国时所表现出的鄙夷却令人生寒。绝不是说国外的先进不能借鉴,国人的落后不能批驳,但靠贬低中国来彰显国外的优越,真能换来国之强盛吗?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中国青年该保有怎样的心态、怎样的担当,是值得每位青年深入思考的问题。事实上,今天青年人需要的恰是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用一身的担当告诉身边每一个人,我们的祖国或许一时难以尽如人意,但迟早会成为举世瞩目的强国;用一身的凌然正气直面网络乱象,勇敢对那些抹黑、造谣的恶行说不!这份担当的动力,则来自你对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样更来自对国家未来全面复兴圆梦的那份信心。
美国的强大,花了上百年,中国同样也会不例外。共青团93年的历史,足以说明,今天的伟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的热血有为青年在党的召唤和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画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发展时期,都会赋予中国青年新的理想内涵。在今天,青年作为承担民族复兴大业的主力军,更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团结在一起,用一颗滴水穿石之恒心,去建设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呦,牢牢抱成团。”若是身边每一位青年都能如此,何愁国不富强,民族不伟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有心正,才能迸发出青年人应当有的积极心态,奋发作为,去践行这个时代应该有的“五四”精神!(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赵华奇)
‘陆’ 语文实践活动。50前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但他那“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
【学雷锋】材料一:3月5日雷锋纪念日的来历 材料二:全国学雷锋的概况及活动影响 【颂先进】“略”。 【斥谬论】示例:⑴雷锋精神的精髓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否定这种美德,那是否定优良传统,必将被人们唾弃。 ⑵一个高度文明、和谐的社会,必须要有雷锋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人们之间才团结和睦,生活幸福。 ⑶人生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不会一帆风顺的。在遇到波澜、坎坷时,离不了别人的援助、支持。 ⑷如果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唯利是图,处处讲金钱,事事讲报酬,没有善举,那么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将变得冷漠,甚至残酷。 【话幸福】示例:也许,幸福是你的善举,使孤寡老人安享晚年;也许,幸福是你的温情,让失意者重树生活的自信。(结构相同,语义准确,每句1分,否则不给分。) |
‘柒’ 中国青年是如何堪当大任的,对你的启发有哪些
中国青年堪当大任的:在4.2万余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更有千千万万青年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各个战线、各个关口、各个岗位。
启发有:作为在祖国繁荣强盛时期长大的一代人,爱国之情早已深深地扎根在这一代青年的心里。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们把祖国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把浓浓的爱国之情化作坚定的报国之行,“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成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最强音。
(7)如何描述五十年前的中国青年扩展阅读:
无论抗疫战斗多么艰难,哪怕连空气中都可能飘浮着致命的病毒,但90后、00后们用他们独有的方式,展现出自己的乐观、自信和从容,成为这一代青年笑对疫魔的成长印记。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在这场人民战“疫”中,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他们是有远大理想的一代,是有家国情怀的一代,更是能担当大任的一代!我们坚信,经过抗“疫”战火淬炼的中国青年,一定能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更加绚丽的青春光芒!
‘捌’ 《1950他们正年轻》这部记录电影,是如何讲述一代人血染的青春的
影片主创采访了近50位老兵,最终提取了26位在片中呈现,他们平均年龄88岁。而在71年前,不到20岁的他们还处在花一样年纪,披上战衣,蜕变成战士,在最好的年纪写就了一段民族永恒的记忆。而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的思绪也被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看过1950他们正年轻之后,我就觉得现在的这个幸福的生活来得多么的不容易。当时那个年代过的是如此的艰难,但是每个人都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国家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他们用自己的管道报效国家,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人民筑成一道血肉长城。战争是无情的,但是人民是有情的。看的时候真的很感动,但是又觉得很难过。感动的是他们,他们为祖国做出的贡献,难过的是这些贡献,是用他们的生命作为代价的。
‘玖’ 百年前的中国青年是进步的先锋队,现在的中国青年难道是奢靡享乐的主力军
这是和经济时代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的,有钱做有钱的事,没钱做没钱的事。百年前很苦!每一代的中国青年都是需要加倍努力全部的付出,去争取过上好日子!而现在大部分中国青年的家庭经济都是很富足的,多是祖上或父辈们挣来的,衣食无忧!所以现在很多中国青年大部分的时间都不会去用作拼搏进取上的!
‘拾’ 一百年前的中国青年、中年、老年怎么划分
青年气血方刚,
中年信念松弛,
老年顽固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