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英国,车都是靠哪边行的
在英国,车辆行驶的方向是左侧行车。这个规则源自英国历史上的马车时代,当时马车由马匹拉动,马车夫坐在马车的前部,因此马车在道路上行驶时需要靠近道路的右侧,以便马车夫能够保持视线良好,避免碰撞。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马车逐渐被汽车取代,但英国依然沿用了左侧行车的传统。这种习惯也使得英国的汽车设计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如英国的汽车驾驶座通常位于车辆的右侧,以便驾驶员能够方便地观察右侧的交通情况。
左侧行车的规则还影响了英国的道路设计。例如,道路的分隔带通常位于车道的右侧,以方便行人过马路。此外,英国的交通标志和信号灯也与右侧行车的国家不同。在英国,行人过马路时应当使用斑马线,并遵循“行人先行”的原则。因此,如果一个行人正在过马路,车辆必须停车等待。这种规则不仅提高了行人的安全性,也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左侧行车的传统不仅限于英国,还存在于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这些国家在历史上与英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尽管如此,左侧行车的习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不同国家之间旅行或工作,这意味着他们需要适应不同的交通规则。对于这些旅行者和工作者来说,了解并适应左侧行车的规则是十分必要的。
尽管左侧行车的传统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也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挑战。例如,英国的警察在进行交通执法时,需要特别注意左侧行车的规则。此外,道路设计和交通基础设施也需要根据左侧行车的习惯进行调整,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效率。在英国,交通管理部门不断努力优化道路设计,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以适应左侧行车的传统。
总而言之,左侧行车的传统在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深刻影响了英国的道路设计、交通规则和交通管理。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这种传统依然在英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英国的交通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❷ 优质高端出行方式引领者——伦敦出租车
周末小R去朋友家,在路边打车时正好看到了一位行动不太方便的肢残人士也在路边等车,BlackCab停在这位爷爷身边时,司机非常绅士地下车帮助他,小R发现伦敦出租车的确是有隐藏的踏板,专门帮助这类行动不便的人士上车以方便推动轮。不得不说,这些设计真的很人性化了,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在加强改进无障碍设施,伦敦出租车在一点上做的就很不错。
讲到这里,纵观一下伦敦出租车的发展以及整个出租车行业相关法案的更新完善,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伦敦出租车能得到一致的好评了,也能理解其运营价格的高昂了,正像黑色出租车能成为代表伦敦文化的元素之一,他们本身就在专注于提供一种优质良好的出行服务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黄金马车的发展历史
英国的皇家马车常用于皇室和国家的重要场合,如国事访问和婚礼等。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朴槿惠等国家领导人访英时就乘坐过皇家马车。
英国皇室马车中最着名的有五驾马车。
1762年建造的“黄金马车”曾被称为世界上最豪华的马车,由镀金的木头制成。从乔治四世开始至今的两百多年来,所有的英国国王都是乘坐这驾马车去参加加冕仪式的。
1881年打造的玻璃马车是英国皇室婚礼的指定交通工具。戴安娜王妃和凯特王妃在婚礼仪式时都曾乘坐它。
1851年打造的爱尔兰皇家马车是英国国王和女王参加国会开幕典礼的专用马车。如今,澳大利亚送的金色马车或取代它的位置。
1865年打造的亚历山德拉皇后马车,主要是在国会开幕时把皇冠、皇室宝剑、坚忍之冕由白金汉宫载送至威斯敏斯特宫。
1988年打造的澳大利亚皇家马车是澳大利亚建国200周年时送给英国女王的官方礼物。常被用在国会开幕典礼和其他外国皇室成员的场合,如2000年丹麦女王访问英国时就使用了这驾马车。
见证历史的英国皇家马车
英国皇室的座驾宾利、劳斯莱斯等经常成为镜头追逐的对象,但事实上,在皇室和国家的重大礼节场合,英国皇室还是会选择乘马车出行。英国的皇家马车不仅是这些“大事件”中一道独特却又和谐的风景也见证了一幕幕重要的历史画面。
英国皇室有超过100驾马车,多被放置在白金汉宫的皇家马厩(Royal Mews),大部分马车仍在使用中。皇家马车被用于皇室和国家的重要场合,如国事访问,婚礼和议会的开幕典礼等。此外,皇家马车还被用来护送新任外国高级专员和大使到白金汉宫向女王呈递国书。
目前,皇家马厩仍保留着1792年开始使用的黄金马车(建于1762年,重达4吨,当时造价高达8000英镑),自从乔治三世以来,所有英国国王都是坐着这辆车去参加加冕仪式的。最后一次使用这辆金马车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02年登基50周年庆典上,和菲利浦亲王一同前往圣保罗大教堂做感恩礼拜。
❹ 为什么欧洲的一些城市还有马车呢,现在的用途是什么
除了楼上各位大人所说的保持城市的古朴形象,发展旅游业的目的之外,最大最正式的一个用场,应该是各种重要的庆典和接待国外元首的时候,为皇室人员摆摆排场了,像英国皇室加冕,结婚都是用的马车,和骑马的御林军侍卫,我国的领导人去英国作国事访问时,也是由英国女王陪同坐马车御林军侍卫进皇宫的。
❺ 美国最早时曾是英国殖民地,祖籍也是英国的多为什么是右车道而不是英国的左车道。
有资料显示,车辆靠左侧行驶起源于英国。十八、十九世纪时,以名誉为"第一生命"的英国骑士右手持用武器,所以马匹必须靠左走,以便右手拔剑进攻。当骏马换成汽车时,仍然沿袭右驾左行的传统。而更多的国家车辆都是靠右行驶,当时大货车是由六匹或八匹马成双成对地拉着,车夫坐在左侧右手执鞭,每每相逢于窄路,靠右行驶自然成为不二之选。
但事情却没这么简单,多数国家并不是由自己决定车辆的靠左还是靠右行驶。大英帝国当年称霸全球,靠左行驶几成遍地风流,至今遗风不曾没落:印度、印尼、澳洲和南部非洲的大遍地区至今都是靠左行驶,其中也包括七年前回归中国的香港。至于日本,居然是维多利亚女王派遣大臣1859年赴日,劝说日本下令左行。
法兰西革命时代,罗伯斯庇尔机器雅各宾派命令靠左行驶,到了拿破仑又下令靠右行驶。此后凡被拿破仑征服的国家,右行成为惯例。纳粹在1930至1940年代消灭了中欧地区的"左派"行车习惯;1982年阿根廷侵略者强迫福克兰岛靠右开车,直到英军登陆才又改回。
相比于中国的近代百年沧桑,在车辆行驶规范上倒未受他人指使。鸦片战争后,受日本影响,汽车、畜力车和人力车,改为左侧通行。抗战胜利后,美式汽车决堤般涌进中国,其方向盘、灯光装置,只适用右侧行驶,若继续靠左侧通行必须进行改造,改装费是车价的五分之一。当时国家经济拮据,运输管理局作出决定,自1946年元月1日零时起,全国一律实行车辆靠右行驶,相沿至今。
靠右行驶大概是一种趋势,俄国是在沙皇时代改为右行,中东国家是在奥斯曼帝国时代改为右行。1981年,有两个英国控制下的地方改为右侧行驶,一个是直布罗陀,因为它接近靠右行驶的西班牙;一个是伯利兹,因为它靠近右驶的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在欧洲,左派路线的最后堡垒瑞典在1967年改为右侧行驶以后,欧洲大陆国家全?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靠坑倚惺弧6?侵奕毡镜某迳?蚍雌涞蓝?校?978年恢复靠左行驶,这项改变花费大洋2.5亿美元。有人说是为了抹去战后被美国占邻27年的屈辱记忆,"行车规范也是国家认同的一部分" 。看来,中国人频频使用的词汇"左倾""右倾"在实际上最早"与国际接轨"。时至今天,"左右"二字也与时俱进,君不见,"左岸"一词满天飞,而风靡一时的《向左走,向右走》更是洛阳纸贵。
靠右行驶也有它的商业因素存在。1908年3月,福特推出了既便宜又耐用的T形车,使"福特"的品牌占有全美50%的汽车市场。亨利·福特一直认为"左驾右行是最理想的行车方式,因此T型车都是左驾的;北美大陆的公路规则,就如此定了下来.
相比于汽车,火车却是靠左侧行驶的,据说这跟地球的磁场有关。在许多公共场所,双向自动扶梯大多也是左侧上行,右侧下行。广州地铁里的扶梯上总是贴着一句警示语:靠右站立,左侧通行。然而却没有几个人能够遵守,估计大多数人还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若套上"愤青"视点,恐怕又要被说成"民族劣根性"之类的不雅之举。
有一个未经证实的传闻,在地中海的岛国马耳他,上午你驾车靠左行驶,警察彬彬有礼地放行,而到了下午,你再靠左行驶,警察就要罚款了。原来这个国家交通规则规定:车辆一律无阳光的阴影一侧行驶。且不说这个传闻实施的可行性,只怕一旦到了阴天,马耳他的司机大佬就"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❻ 世界上第一辆马车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中国。
马车的发明,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不但解决落后的交通问题,而且还促进道路设施的发展,扩大商贸运输和文化交流活动。
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考,奚仲是夏禹之时的车正,职掌车服诸事,传说姓任,是黄帝之后,为车的创造者,春秋薛国始祖。虽然一直有轩辕氏造车的说法,而关于“奚仲造车”,史书记载较多,《左传》、《荀子》、《说文解字》、《通志·氏族》及《纲鉴易知录》等均有记载。
根据记载,奚仲所造的“车”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标准,具有重大创新的马车。经考证,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粗枝一致认定:位于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奚村是4000多年前的夏“车正”奚仲居住地,发明马车,是“造车鼻祖”。
(6)英国什么人可以坐马车扩展阅读:
马车的现状:
随着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马车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马车文化对欧洲人,特别是欧洲王室的影响却并未从此消失。目前欧洲很过古老的家族还保存着一定数目的古老马车,它们制作精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也成为欧洲文化的一个活标本。
而现在活跃在欧洲大陆上的供游客乘坐的马车一般都是从中国用现代生产工艺制作的马车,比如电视节目《花儿与少年》,明星们在意大利街头乘坐的马车。
目前英王室还保留着数辆马车。英王室的座驾是大家熟悉的豪车品牌宾利,而在重大节日,英国女王还是会乘坐经典的皇家马车出行。最着名的就是那辆集合了众多谈凳闹历史事件木材打造的黑金款轿厢式皇家马车。
中国现在在旅游区和婚庆活动中也会应用欧式马车,这主要是随着西方现代婚礼文化的传入形成的一种风气。新人在前往教堂的时候,穿着洁白的婚纱,带着对婚姻幸福生活的向往,完成一场纯正的欧式婚礼。
另外在一些西方风情旅游街区也会出现马车作为观光车的现象。欧式马车造型比较精美,乘坐舒适,特别适合拍照,这也是欧式马车风靡一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