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台灣與越南釋迦果的區別
釋迦果又叫番荔枝。台灣釋迦果與越南最大的區別是品種不同。台灣番荔枝是由秘魯番荔枝與普通番荔枝雜交選育的,越南番荔枝多為普通番荔枝。
台灣釋迦果由荷蘭人引入栽培,是世界五大熱帶名果之一。因其果形奇特,幼果外觀像荔枝,又自「番邦」引入,故得其名。而其果實外表鱗目狀似佛祖頭飾,故又常稱「釋迦」果。
我國台灣地區是在1617年之前由荷蘭人引入種植的,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但當初由於品種和栽培技術落後,一直未能得到生產上的推廣,僅作為庭園小面積栽培。
後來雖然從美國、秘魯、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引進了一些新的品種,但由於成熟期正好逢上台風季節、果實開裂嚴重,也沒能在生產上廣泛推開。
直到1993年前後台東地區利用栽培管理技術的改進、以及研發出釋迦產期調節技術、不但讓成熟期避開了雨季、而且還能一年多收之後,釋迦的種植才在台灣廣泛鋪開。
近二十年來,由於台灣釋迦果實外觀奇特、含糖量高達20-25度,風味特別甜美,在市場上有世界最甜之水果的美譽,每隻售價高達200元新台幣,最高的一隻可以買到60000元新台幣,從而促使台灣東部地區的果農紛紛把別的果樹種類更換成釋迦,其中尤以台東為最。
據台東農試所網站介紹,2008年全台釋迦栽植面積為6290公頃,產量為67749公噸,而台東縣的栽培面積就高達5421公頃,佔全台的85%左右,產量58792公噸,佔全台的88%,其餘大多分布在高雄縣、台南縣(歸仁鄉)與屏東縣(三地門)等地。
台灣釋迦的生產技術、種植面積和果實品質,據台東農試所介紹,目前已名列世界前茅,出口量更位居世界第一,僅台東2008年鳳梨釋迦一個種的果品,出口量就高達2500多噸。釋迦也由此一舉成為台東地區與蓮霧齊名的兩大特色水果之一。
(1)越南荔枝怎麼辨別擴展閱讀:
中國浙江、台灣、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均有栽培。原產熱帶美洲;現全球熱帶地區有栽培。果食用,外形酷似荔枝,故名「番荔枝」,又名釋迦果,含蛋白質2.34%,脂肪0.3%,糖類20.42%;種子含油量達20%。
⑵ 紅毛丹和荔枝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是,科目分類不同、形態特徵不同、生長習性不同,具體如下:
一、科目分類不同
1、紅毛丹
紅毛丹,別名毛荔枝,韶子,紅毛果,紅毛膽。屬無患子目、無患子科、韶子屬、紅毛丹種。
二、形態特徵不同
1、紅毛丹
小枝圓柱形,有皺紋,灰褐色,葉軸稍粗壯,干時有皺紋,薄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花序常多分枝,與葉近等長或更長,被銹色短絨毛;花梗短;萼革質,果闊橢圓形,紅黃色。花期夏初,果期秋初。
2、荔枝
小枝圓柱狀,褐紅色,密生白色皮孔。葉連柄長10-25厘米或過之,薄革質或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有時長橢圓狀披針形,背麵粉綠色,兩面無毛,花序頂生,闊大,多分枝;花梗纖細,有時粗而短;萼被金黃色短絨毛,果卵圓形至近球形,成熟時通常暗紅色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三、生長習性不同
1、紅毛丹
喜歡高溫多濕,沒有風害,低海拔的山地環境。年平均溫度在24攝氏度以上,最冷月的溫度要高於17攝氏度適合紅毛丹的生長發育。紅毛丹幼苗期不耐旱,需要適當增加水分管理。果實生育期最需要水。土壤以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肥沃疏鬆、排水和通氣良好為好。喜生長在熱帶地區。
2、荔枝
喜高溫高濕,喜光向陽,它的遺傳性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對低溫,但最低氣溫在-2至-4℃又會遭受凍害;開花期天氣晴朗溫暖而不幹熱最有利,濕度過低,陰雨連綿,天氣乾熱或強勁北風均不利開花授粉。花果期遇到不利的災害天氣,會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失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紅毛丹、網路-荔枝
⑶ 中國果農不能理解,為何要購買越南荔枝國內不夠嗎
這些年來,中國的經濟不斷發展,如今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和國外的貿易自然也是越來越多,不管是作為買方還是賣房,中國都是世界市場中重要的一環,很多企業都越來越重視中國的消費者,希望能夠拿下中國市場。
⑷ 荔枝是什麼顏色的
荔枝果皮鮮紅和紫紅色的,果肉是半透明色的。
荔枝果皮有鱗斑狀突起,鮮紅,紫紅。成熟時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產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但不耐儲藏。
分布於中國的西南部、南部和東南部,廣東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亞洲東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種的記錄。 荔枝與香蕉、菠蘿、龍眼一同號稱「南國四大果品」。
荔枝的生長環境和主要品種:
荔枝樹喜高溫高濕,喜光向陽,它的遺傳性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對低溫,但最低氣溫在-2至-4℃又會遭受凍害;開花期天氣晴朗溫暖而不幹熱最有利,濕度過低,陰雨連綿,天氣乾熱或強勁北風均不利開花授粉。花果期遇到不利的災害天氣,會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失收。
荔枝主要栽培品種有三月紅、圓枝、黑葉、淮枝、桂味、糯米糍、元紅、蘭竹、陳紫、掛綠、水晶球、妃子笑、白糖罌等十三種。
當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種,亦是鮮食之選,掛綠更是珍貴難求的品種。「蘿崗桂味」,「畢村糯米糍」及「增城掛綠」有「荔枝三傑」之稱。 惠陽鎮隆桂味,糯米糍更為美味鮮甜。
⑸ 荔枝的外形特點,價值,和歷史
名字由來:
最早關於荔枝的文獻是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文中寫作「離支」,割去枝丫之意。原來,古人已認識到,這種水果不能離開枝葉,假如連枝割下,保鮮期會加長。
對此,明代李時珍也認可。《本草綱目·果三·荔枝》〔釋名〕:「按白居易雲:若離本枝,一日色變,三日味變。則離支之名,又或取此義也。」大約東漢開始,「離支」寫成「荔枝」。
特點:
荔枝(學名:Litchi chinensisSonn.)無患子科,荔枝屬常綠喬木,高約10米。果皮有鱗斑狀突起,鮮紅,紫紅。成熟時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產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但不耐儲藏。
價值:
荔枝營養豐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A、B、C等,並含葉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各種營養素,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現代研究發現,荔枝有營養腦細胞的作用,可改善失眠、健忘、多夢等症,並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然而,過量食用荔枝或某些特殊體質的人食用荔枝,均可能發生意外。
(5)越南荔枝怎麼辨別擴展閱讀
吃荔枝注意
1、不宜空腹食用
鮮荔枝荔枝的含糖量很高,空腹食用會刺激胃黏膜,會出現胃痛胃脹。而且空腹食用過量會因體內突然加入過量高糖分,而發生「高滲性昏迷」。
2、不宜大量進食荔枝
大量進食荔枝且吃飯很少,容易引發突發性低血糖症,出現頭暈、口渴、惡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現象,嚴重者會發生昏迷、抽搐、心律不齊等。 這些症狀都是大量食用荔枝後產生的突發性低血糖。
3、盡量不要吃水泡的荔枝
現在市場上很多荔枝都是用水泡過的,含有大量的水分。大量水分進入胃腸道後會稀釋消化液,引起食慾不振或消化不良,也會造成暫時性低血糖症。
⑹ 荔枝的外型和特點
1、荔枝常綠喬木,高通常不超過10米,有時可達15米或更高,樹皮灰黑色;小枝圓柱狀,褐紅色,密生白色皮孔。
2、小葉薄革質或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有時長橢圓狀披針形,腹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麵粉綠色,兩面無毛;側脈常纖細,在腹面不很明顯,在背面明顯或稍凸起;小葉柄長7-8毫米。
3、花序頂生,闊大,多分枝;花梗纖細,長2-4毫米,有時粗而短;萼被金黃色短絨毛;雄蕊6-7,有時8,花絲長約4毫米;子房密覆小瘤體和硬毛。
4、果卵圓形至近球形,長2-3.5厘米,成熟時通常暗紅色至鮮紅色;種子全部被肉質假種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長環境
荔枝樹喜高溫高濕,喜光向陽,它的遺傳性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對低溫,但最低氣溫在-2至-4℃又會遭受凍害;
開花期天氣晴朗溫暖而不幹熱最有利,濕度過低,陰雨連綿,天氣乾熱或強勁北風均不利開花授粉。花果期遇到不利的災害天氣,會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失收
中國荔枝主要分布於北緯18-29度范圍內,廣東栽培最多,福建和廣西次之,四川、雲南、貴州及台灣等省也有少量栽培。亞洲東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種的記錄。
⑺ 怎麼辨別荔枝的種類
荔枝有多個品種,當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種,亦是鮮食之選;掛綠更是珍貴難求的品種。「羅崗桂味」,「筆村糯米糍」及「增城桂綠」有「荔枝三傑」之稱。掛綠:為廣東增城的荔枝中珍品,也是廣東荔枝的名種之一。因外殼四分微綠六分紅,每個都有一圈綠線而名。《嶺南荔枝譜》記述:其果「蒂旁一邊突起稍高,謂之龍頭;一邊突起較低,謂之鳳尾。熟時紅裝相間,一綠線在貫到底,改名。」果實大如雞印,核小如豌豆;果皮暗紅帶綠色;龜裂片平,縫合線明顯;肉厚爽脆,濃甜多汁,人口清香,風味獨好。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 據《廣東新語》說,掛綠「爽脆如梨,漿液不見,去殼懷之,三日不變。」當中增城掛綠歷來都是皇帝的貢品。據聞乾隆年間,增城人因為不堪每年納貢之擾,把百棵掛綠砍掉,只存一棵母樹現仍存在增城荔枝鎮掛綠園,稱」西圓掛綠」。西圓掛綠每年仍有結果,2001年便有一顆西圓掛綠荔枝,在拍賣會中創下」最貴水果」的世界紀錄。桂味:又名桂枝,因含有桂花香味而得名。是廣東最優良的品種之一,漢廣州市郊所產最佳。桂味有全紅及鴨頭綠兩個品系,鴨頭綠,有墨綠色的斑片,是特佳的品種。果實圓球形,果殼淺紅色,薄而脆;龜裂片突起小而尖,刺鋒尖銳刺手,從蒂膊兩旁繞果頂有圈較深環溝,此兩者為桂味的特徵;向黃白柔軟飽滿,核小,味很甜。7月上旬成熟。 糯米糍:又名米技,為廣東價值最高的品種。是聞名中外的廣東特產果品。主產廣州市郊區羅岡和新塘,其次是增城、從化、東范等縣。果實屬心臟形,近圓形,果柄歪斜為其品種特徵;初上市黃臘色,一旺期鮮紅色;龜裂片大而狹長,皮上裂片無峰尖,呈縱向排列,稀疏,微凸,縫合線闊而明顯;果頂豐滿,蒂部略凹;肉厚,核小,更有退化成無核的,陶色黃白半透明,含可溶性固形物達20%,味極甜,香濃,糯而嫩滑,品質優良。為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種。最適宜鮮食和制干。7月上旬成熟。有紅皮大糯和白皮小糯兩個品系。其他常見的主要荔枝品種還有:三月紅:因在農歷3月下旬成熟,故名三月紅。屬最早熟種。主產廣東的新會、中山、增城等縣。果實流心臟形,上廣下尖;龜裂片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縫合線不太明顯;皮厚,淡紅色;肉黃白,微韌,組織粗糙,核大,味酸帶甜,食後有餘渣。由於上市早,尚受消費者歡迎。妃子笑:較早熟的品種,皮淡紅。傳說當年唐明皇為搏楊貴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懷枝:傳聞古時有尚書路過嶺南,把鄉親送的荔枝入懷中,故名。 玉荷包:結果碩大,肉厚核小。圓枝: 又名水東或水東黑葉。分布於廣州市郊和珠江三角洲各縣。因適宜水多栽植和葉片尖長,近似黑葉而較薄而得名。果實短卵圓形,或歪心形,果肩邊高邊低;龜裂片略平寬,不刺手,排列規則,應深紅色,果肉軟滑多汁,甜中帶酸,微香。5月下旬或6月上旬成熟。黑葉: 又名葉枝、烏葉。因葉色濃綠近黑而得名。廣東、福建、廣西都有栽培。果實短卵圓形,果頂渾圓或鈍,果屬平;皮深紅色,殼較薄,龜裂片平鈍,大小均勻,排列規則,裂紋和縫合線明顯;肉質堅實爽脆,香甜多汁,多數為大核。6月中旬成熟。較耐貯存。淮枝: 又名密葉、鳳花、古鳳、懷枝、槐枝。廣東栽培最廣、產量最多品種。鮮食、干制皆宜。果實圓球形或近圓形,蒂平;果殼厚韌,深紅色,龜裂片大,稍微隆起或近於平坦,排列不規則,近蒂部偶有尖刺,密而少;肉乳白,軟清多汁,味甜帶酸,核大而長,偶有小核。7月上旬成熟。元紅: 又名皺核。主產福建福州市閩侯縣。果實心臟形,科頂豐滿;果梗長;果皮紫紅色,龜裂片小,中央有小刺,縫合線不明顯;肉較薄,乳白色,核大小不7,味甜帶酸。7月中旬成熟。蘭竹:主產福建龍海、南靖、漳州等縣市。有紅色和青色兩個品系。果實心臟形,果項豐滿;果梗細;龜裂片中大無刺;應較薄,核大小不一,大核居多;陶乳白色,味甜而酸,品質中等。7月中旬成熟。除鮮食外,適宜制罐頭和制干。陳紫:為福建荔中絕品,成熟時散發出陣陣幽香,沁人心脾。&莆田、仙游一帶最著名。蔡襄。荔枝譜。記述:「此品種初為陳氏八家所栽,果皮熟時紫紅色,故名」。果實短卵圓形,龜裂片瘤狀突起,細小,中央有小刺,縫合線和裂紋不明顯;肉厚板小,人口漿波四濺,味甜中微酸。7月下旬成熟。此品種在本世紀初已為美國所引種,在澳洲南部栽培也頗多。水晶球:產地廣東,果肉爽脆清甜,肉色透明,果核細小,是一個有數百年栽培歷史的優戾品種。陳鼎的《荔枝話。記述:水晶球「白花、白殼、白白、由核,而漿如血,味甘,香沁肺腑。」紅蜜荔:果皮鮮紅色,外觀美,皮層較厚,龜裂片中等大,片峰較平,不刺手。果肉白蠟色,肉質嫩仙婆果荔枝:6月中下旬成熟; 果中等大,平均單果重25克,皮厚,皮色鮮紅,有不規則的褐斑;肉厚, 肉質軟滑略爽,果肉黃蠟色。廣東還有大紅抱、犀角子、白臘子、進奉、紅皮、將軍荔、香荔、姐子笑、鵝蛋荔、尚書懷、無核荔等,福建還有早紅、桂林、下番枝等,廣西有大早、靈山大香荔等,四川有捕木葉,蛇荔等都是地方有名的品種。
⑻ 荔枝的主要產地是哪裡
中國荔枝主要分布於北緯18-29度范圍內,廣東栽培最多,福建和廣西次之,四川、雲南、貴州及台灣等省也有少量栽培。亞洲東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種的記錄。
廣東:是中國分布荔枝最多的省,遍及全省80多個縣市,重點產區為廣州市郊的從化、增城、花縣及新會、東莞、中山等,其次為新興、惠東、深圳、惠來、普寧、高州、電白、瓊山等縣市。品種有三月紅、玉荷包、妃子笑、黑葉(烏葉)、桂味、掛綠、糯米技、淮技、尚書懷等。
福建:產荔枝較多的有莆田、漳浦、龍海、福州、閩侯、福清等縣、市;其次漳州、泉州、仙游、南靖、南安、永春等20多個縣市,也有一定產量。品種有元紅、狀元紅、蘭竹、元香、陳紫等。
廣西:產荔枝較多的有桂平、靈山兩縣,其次是橫縣、玉林、蒼梧、隆安、平南、南寧、龍州、上思等20多個縣、市。品種有丁香、黑葉、大糙、水荔等。
四川:荔枝集中產於川南數縣,談合江最多。品種有大紅抱、涌木葉、青皮等。雲南麻栗坡、普洱、蒙自、開遠、新平、景洪、河口、元江等縣有少量的栽培。
貴州:赤水、羅甸、望漠等縣都有少量的栽培。
台灣:高雄、新竹、香山等地也有生產。
(8)越南荔枝怎麼辨別擴展閱讀
荔枝的功效與作用:
1、補腦:荔枝所含豐富的糖分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的作用,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2、消腫:荔枝有消腫解毒、止血止痛的作用。
3、美容:荔枝擁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防止雀斑的發生,令皮膚更加光滑。
荔枝的選購技巧:
1、看:一看荔枝頭部。如果荔枝頭部比較尖,表皮上的「釘」密集程度比較高的話,那就說明荔枝還不夠成熟,反之就是一顆成熟的荔枝。二看殼,龜裂片坦,縫合線明顯,這樣的荔枝一定是甘甜無比的,不信就試吧!真正新鮮的荔枝從外表看,顏色不是很鮮艷,暗紅稍帶綠,沒異味。
2、觸:用手觸摸,握在手裡的荔枝,應該是硬實而富有彈性,撥開果皮,裡面的膜應該是白色,如果出現黑斑,說明時間已經長了。
3、聞:用鼻子聞,新鮮的荔枝都有一種清香的味道,如果有酸味或是別的味道,說明已經不是新鮮的荔枝了。
4感:用舌頭來品嘗一下,新鮮的荔枝吃到嘴裡,果肉富有彈性,果汁清香誘人,酸甜可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荔枝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吃荔枝的三大好處荔枝好吃別貪多
⑼ 白糖罌荔枝和白蠟的區別
1、科屬不同
白糖罌荔枝簡稱白糖罌,為荔枝的一個品種,又名蜂糖罌、中華紅。該品種果肉爽脆,味清甜,是廣東省品質最優良的早熟品種。
白蠟樹木犀科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縱裂。芽闊卵形或圓錐形,被棕色柔毛或腺毛。小枝黃褐色,粗糙,無毛或疏被長柔毛,旋即禿凈,皮孔小,不明顯。
2、分布不同
白糖罌荔枝有一千三百年以上的栽培歷史,主要產區在茂名市的高州、電白等地。具體來說,主要在高州的根子鎮,電白羊角鎮(羊角鎮2001年後劃歸茂港區)等地有栽培,高州新垌鎮等地也有零星栽培;另外,該品種又引種到廣東省廣州市、海南省等地。
白蠟樹產於中國南北各省區。多為栽培。越南、朝鮮也有分布。白蠟樹最遲於18世紀末期已引入印度、日本以及歐洲和美國。
3、生長習性不同
白糖罌荔枝幼年樹成形較慢,但成年樹豐產、穩產,是早熟荔枝產區可以大力發展的優良品種。苗木嫁接繁殖時,有不親和現象,要注意選擇適合的砧木。果農常用壓條(圈枝)繁殖。
栽植白蠟樹春秋兩季均可。提倡春季栽植更合適,但春季栽植也需要選擇最佳時節。白蠟春季也宜晚栽,以4月中旬為宜,即苗木體液已經流動,且枝條上大部分芽體開始膨大呈小球狀時栽植成活率最高。
⑽ 請問越南米脂荔枝和桂味、糯米滋區別是什麼
甜度不同,我不喜歡吃所以不好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