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有多少類古幣

越南有多少類古幣

發布時間:2022-04-25 02:15:37

1. 光中通寶銅錢

光中通寶是越南古錢, 是越南阮朝·阮文惠(公元1788年)時期的錢幣。價格在1~50元之間。

1771年,越南南方農民在阮岳、阮侶、阮惠三兄弟的領導下,發動西山起義,口號是「劫福濟貧」。1777年,亡阮氏政權,阮潢家族後裔阮福映逃跑。1778年,阮岳稱國王,國號泰德,同年佔領順化,1786年攻下河內,統一越南。1787年,阮岳在歸仁稱帝,封阮侶、阮惠為王,三分國土,鼎足治理。
1788年,阮惠在河內稱帝,建元光中。西山政權宣告正式分裂。次年,中國政府正式冊封其為安南國王。阮惠鑄有光中通寶和光中大寶。兩者版別繁多,有合背、重輪、背字、背四月者,均多見,光中通寶背篆書安南者少。

2. 古錢幣明命通寳是什麼朝代

安南錢幣

越南建立獨立封建國家後,中國文化的影響不但沒有減輕,反而進一步加強。其原因有三。一是越南獨立前,受中國文化1000多年的同化,奠定了越南古代文化發展的基礎;二是越南立國後的統治階級出於自身需要,積極主動的從中國汲取他們所需要的思想文化;三是越南土地私有制和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與中國封建社會有相同之處而不同於同時期東南亞國家,主要表現在其貨幣經濟政策以中國歷代貨幣經濟政策為模本,並加以改造運用方面。使得越南吸收中國文化有了與之適應的經濟基礎。
另一方面,接受了中國文化而又時時要表明「大越」是個獨立的國家和足以自豪的民族心態,又是越南古代文化不同於漢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從獨立建立封建國家到封建國家的結束這一段歷史時間,越南與中國歷代政府時遠時近,但總的說來大部分時間越南以奉中國做宗主國為榮。尤其是公元1454年中國明朝皇帝正式冊封黎仁宗安南國王後,歷代新君執政,只有得到中國政府的冊封才能算是正統。作為中國的藩籬,越南統治者對中國稱安南國王,而對內則自稱大越皇帝。在越南貨幣上正反映了以上兩重性的特徵。如越南獨立後鑄造的錢幣,沿用中國的方孔圓錢形式,而錢文採用興寶、鎮寶、大寶即是典型的例子。
錢學是史學的余脈,欲證其錢必先知其史。越南18世紀前,越南官方文字採用漢字及越南根據漢字創造的喃字。錢幣上則一律採用漢字。自從18世紀法國殖民者在越南強力推行越南文字拼音化之後,越南文化逐漸脫離漢字文化圈。並造成了與漢文化的脫節。眾所周知,越南獨立幾十年一直處於戰爭和准戰爭狀態,兩國間的文化交流很少,資料更加難得。使得國人對越南的歷史知之甚少,這些都應該是諸多泉友們對眾多安南貨幣失去興趣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隨著越南國內改革開放,與中國交流日多。加之國內集錢熱的興起,有關安南錢的著述也有所出,國內現在比較有影響的有廣西雲南錢幣學會合編的《越南歷史貨幣》和華光普的《日本、朝鮮、越南古錢圖錄》。兩書的排列順序為編年性質。但以沒能分出後鑄仿鑄錢為憾。筆者准備以越南歷史為綱,以錢為目,以增加讀者對越南歷史錢幣的興趣。並以所見列出少、稀、罕、珍四等作為收藏評判標准,普品不再註明。本文分三部分:
歷代正統王朝所鑄貨幣

1、.966年,丁部零建大瞿越國,年號太平,開始建立獨立封建國家。史稱丁朝。立國12年(北宋開寶3年—太平興國4年)。所鑄有太平興寶,「太」做「大」,背「丁」以記國姓。分光背、上丁、下丁和下反丁四種版別,上、下丁者少,其餘稀。太平興寶的鑄造時間早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鑄造的太平通寶;

2、980年,黎桓廢丁部零之子以自立,立國29年,仍稱大瞿越,史稱前黎(時北宋雍熙年間)。鑄有天福鎮寶背「黎」。大「黎」者少,光背者稀.

3、1009年,前黎朝高級軍官李公蘊奪取帝位,1054年改國號「大越」,史稱李朝。李太祖鑄順天大寶背「月」字,用意未明,珍。
太宗(時北宋慶歷年間)鑄有明道元寶和天感元寶。明道元寶真書,文字遒勁。元字最後兩筆分開,用於朝廷賞賜,少。有鐵錢,稀。天感元寶真書,分光背和背「乾王」者,光背者用於朝廷賞賜,罕,後者是李太宗為愛子封王而鑄造的紀念幣,珍。
李朝共傳8世,僅太祖、太宗鑄錢。《越南歷史貨幣》一書尚將傳世的天符通寶、大定通寶、正隆元寶、治平通寶等錢根據年號歸與李朝,但看實物應屬越南中晚期所鑄;

4、1225年,輔國太尉陳承發動政變,逼李昭皇禪位。建立陳朝。
陳太宗鑄有建中通寶、政平通寶,均珍(時南宋寶慶元年—淳佑十年),安南建中遠遠少於唐建中。太宗還有元豐年號。安南錢中元豐錢版別甚多,但文字風格均不與陳朝相類。陳朝是否鑄元豐通寶還有待以後出土實物證明。
陳聖宗鑄有紹隆通寶,鑄造不精。有面背四決者,均珍。
《大越史記全書》有載陳明宗「大慶十年十一月鑄鉛錢」。應是越南史載官鑄鉛錢之始,惜一直未見實物。所見有陳明宗所鑄開泰元寶(元泰定年間),分光背和背陳兩大類,光背者版別較多,罕,背陳者珍。
陳裕宗鑄有紹豐元寶、通寶,大治元寶、通寶錢。(元至正年間)以上兩年號錢版別極多。紹豐元寶有行、篆、草書體,有一種隸書錢背鑄有「十五」應為記年,均罕,有背陳者,珍。通寶背陳者罕,其餘稀;大治元寶隸書雙挑者罕,其它稀,通寶有背元者、篆書大字雙腳上挑者(即日本人稱「蛸大治」者罕),其他稀。
1369年,陳裕宗歿,無嗣。立外人楊日禮為嗣,年號大定(明洪武2年)。鑄有大定通寶,少。至此,以後的陳朝君王因與南方占城國多次發生戰爭,加之國內多次發生農民起義,致使國力衰敗,無力鑄錢。

5、1400年,胡氏代陳,國號大虞,史稱胡朝(明建文2年)。元年鑄聖元通寶,有真篆兩種,少。之後胡朝效法宋、元紙幣政策,在全國推廣「通寶會鈔」紙幣,不再鑄錢。1407年中國明朝出兵滅胡。在越南廣置府縣。越南又歸入中國統治。其時流通有中國鑄造的洪武、永樂、宣德、弘治諸小平錢。

6、1418年,清化地主黎利在越南北部蘭山起兵反明,於1427年迫使明軍退出越南。1428年,黎利終於統一越南,定都河內,國號大越,史稱後黎朝(1428-1789)。後黎朝前期,經濟發展迅速,鑄錢質量也達到歷史最好水平。這一時期,是越南歷史的黃金時代。
黎太祖順天年間鑄順天元寶小平,製作規整,錢緣略寬。與李朝的順天大寶不同。版別根據文字分數種,少。
黎太宗鑄紹平通寶和大寶通寶,大寶通寶大字大樣者罕,其他版別稀。
黎仁宗鑄大和通寶、延寧通寶。版式亦多,延寧皿丁寧版稀。
1459年黎宜民殺胞弟仁宗篡位,在位一年,鑄天興通寶,鑄造極精,少。
1460年眾大臣推翻黎宜民後擁太宗次子黎聖宗為帝。鑄有光順通寶圖,洪德通寶,鑄造極精,為安南錢品中最易得者。
黎憲宗鑄有景統通寶,精美厚重,有大小字版別。 黎威穆帝鑄有端慶通寶,仿景統通寶,更為厚重,少。大字者稀。
黎襄翼帝鑄有洪順通寶,楷書精整。 黎昭宗鑄有光紹通寶,楷書精整,稀。
1527年,太師安興王莫登庸逼後黎恭皇禪位,以越南北部河內為都,建立莫氏政權,控制北方。1533年,後黎朝武將阮氏在越南中部清化擁立黎昭宗子黎寧為黎庄宗,自掌實權,同莫氏對抗。這一段歷史越南史稱「南北朝」時期。1592年,南方勢力擊敗莫氏,結束南北朝。從南北朝開始了越南歷史上貨幣發行流通最為混亂的時期。黎朝和莫朝的貨幣將分別介紹:
A、 後黎朝末期:
1533年後黎庄宗鑄元和通寶,通字真書,其他三字篆書,少。與日本元和不同。 1573年,權臣鄭檢弒主立英宗子,為世宗,世宗鑄嘉泰通寶,少。
與南宋嘉泰不同。 神宗於1658年注永壽通寶和永壽之寶,永壽通寶版別繁多,流入中國也多,均常見。永壽之寶稀。
裕宗鑄有永盛通寶,有幾種版別,其中有背「巳」以干支記年者。尚有保泰通寶亦為裕宗所鑄。背星月文等版別,少。
顯宗年號景興,在位四十六年,在位期間廣開錢廠,錢文、版別眾多,與中國南宋嘉定鐵錢可以媲美。景興通寶背文繁多,主要分紀年與紀地者。以干支記年者稀,數字紀年者少。紀地者以「西」、「太」、「帛」、「昌」者少。景興二十三年後,改通寶二字為雜寶。有「巨、泉、永、至、正、用、大、中、太、內、順、全」諸寶,每種寶文又以文字、背文分諸多版別。其中「大寶」背北折二大樣稀,「中寶」稀,「內寶」少。景興年間又鑄有通寶大錢,背有龍、龍鳳及其他吉祥圖案者。為官鑄賞賜錢,稀。
愍宗鑄有昭統通寶,闊緣明顯,版別多,銅質較雜。一般有單字背文,兩字背文者稀。1786年,西山起義軍攻佔河內,推翻後黎朝的統治,黎愍宗逃到廣西,要求中國干涉。1788年,清廷派孫士毅率軍20萬出兵越南,打敗而歸。清軍在越南鑄有乾隆通寶背漢文安南小平錢供軍隊使用,有兩種版別,少。
B、 莫朝(1527-1592):
莫太祖鑄有明德通寶銅錢。有多種版別,均少。
莫太宗鑄有大正通寶銅錢,少。 莫福海鑄有廣和通寶,楷書對讀。稀。傳世有篆書小錢,應是後鑄。以上鑄品均有後黎朝中期錢幣形制精整的風格。
莫福源鑄有光寶通寶,楷書對讀,闊緣薄小,罕。
後黎朝擊敗莫氏政權,主要*大將鄭松和阮潢的力量。1592年鄭松攻佔河內後,控制軍政大權。阮潢則在1600年定都順化,稱廣南王。鄭氏挾天子以令天下,阮氏則要勤王。雙方在維護黎氏王朝的幌子下,打了數十年內戰。1692年北方鄭氏由於內部不穩固,停止進攻阮氏政權。越南再次出現南北對峙的局面。阮氏政權也鑄造有大量錢幣。

7、1771年,南方農民在阮岳、阮侶、阮惠三兄弟的領導下,發動西山起義,口號是「劫福濟貧」。1777年,亡阮氏政權,阮潢家族後裔阮福映逃跑。1778年,阮岳稱國王,國號泰德,同年佔領順化,1786年攻下河內,統一越南。1787年,阮岳在歸仁稱帝,封阮侶、阮惠為王,三分國土,鼎足治理。
A、 阮岳鑄有泰德通寶和明德通寶。 泰德通寶為年號錢,背草書萬歲者系為慶祝阮岳稱帝所鑄。 明德通寶為吉語錢,文字、版別仿泰德,與莫朝明德不同,有鋅錢,少 。1793年,阮岳在與阮福映的戰斗中陣亡,其子率部歸附阮惠之子阮 光瓚。西山政權恢復表面統一。
B、1788年,阮惠在河內稱帝,建元光中。西山政權宣告正式分裂。次年,中國政府正式冊封其為安南國王。阮惠鑄有光中通寶和光中大寶。兩者版別繁多,有合背、重輪、背字、背四月者,均多見,光中通寶背篆書安南者少。
C、1792年,阮光瓚繼阮惠位,鑄有景盛通寶、大寶和寶興通寶。景盛通寶仿光中,版式復雜,多見。景盛年間還鑄有景興通寶大花錢,稀。景興大寶少。寶興通寶珍。

8、1802年,阮福映在法國人的幫助下俘獲阮光瓚,西山政權滅亡。阮福映建立了越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阮朝,改元嘉隆,史稱世祖。越南封建王朝的尊孔崇儒,在阮朝前期達到極盛。阮世祖鑄有嘉隆通寶銅、鋅(當時稱白鉛)錢(圖4)。銅錢根據大小、文字、背文分很多版別,背篆書「六分」者為銅錢。背楷書「七分」者為鋅錢。背篆書「太平」者少,應為吉語錢。
阮聖祖(1820-1841)鑄有明命通寶小平銅錢、鋅錢,並開始鑄造美號大錢。美號大錢銅質,正面錢文「明命通寶」。背面選中國傳統經典四書五經中反映儒家思想的文字作為銘文,有四字和八字者,以一當百,均稀。嘉隆、明命時期大力推廣鋅錢,尤其明命帝「鉛錢之用,富戶既不敢私藏,而鄰國來商者又不敢帶回。此錢流通非但利於民,亦利於國,乃自然只利也」的經濟思想應深受中國五代南楚高郁關於鉛鐵錢貨幣政策的啟發。
阮憲祖(1841-1847)鑄有紹治通寶小平銅錢、鋅錢和美號大銅錢。小平銅錢常見。鋅錢有背河內者,稀。美號大銅錢,稀。
朊翼祖(1848-1883)鑄有嗣德通寶小平銅錢、鋅錢、美號大銅錢、嗣德寶鈔和嗣德重寶幾品,小平版式多樣,背記地者少,還有嗣德通寶小平背後「六文」者,指值鋅錢六枚。鋅錢有光背和記地者。美號大銅錢,稀。值得一提的是嗣德寶鈔的出現。嗣德14年,阮朝根據清咸豐寶鈔的發行方法,發行了銅錢式的嗣德寶鈔。共分六等,背文從准十文至准六十文。所比也是指當鋅錢十枚至六十枚。所見有兩種,一為根據嗣德14年重量標准鑄造的重錢,罕。一為合乎嗣德23年重量標准鑄造的輕錢。稀。嗣德重寶背安南八文者,有銅鋅兩種,均罕。
阮簡宗阮福昊(1884)由於與法國殖民者簽定《順化條約》賣國,朝野氣憤,即位不到一年就被大臣所廢。鑄有建福通寶銅錢、鋅錢。均珍。
阮宜帝阮福明1884年6月接位,改年號咸宜。鑄有咸宜通寶銅錢。薄小,背有記值「六文」。罕。由於阮福明不甘心聽命於法國殖民主義者,於1885年7月5日發動順化起義,但有於准備不充分而失敗。法國人把阮福升扶上帝位,改元同慶。
阮景宗(1886-1889)鑄有同慶通寶銅錢,分大小樣,分別值鋅錢6枚與10枚。大樣者少。有薄型美號大錢,稀。
成泰帝阮福昭(1890-1906)鑄有成泰通寶,分光背、六文、十文三種。六文者稀。
維新帝阮福晃(1907-1916)鑄有維新通寶,背十文。由於阮福晃不願做傀儡,參與越南光復會起義的策劃,被法國殖民者逮捕流放。
啟定帝阮福旭(1916-1925)早期鑄有啟定通寶銅錢,少。以後大量鑄造機制小錢,數量很大。
保大帝阮永瑞上台後(1926-1945),鑄有保大通寶,有小平、背十文、機制三種。均常見。其中宋體字者稀。1945年8月30日,保大帝向越南獨立同盟的代表交出權利,宣布退位。保大帝的下台,標志著越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統治的結束。同時也宣告著漢字方孔錢正式退出越南的歷史舞台。

3. 越南(安南)古幣福平元寶現在市面上值多少錢

越南[安南]古幣;福平元寶-稀罕寶貝
商品型號 /
分類 古錢幣-硬幣(銅)-中國大陸-宋朝-單件零售
簡介 稀世珍寶-越南[安南]古幣;福平元寶.字跡清晰,有點銅綠.直徑2.4厘米
備注 /
品相 6品 價格 ¥180.00 元/枚
http://www.997788.com/mini/shopstation/SHOP/detail.asp?table=%BB%F5%B1%D2&id=22570 這里有圖,你對照一下看和你的一樣嗎

4. 這些古錢值錢嗎

治元平寶應讀為治平元寶;-----3元
化聖元寶估計是紹聖通寶,化應該是行書的紹字。------1元
這兩種錢幣以及你說到的崇寧重寶-----5元、至元通寶-----2元、太平通寶-----3元
都是北宋時期(960-1127)的錢幣。
景元通寶
是安南(今越南)錢幣,1377年鑄,市場參考價50元左右。

5. 越南用的幣種是什麼人民幣換算是多少

1、越南的法定流通貨幣是越南盾。

貨幣兌換(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7-07-29 14:59)

1越南盾=0.0002964人民幣

1人民幣=3,374.0091越南盾

2、越南的紙幣,面額1000越南盾,發行時間:1988年。紙幣正面是越南勞動黨主席,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中間是越南的國徽,上方的文字「CONG HOA XA HOI CHU NGHIA VIET NAM」是越南語「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意思,中間「MOTNGHINDONG」是越南語「一千盾」的意思;背面是大象運輸木材。按目前匯率,1000越南盾只能兌換0.3人民幣元。不過有收藏價值,全新品相的在錢幣市場上售價2—3元左右。

6. 關於銅錢

光中通寶是越南古錢, 是越南阮朝·阮文惠(公元1788年)時期的錢幣。價格在1~50元之間。 景盛通寶仿光中,版式復雜,多見,價格低於光中通寶。景盛年間還鑄有景興通寶大花錢,稀。景興大寶少。寶興通寶珍。 古錢辨偽的方法 (1)傳統鑒別法 ①辨字: 我國的貨幣文化從產生、演變與發展,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是文化傳播的工具。在中國,當金屬鑄幣產生之時,就在錢面上鑄造了文字,或表示幣值,或表明地名,或為錢幣之名稱,沒有文字的鑄幣相反倒顯得比較少見。不同時代的錢幣錢文具有它所在時代的文體風格和韻味,後人盡管可以學習前人,但畢竟是一種摹寫,充其量也只能達到維妙維肖的程度,由於手勢、運筆、氣力等方面的差異,不可能達到完全一致,這樣,對古錢上的文字進行辨偽,就成了錢幣鑒定一個相當重要的方面。這里,我們可以舉較為典型的不同時代的錢幣文字特徵來加以說明。 ②辨銹: 辨銹,是鑒別錢幣真偽的又一個重要方面。 辨銹,即辨別銅的銹色,一般指銅銹。銅銹是指由於鑄造年代久遠,銅錢表面形成的一層氧化物。這種氧化物,又由於地理、地質、入土時間等條件的不同,所形成的堆積程度亦不盡相同。這種在錢體表面由銅胎自身發出來的質地堅硬牢固的小粒或塊狀銅銹,一般稱為「自然銹」或「硬銹」,用指甲或刀削等難以剔除,分布自然得體。銅銹因土層所含的化學元素不同,顯現出來的顏色也不大相同,主要有綠、紅、藍三種。 ③辨形制: 錢幣的形制一般由政府明文規定。形制包括錢徑、錢穿的大小,錢體的輕重厚薄,內外郭的寬狹,錢背的深淺等諸方面。我國自金屬鑄幣在春秋戰國時期產生以來,不同時代的錢幣形制並不完全相同,有的近似,有的大相徑庭。熟悉歷代錢幣形制變化,對鑒定錢幣真偽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我國錢幣形制大體經歷了三個重大變化:一是仿製生產工具和生活器具,二是方孔圓錢,三是機制不帶方孔的圓錢,如銀元、銅元。 ④辨製作: 了解各個時代錢幣鑄造技術對鑒定錢幣來說,是一個不容忽略的方面。 我國錢幣鑄造在唐以前採用的是范鑄法,唐以後採取的則是母錢翻砂法。唐以前的錢范有幾種質地:泥陶范、石范和銅范,它們並不是同時被使用的,而且一個范能夠鑄多少數量的錢幣也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最早出現的泥陶范,起先是一范鑄一錢。戰國時期開始使用石范和銅范,布幣石范通常是一范鑄兩錢,即在一塊錢范上刻有兩枚布幣型腔。而一塊刀幣石范能鑄造的數量就不止這些了,通常在三至五枚。就石范鑄造技術而言,錢幣面范為石范、背為泥陶范共同使用的技術,較好地解決了范體熱變的問題。就目前而言,先秦時代對於銅范的使用僅見於齊刀和蟻鼻錢,盡管以前著錄中有布幣銅范,但實物未見。齊力銅范鑄錢採用的是立式疊鑄技術,它不直接用於鑄錢,鑄錢時仍需翻制泥陶范。蟻鼻錢銅范在當時被直接用於鑄造,據說目前蟻鼻錢銅范僅發現五件,其中,1982年2月安徽繁昌縣文物組在橫山采購站揀選到的兩件,相當精美與完整,一次可鑄幣分別為66枚和67枚。秦漢六朝時期泥陶范、石范、銅范同時得到使用,並且一次鑄幣數量大大增加,1986年5月在山東省博興縣賢城村發現的一塊榆莢半兩錢范一次可鑄錢176枚,實屬罕見。

7. 安南古幣收藏圖片

近年來隨著越南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基礎建設,出土了大量窖藏越南古錢,越來越多的越南古錢隨著邊境貿易涌進國內。前輩們難得一見的珍品出土日眾,新品、創建品的發現層出不窮。普品甚至以噸為計算單位。一時間,泉友談安南而色變,以安南錢不可保值而棄之若敝。形成現今安南錢出土益多,而收藏者益散的局面。這對收藏者來講恰恰是一個逢低吸納的好時機。 越南與日本、朝鮮的貨幣文化一樣起源於中國傳統的方孔錢范疇。與中國的貨幣文化一起構成了獨特的東方貨幣文化體系。在收集安南錢的過程中,逐漸歸納了一些自己對安南錢幣的看法,願與同好分享,以達拋磚引玉之效果。至於疏漏錯誤,由於本人才識有限,在所難免,願請方家指正,以求進步。
第一部分中國錢與安南錢的關系 在越南出土的錢幣窖藏中,多有中國年號的錢幣混雜期間,甚至多過越南年號的。本文將著力理順他們之間的關系。 自秦始皇三十三年派大將蒙恬佔領百越,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始,至宋朝初年的一千多年的歷史里,越南中、北部一直屬於中國的領土,政治上受當時中原政權的直接統治,經濟上與當時的漢、三國(吳)、南北朝(宋、齊、梁、陳)、隋、唐、五代保持一致。
這段時間,越南的經濟受中原先進經濟的影響,由原始氏族社會快速進入到封建社會。開始了使用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歷史階段。越南使用的大都是當時中國的通用貨幣。有各種五銖錢,漢半兩,吳蜀錢幣,唐開元、乾元及五代各種流通錢幣。 966年,丁部零建大瞿越國。越南從此建立獨立封建國家,仿照中國採取中央集權制,並鑄造越南歷史上由獨立國家政權鑄造的第一枚錢幣大平興寶. 但直至1428年(明宣德年間)前,安南的鑄錢一直不太發達,從地下發掘看,中國銅錢在整個流通體系中占很大一部分,可以看出安南民間習慣混合使用中越兩國錢幣。 兩宋時期,作為中國藩屬國家,安南經常向宋廷進貢,宋朝當時的賞賜中包括大量的中國銅錢、且通過邊境貿易在越南流通的銅錢也不在少數;元初以來發行紙鈔,禁止中國行用銅錢。除當時元朝賞賜給安南貢使的鈔帛之外,大量前朝中國銅錢被販運到安南使用;明永樂、洪熙、宣德三朝的二十多年中,中國佔領安南並在安南設立交趾布政司,以維護明王朝在安南的統治。當時在安南境內鑄造行用的永樂宣德不在少數,明中期,國內禁止使用古錢(指明以前的錢幣),除國內銷毀、窖藏的外,流通到安南的也應有不少。 1428年至19世紀初,安南封建國家到達鼎盛時期,錢幣的鑄造量大且質優,中國錢在安南流通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明末清初,永曆政權和吳三桂政權在雲貴桂邊境地區鑄錢,流到安南的永曆、興朝、利用、昭武等尚多見。一般清錢隨邊境及海上貿易也有流入安南的。清乾隆時期為平定安南內亂,鑄有乾隆通寶背安南,作為軍餉之用,但未在中國境內流通。 殖民地時期,安南國力衰弱,幣值混亂,方孔錢分金銀銅鋅四種質地,又有法國統治者發行銀銅鋅鎳鋁幣多種機制幣,尚有銀票、紙鈔等。中國錢在方孔銅錢中的比例又有回升。但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安南也結束了使用方孔錢的歷史。

8. 古幣鑒定

淺談錢幣的鑒定

一枚拿到手以後,第一個問題就是錢幣的真偽問題。現在各種介紹鑒定錢幣的書籍很多,多談的是從作偽的方法與對策,但有許多鑒定方法隨著作偽工藝的改進已沒有太大的意義或失去作用。

鑒定古錢的基本方法和原則是:第一,要掌握每一時代錢幣的時代特徵和個別特徵。古錢都反映有鑄造錢幣的時代特徵,同時古錢還有它的個別特徵。掌握這些特徵就可以了解它們是什麼時代的錢幣,什麼種類的錢幣,並根據這些特徵區別真錢和偽錢。古錢的特徵包括錢文和形制兩方面,錢文是鑄在古錢上的字體,形制指古錢的造型結構、鑄造工藝和幣材成分。了解每個時代、每種貨幣的這些時代特徵和個別特徵,是識別每一時代、每一種古幣的真偽及其價值的基本方法,如果我們發現一枚與其時代特徵和個別特徵差得很大的貨幣,應特別注意其作偽的確能性,再用其他方法鑒定、就可確定其真偽。第二。用科學方法辨別偽錢的偽銹、偽色。在古錢幣鑒定中,分辨銅銹、銅色的真假是相當重要的方法,因為有些偽幣單從文字形制很難絕對斷定真偽,而鑒定銹色方法簡便。 第三,熟悉偽錢的基本特徵。鑒別偽錢既要了解每個時代真錢的基本時代特徵和個別特徵,也要了解偽錢的基本特徵。改刻的偽幣幣面不平,拼合的偽幣正反面幣色不一,鑿去的文字四周總有痕跡可尋,用翻砂法製造的錢幣比真錢略為小和薄等等小了解偽幣的基本精況和偽造法,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偽幣作偽之處。第四,掌握與古錢鑒定有關的知識,應了解有關貨幣理論、廣博的歷史知識、古錢的鑄造常識和「栽譜卧錄」古文字學以及歷代典章制度知識。對鑒定古錢都是十分必要的(以上摘自有關文章)。第五,了解朝鮮、越南、日本等周邊國家的鑄幣,以上幾國都曾經流通過我國鑄幣,也仿鑄過不少中國的錢幣,大家要掌握他們錢幣特點,避免同中國錢幣混淆。

前人鑒定錢幣主要使用文、質、聲、色、神、味六字來分析,其中文是指錢幣文字及圖案氣息、風格,質是指錢幣形制、工藝、幣材成分,聲是指錢幣聲音,色是指錢幣銹色、包漿,神指錢幣的神韻,味是指錢幣的氣味。

文字及圖案氣息、風格,是指看錢幣的文字、圖案是否是流暢、舒服,文字及圖案或雅或拙,是否與時代特徵相符合。從文字(圖案)風格可以說是錢幣鑒定的一個難點,因為每個人的欣賞的觀點不同,對一枚有爭議錢幣可能得出結論相差甚遠,但在大的方面,基本可以達成共識,如先秦及戰國、秦時時代的鑄幣的文字是工匠用刀刻在模上鑄成,因字體沒有一定的型式,所以版別也特別多,基本沒有相同的,文字雖然是匠人信手來,但毫無匠氣,舒展流暢,自然生動,自有一番趣味,其中也有印范制幣者,字體多雄渾有力,粗壯大氣。漢時五銖版別繁雜,文字風格各異,非方家不能分辨異,張某水平有限,不敢胡言。漢代出了一個制錢高手-----王莽,字體流暢瀟灑,布局勻稱得體,以六泉十布聞名與世,別鑄有貨布、貨泉,字體做懸針篆,多製作精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因戰亂不斷,鑄幣相對較差,三國曹魏時的錢幣總體來說文字比較隨意流暢;孫吳的貨幣文字比較圓渾豪放;兩晉錢幣因鑄地的不同,出現不同文字風格,豐貨、漢興蒼勁凝重,大夏真興豪放自然,開闔有度,涼造新泉疏密有度,自成風格,南北朝有瀟灑飄逸的孝建四銖、永光,端莊凝重的五銖(陳)、太貨六銖等,這一時期多美泉,第一當首推永通萬國,太貨六銖、五行大布、布泉、常平五銖、孝建、永光等爭奇斗艷,各具特色,美不盛收。唐開元通寶據《舊唐書.食貨志》記載為歐陽詢所書,字含八分及隸體結體精嚴,凝重端莊,這種風格一直貫穿整個唐代。五代十國時,漢元、永平、通正、天漢、光天、乾德、咸康、開元(王審知鑄)永隆等或為開元改范所鑄或粗獷、拙樸,其它如周元等多繼承了唐代的書風(因五代十國錢幣十分復雜,多數是非一般收藏者所能見到者,研究有限,見的也不多,不能詳談,望見諒)。到了宋代以,每一皇帝每改元一次均鑄一次年號錢,錢文豐富多彩,變化萬千,或雅或俗、或拙或巧,筆法嚴謹,結體精良。個人認為從整體水平來說,是我國錢文書法發展的頂峰。宋以後,錢文書法整體水平開始下降,到金代出現了一次復興,以泰和阜昌為代表。元代的至正錢中有部分錢文楷書雍容大度,但整體水平不高,呈下降趨勢,明清錢文除咸豐錢外,鮮有佳作。咸豐錢是我國古代鑄幣中錢文書法最後一次復興,各局的錢文異彩分呈,或如大家閨秀或如小家碧玉,仔細品來,回味悠長。

圖案鑒定主要運用於花錢中,每個時代的花錢圖案都有自己的時代特徵,這不是本文的重點,在這里就不多談了。

運用錢幣文字(圖案)鑒定錢幣,不但要熟悉同一時期的文字風格,最好具有一定的書法功底或書法的鑒賞能力及隔,這點對初學者可能要求有點高,不過大家放心,多看多想多揣摩,時間一長,自可成竹在胸。

註:下面有關運用銹色包漿鑒定錢幣的文章摘錄自鄭家相先生大作,目前,坊間許多錢幣中辨偽部分多抄錄鄭家相先生著作,張某也借來一用,因現在造偽方法也發生許多變化,有些方法已不太適用,張某斗膽,在中間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出土古錢歷經百年地下腐蝕,有的滿身翠綠、有的紅、綠、黃、白,斑斑駁駁,錢幣界稱為「生坑銹」。傳世的古錢由於長久玩賞,油汗入表,錢體呈黃褐或褐色。作偽者為取得「生坑」、「傳世古」的表面效果,便在偽錢色澤上作舊。常見的方法如下:
一.綠色。因為出土的古錢都有綠銹,所以偽造古錢施以綠銹,方能*真,偽造綠銹的方法有五種:
(1)將偽造的錢埋入土中,經過二三年後取出來,就有滿身綠顏色的銹了;(張三少註:現在有部分高檔偽品,入土何止兩三年,可能是入土十年左右,再加入酸液等物質,現在取出已是硬綠銹滿身,殺傷力很大,我和一位泉以前曾經交過學費,這種錢的銹說來也不是天衣無縫,綠銹的顏色偏嫩,比較浮。)
(2)將偽造的錢幣浸以鹽酸或醋酸,再埋入土中,經過一年半載後取出來,就有滿身的綠銹。浸過鹽酸過醋酸的偽錢,放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也能發生綠銹。但這種綠銹都在浮面,不能入骨,較真錢的綠銹鬆脆,容易脫落,且不能發生硬綠,只能成為土化綠,所以硬綠銹是不能偽造的;(張三少註:這種方法是目前市偽造生坑錢最常用的方法,屬低檔偽品,稍加留心,就可分辨出。另外,現在硬綠銹也能造出了)
(3)用膠水調以綠色粉末,塗在錢上,再加以泥水、侯干,便成土化綠銹。這種偽錢最怕開水泡煮,因為一經泡煮,綠銹便會完全脫落;(張三少註:現在用開水泡煮的方法來鑒別偽銹的方法已意義不大,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有許多膠水不怕開水泡煮)
(4)用松香調以綠色粉末,塗在偽錢上,便成為了一種類似硬綠的綉,驟看不易辨別,如以熱手摩擦或熱水浸之,用鼻嗅覺有松香氣味,便能分辨出它是偽造;(張三少註:現在這種方法已不常用)
(5)用綠色瓷漆塗上偽錢,經過一年半載,瓷漆乾燥堅硬,頗似硬綠綉,但其色澤終不能如出土硬綠之自然,且容易剝落;(張三少註:現在多改用樹脂,乾燥的時間也不太長,但效果比油漆好的多,辨別方法是用小刀削或針扎,試一下硬度)

二.紅色出土的古錢也有生紅銹的,偽造紅銹的方法有四種:
(1)將造成的偽錢用火燒煅使透,浸入冷水,便帶紅色的銹;再浸以鹽酸或醋酸,埋入土中,經過一年半載取出來,便有紅綠銹色,頗似出土古錢了。但此種方法只能用於水紅銅的錢,若明、清黃銅錢,雖經火煅錢也不能發生紅色;
(2)用膠水調以紅色粉末,照前述偽造綠銹的方法,也能造成紅綠銹色,但它的弱點也與偽造綠銹同;
(3)用松香調以紅色與綠色,同塗在偽錢上面,便成了紅綠銹,其弱點與前述相同;
(4)用紅色瓷漆與綠色瓷漆調塗偽錢上面,便成紅綠銹。其弱點與前述相同。(張三少註:現在造紅銹多採用第一種方法或用樹脂、油漆等塗在錢上,多做成半傳世古)

總之,紅色不能獨立,一定要配合綠色或藍色或傳世古。

三.藍銹,出土古錢顏色還有紅、綠、藍三色的,作偽者的方法不外上述用膠水、松香、瓷漆三種來配合,但造此種三色偽錢的甚少。(張三少註:從目前本人所見到的偽錢來看,造紅、綠、藍三色偽錢的不多)

四.傳世古,古錢有的是歷代流傳下來,並沒有埋入土的,所以多數圓錢沒有紅綠銹,僅在錢的表面有一種黑褐色,這種顏色稱為傳世古。也有的雖然埋入土中過,但出土後經日久摩擦,紅綠銹大半脫落,僅在少數處尚殘留一些綠色或紅色,(張三少註:也有留有藍色。銹留下的多少與盤玩的時間與坑式,如果玩的時間短,銹也會留下的比較多)其餘部分都已變成黑褐色的銅質,這種稱為半傳世古。偽造這種顏色的方法,通常有下述兩種;
(1)將偽錢用火煅燒,取出後使冷,錢的表面上便發生黑色,再放衣帶裹之,經過一年半載,色澤光潤,便與真錢相似。此種偶帶有紅色銹的。
(2)將偽錢用鹽酸或硫酸浸一二日,取出便現黑色,再裹入衣帶一年半載,色澤漸發光潤,與傳世古錢相同。
(張三少註:真正的傳世古雖是極薄的一層,用水煮洗刮都很難去掉,錢幣流傳愈久,色澤愈深。現在許多傳世古的假錢多是在煤煙上熏黑後,再上蠟打光的,錢如同墨染,錢幣中根本沒有這種包漿。還有一種用真的銅銹粘在偽品上的假錢,這種方法本來是用於偽造青侗器的,現在據說有一批造假銅器的人轉行做古錢了,這種雖然看上去硬綠紅斑滿身,但總體感覺不自然,而且因銹比較硬,難於加工,多與錢體之間有縫隙,所以多做成滿身黃土或黑色垃圾的坑式,其中黑色是偽造的半傳世古,目前市場上就有一批做成半傳世古的假錢,其中的紅我已經見過萬曆背龍紋、崇禎背五工、阜昌元寶等數十枚初一看,傳世古中隱約有綠銹、紅斑,十分開門,但仔細看後會發現錢上好象塗了一層油或臘,用刀削或剔時容易除去。這批錢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所有的不同時代、不同品種、不同銅質的錢都是一種包漿。其實真正的老生坑中是紅斑綠銹通常堅硬異常,很難除去。但經酸處理過的錢除外。這批錢的紅色、綠色一種有真銹粘上去的,一種是樹脂或油漆塗上去的,這批我認為做的不好,可最近在市場上看到的些泉商進了這批貨,我在這里只是想提醒一下大家。)

辨別古錢的真偽,雖然積累長期經驗,也仍要處處留心,但偽錢與真錢究竟兩樣,如真錢的綠色,無論是硬綠或土化綠,都是入土數十年或數百年,甚至數千年而成的,硬綠的硬度在非常堅硬,土化綠都是入骨的,甚至有的銅質已化的(既通常所說的脫骨或脫胎)。偽錢的製造者決不能等待埋入土中數十年或數百年再取出來售賣,至多埋入土中二、三年,不會成為硬綠,土化綠也是不能入骨,僅在錢的表面有一層類似土化綠的綠銹而已,一經洗刷,容易脫落,所以能夠辨別。紅銹也是如此,真的紅銹是活色,不容易脫落,偽的紅銹是滯色,容易脫落。(張三少註:現在做偽者已與前輩不同,硬綠已經偽造出,許多偽銹已經很過關了,所以個人認為,這種方法只能適用於普通的偽品,高仿品根本不適用)。

形制是指古錢的造型結構、鑄造工藝和幣材成分。不同的時期的鑄錢,或出於需要,或出於規定而形成一些特定的現象。如齊的刀幣為保護錢文而把輪廓鑄得較高、宋錢面深背淺等,不同的錢幣有不同的形制。古錢的銅質主要有青銅、黃銅、紫銅、白銅等數種,青銅屬銅錫鉛合金,其顏色有青白、微黃、淡紅或水紅等種;黃銅指銅鋅合金,紫銅的含銅量最高,呈紫紅色;白銅指實際上指銅鎳合金,但有一些銅色偏白或銀白的古錢,習慣上也稱為白銅錢,但實際上並不含鎳或含鎳很少。它是一種青銅,只是鉛或錫的成分較多而引起了銅色的變化(根據史料《天工開物》記載,我國在宋時已出用砒霜等葯物製成的砷白銅及用甘石製成的黃銅,但工藝復雜,而且有毒,估計在當時只是供富用享用的奢侈品)。由於各個歷史時期各地的科技發展水平、礦產資源、鑄幣金屬成分比例的不同,所以古錢的銅質銅色也有較大的差異。總體來說先秦圓錢的銅質雖然是青銅,但銅色較紅,接近紫銅。而刀布幣的銅色多呈淡紅,半兩及五銖錢的鑄行時間很長,銅質精精不一,具體品種要具體分析;開元錢早期多是青白色,南唐錢幣的銅色也多數偏黃白色;宋錢或偏青或偏紅,銅色繁雜;遼錢銅色偏深紅或紫紅;元錢銅色以深紅及淺紅者居多,而寺觀供養錢也有偏黃者(有人認為可以是黃銅);明嘉靖之前鑄錢用青銅,明嘉靖之後則多用黃銅,著與掌握了鋅的提煉技術有關;清雕母(祖錢)銅色以金黃為主,銅質精良,給華麗富貴的感覺;清代新疆鑄錢用紫銅,故稱新疆紅錢,銅質溫潤細密,色澤紫紅。

在鑒定一枚錢幣是否符合當時的形制時,除要看錢的大小、厚薄、重量是否對外,還要仔細觀察穿、外郭磨損是否正常,錢背是否與同時代的錢幣一致。建議初涉泉河的泉友在集幣的過程中多看錢幣的背部,仔細看,多比較,多思考,經過一段時間時,一枚拿到手中,即使不看錢文,也可從背部分辨出大概鑄造時代。就好象是一個你比較熟悉的人,從後面你也可以認出來他是誰的道理一樣。錢幣的鑄造工藝也是鑒定錢幣的一個重要方面,先秦錢幣採用泥陶范,如聳肩空首布、齊大刀,燕刀等;石范,如安陽布等;銅范,如楚蟻鼻錢等,先秦刀、布的澆口及邊緣常有澆鑄時擠出范外的多銅,因未加磨琢而呈自然狀態(小張久居江南,先秦難得一見,對先秦了解甚少,不能細談,見諒)。秦至西漢早期主要沿用先秦的鑄造方法與工藝,但鑄錢的工藝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最初以石范應用最廣;到後期,開始運用銅范鑄幣,從漢鑄半兩開始,錢幣鑄好還要進行進一步的加工,主要是磨(鑿)去錢緣及穿內的流銅。西漢中晚期以泥陶范為主。王莽時期是秦漢鑄幣工藝集大成,工藝精美,號稱鑄錢第一好手,工藝仍是主要採用銅范、泥陶范,很少用採用石范。東漢到南北朝主要採用泥陶范鑄錢。隋到五代時,這時期是比較有爭議的一個時期,有專家推測在隋時出現了翻砂法鑄錢的工藝,但無相應的實物佐證,根據手頭有限的資料及實物,我個人認為這一時期是范鑄與翻砂共存的時期,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北宋末年。宋時根據史料的記載,採用母錢翻砂鑄錢的工藝。這種工藝一直沿用至今。

運用聲音鑒定錢幣真偽的方法由來已久,真幣治鑄已久,火氣已經消失,敲擊時聲音低沉,餘音短,而新鑄出的錢幣敲擊時聲音清脆響亮,餘音長。現在這種方法對付部分偽品已經沒有意義,這部分偽品的聲音已經完全過關了,據說是在翻鑄時加入部分雜質。而且古錢幣因保存環境的不同,可能會同現同一種錢幣,完全不同聲音的現象。但這種方法對付但這種方法對付用粘合拼接法做成偽錢及破損後修補錢特別有效,這兩種錢向只要將其輕摔在桌面上,或用金屬敲擊,會發出破聲,沒有正常錢幣的金屬聲,泉友們可以自己試一下,比較一下。還可能用這種方法檢查錢幣的骨質是好,在敲擊、摔在桌面上時注意一定要輕,不要讓一枚好錢因此而受傷。

辨味也是鑒定古錢幣的重要方法,長期埋於土中的古幣,仔細聞的話,會有一股泥土的香味。而用油漆等化工原料做偽銹的錢幣會有一股怪味。如用水煮後再嗅,則這些特殊氣味更明顯。用硫酸、醋酸等浸泡後長出的偽銹,除疏鬆粗、易脫落外,常留有酸性液體的氣味。各位泉友在購幣可以仔細聞一聞。

鑒定錢幣的基本方法我已經寫完了,小張水平有限,希望文章對大家有點幫助,這是我莫大的安慰。最後我和剛入門的泉友談兩句個人在剛入門的心得,多看,多想,少買。多看是指買一些開門的錢幣,平時多玩,不可一購了事,束之高閣。多想是指兩個方面,一指在平時,在看錢時仔細比較,多思考,找出真錢的共性,玩味錢幣的銹色美,書法美;二是在購幣不要考慮吃仙丹,撿便宜,應考慮此幣的真偽,從錢幣的形制、文字、銹色、價格等多方面綜合判斷,如果發現有疑問,寧可放棄,不可心存僥幸。少買是指盡量少買價值比較高的中高檔幣,免避上當(如果是信的過的朋友出讓除外)。我曾戲稱其為「六字真言」。同時還希望泉友能聽進別人的意見,首先要聽的不是這意見的對錯,而是他的理由,然後再找出反駁的道理,這樣可以將對一枚錢幣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不但其中的樂趣無窮,而且可以提高你的水平,但聽別人意見,除了能聽進去外,還要不被別人的意見左右,不要將真錢當成偽錢,從而錯失好錢。在這里講一個我們這里發生過的一件事情,某一天,古玩市場來了父子兩人,從情形來看是父親陪兒子來購幣(小孩看樣大概是初中生),雄赳赳氣昂昂,掖下夾著華光普先生在大作,到市場「按譜索錢」,第一次花了300元購了文信與長安各一枚。第二天,氣勢更足(大概因為感覺第一天賺了大錢)全家出動,齊到市場,花了一千多元,購入三孔布,大宋通寶當十等近十枚大珍品,我和一位泉友當時實在看不下去,在他離開小攤時偷偷告訴他,這此東西都是新的,偽品,你不要買了,現在就退,稍微損失一些錢,總比全軍覆沒好,沒想孩子的父親眼睛一瞪說:「你們騙誰呀,這東西都生銹了,還能是假的。」,我們無言已對,只好無趣的走開。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聽說又購了幾千元,說是准備拿到上海去賣,結果可想而知。沒多久,此人便消失了,到現在,我再也沒有在古玩市場上見到這一家人。

9. 安南(越南)古錢幣都有什麼呀告訴我名稱就行。

安南
南安翼帝嗣德
嗣德寶鈔 【點擊查看專題】 李朝太宗佛瑪
天感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李朝仁宗李乾德
天符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襄翼帝
陳公新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朝神宗黎維祺
永壽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永壽之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朝裕宗黎維搪
永盛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朝襄翊帝黎瀅
洪頤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後黎朝昭宗黎譓
光紹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後黎朝裕宗黎維禟
保泰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後黎朝襄翼帝黎瀠
洪順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後黎朝襄翼帝洪順
光順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後黎朝高宗
天瑞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後黎朝太宗
大寶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後黎朝仁宗黎濬
大和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後黎朝恭帝黎椿
統元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朝憲宗黎暉
景統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朝顯宗黎維褍
景興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朝愍帝
昭統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朝威穆帝
端慶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朝太宗黎麟
紹平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後黎朝仁宗黎浚
延寧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太和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朝叛將安南王陳暠
佛法僧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朝廢帝黎琮
天興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廣南國世宗阮福潤
天明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陳朝裕宗
紹豐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陳朝太宗天應
正平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陳朝太宗陳煚
政平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陳朝聖宗
紹隆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陳朝明宗
開泰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王
天慶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阮成泰帝
成泰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朊翼祖
嗣德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阮光瓚
景盛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阮朝阮文惠
光中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阮朝咸宜帝阮福明
咸宜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阮朝世祖阮福映
嘉隆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阮朝阮光纉
寶興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阮朝啟定帝阮福昶
啟定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阮聖祖阮福晈
明命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保大帝阮永瑞
保大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阮景宗阮福昪
同慶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阮朝順化肅宗阮福澎
安法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阮朝簡宗阮福昊
建福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起義軍錢
元隆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莫朝莫福源
永定之寶 【點擊查看專題】 正元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光寶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開建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康和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廣和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永定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李太宗乾符
明道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李朝高宗李龍韜
天資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大瞿越國
太平興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黎氏
景興重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黎桓
天福鎮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胡朝
聖元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聖元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陳朝皇帝陳嵩
天應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陳朝重光帝陳季擴
重光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後黎朝中期權臣莫登庸逐主篡位
明德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後李朝神宗李陽煥
天順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後黎朝末期地方割據勢力鑄造
正和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陳朝外戚胡季犁
聖通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疑為安南起義軍首領范玉
永寧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疑為安南待考品,未知年代與帝屬
大越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印平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永治之寶 【點擊查看專題】 畫隆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咸統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弘萬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咸絲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成絲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祥聖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竟寧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長和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開定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永始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祥元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景元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玄聰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經利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祥聖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永治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建順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崇明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疑為安南待考品。不知年代與帝屬。僅存錢目
永元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永利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咸元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熙平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元慶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祥光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印中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宣平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耕法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治和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政定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光大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疑為安南錢
福平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金帶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祥法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祥宋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永治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興慶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濟人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開和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待考
咸紹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咸勛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紹祐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正平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祥祐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興隆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太通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光昌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紹宋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天德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皇陳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宣仁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元治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太聖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宣定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萬刼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大治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大治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紹豐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弘治之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付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聖法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長南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盛元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皇恩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皇元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安南待考品,僅存錢目
元法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咸熙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宣仁元寶 【點擊查看專題】 寧民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仲微通寶 【點擊查看專題】

10. 現在越南市場上安南古幣多嗎

有蠻多的,就是不懂真假。廣西東興市河內胡志明市越南語翻譯考察旅遊為你解答!

閱讀全文

與越南有多少類古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女王沒有駕駛證怎麼開車 瀏覽:784
義大利語證書是什麼 瀏覽:779
義大利哪個牌子的機油好 瀏覽:163
越南有哪些大型古裝劇 瀏覽:312
中國對印度有哪些限制 瀏覽:72
伊朗人英語單詞怎麼說 瀏覽:305
美國加拿大英國用英語怎麼讀 瀏覽:133
美國為什麼不打越南戰爭 瀏覽:738
音樂義大利之魂是哪個國家音樂 瀏覽:93
和平精英國際服提什麼id比較好 瀏覽:690
中國的人均收入多久趕上美國 瀏覽:761
撫仙湖在中國哪裡 瀏覽:82
怎麼查看中國知網論文 瀏覽:454
俄羅斯欠中國多少土地 瀏覽:1000
英國屬於什麼東西 瀏覽:421
在英國買化妝品怎麼帶回國 瀏覽:27
中國黃金首飾怎麼樣 瀏覽:208
越南翻譯的中國書籍有哪些 瀏覽:447
中國開車到巴基斯坦多久 瀏覽:741
印度鼻子上裝飾品怎麼戴的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