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人的生活習性是這么樣的
由於越南是一個被很多西方國家侵略過的國家,比如:英國,美國,德國......就像中國被好多西方列強在鴉片戰爭之後不斷的遭到洗劫一樣,只是說越南成了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一塊跳板而已。因此在越南他們的房屋都保持著西方國家的建築形式,但是是幾個國家建築風格的結合。外表一般有著小洋房的格調。越南人修的房屋是長很長,寬是長的大約三分之一,所謂寬的一面作為正面越南人修好了房屋或裝修了房屋一般邀請人到自家來慶祝一下。但也只不過是叫親戚朋友到自己家來喝喝茶呀,抽抽水煙或是吃點水果之類的。 第二是越南人的吃穿住行。越南人吃得十分的清淡。他么很喜歡吃牛肉和雞肉,但是他們的肉一般是煮到那種油已經全部出來了,把肉撈起來切成片狀的就裝在盤子里了,到了吃的時候就蘸蘸他們最喜歡的魚露就可以了。所以吃的時候不會感覺到油膩,甚至就像我們用白水剛煮起來的瘦肉,然後就切來吃的那樣。其他小菜嘛就是一般用白水煮了後撈到盤子里或加點鹽,最多就把煮了的肉湯弄兩勺到裡面拌拌就可以了。總的可以說他們吃的特別清談。越南人女的有些還是挺時尚的,比如南方的女孩很開放,就像西方那女孩,但是北部的就很保守了。如果你穿一件露了肩的衣服,你肯定會遭到騷擾或被別人用菜呀,石頭呀等的東西砸。女孩子特備喜歡打扮,如果一個女孩打扮不好看很有可能嫁不出去。因為越南的女孩子大大多於越南的男孩子。越南的男孩子特喜歡穿一件白襯衫,一條黑色喇叭褲和一雙黑皮鞋,樣子很像是我們中國的小虎隊當年剛出名的時候男子穿的衣服。越南的男的總是有點O型腿,走路有點鴨子型。小小的,瘦瘦的樣子總給人一中缺乏營養的 樣子。要是找個越南人當男朋友的話,你肯定不會有安全感。越南人住的也很樸素,在夏天的時候就是一張床和一張涼席而已或有時不需要床,直接把涼席鋪在地上就睡了。這里先說明一下越南人很愛干凈,不管是誰家裡總是弄得很乾凈。即使在農村一樣,家裡乾乾凈凈的,進家門前要脫鞋換鞋。越南人出入的交通工具那是摩托車,就好比是美國人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小轎車一樣。越南人的開車速度那是不錯呀 ,那可以與飆車相比啦。走在只有一條五米左右的路邊總會有不安全的感覺瘋狂的開車速度使越南的交通事故頻頻發生。我就親眼目睹過兩次,看到的事故結果那是頭破血流呀,不忍目睹啊!還有的是我的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去了一次夏龍灣旅遊,結果在去的路上就親眼目睹了三次車禍的發生。越南的計程車那是高等的車輛了,一般來說只有有錢或是官員才有能力坐的。一般的人們是無法坐的,我們要上街或是有事去不遠的地方,最好,最快,最便宜的交通工具那就是摩托車啦!
Ⅱ 住在越南真實的生活是怎樣的
女人下地回來後,要迅速完成做飯的任務
Ⅲ 越南人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
越南人的日常生活和其他人都並沒有太多的不同,可以說越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國人的日常生活也都差不多。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2006年,越居民生活穩定。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由於農產品和食品價格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全年物價上漲指數為6.6%。2006年全國貧困戶和貧困地區的數量繼續減少,貧困人口下降到18.1%。但是不同行業、不同地方的勞動者收入差距較大。2006年城市失業率為4.4%。截至2005年底,越全國電話用戶為1584.5萬部;2006年人口增長率為12.1‰,人口出生率為17.4‰,人口死亡率為5.3‰。2005年共有各級醫院13243所,病床197200張。2010年,越南居民生活穩定,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全國貧困戶和貧困地區的數量繼續減少,貧困戶比例下降到10.6%。
Ⅳ 越南人的生活風俗
與中國人一樣,越南也是按照農歷過春節、元宵、清明、中秋等民族傳統節日,但是沒有重陽節。
越南最重視的民族傳統節日是春節,春節期間,越南有合家團圓,放鞭炮.粘春聯.拜年的習俗.年初一早晨,家家戶戶都吃用黃精葉包的糯米粽,一般都有一公斤重.春節期間,越南人的家族中還有三樣必不可少的節日裝飾品:含苞欲放的桃枝,金桔和一個裝有五種水果的五色果盤。
越南民樂和舞蹈
越南是個特別重視傳統的國家,越南人身上許多傳統的東西仍舊完好地保存著。同時,越南民俗里也有一些變化,這種變化是20世紀的戰亂和社會體制所留下的。
稱謂:越南人很講究禮節,見了面要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越南人的稱謂就是典型的「新舊混雜」。越南人對長輩稱大爹、大媽或伯伯、叔叔,對平輩稱兄、姐,對兒童稱小弟、小妹,對群眾稱鄉親們、父老們,在國家機關、工作單位和越軍部隊里,一般稱同志,但在最熟悉的人之間,也是稱兄道弟,而不稱同志。見面時,通行握手禮,苗、瑤族行抱拳作揖禮,信仰小乘佛教的民族(如高棉族)多行合十禮。京族人不喜歡別人用手拍背或用手指著人呼喊。
越南宗教:越南人尊儒,拜祭媽祖.多數人信仰佛教或天主教,少數人信高台教.
孔廟
高台教
媽祖廟
禮節:在越南人家裡有許多的禮節,一般地講,在越南人家裡不能用腳指物,席地而坐時不能用腳對著人,不能從坐卧的人身上跨過去,不能睡在婦女的房門口和經常來往的過道上,不準進入主人的內房。在少數民族家中,絕對不能到姑娘住的房間里。進屋要脫鞋,否則認為是看不起主人。在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敬老的習慣,如傣族、佬族家中有一條凳子專供老人坐,青年人和外人不準坐。
待客:越南人待客非常熱情,有些少數民族常用本民族最喜愛喝的酒和愛吃的生冷酸辣等食物待客。因此,客人即使不合胃口,也要盡量地吃,否則會被認為是看不起主人。南方山區少數民族,喜歡在節日喜慶時邀請客人一同喝壇酒,即輪流用管子從酒壇里吸酒喝,第一輪(即輪流吸的第一口)不能拒絕,否則認為是掃興、失禮。第一輪以後,如不想喝,以雙手抱拳向右肩舉一舉,表示謝謝不再喝了(吃飯時也是這樣)。
越南婚俗
婚娶:按照越南頒布的婚姻法,越南實行一夫一妻制,規定男的20歲,女的18歲才能結婚。男女青年到了結婚年齡,在農村,一般要通過媒人介紹,然後男女雙方見面相親,最後由男女雙方父母決定,如同意,男女青年必須到鄉政府進行結婚登記,領取結婚證後正式舉行婚禮即成夫妻。結婚形式有娶媳婦和招郎入贅兩種,娶妻、居夫家是最普遍的形式,而招郎入贅則不多見,只有個別少數民族有這種風俗,如傣族青年人要結婚則需入贅,入贅時間一般為8年,8年後才能正式舉行婚禮。越南農村青年男女的新婚禮非常熱鬧,男女雙方家庭都要大擺宴席,請親朋好友吃喝一番,以示慶賀。越南提倡婚姻自由,現在城市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結婚較普遍。
越南北部蠻族一些部落中,結婚時有一種讓舊情人先佔「初夜」的「謝恩」婚俗。一個新娘在婚前,往往同時有三四個情郎,在同其中的一個訂婚後,便同其他人斷絕關系。但按傳統習俗,新婚之夜新娘並不在洞房,而是去找舊情人共枕一夜,以示「謝恩」之後,也就與舊情郎斷絕一切來往,完全忠於自己的丈夫,不會再有其他的不軌行為了。
Ⅳ 越南人吃飯主食是什麼
以大米為主。
越南人的飲食較清淡,以清水煮、煎炸、燒烤為主。他們吃飯用筷子,喜吃生冷酸辣食物,食糧以大米為主,愛吃粳米,也吃雜糧。
肉類有豬、牛肉和魚,尤其喜歡用鮮魚加工成「魚露」。「魚露」是京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料。蔬菜以空心菜為主,也種白菜、黃瓜、南瓜等。農村的京族、傣族等民族和城鎮的部分居民有嚼檳榔果的嗜好。
(5)越南人一天怎麼生活擴展閱讀:
越南人的習俗
古代越族人從擇偶到成親要經過六個主要儀式,即:納采、問名、納吉、請期、納幣和迎親。如今這些儀式已被簡化,僅剩下提親、訂親和迎親。
提親是男女雙方家庭互相見面,正式建立起兩家的婚姻關系。男方家到女方家,請女方家允許男女雙方在做出結婚決定前建立更密切的關系,以進一步了解對方。
提親之後是訂親。訂親的聘禮是根據女方家提出的要求准備的,通常包括檳榔和蔞葉、酒、茶葉、冰糖蓮子、糕點等。彩禮將放在女方家的供桌上,並上香祭祀。隨後,一小部分彩禮將退還男方,作為「回禮」。
Ⅵ 越南的風俗習慣生活特點人種特點文化
越南人很講究禮節。見了面要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對長輩稱大爹、大媽或伯伯、叔叔,對平輩稱兄、姐,對兒童稱小弟、小妹,對群眾稱鄉親們、父老們、同胞們(只在本國人之間用)。在國家機關、工作單位和越軍部隊里,一般稱同志,但在最熟悉的人之間,也有稱兄道弟,而不稱同志。見面時,通行握手禮,苗、瑤族行抱拳作揖禮,高棉族多行合十禮。京族人不喜歡別人用手拍背或用手指著人呼喊。
越南人待客熱情,每逢家裡來客,總拿出最好的酒和食物來待客。客人吃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客人辭行時,主人還會拿出當地特產贈予客人。
越南人的飲食較清淡,以清水煮、煎炸、燒烤為主。他們吃飯用筷子,喜吃生冷酸辣食物,食糧以大米為主,愛吃粳米,也吃雜糧。肉類有豬、牛肉和魚,尤其喜歡用鮮魚加工成「魚露」。「魚露」是京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料。蔬菜以空心菜為主,也種白菜、黃瓜、南瓜等。農村的京族、傣族等民族和城鎮的部分居民有嚼檳榔果的嗜好。
由於受中國傳統和文化的影響,越南的文化習俗與我國相似。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盤古節和送灶王節等。春節是越南民間最盛大的節日。夏歷正月初一日為春節。按照越南的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節」開始,就算進入春節了,屆時,各家女主人都要趕制新衣,連日准備年貨,還要清掃房屋。除夕晚上,全家吃團圓飯,燃放鞭炮。春節主要吃用葦葉包的糯米粽子。越南人清明節主要是祭祖掃墓;端午節是夏歷五月初五,主要內容是吃粽子;中秋節是夏歷八月十五,主要內容是吃月餅。中秋節以兒童活動為主,所以中秋節又叫兒童節。
Ⅶ 越南人的生活
越南一向有女性參軍的傳統。戰火點燃總會有許多女人放下相夫教子的責任,狂熱地投入戰爭,她們和男人一樣冷血,一樣徒手與敵人廝殺搏鬥。
然而,在越南戰爭這樣一場力量懸殊的現代戰爭中,由於長期在熱帶叢林中作戰,艱苦的生活損害了越南女兵的健康,催老了她們的容顏,當從戰場回來後,她們發現自己並沒有成為英雄,很多人成了沒人願要的「明日黃花」。
她們響應國家的號召,去跟敵人作戰。然而,當和平降臨時,卻發現已被自己的社會遺棄。她們自願拿起武器,加入現代戰爭中最大的女兵隊伍。她們在越南戰爭中一戰就是多年,心裡懷著一個傳統的夢想:當和平降臨時,像其他普通越南女性一樣回家找一個好丈夫,養一群孩子享受安寧的生活。
她們被男人遺忘。很多越南女兵並沒有過上好日子。1975年越南戰爭快要結束時,她們返回家鄉,但是由於長期在熱帶叢林里過著艱苦的生活,備受疾病的折磨,加上營養不良,她們變得未老先衰,不受男性的歡迎。她們也曾希望能夠嫁那些當兵歸來的年輕男性,但是他們似乎並不理會這些女兵的心意。男方的父母不想讓兒子娶一個看起來似乎太虛弱根本無法生養的女人。
離河內以南60英里有一個叫寧平的小鎮,在越南戰爭中這里曾有500名女兵走上戰場。巫好秋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實說,叢林里的生活讓我變得太蒼老了。最後我找到了一個好男人。他想娶我,但是他的父母不允許,那個男人不想離棄她,但是最後是她自己勸服了他。由於曾患過瘧疾,當兵時吃得也很差,所以戰後她的身子很虛弱,無法為他生兒育女。
像巫好秋這樣的女兵如今都有50多歲了。當她們聚會時,她們常常談起在長山山脈里遺落了的青春歲月。她們說,從戰場上回來後,生活反倒更艱難了。她們難過的是,多年以來,她們被人遺忘。
越南向來就有婦女參軍的傳統。戰場作戰的姐妹被尊為民族英雄。甚至還有女將領在戰場上生下孩子,背著孩子一起戰斗。在美越和中越戰爭中,有幾十萬女性,多數都是單身女青年,參加了與敵人的徒手搏鬥。她們像男人那樣操作防空武器,修理頻遭敵軍飛機轟炸的道路,在男女混合的軍營放哨巡邏。另有一些女兵負責組織情報、間諜小組,或者負責用小船運輸軍隊和供給。
一名曾在559旅服役的女兵回憶說,當時她們跟男兵住在一起,睡在一屋,但是彼此並沒有身體上的接觸,因為當時人們的觀念還很保守。她所在的軍營里沒有人懷孕,她說那時她們也渴望愛情,但只能藏在心裡。一次,美軍炸毀了梅施艷所在的公社農場,炸死了100個人,包括她的許多親戚,她於是主動請纓上陣。她回憶說,當時她只有35公斤,徵兵的人看她那麼瘦小,不想要她,她於是以跳下橋去自殺相要挾,最終說服他們留下了她。在越戰中,她不小心踩到地雷,腿被炸傷,至今走路腿都一瘸一拐。
上世紀80年代,為了減少女兵的孤立狀態,越南政府取消了不結婚不能生育子女的禁令,宣布單身母親和非婚生子女家庭也將被視為家庭單位,有權獲得土地。成千上萬的越南婦女採取一夜情的方式生下了孩子。
如今,越南婦女受憲法保護,擁有同男性平等地位。國民大會的三分之一成員是女性。國家副主席也有一位女性。婦女在政府享有跟男性同等的工資,在國有和私人企業中占據著重要的工作崗位。她們或在農田耕種,或介入市場從商,成為越南的經濟支柱。
社會和經濟學家認為,越南婦女達到如此的成就,擁有至高的社會地位和享有如此好的待遇,跟她們在戰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無關系。盡管重視程度還不夠,但是越南婦女已經開始因在戰爭中的貢獻而受到越南社會的普遍尊重。
1991年,在戰爭失去兒子的母親都被授予「英雄母親」稱號,並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Ⅷ 越南農村的真實生活是怎樣的
國內旅遊業的大力發展促進了不少周邊國家的經濟增長,比如大部分東南亞國家,都是大多數國人出國游上的首選。而越南作為東南亞國家之一,不僅地理位置相近,且風土人情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加上越南被譽為“世界工廠”的稱號,旅遊資源也極為豐富,每年的遊客量都在不斷增長。
雖然越南這個國家如今在逐步發展,但與我國相比仍有一段差距,不過越南人的幸福感卻很強,也不會“憤世嫉俗”,大多都滿足於現狀。在小編看來,只要心態是樂觀的,生活是快樂的,條件富裕並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對此大家又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Ⅸ 越南真實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我國的經濟發展在近些年可以說是突飛猛進,除了城市的建設越來越完善,近幾年的一些鐵路工程、跨海大橋工程等,都是在國際上有目共睹的。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國人的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不少人在提高生活質量之餘,也開始注重精神上的享受,紛紛選擇出國遊玩,去體驗不同的環境和風俗。
不知道你對越南又是怎樣的看法呢?歡迎評論留言!
Ⅹ 越南人是怎麼生活的
民俗是人民傳承文化中最貼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它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規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之中。越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悠悠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間風俗。研究越南日常生活民俗文化對了解越南民俗的本土特點和外來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越南是個神秘的國度,滲透著法國殖民地的文化氣息,深受中華文明的熏陶漸染,融合了多元化的地方風俗。這樣一種復雜細膩的人文。
飲食是生活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越南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越南人很切實地說:「 有稻才有道」, 證明飲食對他們非常重要。越南人所有的活動都可以用「吃」字來放在前頭,他們把吃看得很重要,很多詞語第一個字就是「吃」字。越南飲食作為越南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發展、演變和積累的過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風格和特徵形成了特有的飲食文化。越南人以大米為主,喜吃糯米,用大米、糯米來製作各種可口的食品。飲食以生酸辣和清淡為特色。越南人的日常副食品主要有魚、魚露、醬、腌菜和各種蔬菜。祭日、節日擺酒席時則有糯米飯、烤肉、白切雞和酒。越南是個海岸線很長的國家,河流、湖泊、水塘也很多,所以魚在越南人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越南盛產大米,人們日常的主食是粳米,有的民族食糯米為主(如泰族), 同時也有一些雜糧,如玉米、木薯、馬鈴薯等。家常飯食是大米飯、清水煮空心菜、澆魚露和小螃蟹湯。其中用木鱉(一種蔬菜類植物)果汁拌的糯米飯特別受到喜愛,這種飯看上去晶亮鮮紅,味甘且有滋補作用。米飯一般用鍋煮,但在山區也有常用青竹筒燒飯的,糯米則通常用斷子蒸熟食用。麵食主要是烤餅和餡餅,越南人喜歡用米粉做餡餅、薄餅,以及各種各樣的粉條。燴米粉、牛肉粥也是受歡迎的大眾食品。越南的大型方、圓糯米粽子也是特色食品之一。副食品有各種蔬菜肉禽、蛋、魚等豬、牛肉魚肉和雞肉是主要肉食原料。調味品主要有豆醬和魚露。餐具為中式的碗、筷等。
越南菜受中國菜、法國菜的影響最大,融合了中西的飲食文化,烹飪上重清爽、原味,以蒸煮、燒烤、焗燜、涼拌為主,熱油鍋炒較少。越南盛行以生菜包裹油炸及燒烤的食物,他們認為這樣能中和燥熱,吃起來也非常清淡爽口。油炸或燒烤菜餚,多會配上新鮮生菜、薄荷菜、九層塔、小黃瓜等可生吃的菜一同食用,以達到「去油下火」的功效。
在越南的飲食文化中,咖啡文化也佔有一席之地。,越南突然成了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國,僅次於巴西,其中以製作三合一即溶咖啡的羅布斯塔咖啡豆最為大宗,產量達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之多,世界著名的咖啡零售商星巴克、雀巢等都是越南咖啡出口的大客戶。殖民時期留在越南的法國後裔把咖啡當作每日的茶點,越南本地人也深受影響,喝咖啡已經成了生活在越南的人們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在越南最特別的咖啡沖泡方法是滴漏式,雖然這並不是越南人的獨創發明,但是只有在這里才能感受到最傳統最地道的咖啡沖泡法。這種滴漏式咖啡沖泡法是法國人發明的,現在原始的滴漏法沖泡咖啡已經很難在法國覓到蹤跡,卻在這里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東南亞熱帶氣候下的越南人更鍾情於冰咖啡。進人21世紀以來,隨著越南革新開放事業不斷發展,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大,「 食以求飽,食以生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飲食結構愈來愈完善。現在,人們追求吃好吃的,喝好喝的,雖然今天的好吃和昨天的好吃已不同了,但傳統的飲食文化仍占重要的位置。
越南不僅山水秀麗而且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