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麻婆豆腐的製作過程
麻婆豆腐遠渡重洋,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越南、新加坡等國安家落戶,從一味家常小菜一躍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國際名菜。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麻婆豆腐的製作過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麻婆豆腐的製作過程
配料:
韌豆腐500克、牛肉100克、小蔥15克、蒜10克、花椒12粒、豆瓣醬30克、鹽3克、雞粉2克、老抽15克、澱粉20克、花椒油5克
烹飪步驟:
1.蔥蒜洗凈,蔥切蔥花,蒜剁蒜沫。
2.豆腐切成半個 麻將 牌大小的小方塊。
3.將牛肉切沫。
4.鍋內加清水,放1克鹽,燒開下豆腐,焯水撈出備用。
5.鍋內下20克色拉油,大火將油燒至7成熱,下牛肉沫100克,放老抽5克,大火翻炒至8成熟,盛出備用。
#FormatImgID_0#
6.鍋內再下10克色拉油,油燒至5成熱,放入蒜蓉和豆瓣醬30克,放入12粒花椒,爆香後將花椒撈出,鍋內加清水,加鹽2克,雞粉2克,老抽10克,大火翻炒均勻後,下豆腐開始煮,盡量不要翻炒
7.中火煮3分鍾,加炒好的肉末,放水澱粉勾芡,加花椒油5克,翻炒均勻。
8.出鍋裝盤,撒蔥花,一道美味可口,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這樣展現在大家面前了。
如何做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做法大全,正宗麻婆麻婆豆腐做法大全,麻婆豆腐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構成,其特色在於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稱之為八字箴言。麻婆豆腐工藝是燒,製作簡單;
麻婆豆腐的原料:豆腐;
麻婆豆腐的配料:姜、蔥、辣椒粉、花椒粉、肉末和豆瓣醬;
麻婆豆腐的調料:生抽、鹽、糖、濕澱粉(澱粉加少許水調勻)和油。
麻婆豆腐的做法:
做法一:
1、豆腐切丁後,要放入加鹽的沸水中焯一下,一來可去除豆腥味,二來可使豆腐烹調時不易碎爛;
2、豆腐切丁、飛水和烹調時,要盡量刀穩手輕,以免豆腐丁弄得碎爛不成型;
3、應用花椒粉來調麻味,不要用花椒粒,否則吃豆腐時會咬到花椒粒,會麻辣不適口。
做法二:
1、准備材料;
2、將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
3、豆腐放入加了少許鹽的沸水中汆一下,去除豆腥味,撈出用清水浸泡;
4、炒鍋燒熱,放油;
5-6、放入肉餡炒散。加入豆瓣醬、姜、蒜、蔥同炒,再加適量生抽和糖;
7-8、豆腐放入鍋中,加水或高湯煮沸,再加入豆腐煮熟即可,最後調如鹽和雞精(豆瓣醬有鹹度,鹽要少加)。
做法三:
1、將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放入加了少許鹽的沸水中汆一下,去除豆腥味,撈出用清水浸泡;
2、豆豉、豆瓣醬剁碎,青蒜切段,姜切末;
3、炒鍋燒熱,放油,放入牛肉餡炒散;
4、待牛肉餡炒成金黃色,放入豆瓣醬同炒;
5、放入豆豉、薑末、辣椒粉同炒至牛肉上色;
6、下肉湯煮沸;
7、放入豆腐煮3分鍾;
8、加醬油、青蒜段、糖,用鹽調味(如果覺得夠咸就不用放鹽);
9、用濕澱粉勾芡即可;
10、盛出後撒上花椒面。
做法四:
1、將豆腐切小塊,備用。
2、將豆腐塊浸泡在煮滾的熱水中約5分鍾,撈起瀝干備用。
3、熱鍋,倒入食用油,以小火炒花椒至香味四溢,再將花椒取出,油留原鍋中。
4、將蒜末、薑末、辣豆瓣醬放入鍋中以中火爆香,再放入肉末炒至顏色變白。
5、將豆腐塊及砂糖、雞精、鹽和料酒拌炒入味,最後撒上蔥花即可。
豆腐的營養價值
豆腐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優質蛋白質以及糖類,對於人體有著非常多的好處。
豆腐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每100克豆腐的鈣含量約為140毫克左右,並且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質和多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還含有動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對於人體具有以下功效:
1.豆腐具有清熱潤燥的功效,經常食用可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補中益氣,非常適合於一些熱性體質的人食用。
2.含有大豆異黃酮,含有天然雌激素。豆腐中所含的植物雌激素類黃酮可以改善中年期的症狀,還可以淡斑養顏,具有比較不錯的補養顏效果。
3.豆腐中的鈣含量比較高,並且吸收率也比較高,對於骨骼的生長發育非常有幫助,也可以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4.豆腐中的大豆卵磷脂和蛋白質的含量非常多,對於神經以及大腦的生長發育都非常有幫助,還可以增強免疫力,強身健體。
麻婆豆腐的製作過程相關 文章 :
★ 麻婆豆腐的簡單製作方法圖解
★ 川菜麻婆豆腐的美味做法圖解
★ 麻婆豆腐的簡單做法圖解步驟
★ 麻婆豆腐的簡單家常做法圖解
★ 麻辣豆腐的美味家常做法圖解
★ 麻辣豆腐的家常製作方法分享
★ 麻辣豆腐的簡單美味做法圖解
★ 家常菜麻辣豆腐的製作方法
★ 家常麻辣豆腐的好吃製作方法
『貳』 怎樣製造豆腐
黃豆泡開,大約要泡一個晚上,上磨拉成豆漿,放在很大的鍋里熬,直到熬開,停火。這時,要過包,使豆腐渣和豆漿分離。在棚上吊一個十字架,將一塊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個角上,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網兜。
將熬開的豆漿一飄一瓢地倒進豆腐包中,另一個人就一搖一搖地晃動著豆腐包,使純豆漿從豆腐包中漏下來,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夾板夾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將殘留的豆漿擠凈。直到所有的豆漿都過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漿完全分離了。
將豆漿放在大缸里稍微涼一下以後,就開始點鹵水了。豆腐倌將鹵水盛在一個小碗里,倒里邊一點,就用勺子在豆漿中攪一攪,眼睛始終注意著豆漿的變化。再放一點鹵水,再攪一攪,直到認為滿意為止。這是做豆腐的最關鍵的手藝,不是一般人都可以會的。每一個豆腐倌都有自己的訣竅,密不傳人,因為更多的人會了這套手藝,自己的飯碗就會不牢。
這時候,把缸的蓋子蓋上,等一會兒,看到豆漿已經成了腦了,里邊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與清水相伴的時候,也就是豆漿分離為豆腐花和清水的時候,就可以壓豆腐了。
先將壓大豆腐的木框擺好,用那種大豆腐包,即極為寬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開始將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嘩嘩地從下邊流出來,豆腐花沉積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積滿了,將豆腐包的四角翻過來,將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壓好,上邊再用石頭壓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時候,揭開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塊一塊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