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原版的「西貢時刻」更慘!46年前,美國是如何狼狽離開越南的
46年前,美國在越南戰爭中慘敗,最終狼狽離開越南的情況如下:
戰爭背景與升級:
戰爭困境與反戰情緒:
和平談判與撤離:
撤離過程與「西貢時刻」:
戰爭影響與反思:
B. 美國為什麼從越南撤軍
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僅僅開戰沒有多長的時間,勝利的天平就已經傾斜向了我國一方。到了戰爭的後期,我國的軍隊在河內城圍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國領導人出於對形勢的考慮,果斷地下令撤軍。
得到命令以後,我國在越南境內的軍隊開始向著國內撤退。本來我軍已經向著國內撤退了,這也就意味著我軍不想再和越南人進行戰斗,大家也可以想像是我國不想再和他計較。
當初在援助越南的時候,我國出於安全和方便的緣故,這些設施都是建在中越邊境上。這些設施建成以後,越南人在裡面囤積了大量的戰略物資,此時也只是為我國准備的。據記載,我軍撤離之後,除這些物資外,很多破銅爛鐵都連根炸毀了。
正因為如此,越南人才會在戰爭以後貧窮到了極點。實踐證明,我們也是惹不起的!(配圖均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場景,摘自網路,與文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系運營人員刪除)
C. 越南統一戰爭的過程
1975年的越南統一戰爭是越南軍民為了實現南北方的統一,利用美軍撤出南越、南越政權面臨嚴重統治危機的有利形勢,以北方正規軍為主,在南越人民武裝和人民群眾的配合下,於1975年3月4日發起的一場戰爭,它包括西原戰役,順化—峴港戰役和西貢戰役,經過55天奮戰,於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推翻了南越政權,實現了越南南北方的統一。
1973年初,「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巴黎協定」簽署後,美國開始從越南撤軍,並停止了大規模軍事行動。但仍以「文職人員」名義在南越留駐2.4萬多名美軍,支持南越政府軍掃盪。與此同時,美國還向南越政府提供大量軍事援助和經濟援助,在南越附近地區保持一支相當規模的海空力量,頻繁進行軍事演習,企圖阻止南越人民武裝反攻和北越軍隊進入南方戰場。
為了實現南北方的統一,越南軍民利用美軍撤出南越、南越政權面臨嚴重統治危機的有利形勢,以北方正規軍為主,在南越人民武裝和人民群眾的配合下,於1975年3月4日發起了「春季攻勢」,連續進行了西原戰役、順化—峴港戰役和西貢戰役。經過55天奮戰,共殲滅和瓦解敵軍100多萬人,推翻了南越政權,實現了越南南北方的統一。
西原地區位於南越中部,是北上峴港沿海、南下西貢平原的戰略要沖,但這里只有南越2個師駐守,且兵力分散。北越軍以此為初戰方向,認為打下西原即可將南越軍隊一分為二,並可以西原為基地,南北機動,發展攻勢。1975年3月4日,北越集中4個師兵力,開始對西原地區之敵進行分割包圍,最後確定西原南部的邦美蜀為戰役的主要突擊方向。3月10日凌晨,北越軍集中炮火突然而猛烈地轟擊南越軍隊在邦美蜀市的機場、指揮機關和炮兵陣地,爾後步兵和坦克發起全線出擊,激戰至14日,攻克邦美蜀市。在北越主力部隊的猛烈攻勢下,南越軍隊驚慌失措,紛紛潰逃。北越軍乘勝擴大戰果,先後解放了福安、寧和、金蘭灣、綏安、歸仁和大叻等城鎮。至4月4日,西原戰役勝利結束,共殲敵萬余名,並繳獲大批作戰物資,為爾後作戰行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態勢。
西原戰役打響後,南越極為驚慌,迅速收縮兵力,准備固守順化和峴港地區。這一地區與越南北方相鄰,駐有南越5個主力師,並擁有火炮400多門、坦克和裝甲車440多輛,作戰飛機近百架。為了保證戰役順利實施,同時鑒於美軍對北越軍隊南下攻勢未採取大的行動,北越將全部主力部隊3個軍投入了南方戰場。3月19日,南越人民武裝積極配合北方軍隊行動,乘虛攻入廣治市。兩天後,北越軍主力兵分北、西、南三個方向向順化發起攻擊,重點打擊該市守敵的指揮所、機場及封鎖海上退路。至25日,攻克順化市,隨後轉兵進攻峴港。北越軍相繼攻佔了峴港南面的廣義、三岐、巡養三地,爾後全力逼近峴港市。在這種情況下,南越政府總統阮文紹下令固守城池,要求至少堅持兩個月時間,以便調整兵力部署,伺機反撲。與此同時,調兵遣將,增援峴港守軍。然而由於美軍顧問臨陣撤離,軍心混亂,大批南越軍向南潰逃。北越軍抓住這一時機,大舉向峴港以南發起進攻,29日便進占峴港市。此役,北越軍共消滅和瓦解敵軍10多萬人,使該地區與越南北方連成一片,將南越軍逼退至西貢一隅。
經過西原、順化—峴港兩大戰役,北越軍共殲敵40多萬人,毀傷美援先進兵器近一半,繳獲和毀壞南越軍近一半的作戰物資和補給基地,解放12個省,使南越解放區人口擴大到800萬。總之,兩大戰役後,越南南方戰場上的雙方力量對比和形勢發生了有利於北越的根本變化。為此,北越制定了西貢作戰計劃,決定投入17個師的兵力與南越軍隊進行最後總決戰,此次戰役被命名為「胡志明戰役」。
西貢是南越政權的首府,也是其兵力集聚的重鎮,駐有7個師兵力。4月9日,北越軍首先向西貢市外圍據點的南越軍發起攻擊,南越軍在飛機、大炮、永備工事的掩護下進行抵抗,北越軍進攻春祿、藩朗的部隊發展遲緩。於是,北越軍變更部署,集中強大炮火轟擊南越軍防禦陣地。南越守軍損失慘重,軍心動搖,被迫退卻。北越軍遂於4月16日佔領藩朗,並於4月21日解放春祿,從而打開了通向西貢市的東大門。不久,便完成了對西貢的包圍。西貢政權陷入混亂之中,一個星期之內連換三個「總統」。南越軍隊更是人心浮動,無心再戰,紛紛准備後路。4月29日凌晨,北越軍向西貢發起全面攻擊,重點進攻市內的南越總統府、警察總署、總參謀部、廣播電台和郊區的新山機場。經過1天激戰,北越軍相繼攻克諾中、龍平、萊眺、富利、厚義、芹德等外圍據點和基地。4月30日晨,攻入市區,展開巷戰。4月30日中午,佔領西貢全部市區。至此,越南統一戰爭結束。
北越取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利用了美軍實行戰略收縮的有利時機;其次是正確選擇攻擊目標,直指敵之要害和弱點,使敵指揮失靈,運輸保障困難,進無力退無路,最終導致失敗;三是乘勢擴大戰果,不給敵以喘息之機。利用敵調整部署、兵力收縮等時機,迅速達到作戰目的;四是適時轉換作戰形式,敢於進行陣地爭奪戰、城市攻堅戰、大兵團正規作戰。在與美軍作戰時,主要採取襲擊戰這一作戰形式。在力量對比發生根本變化時,適時將北方主力部隊投入南方戰場,進行戰略決戰;五是軍事打擊與政治瓦解互相配合;六是重視炮戰和特工戰。特工戰是北越軍作戰的一個重要特點,其任務通常是破襲敵指揮機關、水陸交通樞紐、後方補給倉庫、小股部隊。
D. 美越戰爭,美軍為何直接出兵越南
說起世界上的國家哪個最強,大家內心很自然地就會想到美國,是的,論綜合實力美國無疑是目前世界上的霸主,當然,我們中國的發展速度也是如登升雲梯,步步上青天,我相信以後的中國的崛起是必然的,不過我們今天的主角是美國,即使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也曾經在亞洲吃過一場敗仗,這便是著名的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是一場越南救亡圖存的抗擊侵略者的戰爭,但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其中還牽涉到多方勢力,這里暫且不提。我們說說越南戰爭的背景,越南在趕走法國之後分裂成了南越和北越,而在冷戰的大背景下,美國認為東南亞是潛在的關鍵戰場,於是美國派兵支持了南越,而中國和蘇聯也為了樹立自己的國際形象,開始對北越進行援助,於是表面上越南自己為完成統一進行的戰爭,卻成為美蘇冷戰的熱戰場。
越南戰爭持續了16年的時間,這其中有兩個關鍵的節點,一個是「春節攻勢」,即是北越在春節期間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戰爭,北越遭受了約4.5萬人陣亡,4萬人受傷的打擊,雖然軍事上失敗,但卻是精神層面的重大勝利,美國國內的反戰浪潮愈加熱烈,美國政府開始失去了戰意;第二是尼克松上任,表示推行「越南化」,讓美國軍隊逐漸撤出越南,在1973年簽訂了「巴黎和平協約」之後,美軍在兩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
但美國撤出之後,南越和北越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戰爭一直持續到了1976年,南北越才完成了統一。關於越南戰爭可能大家會以為和我們沒什麼關系,但中國也派了很多兵力去援助越南,或許大家說到援助都想到了抗美援朝,但在越南戰爭上奮戰的英雄,也請銘記和尊重。
E. 美國越戰始末
美國越戰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55年至1975年間冷戰中在東南亞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美國越戰就是越南戰爭。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越南共和國,對抗由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越南民主共和國的一場戰爭。發生於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對亞洲國際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越南戰爭從1955年起到1975年,前後歷時20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第二、三、四階段(1961—1973年)為美國助越戰爭時期。
1. 第一階段,從1955年—1960年,在美國的支持下,吳廷艷集團發動「控共」、「滅共」戰役,屠殺北越共產黨。中國與蘇聯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國,由此引發越南的南北戰爭。
2. 第二階段,從1961年——1964年美國的介入,1961年4月底,肯尼迪在決定增加駐越軍事顧問和派遣首批美國特種部隊的同時,下令進行強化的秘密戰。事件的導火索為北部灣事件,美國開始正面在越南投入士兵。同時中蘇的介入,962年夏天,應越方要求,中國領導人決定向越南無償提供可裝備230個營的武器裝備。
3. 第三階段,從1965年—1968年美國直接參戰,1965年3月2日,美國總統約翰遜批准了「滾雷行動」,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3月8日,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越南峴港登陸,越南戰爭正式爆發。
4. 第四階段,從1969年—1973年美軍在越南的行動,美國政府的戰爭越南化政策包括逐步撤出美國部隊、擴充並重新裝備南越軍隊以及加大對北越的轟炸力度,同時由於國內壓力和出於人道主義,宣布從南越逐步撤出美國部隊。
5. 第五階段,從1973年—1975年美國軍事力量從南越撤出後,南越阮文紹政權十分孤立。1975年4月30日,北越坦克轟鳴著沖入了南越總統府。楊文明隨即宣布投降。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越南為自己的 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越南戰爭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